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亲爱的观后感900字通用

字典 |

2022-12-16 13:45

|

推荐访问

亲爱的观后感

【 liuxue86.com - 观后感 】

  当我们看完一部好电影之后,心中会有很多感悟和心得。观后感是理性和感性大爆发之后的产物。这时我们可以用写观后感的方式来记录我们精神上的收获,观后感主要就是写心得感悟,是日常最常见最实用的文体之一。写作品的观后感时,我们应从哪里入手?出国留学网小编推荐你不妨读一下亲爱的观后感,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亲爱的观后感(篇1)

  《亲爱的安德烈》是著名作家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用三年时间互通书信的结集。36封家书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在信中,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认真”;龙应台“有八分认真,二分知性怀疑”。安德烈对龙应台“嘲笑有加”;龙应台对安德烈“认真研究”。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就是眼看着这个自己深爱的孩子越走越远,而且他的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有时候父母总是不计代价的付出,孩子走远了,又觉得无限荒凉和凄然。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在我们的心里,没有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们对我们的付出,对我们的爱,我们其实全都牢牢的记在了心里。我们也愿意用最大的爱去回报,只是,请允许我用自己的方式。我愿意把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拿来让我的妈妈过上相对充裕的生活,去享受自己想要的精神或物质,这样我会得到一种莫大的快乐和满足;但我不愿意听她唠叨一分钟,我觉得这不是不爱,只是因为我们不是能在语言交流上取得愉悦的人。如果说她在说,我在听,我不违心的告诉你,那仅仅是出于礼貌和孝敬。

  当然,我觉得龙应台和安德烈,也有些其他的原因。

  比如说,龙应台从政。我是有点很难理解一个母亲和儿子的书信谈论的都是国家大事,世界,国家,民族,公平,自由,正义,很像是政治家们在探讨议论人类的发展,时局的走向;这跟我看《傅雷家书》的感觉不太一样。我想对龙应台来说这可能是职业习惯思维定势,但对安德烈来说,他只是个人主义的自由惯了的年轻人,有几分热情,几分牵强,就很难说清了。

  比如说,也有安德烈的原因。父母都是有成就的名人,而且长时间不在身边,从小过着优裕的生活,十几岁周游了半个世界。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是独立、自由、无忧而任性的人。他会放纵自己沉迷于自己的喜好,比如说朋友、音乐、足球、啤酒,而不愿意拿一点点时间来敷衍任何人。

  我不知道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是否达到了最终的目的,消除了心灵上的隔离;还是只是一个母亲一次有些痴心有些偏执的努力,其实在我的心里,我觉得可能没有。

亲爱的观后感(篇2)

  图书漂流活动已经进行到第二阶段,这次我们阅读的是贝芙莉克莱瑞小姐写的《亲爱的汉修先生》。

  书本身就比较薄,再加上书内有许多插画,我很快就把这本书读完了。一遍看完后,我觉得这本书很没意思、很无聊。但是后来我又想了想:能获得国际大奖的书应该是很优秀的文学作品才对。于是我又把这本书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才发现这里面有许多深藏不露的东西。

  我最喜欢书中的主人公鲍雷伊,我认为他很值得我们学习。首先,他是一个离异家庭里的孩子,从小就和母亲一起生活,一般只能和父亲在电话里对话,他是多么想见到自己的父亲呀!但是,他没有丝毫对父母的怨言,而是尽量地去理解父母的难处,这点让我十分惊讶。如果是我,我一定会在背地里埋怨我自己的父母。我认为他很聪明,也很有创造力,竟然能想到在午餐袋里装一个报警器防止小偷偷东西。这种新颖的想法深深地吸引住了我,可能有些大人会认为这是天马行空,但我觉得很好。因为这毕竟是他自己的新想法,一个小孩子能想到这种方法,我觉得已经很棒了。我认为他也十分可爱,因为他也和绝大多数小学生一样讨厌做额外的作业,我现在也是这样。其实,我觉得他这种想法很正常,在他那种年龄段不应该那么紧张,天真活泼一点反而更好。每个人都有童年,在这段美好的童年时光里,为何不让自己更开心一些呢?

