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名家散文欣赏:用墨的艺术

字典 |

2014-12-19 19:43

|

【 liuxue86.com - 名家散文 】

  书法是讲究墨色变化的,即所谓“墨分五色”——焦、浓、淡、枯和湿。这些变化,最关键的因素是墨中水分的多少。

  历史上许多书法家非常重视墨法,明代书家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说:“字之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清代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也说:“然而画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已。“墨之五色,各有自己的表现个性。浓墨有庄严厚重、神秘寂静和精神刚强等特点,淡墨有淡雅平和、内敛压抑和娇柔文静等特点,枯墨有轻灵飘逸、枯涩老气和苍茫古朴等特点,润墨有丰润柔和、酣畅淋漓和肉圆情温等特点。因此书法不论表现何种情感或何种意境何种风格,都必须从墨色个性来考虑。心内平静淡泊,宜用淡墨;肃穆悲哀,宜用浓墨;柔情似水,宜用润墨;烦躁不安,宜用枯墨。从意境来看,比如恬淡安适、沉郁悲凉、萧瑟凄清等意境,都适宜淡墨;华美壮丽、雄伟壮阔、寂静肃穆等意境,都适宜浓墨。墨色也与风格有关,气象雄浑、平静内敛、婉约柔美、悲壮古朴,与之对应的正是浓淡润枯的墨色。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用墨也与书家的个性和性格有密切的关系,孙过庭在《书谱》中说(佚名译文):“即使宗师学习同一家书法,也会演变成多种的体貌,莫不随着本人个性与爱好,显示出各种不同的风格来:性情耿直的人,书势劲挺平直而缺遒丽;性格刚强的人,笔锋倔强峻拔而乏圆润;矜持自敛的人,用笔过于拘束;浮滑放荡的人,常常背离规矩;个性温柔的人,毛病在于绵软;脾气急躁的人,下笔则粗率急迫;生性多疑的人,则沉湎于凝滞生涩;迟缓拙重的人,最终困惑于迟钝;轻烦琐碎的人,多受文牍俗吏的影响。这些都是偏持独特的人,因固求一端,而背离规范所致。”由此可见,性格决定了偏好、心态和选择,因此必然也会在用墨上反映出来。苏轼喜好用浓墨,说用墨“须湛湛如小儿目睛乃佳”,这和他豪爽大气的性格相关;清四家之一的王文志喜好淡墨,也和他淡泊优雅密切相关,清人梁有壬《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说:“国朝文字,刘石庵相国专讲魄力;王梦楼太守专讲风神,故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之目也。”

  书法常说血肉筋骨,血肉可从润墨考虑,筋骨可从枯墨求得。所谓燥裂秋风,润含春雨,很值得人们思索。蒋骥在《续书法论》中说:“用墨润则有肉,燥则有骨。肉不可痴,骨宜少露。笔得中锋,则肉在外而骨在内。”陈绎曾在《翰林要诀》中说“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水太渍则肉散,太燥则肉枯;墨太浓则肉滞,太淡则肉薄。”现代人们也说:“枯淡的点画显得筋骨强健,湿浓的线条显得血肉丰满。”同一种墨,如果用笔动静轻重徐疾处理得当,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焦墨,由于墨中水分过少,很难出现层次和变化,但画家王永敬做到了。曹玉林在《全凭焦墨写山魂——王永敬山水画简论》中说,他用焦墨达到了“可谓枯淡中见苍茫,苍茫中见丰润,丰润中见骨力,骨力中见精神。”

