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名人不是超人

【 liuxue86.com - 名人故事 】

在每一个名人背后都有一段不被人们所熟知的故事,他们的这段故事大都饱含了无尽地辛酸苦涩,抑或者这将是一段他们一生之中最艰辛的时期,然而他们用毅力或者坚强勇敢战胜了一切的阻碍,也正是有了那些艰辛与阻碍才造就了现在的他们。你知道多少名人的故事了,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作文栏目为你精心准备的名人故事,希望能对你的学习生活带来启发。

  名人故事一:送牛奶的诺贝尔获得者

  清晨,德国柏林郊区的斯提立兹大街上,一辆马车急驶而过。已是深冬时节,寒风阵阵吹来,刺得面颊生痛,好似小刀子割肉一般;拉车的马喘着粗气,团团白雾从马鼻子里喷出。

  赶马车的人50来岁,多少年来他一直为这一带的居民送鲜牛奶,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刮风下雪,都准时不误。

  人们早已熟悉了这位送奶人,他再平凡不过了。和其他牧场经营者一样,他养了许多牛,把牛奶送给居民喝。但是在这条大街上居住的德国着名女画家芙丽莎·班诺却知道这位送奶人有些不一般的来历。好几个早晨,她都等在客厅里,只要听见送奶马车的声音,就急忙打开房门,请送奶人进家里坐一小会儿,但是送奶人总是以不能耽误送奶而加以拒绝。

  又是一天清晨,班诺一听见马蹄声便冲了出去,上前一把拉住送奶人的衣袖,她要为送奶人画一张素描像。送奶人仍然婉言谢绝,说道:“很多人都在等着吃早餐,牛奶要按时送到,等送完奶,一定满足你的要求。”

  女画家心里明白,这只不过是送奶人的脱身之计。她再也不想“上当”了。她拉住送奶人的衣袖不松手,“您不要再‘骗’我了,我知道您是个实验迷,一送完奶就一头钻进化学实验室,谁也甭想把您拉出来。这次您一定得让我画一张像。亲爱的教授,请把您宝贵的时间分给我几分钟吧。”

  送奶人?对,他还是教授。这一会儿只好停止送奶工作,让女画家画了一张人物素描像。

  第二天一早,当人们打开报纸的时候,一行引人注目的标题映入眼帘:“范特霍夫荣获首届诺贝尔化学奖”,并以整个版面刊登了女画家的素描像。人们吃惊地看着这幅肖像画,原来那个每天早上驾车为大家送奶的人竟是著名的化学家,而且还获得了首届诺贝尔奖!大家继而兴奋起来,相互转告,最终,送鲜奶的范特霍夫和化学家范特霍夫被人们合并传成了“牧场化学家”。

  偷偷跳进化学实验室做实验,险些被开除;从此喜欢上了化学,成为知名的化学家。

  雅可比·亨利克·范特霍夫1852年8月30日诞生于荷兰的鹿特丹市,父亲是当地一位有名的医生。范特霍夫的家里7个孩子中排行老三。

  上中学时,他看到在实验室中做的各种变幻无穷的化学实验非常有趣,因此总想知道其中的奥秘。看别人做,太不过瘾了,能自己动手那该多好呀。

  一天,范特霍夫从化学实验室外的窗子前走过,他忍不住往里面看了一眼,那整整齐齐排列的实验器皿、一瓶瓶化学试剂多么诱人。他的双脚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要能进去做个实验多好啊。”突然,他发现一扇窗子开着,大概是做实验时为了通风开的吧。小范特霍夫犹豫的片刻,便纵身跳上了窗台,钻到实验室里去了。他支起铁架台,把玻璃器皿架在上面,便开始寻找试剂。他全神贯注地看着那些药品所引起的反应,一切都在顺利地进行着。发自内心的喜悦使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我成功了,成功了!”他默默地说道。

  实验室内的响动,引起了老师的注意,谁在实验室里呢?老师从窗口望去,好家伙,范特霍夫正在那儿专心致志地做实验呢。这太危险了!要知道这是校规所不允许的。老师没有惊动范特霍夫,怕他在惊慌中出危险,便绕到门口,把门打开。听到开门声,范特霍夫才从“化学实验梦”中惊醒,他目瞪口呆地站在那里。