  读完了第二遍,我又开始读第三遍、第四遍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要把书读透了,就会从中读出很多知识。在《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里,我懂得了:要理解爸爸妈妈,他们也有难处,要做一个善解人意的人。

亲爱的观后感(篇3)

  读了《亲爱的汉修先生》,我提了两个问题,也给它们一一寻找了答案。

  第一:这本书为什么可以被评为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呢?我认为答案就是:文章紧贴生活,内容非常有真实感。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就在此。本书的主人公并不是一位显赫的大人物,而是一个平凡至极的学生鲍雷伊。鲍雷伊常常与汉修先生联系。信里的用词无拘无束,表达了一个小学生的真实心态与性格。这本书里的内容十分的生活化,不像其他作品那样刻板,给人一种幽默的感觉,让小孩子容易阅读,而且里面的内容也很有道理,句里行间也都蕴藏着许多的人生哲理。所以说这本书既有趣又不失内涵,的确是一本佳作。

  第二:为什么一开始鲍雷伊很讨厌额外的作业写给汉修先生的回信,但后来又喜欢上与汉修先生写信交流了呢?我想是因为汉修先生本生就是一个善于与小孩子沟通的作家吧!我发现文中一开始汉修先生写给鲍雷伊,让鲍雷伊回答的问题很贴近家常。当鲍雷伊真正爱上写作,爱上写信,问题也会更多。到那时,鲍雷伊就会不知不觉地,在给汉修先生写信的同时,也更学会了写作。或许,汉修先生本身就是一个很有头脑的作家。

  希望下次阅读这本书时,能收获更多。

亲爱的观后感(篇4)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于是,龙应台邀儿子安德烈以通信的方式共同写一个专栏,去认识她生命中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也使儿子安德烈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孩子长大了,他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也和母亲渐行渐远。他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了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了东西文化。在他们的对话中,涉及到了生活习惯,艺术鉴赏,东西文化,甚至衰老,死亡。

  书中《给河马刷牙》里,龙应台说了这样一句话:“当你的工作在你的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现在的学生都被要求努力学习,上着小学,中学,大学,最后工作。但是,有多少人却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又有多少人为了金钱与权力每天忙碌着,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工作的真正意义,应该是去体验人生,感受生活的快乐。而金钱与权力,从来就不是快乐的核心因素。而现在有多少人已经在繁忙的工作中失去了快乐,忘却了最初的梦想,迷失了自我?所以,现在的努力是为了以后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去选择能够给自己带来快乐的工作。

  《独立宣言》里安德烈说:“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家长都希望孩子长大后也像小时候一样喜欢他们,可是孩子长大后也会有自己的思想,会接受新的事物,也就与父母之间产生了代沟。而父母的关心往往却给孩子带来无形的压力。父母不能永远陪伴着孩子,孩子总有一天会走向社会。所以父母应该学会适当地放手,去让孩子有自己生活的能力。在这本书里,我也看到了一位努力尝试走近儿子生活的母亲。她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她去接受新的事物,努力想去了解儿子的世界。这是多么无私而却卑微的爱。作为儿女的我们,在接受了许多新事物,在认识这个世界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回头看看,去重新认识一下自己的父母?

  这是一本两代共读的书,在这本书里,孩子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父母的想法,理解父母的爱;父母也可以更加认识孩子的世界,学会放手。

亲爱的观后感(篇5)

  这本书还是我初中的时候读的,当时是我爷爷买给我的,因为我爷爷是个老教师,最喜欢让我看书,小时候觉得爷爷好烦啊,老是要我背古诗什么的,现在很感谢爷爷了,给我买了那么多书,很多书我其实没有怎么认真看,因为提不起兴趣,讲实话,龙应台的人生三书我全部都认真看完了,完全是自己要看的那种,她,很吸引我。

  《亲爱的安德烈》首先很奇特,至少当时书读的不多的我是这样认为的,是龙应台与安德烈的书信往来,所以很真实很自然。当时的安德烈十八岁。我觉得她属实是一位很成功的母亲以及教育者。“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

