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言: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自有颜如玉,人类的成长,都是和阅读联系在一起的。而每个人对于作品,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为了避免忘记读这本书时所感触到的思想,我们通常会记录下读书笔记。你也许需要"教师读书笔记摘抄简短"这样的内容,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简短(篇1)
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师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师之心境,如海洋一般辽阔,如长空一般高远。教师心胸博大,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学科,就可能成为乐园;他的学生,才会开垦自己的心灵,建造精神家园。人生能遇上胸襟辽阔的教师,学生自然“大气”,自然能顶天立地。
一般而言,有成就的教师,他当初的劳动和心血必定超过常人,他的努力,在于他肯吃常人不愿吃的苦,和他们的辛勤付出,只盯着他们获得的名利,人就有可能变得偏狭,焦急暴躁,心理阴暗,乃至妒火中烧。如果教师有这样的心态,他的工作情绪会大受影响,非但不会有什么成就,其庸俗作风还可能传染学生。
一位教师在专业方面能走多远。两位退休的理科名师说,从学科而言,语文教师的个人发展空间比理科教师大得多;因为他的思想情感体验远多于其他学科,他的想象力更丰富,创造的机会可能更多;如果他有出色的表达能力,他其的作用更大,特别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影响。
进德修业是个人的事,是自觉的追求,对一个劳动者来说,专业素养是他安身立命之本;而对一名现代教师而言,持续的学习将使他保持精神的高尚,支撑自己作为一个文明人的操守。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简短(篇2)
读书笔记摘抄,教师读书笔记:请摘下你的眼镜
前几日读了一则异国故事——《沃里克杂货店的碧太太》。内容大致是这样的:七岁那年的夏天,因为肺炎,爸爸送我到沃里克的奶奶家度暑假。有一天,奶奶拿出一张购物清单,让我去附近的综合商店买东西。我第一次拿着购物清单走进综合商店时,顿时感到头皮发麻。商店里到处是乱七八糟地堆满商品的货架,我不懂如何从杂乱无章的商品中找到我所需要的东西。于是,我举起购物清单,对碧太太说:“我要买这些。”
碧太太连头都没抬,仍旧看报纸:“自己去拿。”
“可是,这儿有这么多东西,我怎么找?”
碧太太抬起胳膊指着纱门上的招牌,说:“这时方圆五英里内唯一的一家商店,这里除了你和我之外没有其他人,我不是你的仆人。所以,我建议你从那边拿一个篮子,然后去找你要买的东西。”
我来来回回赚了三圈,才终于发现了藏在报纸下的创可贴。3小时后,除了“焙苏打”,其他基本都找到了。但是,“焙苏打”是什么东西?于是,我再次走到柜台前,指着那个让我感到困惑的“焙苏打”,硬着头皮问道:“请问这是什么东西?”
