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我们语文考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写作就是客观事物通过作者的主观意识在恰当的文字形式中的正确反映。写一篇优秀的作文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哪些作文值得我们去参考和学习呢?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写范仲淹的作文,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写范仲淹的作文 篇1
这一周学习了第十六课范仲淹的故事以后受到很大的启发特别是他写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不但让我理解了内容,而且让我知道了做人的道理,给了我极大的教育。
范仲淹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通过艰苦奋斗、刻苦努力做了大官处处为群众着想为国家做了很多贡献.让人最感动的是能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充分表明了他的胸怀是多么宽宏,表现出对广大人民深厚感情的崇高品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比较计较个人的利益,凡事都先要自己先得到满足,没有达到目的往往就会不高兴有时候还会闹情绪。在家里常因为吃东西与小妹妹计较,甚至为了一个荷包蛋的大与小都要发牌气;在学校也常常因为一些小事与同学争吵,弄得面红耳赤;有时还会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不顾同学的感受。
通过学习范仲淹的故事让我受到了很深的教育,以后我要向范仲淹学习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远大理想,多做对人们有益的事,在家要对妹妹多谦让,有什么时候好吃的东西尽量先让给她,有什么家务要争取多做;在学校更要有谦让精神,对同学要团结友爱,思想上要为班集体多做有益的事情,不能做损害班集体的事。要真正做到忧愁在别人前面,享受在人家后面。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好的品质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的好孩子!
写范仲淹的作文 篇2
范仲淹小时候父亲就过世了,家境非常贫穷。每天吃一小块粥,勤奋刻苦读书,以天下为己任。他时常以读书人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勉励自己。
有一天,他问一位算命先生:我将来可以当宰相吗?
算命先生回答:不行!
范仲淹再问:我能不能成为名医?
算命先生惊讶地说:你刚才理想那么高,为什么一下子降低这么多呢?
范仲淹回答:只有宰相和名医可以救人!
算命先生称赞他说:你有这种仁心,真是当宰相的人才!
后来,范仲淹考上进士,做了秘阁校理。他博通六经,许多学者都来请教他,他为他们讲解不倦。
他拿出自己的薪俸来请四方游士吃饭。儿子们有时没新衣服,便穿着游士的衣裳外出,范仲淹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
在范担任右司谏一职时,遇到了旱灾和蝗虫害,他便奏请皇上,请求派遣特使去灾区调查、救济。他禀告皇上说:假如宫中半日没有食物,会怎么样呢?
宋仁宗产生恻隐之心,便命令范仲淹去安抚江淮的灾民。范每到一个地方,便调出仓库的粮食救济灾民。
他奏请皇上,除去了政治上的十几种弊端。后来他又做了参知政事(为宰相副职,简称参政)。敌军侵犯边陲,他又请求亲赴边疆。
他生性好施,从西陲挂帅到参大政后,他在故乡买下千亩良田,并定性为义田,以帮助族人,达到每人每天有饭吃,每岁有新衣,婚娶凶丧有补助。
当他得到一处住所钱氏南园时,想要搬去居住。风水先生告诉他:住在那里,子孙会出公侯、卿相!
范仲淹回答:只有我们一家人独享富贵,不如附近的人都能在那里受教育。这样,得到富贵的人岂不是更多吗?