  十八岁,十八岁的安德烈是个成年人了,他的生活充满乐趣,他喝酒、聊天、开派对、旅行……身为母亲的龙应台,很想走进儿子的内心,去重新认识这样一个成年人。

  在信中,他们谈国家意识,谈文化认同,谈世界观、人生价值,谈爱情观,也会谈抽烟问题……有争论,有认同,有时会吵起来,我觉得有趣极了,我当时羡慕极了这样的母子关系。但是现在我不羡慕,因为现在我十八岁,我成年了我长大了,我回头去看我的成长历程,我的母亲也是一位极棒的母亲,从小到大给了我很大的尊重,给了我绝对的自由,并且在一些不能放任的方面对我绝对严格。越长大越觉得母亲真不容易。

  “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这一段话,我深深地喜欢着。人生如果是铺满荆棘的曲折小道,充满了泥泞和坎坷,那么父母就像是系在我们身上的安全绳,不论我们去往何处,都守在我们身边。看了这本书,当时年少,更多的是对安德烈的羡慕,如今回首,更多的是理解和感恩。我十分感恩我的母亲,她很伟大,温柔似水,教会我太多温暖的东西。

亲爱的观后感(篇6)

  一直特别喜欢读这种贴近生活的书,可能是好理解或者是得到某一瞬间的共鸣。我热爱人与人之间的碰撞和交流,就像三毛书中写的朋友亲情的那些暖和怨总让我悲伤或温暖。在这种美好的生活中如果再有一点感情的点缀,让人很容易爱上这个世界。

  龙应台带有中国母亲的特点却又有一些特别,安德烈带有二十岁年轻人的心声特点却又有异国的风情。今年我二十,不得不说当读到他说我是一个平庸的人,我心里震动一下。我想我也是比他更更平凡的人。三流学校没有志向没有兴趣大概我最迷茫的时候就是此处吧。我想我就是注定平凡的人,所以我就是尽情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玩游戏时大喊大闹沉浸其中,可以夜晚叫上朋友跑出学校游荡城市的角落,可以坐在那里看上一下午的书,可以对路过的人肆意大笑,我想这是二十岁的我独特的迷茫和颓废,我没有目标便只好浪费生活。想起家中的亲人何不内疚,但是我难以迈出我的步伐达到他们的期待,只好做生命的享受着,我是一个小小平凡的人。当龙应台说出我只想让你快乐,如果我泪腺发达肯定会流泪。因为我们都想做令人骄傲的孩子,同时也渴望理解。

  俩代人的沟通带有亲情的传递也有思想的碰撞,特别有意思。我想交流才是真诚的传递方式。当我们想了解一个人,就要跟他说很多的话,真诚的说话。在中国不得不说亲情的重量是最重的,但是那是父母一昧的给予他们的爱,孩子也要尊重父母努力的达到期待。这是亲情么,是,这是几千年的亲情,但我想算一种赋予的契约,做父母的应该怎么做做孩子的应该怎么做。我们从未了解彼此。这不是那种你知道你怎么做你爸会痛扁你也不是你妈看你一眼就知道你拉的什么屎,是那种你说出一个观点,竟然是认同或者讨论,而不是那种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我想在中国很难,因为父母给予的太多,连龙应台这种开明鼓励独立的母亲,在孩子说抽烟喝酒什么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去询问和劝诫,他们不管自己孩子有没有主见或者在何种心情下做这种事,只知道这不好要停止。这就父母身上那种你永远是小孩,我要永远保护你。这种深爱,大概很多时候都让孩子喘不动就想他们能把心放在自己身上,享受自己的日子。可当我们为人父母又是如此,这是典型的中国情感。没有好坏,只是想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会慢慢改变。当读到安德烈说他看到中国二十岁的年轻人的幼稚表现,我羞红了脸,因为我也如此。

