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电影或者视频也是人们汲取知识营养的一种主要渠道,每次欣赏完一部作品之后,脑海中都会有一些独特的想法。看电影也好、看展览也好,主要的就是看收获,将内心的话写下来就是观后感。观后感写的多了,便会总结点题,进一步抒发理想或希望与祝愿,升华情感及主题。你是否正为写《姜子牙》读后感而犯难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姜子牙》观后感小学生”,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姜子牙》观后感小学生 篇1
就在最近,封神宇宙的第二部电影《姜子牙》被搬上了大荧幕,第一天票房就破了4亿,但差评如潮,口碑和评分不尽人意。与此不同的是去年年中上映的同属封神宇宙的《哪吒》,口碑和评分双高,至今仍盘踞在国内票房第二高的位置。同样是封神宇宙的电影,因何造就如此迥异的结局呢?
从主题上来讲,这两部电影所讲述的其实都是人生与理想。《哪吒》讲述的是如何定义自我,而《姜子牙》则讲述了在个人理想与客观形势存在差异时该如何取舍的问题。相比较而言,《哪吒》更加地贴近生活实际,尤其是作为主要观众的儿童,更能触发共鸣。《姜子牙》虽然更为深刻,却并非所有人都可以理解,让大家有所失望也就很自然了。
而从中间的叙述方式来看,《哪吒》的内容更为幽默,尤其是哪吒与太乙真人这对搞笑担当,为电影添加了无数令人捧腹大笑的片段,使得其更加符合作为动画片的定位。但《姜子牙》的推进过程却比较刻板严谨,失去了本该有的幽默。虽说中国正在倡导“成年人也可以看的动画片”,但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上,动画片就应该是符合儿童幽默的,让人会心一笑的。因为不符合它作为动画片的定位,《姜子牙》也让无数观众失望而归。
再从两部电影的主题来看,这两部毫无疑义都是一部好作品。《哪吒》之所以更胜一筹,是因为它无论是主题还是内容都更加地贴近它的定位以及观众群体。因此,在作品创作的时候,若要使其变得更好,需要的并非是深化主题,而是学会迎合观众。这种迎合,并非是无限制无底线地迎合,而是保留主题,淡化其它增加部分内容,从而更加贴近其定位与观众。《复仇者联盟》与《正义联盟》的一成一败就很能说明问题。前者为了迎合其主题,适当磨平了个人英雄的棱角,增强联系,使其更加贴近其作为“联盟”的定位,故而大获成功。然而,《正义联盟》则过度刻画个人英雄,突然将他们凑在一起,只显突兀,并且联系不紧密,脱离“联盟”的定位,票房也因此不尽人意。
因此,一部最好的作品,所需要的不仅是好主题,更需要的是去迎合观众,迎合定位,才能更好地表达它所要展现的思想,发挥它的作用。这才是应有的最好的作品。
《姜子牙》观后感小学生 篇2
很多人在纠结,要不要看《姜子牙》,因为评论两极分化太严重。你在纠结,就对了,说明你跟姜子牙有缘,你所缺乏的就是亲自去探索了。
是什么支持我看下去呢?
因为期待和探索。
一直在期待,期待什么呢?惊喜?热血沸腾?笑破肚皮?不知道......
因为没有看影评,没有看剧情简介,所以更加期待未知!
一直在探索,到底谁才是小九呢?,她会不会是九尾狐和纣王的女儿?,她会不会是哪个神仙转世?
然而,她就是一个普通的人,就是那个肉身妲己。这可能是一部分人不喜欢的原因之一,因为小九太普通了,没有任何光环,只是一个缺乏父爱的小女孩。为嘛小九的记忆只有父亲,没有母亲呢?这就是现实,太多的小孩子天天被母亲的啰嗦包围,而父亲成为稀缺资源,越是缺的,越向往。
这么普通的人,姜子牙为什么要为她而战呢?
首先是姜子牙太善良,太纠结,面对恶人,他可以毫不犹豫地处决,面对无辜之人,他想救;问题又来了?到底是该救,还是不该救呢?舍一人,可以救更多的人,可以息事宁人,但是违背道义;救她,会连累自己,还有更多其他的人(包括自己的boss),这也是很多美国大兵电影里面的痛点,经常为了救一人,丢了一堆人的性命,到底值不值得?(看电影的你,可能已经气到捶胸,这么傻,太不划算了,不要救了。)
其次是九尾狐太聪明,她会迷幻术,其实是读心术,她故意让姜子牙看到小九,又不说破,既能制造逃跑机会,又给姜子牙埋了个雷,让姜子牙怀疑他的师父。她这么做,也是为了她的家族利益。她虽然代表了恶的一面,但她让姜子牙看到了师父的丑。
在期待和探索结束后,留给观众的就是思考了;一部电影,能引人思考,就是有灵魂的电影:
到底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
什么是局?作为局中人,怎么破局?作为布局人,怎么自圆?