于是,他就把那处住所捐献出来,兴建学校了。
写范仲淹的作文 篇3
人生离不开友谊,友谊是上苍给我们的一份好礼。霍姆斯说,名声是无味的向日葵,带着一顶华丽而俗不可耐的金冠;友谊,则是鲜的玫瑰花,褶褶瓣瓣散发着沁人的芳香。
友谊,是一份真诚的礼物,是朋友艰难时的温暖。范仲淹因主张改革,惹怒了朝廷,因而被贬颍州。当范仲淹将去颍州时,一些平日与他过从甚至的官员害怕朝廷以党朋之罪名安在他们头上,纷纷避而远之。而有一个叫王质的官员则不以为然,将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门外。王质能做到不计个人利害,真诚待友,是难能可贵的。国学大师吴宓和陈寅恪是一对好朋友。陈寅格死时,正值_时期,吴宓仍然冒险给陈寅格寄信。
友谊,是一份信任的礼物,是朋友坚强的后盾。大文豪鲁迅与_相识于1932年春夏之间,彼此一见如故,十分相契。从此后他们因共同推动革命文化运动而并肩战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中,_避难于鲁迅家,鲁迅为_安排住处,让他用”白之“的笔名发表杂文。鲁迅曾亲笔写下了由瞿白秋拟写的对联“生得一知己足矣,斯是当以同仁视之”。
友谊是一份贵重的礼物,是朋友人生中的支持。_为了在经济上资助马克思的革命活动,不惜去帮助自己的父亲经营他所厌恶的职业,当时他和马克思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但几乎每天通信,在革命上互相鼓励,支持。马克思去世后,_又担任了整理遗稿的责任,完成了战友未完的事业。竭诚相助,亲密无间,乃友谊之最高境界。
如果说世界上除了至亲之外,还有谁是最关心,最了解自己的人,那么一定是朋友。友谊永远是人生命中最重要的瑰宝之一。如果没有了这份好礼,那么人在现实中是悲哀的,在心灵上是孤独的,在精神上是暗淡的。《庄子》一书中写到:“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一份好礼,一份友谊,足以慰藉我们的灵魂。
写范仲淹的作文 篇4
初识晏殊,源自一场小小的乌龙。我曾错把晏殊和晏婴认成同一人,在查阅了资料后得知两者竟相差一千年之久,一个是名垂千古的外交家,一个是满腹诗文的北宋丞相,不过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晏殊。
晏殊此人,从小天资聪颖,出类拔萃,有“神童”之称,能让宋真宗不顾宰相寇准阻拦,赐同进士出身,晏殊对真宗是感激的。但晏殊做官,离家万里,独自一人来到京城,对于尚年少的他来说,内心是激动而复杂的。在这个同龄人都在玩耍的年纪,他已经开始思量他的未来,心中或许有不安,更多的是对未来的考量。但无论如何,他从那遥远的抚州山城中走出,走入汴京时起,就已经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晏殊此人,不是纯粹的忠诚,论赤子之心,刚毅不如欧阳修,耿介不如王安石,方正不如范仲淹,那场庆历新政中,他始终态度模糊。为人臣者,但他的识人之术无人可及,且极力提携后辈,桃李满天下,且不论富弼欧阳修范仲淹之流,连赫赫有名的苏家三父子都可以算在他门下。他无心政务,却又提拔了一个又的青年才俊;他对后辈亲厚无间,毗邻相居,却也会朝自己的学生冷言相对,心生芥蒂;他喜好宴饮,日常饮食却很清简,不沾荤腥;他爱好出游,却又时时悲悯春光易逝,良辰难留。”一生写词无数,留下《珠玉传》传世。就是这样一个看似矛盾的人,用他的独特,吸引了无数如我一般的历史看客。
据说晏殊在去世的前一晚,梦到自己“乘白马渡长桥”,但没多久,桥梁倒塌,白马逃窜而去,他睡咯到桥上,而白马踏云而上,等天而去。他已预感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果然“俄而公薨”。他,连死亡都带着不可避免的悲壮和浪漫,正如他的一生,惆怅而美丽!
