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教案诗三首(通用5篇)

字典 |

2023-04-12 12:55

|

推荐访问

教案诗三首

【 liuxue86.com - 诗词 】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诗三首相关内容。对于新入职的老师而言,教案课件还是很重要的,当然教案课件里的内容一定要很完善。 教案课件是建立教学框架的工具,必须认真书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教案诗三首 篇1

  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3、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4、【刘景文】诗人的好朋友。刘景文名季孙,原籍开封,是北宋名将刘平的小儿子。

  5、赠刘景文

  6、[唐]王翰

  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8、【知】猜想。

  9、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0、作者介绍:

  1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12、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3、【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14、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5、精彩赏析:

  16、《出塞》唐.王昌龄

  17、《望庐山瀑布》

  18、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他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主要作品:《游园不值》《嘉兴界》《访隐者》《四朝闻见录》等。

  19、一年级上册

  20、诗词大意:

  21、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2、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2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4、秦:qín(秦腔、秦岭、秦国)

  25、杰:jié(杰出、英杰、英雄豪杰)

  26、《赠刘景文》这首诗写了秋季的景色,从枯荷(荷尽已无擎雨盖)、残菊(菊残犹有傲霜枝)、“橙黄橘绿时”这些地方发现的。我还知道秋天秋天的风,卷起了片片黄叶,在街道和巷子里吹。又到家家户户储存秋菜的季节了。大白菜、土豆、萝卜、冬瓜……堆满了菜店的棚子。

  27、《凉州词》唐.王翰

  28、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9、《夜书所见》诗人在瑟瑟秋风中看到了秋叶、秋风、秋江、秋灯、想到了儿童在明亮的灯光照耀下挑促织。

  30、【擎】举,向上托。

  31、题西林壁(宋)苏轼

  32、【促织】蟋蟀,也叫蛐蛐。

  33、【正】最

  34、《赠刘景文》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勉励诗。前两句写景,”荷尽” “菊残”描绘出秋天的景象。诗人面对”荷尽已无擎雨盖”时,并无伤秋悲秋之感,笔锋一转,转到了”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在”已无”与”犹有”的强烈对比中跃然纸上。后两句议景,揭示了赠诗的目的。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秋景。诗人一反常情,以”橙黄橘绿”写出了秋天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也给了好友刘景文以勉励。

  35、【唐】李白

  36、【唐】贺知章

  37、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38、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39、《赠刘景文》诗人一反悲秋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唤起学生面对生活要乐观向上,不泄气,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40、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41、《赠汪伦》

  42、【橙黄橘绿】表面意思“橙子将黄,橘子犹绿”,指秋季景物。

  43、[宋]李清照

  44、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的三首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山行》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了一幅动人的寒山秋色图;

  4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46、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47、雄:xióng(雄鸡、雄风、雄壮)

  48、字词解释:

  49、《赠刘景文》写的是秋末的景色,让人从残败中看到生机、看到希望,寄意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50、催:cuī(催促、催眠、悲催)

  51、【萧萧】这里形容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

  5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3、这明月就是秦汉时戍边将士仰望后司是包航部能成边关。久别亲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边防线上过的明月,这边关就是秦汉时戍边将士守卫的驻守的将士们还没能回到家乡。要是有李广那样的大将戍守边关,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度过阴山。

  54、《夜书所见》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尽了深秋的凄清。”萧萧”两字反衬出秋夜的寂静,接着用一 “送”字引出”寒声”。梧叶摇落、江上秋风又进一步烘托了深秋寒凉的气氛。秋风起时客未归,瑟瑟秋风撩动着诗人的思乡之情。后两句写由深秋夜晚的灯火想到的生活场景。这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追忆、留恋,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5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5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58、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59、征:zhēng(征兵、征战、征文)

  60、《回乡偶书》

  61、《凉州词》

  62、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63、【唐】杜甫

  6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65、【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66、夏日绝句

  6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68、【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69、【篱落】篱笆。

  70、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71、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7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73、塞:sài(塞外、塞北、关塞)

  74、【梧】梧桐树。

  75、《夜书所见》

  76、暮江吟(唐)白居易

  77、《夜书所见》诗人在瑟瑟秋风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78、诗意: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忆项羽,他在遭遇失败之时,宁可自杀也不愿逃回江东。

  79、诗意:在边塞看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万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