  一个母亲能与孩子这么交流,是一种多大的感动。我们都退让一步,不能全部认同但我学着理解你的世界。以上吐槽了可多,其实是随心写。我知道这边本书感动的是亲情,我也羡慕能如此真诚的同最爱的人交流。我更喜欢他们讨论的香港人的快生活对政治的讨论对恐惧的讨论去爱情的见解,这才是内容,是生活。是俩代人的不同是碰撞,但是我读了共鸣也读到了感悟。原来每个人都是如此有意思。说是心灵鸡汤吧,也算,但我不认同。因为我并不是求鸡汤而来,我只想看看这对母子的不同和思想的不同阶段,一个二十岁的世界和一个四十的世界和增加我们对生活的感悟。

  不管是谁,只要我们爱,都要想着去了解,在生活中永远不要忽略与他人的沟通。这是爱应该有的最初步骤。

亲爱的观后感(篇7)

  就像我一个读过这本书的同学所说的那样,对于这本书我还真的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如果说我能在十八岁或者更早的时候读过这本书,或许我的人生轨迹和价值观会有所转变,即使是那么一点点微妙的变化,也足以让我受益一时。

  《亲爱的安德烈》全书主要是作者龙应台和他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35封书信,其中也穿插了不少读者的来信及他们对此的回信,龙应台和安德烈两母子以书信的交流方式,试图接触、了解彼此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两人在信中除了交谈家事外,还就价值观念、文化品味、东西方文化差异、政治时事、城市文化等等交流了各自看法,读来耐人寻味。

  从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像大多数父母和自己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一样,龙应台和安德烈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代沟和阻隔,而横在他们之间的这堵无形的墙主要是由于价值观念和年龄的差异造成的,安德烈代言的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少年,而龙应台则代表着五十岁上下的父母辈,两代人之间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品味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甚至冲突。不过,可贵的是,龙应台和安德烈并没有让他们之间的代沟越拓越宽,而是以书信的方式坦诚交流,相互了解和包容,龙应台由此进入了一个二十岁少年内心的情感世界,而安德烈也第一次真正认识了自己的母亲。其实,就像龙应台和安德烈之间的故事一样,父母和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或多或少会有代沟、阻隔甚至情感冲突,但两代人之间其实完全可以像朋友一样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一谈,坦诚交流,互相了解包容。父母辈不要总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孩子身上,代替孩子去看世界评社会,孩子们也不应把自己内心的小宇宙隐藏起来,不要总以为自己的世界与父辈们格格不入。十八岁的我曾经也认为自己的世界父母是永远不会懂的,也没必要让他们了解。现在,二十岁渐显成熟的我回想起自己十八岁时的那些想法和做法,其实真是那么的幼稚,甚至是不可理喻!如果说我那时候能主动打开心扉,让父母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遇事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那么我以后的人生轨迹或许会转变,当然是向好的方向转变。

  除此之外,书中“独立宣言”一章中菲利普(龙应台的二儿子,十六岁)对于自己妈妈及她朋友们的某些做法感到不满尤其引起我的共鸣。有几次龙应台带着菲利普到外面与她的朋友见面,又或者是朋友来他们家做客,这时候朋友们总会首先看菲利普一眼,然后转而望向龙应台,笑着向她询问菲利普几岁啦,读几年级啊,懂几国语言啊等等,仿佛以为菲利普还小不懂得回答这些问题,又或者是菲利普辈分小不够资格与他们对话,应该让大人来为他“代言”。这种行为其实在我们身上也一定发生过,我就经历过好几次,饭局上一些大人总是当着我的面向我爸妈询问关于我的一些问题,望也没有望我一眼,更可气的是我妈妈有时候竟然还会在我刚想发言时主动“抢答”,脸上竟然颇有几分自豪得意,我那时候真想夺门而出,为什么要忽视我的存在呢?难道我一个大学生还回答不上你们那些“高深”问题?而妈妈你为什么总要为我“代言”呢?就因为我辈分小,没有说话的地位?你们说我在面对生人时不会说话,不敢说话,天啊,你总是这样为我“代言”叫我怎么打开话匣子啊?还有,你们谈的总是房子、车子、票子、关系,官场,乐此不疲,你叫我怎么好意思插话,和你们畅谈一个二十岁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啊?