写范仲淹的作文 篇5
欧阳修:
今阅汝之《醉翁亭记》,可谓景色秀丽,别具一格,奇山秀水,颇有诗情画意。汝与游人游玩与山水之间,饮酒享乐,文中景象变幻万千,视角清晰,可见山水相映,动静结合,其乐融融。汝之乐亦随处可见,有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游玩之乐。
略读,此文全篇尽是欢乐之色,然而细思,却发现些许存疑之处,汝在文中自称饮少辄醉而又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自己却自称为醉翁,予认为,汝出玩之意,并非一味享受,陶情于游乐,其间更应是寄情山水而排解心中的苦闷,表面与民同乐,而实则更是对动荡的政局感到担忧,心中更有为国家前途命运难以排遣的隐忧,亦是心怀天下,难以尽兴之情,而以景消愁也恰与予之《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情不谋而合,不因时局的不定而影响了自身的喜悲之情,彰显了古仁人之心也蕴含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之感。
此外,文章中由百姓与汝之同乐之事,也体现汝治理有方,百姓安居乐业,也甚有表现出忧其民之思想。
此文章意境优美,语言出色,又展现汝之情,岂不妙哉?
范仲淹
写范仲淹的作文 篇6
范仲淹的母亲谢氏,身世坎坷,吃尽许多苦头,饱尝过多酸辛,因此把太多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谢氏以孟母自励,悉心教子;范仲淹以颜回自律,发愤成才。举凡古代刻苦攻读学有所成的故事,母亲和继父都对范仲淹一一讲过。
范仲淹心里明白:要想干一番大事业,就得自律严刻,自觉吃苦,自强不息。
故事一:划粥断齑
在醴泉寺读书期间,继父的家境已经比较窘迫,仲淹心知肚明。每次离家去寺院,母亲总劝他多带些粮米,一来担心儿子吃不饱累坏身体,二来怕给寺院的师父增加负担。可每次范仲淹都不多带,而且带的数量,出人意料的少。母亲絮叨规劝,仲淹总是胸有成竹地说:“我有数,不少。”
初到寺院时,粮米交给厨房,代为制作,随寺院的钟声与和尚们一道用饭。可范仲淹,从早到晚一个心思地读书思考,经常充耳不闻钟声,忘记了吃饭,再去打饭时,又过了时辰。好心的厨僧或小和尚眼看着范仲淹如此废寝忘食地读书,便主动给他送饭来,仲淹很过意不去,给别人添了麻烦。
为了读书方便,他自己备了小锅小灶,自炊起来。范仲淹按自己既定的主意,每天夜晚,量好米,添好水,在小灶里点燃自己拾的木柴,煮米粥。一边读书,一边续柴煮粥。一锅米粥煮好了,时间也已过了子夜,他便和衣睡去。第二天清早起来,锅里的米粥凉透了,已经凝固成圆圆的一整个。他拿出小刀,在凝固的粥块上面,划上一个十字,完整的一锅粥分成了四块。早晨吃两块,傍晚吃两块,一日两餐,这便是“划粥”。用什么菜蔬佐餐呢?菜蔬就在寺院周围的大山之中。坡坡岭岭,沟沟坎坎,自然生长着野韭菜、野葱、野蒜、野山芹,还有苋菜、苦菜、荠荠菜、蒲公英、王不留、茵陈等十几种可食的野菜。白天去山洞读书时,顺便拔几种野菜回来。吃饭时,把十几根野韭菜,或野葱、或野蒜,切成细碎末,加入一点盐拌和拌和,一顿佐餐的菜便成了。
这就是“断齑”,齑ji,切成碎末的韭菜、葱蒜等。划粥断齑,既简约又清淡,省时、省力、省钱,可谓范仲淹的创造!醴泉寺读书三年,范仲淹基本过着“划粥断齑”这种清苦自律的生活。随着范仲淹在北宋历史舞台上光辉业绩的展现,“划粥断齑”也就成了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的专用成语。
故事二:窖金苦读
