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模板

字典 |

2023-05-07 10:43

|

【 liuxue86.com - 读后感 】

  读书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当我们反思作者写的作品的过程中,获得了一丝心得体会时。读后感的内容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写读后感时怎样才可以写出动人的内容呢?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篇1)

  这是我读完的第二本关于育儿的书,第一本是《关键期关键帮助》,此前写过观后感。读完这一本,感受更多一点,可能是因为她是以问答的形式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也可能是我更关注如何做好妈妈,读得格外入迷。

  书里内容很多,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但都传达一致的观点,就是要赋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与自由。自由的孩子最自觉,相信孩子自发的、本能的、向上向善的力量,不要和孩子讲条件,不要强制,不要以大欺小。我很赞同。

  此前,我和你爸爸探讨最多的就是能否用棍棒教育你。爸爸之前说要用,因为你小不明白,涉及原则问题,说不通就得打。我坚定说不行,我相信只要有心有爱,你会信服自己的父母,会听话。即使偶尔闹脾气,发泄自己的小情绪,也应该被允许和接纳。不过,最近爸爸带你时间多了,觉得你很可爱也很机灵,他自己也说舍不得了,我想不涉及底线问题,他是不会使出杀手锏的。

  成长是缓慢的,是量变引起质变的,为人父母真的应该有自己的坚持和原则,有坚定的精神内核,保护孩子成长。我和爸爸都还年轻,愿意去不断的学习反思,和你一起成长。

  我们第一次做父母,遇到你的大事小情基本都会商量磨合,也都关注育儿书籍、网络知识,愿意通过与他人交流修正完善自己的育儿理念。我们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佛系,对于你的日常我们约束的越来越少,对于你的未来设计的越来越少,但我们会更多的关注每天陪你的效率,每天你的身心状态,想要在未来给你创造更多的选择,想要激发出你自身更多的力量。

  我们一起加油,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篇2)

  这是一本家长必读书,写得非常好,这是第一遍阅读,我想以后还会读第二遍,第三遍,第n遍……书中有很多事例都发生在我和孩子身上,对孩子的教育特别有借鉴和指导意义。爱和自由贯穿全书,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换位思考。好妈妈也是需要探索学习和修炼改进的。

  反思自己,我是一个太爱“着急”的妈妈——孩子说话晚着急,走路晚着急,字写不好着急,没考出好成绩着急,完不成课上作业着急,她磨蹭着急,马虎着急,不着调着急……在我这里似乎没有不着急的时候。现在想来我似乎要求太高太多,总希望她能做的尽善尽美,可是往往忽略了她只是一个还不满七周岁的小姑娘。我总是盯着她的缺点不放,有时候因为做作业还经常吼她,甚至打过她几次,打完又很后悔,可是一看见她磨蹭或者不专注写着写着又玩起来了,就气不打一处来又吼她。

  其实扪心自问我小姑娘优点特别多。她非常善解人意,似乎比其他的小孩子懂事的早,从小就很听话,我们大人说的话她基本都会去做,一点都不闹人。记的小时候睡醒了,就自己静静的躺着。我问她为什么不把妈妈叫醒,她说舍不得叫我,想让我多睡一会儿。脾气特别好,在她三四岁以前基本没有见过她发火生气、不讲道理,总是笑眯眯的。从来没有打过架,还非常大方,喜欢分享自己的玩具。我打了她她也从来没有记过我的仇,说妈妈都是为了她好,还一如既往的那么爱我,和我亲近。观察力超强。无论是家里的摆设,还是家人的穿着服饰,头发只要有一丁点儿变化,都逃脱不过她敏锐的眼睛。极有爱心,非常喜欢她的小弟弟,说自己的压岁钱要留着给弟弟花,以后不管去哪里都要带着弟弟,还经常亲亲抱抱弟弟,帮助大人哄孩子,特别有大姐姐的样子。弟弟也超级喜欢她,虽然才不到六个月,但俩人互动特别好,就喜欢和他姐姐说话。我们都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还有很多很多优点:嘴巴可甜了,会说话,经常夸我们,说妈妈长的漂亮啦,姥姥的衣服可美啦!奶奶长得年轻啦!姥爷很能干啦!爸爸长得帅还啥都会是个牛人啦!爷爷很辛苦啦等等等等……夸的那小词儿总是用的恰到好处,夸的大家都美美的,哈哈……不论家里外面人缘特别好,别人欺负她不让她玩玩具或者耍性子不跟她玩,我在一边着急,她却一点不生气,是个性格极好的孩子。好到有时候我都怕她吃亏。问她在学校里有没有被同学欺负,她都说没有,想来人缘好的人应该深受欢迎,不会有人欺负吧!老师也都挺喜欢她。

  至于她的缺点,是目前很多孩子身上都有的通病,随着年龄增长都会慢慢改变好起来的。作为妈妈当然尽力帮助她改正,不过还是要以鼓励为主,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况且我的宝贝身上真的有许很多孩子没有的优秀特质,她一定会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花儿的绽放也需要一个过程啊!我们作为她的守护者,静待花开就好。

  爱你,我的宝贝!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篇3)