  80、夜书所见

  81、这句诗的意思是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诗人在这里把天上地上的两种景象压缩在诗里,通过对“露”和“月”的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秋夜一派和谐宁静的意境,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热爱之情。

  82、醉:zuì(陶醉、沉醉、醉生梦死)

  83、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84、【唐朝】王维

  85、亦:yì(亦然、不亦乐乎、人云亦云)

  86、将:jiàng(将领、将士、将官)

  87、《宿新市徐公店》

  88、《出塞》诗文大意

  89、【宋】叶绍翁

  90、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91、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92、译文: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但是离家万里的士卒却没能回还。如果有像李广这样骁勇善战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93、这三首古诗的共同之处在于所描绘的都是深秋时节的景色。三首诗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在于:《山行》描写了寒山、石径、人家、枫林、霜叶;《赠刘景文》描写的是荷、菊、橙、橘四种季节性景物;《夜书所见》则描写了梧叶、秋风、儿童、篱落、灯火。三首诗在情感上的不同之处在于:《山行》表达了诗人对深秋山林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赠刘景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夜书所见》表达了诗人的思乡和寂寞的心情。

  94、【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弄。

  95、这三首诗有什么共同之处,在内容和情感上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96、精美的酒杯之中斟满甘醇的葡萄美酒,勇士们正要开怀畅饮,却又被急促的琵琶声催促着要上战场。如果我醉倒在战场上,请不要笑话我,从古至今外出征战又有几人能回?

  97、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98、【夜书】晚上写。

  99、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100、【二年级上册】

  10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02、诗意: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能活着回来?

  103、五、问题归纳:

  104、【宋】苏轼

  10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06、雪梅(宋)卢钺

  107、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108、《赠刘景文》这首诗写了秋天哪些自然景物?你还知道秋天哪些景物是什么样?

  109、【宋】杨万里

  110、诗的大意是: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逗蟋蟀,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111、词:cí(歌词、词语、单词)

  112、译文:活着的时候应当作人中的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忆项羽,他在惨遭失败之时,宁可自杀也不愿逃回江东。

  113、【唐】白居易

  114、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残菊的花枝还傲寒斗霜。朋友,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哇!那就是橙黄橘绿的秋天。

  11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16、《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117、《绝句》

  118、课文主题:

  119、《夜书所见》通过对秋风落叶、篱笆下的灯火、小孩捉蟋蟀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客居在外思念家乡的情感。

  120、诗文翻译

  121、项:xiàng(项链、颈项、强项)

  122、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

  123、《夜书所见》写诗人客居异乡,静夜感秋,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以及客居他乡、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

教案诗三首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兄、倍”2个生字,会写“兄、独、异、佳”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1、在遥远的古时候,当深深的思念,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许多诗人就用手中的笔来表达心中的无尽思念,诗人王维就写下一篇流传千古的思乡佳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读题、释题(板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题目很重要。是我们走进课文、走进古诗中的一扇门,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①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重阳节的资料。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4]。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

  除此之外,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只是近年来,人们对老人的推重,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

  ②借助注释理解“山东”不是指现在的我国山东省,而是指华山以东,诗中指作者的家乡山西省。

  2、简介诗人王维:

  王维(701—761),唐代诗人,画家,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

    二、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

  dú yì jiā xiōnɡ bèi

  独异佳兄倍

  自由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正音:“兄”是后鼻音,“异”整体认读音节。

  开火车读,齐读。

  2、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板书带节奏标志的古诗《元日》)

    三、吟诵感悟,想象画面

  1、独在异乡为客

  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

  异乡:他乡、外乡。就是家乡以外的地方。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诗意: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做外乡的客人。

  2、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每当。

  逢:遇到。倍:格外;加倍、更加。

  “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为什么这一天王维"倍思亲"?(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

  举目无亲,感到寂寞。)

  诗意: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遥知:在遥远的地方猜想。

  为什么要登高?(古时候有这样一种习俗,就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人们都要登高避灾。)

  茱萸(zhū yú):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一种香草)古时候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人们都喜欢插戴茱萸,据说这样可以避邪、消灾。

  诗意: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4、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加深理解全诗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可分为几层?每层写了什么?

  第一层(前两句):写身处他乡异地的诗人,每逢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

  第二层(后两句):写作者想象兄弟们重阳节登高的情景。

    四、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齐读、个人背、男女生背、师生背、全班背。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思考:

  谁能来说说诗的哪两句最能表达出诗人的思念之情?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为什么他每逢佳节倍思亲?