  怎样形成墨之五色,这要具体来看,水分少自然墨色浓,水分多则墨色淡,但从墨淡来说并非只有清水稀释一法,还有先蘸少许浓墨,再多蘸清水,或先多蘸清水,再少蘸浓墨也可形成这样的效果,其实运笔快慢、沉浮甚至提按都会使墨色浓淡有一定的改变。包世臣所谓“笔实则墨沈,笔飘则墨浮“,就一定会有墨色的变化。黄宾虹说:”古人书画,墨色灵活,浓不凝滞,淡不浮薄,亦自有术.其法先以笔蘸浓墨,墨倘过半,宜于砚台略为揩拭,然后将笔略蘸清水,则作书作画,墨色自然,滋润灵活.纵有水墨旁沁,终见行笔之迹,与世称肥钝,墨猪有别.”林昌庚在《林散之晚年二三事》一文中说:”父亲写字是采用绘画用墨的办法。画法用墨有七种:积墨、破墨、焦墨、宿墨、浓墨、淡墨、渴墨。为取得不同的墨色,父亲总是先把墨磨得很浓很浓,然后破清水写字,水墨交融,洇散渗化,加上写字过程中笔上墨的多少不同,写出来的一幅字就有浓淡深浅,湿润枯燥等多种墨彩。日本书道家从用墨到用笔一直站在旁边仔细观看。起初,工作人员把墨磨好后,父亲仍叫再磨,过了一会儿以为磨好,父亲仍叫继续磨,一直磨到很浓很浓。日本友人觉得不可理解,这样稠的墨如何写字?等到父亲写字前,又要来一碗清水,用水破浓墨。这似乎是自找麻烦,墨磨得那么浓,又来加清水,既然如此,当初又何必拼命叫人把墨磨得那么浓呢?等到父亲用这种清水破浓墨的方法写完字后,墨色变化万千,日本友人不禁惊叫起来。“

  枯墨的形成,是书写中逐渐耗干水墨而形成,淡墨则会淡枯,浓墨则会浓枯。与之相似的是渴墨,渴墨是用墨过浓,水分极少,用笔略略加快,则会和枯墨一样出现飞白。唐代李绰《尚书故实》中说:“飞白书始於蔡邕,在鸿门见匠人施垩箒,遂创意焉。”清代梁同书认为:“燥锋,即渴笔。画家双管有枯笔二字,判然不同。渴则不润,枯则死矣。”显然他认为用墨少则是渴笔,这是另一种观点,那么少少蘸墨,自然会出现渴墨。而润墨是在用笔中宣纸上产生洇渗而出现的现象,洇渗如果漫出笔画轨迹就是“涨墨”,有一种特殊的表现效果。润墨效果的形成和纸张、用笔缓慢或墨中水分多密切相关。比如淡墨就更容易出现润墨的洇渗效果。

  历代有许多用墨的经验,如宋代姜夔《续书谱•用墨》中说:“凡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墨浓则笔滞,燥则笔枯,亦不可知也。”清代笪重光《评书帖》说:“矾纸书小字墨宜浓,浓则彩生;生纸书大字墨稍淡,淡则笔利。”现代也有人说:“墨的燥与润,浓与枯的变化与行笔的速度有着直接关系,行笔速度相对慢时,笔在纸上有瞬间的停滞,墨流多,故点画能浓,反之则枯。书写的速度快,墨则宜稍淡,速度慢,墨则宜稍浓。如果墨已调好,书写过程中运笔速度又变化不定,那么可以通过控制笔毫的含量来掌握墨迹。快书时多蘸墨,慢书时少蘸墨。用墨的核心技巧是‘纸墨相发’,用墨的关键技巧是施墨,由于水墨落到纸上有渗化的特性,所以,施墨之时,必须要把握准分寸,否则失控就会败墨,失去墨韵,其规律是:‘饱笔渗化快,渴笔渗化慢。’为使墨的控制准确而合度,如何把握笔速就是关键环节了。其要领是:‘饱笔须快,渴笔宜慢。’”

  用墨倘若不当,会出现各种弊端。欧阳询《八法》中“墨淡则伤神彩,绝浓必滞锋毫,肥则为钝,瘦则露骨。”这里概括了淡墨、浓墨、涨墨和枯墨处理不当而出现的负效应。

  现代也见一些丹书,或墨朱同用的书法作品,但还没见能处理的富有艺术魅力。我想也许丹书不符合“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理念,或者有背书法用墨的“大道至简”的认识,当然也与书法用墨的老庄思想底蕴——玄远淡泊、超尘脱俗不相吻合。

  总之,用墨有法,也无法。林散之在《书法自序》中说:“其始有法,而终无法,无法即变也。无法而不离于法,又一变也。”

  >>>更多散文在这儿等着你来欣赏<<<

  【精选散文推荐】:

  春情只到梨花薄

  恨君不似江楼月

  落花时节又逢君

  如果你有好的作品,也可以点击下方“我要投稿”把作品发给我们,届时将会让更多的读者欣赏到您的大作!

  想了解更多名家散文网的资讯,请访问: 名家散文

本文来源:https://zw.liuxue86.com/z/2355523.html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