  书中另一个有趣的情节是有一次龙应台和菲利普还有她的朋友去郊外游玩,朋友想去上厕所,便顺口问她读大学的女儿要不要上厕所,这时龙应台也想上厕所,便也顺带问菲利普要不要上厕所,结果这一举动引起了菲利普的不满,他向妈妈说:“第一,这种问题,不是对三岁小孩才会问的问题吗?第二,上厕所,你不觉得是件非常非常个人的事吗?请问,你会不会问你的朋友“要不要上厕所”?是怕我尿在裤子里吗?”结果弄得龙应台无言以对。也许在中国人的生活习惯里,自己想上厕所时叫上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一起去是很平常的事,甚至可以理解为一种关心,但菲利普所说的也不无道理,这也可以理解为菲利普不愿自己母亲过于关心呵护自己,他要自己独自飞翔,而不愿永远活在妈妈的襁褓中。

  写到这,我想起了发生在我们家中的一件事。今年除夕夜,我们一家人在酒店吃年夜饭,酒足饭饱之余,我爷爷突发奇想,建议我们一家人明天一早去郊游。三叔听后,便问了他的两个儿子明天一早有没空一起去郊游,两个儿子异口同声说太早了不愿出去。这时爷爷不高兴了,他以命令的口吻说道,不行,这是家里少有的聚会,明天一早你们必须去!话音刚落,轮到三叔不高兴了,他反驳道,孩子去不去是他们的自由,你怎么可以强迫他们去呢?结果两人为此争吵不休,弄得最后好好的饭局不欢而散。其实,爷爷和三叔的意思我都理解,爷爷的意思是既然是一家人就要有长幼辈分之分,要有家庭礼节,辈分小的必须服从家里安排,以家庭大局为重。而三叔的观点是,小孩再小也有他们自己的自由,在一些事上他们有权选择自己什么可以同意,什么可以拒绝,这完全取决于他们自己的选择,旁人就算是父母也无权干涉。照我理解,爷爷和三叔的争论进一步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家庭文化和西方自由文化的一种冲突,在这里我还真的不能判断谁对谁错,家庭稳定重要,个人自由也同样重要,要我在这两者之中取其一,我还真的做不出选择。我只能说,两代人之间的价值冲突只有在彼此坦诚交流、理解和宽容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共处,交融。

  最后,我还想说,我真的羡慕安德烈,他能在一个如此精彩的人生环境中成长,不到三十岁的他已经跑遍了差不多半个地球,拥有一群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但却肝胆相照的好朋友,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遇事能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安德烈的人生注定充满挑战,充满色彩。我希望至少有朝一日我能走出国门,去感受外国世界的精彩,进而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思想,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上留下那么浓重出彩的一笔!

亲爱的观后感(篇8)

  暑假里,我读了《亲爱的,给我一个拥抱》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力克胡哲的快乐、自信、感恩和顽强的精神深深吸引了我。

  这本书,讲述了力克胡哲出生时患有海豹肢症,天生没有四肢,到处遭人嘲笑,曾经三次尝试自杀。10岁那年,第一次意识到了人要为自已的快乐负责。经过他自已不懈的努力终于找到自已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故事。

  我觉得力克是一个十分坚强的人。书中讲述了有一次他被十二个人说他是怪物、外星人和坐在轮椅上的怪胎。当力克想放弃自已的人生的时候,有一个小女孩给了他鼓励,让力克又有回自信。在现实中,我们首先不应该恃强凌弱,更不可以将普遍但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合理化。嘲弄弱者的人只能说明他自已本身就是一个弱者,真正的强者,即使知道自已缺乏什么,仍然能够克服困难,甚至会挺身而出,这样才是一个真正坚强的人。

  我觉得力克是一个勤奋的人。书中说到他有一条小鸡腿,他用小鸡腿打字、写字、跳水、潜水、冲浪、踢足球、溜滑板甚至打高尔夫球。力克虽然身有残疾,但是他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而是用自已辛勤的汗水追求自已的梦想,并最终得以实现。在现实中,一些残疾人努力地发挥自已的价值,实现自已的梦想,何况我们正常人呢?我们一定要向勤奋的残疾人力克学习

  我愿像力克一样拥有快乐、自信、感恩和顽强的精神!