  生1: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生2: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孤单。)

  3、以叙述的口气,把这首诗编成故事,讲给同学听。

  (诗人王维因为要在长安谋取功名,不得不与自己的故土和亲人告别,作客他乡。远在外地的他,时常想起家乡的朋友和亲人。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王维想:家乡的亲人、兄弟们一定在插满茱萸的高山上祝愿我在外乡一帆风顺吧!遗憾的是,我无法与亲人、兄弟们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4、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身居外地的诗人,适逢重阳佳节,更加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5、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你们还学过哪些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古诗?请你来背一背(生:李白的“静夜思”)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田字格)兄独异佳

  1、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形近字比较:独一蚀异一导佳一挂只一兄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

  “独、佳”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异”上下结构,上窄下宽。

  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提醒学生注意:

  “独”部首是“犭”笔顺是:撇、弯勾、撇。

  “异”上面是“巳”不是“已”,更不是“己”。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介绍诗题和作者,激发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读文,促使学生多次与生字见面,在读中识字,在读中感知诗的大意,读准诗的节奏。

  设计意图:用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就是理解感悟的过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增强语感,增加积累,真切地感受到古诗所描写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教案诗三首 篇3

  一、导入新课,明确学路

  前面我们学习了《桂林山水》和《林海》两篇课文,它们都是以描写景物来抒发思想感

  情的散文。今天,我们要学习三首古诗(板书课题)。本课预习提示我们:《墨梅》、《竹

  石》和《石灰吟》这三首古诗有一共同点,即看起来描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赞颂人的一

  种精神。这就告诉我们学习的思路:要通过读懂诗句,了解事物的特点,从中领悟赞颂

  的精神,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现在学习第一首古诗。

  二、引导学习古诗墨梅》

  1.简介作者。

  本诗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他出身贫寒,靠自学成为诗人。他性格孤傲,鄙视权

  贵;既善作诗,又善画梅,被称为画梅圣手。《墨梅》这首诗,是作者为自己所画梅花而

  题的诗。

  2.理解诗句。

  (1)借助注释,自读诗句。(可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

  (2)指名朗读。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墨砚乾坤

  (3)同桌互说诗句的意思,再全班交流。

  我家洗砚池边树:洗砚池,书画家(王冕)洗毛笔砚台的池塘。树,指梅树。这行诗

  的意思是,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痕,痕迹。这行诗的意思是,朵朵开放的梅花呈现淡淡的墨色。

  不要人夸好颜色:意思是,不要人们赞美它的颜色艳丽。

  只留清气满乾坤:清气,清香的气味。乾坤,指天地。这行诗的意思是,只求梅花

  的清香永远充满人间。

  (4)齐读后,指名完整地说说诗句的意思。

  3.领悟寓意,体会感情。

  (1)自读全诗,思考:诗中(也是画中)描绘的梅花有什么特点?作者借墨梅赞颂了

  人的什么精神?

  (2)讨论交流。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梅花的形态,后两句突出梅花的精神。说明梅花有朴素淡雅、不

  图虚荣和高洁白重的特点。作者借赞美墨梅比喻人,实际赞美人具有淡泊名利、高洁自

  重的品质,表达了诗人以墨梅自励,愿像墨梅那样做人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范读、自读、指名读)

  4.练习背诵。(个人试背、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三、舅I导学习古诗《竹石)'

  1.简介作者。

  郑燮,清代书画家、诗人。早年家境贫寒。应科举在朝廷做官,比较关心民间疾苦,

  后因得罪豪绅被罢官。他擅长画竹。《竹石》这首诗是他为自己的画题写的诗。

  2.理解诗句。

  (1)借助注释,自读诗句。

  (2)指名朗读。

  (3)让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

  如,破岩,山崖的石缝。坚劲,坚定。千磨万击,许多磨难和打击。还,依旧。

  (4)同桌互说诗句的意思,再全班交流。

  咬定青山不放松,意思是(翠竹)紧紧依傍着青山。

  立根原在破岩中,意思是原来(竹根)是牢牢扎在山崖石缝中的。

  千磨万击还坚劲,意思是(翠竹)虽经风雨雷击依旧十分坚定。

  任尔东西南北风,意思是任凭你刮什么风也不惧怕。

  (5)齐读全诗,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诗句连起来说说。

  3.领悟寓意,体会感情。

  (1)自读全诗,思考:诗中描写了竹子的什么特点?联系借物喻人的方法,说说它

  赞美了什么精神。

  (2)讨论交流。

  诗中描写的竹子,是生长在山崖石缝中的,自然环境恶劣,它不怕闪电雷击,风吹

  雨打,仍然能顽强地生长。说明诗中描写的竹子具有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品质。这首

