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读后感了凡四训1000字(合集10篇)

字典 |

2023-04-04 10:05

|

推荐访问

读后感四训

【 liuxue86.com - 读后感 】

  编辑搜集了“读后感了凡四训”相关主题资料,现在分享给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会有莫名的感触,有很多的想法。读后感的作用便是记录自己疑问的产生到最后疑问的解答,如何由浅入深的撰写作品读后感呢?敬请您阅读并收藏本文!

读后感了凡四训【篇1】

  我是从7月份开始学习《了凡四训》的,这本书让人读后受益匪浅,它分为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个部份的内容。目前,我所在的组学了前三个内容,积善之方还在学习之中,尚未读完。

  前言部分介绍这本书是的内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等于佛经。所以从中认识了佛教,它是值得尊敬.值得赞叹的。还让我懂得了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以及改变命的方法,命运是靠自己的德行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实现的。我觉得改过和行善最重要的是修心养性,从自己的意念做起,做到心纯净.善良,不起丝毫的妄念,顺从自己的本性,做到真诚待人,才能使自己的德行有所提升。

  了凡先生的一生让我明白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颗心,我们要管好自己的这颗心,不管在心里种什么种子,都可以开花结果。我想把福德种在心里,把宽容种在心里,把慈悲种在心里。在工作当中,要经常检讨自己,当工作犯错的时候,要反思自己,找出解决方法,让自己在工作中成长。

  最后,一定要心存志向,有了志向,就像树木有了根,自然能够成长开花结果。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好好学习这本书,并按照古圣先贤地教育理论来教育自己的后代,那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比现在更加和谐美好。

读后感了凡四训【篇2】

  近日,我阅读了《了凡四训》,如同聆听圣人教诲,收获甚大。

  《了凡四训》这本书,是明代袁黄(字坤仪,号了凡,江苏省吴江县人)所撰写的一部教育儿子的四篇家训,分为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部分资料,集中概括总结了我国封建时代的道德伦理思想的精华,由于清代及民国初年的高僧贤德们的推崇、印行,在民间广泛流传,对我国民众的人生和道德实践发生了重要影响。

  立命之学中提到了改造命运的原理有两个方面,即,竭力行善和努力断恶。了凡先生由最初的宿命论转变为相信自己能够改变命运,即在生活中不断的行善,而不作恶事,他的这种转变也正是信仰的转变,从信仰宿命论而改为信仰福善祸淫、命由我造的人生观。

  改过之法,就是不仅仅要用心为善,而且还要知非改过。了凡先生将改过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从事上改、从理上改和从心上改,并且论述了各自的利弊得失。从心上改,意思是说因为人们有不正当的思想才会发展成千万种过错,一个人如果能净化自己的思想使自己的心灵不被腐朽思想玷污,自然就不会犯错误。这是了凡先生论述改过的最高境界。

  积善之方,即积善成德的方法,要改造命运不仅仅要改过,而且还要积善。在积善方面了凡先生划分了十条标准,即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大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敬重尊长;爱惜物命。如果能做到这几点,我们就能够具备这世间各种品德。

  谦德之效讲的是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本篇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谦虚获益的普遍性,这个道理类似于我们平时所提倡的满招损,谦受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透过了凡先生的经历,有两点我感触颇深:

  一、命运是能够改变的。自己的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自己努力,充满信心,完全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人若能待人厚道,处处为他人着想,此人必有后福;而一个人若对人刻薄,心胸狭窄,起心动念都为自己的利益,必将遭致灾祸,即使眼前有福报,福也会折损消亡。即佛门讲究的因果报应。佛教认为,宇宙的万事万物的生起,都是业力感召而成。因此,人的善恶报应都是由自己的业力所感召。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因此,要培养善良之心,多行善事,这种光明正大的心念就会主导人的身心,邪恶的念头就无法乘虚而入了。要经常反省自己。当意识到不好的状况发生时,要立刻觉察到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过去。

  二、知非改过须具三心:一是知耻心,二是畏惧心,三是勇猛心。

  第一要发耻心。人能够知耻,就不会起妄心,动恶念。我们做人处事时刻要谨慎,要反省是否对得起父母的养育、组织的培养、亲人的期盼。

  第二要发畏心。要有敬畏之心。如果人没有畏心,又不知耻,什么样的坏事都会做出来。平时我们在工作、生活、处事中要敬畏党纪、国法和规章制度,这是铁规,须深知触碰各项规章制度高压线的后果严重,教训惨痛。