碧太太仍然没有抬头:“小丫头,你好像从不注意听别人说话。我敢保证你奶奶在写购物清单时一定会告诉你它们是什么。而且我不是你的仆人,你应该记住,下次好好听别人说话。”
算完帐,我气呼呼地回家了。我再也不想去那家综合商店了。但是,奶奶却不那么想,我几乎每周都要去综合商店好几次,而几乎每次去都要遇到麻烦。
整个漫长的暑假,碧太太都在想方设法地故意找我的碴儿。当我知道“焙苏打”是什么东西,并且记住它的位置时,碧太太竟然重新摆放所有商品,害得我又从头到尾再找上一遍。
暑假结束时,我可以只用15分钟的时间就能完成过去需3小时才能完成的“购物之旅”。因为在沃里克的生活,我的肺炎得到很好的康复,更重要的是,个性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每天都保持着昂扬的斗志面对生活。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简短(篇3)
《做最好的教师》摘抄
1、我们承认教师不是完人,成人教师在许多方面不如我们的学生,这并不是降低了教育者对自己的人格要求,恰恰相反,只有教育者随时随地的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才真正有利于教师的不断完善。同样,我们承认学生在许多方面---首先在道德方面在我们教师之上,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放弃了对学生的教育责任。学生童心的保持,个性的发展,思想的成熟,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教育。但这种教育不应该是教师的居高临下与学生的俯首帖耳,而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在明确一点说就是民主的教育,就是教师在向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育学生。
2、真正的教育者,不是没有失误,只是他会从失误中吸取新的前进力量。几乎可以这么绝对的说,任何一个教育者在其教育生涯中,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区别优秀的教育者和平庸的教育者,不在于教育着是否会犯错误,而在于他如何对待已经翻了的错误。善于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这是任何一个教育者从普通教师走向教育专家乃至教育家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3、我不接受甚至反对“爱心教育”的提法,就是不希望人们把爱心当成一种模式,一种手段,一种技巧。教育的爱,这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做出来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考,一种情感,一种氛围。它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也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4、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5、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绝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该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艺术。
《做最好的教师》感悟
前不久,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这本书记载了李老师从教25年的经验与收获,书中从作者步入岗位初期写起,从青涩写起,到有一定的经验,到经验丰富,满腹经纶,将自己的成长与成熟一步步介绍给了我们。读后,使我受益匪浅。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对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都有其独到的见解。
他的观点,他对班级的管理,使我感动,折服。同时,使我这个颇有一定教龄的教师,从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更看到了未来和希望。在这里,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这里我可以学到宝贵的经验总结。从李老师成长的印记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进步的影子;从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适合我们的方法。它让我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一位勇于自我批评、善于积累、善于反思、有爱心、勇于挑战、有目标的老师!
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冬日的阳,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教育理念《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正是证明了这一点。他把自己所有的爱,全部倾注给了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25年如一日,爱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谱写着一幕幕爱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级这个集体大家庭里,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里面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去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敬佩。