  从教十几年,为人父母也有六年之久。看过的教育类书籍不过十几部。说实话,收获不多。读的时候总觉得句句有理,放下书却觉得什么都不会。因为孩子们的状况是花样百出的,真不晓得该怎么说、怎么做才能既不伤着孩子的心灵,又能解决问题。有时甚至觉得自己根本不适合搞教育,畏畏缩缩的状态,怎么去指导别人呢?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是同事小梅介绍的,一开始没太引起注意,后来孩子的老师又向我介绍它,于是就到书店买来一本试读。

  尹建莉自己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女儿,曾两次跳级,2007年16岁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被内地和香港两所名校同时录取。

  作为有从教经验的母亲的教子手记,这本书的确有很多可取之处。班里有50个孩子,作为班主任,我也确实应该具备一个母亲的智慧。

  书中第一章说:父母之爱都如大海,但有质量差别。我想,教师之爱均如江水,虽然都有奔涌之势,却有质量之分。决定质量高低的不是教师的学历、地位等,而是对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对细节的处理水平。我们实在应该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我们的师爱质量。不仅要知道怎样欣赏孩子们的优点,更要懂得如何看待他们的缺点。

  第二章的题目是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我读这一章时的感觉是震撼。她说,孩子原本不需要为学习而苦恼,凡是因为学习感到痛苦的孩子,都是因为他遇到了不正确的引导。只要观念和方法改一改,孩子的学习就可以变得轻松。小学,甚至初中,没有真正的学业落后,也不存在绝对的成绩优秀,一切都是可逆转的。使情况发生逆转的神奇力量就是:课外阅读。而且她强调,阅读的动机就是有趣,这样才会保证让孩子喜爱这项活动。

  回想我们的阅读教学和指导,尽是些名家大作,也不管孩子是否喜欢,就逼着孩子们去读,他们对阅读怎能不心生畏惧?而作者通常通过诱惑的方式引孩子阅读。她说,强迫只能产生排斥。但很多人,不论教育者还是家长,通常把方法用反!经她这么一点,我真觉得以前的教学方法是多么的不高明。

  书中其他章节还讲到了比黄金还珍贵的四个字实事求是;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让孩子自觉地少看电视;反对多遍罚写的暴力作业;如何看待电脑游戏;对儿童多动症的坚决否认等等。

  纵观全书,尹建莉更像是一位艺术型的教育家。她把教育化成了涓涓细雨,巧妙地渗入了孩子的心田。她的孩子是在无痛苦的状态下茁壮成长的。

  读完此书,心中感触颇多。一些教育原理被渗透到教育实践中,尹建莉又用易懂的话语把教育细节展示给我们,在我看来,这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很多人也做得很好,但不愿意说,当然也可能不会说。他们没有让自己的优良思想和行为产生更大范围的影响,只能说这是一种遗憾。

  不管写书可以带来怎样的经济利益,都不应该成为我们拒绝阅读此书的理由。当然,每个人的理解和吸收能力各不相同,还有,大家的阅读口味各不相同,因此,是否愿意打开这本书,以及看后收获有多少,真得因人而异。

  我觉得在孩子们的基因无法重组的情况下,外界环境对他们产生怎样的影响,就会铸就孩子怎样的人生。有人主张顺其自然,我觉得这时一种博彩的心态,中奖率不高。孩子们必然要与周围的环境产生关联,你若不为他们创造好的教育环境,提供高质量的信息,他们就可能受恶劣环境的影响,接受低质量的信息。当然,你若认为恶劣的环境可以增加孩子的抵抗力,那任何人都拿你没办法。

  还有人觉得为人师或为人父母者足够英雄,就会成为孩子们最好的榜样。因此,努力进修、努力做事业,就会对孩子们产生最深刻的影响。君不见,财人子女顽劣者多,难道他们的父母不精通商道?高学历家庭孩子,心情抑郁者多,难道他们的父母不够博学多识?

  教育是一门学问,有其独特的门路。别为自己的懒惰和不求甚解找美好的借口了。拿起教育类书籍,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翻来阅读几页,你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助孩子们美好的人生之旅一臂之力吧!

  自然,相信一切与一切都不相信,同样不可取,我们得辩证的吸收。我们也不能奢望一本书能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只要能得到有益的启示,引起深刻的思考,那就值得一读。

  信息对人产生作用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人们自由的吸取,或者说个人顺着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去选择相应的信息。另一种是横加干预式的,或者是领导上逼的,或者是学习、工作需要迫使的,甚至是亲朋好友热情推荐的。后一种很容易让人产生本能的反抗。如果您认为我也是在极力向人施压,那我尊重您的感受,只要您不怕有遗憾。人生遗憾多的是,在教育学习这一块有缺失,对您来说又算什么呢?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篇4)

  在这一章节中,作者重点指出阅读的重要性。作者指出每个孩子犹如一把相同的种子,洒到地里,有的得到合适的水分和充足的日照,有的既干旱又晒不着太阳,最后差异当然会很大。阅读就是智慧的水分和阳光。

  由此看来,想让一个孩子变得更聪明,是多么简单啊,让他去大量阅读吧!书籍就是一根魔杖,会给孩子带来学习上的一种魔力,能让他的智慧晋级。爱读书的孩子,就是被魔杖点中的孩子,他是多么地幸运!