什么是战争?战争能解决根本矛盾么?
《姜子牙》观后感小学生 篇3
封神大战之后,昆仑弟子姜子牙率众神推翻残暴的商王朝,灭了狐族。就在他即受封众神之长时,因曾经的一个过错被贬下凡,失去神力,被世人唾弃。姜子牙为重回昆仑,踏上旅途,在残破的废墟中,他寻找自我,也发现封神一战背后的真切。看完《姜子牙》,内心感触颇多,久久不能忘怀。
天尊作为至高无上的存在,主宰三界,为了选出心中的“神”,轻易地发动了封神大战,置小九命运不顾,置三界的生灵不顾,因为天尊认为在“苍生”这个巨大的概念面前其它都不值一提。姜子牙作为天尊内心最合适的“神”,却令他十分失望。姜子牙质疑天尊所谓的“苍生”。他更愿意相信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善”。所谓苍生是苍海,每一个个体便如海中的水滴,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与初衷违背的手段又怎么达到最初理想的目标?姜子牙与天尊没有谁对谁错,只是姜子牙与天尊所追求的价值体系不同。“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苍生,这是我对天下苍生最好的安排”,而最后姜子牙用自己的方式做一个怜悯众生的神,天尊只是受到了天道的惩罚,九尾也并未真正消亡。姜子牙无奈中斩断天梯,这只是天与地之间的宿命锁,可他却无法斩尽天下人的枷锁,这或许也是他至善的悲哀。
我们生下来便身陷囹圄,我们无法探求我们已知的世界之上的天道,更无法了解“天道”上面是否另有“天道”。我认为,世间根本没有天道,只是不同的“神”自我价值观念在人间形式化了,我们不一定要强迫自己去接受上“上帝”创造的人间,我们何不像姜子牙一样,自己创造一个世界,用自己的方式去做一个自己的神呢?
《姜子牙》观后感小学生 篇4
七月份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除了效果上给了大家一个大大的惊喜之外,那就是片尾处动画电影《姜子牙》的彩蛋。虽然画面不多,台词也只有一句“姜子牙,你可知罪”,但这已经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了。《哪吒》的良好口碑为《姜子牙》打下了厚实的基础,大家都很期待这部新作。
最近,这部动画电影的预告片也与大家见面了,并定档20xx年1月25日大年初一上映。
姜子牙这个人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就算没有看过《封神演义》,也听说过封神的故事,姜子牙这个形象多次搬到荧幕上,基本上都是跟封神相关。
从预告片可以看出,电影讲述九尾妖狐率狐族祸乱世间,姜子牙追随昆仑拯救苍生,诛伐狐族。然而姜子牙违抗天令,被驱逐于昆仑与北海之外,受尽世俗目光,最后被要求亲手杀掉妖狐。
电影围绕“斩杀妖狐就要牺牲无辜之人,这就是天道吗”展开,是一个典型的“电车问题”,究竟是牺牲一个人拯救更多人,还是为保全一个无辜的人而牺牲更多人呢?
之前的《大鱼海棠》的价值主题就是围绕救鱼还是救人民,这次轮到姜子牙来选择了,究竟是救狐还是救苍生子民?
究竟是哪一方不可不救呢?
是子民么?我觉得是的,姜子牙作为保护苍生的神,保护子民是他的岗位职责所在,不保护子民就是作为神的失职,没有子民的神,还能称之为神么?
那是狐么?我觉得是的。第一次姜子牙没有下手,违抗天命,可见他和哪吒一样是具有反叛精神的一个人物,心中有自己的价值观,并不是天神的附庸。无辜的狐狸也算作苍生大地的一员,杀掉它,姜子牙还算是保护子民吗?