  诗实际借物喻人,赞颂了不怕邪恶势力、不怕艰难困苦、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表达了

  诗人崇尚这种精神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

  4.练习背诵。(自背、全班齐背、指名背诵),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墨梅》和《竹石》。

  2.自学《石灰吟》。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指名背诵《墨梅》和《竹石》。

  二、学习第三首古诗《石灰吟》

  1.理解诗句。

  (1)指名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2)借助注释,自读思考每行诗的意思。

  (3)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

  千锤万凿出深山。锤,敲打。击,撞击。千、万,形容撞击的次数多。这行诗的意思是(石头)只有经过许多次撞击敲打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

  烈火焚烧若等闲。若,好像。等闲,平常事。这行诗的意思是(石头)把烈火焚烧(自己)看成很平常的事。

  粉骨碎身全不怕。意思是(即使)身体被粉碎(变成石灰)也不惧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意思是(石灰)要把洁白干净留在人世间。

  (4)朗读全诗,再指名把诗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o

  2.领悟寓意,体会感情。

  (1)自读思考:这首诗赞颂了石灰的什么精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作者通过对石灰不畏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的描写,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表达了作者不与权贵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三、课堂练习

  1.指名背诵本课三首古诗。2.默写《竹石》、《石灰吟》。

教案诗三首 篇4

    教材分析

  《游园不值》、《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分别写了春、夏不同季节、不同地点的美丽景物,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喜爱赞美之情。

  《游园不值》具有一定的叙事性,诗中描写了春季的一天,诗人望着窗外春天的景象,不由得兴致勃发,想到朋友家的园子里畅游一番。到了朋友的住处,园门外的空地上长满了青苔,主人大概是爱惜这青苔,担心被客人的木屐齿踩坏,所以客人小心地走过青苔,到了柴门前,轻轻地敲了很久,也没有人出来开门。但从那一枝探出墙外的杏花来看,园中此时应是姹紫嫣红、春色满园了。诗中的第三句是作者的联想与猜测,第四句则是画龙点睛,是神来之笔,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饮湖上初晴后雨》前两句写了夏日西湖上乍晴乍雨的巧妙景象,后两句则用美女西施的浓妆淡抹来比喻西湖的晴雨天气,认为它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各有各的妙处。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也是写夏日西湖的风光,却是另一番景象。因为是在夏天的晴日,而且是在早晨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作者抓住了那满湖的荷叶荷花作为描写对象,那碧色连天的荷叶和在朝日映照下格外娇润红艳的荷花,使作者觉得他们比任何时候都更美丽动人。

    教法建议

  1、教师可采用配乐范读,来感染学生,引入情境;可以启发学生对诗中所描写的景物进行想象;根据诗意,自己画画等方法,来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

  2、凭借情境,品味诗句。教学不是教师一字一句的释义,而是让学生图诗对照,先说出图上的情景,再借助图画学习诗的词句。在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指导朗读,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和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上。

  3、开拓联想,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4、反复吟诵,升华诗情。反复朗读,反复吟诵,把诗的语言转化为有声的图画,让情境所展示的形象与诗的韵律、节奏、激荡的情感结合在一起。

  5、课后拓展,可让学生从三首诗中任选一首编一个小故事,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景物。

    词语注释

  不值:没有遇到要访的人。

  应:大概、可能的意思。

  怜:爱惜。

  屐齿:木底鞋下的横梁。

  苍苔:即青苔,地上长的一种绿色的苔藓。

  小扣:轻轻地敲。

  柴扉:柴门,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

  湖:指杭州西湖。

  潋滟:水波流动的样子。

  空蒙:形容水雾迷茫。

  西子:西施,春秋时越国的美女。

  淡妆:淡雅的打扮。

  浓抹:浓艳的打扮。

  总相宜:都非常合适,意思是都很和谐。

  晓出:早晨走出去。

  净慈寺:浙江省杭州西湖南岸的一个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曾经做过直阁秘书的官。

  毕竟:到底。

  四时:本是指春夏秋冬四季,诗句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接天:与天相连接。

  无穷碧:无边无际的碧绿色。

  映日:阳光照射。

  别样红:红得不同于一般。别样,特别,不一样.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柴扉——柴门毕竟——到底相宜——适宜