  “快把实验停下来!谁叫你来做实验的?”老师再也不能忍耐了,这是重大的事件。“快,赶快把一切用品都放到原来的地方。”老师一边命令范特霍夫,一边自己也动起手来。

  一切收拾停当,老师把范特霍夫叫到面前,语重心长地说:“你知道今天犯了什么错误吗?这件事是要报告校长的,那是要受处分的。再说出了危险你的父母也要责备学校的。赶快回家,把你的父亲找来,我要对他说这件事。”

  范特霍夫的父亲对儿子的行为很不赞成,虽然出发点是为了求得知识,但是效果却是很坏,违反了学校的规定是不能容忍的。

  幸好,这位老师念及范特霍夫平时是一个勤奋好学又尊重老师的学生,也就没有向校长报告。

  范特霍夫的父亲从这件事中得知儿子很喜欢化学,就从家里让出一间房子作为工作室,专门供儿子做化学实验。

  名人故事二:认识到自己的好

  有一个小男孩,在创收小学的时候,是老师和同学们心中的坏孩子,因为他总是在课堂上搞一些恶作剧,使老师“出丑”,课下又常常欺负同学。所有的家长都叮嘱自己孩子不要和他玩,害怕自己的孩子会学坏;男孩的家长也害怕到学校参加家长会,不敢面对学校和其他家长的指现:学校甚至准备通知男孩的家长要他们将孩子转走。

  那天之后,男孩就开始逃学,常常在古旧市场、火车站游荡。长时间的逃学也是很无聊的,在学校里,他受不了同学们那孤立的目光,对家人说,害怕会遭到一顿暴打。男孩有些受不了了,他一直想找一个人诉说。有一天晚上,他突发奇想,他要给敬爱的毛主席写一封信。在信中他说了自己的情况,还画了两幅画,同时放进了一张他和妹妹的合影。第二天一早,他就把写着“北京毛主席收”的信投进了信箱。

  不久后的一天,对这个小男孩来说是永生难忘的一个片段。男孩的一个同学见到他,说老师要他以学校里去一趟。见到班主任,班主任对他笑,男孩不习惯。男孩和班主任到教导主任那儿,教导主任对他笑,男孩有些害怕了。在去校长办公室的路上,男孩腿开始发抖了。见到校长,校长也对他笑,男孩心想这下完了,学校要正式开除我了。

  只见校长拿出了一个上面写着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某某小学四年级2班某某小朋友收,下面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办公厅的牛皮纸信封。信中写道:某某小朋友:你6月24日写给毛主席的信还有图画和照片都收到了,谢谢你,今寄去毛主席照片一张,请留作纪念。希望你努力学习,注意锻炼身体,准备将来为祖国服务。日期是1959年7月3日。

  这不仅是你的光荣,也是我们全校的光荣啊,快----快去广播室,向全校师生广播。校长有些哆嗦地说。接下来,男孩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心目中由一个令人讨厌的坏学生变成了一个聪明、有出息的好学生了。而老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动传染给这个男孩,使他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学校还编了一个《他转变了》的两幕话剧。后来这个男孩真的变好了,变成了人见人夸的好学生。

  他就是中央电视台《朋友》栏目的著名主持人王刚。对于自己的那段经历,王刚曾在他的《朋友》栏目里说过这样一段话:“也可能我并不像他们夸的那么好,但经他们这么一说,让我在别人面前感觉到,自己就是这么好的人,我为什么不继续下去呢?”

  所以不论是你遇到挑战,或是你的朋友处在困境时,你不妨告诉自己或朋友,你是最棒的是最优秀的。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结果就肯定会大不一样。

  名人故事三:我不是超人

  阿里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拳击运动员。在他18年的运动生涯中。一共打了61场比赛,创造了56胜5负的惊人纪录,其中有37场是击倒对手。面对阿里匪夷所思的赫赫战绩,人们实在想不出比“超人”更恰当的词汇来称颂他。在一片赞美声中,阿里也曾经有过飘飘然,以为自己真的是不同凡响的超人,幸好,有一位普普通通的空姐,及时地给他注射了一针清醒剂。

  有一次,他乘坐一架芝加哥飞往拉斯维加斯的航班,飞机起飞时,空姐要求每位乘客系好自己的安全带,阿里自恃自己的特殊名望,并没有按照空姐的要求去做,空姐见状,便来到阿里的身边,再次要求他系好安全带。阿里有些自负地说道:“超人是不需要系安全带的。”这位空姐平静地微笑着对阿里说了一句足以让他清醒的话:“超人用得着坐飞机吗?”