亲爱的观后感(篇9)

  手捧一本《亲爱的安德烈》,此时的我已被其中的一个情节深深打动:“母亲想念成长的孩子总是单向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愿景,眼睛热切地望着前方,母亲只能在后头张望他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线有多长,有多远,怎么一下子就看不见了。”

  是啊,人生旅程,必然漂萍离散,哪有恒长的厮守?当我满怀憧憬地奔向远方,却从未留意在背后默默目送的她!

  那次,我报了个夏令营,为的是逃离母亲的约束。临行当天,我起的很早,却发现厨房的灯竟然亮着,走近才发现,原来是母亲为我包了我最爱吃的饺子。在我狼吞虎咽时,母亲已经麻利地把我的行李收拾好。在去往机场的路上,母亲欲言又止,只是时不时地看我。

  到了机场,母亲突然发现我衣服拉链没有拉上,于是费力地踮起脚尖,为比她高一头的儿子拉好,口中喃喃的说着:“出门注意安全,好好照顾自己。”她的眼中满是疼爱与不舍,我心中的坚冰被狠狠击破:我是多么无情,让母亲为我牵肠挂肚,我这么大了还不知感恩,只是一味地心烦她的唠叨,不时地与她顶嘴。母爱是自然界第二个太阳,无私地把母性的温柔给予了我,我则是一粒渺小的种子,贪婪地吸收每一缕光芒,但待我冲破土壤,却忘记了感恩!我突然看见母亲像疾风骤雨中的海棠,仿佛不堪一击!我敬爱的母亲啊!您何时消磨了自己的容颜?天边如血的残阳变得格外耀眼,像剑一般射入我单薄的瞳孔,我想把这讨厌的阳光揉出去,却不料它又化为一弯浅浅的水,在我的眼角,描绘出您慈祥的面孔!我紧紧地抱住母亲,哽咽了好久才郑重地说:“妈,你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自己的。”母亲的脸上终于露出幸福的微笑。

  在《亲爱的安德烈》中,我读懂了母亲默默地目送只为你回头一望,只为你一句郑重的诺言。

  鱼对水说:“你不了解我,因为我在你的囚笼里。”水对鱼说:“我最了解你,因为你在我心里!”

   

亲爱的观后感(篇10)

  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有感-读后感500字

  我寒假读了一本书《亲爱的汉修先生》很好看。书中有一个情节让我印象很深刻:雷伊住在一个很小的房子里,他有自己的房间,可是他妈妈没有房间。雷伊的妈妈天天晚上睡在沙发上,经常听到加油站砰!砰!的声音。

  让我想起我家的生活。我住在民主小区2302室,我对家非常大,打得比我学校还大。我妈妈是一名公务员,天天在家陪我玩。妈妈的活天天干的没完,因为我爸爸太懒了,所以她想让我学会用刀,这样我就可以帮她切水果、切土豆。我非常怕她。

  我家有一个小鸟,名叫黑黑,我非常喜欢它。它会说话,会唱歌,我走了它说再见,我回家它会说你好。

  我爸爸有一个电脑天天玩个没完,他有一个秘密,我很想知道,但他不告诉我。爸爸有时去公园,有时去旅游,会打我屁股。

  我妈妈非常好,不仅因为她干很多家务活,而且妈妈特别爱学习,我总是叫她好妈妈。

  我家的生活跟雷伊比起来真是幸福的多,我要珍惜我的家和我的家人。

亲爱的观后感(篇11)

