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会使人思考更深层次的道理,阅读了作者写的作品,我们的内心被故事里的剧情深深折服。什么样的作品读后感才值得与他人分享?出国留学网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飞往读后感”。
飞往读后感(篇1)
我避免了解任何背景资料,用完整且空白的心态读完这本书。每一次不由自主地收紧内心,每一次毫无意识地攥紧十指,是在读到塔拉一次次地遭受暴力和胁迫,一次次地被重新拽回到巴克峰,一次次地形成内心极大的落差以及无数次的被否认。
塔拉在开始接受教育后的很多年里获得的那些光环和知识依然无法覆盖和治愈原生家庭的痛,所以,令我们受到震撼的不是那些熠熠生辉的光亮,也不是原生家庭的荒诞与戏剧。是一次又一次的争取、无法理解、失败,见证了她不凡的勇气,不懈的坚持。这些词,在她身上有了光环。
“过去是一个幽灵,虚无缥缈,没什么影响力。只有未来才有分量。”
荒诞不代表冷漠和无情,这也是塔拉一直相信并且坚持的—爱,“世界末日来临时我可以去接你”,这份爱在很长时间里被所谓的“信仰”打败了,最终它还是出现了,但是要在战胜自己之后。
主题是“教育”,教育给了塔拉生命无限的可能性。但这不是我们被要求去学些什么,也不是被要求去明白的理论和定义,是“一千个哈姆雷特”般的理解,是感知和思考的无限循环。
“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它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
飞往读后感(篇2)
为一位草药师母亲,我想谈谈中医!
其实很想说一说我对中医的感受,作者的母亲是为草药师,作者一家的病痛治疗过程基本都有母亲的草药来参与,但文中对草药近乎魔幻的描写或许会让人觉得不安。很久以来,中医和中药也总是处在争议的漩涡,可是中医和西医本就是从不同的角度着手治病的啊,仅仅从西医的角度评价中医,怎么可能得出一个客观的评价呢?
我想可以这样说,目前科学观察和检测到的东西,只占宇宙质量的4.6%-4.7%之间,我们可以把这能观测到的4.7%,其余95.3%的事物,是几乎未知的。西医是从通过已知的科学的观念、以及实验基础的支撑,医治的也是已知或者至少可以尝试研究的疾病。而中医跟西医最大的一个区别,是中医承认许多的未知,它认为人体的疾病,很大一部分是由未知的原因造成的。
虽然中医也和西医一样,没有办法找出未知,但中医认为,即使是未知,也是有迹可循的,可以通过望闻问切来检测,也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比如中药、针灸来调整和恢复到正常状态,从而达到治病的效果。中西医最根本的区别,两种医术体系的入手点,根本就是不同的,西医所研究的部分,不过占了5%左右的部分,凭借对5%的了解,就质疑95%的错误,这是很荒谬的。甚至西医还没有把这5%研究明白呢,否则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绝症了。
飞往读后感(篇3)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800字!
这本书带给我非常多的震惊,巅峰是在读到三分之一时,发现作者和我同岁。
我还记得在我上初中时,全国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我凭借一篇论素质教育带来的变化的作文,拿下了期中考试全年级总分第二的成绩。当时我在作文里颇具小聪明地感慨了素质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私下在周记里暗搓搓地指出学校对素质教育的阳奉阴违,更在日记里针砭素质教育的治标不治本,愤愤不平于不同地区高考分数的不公以及艳羡大洋彼岸欧美学生生活的精彩纷呈。
但这本书让我大跌眼镜,这个和我同岁的姑娘,因为父母偏执的思想和教育,虽然出生在美国,17岁前居然没有上过学。这颠覆了我对开放先进的美利坚教育的印象,很多时候我以为自己在看一本上上个世纪的小说,不得不在匪夷所思中时时对标我自己的成长岁月,这种对标简直让我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得荒诞不经。
我看推荐,原本以为这是一个自立自强自学成才的励志故事,打算好好学习一下作者的坚韧品格和优秀的学习方法。结果,感觉书中的情节没有一处是我的常识能够理解的,好几次我都只能放下书,缓一缓才能继续。我常常感慨,这家人是否没有疼痛神经?为什么可以有这么多的事故和伤害?一个狂躁偏执的父亲,一个逐渐被洗脑的没有能力保护孩子的母亲,一些不具备思考能力的兄弟姐妹,一个暴力阴郁的兄长…想想都感觉要窒息了。我不得不折服于这家优秀的基因和作者的蜕变,卓越的思辨能力让她能够跳出如此奇葩的原生家庭,求学于剑桥,最终成为哈佛的PhD。换做是我,大概也就是奥黛丽的水平了。
她的蜕变,虽然确实教育占了很大的比重,但本质上作者就是一个非常具有思辨能力的人,她自始就没有完全接受父母的传承。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我觉得这种家庭完全没有任何可留恋之处,但作者显然一方面认同education对她带来的巨大颠覆,一方面又强烈地无法割舍原生家庭的情感维系,虽然她现在已经不再和父母来往。最近看了一些原生家庭的心理书,时时感慨,我真的是一个在非常正常的、充满爱、鼓励和尊重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但这本书让我深深羞愧于自己的成就,相比于书中如泥潭一般烂糟的成长环境,我辜负了简直如天堂一般的青少年时光。
