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发布了2022年最美搞笑辅导员先进事迹。你肯定也看到了这条新闻,他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消息,更是一种感动。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最美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最美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观后感(一)
师者,德之大也,行之引也,道之溢也。师者如丹桂,淡泊方可弥香;师者如腊梅,凌寒而香远益清。近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发布2022年“最美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辅导员刘洋获得这项高校辅导员的个人最高荣誉。
“这是荣誉,也是责任。”在辅导员岗位工作近八年的刘洋是十位“最美高校辅导员”中工龄最短的一个,他说,“我做的都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应该做的事。”
几年来,刘洋获得过许多荣誉:“中国好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陕西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等。刘洋曾受邀作为全国青年代表,到人民大会堂参加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他还带领所在党支部获得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等荣誉。
“用心、执着,不仅不断提升自己,还带动一大批学生越来越优秀。几年间,他见证了2000多名学生成长,其中150多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奖励。”西安邮电大学研究生工作部部长高向鹏谈起刘洋,言语间也满是自豪。
课余时间,刘洋不断给自己“充电”:他主持陕西省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年度项目、团中央实践育人研究课题等省部级课题10多项,发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10余篇……
“学生在哪里,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到哪里。”这是刘洋对自己工作的要求。
在学校的支持下,刘洋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他将支部建在学生社团,打破了学院间的壁垒,通过实施“党建带动、骨干带动、活动带动”,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思想水平高、科研能力强、表率作用大的“三有人才”。几年来,支部3人入选陕西省“向上向善好青年”宣讲团,多人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
“刘老师就像兄长一样,我们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找他聊,他总能帮我们答疑解惑。”2020级研究生杨江南说,“他是我学习生涯中给予我帮助最大的老师。受到他的影响,我以后也想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
“当看到孩子们走进‘科技小屋’时兴奋的眼神,看到在大学生和支教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在航模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时,我们感到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刘洋深情地讲述着,“‘科技小屋’虽小,但五脏俱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乡村科普教育困难问题,并将青年创新创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刘洋手机上仍然保留着学生们临近毕业时在朋友圈发的信息:“大学时代,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参与‘科技小屋’的建设”“去山区建‘科技小屋’的每条路,真的很想重新走一遍”“虽然我们力量很微小,但是我们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们的青春无憾无悔”……
荣誉已是过去。我将不忘初心,“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在不断提升自身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同时,引导更多青年学生把小我融入大我,把青春奉献给伟大祖国。这也是刘洋一直以来所坚持的。
最美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观后感(二)
老师,有人将他比作“灵魂的工程师”、“思想的引路人”,称赞您像春蚕、蜡烛,有“到死丝方尽,成灰泪始干”的光辉奉献精神。而在学生心中,更多的时候觉得他是和蔼的长辈,是亲切的朋友,是思想探险的开门人,从小学的关怀呵护,到中学时代的循循善诱,再到大学时期的开拓尊重,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您的陪伴和参与。如今,学生已然长大成人,投身社会建设,开始自己的工作,
老师,今天我想为您再读一读那些年学过的文章诗句:从一年级的“鹅,鹅,鹅”开始读到大学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从楚辞读到汉赋,从诗经读到唐诗,从南北乐府读到宋词元曲……一句句、一声声都是您亲口教授,从课上传入心上,从书中化入脑中,将学生从无知懵懂的稚子点化成有思想、有理想的学子,再成长为有文化明事理的大人。
最近高校最美辅导员评选已经出来了,人们常夸赞老师“桃李布满园,学子遍天下”,却常常注意不到老师们朱颜渐去,青丝变白发。而寒来暑往,年复一年,东风的力度不曾消减,春来总是万紫千红,秋至又是果实累累,只有那一批批化作东风催花发的老师们默默生出了华发。
中国人民大学、华侨大学等高校辅导员表示,将以“最美高校辅导员”为榜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育人初心,努力做好青年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大学生表示,“最美大学生”将小我融入大我,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要以他们为榜样,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校园中有老师时时解惑答疑,有老师充当指月之指,从小学时的规范解答到大学时的发散解惑,传道授业的同时,随着学生的成长,老师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主体独立:用对学生各种特立独行、奇思怪想的理解尊重,培养了学生对各类问题的多维度思考,对社会各类现象的深入观察与理性包容。老师曾期待的——让学生做社会栋梁之材,做清白赤诚之人的嘱托,学生会牢牢记在心里,人生之路上,永远不会跑题。
最美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观后感(三)
"为学莫重于尊师”,教师是以智启人的教书匠。三尺讲台,是教师教书的阵地,个人成长的平台,全面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教育最直接目的。在诗词歌赋中读懂生活,语文老师带领我们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点线面体中品味几何,数学老师带领我们构建奇妙的三维空间;在语言学习中对话全球,外语老师带领我们从中国走向世界:在史海回眸
中博古通今,历史老师带领我们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积极履行着传播知识的使命与重任,丰富着我们的学识修养,开启我们的认知之路,成长之路、创新之路。新时代,从不同科目跬步千单式学习到大中小学循序渐进式教育,人才培养对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提出了很高要求,广大教师要在自我锤炼上花心思、下功夫,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夯实以智启人的坚实基础。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是以德树人的“园丁师”。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历来重视道德修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对“大德”的勾画,是教师育人的首要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德”的内容在变化,但根本性的地位不可动摇,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广大教师必须以自作则,立稳
思想的标杆、真理的旗帜。16年间行程超过50万公里,带领团队收集4000万颗种子,“全国优秀教师”钟杨,用种子点燃希望,将生命融入祖国山河,用言传身教浇灌祖国未来,深刻领会到当代“大德”的真谛。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广大教师要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系好广大青年学生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是以情育人的“大先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一言一行都在引导和教育我们。“时代楷模”黄大年,放弃国外优越条件,义无反顾返回祖国,担任母校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全职教授、博士生导师。7年多来,他不计得失、只争朝夕,带领科研团队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从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黄大年的精神在其去世后,依然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新时代,广大教师要继续发扬“人梯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推动青年学生拾级而上。