  第三要发勇心。有过当下就改,无须迟疑。发勇心改过就须痛下决心,决定没有犹豫,当机立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能改,善莫大焉。

读后感了凡四训【篇3】

  查知坊

  读此书,从她说起,一位宛若仙子的女子,与我甚是要好,20xx机缘巧合结缘佛教,20xx暑假回家乡与她见面,言谈间对生的从容、对死的坦然让我刮目,临别送我几本书,其中一本---《了凡四训》,暑假期间得空细细品读,颇有些许沉淀,借此机以为记。

  一、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也能够被创造

  了凡先生在少年时,遇到一位孔先生替他算命,算他一生的寿命到五十三岁,命中无子,当官的话可以做到县长。他每年拿国家多少待遇,考试第几名,都算得很准,了凡先生一对照,一点都没错,所以就深信不疑。既然一生的命都已定,所以心就定了,没有妄想。世间人追求功名、财富,而了凡先生没有这个念头,因为他晓得命里没有的,求也求不到,所以干脆就不想了。

  后来,他和云谷禅师在禅堂里,坐了三天三夜,没有打一个妄想。禅师很佩服他,说道:“你的功夫了不起,一般人做不到。”他回答说:“我的命被人算定了,打妄想也没有用。”云谷禅师听了哈哈大笑说:“我以为你是圣人,原来你还是个凡夫。”随后,云谷禅师的一番教导,使得他顿悟。于是,他立志改变自己的命运,不但考取了进士,而且还有了两个儿子,活到了74岁。

  这正是《了凡四训》所讲,“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发心去改,善莫大焉

读后感了凡四训【篇4】

  致孩子一一了凡四训读后感800字

  我亲爱的孩子:

  从开始看《了凡四训》,我就在认真的思索,什么是该给你的真正正确的教育。今天我在看第二篇,“改过之法”,在心里也慢慢有了答案。

  人生很长,因为前路漫漫而未知。人生也很短,回望,过往皆为虚度。如何不虚度,又能让未知的路途尽量平坦,就要明白:厚者常获福,薄者常近祸。心底淳厚、待人厚道、知恩图报,如此行事必会远祸而近福。对人刻薄、心胸狭窄、斤斤计较、不知感恩,如此一来必会近祸而远福,损人害己。

  今天我要把自己向了凡先生学习的三点教给你。

  第一,知耻之心。要有羞耻心。有羞耻的学生,自然会在学习上力求上进。有羞耻心的人,在社会中也会自觉维护自己的尊严,在道德上反省和自律。知耻能给人上进的力量、自我约束的力量。

  第二,敬畏之心。知道畏惧,就能唤醒自身的良知,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每一个人,对于父母、老师、长辈,都应该心存敬畏,言行举止礼貌恭敬。万物皆有感知,纵使我们在别人看不到地方,也要约束和管理自己的行为,不能做坏事,花草树木,风雪云雨都是坏事的见证者。

  第三,勇敢之心。一个人最大的勇敢,就是改正自己的过错。人不能改掉自己的过错,大多是因为拖沓、懒惰,畏惧艰难而退缩,所以必须勇敢发奋,有错误即刻改过,不能消极等待。

  如果在教室里捡到了东西,要尽量找到是谁丢失的,归还别人,或交给老师。不能占为己用,一针一线,不告而自用,即视为偷。心存羞耻,就会正确对待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这样的话小事。如果你能从内心对于成绩的好坏存在羞耻心,我相信你一定会认真去对待学习。

  花草鱼虫虽小,都是生命,对生命存有敬畏之心,你就不会随意去伤害任何的生命。对老师真正的敬畏体现在,对老师劳动成果的尊重,上课就应该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温暖的暖从三年级一直错到四年级,在学习上,从今天开始,努力做一个勇敢的勇士吧!一切的错字错题都是“纸老虎”,认真对待,勇敢地战胜懒惰的自己!