凌晨一点终于看完了,怀着难以平复的羞愧和感慨入睡,结果就是,梦见老板让我不要上班了,回去重新参加高考。
飞往读后感(篇4)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的名字取的非常漂亮,很有诗意,据说是取自《圣经》里面的一句话。这个名字是意译,中文版的意译,不是直译。直译的话,这本书的名字大概应该叫《教育回忆录》,我们必须感谢译者的创意,中文版的名字,对这本书的畅销来说,起码是起了一定作用的。
作为一个理科生,我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有点不知所云,它的时间线稍微有那么一点混乱。而且它所描述的是一个普通人不可想象的场景,这一家子人简直像是与世隔绝,我们完全搞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生活?这里面的人,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对我们中国人来说都是那么的难以理解。一个坚信世界末日马上就要到来的父亲,一个为了迎接世界末日的到来而天天辛苦囤积各种必需物资的父亲,一个坚决不让孩子们上学的父亲,一个到处宣传医院和政府是魔鬼的父亲,带领着(必须)坚信父亲的母亲和孩子们,确定不是在开玩笑吗?尤其是,这并不是发生在中世纪,它就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这一段时间的美国,这真是叫我们绞尽脑汁也想不通,难道中国人和美国人差别就那么大?
当然我们很快会知道,不是中国人和美国人差别那么大,而是这个父亲和正常的父亲差别很大,他很可能是个精神病人。他也许患有躁郁症,或者能解释其偏执狂行为的十几种精神疾病之一。当然,因为他从来没有上过医院,所以不能确诊。然而他的行为是让我们匪夷所思的,但是最让我们匪夷所思的是,他还就这样过了一辈子,并且,过得似乎还不错。
作者塔拉是家里最小的孩子,随着她的年纪慢慢长大,她变得越来越不能理解父亲的所作所为。17岁的时候,她不得不像鸟一样飞出了父亲的山,飞往了她自己的山。后来,她成了哈佛大学的哲学硕士,剑桥大学的历史博士,而这些对普通人来说非凡的成就,却是她的父母所不能原谅的罪恶。他们试图让塔娜迷途知返,承认自己犯了错误,回到他们认为正确的道路上来,这样,他们就还是一家人。然而塔拉没有办法再回去,虽然父母对她来说也是人生中无比重要的部分,但是,她内心深处有一种更本质的东西,在阻止她回去。最终他们因此和她决裂,甚至不再与她见面。
这种决裂对塔拉的影响是如此的巨大,以至于如此坚强的她有一阵也患上了抑郁症。这个家也许不完美,很狭窄,但是它至少是温暖安全的,就像每个人出生之前待的那个小小的子宫一样。然而要想获得新生,就得像足月的胎儿一样,拼尽全力从那狭窄的通道挤出去。这过程无疑是饱含着痛苦的。
其实忽略掉这本书中的宗教背景,这就是一个关于家庭和教育的故事。一个如何挣脱原生家庭的影响追求自我发展的故事,一个如何从狭隘的小世界走向真实的大世界的故事。从古至今这样的事情都在发生。小说中的父亲看起来不可理喻,但在现实生活中,比这位父亲还糟糕的随处可见。至少塔拉从来不怀疑她的父亲爱她。而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的作为,确实让人怀疑他们对孩子到底有几分爱。
而忽略掉家庭和教育的外套,这其实是一个……关于意识如何相互沟通的故事。
这个月,我一共读了三本(正经)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薛定谔(就是那个虐猫的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还有领导力大师麦克斯威尔的《连接》。
我想任何一个有想法的人,在他人生中的某个闲暇时刻,总是思考过这个问题的,生命是什么?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去探索意识是什么。糟糕的是,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和2000年前的人类一样,几乎一无所知。
我知道我有意识,可是我完全感知不到别人的意识在哪里。我所看到的,听到的,感知到的一切,跟别人所看到的,听到的,感知到的一切是一样的吗?独断专行的唯物主义者会说,是的,但是他们并没有“科学”的证据。像薛定谔这样的顶尖科学家,也不得不承认,意识也许是一个凭人类自己的能力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作文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就是我所感知到的世界,跟别人所感知到的,是不一样的。我透过窗户看到的那棵树,在别人的眼睛里,也许是完全不同的形状。就像《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父亲眼中的世界,和女儿眼中的世界,那真的就是不一样的。
人们通常不会意识到这一点,这个问题就是人与人沟通的最大障碍。人们通常先天不证自明的觉得,其他人眼里的世界,跟“我”看到的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应该有也只能有一种看法。如果两种看法不一致,那必定有一种是错的,有一种是对的。为了拨乱反正,从古至今有多少惨剧因此而生?