  \\魔杖\\是什么,就是课外阅读。凡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就会更好;凡缺少阅读的孩子,学习能力一般都表现出平淡;哪怕是写作业速度,一般来说他们也比那些阅读多的同学要慢得多。

  那些除了教科书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并且把全部负担都转移到家庭作业上去。由于家庭作业负担过重,他们就没有时间阅读科学书刊,这样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孩子在小学,甚至初中低年级时,仅仅依靠聪明是可以取得好成绩的,但如果没有阅读垫底,年级越高越会显出力不从心。

  在缺少课外阅读的前提下,语文书教不出学生的语文水平,作文课也不能教会学生写作文。

  书读得多了,写作技能自然会形成——古人早就总结出来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每一部书都可以让孩子从中经历一些东西,学到一些东西。杜威、陶行知等伟大的教育家都特别强调从生活中去学习。而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自参与,阅读实质上就构成了儿童对生活的参与性,构成他们经历上的丰富性。

  凡古今中外那些流芳几代的经典作品,不论它的内容是什么,其中一定包含着真善美的东西。这些真善美影响着一个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当然也影响着一个人的写作。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说什么样的话,你有怎样的思想意识,就会写出怎样的文字。

  苏霍姆林斯基对此也有深入研究,他发现人所掌握的知识的数量也取决于脑力劳动的情感色彩:如果跟书籍的精神交往对人是一种乐趣,并不以识记为目的,那么大量事物、真理和规律性就很容易进入他的意识。

  另外读书也分好阅读和坏阅读。

  好阅读尽量用书面语,坏阅读抛开书面文字大量使用口语。

  好阅读要求孩子快快读,坏阅读要求慢慢读。

  好阅读在乎读了多少,坏阅读计较记住多少。

  好阅读读字,坏阅读读图。

  尽量不要让孩子读\\缩写本\\或\\缩印本。

  看来每天和孩子的一小时睡前阅读和每周的图书馆之行是我最正确的选择,希望一直坚持下去。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篇5)

  小孩子就像一张白纸,而这张白纸画什么,也取决于家长的见识,父母接受社会不良道德情操的洗礼,内心那份纯净慢慢的消失,变得浮躁不淡定,成年人虚荣攀比,用成人视角,往孩子身上靠。成年人生活中已被不良嗜好所影响,部分价值观难免扭曲,育儿先育己,培养孩子时,父母情操也要高尚起来,包容,平和,礼貌。

  家是最好的学校,父母是最好的老师,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思维逻辑,育人先育己,孩子成长取决于家长和老师营造的小环境,说做什么成人捉弄孩子很好玩,以为不过是逗孩子急一下,这些行为会给孩子心理造成伤害。用游戏形式学认字,拼图,数独。只要没大错,就不要纠正批评,孩子说谎或模仿大人,或迫于压力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诱惑他,想要孩子排斥什么就去强制他,不必要求讲故事感觉好玩,减少环境诱惑而不是责令抵抗诱惑,多陪伴玩耍听取意见。

  不苛责100分享受探索乐趣,今天在学校学了什么?好玩吗?孩子不得不面对的痛苦,打针平静自若不要不耐烦和焦虑,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向他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打完针不咳嗽,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实相告,激发勇气,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就是蚊子咬一下那么疼,给学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去学,作文学习不只为高分,学习就是要用学到的东西来影响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问题的纬度,遇事不慌的心态,我想不能只把学到的东西用在考卷上,用到生活中,才是学习的目的,作业不能罚孩子,一旦罚孩子就会有耻辱心,可能会排斥作业。学校会把作业好还是不好给予排名。意味着作业好或者不好,是可以取悦家长和老师,所以千万不能让孩子养成这样的思想。

  不能让孩子恐惧作业,没有做好家长骂,学校老师骂。这样的方式导致孩子排斥作业,导致学习成绩变得不好,就算是写作业也是为了不让家长老师骂,而写好作业不是出自孩子的本能。把作业考试变成自我测验的游戏。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篇6)

  读书笔记之《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800字:

  写这篇连载文章时,我是一个8岁男孩以及一个2岁女儿的父亲。对于尹建莉老师的名著《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多年来不但我自己反复阅读,而且推荐了身边的同事、家长购买阅读。我是尹老师著作的忠实粉丝,我阅读着、理解者、运用着、创新着、反思着。如今我想把自己体会和广大读者分享。

  尹老师成功的养育、教育了一个女儿——圆圆。在阅读尹老师的作品时,经常会感觉到,尹老师收获的喜悦。尹老师分享的每个细节,在我看起来都那么的真实和感同身受,让我不由自主的想去在自家的孩子身上尝试一二。我认为只要原理吃透,就能够消化吸收。事实证明好用,管用。(参见《我的“尹氏”教育》一文)

  但我也注意到了,尹老师的女儿圆圆是尹老师自带大的(参见尹老师:《自己不带孩子就是渎职》一文)。单就这一点,很多家庭就已经不合格了。所以尹老师的教育理念虽然大家爱读,也认可,但难于消化吸收。好书最后当做看热闹。

  当前孩子的父母很多是独生子女,要养四个老人,在大城市经济压力下,只能选择夫妻两个人都上班,然后把孩子交给老人带。育儿话题电视剧《虎妈猫爸》开始几集就反映了这种情况。