对照李镇西的教育方法,我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很多不当之处。例如: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由于急于求成,常常忍不住对学生发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时,对完不成作业的学生,缺少耐心辅导,缺少个别引导,使学生对我敬而远之,师生之间缺乏代沟。
通过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对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觉得自己与一个好老师的差距太远了,这哪是爱学生?反思后才认识到: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为爱,冰雪会消融;因为爱,枯木会逢春;因为爱,希望绽放华彩,因为爱,能拨云见日,未来永值得期待;因为爱,所有的生命才收获了圆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决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镇西为榜样,以“爱”为己任,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进取,顾大局,识大体,努力按照上级的要求,按学校要求,高标准要求自己,树立竞争意识,不但要自己思想过硬,品行端正,业务水平高,乐于敬业,端正态度,明确责任,勇创佳绩,还应想方设法投入到学校集体的建设中,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为校增光、添彩。自觉维护学校利益,遵守规章制度,服从安排,舍小家顾大家,洁身自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甘为人梯,爱生如子。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这就是我——一位人民教师在学习中的心声。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简短(篇4)
《爱的教育》摘抄
1、轮到我们学校的时候,我真快活得非常。我认识的学生很多,可荣谛从头到脚都换了新服装,露了齿微笑着通过了。谁知道他今天从早晨起已经背了多少捆柴了呢!市长把奖状授予他时,问他额上为何有红痕,他把原因说明,市长就把手加在他肩上。我向地座去看他的父母,他们都在掩着口笑呢。接着,代洛西来了。他穿着纽扣发光的青色上衣,昂昂地抬起金发的头悠然上去,那种丰采真是高尚。我恨不得远远地送给他一个吻。绅士们都向他说话,或是握他的手。
2、雨不绝地下着,风吹雨点打着窗门,夜色暗得没一些光。费鲁乔疲劳极了回来,身上满沾了泥,衣服破碎了好几处,额上负着伤痕。这是他和朋友投石打架了的缘故。他今夜又和人吵闹过,并且赌博把钱输光了,连帽子都落在沟里了。
3、没有办法,过了一会儿,只好提了衣包懒懒地走开。他悲哀得很,心乱得如旋风,各种忧虑同时涌上胸来。怎样好呢?到什么地方去好?从洛赛留到可特淮有一天的火车路程,身边只有一块钱,除去今天的费用所剩更无几了。怎样去张罗路费呢?劳动吧!但是向谁去求工作呢?求人布施吗?不行!难道再像方才那样地被人驱逐辱骂吗?不行!如果这样,还是死了好!他一边这样想,一边望着无尽头的街路,勇气愈加消失了。于是把衣包放在路旁,倚壁坐下,两手捧着头,现出绝望的神情。
4、夜渐渐深了,天忽下雨,又发起风来。费鲁乔和祖母还在厨房里没有睡觉。厨房和天井之间有一小小的堆物间,堆着旧家具。费鲁乔到外游耍,到了十一点钟光景才回来。祖母担忧不睡,等他回来,只是在大安乐椅上一动不动地坐着。他祖母常是这样过日的,有时竟这样坐到天明,因为她呼吸迫促,躺不倒的缘故。
5、前面可望见广漠的原野和戴着雪的亚尔普斯山。我们肚子已饿得不堪,面包一到嘴里好像就溶化了。可莱谛的父亲用葫芦叶盛了腊肠分给我们,大家一边吃着,一边谈先生们的事、朋友的事和试验的事。拨来可西怕难为情,什么都不吃。卡隆把好的拣了塞入他的嘴里,可莱谛盘了腿坐在他父亲身旁,两人并在一处;如其说他们是父子,不如说是兄弟,状貌很相像,都脸色赤红,露着白玉似的牙齿在微笑。父亲倾了皮袋畅饮,把我们喝剩的也拿了去像甘露似的喝着。
《爱的教育》感悟
《爱的教育》这本书我们学校现在大部分学生都读了,受学生的影响,我也读了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埃德蒙多·德·亚米契斯,在这本书中,作者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本的形式,讲述了很小的故事,然后将“爱的教育”融入这些故事,用以培养年轻一代的思想情操。他所倡导的爱的教育,包括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祖国、同情弱小、乐于助人、尊师爱生、体贴父母等人类美好的精神。
在作者眼中通过一些小故事表现得亲切感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这些日记形式的故事一篇篇都不是很长,但都是有趣,有意义的事。小学生虽小,但却能深刻感受到“爱的教育”,感受好与坏,感受爱与憎恶,这一切复杂的感受通过这一篇篇日记表达出来,传达给读者,引起读者的一些思考,让读者能切身体会“爱的教育”,感受“童言无忌”。
爱的教育并非易事,当教师、父母能把握好这个度,那爱的教育则就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而不正当处理这爱的教育,这爱就有可能成为溺爱,盲目的爱,将会起到反作用。我想这是我们大家都不想看到的。所以,这些以日记形式的小故事我们大人可以看,以了解孩子的心灵,小孩也可以看,感受同龄人的身心状态,一切都因它没有复杂的语言,却能带来一些共鸣。
《爱的教育》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作品,鼓舞孩子能接受挑战,用爱心创造美好的世界,真是值得大家一看。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简短(篇5)
爱可以创造新的生命,爱能创造新的奇迹!爱能创造教育的辉煌!