  给你写这封信的时候,我也反省了自己今天的过错。不应该在抱怨的坏情绪中度过,这个飘雪、诗意的下午,有很多事情在等着我去做,有很多道理在等着我去明白,我也应该对生活更勇敢。

读后感了凡四训【篇5】

  《了凡四训》这本书,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意识命运的本相,明辨善恶的尺度,改过迁善的方式,以及行善积德谦逊种种的效验;并且以他自己改造命运的教训来现身说法;读了可以使人心目豁开,信念勇气倍增,亟欲效法了凡先生,来改革自己的命运;真实 未审是一本有利世道人心,转移社会风尚不可多得的好书。

  以前始终想不清楚,命由天定跟努力奋斗之间的关系,但我并不是完整不相信命运的人,更乐意信任努力斗争的意思,直到看完了了凡四训,终于找到了一种压服我的观点,了凡先生终生原被算命先生算定,不差分毫,固然少去了迷茫的苦楚,同时也没有了人生的寻求,而人生老是有那么一点不可知的象征才干过得兴趣盎然,回味悠久,直到碰到了云谷禅师改变了他的毕生,说来简略,曰: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但惟常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说得多好,人只有起心动念,就有命运,极善的人,每天行善,其福每天增加,他的命算不来。极恶的人,多半是从前生修大富大贵,因为造恶把福折损了,虽折还有余福。俗话说: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只是报应的时光未必在当世,可能祸及昆裔子孙。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说法,指完全被命运捆住的人,即事在人为者。袁了凡以自己的实际阐明了命运是可以控制在自己的手里的,也印证了古圣贤孟老夫子所谓: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破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便利。天然激动天地。而造福由我。的名句。我不仅理解了命运可以改变及转变命运的办法,同时还认识了佛教是一种至善美满的教育。

  人们常说:生逝世由命,富贵在天。又云:找事在人,成事在天。由此可知,数千年以来,人人皆知有命运的存在,也都感叹运气的不可捉摸,出尔反尔,对命运的无可奈何。了凡四训里面则把此答案揭开了: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人由于有心,多生妄念,所以才有数,才有天命,才会为阴阳所缚,不得滚动分毫。假如人无心,也便无数可讲,又怎能为阴阳所缚?

  看相算命,数千年来不绝,之所以能算准,是因为绝大局部的人都是有心的,所以有数,所以用数学能够推算出来。但得无心,等于无数,数学又如何能算定?数是如何来的呢?所有福田,不离方寸。福报也好,恶报也好,其实都是由心而起。用古代的话来讲,就是意识决议。人的七尺之躯,实在大抵是差未几的,可是为什么有的人多行善事,有的人多行恶事?有的人得善报,有的人得恶报?是身躯的关联吗?不是的。要害在于心。身躯是受心的安排,要它东就东,要它西就西,很听话的。有时做好事,有时也做坏事,全在于一念之间。肉身只不外是一个附庸罢了,没有涓滴自主权。由此可知,这三尺臭皮囊,切实没有必要太爱护的。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诗书所称,的为明训。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我们天天都在追赶名利,可是都没有细心想想,我们应当领有这些货色吗?我们有福吗?我们积功累行了吗?我们有容人之量吗?我们是不是爱好打趣别人,来抬高自己呢?是不是常妄言妄语呢?很愧疚,我们没有修福德,没有积功累行,没有容人之量,更是常常打压讥讽别人来抬高自己,妄语妄言数也数不清。既然如斯,我们还终日奢求什么功名利禄呢?从前我总自怨自艾,埋怨命运不公,自己怀才不遇,文章读到此,扪心自问,不禁得惭愧万分。至于读到无子的种种来由,自己更是汗颜无地了。了凡先生所言种种,自己哪一样没有呢?甚或有过之而无不迭,可了凡无子,而我竟得之。我有何德何能受此福德呢?前半生自己虽走得不太顺利,可是比拟之下,仍是得到了良多,而自己竟不知感恩,不知检查,反怨气丛生,真是罪业深重了。

  易经我们大多数人都晓得,开篇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教人行善,这是易经的第一要旨,否则,凶何可避,吉何可趋。惋惜许多研易之人,并没有器重这点。千方百计骗取别人钱财,易德败坏者时有听闻,真是愧对易经,愧对老祖宗。此种人,不惟难逃数之所拘,而且会自减福报。