  拿我个人来说,大儿子是奶奶带的,小女儿目前是姥姥带。我们夫妻两个均上班。我想中国的大部分70、80、90后情况和我差不多吧。往往越是大城市的工薪家庭,读后感.这种情况越是普遍。(在这里不谈中国那些10%的富裕家庭,他们不涉及到培养孩子的困难问题,教育用钱是可以铺出来的)再有就是工厂的普通职工,他们往往把孩子放在老家,自己或夫妻两人都去外地打工。那就更是“渎职”了。但没有办法,这就是国情。

  所以尹老师的个人条件、家庭环境、圆圆的固有性格等方面来看,并不能代表中国广大的家庭特点。(母亲看了书,能马上辞去工作的恐怕少之又少)再比如有的家里是男孩,主要是爸爸在带,有的是女孩,却是爷爷奶奶在带等等各种情况。

  我更喜欢把尹老师的著作看做哲学著作来阅读,因为理念是通用的,确实给我很大的帮助和启发。我也希望我能以个人浅显的理解水平来注解《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以期全国的爸爸妈妈们对这本书有更透彻的理解和运用。为祖国的花朵,多添一捧好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篇7)

  如果你只有时间读一本育儿书,那么就是这本书了。理论与实际问题并重,读下来心灵一直被滋养着,像沐浴在阳光下。尹老师不只对教育心理学有深入的研究和思考,而且目光犀利经验老道,个人认为甚至胜过1。

  给孩子充分的爱,自由,尊重,信任,这是教育的真谛和基本理念,而这些最大而化之的理念,反而实践中越容易被忽视,又或在爱的名义下屠戮孩子心灵。另,平时也总认为,父母是入门门槛最低的职业,确是最需要终身学习的,然而太多父母都不够资格。如果别人对我们孩子的身体有一丝伤害,我们肯定还击。但是多少父母,一次次不负责任地用亲自用刀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划下道道伤痕。理念与实践常常双标的我也惭愧至极。

  纪伯伦的《致孩子》共勉: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属于,生命对自身的渴望,而成为的儿女。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个世界,而不是从你的身体,分裂而成,

  他们和你在一起,但不是你所有。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而不是他们的灵魂,

  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那个你即使在梦中,也无法企及的地方。

  你可以努力向他们学习,

  但不要企图,使他们变得像你一样。

  因为生活既不会倒退,也不会在过去停留。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篇8)

  利用一周的时间,“听”完尹建莉老师的亲子教育书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选书时被书名所吸引,一点一点“听”下去,渐入佳境,原来教育孩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父母的给予,细心引导乃大于天!读到“女儿生病,妈妈在医院里悉心照顾,那一刻,心里很难过…”童年一去不复返,有些记忆却总是横亘在脑海里难以抹去。遗憾既已形成,释怀、放下才会轻松前行!书中有一句话读过后感触颇深:“现代教育中,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时间和心思,不就是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历程吗?”由衷赞成尹老师的一些观点:不要捉弄孩子;让孩子爱上阅读;培养学习兴趣大于看重分数的高低;惊叹孩子想象中的河流是粉红色,云朵是蓝色;父母要自己带孩子;母亲对生命的热爱会像她的焦虑一样感染孩子,陪伴孩子长大是收益最高的投资!尹老师是一名教育学专家,也是一位教女有方的妈妈。这本书是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桥梁,因有感于家庭教育的被忽视与不得法,而取名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她用自己多年来教育女儿的亲身事例来论述教育观点,举例充分、语言生动,读起来通俗易懂!本书阐述的观点我颇为赞赏:要使孩子的学习能力强,不是去上各种提高班,有一种“魔杖”就是课外阅读。凡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就会更好;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孩子在小学,甚至初中低年级时,仅仅依靠聪明是可以取得好成绩的,但如果没有阅读垫底,年级越高越会显出力不从心。她反对给那些阅读经历尚浅的孩子去上所谓提高“写作技能”的作文班,阅读对写作来说,是最根本、最重要、最有效的“大技”,而抛开了阅读所讲的种种技巧,最多可以称为“小技”。没有大技,一切小技都没有实现的条件。她还提出了好多关于阅读方面的建议,比如应该让孩子感觉到阅读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没有任何其它的目的;好阅读尽量用书面语,坏阅读抛开书面文字大量使用口语;好阅读要求快快读,坏阅读要求慢慢读;好阅读在乎读了多少,坏阅读计较记住多少;好阅读读字,坏阅读读图。作为家长,给予孩子最大的帮助,就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是学校老师无法做到的。平日,老师们总是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督促孩子养成好习惯,但收效甚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妈妈给孩子文明的氛围,孩子就将在这文明的氛围里生活。“有些无伤大雅的错,就让孩子犯吧。”听起来,这是很多严厉的老师和家长所不能容忍的。尹老师提出,儿童犯错,上帝都会原谅。大人永远不能期待一两次犯错之后,孩子就会马上改正,教育的作用立竿见影。绝大多数情况是,你教育、惩罚了千百次,孩子还是照样犯错。这时,如果你还是无法容忍,那只能把自己“逼上绝境”,糟糕、愤怒的情绪笼罩头顶,进而殃及孩子。而一旦孩子对大人产生恐惧,将会筑起心灵的防线。无疑,这会严重妨碍更深层的沟通。所以,有些错,如果无伤大雅,就让他错吧。你不能精确估计孩子改掉这个错误的时间,那就踩踩刹车,让儿童在成长中自行修正。书中的很多观点来源于生活,被作者一提炼后显得生动准确,而且极易让读者接受。“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不是用天平衡量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孰轻孰重,反而,让我,一个并不成熟的女生深受启发。我希望,将来某一天,成为妈妈的我,是一位合格的母亲!这便是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咖啡]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篇9)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1