如果是陌生人,意见不同大可转身走开,然而家在给了我们保护的同时,又给了我们限制。我们无法转身就走。没有一个人不希望得到家人的爱,也没有一个人会和家人希望的一模一样。每个家庭都充斥着爱与冲突。
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的集体,父母天然的就是这个小集体的领导人。谁都知道一个糟糕的领导人会对集体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然而谁给父母进行过领导力的培训呢?到大学里面去看看,有哪门课程叫做领导力培训?
麦克斯韦尔不是大学里的教授,然而是有名的领导力培训大师,他到处演讲,也写过挺多书,我建议每个父母都至少找其中一本来读读。《连接》算不上特别有名的一本。麦克斯韦尔认为,每个人都在沟通,但很少人在连接。连接是一种能够产生共识的有效沟通。而要达成连接,核心是要以他人为主。作为领导力大师,他说自己一直致力于研究他人如何思考和感知世界。他列举了阻碍人们达成共识的四大障碍:主观臆断、傲慢、冷漠和控制欲。排第一的就是主观臆断,就是总认为他人感知的世界和自己是一样的。想一想如果别人感知的世界跟我们是一样的,那我们还何必去寻求共识呢?那我们就应该说的想的都是一模一样的才对。
好的书都讲着一样的事情。道理谁都懂,但是没多少人能做到。就像《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的父亲,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劳作,却从来没有想过要改变他自己的意识中对世界的看法,看一看别人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哪怕他认为的世界末日也就那样平平安安的过去了。20岁的他和60岁的他对世界的看法没有任何区别。但是生命不应该是这样的。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的第二部分“意识与物质”中说,总的来说意识与生物体的学习密切相关,它只对“新”的事物发生反应。所以,像父亲那样的人,已经把生命最大的馈赠,丢到了一边。
新者,心也。愿我们都做有心人,善用生命的馈赠,在广阔的世界,自由翱翔。
飞往读后感(篇5)
一直生活在一个家庭和睦、从小注重教育的家庭,身边朋友也都是类似的家庭状况,很难想像一个家庭拒绝学校、拒绝医院、拒绝一切政府设施。孩子出生没有出生证明、没有户口、不能上学,从小为父母打工。生病了不去医院治疗,通过土方、精神治疗,认为疼痛是上帝赐予的。父母还把这些反人类的思想强加给自己的孩子,不能有背叛、反抗。最不能容忍的是父亲的躁郁症,哥哥的家暴行为,大家都容忍且包庇,强行修改记忆。这样的无知又强势的糟糕环境,代价是塔拉一生都活在恐惧中,难以治愈。
最近看的一些电影、电视、书都会呈现一个原声家庭的背景,总让我唏嘘。电影《何以为家》中的赞恩,父母生而不养的心酸;小说《萤火虫小巷》中塔拉的家庭,目前生下她后就是一再的抛弃她,哪怕她在以后的人生中再出色却总是孤单的,没有母亲的爱让她的人生是有缺憾的;热播电视剧《以家人之名》中的子秋,单亲妈妈生下他后最后还是选择离开了他,从小就寄人篱下,懂的察言观色,懂事到心疼。那么多不完整的家庭下,最终受伤最深的还是孩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很懂事,这种懂事是超乎他们年龄的懂事,是没有办法,生活逼迫小小年纪的他们学会对生活屈膝。他们一次次靠近爱,却一次次被刺伤,最后还要告诉自己要懂事要坚强的活下去,爸爸妈妈还是爱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