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苦读日,只盼金榜题名时。留学网高考栏目为您准备了“2017年全国卷1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瑞雪迎春”,来看一看吧!愿你高考考出理想的成绩,进入向往的大学。
高考原题回放: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要求: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范文:
1977年,我17岁,身高1、76米,爱穿蓝色涤卡上衣,打补丁的黑色裤子,懒汉鞋,背着一个黄色帆布书包。和当年众多年轻人一样,整天过得浑浑噩噩,无所事事。
那些年时兴样板戏,学校也不例外。我们学校是县里的文艺标兵单位,师生经常有机会上台演出。那时初中和高中合计四年,我唱了四年样板戏,唱的多数是主角,李玉和、杨子荣、郭建光等都唱过。我还当了四年广播员,每天在学校的高音喇叭里读报上的社论。写了四年墙报,几乎每个月都要写满墙的毛笔字。中学四年的课堂时间,尤其是数学课、物理课、化学课,我常常伏在桌上偷睡,睡醒了,就给同学传纸条。
我的中学生活,少翻课本,少写作业,众多的时间都在睡觉与胡闹。
1977年8月,我高中毕业,成为绥化县四方台镇腰屯青年点的一名知青。那一天我站在一辆环城卡车上,背着县里赠送的一件灰色毛毯,胸前带着红花,告别了这个城市。
四方台镇,距离绥化县近百公里,乘火车需要一个多小时。下了火车,沿缓缓的丘陵往前走,还需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腰屯青年点。当时,我还不知道,这个不起眼的地方,注定是我未来人生一个新的起点。
我接到高考通知的地方就在这个青年点。那时我正在挑水,每天我需要从辘辘井里打出许多水,然后走过一个漫长的斜坡回去——我们要盖一个猪圈。那时去到青年点已有两个多月了,至今我仍然记得那里的夜晚十分寒冷,门被塑料布封盖住棚顶到处都是积雪。不知为什么,接到高考通知时我并没有惊喜,我还小,都考些啥,自已能不能考上,高考意味着什么,并不完全知道。
我开始复习,这时距离高考仅仅一两个月的时间。我不记得具体读了什么,只是一些复习资料,然后走了很远的路去公社参加初试。数学成绩没有印象了,语文作文是记叙文,我的蓝色钢笔字写得十分工整,最后初试成绩据说99分,在整个绥化地区十多个县排名第一。初试之后,我的心里七上八下,既满心憧憬,又担心失败。
青年点给我们放了假,我们回到城里,专心迎接高考。1977年的高考有四科:语文、数学、政治以及历史地理。
父亲根据我的情况建议:高考时间临近,语文不用过多复习了,估计不会差。数学不必强迫复习,肯定不会好。要用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攻政治、历史和地理,把复习过的东西全部拿下。
印象中,那段时间,我从早到晚都在背题,关于政治、历史、地理的复习题,厚厚的复习资料一本接着一本。这时,才开始后悔自己当年上课睡觉,没有好好学习。我几乎每天都要复习到深夜,去背那些一点也不明白的文字。复习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厚厚的一本本复习资料被我背得滚瓜乱熟,熟悉到别人从任何一段的任何一个章节说出几个字,我就能接着把它完整说到底。1977年,那个阴暗寒冷的冬天,许多夜晚我都是在昏暗的灯光下度过的。
12月,高考的时间到了。
那天天空飘着雪,我穿着黑色双排扣对襟棉大衣,在小店里新剃了一个头,然后骑着一辆破旧的黑色大金鹿牌自行车,拿着准备好的纸和笔,一个人走向绥化三中考场。当时还不清楚,能够获得参加考试的机会,对于那个时代的我们来说是多么不容易。我们将在这里迎接时代与社会的考验,走向人生的崭新天地。
第一天数学我考的不好,后面的几科非常顺利,政治考试所有的题都是我背过的,我的政治成绩名列大学全系第一名。而语文作文题是“每当我唱起东方红”,这个题在考试前一星期我曾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认真地写过。考试后不久,我接到了入学通知,成功走进了明亮的大学课堂,有幸成为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从此,我的命运有了巨大而全新的转折。
十年积压,使1977年的高考成为中国竞争最激烈的一届,同时,也必将是最有历史意义的一届,最撼动人心的一届,永生难忘的一届。因为,这次高考,积聚了太久的希望,凝聚了太多的渴求,汇聚了几代人太久太久的梦想。这绝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入学考试,而是一个国家与时代的特殊的拐点。
这一年,国家的命运从此发生改变。
这一年,无数有志青年的命运从此发生改变。
而我,终于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幸运而自豪地迈进了大学校园,成为黑龙江大学中文系一名大学生。那一年我17周岁,是这个系七七级唯一的一名应届毕业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