  写这篇连载文章时,我是一个8岁男孩以及一个2岁女儿的父亲。对于尹建莉老师的名著《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多年来不但我自己反复阅读,而且推荐了身边的同事、家长购买阅读。我是尹老师著作的忠实粉丝,我阅读着、理解者、运用着、创新着、反思着。如今我想把自己体会和广大读者分享。

  尹老师成功的养育、教育了一个女儿——圆圆。在阅读尹老师的作品时,经常会感觉到,尹老师收获的喜悦。尹老师分享的每个细节,在我看起来都那么的真实和感同身受,让我不由自主的想去在自家的孩子身上尝试一二。我认为只要原理吃透,就能够消化吸收。事实证明好用,管用。

  但我也注意到了,尹老师的女儿圆圆是尹老师自带大的。单就这一点,很多家庭就已经不合格了。所以尹老师的教育理念虽然大家爱读,也认可,但难于消化吸收。好书最后当做看热闹。

  当前孩子的父母很多是独生子女,要养四个老人,在大城市经济压力下,只能选择夫妻两个人都上班,然后把孩子交给老人带。育儿话题电视剧《虎妈猫爸》开始几集就反映了这种情况。

  拿我个人来说,大儿子是奶奶带的,小女儿目前是姥姥带。我们夫妻两个均上班。我想中国的大部分70、80、90后情况和我差不多吧。往往越是大城市的工薪家庭,这种情况越是普遍。(在这里不谈中国那些10%的富裕家庭,他们不涉及到培养孩子的困难问题,教育用钱是可以铺出来的)再有就是工厂的普通职工,他们往往把孩子放在老家,自己或夫妻两人都去外地打工。那就更是“渎职”了。但没有办法,这就是国情。

  所以尹老师的个人条件、家庭环境、圆圆的固有性格等方面来看,并不能代表中国广大的家庭特点。再比如有的家里是男孩,主要是爸爸在带,有的是女孩,却是爷爷奶奶在带等等各种情况。

  我更喜欢把尹老师的著作看做哲学著作来阅读,因为理念是通用的,确实给我很大的帮助和启发。我也希望我能以个人浅显的理解水平来注解《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以期全国的爸爸妈妈们对这本书有更透彻的理解和运用。为祖国的花朵,多添一捧好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2

  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最早,只是时间最长,影响力最远的教育,《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是我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一个同事给我推荐的那时候对于当刚刚做妈妈的我来说,一切都是懵懂的,不懂得如何去做一个妈妈,所以说这本书给我很大的帮助和启迪。现在重拾这本书之后我发现它里面的一些理念和教育是相通的,通过案例的分析给人们阐述了,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好孩子的妈妈,这句话同样适合用在作为教师一员的我身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学生的老师。

  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则,笔者提出要言教更要身教的观点我很是认同,好妈妈必须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要做好孩子的好榜样。在校园里好老师也要为学生做好好榜样,小到一个站立,一个坐姿的标准,进入校园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个人的卫生及穿衣打扮,活动时的纪律,每天的本职工作,遇事处理的态度与方法等等,在在师德师风42条负面清单出台后,作为老师的我们更应该好好的约束自己,为学生做好榜样。

  其实有部分老师平时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大的方面都做得很好,但是在细节的方面还是做得不够,要知道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且加以效仿,为什么有的家长会反映,我们管不住呀!但老师的话孩子可以当圣旨,渴望而知,老师的言行举止好重要,就好比一本没有文字的教科书,潜移默化的浸入学生的头脑中。

  对于学生来说,这是有巨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的,这种老师们平时无意识产生的一些,也是最为直接,最为深刻,最为持久的。一天,在学校里面看见两个学生为了一点小事在那里起争执,其中一位学生讲出了自己的道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学生说了一句,我们老师说的怎样怎样,说明这个老师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说老师必须要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只有这样做才能给学生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做好孩子的人生榜样,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让自己的教育溃于蚁穴。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3

  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不少让他们感到困难和惧怕的.事,家长的职责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让孩子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些事情,把痛苦降到最低。最近在读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其中关于帮助孩子克服打针恐惧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最近在读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其中关于帮助孩子克服打针恐惧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就拿打针这件事来说,从宝宝出生以来就要打无数次,可是如何面对打针这件小事,家长们都是怎么做的呢?

