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我们为您准备的“八佰观后感”相关信息。好的电影能给观众强烈的代入感,在看电影的时候,我们会迸发出自己的想法。文字是表达个性和个人特点的重要方式之一,提高写作能力可能在写论文方面展现出来。你是否也有写观后感方面的疑惑呢?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佰观后感 篇1
电影开场就布局了两个场景,充满和平和喧嚣的苏州河对岸以及形成强烈鲜明的宛如废墟,荒无人烟的四行仓库。很明显,河的一端是充满希望和繁华的“天堂”,而另一端则是遍布残缺楼房,荒凉的“地狱”。
我想,影片中贯穿全程的一个线索,就是白马。白马的出现,是四行仓库人们心中的一道光,照亮了人们心中的希望。白马的白,新,亮和四行仓库的黑,破,旧产生了鲜明的对比,象征着在四行仓库这种黑暗,破旧,充满绝望的逆境中有了一丝照入的希望。这也象征着人们内心开始从对死亡的畏惧转换成不惧艰险,奋勇向前的决心。而最后,纯亮雪白的白马,身上染上了鲜血,在路上奔驰,这难道不是人们用献血染成的希望吗?希望从头到尾都没有消失过,反而因为人们的英勇奋战,不惧艰险更加熠熠发光,重燃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唤起人们心中的家国情怀!
影片从开始到结束,展现了我军几百个人防守四行仓库四天的经过,见证了士兵们从刚进来的稚嫩敏感到了成熟勇敢的蜕变。或许每个人心里都有害怕死亡的那一面,但是当家国破碎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时候,所有害怕都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有满腔热血。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团附谢晋元在面对坚持防守两天和升起国旗面对日军更加猛烈的进攻时,毅然决然选择了后者。显然,在谢晋元眼中民族荣誉感和唤起民族危亡意识比单纯的防御更有效。而之后用鲜血护住不倒的国旗,也正向河对岸展示了正如何香凝先生所说: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的壮言。
而影片最后,接到了撤退命令后,在日军的猛烈射击下,四行仓库的士兵撤离到对岸的途中,我们也看到了对岸人民密切注视着民族同胞的生死存亡,纷纷献出自己的努力,这一过程也是唤醒民族同胞同仇敌忾,团结对外的高潮。尽管看似并不成功的撤退,却带来了最成功的结局。士兵们所展现的精神给中华民族的病打了一剂良药,只要有活着的士兵冲出重围,就能唤起部分中华民族的精神意识,而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这种意识势必是大势所趋,也势必会带来最终的胜利!
八佰观后感 篇2
故事的背景是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日军侵占上海,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作为上海最后一道防线,英勇抵抗了四天四夜。
电影的名字是八佰,之所以是“佰”而不是“百”,我的理解是“佰”更能体现人文主义,歌颂人的精神。
一条苏州河,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四行仓库这边是刀枪火海的浴血奋战,对面是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这就是电影《八佰》呈现的画面,它所带来的并不仅仅是绝望与希望相缠绕所呈现出的一种震撼,更是民族的耻辱与自豪相交杂的心灵撞击。影片中的人物也曾说过:“那边是天堂,这边就是地狱。”河的这岸是“满目萧然”,河的那岸却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一反差的确让人心酸与愤怒。“天堂”充斥着愚昧与麻木,“地狱”充满了不屈与坚守。“天堂”是精神上的地狱,而“地狱”承载的却是我们这一民族的脊梁。
影片中的人物刻画十分真实,并不是单纯的非黑即白,而是掺杂许许多多的灰色地带——租界的民众、起先想要逃跑无意抗战的士兵、开赌场的大姐等等。他们不是纯粹的“黑”,也不是纯粹的“白”,他们是等待被“唤醒”的一个个“灰色”的灵魂。正是这种对民众循序渐进的叙述手法,从麻木愚昧到感动再到奋起抵抗,直击观众内心,很多人的眼泪也是从这一刻开始流下来的。坐着说话不腰疼的戏子开始为英雄们擂鼓呐喊,平时吊儿郎当的赌场小伙儿明知必死无疑却要冒死过桥送电话线,隔岸看戏的洋人拿起枪加入抗日的队伍……这些鲜明的反差无不催人泪下。
然而《八佰》的爱国,又是一种极受争议的爱国,正如黄晓明出演的特派员所说“他们的热情,改变不了战局”,与其无谓的牺牲,不如退避三舍,韬光养晦,但是如果不是这一场场看似实力悬殊的顽强抵抗,怎么能激起四万万国民共同抗日的热情,如何能取得伟大胜利?所以八百战士的这一场战斗,是必输和必要的战斗,进退维谷,左右为难。
电影终归是电影,有太多无法表达的东西,也有太多经过艺术处理过的情节,战士们浴血奋战更像是一场做给全世界的表演,冲桥片段也略显浮夸,活下来的人都被关进租界的战俘营……尊重客观史实很有必要,作为一部艺术作品运用一些处理手法也无可厚非,最重要的是我们欣赏了一部好的作品,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八佰观后感 篇3
四行仓库。
经历了两昼夜的战事,一场特殊的升旗仪式开始了。
仓库之外,就是数十倍于我的日寇。一旦升起旗帜,日寇将不惜一切代价对四行仓库发起冲击。
旗,还升不升了?
