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键 词: 教师 读后感 小学五年级 2400字
字 数: 2400字作文
本文适合: 小学五年级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
作文网(Zw.liuxuE86.com)提示:亲爱的同学们,你好!作文网拥有海量的作文范文作为参考,请记得阅读后搜藏本站。谢谢!
本作文是关于小学五年级2400字的作文,题目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在看过《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之后带给我极大的启发和深深的感触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即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很大的变化 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 过时它仍像“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 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妮据道来常读常新每次读都有新 的收获与体验。以下就几条给我印象最深的建议发表一下我的观点。
就说第一节吧苏氏在开关就提出了一个至今令许多老师头疼的问 题:就是为什么早在—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 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帅干脆对他放 弃不管的学生呢?这个问题不光是在苏氏所处的那个年代存在就是在 当今丝毫未见减少。说起这里面的原因教师大都归结为学生不知道 学习或者脑子笨家长不配合。而不是积极地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那么 造成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苏氏在提出问题后直接了当地做了 解释: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 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这句话说白了就是我国的教育家 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应该说这条教育原则对每一个从事教 育的人来说都是耳熟能详。我们在制定计划时也经常说不仅要备教材 还要备学生。而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有几人能做到这一点呢?
要想“个别对待”“因材施教”就必须对这“个别”“材”进行 细致的了解诸如其性格脾气、家庭背景、学习方式、思维特点等等加以熟知从而在课堂上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学习情 景“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 的成功的乐趣”这样他们都会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才会“点 燃起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要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是很容易的。它 不仅需要教师付出辛勤的劳动更需要一定的教育技巧掌握一定的教 育艺术就像苏氏在文中提到的那位数学教师的数学课。
可看看我们周围的老师有几人能做到这一点不同类型的学生上着同 样的课提着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作业考着同样的一张卷子。即使做错后教育的方式也是一样的。试想这样下去怎会去个别对待 怎会不产生差生呢?这也难怪有些教师不停地抱怨他的课堂上学牛小 听话捣乱纪律了也难怪苫口婆心地教育起不到成效了难怪每天被 学生折腾心浮气躁、精疲力尽了。
再说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确实没有老师不抱怨自己的时间个够用 的天天是上课、改作业、辅导、谈话、写各种各样的总结这里面除 了没有很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而觉得时间不够用外恐怕问题还是出在 疲于应刊上整天被迫着去做这些事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 没有主动去做。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苏氏在书中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 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如果你还要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校著作。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使你所从事的这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 成为你所具备的知识海洋的沧海之一栗这样在教学生活你应付面对一切而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你不会将你的工作当成一种负担。可现在教师的读书状况确实不令人乐观一年除了教科书不读一本书的人大有人在别像苏氏所说的十五年到二十年教龄时教给儿童的最低限度知识的比例变成20:130:150:1了就连刚参加工作时的10:1不再缩小就不错了。
想想自己呢一年中又读过几本书呢?
书中第二十二条讲到“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那么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禀赋、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来。我们也可以从图书、报纸的种种事实可以看到一个人最终的研究或发展方向都可能与他小时候所喜爱的那门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啊作为老师最希望的就是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学才可能学好!
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呢?它所需要的条件太多了教师靠高尚的人品积极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艺术吸引了学生学生喜欢你自然会爱乌及屋从而喜欢了你教的这门学科。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他希望你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跟你的同事们——其他学科的教师来一番竞赛。在我们的教学中总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上课前或下课后学生快乐的围绕着老师身边和老师交谈着自己的所见所闻或讨论着有关课堂上的问题。当然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有些“你自己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是对你这门学科特别感兴趣的学生以至于他们可能因为喜爱这门学科而会把这门学科当成自己将来从事研究的方向;但也有一些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漠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感到苦恼和感到担忧的就是这种无动无衷的精神状态。
那么如何点燃起这些学生“兴趣”的火花呢?教师一方面要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不断学习提高课堂效率是学生真正成为”自己的学生”使课堂成为学习知识的乐园.
另外苏霍姆林斯基也给了我们建议: “接近那种无动于衷的头脑的最可行的途径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来唤醒思考。”教师都要思考是什么促使某些学生变成了这个样子。有什么方法才能改变呢?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让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一个观念那就是要使一个人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是知识的主宰者使他体验到一种驾驭和规律性的心情。用认识来鼓舞起人的精神——这就是说要使思想跟人的自尊融合起来这是给我们提出的第二十三条建议。
有句名言说得好:“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错的确是这样。
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建议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的储备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
只有读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才能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尴尬境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