  以自己的感受代替孩子的感受,认为只是打针而已,没有必要害怕。以哄骗的方式,告诉孩子打针一点都不疼。以承诺的方式,告诉宝宝打完针就可以吃零食、买玩具。

  但是这样做会导致孩子对打针这件事情还是无法克服,反而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而尹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几个原则,这对于必须要让孩子承受一些痛苦,如打针、吃药时,我们可以遵循原则: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篇10)

  这本书写得还是很不错的,对孩子的教育从根本观念上起了一个更新和强化作用,颇值得一读。

  以下是文中的重点摘录,以便不时翻阅,复习

  自由的孩子最自觉

  不要在任何事情上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大人和孩子之间是平等的,管得越少孩子会越好。

  家长把“慢点”“小心点”挂在嘴上,就是在不停地用潜台词告诉孩子,你是鲁莽的,你总是做得不够好,我必须时时提醒你。

  最高的礼貌和善意不是一定要说点什么和做点什么,而是得体和有分寸,以让对方感觉有用或舒服为原则。

  无所谓的小事,视而不见,不让孩子难为情。

  多余的提醒和安慰只是满足了家长,却给了孩子不信任和羞辱。

  你变弱些,孩子就开始强大;你不膨胀,孩子的世界就宽敞;你收敛起来,孩子的格局才能变大。

  所谓的“和孩子一起制定制度”,不过是一个形式,是成人利用强权单方面给孩子制定的。这些“法律”或“制度”充满了强权和虚假,是“恶法”,因为家中的所有成员地位是完全平等的。

  任何关系中,只要有强权就有伤害,家庭生活中尤其如此。

  “放手”的原则就是,在每一件具体事务面前,不要控制,要引导;不要太有痕迹,尽量无痕;不要怀疑,要相信;不要插手,要接纳。

  如果一个人坚信“人之初,性本善”,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完美独立的个体,坚信在这个孩子的内部,早已具备了“成为他自己”的所有要素,就像一颗麦粒具备了所有成为一头麦穗的要素一样,那么他就会完全安心于去做最简单的浇水锄草工作,而不会精细安排这粒种子何时出苗,何时开花,更不用担心它会长成一株野草。

  自由只有一种,剩下的都是不自由,不自由的程度有各种不同。爱也只有一种,那就是无条件地接纳和支持,有条件的爱不是真正的爱。而我们要给予孩子的,就是真正的“爱与自由”

  跟孩子谈话,注意要从“我告诉了你什么”转移到“孩子接收到了什么”,请关注自己的“潜台词”。

  孩子要“用功”,说目的不是为了要“成绩”,而是要“未来”——难不成天下有哪一个家长向孩子要用功,仅仅是出于要成绩,而不是要未来?事实是每个跟孩子要成绩的家长,要的都不是成绩本身,都是在要孩子的未来。

  爱和溺爱是两件相反的事

  爱的本质是要给孩子自由、宽容、欣赏,而溺爱的本质则是管制、包办、批评。溺爱不是爱,是披着爱的外衣的占有和控制,其背后的心理基础是恐惧和不信任。

  自由的含义绝对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胡作非为——这恰恰是不自由的表现——真正的自由不是放任,而是给孩子选择权、尝试权和犯错误权,使孩子获得成长必需的生活经验。

  真正的成长必然是自由选择的结果。任何形式上的爱的匮乏或剥夺,都会给孩子造成某种程度的心理创伤。

  孩子惯不坏,家长越平和,孩子越听话。面对孩子时,请拿出理解与耐心,学会做“听话”的家长,倾听孩子的需求,尽量即时满足她。

  父母的“权威”不是靠立规矩、强迫孩子服从来确立的。那样树权威,本质是成人恃强凌弱、以大欺小,可能会获得孩子表面上的“顺从”,却会让孩子在内心更鄙视你,甚至埋下仇恨和怨毒的种子。

  你说得很对,真正的权威,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尊重孩子,给他与自己无异的自由。当孩子从父母这里获得充分的爱,建立起充分的信任感;当他遇到问题时,总能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帮助,他自然会对父母表达出依恋和信赖——父母的“权威”就这样出现了。

  以后在任何事情上都可以这样,只要不危险,都可以让孩子玩。你越这样“惯”孩子,孩子将来越听话。你现在越少说“不”,将来越不需要说“不”。

  孩子过分懂事并不好

  孩子“太懂事”在很多人眼里可能不是问题,甚至是优点。其实,表面的“懂事”不过是讨好,是尽量让别人舒服,以憋屈自己来迎合别人。

  人生的终极目的就是找到自己,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找到自己、成为自己,就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了幸福

  人若想去做一件事,总有办法;人若不想做一件事,总有借口。

  在家庭成员之间,“纵容”是更理想的相处模式。孩子是不会被“惯”坏的,一个人的生命受到的阻碍越少,越能活出自我,就越能成长得健康。

  人的第一个正义感是自爱,这是人的天性,是人能够生存的前提;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发展出善待他人的能力,即同理心,这是一种社会属性。

  不要去试探孩子对父母的爱,因为孩子对你的爱,是由你对他的爱来决定的,你越是无条件地爱孩子,孩子越会爱你。

  “逗”孩子是一种恶习,毫无趣味,只会增加孩子的社交恐惧和对他人的不信任。

  母爱注定是个逐渐分离的过程,当孩子真正长大了,自然会逐渐在空间上和妈妈保持距离

  孩子掩饰和撒谎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逃避大人的责怪。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是真正被尊重、被爱的,他对父母有全然的信赖,有十足的安全感,他就不需要在“闯祸”后慌乱,也不需要隐瞒——没有害怕就没有谎言。

