出国留学网

目录

关于元宵节的散文

字典 |

2018-02-13 14:02

|

【 liuxue86.com - 优美散文 】

  元宵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也叫上元节、灯节。古时又作元夕、元夜。由于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这一晚就叫做“元宵”。

  据史学家考证,元宵节大约始于西汉初年,兴于隋、唐。据《周礼》等书记载,在古代,国家有大事,就在门内的点起蜡烛,为众照明。南北朝时期,正月十五正式有了张灯的情形,人们开始举行一些游戏活动,例如“角牴之戏”,头戴假面具的“傩戏”等。直到唐朝,才把元宵作为正式的“燃灯”节日,天宝三年(744年)规定:“每载依旧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开坊市燃灯,永为常式。”并且此后的增加了猜灯谜、放烟花等娱乐项目,丰富了元宵节的内容。

  诗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他为元宵节增添了魅力,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这样描述元宵节时的盛况:“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白居易的《正月十五日夜月》:“岁熟人心乐,朝游复夜游。春风来海上,明月在江头。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无妨思帝里,不合厌杭州。”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锦里开芳宴,兰釭艳早年。褥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这些唐朝诗人留下的诗句,让我们见识了大唐王朝元宵佳节时灯若星汉空前盛况。宋朝那些学富五车的文人雅士也不逊色,譬如苏东坡的“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朱淑贞的“火树银花触月红,揭天鼓声闹春风”;范成大的“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等名句,均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了当时的元宵节盛况。

  吃是中国节日的主要内容,古代元宵节的饮食,最早食用的是“膏粥”,即在白米粥上或者豆粥上加油脂,是用来祭祀蚕神的。唐宋时期,兴起吃“面茧”,“面茧”就是肉馅或素馅的馒头。有些地方还流行一些别具地方特色的食品,比如镦子、团子等。镦子是用软面包枣馅油炸而成,吃起来“其味脆美”,即如今日的炸元宵。也有一说,认为“镦子”只是一种蒸饼。“团子”即糯米丸,极近似今日的汤圆。“镦子”大多流行于北方,至今山东、河南一带还存在着;“团子”则大多流行于南方,因地制宜而已。元明以来,元宵的食品主要就是汤圆,也叫“元宵”,汤圆的形状仿月为圆形,寓意“家人团圆”。

  元宵节是古代节日中一个浪漫、多情的节日。在封建礼教的约束下,这个“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的夜晚,为平时足不出户的少女提供了交友机会。欧阳修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而辛弃疾不仅描写了宋时的元宵盛况,更描写出了一对青年男女一见钟情、欲说还休的动人际遇,令千古传诵:“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灯联无疑是元宵节的最突出特色,南宋时贾似道镇守淮阴(今扬州),上元灯节张灯,门客中有人摘唐诗诗句作门灯联:“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此联为我国最早的灯联。此后历代都有人争相效仿,在大门或显眼的柱子上镶挂壁灯联、门灯联,不仅为元宵佳节增添了节日情趣,也为赏灯的人们增加了欣赏内容。王安石妙联为媒的故事更是让人津津乐道,王安石20岁时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边走边赏灯,见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上联,征对招亲。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见了,一时对答不出,便默记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随风飘动的飞虎旗出对:“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应对出,被取为进士。归乡路过那户人家,闻知招亲联仍无人对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被招为快婿。一副巧合对联,竟成就了王安石两大喜事,成为一时佳话。

关于元宵节的散文【五】:元宵节,我是那一缕走散的烟花

  喧嚣的繁华嘲笑着阡陌的黯然,微风逸影,轻抚着我被喜气醉红的脸,云无心观灯魂毫不留恋的倏忽飘远,给月留出大片干净的天空,月光愈发显得静逸,泛着落寞的清白。

  忽而天际烟花四射,流光溢彩,伴随着爆竹的轰鸣巨响,隐隐传来鼎沸的人声,遥想那华灯满街的都市里的人们,我独行的身影貌似孑然,而静逸的月光却也毫不吝啬的萦绕在我的身边,我似一缕飘散的烟花,一个人在偏远的山村过着另类的元宵,寂寞并快乐着。

  元宵是中国古老而又传统的节日,早在2000多年的汉代就已经风靡,那时的大汉皇族已经奉正月十五为宫廷节日,纨绔子弟,宫廷佳人,吟诗作赋,赏灯观景。后来士大夫们也纷纷亦步亦趋,使得此事流传民间,东汉明帝勒令庶民奉此日为灯节,称之上元。

  元宵节是老祖宗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但是任何文化都要用物质来传承,偶闻梁思成故居在机器的轰鸣声中被夷为平地,昔日那承载中国文化的标准北京四合院倏忽瓦砾遍地。

  有关当局辩称此举是维修性拆除,孰不知有多少文化古迹在这冠冕堂皇的谎言下销声匿迹,他们的发展理念正在蚕食着中国的传统文化,长此以往我们的后代孩童不知会不会记得自己是炎黄子孙,长此以往我们将何颜去见我们的祖宗。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现在的孩童正在被洋人同化着,他们越来越喜欢洋人的节日,并不是崇拜洋人节日里的故事,也不是纪念洋人节日里故事的人物,他们茫然的的追逐,只是因为我们越来越淡漠我们自己的文化。

  此去经年长此以往,不知我们的后代是否还会记得春节,是否还会记得元宵,那些用机器履带践踏祖先文化的大人们,你们怎忍心看到这样的结局。

  月已悄然升起,泛着圆圆的空明,远处的烟花依然在钝响,喧嚣的红尘只我寂寞,我恰似一缕走散的烟花,在这微冷的风里逸影,黯然的阡陌督我在这流年里奋笔,我歇斯底里的疾呼,把祖宗的文化多保留些吧,把更多的纪念留给历史。薇斯人,我与谁同行。

  祝友友们元宵节快乐。

  推荐阅读:

  元宵节散文随笔

  元宵节短篇散文

  元宵节精美散文

  元宵节散文精选

  元宵节经典散文

  想了解更多优美散文网的资讯,请访问: 优美散文

本文来源:https://zw.liuxue86.com/z/3626319.html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