  读这篇文章,对我震动很大。从前,因家庭教育的起因,也知道要行正,行善,也不敢做过火之事,但都没有如此深入地反省过自己。从今之后,立志必需改过,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力。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本日生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即时当顺利,当作拂逆想;即面前足食,常作贫窭想;即人相爱敬,常作胆怯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贱想;即学识颇优,常作浅薄想。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日日如上述准则去做,相信我们的德行会促进不少。世间聪慧的人太多了,到处可见,有改过动机的人,也很不少。可是有成绩的却十分少,为什么?因为苟且苟安。自己起这些改过的念头也良久了,但一直没有大动作,当然也没有大福报,就是因了苟且二字啊。

  读完此文,本人便长存了知耻心与害怕心,英勇精进心,剩下的就是如何付诸于行了。

  我有幸看到了这本书。我将尽力履行!同时也盼望有更多的人能好好读这本书,并依照古圣贤的教导实践来教育子孙后辈,那咱们的国度一定不当初这么乱,必定会比现在更繁华强盛。

读后感了凡四训【篇6】

  一位家庭教育指导师告诉我,每年要读200本书来提升自己,我也在按照她说的话来做,她还说读完后要记得写读后感。

  那就从《了凡四训》开始吧,刚刚读完了第一训立命之学。

  立命之学是了凡先生把他自己改造命运的经过,同他所看到的一些改造命运的人的种种效验,告诉他的儿子,要儿子明白不要被这个“命”字束缚住,要竭力去做种种善事,不可以做坏事,以此来创造命运,而得到一个快乐美满的人生。

  书中具体内容表述,了凡原名袁学海,字袁黄,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孔先生,孔先生算出袁黄一生的命运,而后各种经历证实了孔先生说的句句真实,起初,他也曾与命运抗争,但是,每一次都逃不脱命运的安排,于是,袁黄失去了奋斗的信心,最终悟出:别跟命争,争也白争,从此,彻底认命。然而,一次机缘他认识了云谷禅师,禅师告诉他“命是什么?是心!心不变,命不变。心变,命亦变!”经过一番长谈,袁黄彻底改变了心境,大彻大悟,改名为了凡。

  从此后,发誓要每日行善,自此,命运的轮盘彻底转变。

  平常人才会被数所束缚住,若是一个极善的人,数就拘他不住了。因为极善的人,尽管本来他的命数里注定吃苦,但是他做了极大的善事,这大善事的力量,就可以使苦变成乐,贫贱短命变成富贵长寿。而极恶的人,数也拘他不住,因为极恶之人,尽管他本来命中注定要享福,但是他如果做了极大的恶事,这大恶事的力量,就可以使福变成祸,富贵长寿变为贫贱短命。

  所有的福田,都决定在每人的心里,福离不开心,心外没有福田可寻,所以种福种祸,全在自己的内心,只要从心里去求福,没有感应不到的!

  了凡先生一生做善事,给子孙后代永世造福。

读后感了凡四训【篇7】

  只要一心一意地发善心,做善事,正的念头出现在前,那么邪恶的念头,自然就污染不上我们的心灵。即便是有过错,有过失,只要发心发愿去用心改正,一样能回归自然,回归到我们最真实最善良的一面。

  三、虚心使人进步,谦虚是成功的助力器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训诫一直成为世人的座右铭。在《了凡四训》一书中,同样阐释了“谦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须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而虚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时时怜我,方有受福之基。彼气盈者,必非远器,纵发亦无受用。稍有识见之士,必不忍自狭其量,而自拒其福也,况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尤修业者所必不可少者也。”这是说,人若谦虚,神明相佑,人若骄满,神明相拒。

  纵览《了凡四训》一书,才发觉它不仅包括待人接物的技巧,也有安身立命的方法,还有应对人生、处理情感、生活的策略,不失为一本全面周到的佳作。在反复品读《了凡四训》一书之后,定能走出生活中的种种阴霾。

  路漫漫,把每一天当成修行。

读后感了凡四训【篇8】

  《了凡四训》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以此来训诫他的儿子,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了凡四训》共分为四个部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方”、“谦德之效”。文章虽篇幅短小,但是寓理深刻,内涵丰富,兼融儒道佛三家思想,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深邃与浑厚。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了凡四训》中提到“改过之法”,即:第一,要发耻心;第二,要发畏心;第三,须发勇心。“具是三心,则有过斯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然人之过,有从事上改者,有从理上改者,有从心上改者;工夫不同,效验亦异。”即是说,如果能发这三心,就能去除弊病,找回自我,重新做人。即便是有过错,有过失,只要发心发愿去用心改正,一样能回归自然,回归到我们最真实最善良的一面。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训诫一直成为世人的座右铭。在《了凡四训》一书中,同样阐释了“谦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须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而虚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时时怜我,方有受福之基。彼气盈者,必非远器,纵发亦无受用。稍有识见之士,必不忍自狭其量,而自拒其福也,况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尤修业者所必不可少者也。”因为谦虚,我们能放开心胸,接纳他人,赢得更多的机遇;因为谦虚,我们能反躬内省,及时发现弊病,极力改过,赢得新的生命;因为谦虚,我们能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有助成长。