  如果一个孩子想快快长大,那是因为他对自己的处境不满,羡慕成年人的特权;如果一个成年人希望一个孩子快快长大,那是因为他厌烦孩子带来的负担。

  爱孩子就是努力从孩子的视角来看问题,体会孩子的内心感受,学会如何跟孩子说话。

  让孩子勇敢说出自己的愿望

  在我们和自己的父母相处中,在我们和孩子的相处中,经常会出现因交流不畅而引起的误会、痛苦。这些误会和痛苦有时不是因为不爱或不关心,恰恰可能是因为彼此太在意对方的反应而不敢说出来。孩子们的心思都非常细腻,他们会想到很多成人根本想不到的东西。

  孩子大发脾气时,家长要接纳孩子的情况,然后对他的坏情绪进行“转移”——双管齐下,会让孩子的情绪彻底扭转,更快地好起来。

  吃喝拉撒睡不用“精细化管理”

  好关系才有好教育

  好感情本身就是好教育的一部分,夫妻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底色

  在家庭生活中过度强势的人,他(她)让配偶承受多少压力,就会让孩子承受多少重负;给配偶多大的控制,就会给孩子设置多少阻碍。

  遇到教育冲突时,第一,不要觉得是坏事,反而要珍惜,知道这是学习的机会;第二,不要让冲突一直存在,而要寻求解决,达成共识。

  “放羊式”教育实际上表达了大人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给了孩子自由和选择。

  经典诵读建议越早越好,从1岁到18岁都是背诵黄金期。内容建议选择以唐诗、宋词、元曲为主的历代古典诗歌:清代车万育的《声律启蒙》或李渔的《笠翁对韵》,以及老子的《道德经》。

  性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和金钱教育

  爱美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女孩子的天性。“天性”是经不起过度压抑的,压抑太久,要么死亡要么扭曲变态。防止性侵的第一个办法是父母尽到监护责任,第二个办法是尽到教育责任。

  教育中的很多错误观念,其最深的根源就在于对童年的蔑视。如果人们把童年仅仅当作成年的准备阶段,就会肆无忌惮地压榨童年,剥夺童年——这就是当下孩子们活得很累的根本原因。

  自慰本身不会伤害身体,是认为它会损精耗气的担忧和焦虑才伤害身体健康;自慰本身不会导致孩子道德堕落,是自我罪恶感和羞耻感才会伤害孩子的心理。手淫不是问题,它完全就是儿童自我探索、自我娱乐的一部分,所以不需要管。

  孩子的兴趣爱好应该成为他生命中的享乐,而不是大人的虚荣心和炫耀。至于是否参加比赛,孩子想去参加,就让他参加,不用顾虑背后是否有“暗箱操作”,也不用要求孩子必须认真对待。

  孩子是来拯救成人、引领成人的。一个好妈妈并不意味着是一个完美妈妈,而是一个善于学习和反思的妈妈。养育孩子的过程是母亲自我成长、自我疗愈的过程

  孩子的玩伴到底是好还是坏,这个结论应该由孩子而不是由大人来作判断,这是对儿童最基本的尊重。经由孩子自己得出的认识才是经验,对他今后学会选择朋友、保护自己是非常有益的。

  儿童是最遵守公平原则的。在孩子遇到问题时,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孩子们自己去想办法,这是最好。

  如果家长不在人际交往上斤斤计较,孩子自然能学会豁达;如果家长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勇敢而得体地解决争端,孩子自然也能习得这方面的智慧。

  想要孩子自信,最好的办法是让他知道自己不错,所以大人要经常肯定他,对他的缺点要“视而不见”,只要不涉及危险和道德,一概不管不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全然地尊重孩子的自由。

  成长是件缓慢的事,修正一个问题更不能着急。珍惜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天,让每一天都轻松些、愉快些,你的问题也就在不经意间解决了。

  孩子的受气相都是从家里带出来的,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在父母亲那里。记住,每一个孩子和自己的家长都是完全平等的,是各自独立的人。

  小数额的财物,谁捡到归谁。但只要有可能找到失主,我们的身份就必须不能是拥有者,而是暂时保管者。

  真实和善良是道德存在的第一条件,首先是真实,失去这条,善良也成了伪善,道德也成了虚假道德。

  父母对待金钱的态度会耳濡目染地传递给孩子。如果大人在生活中没有表现出对金钱的崇拜和追逐,而仅仅是当作生活的一种工具,那么孩子也会学着去处理与金钱的关系。

  孩子未来的道德面貌和他家有多少钱没关系,只和他的家教有关,和他成年后的自我教育有关。

  孩子将来会不会乱花钱,关键在两点:一是家长的榜样做得如何;二是他内心有没有物质上的匮乏感。心理健康的孩子总会得体地处理一切生活问题,内心丰盈的孩子不会对乱花钱上瘾。

  钱是为生活而服务的,不要把节俭当成生活的首要原则。过度节约实质上就是过度看重钱,这是一种内在匮乏感的表现,是对生活终极目标的迷失。如果家长过度节俭,恐怕孩子将来会形成吝啬的毛病,或者因为从小形成匮乏感,对物质反而有很大的贪欲。