  阿里愣了一下。乖乖地系好了自己的安全带。阿里从此不再以超人自居。他知道,一个人,无论怎样杰出和卓越,他都不是无所不能的超人。

  名人故事四:给其恩惠

  1942年3月,希特勒下令搜捕德国所有的犹太人,68岁的贾迪·波德默召集全家商讨对策,最后想出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向德国的非犹太人求助,争取他们的保护。办法定下来之后,接下来是选择求生的对象。两个儿子认为,应该向银行家金·奥尼尔求助,因为他一直把波德默家族视为他的恩人。在不同的场合,他也曾多次表示,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管找他。

  波德默家族拥有潘沙森林的采伐权,在欧洲是数得着的木材供应商。金·奥尼尔是一家银行的小股东,他是在波德默家族的资助下发家的。40年来,为了支持他打败竞争对手,波德默家族的钱,从来都没有存入过其他的银行,就是到事发的时候,他的银行里还存有波德默家族的54万马克。现在波德默家族遇到了灭顶之灾,向他求助,他怎会袖手旁观?

  68岁的老人却不是这种意见,他认为应该向木材商本内特求助,波德默家族的人是跟他打工起家的,后来是经过他的资助,波德默才有了今天的家业。现在虽然很少往来,但心理上从没断绝过感激和思念。

  最后,老人说,你们还是去求助本内特先生吧!虽然我们欠他的很多。

  第二天一早,两个儿子出发了。在路上,二儿子说,我们不能去本内特先生那儿,上次我见他时,他还提那700吨木材的事。要去,你去吧!我要去求奥尼尔。最后,二儿子去了银行家那儿,大儿子去了木材商的家。

  1948年7月,一个叫艾森·波德默的人,从日本辗转回到德国,去寻找他的家人,最后一无所获。后来,他从纳粹档案中查到这么一条记录:银行家金·奥尼尔来电,家中闯入一年轻男子,疑是犹太人。一年后,他又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死亡档案中,查到他父亲、母亲、妻子、弟媳及6个孩子的名字,他们是在他和弟弟分手后第四天被捕的。

  1950年1月,艾森·波德默定居美国,2003年12月4日去世,终年83岁,留下一部回忆录、2个儿子、3个女儿和9个孙子、孙女。他的回忆录主要讲述了他在木材商本内特的帮助之下,怎样偷渡日本,保全性命的。该书的封面上写着:献给父亲贾迪·波德默先生!封底写着:许多人认为,要赢得他人的善报,最好的办法是给其恩惠。其实,这是对人性的误解,在现实中真正对你有善举的,大多都是曾经给过你恩惠的人。

  名人故事五:苏格拉底的故事

  农夫和赌徒走进同一家餐馆,每人挑一张桌子坐下来。

  赌徒点了一桌子菜,要了一瓶酒和一笼蒸包。一瓶酒喝光了,一笼蒸包吃了两个,一桌菜,有的动了几筷子,有的一筷头也没动。

  赌徒的肚子撑得像个大西瓜,他把几张百元钞票往服务小姐的盘子里一放,起身就走。

  服务小姐叫住他:“先生,请稍候,还要找你10元呢!”

  赌徒打了一响指,说:“不用找了。就算你的辛苦费吧!”

  农夫点了一菜一汤一碗米饭。菜吃光了,汤喝光了,最后剩下一团米饭,他把它倒进菜盘里,盘子里的油被蘸得干干净净。

  把最后一粒米送进嘴里,农夫叫道:“小姐,两分钱您还没找我呢。”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把一切都看在眼里。

  学生说:“这个农夫太小气了。瞧,那位先生多大方!”

  苏格拉底说:“农夫的钱里有血汗,那个人的钱里有什么?”