  怜——惜宜——适穷——尽

  反义词:

  小扣——重敲相宜——不适同——异

  淡——浓关——开

    文章导读

  《游园不值》是一首赞美春天的诗。诗句写的是作者游园,由于主人不在,久等而进不了门。本来是一件扫兴的事,但他从露出墙头的一枝红杏想像出满园的春色,仍感到十分快慰。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著名诗篇。短短四句诗,包含了西湖的种种美景。在诗人笔下,西湖胜景千姿百态,任何情况下都是那么可爱,具有永久的魅力。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的是作者早晨从净慈寺出来,所看到的西湖两岸的美丽景色。赞叹六月西湖的另一番风光。

  《游园不值》赏析

    【原文】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今译】

  园主人该是怕木屐齿踩坏了苍苔,

  为什么客人轻敲柴门久久地不开。

  那满园的美丽春色怎能关闭得住,

  一枝红色杏花已经早早探出墙来。

    【作者简介】

  叶绍翁(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嗣宗,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原姓李,后嗣龙泉(今浙江龙泉)叶氏。长期隐居钱塘西湖,《游园不值》广为传诵。

    【注释】

  不值:没有遇到主人。

  屐:一种木头鞋,底下有齿,可以防滑。

  小扣:轻敲。

  柴扉:用树条编扎的简陋的门。

    【赏析】

  诗以“游园不值”为题,本是说自己游园的目的没有达到。可是诗人却由此生发感想。他想,这可能是因为主人怕踩坏园中的青苔,怕破坏了园中的美景,因此才不让自己进来的缘故罢。短短两句,写出了诗人的善解人意,也写出了他那一片怜春惜春的情怀!但这首诗更为脍炙人口的还是后两句。柴门虽然不开,满园春色却难以关住,你看一枝红杏探出墙头,不正在向人们炫耀着春天的美丽吗?“关不住”、“出墙来”,简单的几个字,写出的并不仅仅是园中美丽的春色,还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写出了一片春意盎然。尽管主人没有访到,但作者的心灵已经被这动人的早春景色完全占满了!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赏析

  【原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菏花别样红。

    【今译】

  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

  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

  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

  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注释】

  净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别样:宋代俗语,特别的。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诗人的中心立意不在畅叙友谊,或者纠缠于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它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惊采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相反,更加显示了作者驾驭文字能力的奇绝和构思的巧妙。

  《饮湖上初晴后雨》赏析

    【原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今译】

  水波闪动晴天时景色迷人,

  山峦迷茫烟雨中也显神奇。

  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

  无论淡妆浓妆她总是美丽。

    【注释】

  湖:杭州西湖。

  潋滟:水波流动的样子。

  方好:才显得美丽。

  空濛:烟雨茫茫的样子。

  亦:也。

  奇:指景色奇妙。

  欲:想要。

  西子:西施,春秋末期越国的绝代美女。

  淡妆浓抹:梳妆打份或者淡雅或者艳丽。

  相宜:合适。

    【赏析】

  苏轼在杭州做官,陶醉于江南山水,写了大量的山水诗。这是其中最为人所传颂称绝的一首。作者先写实,西湖晴天,日照湖水,水映日光,碧波荡漾,一片浩茫无边、开阔艳丽的水乡景象,令人心旷神怡。西湖雨天,烟雨缭绕,山色如蒙薄纱,风姿绰约,更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奇景。在这两种不同的景观中,作者分别突出写水与山,把西湖山水的独特之美展现在我们眼前。最后,诗人笔锋一转,把西湖与美女西施联系在一起,将西湖在不同的天气所呈现出的奇美与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神韵相提并论,出人意外,而又极其贴切生动。全诗语浅意明,给人以朴实平易之感。

  诗句直译

  1、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大概是园子的主人爱惜青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吧。轻轻地敲那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伸出墙外来了。

  2、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波光闪动下的西湖很美好,山色迷蒙中的景色也很新奇。我要把西湖比作绝代佳人西施,无论淡妆或浓抹同样都适宜。

  3、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到底还是六月的西湖最美,风光与其他时候大不相同。莲叶接天一望无际的碧绿,荷花映日呈现出异样娇红。