有一次,范仲淹在洞中读书时,两只老鼠跳进粥锅吱吱乱叫,他抬头一看,是一白一黄两只小老鼠。范仲淹忙将老鼠驱赶出去。两鼠慌忙逃出洞外,钻到荆树两侧。范仲淹追到树下,见一侧鼠洞闪着黄光,一侧鼠洞闪着白光,他很惊奇,取来铁锹挖开一侧鼠洞,下面竟然是一个大地窖,扒开土石,却是满满一窖黄金,他随手埋好。又挖开另一侧鼠洞,见是一窖白银,仍不动分文,埋好如初,复回洞中挑灯夜读。
离开寺中三十年后,醴泉寺遭受火灾,慧通大师不忍寺庙毁在自己手中,便派人找到已延州戍边的范仲淹求援。范仲淹询问了寺庙的情况,热情款待来人,但只字不提援修寺庙的事情,临走时修书一封并赠送了两包上好的茶叶,让来人回复慧通大师。庙中和尚听说范仲淹闭口不提修庙一事,心中愤然。
一天,慧通大师展信见是一首五言诗:“荆东一池金,荆西一池银,一半修寺院,一半济僧人。”慧通等人对范仲淹不贪财货、密覆不取的高尚品格更添无限敬意,用所掘金银修缮寺庙,醴泉寺得以复兴。这便是邹平妇孺皆知的“窖金苦读”、“窖金捐僧”的故事。范仲淹在醴泉寺苦读三年,这在他的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他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打下了雄厚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培养和锻炼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
写范仲淹的作文 篇7
愁肠之痛谁明了?为君天下先忧,而后平民之乐。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的词总那么忧伤,一个政客,双肩重担,起伏不定,这种愁是难免的。然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又何尝不是一种胸襟?范老夫子,你究竟有多少忧愁未了,有多大的报复要施展?读懂你,好难。
从《御街行》中,我隐隐约约看到你对酒叹息的影子,你究竟在为谁而作?是远在他乡的亲人还是离别已久的朋友。你的仇,在静夜中悄然无息的漫开,伤感之中掺杂着凄苦。你曾经在岳阳楼前观胜状,亲临边疆战沙场。你有你的报负,你有你的理想,可你为何总带着思愁?嗯,你是政客,本该风云政坛,可你心里放不下太多。范老夫子,我似乎在一点一点读懂你的牵挂,你的多愁善感。
“浊酒一杯家万里”“将军白发征夫泪”都说你范公是思家而作,我却不以为然。范仲淹,你是君王下的子臣,你是政界名流,你爱国,也恋家。当思家之极与爱国之痛一起迸发,才激起了“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感伤吧!也许是你承载了太多,国事、家音,都化作一培泥土,压在你的心里。但你是伟大的。你坚守的勇气、爱国的情怀都在闪耀着赤子之心。
范希文,你很爱酒吧,为什么每次抒情总少不了酒。也许是“举杯消愁愁更愁”想要抽刀断水,却发现自己的忧愁根本放不下。可是,你又何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报世情怀。嗯,你是对的,你在封建君主专制的灰天划破一道口。你的忧愁是一把利剑,刀光剑影,照亮了人生的旅途,反省了纸醉金迷的浪子。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范仲淹啊,你的忧愁究竟是行进路上的佐料,还是在政界立足的主调?读懂你,好难;与你对话,更难!我只能在那些文献中查找你,了解你,却无法接近你。
但,我与你的思想对话,也就是与你对话,是吧?
