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李清照诗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字典 |

2018-01-24 10:55

|

【 liuxue86.com - 诗词 】

为你推荐的诗词:
诗词鉴赏 | 诗句欣赏 | 诗海拾贝手抄报

  花香、酒气,使词人暂时摆脱了封建社会名门闺秀的重重枷锁,显现出她开朗、活泼,好奇、争强要胜的少女的天性。作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李清照诗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写作技巧请继续关注我们出国留学网的作文栏目。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注释】

  (1)常记:时常记起。“难忘”的意思。

  (2)溪亭:临水的亭台。

  (3)日暮:黄昏时候。

  (4)沉醉:大醉。

  (5)兴尽:尽了兴致。

  (6)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

  (7)回舟:乘船而回。

  (8)误入:不该入而入。

  (9)藕花:荷花。

  (10)争渡:“争”与“怎”相通,如何的意思。争,使劲、抢着。

  (11)惊:惊动。

  (12)起:飞起来。

  (13)一滩:满滩。

  (14)鸥鹭:这里泛指水鸟。

  【译文】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

  被美景陶醉而流连忘返。

  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

  不小心划进了荷花深处。

  划呀,划呀,

  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赏析【一】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赏析【二】

  这首小令是李清照青年时期的作品,写的是作者回忆在溪亭那个地方,驾船游湖的经历。作者从发生在归途中的轶事切入,用大跨度的跳跃的笔法,将游玩的过程及湖中美景俱都包含在三十三个字的篇幅中。

  第一句说明了时间地点,第二句开始作者已经在归途中了。其间,一个“醉”字,作为线索,兼写美景醉心,美酒醉人。在这两句中间的空挡,留下极大空间,让读者自由发挥主观想象。

  第三、四句写出天色渐晚,来时那勃勃兴致,已挥洒殆尽,不由地暗生倦怠,便带着几分醉态,几分慵懒,漫不经心调转船头,准备靠岸归家。不想,却将船驶入了湖中荷花最茂密、最旺盛的水域。

  第五句争渡、争渡,明写作者奋力摇动船桨,努力克服荷叶、莲花的滞阻;暗写湖中美景——那写荷叶、莲花足以滞船,那是多么的茂盛、密集的一片美丽水域啊!试想难道这世上还有比花更美的吗?

  结尾一句,作者用奋力划动船桨,桨橹击打水面发出的声音,惊飞了已回到栖息地——岸边沙滩的水禽;以及已经分辨不出是何种水禽,来写浓浓的暮色。这一句中又包含了作者以自己流连至晚,来赞叹湖中美景。

  李清照的词,遣词造句,多有所创新,看来一目了然,却又引人入胜,耐人咀嚼、思索。这首词写日暮,并没有渲染“落日镕金,暮云合璧”的景象,写藕花,也没有描绘“红稀香少”的情态,全篇虽无写景,却是处处有景,情由景发,情景交融。优美、生动的文学语言,鲜明、完美的艺术形象,集中表现了作者的强烈感情。她不愧是抒情词的杰出的作家。

赏析【三】

  有时候,一件细小的、但饶有兴味的往事,会反覆出现在你的记忆中,引起你的思索和回味。当时经歷的生动情景,会歷歷如画,在眼前重现;当时的兴奋和激动,也会再次在心头涌现,印象还是那样的新鲜。如果你是一个有才能的文学家,你就会真实地描绘出这种经歷和心情,吸引读者也进入你再现的那个境界,分享你的激动。

  这首《如梦令》就是这样的作品。这是李清照为追记一次有趣的郊游而写的。作品中第一句说明了这是已经过去的一天,是在郊野水边的一个亭子里,傍晚的时候。一个“常”字,表明这件往事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而时常引起她的回忆。在那里作什么?第二句告诉我们,她喝酒喝得醉醺醺的,已经到了不认识回家路途的程度了。“沉醉”,是醉得很深的意思。显然,她是在一边欣赏郊野的景色,一边在喝酒,而且,也不是刚刚到了那里,是在那里已经游赏了相当长的时间了。“兴尽晚回舟”,是说在玩赏的兴致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之后,天色已晚,才上了去时所乘的小船,掉转船头,往回走。可是,沉醉的后果產生了。由於天色黯淡,特別是醉眼模糊,辨认不清归路,把船划进了一片密集的荷花丛中。“藕花”,即荷花。因荷花是从藕长出来的,所以在词中也常叫藕花。按照词调的要求,这里不用荷花,而改称“藕花”。这时,她心慌意乱是可想而知的了。怎么办呢?怎么样才能划出荷塘?怎么样才能划回家去?正好,按词调,这里需要重复一遍相同的两个字的句子,作者恰到好处地填写了“爭渡,爭渡”。这里的“爭”,作怎么讲。“爭渡”,这里是怎么划出去的意思。“爭渡,爭渡”,重复一遍,就突出了她焦急的心情。当她正在心如火燎,思量着怎样才能划出荷塘回家时,想必是在胡乱地划动着小船,去找寻一条归路。忽然听得,呼啦啦一片响声,从河滩上飞起了一羣被小船惊起的水鸟。“鸥鷺[ōulù]”,鸥和鷺都是水鸟。小词写到这里,戛[jiá]然而止。至於下文如何,就留待读者自己去想象了。想来,可能是惊飞的水鸟,嚇得她出了一身冷汗,使得头脑清醒了一些,终於能够寻路回家了吧!

  作者在词中不是流水账式地写她如何去,如何到家,在那里怎么玩,只在字里行间把经过作了交代。作者也並没有写“我玩得多么高兴呀”之类,而只用了“常记”、“沉醉”、“兴尽”、“晚”几个字,就把她游赏的欢快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她善於剪裁,仅仅截取了醉归途中、误入荷塘、惊飞水鸟这个“镜头”,稍加点染,就写出了她这次郊游中不同一般、最难以忘怀之处,使读者不仅如临其境,也如闻其声。总之,这首小词,虽然並无深意,但写得简练、生动而传神,今天读来,还是引人入胜的。

  另外,一个有文化的女子,到郊野游玩,还喝得大醉,这在今天也是不多见的,在封建礼教重压之下的宋代,那就更为稀罕了。这也表现了李清照性格中任情豪放、不受拘束的一个方面。

  想了解更多诗词网的资讯,请访问: 诗词

本文来源:https://zw.liuxue86.com/z/3599807.html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