  难句解析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看花进不了门,这的确是件扫兴的事,诗人只有望园兴叹。正在流连之时,他忽然看见“一枝红杏出墙来”,心里一阵惊喜,园里的花开得正盛,一枝开得正旺的红杏出了墙外。这两句诗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浓浓春意。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句诗是作者看到西湖的美景而产生的奇想。把西湖和古代著名的美女西施相比;不论是薄施脂粉,还是浓妆艳抹,总是那么妩媚动人,使人流连忘返。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意思是片片荷花,编织成一望无际的翠绿,直接与碧空相连。朵朵莲花,沐浴着阳光,显出特别的鲜丽艳红。

    课后题解

  思考·练习2

  (1)怜:爱惜。小:轻轻。意思是:大概是主人爱惜青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吧。轻轻地敲那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

  (2)方:很。亦:也。意思是:波光闪动晴日下的西湖很美好,山色迷蒙雨中的景色也很新奇。

    文章结构

  《游园不值》:前两句写作者去游园,而主人不在,是叙事;后两句写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是写景,蕴含着深刻哲理。

  《饮湖上初晴后雨》:前两句写西湖晴天、雨天的美丽景色;后两句用“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绝代佳人西施来比喻西湖在任何时候都美。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前两句总写西湖六月的景色不同于其他季节;后两句抓住西湖的莲叶和荷花,具体描绘其夏日美景。

    写作特点

  《游园不值》:取景角度小——墙角的一枝红杏,但是含义丰富而深刻。“春色满园”和“一枝红杏”对应描写,相互映衬,不仅表现出春光无限,而且深刻揭示出一切美好事物都富有强大生命力的哲理。

  《饮湖上初晴后雨》:用绝代佳人西施比喻西湖美景,生动形象。除此之外,这首诗并不着眼于一处一景,而是概其全景,笔力恢宏,极富艺术感染力。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写六月西湖的美景,只抓了莲叶和荷花,突出了重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夸张修辞手法的运用,更加突出了莲叶的多和绿。

    学习要点

  1、学会本课生字,能结合句子理解字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通过朗读诗句,想像作者描写的春天、夏天的美丽景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三首古诗。

    中心思想

  《游园不值》:写的是作者去游园,而主人不在,从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作者想象了满园春色,进而赞美了春天。

  《饮湖上初晴后雨》:通过写西湖晴天、雨天的景色,并用西施作比,赞美了西湖美景。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通过写西湖六月的美丽景色,赞叹了西湖美景。

教案诗三首 篇5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三国”以后,魏国的第一个皇帝是曹丕,他有个弟弟叫曹植,十分有才干,曹丕十分妒忌,所以总想加害他。有一次,曹丕叫人把曹植叫到官中,命令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的话就杀他的头。曹植又气又恨,轻踱七步,吟出一首千古绝唱,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诗《七步诗》。

  2.教师范读课文。

  (二)交流自学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

  1.你理解了哪些词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持:用来(教师强调,与今天的意思不太一样。)

  羹:用肉或某做成的糊状食物。(这是古义,今天不太常用)

  漉:过滤。

  豉:这里指煮熟的豆子。

  以为:把……做成。(与今天意义不同)

  箕:豆秸

  釜:锅

  泣:哭泣

  2.试着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

  3.你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三)归纳学生问题,集体讨论

  1.曹植写这首诗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教师引导: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曹植的这首诗是否另有所指,指的又是什么,从而体会这首诗的比喻意义。比如,“同根生”指什么,“相煎何太急”又指什么,联系前边想一想,“豆”和“箕”又指什么……从而体会这首诗的真正含义,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汁”与后面的“泣”、“急”读起来并不押的,而古诗对韵的要求是很严格的。(教师直接讲解:这是由于古今字音的变化引起的。“汁”在古代读入声,读音与“泣”、“急”很相近。)

  (四)反复朗读,体会感情

  1.教师范读。

  2.学生练习期读。

  (五)体会写法

  想一想,这首诗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再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六)背诵全诗,体会写法,内化感情。

  (七)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诗,向别人讲述这首诗的意思和有关它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学习《长歌行》

  1.导入新课。

  “行”是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我们曾经学过那首诗?(背诵《古朗月行》)今天,我们学一篇这样的诗歌叫《长歌行》。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