  名人故事六:李连杰的故事

  李连杰勇闯好莱坞——李连杰初到好莱坞时,几乎没有人看好他,好不容易有一家电影公司愿意请他出演,但片酬很低,只有100万美元,而且是演一个反派角色。李连杰犹豫不决,说自己要经过慎重考虑之后,才能答复。但是,等他答应出演时,对方却改口了,片酬降为75万美元。

  钱不是最要紧的,只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东南亚电影市场,“李连杰”三个字早已是金字招牌,从“功夫皇帝”“沦落”到现在的境地,李连杰感到难以接受。但他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出演,可是,没想到对方却又“落井下石”:“50万美元,不演拉倒。”50万美元,还包括律师、经纪人、宣传公司等各项费用,再扣完税,所剩无几。李连杰答应得很痛快:“我演。”

  就这样,李连杰拍了他的第一部好莱坞影片《致命武器4》,虽然片中巨星云集,但在影片首映当晚,李连杰就获得7。5分,成为演员排行榜中的亚军。

  第二天,电影公司的老板就亲自上门,毕恭毕敬地说:“下一部片子请您演主角,如何?”当实力证明一切的时候,才能轮到李连杰说话,他的第四部好莱坞影片片酬就开到了1700万美元。

  李连杰以退为进,成功地敲开了好莱坞的大门。他谈起往事,感触颇多,念了一首哲理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大丈夫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尊重现实,迂回前进。

  名人故事七:牛顿的境界

  牛顿每天除抽出少量的时间锻炼身体外,大部分时间是在书房里度过的。一次,在书房中,他一边思考着问题,一边在煮鸡蛋。苦苦地思索,简直使他痴呆。突然,锅里的水沸腾了,赶忙掀锅一看,“啊!”他惊叫起来,锅里煮的却是一块怀表。原来他考虑问题时竟心不在焉地随手把怀表当做鸡蛋放在锅里了。

  还有一次,牛顿邀请一位朋友到他家吃午饭。他研究科学入了迷,把这件事忘掉了。他的佣人照例只准备了牛顿个人吃的午饭。临近中午,客人应邀而来。客人看见牛顿正在埋头计算问题,桌上、床上摆着稿纸、书籍。看到这种情形,客人没有打搅牛顿,见桌上摆着饭菜,以为是给他准备的,便坐下吃了起来。吃完后就悄悄地走了。当牛顿把题计算完了,走到餐桌旁准备吃午饭时,看见盘子里吃过的鸡骨头,恍然大悟地说:“我以为我没有吃饭呢,我还是吃了。”

  这些故事究竟是真是假,并不关重要,不过表明了牛顿是一个怎样沉思默想,不修边幅,虚己敛容的人,他对科学极度的专心,总是想着星辰的旋转,宇宙的变化,而进入了忘我的境界。

  名人故事八:幸福或者痛苦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英国思想家罗素,在1914年来到中国的四川。

  当时正值夏天,四川的天气非常闷热,罗素和陪同他的几个人坐着那种两人抬的竹轿上峨眉山。山路非常陡峭险峻,几位轿夫累得大汗淋漓。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罗素,此情此景使他没有心情观赏峨眉山的奇观,而是思考起几位轿夫的心情来。他想,轿夫们一定痛恨他们几位坐轿的人,这样热的天气,还要他们抬着上山,甚至他们或许正思考,为什么自己是抬轿的人而不是坐轿的人?

  罗素正思考着的时候,到了山腰的一个小平台,陪同的人让轿夫停下来休息。罗素下了竹轿,认真地观察轿夫的表情,很想去宽慰一下辛苦的轿夫们。

  但是,他看到轿夫们坐在一起,拿出烟斗,有说有笑,讲着很开心的事情,丝毫没有怪怨天气和坐轿人的意思。他们还饶有趣味地给罗素讲自己家乡的笑话,还给这位大哲学家出了一道智力题:“你能用11画,写出两个中国人的名字吗?”罗素承认不能。轿夫笑呵呵地说出答案:“王一、王二。”罗素陡然心生一丝惭愧和自责,我凭什么去宽慰他们?我凭什么认为他们不幸福?

  后来,罗素因此得出了一个著名的人生观点:用自以为是的眼光看待别人的幸福或苦痛是错误的。

为你推荐的名人故事:
名人故事作文 | 励志故事 | 寓言故事 | 历史故事

  想了解更多名人故事网的资讯,请访问: 名人故事

本文来源:https://zw.liuxue86.com/z/2543951.html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