升!一定得升!
几分钟后,日寇的飞机像闻见了血腥味的饿狗般向那面旗发起冲击,战士们一个个倒下……
但,旗不能倒!旗架垮塌了,战士们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死死护住旗帜;飞机袭来了,一个又一个战士举起钢枪,瞄准、射击……
旗,不能倒。
四行仓库与英租界之间只有一河之隔。一岸,租界极尽喧嚣繁华;另一岸,却是血肉横飞、硝烟弥漫。西方的记者、观察家为战士们的惨烈英勇而叹息;租界里的国人从麻木不仁到群情激愤,不断有学生、记者游过河来参与这场战斗……
他们用自己的鲜血与牺牲,告诉了河那岸的繁华人世:
不要对战争无动于衷。
当鸦片战争的硝烟弥漫于清帝国的海岸线上时,道光帝却满心都是朝廷内外的点滴得失。老皇帝选择了无动于衷。
当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风波终于波及到慈禧女士的八抬大轿时,一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只能救得她自己一条命。慈禧女士选择了无动于衷。
当日本人以一名士兵走丢为由,对东北三省展开侵略时,数十万东北军人却不开一枪、撤往关内。蒋介石选择了无动于衷。
可是,当日寇染血的刺刀刺向我们的胸膛,当亡国灭种的危机真正来临时,当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与这场战争休戚相关时,又有谁还能选择无动于衷?
《八佰》中,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意象。其中最令人难忘的莫过于那匹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清矍白马。
“白马非马”,这句话放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它高傲,美丽,也温顺通灵。它在战场的各个角落中穿梭,却仍不显狼狈。它是黯淡战场中的亮色,也是战士们战斗精神的象征。
在幻想中,死去的小战士化身赵云,身骑白马,在长坂坡前斜眼冷对百万雄军。
白马非马。
电影结尾,团长谢晋元为留存革命火种,下令全体战士从桥上撤至英租界。他说,“仅仅只靠我们四百多人扛是扛不住的,需要外面四万万人来扛。”
是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一个民族的兴盛与衰亡,始终是由这个民族的绝大多数所决定的。保卫四行仓库的英雄们撤退了,但是他们为中国留下的宁死不屈、英勇顽强的精神火种却迅速地在大江南北上蔓延开来……
正如毛主席那句广为流传的箴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向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先烈们致敬!
八佰观后感 篇4
6月初,我有幸参加了《八佰》的一场内部交流观影。16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置身于82年前那个特殊战场,苏州河两岸,一边是繁华的英美租界,一边是四百多名士兵浴血奋战的四行仓库。管虎不愧是老辣的导演,用最简洁的空间重建,即实现了对整场战役的全方位还原,解决了战争片最困难的微观战场与宏大叙事之间的矛盾。这样举重若轻的结构,甚至连《敦刻尔克》也无法做到。
如预期中的,《八佰》中的确不乏“燃”点、“泪”点,某种程度上填补了我对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壮怀激烈的想象,但是这种填补因为审慎而让我刚看完时甚至微微有点不满足,觉得导演在对这场战役的正面褒扬也即“热血”的叙事上稍显吝啬,让人看到了更多热血之外的多角度审视。然而回头细想时,又恰好是这些多角度的审视让战役更加真实和耐人回味。
比如说,影片一开始就是从逃兵的视角进入的。这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开场。几个老百姓以及逃兵误打误撞被编入了四行仓库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524团”(其实是第一营,为了对外营造仓库内有一个团的守军的假象,在通讯中用“524团”代替第一营)。这些人中有从乡下来的青年和孩子,本来想见识大上海的繁华,被误当成逃兵抓起来,送进四行仓库;也有积极领饷消极上阵的老兵油子,“不幸”成了敢死队的一员。这些本来习惯于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的中国人,被迫经历这场特殊战役的洗礼,成为热血写就的“八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