究竟是哪一种结果,就要看导演怎么给我们安排一出好戏了。
《姜子牙》观后感小学生 篇5
十一国庆,有一部电影叫《姜子牙》,非常好看,我在昨天晚上看了这部电影。
电影《姜子牙》讲的是经过是三界大战之后,姜子牙作为众神之首要亲手斩杀九尾狐妖,但在九尾狐妖的妖幻的迷惑下,他看到九尾狐体内有一无辜元神,于是就动了一丝善念,这时九尾突然爆发魔力,然后姜子牙斩了九尾的肉身,元神没了下落。姜子牙因为斩杀狐妖的疏忽,违反天规被软禁于北海,十年过去了,姜子牙永远记得自己看到的那个元神,他认为那不是幻想,他一直想弄清楚那个元神的真实身份。
姜子牙见到了一个人,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姜子牙觉得那个人就和他见到的那个元神十分相像,正准备回头的时候,那人却要与酒店要去《幽都山》的地图,整个酒馆都安静了,姜子牙先问他是什么人,这时,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姜子牙握着快要掉地上的仙酒,被周围人围着抢,那个身为人形的人要低头走,被酒馆老板一斧子打倒在地,落下了几只狐狸毛,大家都安静了,在北海,所有的人都盼着拿着狐狸耳朵去领赏,离开酒馆儿的,有人要一进攻,姜子牙给解围了,此时那狐狸趁乱逃走了,姜子牙跟上以后,申公豹不敢离开北海禁地,后来也违反禁令逃出来了,姜子牙抓到了那个人,原来她不是狐狸,就是一个人——苏妲己,她只记得醒来后变成了狐狸,这就是后话了。
姜子牙与她动手,几次特效,姜子牙击败了她,她给姜子牙讲了自己的经历:她已经失忆了,她只有一个印象,她叫小九,在一个开满黑花的山上去找他的阿父,一路上一只神兽——四不像,一直跟着他们,姜子牙犯错后,没有回到北海,和狐狸回到幽都山,探究真相。
在不死泉边没了水,见到了一辆车,姜子牙听到有人在叫,掀开了帘子,一个生病的人呻吟着说,“要水。”姜子牙忙拿水给他,小九,就这个狐妖,叫道:“你自身还不保呢,怎么能给它水呢?”那个人一看,原来空洞的眼神忽然有了色彩,他的使命就是抓狐狸,见到小九,一心要抓狐狸。
小九说,“别救他了,”
姜子牙说,“为什么下面那个屋里的人忽然跳起来?”
一下子打过去,小九躲开了。那个人又倒下了,姜子牙对着他念起了魔咒,他忽然醒了,姜子牙说固守心神,便把东西钻到心里,那人就对他说,“你别跟我抢,这是我的狐狸,是我的……”眼睛却很恐怖,一霎时那人就被神奇的东西包围,变成了灰飞烟灭。
为了找到小九,姜子牙加快了速度,在幽都山,九尾和申公豹也到了,原来在天上长的指是九尾狐的肉身,但死前所说的话术确实是真的,在死后又重塑了肉身。但被小九抢了一部分妖力魔法,恢复了肉身,于是九尾狂吸小九的妖力,法力恢复很快,在归墟,师尊与狐族的决斗,特效炸天,师尊大胜小九,原来世俗打击,师尊一招,余波击中姜太公没有救下,小九就转世了。
姜太公得知了其中的阴谋,他一边毁掉天梯,被关在了渡劫城,全剧终。
有彩蛋,留有悬念。一句话很让人触动,“是有人一人儿不救,如何救苍生?”
《姜子牙》观后感小学生 篇6
《哪吒之魔童降世》与《姜子牙》两部动画电影的世界观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所说的封神宇宙是不太可能做起来的,就比如前几天哪吒和姜子牙联动出的两个短片,短片中最后的结尾合照却出现了两个申公豹,这就可以说明,两者的世界观相差比较大的。
最开始做的时候就没有打算往一个世界观上走,毕竟姜子牙上映时
间和哪吒并没有差太久,两个片子的筹备时间肯定有重复的时间段,如果为了强行统一世界观,可能对影片有影响吧,而且都做好了,也调不了,光线对于封神世界的概念,应该是哪吒大爆之后才考虑的。
哪吒是和姜子牙差不多是一起筹备制作的,姜子牙也打磨了四年之久,不是什么哪吒火了才赶工制作出来的,期间才间隔多久,就算是肝帝也做不到啊,因为是不同团队做的,所以现在人物并相同,贺年短篇上最后就有两个申公豹,也不是因为哪吒火了才出来恰烂钱的,觉得还是可以期待一下的,之前罗小黑的导演也说过姜子牙的这两位导演不会出烂片的,还是有实力的。
而这两部动画电影都在贯彻一个概念,我命由我不由天,从两个角度看待这鸡汤感满满的宣传语兼台词,其实感觉俨然不同。
现实中,所谓宿命其实在宇宙诞生之初乃至更早的时间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注定,它是一种类似于蝴蝶效应的极微小的影响,它决定了时间轴上的一切,而人类最奇妙的地方就是能够对此发起思考和探究,可惜我们不知道它是否有着尽头,所以宿命在现实中才未知,才被高度发展的文明所批判,说着目光应当向前看。
但回到封神世界观之中,创作者既定了天道是一种智慧生命体,祂们的意志决定下层生物的命运,而子牙的命运是否为神,万物的宿命是否由神,这些都变成了值得思考探究,以及幻想创作的元素,故事由此徐徐展开。
所以分开看待,人终究不会像吒儿天生神力,终究不会像子牙徘徊昆仑天梯,我们的封神宇宙其实和斯坦李的漫威宇宙本质相通,只是故事有所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