近日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想,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
托尔斯泰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常被别人关心,爱护,就能学会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爱护别人,我们应该扩大内心的爱。所以我们当老师的一定不能让自己的爱打折,在学生最需要关心爱护的时候充分体现自己的爱心和善举,投桃报李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老话吗?相信学生也会用同样的爱心和善举来回报这个世界的。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不是流水线上下来的机械拼凑,不是坐在书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每一页都写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思考,责任,忧患……
这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文字:没有屠龙的玄虚,没有弄巧的文笔,没有油滑的高调,没有剪切的痕迹……这是我所熟悉的文笔:朴素中闪烁着华美,流畅中渗透着忧虑,峻急中深藏着思考,舒展中流动着智慧……这样的文字是生活之树上最大的果,实践枝头上最美的花!一个教师,能够做到书里面所写的这些已经相当不易了,在做到这些的同时,又能够有丰厚的理论素养,能够以一种高度的自觉意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更属凤毛麟角!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简短(篇6)
每月至少完成一篇读书笔记,及时更新至此,请为我见证。一月份阅读书目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杜殿坤编译,苏霍姆林斯基著的《给教师的建议》。
第一条中提到分层教学的重要性。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做到因材施教,要在课上和课下落实分层教学,分层作业等要求。大部分老师也都是在按照这些要求去寻求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策略。读了这段话,让我觉得我们从一开始对学生都是一个尺度,备课设计的是同样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是同样的情境活动,同样的课后作业,就连平时测验也是同一张试卷。久而久之,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导致目前大部分学生破罐子破摔,对学习无动力可言,课堂上找不到存在感,遇到严厉的老师就默不作声,低头盯着课桌。遇到稍微宽松的老师就在课堂中大声接话,引起其他同学注意,逗全班同学大笑,以此找寻在同学心中的存在感。
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节能型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这一点就是让我们老师从一开始备课环节,就要把诸多情况都得考虑进去,不是单一按照理想化的设计进行教学,教学活动只是针对部分学生而设计,而非面向全体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提到,在课堂中给一个学生布置两三道甚至四道题目,而给另一个学生只布置一道。这个学生布置复杂的题目,而另一个布置简单的'题目。这个学生完成创造性作业(写作文),而另一个学生学习文艺作品的片段。在这种方法下,所有的学生都在前进。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学习给他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和有所发现的快乐。
在第二条中讲到读书的重要性。一位历史教师上课,领导和同行都听得非常入迷,课后问他花了多长时间来备这节课,该老师回答是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都准备了一辈子。怎样进行这种准备?那就是读书,每一次的阅读,没一点积累都是为上课而准备的,因为在课堂上我们教师要想让自己的课堂丰富,不仅靠单纯的课内知识,还需要教师丰富的课外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第三条建议中提到,低年级要教会儿童学习,是教师主要操心的事情之一。要教会学生读和写,强调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前一种能力超过后一种能力越大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越精细。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也是我们所要培养学生的一项重要技能,同样也是我们教师需要掌握的技能。苏霍姆林斯基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同样,在第六条里提到,儿童学习越困难,就应当越多的进行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能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死记硬背是人智慧迟钝的大敌,然而对付这个敌人最强有力的手段就是读书以及由书籍激发出来的活的思想。
第四条中提到任务分解学习,如他把2500个词分解到每节课中,上课之前把三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记录下来,这些词汇本记录整个低年级阶段(三年)。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趣味性活动,使学生乐于学习。如提到作业布置要带有游戏性质。拿低年级作业为例,让学生在回家的路上想一想今天学习的词语的模样,早上醒来后再回忆一下,靠记忆把它们默写下来。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一方面增加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强调了复习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乐学的第二点提到游戏成分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把童话用的词和学生一起画出几十幅童话式图画,增加趣味性。最后还强调在教学中要反复练习,以此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简短(篇7)