  亲爱的安德烈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当童真可爱的小婴儿“安安”陪伴龙应台的文字渐渐长大为一个有着自己个性的男孩“安德烈”后,为了窥视这个幸福小男孩现在的模样,我又接着翻开了他们母子合著的《亲爱的安德烈》。这一次,我却不仅仅是被感动,而是彻底的由感动、羡慕发展到有些妒忌和焦虑了。且不说别的,就是一个青春、激昂、锐气、充满自我意识的21岁大男孩,能与自己的妈妈在专栏上以书信这样贴心的方式沟通交流人生感悟,就该是让多少母亲羡慕和妒忌的幸福啊?况且,他们的交流并不仅仅是浮于表浅的走过场,他们的交流是两个文化背景下的两代人之间关于情感、朋友、工作、人生观、价值观这些重大命题的探讨,甚至是关于信仰、文化、生死这些哲学命题。我仅仅四岁的儿子,现在已经不太愿意接受我的拥抱和亲吻,不太愿意被我牢牢的牵着小手过马路,不太愿意我寸步不离地陪着他去淘气堡游玩,不太愿意听我絮絮叮嘱他注意安全的话语,不太愿意按照我的想法安排周末活动……他就象逐渐长大的帝企鹅宝宝,开始不顾周围环境的严苛,想法设法地要从父母的庇护下探出身子去投入未知的世界。面对他“渴望”独立的这些小动作,我有一种无法言语的失落。我既想孩子快点长高长大,又害怕他的成长会一步步拉开他和我的距离,最终变得象我和我的父母一般,除了天气变化和身体健康,找不到任何有意义的话题。如果,十五年后我的孩子,能够象安德烈与龙应台一样,哪怕仅仅是谈谈工作,谈谈彼此对生活的感悟,我也将是多么的幸福啊……

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
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 | 影评 | 读后感

  想了解更多观后感网的资讯,请访问: 观后感

本文来源:https://zw.liuxue86.com/z/4465379.html
延伸阅读
观赏一部影片,诗意的生命被开垦出最丰美的田园,观赏写的【作品名】后,心中感触颇多,让人忍不住吐露出来,可以说好的作品将我们和角色联系起来了,为了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
2022-12-16
影视作品与书籍一样,能为人们带来更多的知识,每次观看心里都有不一样的感动,这时把自己的感想写下来就形成了观后感,写观后感,重在记录我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您是否也在思索怎么写好作
2022-12-16
出国留学网精选专题推荐:“观看寻找最美教师节目回放观后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去看电影,观后感,就是我们的感想和感悟化成的文字。为了充分回味作品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观后
2022-12-16
博览群书是好的,博览好电影也是我们提倡的,优秀的作品里往往会出现让自己颇有感触的情节,此时我们需要做的,是写好一篇观后感。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是又不同于一
2022-12-16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在观看一部影片后都会独属自己的感悟,观看完的【作品名】以后,相信心中有不少的心得,我们也许会因为一个作品将彼此的距离拉近,感受这你我之间的共同点,写一篇观
2022-12-16
观看一部影片,就好像在眼前展开了一个新世界,观看的过程中,我们会涌现很多感触。观后感便能帮你把这些感想梳理出来。关于作品观后感你有哪些自己的看法?您认为写好作品观后感的关键是什么呢
2022-12-10
优秀的影视作品可以让我们深受启发,这些情节会引发我们进行深思,使我们产生新的想法,观后感,就是简要概括所看主要内容,再谈具体谈感受。一篇观后感是不能写出所有感想的,而应该有所选择。
2022-12-12
现在看电影或者电视剧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潮流。欣赏作品时总会因吸引的情节产生许多心得感悟,而我们在观看后,应该把思考的内容写进自己的观后感。我们在构思观后感的时候,必须找到一个切入点来
2022-12-13
看电影是许多年轻人解压和获取快乐的方式之一,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会产生许多联想。观后感可以作为评判作品好坏的依据之一。一篇好的观后感,要具有时代的气息、真情实感,并且善于联
2022-12-09
观看一部影片,当下会有新的心境。精彩的影视作品,总能抓住观众的胃口。此时就可以通过写一篇观后感把自己欣赏其中所思所想写出来。在写观后感的时候就是要写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你知道写观后
202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