写范仲淹的作文 篇8
如果说宋词的词坛是一片草地,那么范仲淹就是一株嫩绿的小草;如果说宋词的词坛是一条银河,那么范仲淹就是一颗闪烁的星星;如果说宋词的词坛是一条河流,那么范仲淹就是一朵美丽的浪花。
有人说,他是忠臣范仲淹,他对皇帝忠心耿耿;有人说,他是文学家范仲淹,他勤奋好学不怕吃苦;有人说,他是军事家范仲淹,他能征善战,保家卫国。在我眼中他却是一个勤奋刻苦,一心为民的好官。
说起范仲淹刻苦学习,我还知道一个故事呢!名叫断齑划粥。范仲淹小时候不到三岁父亲就因病去世,母亲无依作文无靠,所以带着孩子改嫁,嫁到了一位姓朱的人家,之后他改名叫朱说。母亲把他送到了山上的寺庙里学习,生活特别艰苦,每天煮一碗粥,粥凉了之后分成四块,每天配点咸菜,吃完以后继续读书。为了节省时间,他和衣而眠,把全部的精神都用在学习上。我听了这个故事非常感动,我也要向范仲淹学习不怕清苦、钻研读书的精神。
这就是我心中最敬佩的少年天才范仲淹,他将军白发征夫泪的精神感染我,他断齑划粥的故事感动着我,我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我要做一个像范仲淹一样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写范仲淹的作文 篇9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可谓耳闻能详。可是你真的了解这句话背后的诗人范仲淹吗?你真的能体会到他的忧国忧民吗?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这位诗人的一生。
范仲淹三岁丧父,跟着母亲改嫁,之后在醴泉寺苦读。据说在这段时间,他每天晚上煮一锅粥,等第二天早上凉透了。冻成块时,就切成四块,早晚各两块,配上各种捣碎了的腌菜来吃。这就是“划粥断齑”的由来,从中可以看出范仲淹年少时的艰苦,却也反衬出他刻苦与努力。
长大之后,范仲淹就跑到应天府书院求学,在这里努力读书,立下了大志向。一次皇帝本人经过书院,同学们全部都跑出去看,唯有范仲淹还坐在座位上纹丝不动,继续看书。同学们问他为啥,他说:“以后见他的机会,多的是!”别说,这还真没吹牛,他26岁就考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
范仲淹从基层干起,啥都干过,样样尽职尽责。后来还应邀回应天府书院当老师。此时他以身作则,治学严谨,让书院风气焕然一新。从此他名声越来越大,被举荐到中央做官,开始了职场生涯。
范仲淹刚到京城,看到皇帝仁宗还年幼,刘太后把持朝政。可等仁宗长大了,刘太后也丝毫没有交权的意思。这可让大臣们很不爽,又不敢说。这时老范突然上书怒怼,虽然意向很好。结果却很严重,这是激怒了皇太后,老范被贬出京城。人们赞扬他“此行极光”。
要说范仲淹大公无私的性格绝对是好的,不过也容易得罪人。于是以后的日子就不断被贬,又不断被召回。虽然职场不顺,在老范从来都保持着忧国忧民之心。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江上渔者》“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就能体现他当时的处境。也许老范之后就这样当一个正直的大臣,没什么变化。不过金子总能发光,机会来了。
话说宋朝可谓“战斗力弱的报表”,这不,西夏、辽国全都把宋朝一顿暴打。皇帝想来想去,找到了范仲淹。就这样,范仲淹来到边塞。他整顿军务提拔人才,很快让边塞面貌焕然一新,实力顿时“levelup”,名将狄青就是他提拔的。这段时间他创作了千古名词《渔家傲·秋思》,这首词描写了边塞将士的苦劳,更体现了北宋艰难的军事形势。终于,老范立了大功,被召回京城,这一次回京,他决定干一票大的。
因为北宋当时实际已经陷入了内忧外患之中,范仲淹看到此情此景,决定实施庆历新政。改革主要就是整顿官员队伍,“考核、打卡、末位淘汰”样样不能少。可这也得罪了一大帮人,他们天天打小报告。结果可想而知,庆历新政失败,新法被废,参与者被相继贬出京城。
至此,范仲淹决定安心做地方官,造福一方百姓,没过多久便去世了,享年64岁。