  2.交流自学结果。

  (l)你理解了哪些词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葵:一种蔬菜。(教师强调,与今天的意思不一样。)

  朝露:早晨的露水。

  日晞:露水被太阳晒干。

  阳春:温暖的春天。

  德泽:恩泽,恩惠。

  秋节:秋天。

  焜黄:草木枯黄。

  华:同“花”(这叫通假字,两个字的意思在这里是一样的。)

  百川:众多的河流。

  复:再,又。

  徒:白白地。

  (2)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园中绿绿的葵菜叶上,早晨的露珠还在闪光。可是不久就会被太阳晒干的。温暖的春天广布恩泽,世间万物全都熠熠生辉。常常害怕秋天的到来,草木枯黄,花衰叶落。百川都奔涌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能往西流呢?少壮的时候不知努力,年纪大了只能白白的伤心。)

  (3)提出不懂的问题,相机点拨,指导学生解决。

  重点解决: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写景色,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什么?

  这首诗与《七步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这首诗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4)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3.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二)学习《出塞》

  1.读课文,解题。

  塞:关塞,边塞。你怎么理解题目?

  简介作者王昌龄,唐代著名的诗人。字少伯,很有才华,曾中进士,擅长“七绝”,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今天学的是他最著名的一首诗。

  2.教师范读课文。

  3.交流自学体会。

  4.提出问题,教师归纳,集体解决。

  (l)秦时明月汉时关:(学生理解不了。教师提示讲解)这一句应用了一种古修辞方法(“互文”),应当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也就是说,明月照在关塞上的景象,自秦汉一来,一直如此。

  (2)万里长征人未还;表面意思是,万里远征的人还没有回来。实际上是说,战乱终年不止,远征的战士还没有返回家园。

  (3)教师简介“龙城”“飞将”“胡马”“阴山”等词语。以利于学生理解这两句诗。

  5.体会诗的意境。

  (l)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古代战乱不断发生,百姓苦不堪言;盼望能有飞将军重出,救百姓于水火;这首诗意境深远,言少意多。)

  (2)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体会作者渴望出现英勇善战,体恤士卒的将帅,巩固边防的心情。

  (三)布置作业

  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出塞》。

  附:板书设计

  长歌行

  葵露待日

  百川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以景抒情)

  但使……不叫(联想言志)

  想了解更多诗词网的资讯,请访问: 诗词

本文来源:https://zw.liuxue86.com/z/4771149.html
延伸阅读
最新《诗经》读后感篇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的起头便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很像现今的朦胧诗派,朦朦胧胧,不知所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于是这首诗千百年来
2023-04-12
清明节有扫墓、食俗、踏青、放风筝和戴柳的习俗,时间说快也快,恍惚间就到了清明节。写的比较好的清明节句子你知道那些呢?出国留学网编辑为网友们搜集和分享了清明的诗句子,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2023-04-11
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当中曾诞生过许多杰出的诗人。它是中华文化的绮丽瑰宝,是富有生命力的文化精髓,那么您有久久不能忘怀的诗人古诗词吗?相信你应该喜欢出国留学网小编整理的
2023-04-11
“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欧阳修《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当今信息沟通非常便捷,我们每天使用大量的句子。只有简单的句子可以表达相同的情感,你知道那些耳熟能详
2023-04-11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5月20日或21日到24日之间,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那么关于小满节气的经典诗词有哪些呢?下面就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小满节气经典诗词”,
2023-04-11
如果事先缺乏周密的准备,机遇也会毫无用处。如果是新手教师,上课前一定会精心准备教案。教案撰写的训练在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当中、在对于课程的理解和具体备课当中的意义非常明显。你们知道教
2022-12-30
出国留学网精选专题推荐:“诗三首教学设计”。编辑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五下《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工作中会涉及大量文档,第一时间可以去找找有没有类似范
2023-02-24
在工作的时候,我们需要写很多文档,怎么来写好一篇文章是很大的一个难点。范文能够提供许多不同的写作思路,那么要如何归纳并整理范文合集呢?下面是我们帮大家整理的读《唐诗三百首》有感,供
2023-01-23
准备是必须拥有的,教师更应如此,在每次上课前我们都要准备教案的,我们要做好一切准备。应该教案应该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栏目特意为你整理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
2023-02-02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教案诗二首”,敬请您阅读本文。老师上课前有教案课件是工作负责的一种表现,但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关注学生的反应情况
202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