  不要吝啬爱,更不要吝啬钱,让孩子在爱和钱两方面都有丰足感。不要担心买了乐器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事实是只有孩子内心轻松愉快了,才能激发出自觉学习的动力,成绩才能上来。

  纯真善良不但不会让人遍体鳞伤,还会是最好的保护伞和守护神。你难道没有注意到事实吗?世界上,到底是好人倒霉的多还是坏人倒霉的多?到底是纯真善良的人获得幸福的概率大还是奸佞狡诈之人大?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一定会吸引同频共振的人来爱他。吸引力法则适用于每个人、每件事。

  以为多写作业就可以让孩子学得更好,可以熟能生巧,这不过是一种简单思维下的推断。物极必反,太多的作业会造成孩子的压力与厌烦,作用恰恰是反教育的。

  接纳自己才能接纳孩子

  宗教的终极目的,是引导人们去认识自己,忆起自己的真实身份,唯有真实面对自己,看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才有可能根本性地解决问题。你唯有真正理解了自己,你才能真正爱上自己,而不是爱上别人眼中的那个自己。那么你才能爱上你的孩子,继而真正爱上所有的人,真正达到“以德报怨”的境界。每个人都是一尊佛,每个人都是一个神。如果你诚心学佛,那么就从你的孩子做起吧。她也是一尊佛、一个神,请发现你内在的慈悲之心,去爱她,去尊敬她吧。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离佛越来越近了。

  接受自己的胆小,接受自己朋友少

  对父母的无心之过给自己造成的“缺点”,要停止自责,接纳自己,享受当下。停止自责和愧疚后,下一步就是接纳——接纳是改变的第一步,即你认为自己是哪样的,就允许自己是哪样的,不要进行对抗性评价。阅读是最好的自我疗愈方式,请把阅读当成你的终身爱好。

  逼迫他人做其并不乐意做的事,是真正的没有礼貌,是缺乏修养和素质的表现——若给孩子这样的教育,孩子学到的恰是无礼和缺少修养。

  孩子哭的时候正是家长和孩子沟通的最好时机,要珍惜。从解决孩子哭泣开始,努力去和孩子沟通,用心去了解他。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哭泣,一定是有某种原因。如果实在了解不了,就随孩子哭泣,接纳他的情绪,千万不要去阻止,也不要为此烦躁。

  婚姻是好教育的一部分,但这个“好”并不是勉强维持,而是指每个人选择过最舒适的生活。

  对亲人最好的祭奠是让自己活得更好。

  爱带来欢乐,恨带来痛苦。宽恕和放下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一旦真的放下了,自己就真的强大起来了。

  多看书,多和智慧的人接触,多和正能量的人交流,多去诚实面对自己,多思考,这是通往智慧和正能量的捷径。

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
母亲节作文 | 关于妈妈的作文 | 妈妈我想对你说作文 | 给妈妈的一封信

  想了解更多读后感网的资讯,请访问: 读后感

本文来源:https://zw.liuxue86.com/z/4835861.html
延伸阅读
写作品的读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在作者写的作品中总有一些让自己深有感触的故事情节。经常写读后感,写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得到提高,栏目小编为您提供了一篇对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读后感
2023-05-07
这篇文章将从多种分析角度全面探索和理解“《山中访友》读后感”,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阅读让我们无论身处何处,心灵总有归处,读作品能使我们思考许多人生的问题。写下每一个感触和体验
2023-05-07
出国留学网的编辑的文章是关于感动中国人读后感的最佳指南您会从中受益匪浅。“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读书是一辈子的事,读完作品之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每逢遇到这样好的作品,
2023-05-07
科技发展的今天,文档的重要性日渐增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优秀范文的写作。高质量的范文可以帮助我们很多,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我们特意收集和整理了西顿野生动物故事读后感,可
2023-05-07
读书可以让我们远离不安,作品这本书值得我们反复去读,为了是自己更加了解这个作品,应该好好写一下感受了。写好作品的秘诀有哪些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读后感谛听教育春天,供大家参考借鉴,希
2023-05-07
如果您对此类话题感兴趣出国留学网小编建议您阅读一下好妈妈读后感。读书是与前人会心的交流,读书是自我灵魂的感悟,作品这本书当中的细节感动了很多人。写读后感要基于事实,根据相应的依据评
2023-04-29
有关“《妈妈的礼物》读后感”是出国留学网编辑精心整理的内容,作品本身就是一部作品,它使你更好的认识作品。一篇文章,可以找出许多感点,我们在写读后感时,可以不拘束特定的格式,希望大家
2023-03-11
书海里,有比生活更动人的风景与美好。在读完作品后,受益颇多,对于作者了解更多。假设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那么你知道写作品读后感时从哪些角度去写比较好
2023-04-20
读死书是没有用的,要知道怎样用眼睛去观察,用脑子去思想才行。随着自己在作者写的作品中看到了更多的感悟之后,我们可以撰写出读后感,并将自己的心得感悟分享出去。最近你是不是有写读后感的
2022-12-28
以下内容“非常妈妈读后感”为小编收集整理,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使人提升自我,根据作者写的作品,我们可以写出一篇优质的作品。而自己动手写读后感可以培养
2023-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