  《了凡四训》不仅包括待人接物的技巧,也有安身立命的方法,还有应对人生、处理情感、生活的策略,不失为一本全面周到的佳作,细细研读会对我们的自身修养大有帮助。

读后感了凡四训【篇9】

  了凡四训读后感2000字:

  《了凡四训》原名叫《训子文》,本是袁了凡为教育子孙后代,所写的文章,不曾想,义理深刻,名流千古,文中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个篇章分别进行讲述,简言之,立命之学讲的是人的一生究竟该怎么度过,我想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听天由命、随波逐流?还是拼搏奋斗、自立自强?还是完善自我、顺其自然?

  我想袁先生更多表达的是一种把握现在,“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昨天已经过去,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已经成为了你人生的一部分,我们不必要对往日的遗憾而终日懊悔,也不能满足于曾经的辉煌,骄傲自满,不思进取,而是要活在当下,把握现在,顺其自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即时当顺利,当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永远保持一个善良谦卑之心。“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见贤思齐,见不贤自内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搁一生。”这一句可谓单头棒喝,如梦初醒,天下这么大,不缺高智商的人,不缺有才华横溢的人,但缺的是静心修德,兢兢业业做事的人,即我们现在所称道的“工匠精神”。

  改过之法一篇所讲的是怎么样修正自己的错误,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圣贤,难道就没有犯错的时候了吗?我觉得人的一生,难免会犯一些错误,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面对过失,如何处理过失,如何避免过失。袁先生给了我们如何面对过失以及如何处理、避免过失的答案,“第一、要发耻心,第二、要发畏心,第三、须发勇心。”“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毒树,直断其根,奚必枝枝而伐,叶叶而摘哉?”发耻心就是说要有悔过改正之心,知耻而后勇,发畏心是说要有敬畏之心,敬畏天地,敬畏生命,敬畏父母,敬畏老师兄长,敬畏妻子等等,发勇心是说要又勇敢之心,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敢作敢当,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反思我自己,我觉得我也有做错的地方,我也会有懊悔的时候。一个人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不知道自己在犯错,没有勇气去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是我们深入学习《了家四训》的意义所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善”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心向善,善有善报,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又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深入人心。但袁先生在《了凡四训》“积善之方篇”中明确提出了积善的不同类型,如“则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正如事物发展既有其普遍性,又存在特殊性,读后感.普遍性提示的是其基本矛盾、基本特点,同为行善即为其基本特点;特殊性反映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行善的动机不同,效果不一样,此为其特殊性。《论语》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行善也同其理,只有乐于行善、发自肺腑、不求目的、自然流露之善,才是真善美。否则“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善有大小之别,“故志在天下国家,则善虽少而大;苟在一身,虽多亦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反映的都是为国为民的大善。我想作为一名医生,我能做的就是救死扶伤,努力提高的专业技术,为病人解除痛苦,同时为中医药的传承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也是一种善的体现。

  《了家四训》同时还指出为人处世之道,“吾辈处末世,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收敛才智,若无若虚;见人过失,且涵容而掩覆之。”在工作生活中,不要因为自己的能力比别人强,就到处压制同事;不要用自己行善的标准去要求其他人也按自己的标准去行善;不要看见别人犯错了,就幸灾乐祸,要时刻保持谦虚学习态度,虚怀若谷,宽以待人,这样才会不得罪人,才能团结他人。这是一种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体现。所以古人常常讲“吃亏是福”,吃的是眼前亏,受的是今后福。“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这是教育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要勇于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要常怀感恩之心,谦虚之心,行善之心。

  纵观《了凡四训》一书,充满了智慧、仁爱之光,谆谆教诲,发人深思,给我们未来指明的方向,这一生,我们究竟该怎么度过,我想四个篇章的标题已经点名了主题,要立生命、常思过、多积善、懂谦德。