《教师的20项修炼》这本书个人认为是值得一读的书,这本书所涉及的内容与我们每位教师息息相关,是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有品位教师的一本书。文章中有太多的细节,太多的感动,太多的魅力,太多的艺术,需要我们去追逐,去领会,去反思,去品悟。
本书涉及的20项修炼,其中对我感触颇深的三项分别是教师的服饰、教师的规划和教师的宽容,下面就这三项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教师的服饰——服饰是信任的外衣
本书反复强调教师服饰的重要性,对学生的影响非常的重要,特别强调教师服饰的细节,衣服破损、纽扣的缺少、内衣外露、穿超短裙、无袖衫、低胸衣、薄紧身衣、戴大耳环、戒指等等,一些不符合教师身份的服饰。容易对我们这些青春萌动的高中生在不明事实的情况下造成误导,不修边幅,不符合教师的形象要求,教师的形象在学生的眼中会大大折扣,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也大大降低。在生活中发现有极少数教师就很不注重这一点,穿衣随随便便,很不注重个人形象,望这些教师自觉改正。
2、教师的规划——自主思考并规划教育人生
书中说我们部分教师缺乏对自我专业发展的规划每天沉溺于琐碎繁杂的事务之中,不进行自我成长的规划。这些对教师今后的发展极为不利。我们要摆正心态,作好如下的打算:教师的规划可分为自我专业生涯设计和学校教师专业成长促进计划、近期计划和远期规划等不同的类型。我自己在这方面没有注意这点,没有给自己制定人生规划,从本学期起,我要制定一个规划,完成自己的宏伟目标。让自己的教学和生活充满阳光和色彩。
3、教师的宽容——一种教师美德
宽容的教师,往往是自信的教师,宽容的教师,往往是具有亲和力的教师,宽容表明这位教师宽宏大量,胸襟大度,表明他能屈能伸,不斤斤计较;表明他有涵养、有耐心、不急功近利。表明他理解、尊重和信任学生,是教师的一种优秀品质,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和有效手段,当然教师的宽容与严格要求学生并不矛盾。宽容不是纵容,宽松不是放松。纵容是对学生错误和缺点无原则的放纵,任其发展,不加约束。但严格要求学生也并不等于不容许学生犯错误。当然,宽容学生不等于不批评学生,而是理解在先,批评在后,是在尊重学生基础上的批评。一切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都是对学生自信心的伤害,都是对学生的不尊重。所以我们老师要做宽容的老师。
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我们任重而道远,只有把感动自己生命的体验融入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这样才能不愧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殊荣。我深爱我的工作,我愿终身在这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无愧于“教师”这个神圣的名字。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简短(篇8)
《做最好的老师》是一本充满智慧之书,它在很多方面开启了老师们的智慧,让老师们在阅读中受启发、增智慧、长才干,做最好的老师一直是我一个我梦寐以求的理想与追求,是我不断孜孜追求的动力,我用整个心灵去品读这本书,静静地去品每一个文字,每一篇文章,每一个故事,我看到了光明,我庆幸自己在这本书里找到了某种光明。《做最好的老师》为我指明了方向,它像一盏希望的灯塔,一个智慧的宝典,一个你我随时可以求助的良师时时激励着我前进,前进,再前进。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每个人都是一朵花,每朵花都有自己的春天,我们最应该懂得的是,在应该开花的时候绽放,而且,要努力地开,开出自己心中最美最动人的那朵花。
李老师在序言中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每每读到此,我的内心便会接受一次新的洗礼:是呀,我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是怎样的度过自己的每一天呢?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有没有一天比一天有进步,教学水平有没有一天比一天提高呢?自己有没有尽力做到最好的自己,成为学生心目当中最好的老师呢
什么是最好的老师?我在《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李老师对学生爱的执著也深深打动了我。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一个真正的名师。我想重要的是李老师对教育的一份执著,对爱的一种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只有爱孩子你才能伏下身去给予他们无微不至地关心、关注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生活点滴,你才能为发现他们成长的欢笑与泪水所影射的点点滴滴,才能与他们的心同步,与他们的心一起跳动,才能理解与倾听他们的苦恼和困惑,爱而后育,正是因为有了爱,你的呕心沥血,你的殚精竭虑,才有了意义,才得以升华,李老师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通过一篇篇文章,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我看到了一位老师对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
作为教师,我们都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但我们也许从未曾真正去想过,学生到底为什么来上学?当我读到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我震撼,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以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仅仅于学生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所以他会为高考落榜的学生写信这个世界如同一个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萝,有鲜艳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勃勃生机。让自己的学生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一种多么广阔的胸怀,多么博大的爱啊!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简短(篇9)