最美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观后感(四)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这不仅是高度概括着“好老师”对于个人、集体乃至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更囊括着一名教师要时刻怀揣着一颗炽热爱国心的要求,体现着一名教师的历史使命,无疑不是凸显出师者肩上所承担的责任,他们扛起的,是未来。
最美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告诉我们,师道在于传播“种子精神”,是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每个人的生命有一定的长度,而在这有限的长度中却写尽人生的高度和宽度。小学课上,老师告诉我说,一粒弱小的种子可以撑破岩石上的裂缝,而破“壳”吐新芽,所以,种子的力量最大。不得不说,师者之力也如一粒充满生机的种子,生根发芽、成长开花,老师们在这种“种子精神”留存延续下,感悟信念和力量,在平凡中用“三尺人生”之力在春华秋实里“化作春泥更护花”成就一批批国之栋梁。诚如“时代楷模”钟扬同志,他的自豪在于对“教师是我最在意的身份”的执念,把心血和汗水注入在收集和播撒种子的路上。忘我耕耘、燃尽自己,言传身教、播种未来,如今已然抒写出师者这善梦者的种子,在初心依旧中生根发芽,在火热的实践中彰显爱国之情、诠释报国之志,追梦者的脚步永不停歇。
最美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告诉我们,师魂在于继承“仁而爱人”,是爱在路上前行的责任。师者用爱心浇灌“爱与责任”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其就是把爱融入责任,以“父母慈爱儿女之心爱人,方可行师道于天下”,学生之爱在于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头疼”变“心疼”,将责任化身于爱,给予加倍的爱,多一份耐心、细心、爱心,用仁爱滋润学生,正如古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古语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教师是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好老师应该是仁师,不仅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工匠”,更是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常年如一日抒写明媚四季,立起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学”的典范,留下的是前行路上“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初心与操守。
最美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告诉我们,师德在于传承“立德树人”,是靓丽人生底色的引路人。“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可以说,“立德树人”责任之重宛如“千斤重担”。教师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然就要立起师德这个人生底色的支点,恰如“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这正是对教师这一职业鞠躬尽瘁、至死方休最好的注解。同时,教师也正是以巨人之手托起了人民教育的“千斤重担”,以“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实起来才能立起“传道、授业、解惑”般闪耀教师职业的精神底色。有着以“时不我待,勇往直前”的担当精神去践行明德、修身、力行,去勇当为党和国家培养接班人的铺路人,做青涩年华最美的引路人。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和期望,在学生中开花,在社会上结出丰硕的果。
“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自古以来,对于教师的标注,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师德精神无不是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此,师者,在“传道授业解惑”中铸就着“功成不必在我”的笃实践行的师德精神,让绵延不断、经久不衰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最美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观后感(五)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近日联合发布2022年“最美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讲述当代高校辅导员的教学故事,展现他们勇于创新、不懈奋进的精神风貌。
他们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为无数学生点燃青春的梦想与希望。
走访近200个家庭,写下近20万字的家访日记,发表论文30余篇……一个个数字,记录下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辅导员孔祥慧的成绩与奉献。
自2006年参加工作以来,孔祥慧始终用忠诚诠释初心,用敬业成就梦想。她一方面把精力用在学生就业创业上,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开展红色畅读、红色记忆等活动,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孔祥慧的风采,正是2022年“最美高校辅导员”的生动缩影。
他们,持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培养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
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辅导员刘洋将思想引领、专业教育、红色实践、价值观塑造相结合,有机融入大学生培养全过程,带领该校党员工作站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畅通思政教育“最后一公里”。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书记孙晓丹多次组织学生围绕建党精神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共派出实践团队50余支,形成300余万字调研报告、20余部微电影。
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辅导员常徕积极创新教育方式,撰写党课讲稿近80万字,打造了30多堂精品党课。他创作思政教育歌曲100多首,影响大学生群体超过10万人次,网络传播量近千万次。
他们,探索教育教学新思路,搭建更加宽广的成才路径。
“攻克光刻机、光子芯片等技术难题,要有我们光电人的贡献。”电子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李毅聚焦课程学习和专业教育,每年开展主题活动100余场,引领学生成长为电子信息领域人才,所带学生近三年获国家级、省级科技竞赛奖励200余人次。
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杨建为推动学生走好创新创业之路,发起成立学院“创新创业试点班”,试点班学生的创意、设想累计达4万余条,申请专利460项。在他的带动下,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更加高涨、思路更加开阔。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胡邦宁连续18年组建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共50余支,利用寒暑假带领学生前往江西、贵州、内蒙古等地深入基层农村,在基层服务人民,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他们,注重对学生的陪伴指导,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从教数十年,山东科技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范俊峰始终坚持既要做学生的人生导师,更要做知心朋友的观念。他给学生提供资助,帮学生找工作,教会学生战胜困难的方法。对此,2014届毕业生周斌深有感触:“他对我们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总是在背后为我们撑起一片天。”
塔里木大学辅导员李丹丹则坚持立德树人,组织近百支团队,深入南疆开展精准脱贫志愿服务,在实践锻炼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培养了一批批扎根边疆、献身边疆的有用人才。
一位位“最美高校辅导员”不断砥砺品格,增长传道授业解惑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