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观后感是对电影的感想和体会,应该以写出自己所感所受为主,并不是需要过多描述“观”的过程。当写作品名观后感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不要离题,下面为大家提供了集结号的观后感,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获取更多相关内容噢!
集结号的观后感 篇1
在《集结号》中,我们看到了同是炎黄子孙的两方战士以残忍的方法互相杀戮,子弹钻入肉体、滋滋作响的声音始终在观众耳边回响,窄小的巷道里满是断肢残臂,杀红了眼的战士甚至冒大不韪枪杀俘虏。特别是还有谷子地在为小我讨回尊严时所经历的种。种窘境,这一切都让我感觉到,冯导演实际上是在以一种让观众揪心的手法来提醒我们大家,关爱个人,关爱生命。所以说,称《集结号》是中国版的《拯救大病瑞恩》,不无道理。
中国历史是一部崇尚集体主义的历史。我曾赴某水电厂考察,多年前响应组织号召来到这深山老林的热血知识青年们已是垂垂老朽,可如今世事已变,他们深为自己儿孙入学就业而发愁。我还曾去过一老国企,厂区外山脚下那一排排建于四五十年前的低矮房屋多属于当年那些支边的老员工,比他们晚进厂数十年的则住在旁边的现代化建筑里。对他们来说,组织靠不住,子女又没出息,可谁又会来拯救这些老年“瑞恩”呢?
我并非试图证明小我比大我,或者公平比效率,更重要。局部利益服从于整体,这完全正确。但我知道,观众们流泪的主要原因并非47名烈士死得伟大,而是因为整体利益满足之后,局部利益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明明是烈士,却被认定为“失踪”;谷子地为烈士们积极奔走平反,除了受害者,却没有人真正当回事(剧中提到,老兵寻找部队的信件有几十万封);还有一名受害者,他感到不平的原因却是,“失踪”者家属的补偿比烈士家属要少很多。
所以,我认为,观众们的泪水,是委屈的泪水,既为自己,就象活着的谷子地,也为逝去的先人,就象那47位长眠地下的烈士。其实,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向组织要求的'并不多。由小纸袋装着的那一枚金属小片片,还有那向空中鸣放的枪声,都足以让受了多年委屈的国人泪如泉涌,泪如泉涌之后则是一如既往地认真工作,继续牺牲小我。
集结号的观后感 篇2
《集结号》讲述的是共产党对抗国民党发生的故事。47名战士没有听到集合的号声,最后在3次突击战中全部阵亡,仅幸存下来的连长也被炸聋了一只耳、炸瞎了一只眼。
这47名战士最让我值得学习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坚强、守纪。虽然他们一直没有听见集结号,但他们一直在战场上殊死拼搏。如果换成我们,我们也许早就全逃光了。正是因为他们的坚强和勇敢,使国民党一次又一次的战败,而且使国民党损失了三辆坦克。
但我从集结号里,也看到了一些不太明白的地方,比如烈士的家属补偿700斤小米,而失踪的战士家属只有200斤小米。失踪的战士定性十分随意,让人感到十分不公平。我觉得无论是失踪、在世还是牺牲,都是为中国做出贡献的人,都应该得到同样的奖励。
看着《集结号》,又让我想起了我们军训的生活。想想我们的军训生活,一日三餐,餐餐都吃得饱,仍觉得很辛苦。但《集结号》里的战士,天天吃不饱,到了最后,47名战士的口粮只剩一个馒头。跟我们的军训生活相比,简直就是天差地别!
《集结号》里的战士誓死保卫祖国,正是无数个这样的战士的努力和牺牲,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打下了基础。如此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和安定的社会,我们更要珍惜。
集结号的观后感 篇3
总是听说《集结号》这部影片,特意借来影碟认真观赏了一遍。看完后我久久陷入思索。我真的被震撼了,那一抹战争后的惨淡和血色,仿佛唤醒了我的那一颗炽热的心,让我看到了高高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空的五星红旗是多么的不容易.我们应当永记那些为了我们而牺牲的人,那些英雄!那些英魂!【dHb100.COm 】
《集结号》和我从前看到的影片不一样,她并不是传统的,教条的,宣扬解放战争怎么样的影片。他更多的是在宣扬一种人性,我非常佩服导演敢这么做。每个人看《集结号》,都会得出不同结论。《集结号》在说:为你卖命之前,一定要搞清楚,他是否知道我,知道我在给他卖命。《集结号》在说:不要轻易让人为了你也不在乎的事情卖命。还不起啊。《集结号》在说:这世界上,没几件事情值得为之卖命。事情如果没价值,所以,也无法渴求回报。
而我说,不要为了过去的东西念念不忘。我理解一个人心结打不开的那种痛苦。而且这个心结上面沾着鲜血。但是,纠结在心里也改变不了已经发生的事实。古人给我们的忠告是难得糊涂,这句话的深刻含义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感受越深。更何况知道结果没有实在的意义,逝者已矣。战争有她铁一般的残酷规则--炮灰的比例。这是战争的宿命。关键的不是纠结一生寻找没有答案的答案,关键的是大多数人活着。大多数人有了明天。大多数人有了明天,才有我们的今天。这是战争的意义所在。
必须遗忘。有些结果不知道比知道更好,重要的是未来。人最伟大的地方在于宽广的胸怀和爱,这是我的一点想法,可能有一天我也做不到,但是我会尽力去做,让宽容与和谐占据我们生活的主流,让我们的世界多些阳光,多些理解。多些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