《给孩子当下的幸福》摘抄
1、从教育的角度看,我们成人要带着一种敬畏和理解这个孩子的态度去感受他、帮助他。同时,还要看这个孩子的状态是不是已经超出了教育者所能帮助的范围,不管从哪一个角度帮助,我们都有必要了解他状态背后我们看不到的那部分东西。
2、幸福对于有的人来说就是,他能撅着屁股在沙坑里玩一上午;能滚着一个破旧的轮胎在院子里撒欢似的跑上几圈;能七扭八扭地缝一个布包包;能将豆沙酱包在面团里放进烤箱;能拿个大瓢给菜地浇水,给羊洗澡……
3、一眼看上去,一个孩子和另一个孩子并没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孩子。但是,通过孩子生活中的活动,我们会认识到,每个孩子状态背后都有一些东西是我们所看不到的。而要想真正地帮助到一个孩子成长,了解孩子状态背后的一些缘由,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4、我们要给予孩子机会,让他们真实地学会一件事情,就像他们真实地学会等待一样,孩子们才会真实地活在当下。
5、在我和孩子合作的过程中,会看到很多人,包括家长、老师在内的大多数人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时有太多的不确定,也许是有关教育孩子的理论太多,让我们大家不确定孩子到底需要什么,也不确定孩子的成长中需要什么载体让孩子获得或是完成幼儿园时期的这段学习经历。
《给孩子当下的幸福》感悟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是孩子学前教育的重要引导人,在孩子幼儿阶段也是陪伴他们朝夕相处的人,看着他们一天一天的长大的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又有多少能够真正意义上懂得什么是给孩子当下的幸福呢?
马力娟老师《给孩子当下的幸福》一书,就深深的值得我去学习,此书重点的一个词就是“当下”,是的,不管之前如何,也不管以后怎样,我们生活在当下,就要给孩子当下的幸福,这也是本书的目的所在。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将来的幸福。于是总会不自觉地要求孩子去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但孩子将来的幸福谁都无法预知,难道为了将来的幸福就得牺牲当下的幸福吗?给孩子当下的幸福,或许能让孩子的将来更幸福。
我也希望我所教的孩子在我所教的当下都能感受到幸福。看完书后,我最深的体验是:他们的老师是自然的、不着痕迹的、以孩子们愿意接受的方式来引导孩子,他们很少说“不”,他们看似不动声色的动作、言语,却是包含了许多对孩子们的尊重、理解和爱。
幸福是人类的根本追求,人类的一切奋斗都指向最终的幸福。幸福是主体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感受,这种感受是同人生的内在生命力量联系在一起的。一切与人的身心健康成长相关的积极感受才是幸福。因此,幸福不是一种外在的恩赐,幸福也不等同于物欲享受。
儿童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除了机体在生长发育外,他的精神也在成长。儿童来到人世,就开始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也许的确不能缺少成人的协助,但儿童主要的和根本的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使自己长大成人。儿童生命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这种创造能力是其心理世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原动力。对于儿童来说,不受任何阻碍地投入到自己的创造活动之中,就是最大的幸福。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把儿童在其内在的巨大潜能指引下的创造、建构活动,看作是对整个人类的建构和完善,是人类迈向真正自由和幸福的必须经历的过程。
读完此书我们应该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幼儿学前教学的重要性,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带孩子们,“给孩子当下的幸福”随时随地给与孩子当下的幸福,是他们一贯遵守的原则。让孩子感受当下的幸福,不应该生活在我们安排,照顾之下,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发现给孩子一个当下的幸福,让他们更加健康的成长。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简短(篇10)
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
教育是事业,而教师是职业。我们从事的是教师这一职业,担负的却是教育的责任。师与生之间,维系在一起的是爱,因而爱也就成为了教育永恒的主题。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的爱,我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多么朴实的一句话。正是这样朴实的一句话,道出了张思明对教育的理解,表明了他对教育工作的态度用心去做。
用心做教育,就要拥有一份童心。
教师与学生构成了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而两者并不是对立的,教师与学生间的和谐成为了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在教育活动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因素决定了学生的思想,他们有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视角,作为与学生有一定年龄差距的老师,则必须要拥有一颗学生一样的童心才能与学生走得更近,才能走进学生内心深处,使教育活动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
用心做教育,就要奉献一片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