总结一下,中华上下五千,年寒窗苦,出人头地的,这样的人不少;公正无私,一心为民的,人不少;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这样的人不少;不顾个人,厉行变法的,这样的人不少;……但是把以上所有优点集于一身的人,恐怕并不多,范仲淹就是其中一个,一个几乎没有任何污点的人。
呼应一下开头那句话,范仲淹的好朋友滕子京被贬湖南时,重修了岳阳楼,请老范写篇文章,就这样,人家大笔一挥,洋洋洒洒地写了《岳阳楼记》,而本文开头那句话,就是范仲淹人生最好的注解。
写范仲淹的作文 篇10
古代的文人墨客百出不穷。有豪放派词人代表:苏轼、辛弃疾,两人并称:苏辛。有婉约派词人代表:李清照、李煜……他们所创作的诗词、文章更让人叹为观止,赞不绝口。但是,大多人只记得在当时比较出名的人物,却忘记了一些名气不大,但在当时有伟大贡献的人。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可谓是心怀天下,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诗人、作家、文学家、思想家——范仲淹。
范仲淹在幼年时经历了许多事。她的母亲并不是一个有背景的女子,自然不会存在那些大小姐的习气,虽然只是范府上的小妾,但正因为她没有那些习气与做法,十分受范仲淹父亲的宠爱,她才有了范仲淹。但是,在不久后,也就是范仲淹三岁时,自己的父亲因病而亡,府中的大多人因看不惯他们母子二人,所以,立即将二人赶出家门,长时间在外流浪。
人人皆知:在古代女子再嫁十分不易,但他的母亲却再嫁。范仲淹从小是个好学的孩儿,但自己家中的三个哥哥却无比贪玩。一次,范仲淹在和他哥哥讲理时,无意间听见了自己的身世,但他并不相信,便找到母亲那儿询问,他简直崩溃了。在此之后,他就离家出走,在破寺庙中读书,每日三顿饭当两顿吃,将一大杯水和十几粒米煮成一锅“粥”,待它凝结后切割成几大块,成为自己的饭。
范仲淹在我看来,他可谓是两袖清风,清政廉洁了。他在做官时帮助过许多平民百姓,他帮助皇上。那是他刚做官时,京城外竟发生了粮灾。当时因为土地靠海,盐就浸在土地中,土地自然长不出粮食。范仲淹立马召集百姓来建筑堤坝,但因海水太猛,因此没有百姓来建筑堤坝。范仲淹只好叫朋友前来和他一块修堤坝。数日过去了,范仲淹依然不放弃,最终,所有的百姓都感动了,也前来帮忙,堤坝最终修好了。
范仲淹在老年之时,也帮助皇上。因为当时他国攻打我国,朝中老臣无一人愿上战场,皇帝只好派遣范仲淹前去攻打并指挥,最终胜利而归。后来却因为他推行的刑法不成立,再度被皇帝贬职,之后又在被贬的地方见到了好友所绘情景,也就是——岳阳楼,又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他在文章中所描绘的情景也使人心之向往。
我们重读了古代文人,范仲淹,也使我对他怀有深深地敬意,励志学习他的两袖清风、舍己为人的精神。也让我明白了,有“三进三出”这一外号的他都可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心怀天下,努力为国家做贡献呢?
写范仲淹的作文 篇11
今天,我吃饭时发现弟弟有个坏毛病:就是吃饭时浪费粮食。
居住在唐朝时的范仲淹就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好的条件,我来给大家讲一讲小时候的他吧。
范仲淹的小时候家境贫寒,没有先买书,只好在图书馆借书,因为在图书馆借的书第二天就要归还,所以他就给自己订了任务:每天都要读几十本书,不完成当天的任务就坚决不睡觉,困的时候就用冷水洗一把脸,就继续读书,而且,当时他连吃饭都没钱,每天只能用一把米煮粥,等粥冷了再切成三块,每一顿饭只能吃一块。他们家的门缝也很大,滴水成冰的冬天,屋子外面已经天寒地冻正下着鹅毛大雪,刺骨的西北风从他家的门缝中窜了进来,冻得他全身冰冷冰冷的有钱的人生了火炉还觉得不够,而他还坐在那里读书。
我们现在呢?夏天,可以用空调来降温,而冬天也可以用空调来带给我们温暖的春意。我们天天大吃大喝,有时候爸爸妈妈甚至还为我们明天吃什么而烦恼,而我们还挑三检四浪费粮食,要知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两是来之不易啊。
同学们,我们现在和范仲淹比我们多幸福啊,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