读后感了凡四训【篇10】

  了凡认为凶吉的预兆都是从一个人的内心萌发,再通过肢体表现出来的。一般对人忠厚的人往往可以收到福泽,而那些对人刻薄的人往往比较偏向于受到祸害。这种事情吧,很难验证,一般怎么说都怎么对。

  我的理解是,你人生的所有片段组成了完整的个人,少一丝一缕一分一秒都不是现在的你。比如你现在走的所有的路都能找到从前留下的'种子,现状的果都是从之前的因中所结出,如果一时找不到,那可能是藏得太深。就像现代的心理学总是将很多问题去联系童年的经历一样,有些因果联系我们本人很难察觉。在做一个忠厚的人还是做一个刻薄的人来说,我认为正常人都会选择忠厚,因为我们都会约束自己内心那个黑暗的张三。至于福泽和祸害,可能比较主观,忠厚之人懂得感动而刻薄之人经常抱怨。

  了凡认为他的过错即使隐藏不露,在细枝末节处,但还有天地鬼神不可欺骗。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欠了的债,总是要还的。

  了凡认为改过的人,第一要有羞耻心,为什么人家可以名垂千古而我就落得身败名裂;第二要有敬畏之心,即使你的错误隐藏不露,在细枝末节处,也还有天地鬼神不可欺骗。并且,只要一息尚存,仍可悔改;第三要有改过的勇气,不能犹豫不决,让小错变成大错。

  他还提到,不需要逐一去追求改正的途径,只需要一心向善,正义的念头就会出现,歪门邪念就会消失。就像太阳高挂时,妖魔鬼怪就会消退。

  剩下内容就是佛教里的说教了。没有兴趣。

读后感大全为你精心推荐:
读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生读后感 | 高中生读后感 | 观后感

  想了解更多读后感网的资讯,请访问: 读后感

本文来源:https://zw.liuxue86.com/z/4752337.html
延伸阅读
栏目小编花时间为你编辑了开学第一课读后感,当阅读作者的作品时,我们既能从中获得大量知识,也能得到一些人生感悟。相信通过读后感的记录方式能够帮助我们好的去回味作品,敬请您阅读本文!开
2023-04-08
一本好书帮助我们跟他人有沟通的话题,作者写的作品,其精彩程度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或许这本书对于读者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那么不妨将这种影响和感悟用笔记录下来,你是否掌握了读后感的写作技
2023-04-08
出国留学网的编辑特意搜集并整理了叮当的魔法读后感,敬请您阅读并收藏本文。我们通过阅读常常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我们在读了作者写的作品后,要将其精髓转变为自己的知识。为了不忘记心中
2023-04-08
一本好书就像一艘帆船,可以帮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了解作品是我们对于一部新作品认识的开始。你有没有从作品读后感范文里得到灵感呢?以下的狐狸乌鸦读后感或者是您在寻找的内容。狐狸乌
2023-04-08
或许"最新《百万英镑》读后感"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我们读了作者写的作品以后,相信内心有了很多的感触和想法。此时可以写篇读后感阐述下所阅读的内容以及阅读过后的一些感悟,供你参考,希望
2023-04-08
本文为出国留学网推荐专题“了凡四训读后感”相关内容。了凡四训读后感篇1近日,我浏览了《了凡四训》,如同凝听圣人教诲,收获甚大。《了凡四训》这本书,是明代袁黄(字坤仪,号了凡,江苏省
2023-02-02
有关“读后感了凡四训”的内容是栏目小编为您带来的。阅读,是一种多功能的活动,能够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们,阅读作者写的作品时,让我们内心有了一些新的体会。我们在写读后感时,一定不要原模原
2023-02-12
什么是作品呢?阅读作者的作品我们就能从中收获古人的智慧,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经过收集,编辑为您献上四训读后感,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四训读后感篇1《了凡四训》是明
2023-02-28
出国留学网精选专题推荐:“读后感青年近卫军”。被称为“天才”的人物的一生,能给我们以最丰富的启迪,作品是作者写的,从面世以来就引起了巨大的欢迎。我们从读书中领悟到的道理是我们读后感
2023-03-18
有请阅读出国留学网编辑为你编辑的《经》优秀读后感。追忆学生时代,总有那么一些作品值得我们铭记一生,好的书籍通常能够教给我们一些人生道理。当我们看完一本书后,都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一下
2023-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