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学生的我们通常都会被要求写作文,通过写作既锻炼我们的动笔能力,又能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写作就是反复的、随时的,多个角度的去练习,您会怎么布局您的作文呢?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关于粽子作文(篇1)
我爱吃香喷喷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己动手。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开眼界了。
我乖乖地在奶奶身旁耳染目睹,认为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天才的我,不学自通。谁知,当我真正去包时,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能包得漂亮而结实非常不容易。
开始动手,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还顺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急得直跺脚,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
经过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简单的步骤——扎棕绳。小意思,看我大显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棕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还认为奶奶她们抱的样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张地用棕绳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理由很充分,只要不随便碰到绳子,也是十分结实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绳那短的一部分,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中各样的粽子在奶奶手中诞生,可我连一只都包不好,骨子里的牛劲儿顿时上来了。有了失败,我小心了许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几只。
吃着自己做的可爱的粽子,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关于粽子作文(篇2)
端午,微风拂过脸颊,痒痒的。
往年,端午的粽子都是奶奶亲手包的,而今她却已远离人世。
妈妈一反常态,说今年要自己包粽子吃。她把刚买来的粽叶先放在水里浸泡,一段时间后,便打开水龙头,从水中抓起一片在水下冲洗,右手再用软布抹去上面的脏物,每一片粽叶都要如此。这样循环几次后,一片片晶莹透亮的粽叶便都懒洋洋地躺在了水槽里。
雨,不知不觉地下了,轻轻的,柔柔的,落在铁皮上,滴滴答答。雨声中,我看着这些光滑的粽叶,想起了从前
前些年,我记得奶奶也是把粽叶洗得干干净净的。她包起粽子来更是游刃有余。她通常会坐在一只板凳上,双手把两片粽叶叠加交叉卷成漏斗状,左手托着,右手拿着汤勺,往一大锅馅料里深深一舀,勺子上,蘑菇、花生、干贝等馅料便都能清楚地看见,亮晶晶的,还闪着光泽,很是馋人。这样,一大勺一大勺地往漏斗里添,要满的时候再放上一块美味诱人的五花肉便可以封顶,结绳。最后,一个鼓鼓的粽子便呈现在眼前。那时,奶奶额上那饱经风霜的皱纹似乎在这一瞬间舒展开来,一双眼睛早已眯成了弯弯的月牙,苍老的嘴角露出一丝慈祥。
粽子出锅后,我和奶奶便各自手捧一个粽子,一边在双手倒腾着,一边走到门前的小沟旁坐下,开始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好吃!,一口下来,Q弹的糯米像在给我的牙齿按摩,蘑菇的鲜香,干贝的鲜甜,五花肉的肥而不腻,各种不可言喻的味道在我的舌尖上跳跃,在味蕾上绽放。奶奶在一旁看我吃得这么开心,也乐呵呵地笑了起来。
阳光蘸满浓浓的爱洒在我和奶奶身上,不知哪儿传来几声犬吠,此刻,我与奶奶轻啃粽子,沐浴在阳光之下,简单、美好。
粽子出锅了!可以开动啦!,妈妈的声音把我拉回了现实。
我恍的回过神来,眼前,也是一个鼓鼓的粽子。我解开咸草绳和粽叶,发现妈妈包的馅料和奶奶包的是一样的,一口下去,也还是那鲜香清甜的味道。我抬起头,发现妈妈正笑眯眯地看着我:怎么样?好吃吗?我点点头,咂咂嘴,回答道:好吃!
雨似乎变小了,起了风,从阳台吹进餐厅里,带着一股雨后清新的气息。我的思绪像风一样飘动着,眼前的粽子似乎不再普通了。粽子里包的不仅只有馅料,还藏着一份简单特别的爱,一种习俗之美、亲情之美和传承之美。
我想,粽子于奶奶、于妈妈、于我和我们一家人而言,一定有着不凡的特别的意义。
我也想学着包粽子,包一个藏着浓浓爱意的粽子。
关于粽子作文(篇3)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端午节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
又是一年端午节到了,我很想学会包粽子,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我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关于粽子作文(篇4)
一看见大院楼下坐满了提着一只桶的阿姨和奶奶,我就明白端午节没几天就要到了。因为只有这个时候,常年甩着手在楼下散步的她们会变成忙活得不得了的“织女”,给我们整个大院里的人们包端午节必吃的一种食物——粽子。
每年的端午节,我们家乡是一定会吃粽子的。然而,粽子不是每家每户都有人会包的。我们大院里的阿姨和奶奶们,平日里是喜欢多管闲事的“八婆”,在这个日子里,却变成了喜欢乐于助人的好人,她们会笑盈盈地接过你交给她们的装有粽叶和糯米的桶,一字排开坐在大院楼下进行“编织”,一个不会包粽子也许要包上好几天的粽子,在她们的巧手下,一两个小时全部搞定。
还有的热心阿姨,她们会邀请你提着她们为你包好的粽子,去她们家用专门的锅,把握时间将粽子煮成一咬下去就满口留香的粽子。这一环节如果是不懂粽子如何煮的人,也许就会将粽子煮成半生不熟的状态,将一桶包好的粽子给浪费掉了。
每年到了端午节的这个时候,往日里对那些喜欢议论是是非非的阿姨奶奶们的积怨也一并在她们的热情下融化散开了。她们虽然喜欢八卦,但她们包的粽子是真的好吃。如果我不是肠胃不怎么好的话,我一次就能吃两三个。
端午节来我家的客人也爱吃这些粽子,每次吃了之后会问我妈妈是怎么做的,妈妈告诉她们是大院里的阿姨奶奶们帮忙做的后,她们也会想要那些阿姨奶奶们帮忙包粽子,而每一次妈妈不好意思说明白的请求,那些阿姨奶奶们都笑盈盈地接过,一会儿就包好了,从不觉得麻烦。
我不知道未来我或者我的妈妈会不会包粽子,但这些阿姨奶奶们包的粽子是真的好吃,而且她们的好也融化了我对她们的积怨,粽子似乎是专门来化解一切的礼物。
关于粽子作文(篇5)
揭下冒着热汗的绿衣,轻轻咬下一口,粽子中的馅如糖遇到热水般,速度溶解,溶在嘴里,软到心里,这就是外婆留给我幼年时的味道。
年幼时,父母因工作事务繁忙,将我放置在外婆身边生活,粽子的香味也是从那时开始停留在我的舌蕾的记忆上的。
在外婆家的端午节,没有城市那么丰富的活动,如赛龙舟、游戏、表演等,家乡,只有那普通而又无比珍贵的粽子。
清晨的太阳刚升到天空时,外婆就牵着我的手走到屋前田野里那片绿油油的地里。外婆指着说,这是粽叶,我今年端午节要和我小孙女一起包粽子。年幼的我充满着好奇心,便点头应了外婆。外婆轻轻地弯下腰,摘剪叶子,我便在她身后拾起叶子,屁颠屁颠跟着外婆转田地。
到了下午时候,我便和外婆一起准备粽子的馅料,我们一个一人小板凳,午后的太阳照在我们身上,外婆洗米,我洗叶,盆中的水和叶子被照得闪闪发光,我和外婆的影子也映在地上,一老一少相依作伴,乐趣自在其中。
月亮逐渐爬出了云雾,露出皎洁的月色。旁边的星星一闪一亮,与月亮作伴,粽子的香味弥漫整个院子,咕辘辘我早已等不及的肚子发出强烈的催促信号,外婆不禁笑了笑,便揭开蒸笼的盖子,浓浓的烟雾下,一排排穿着绿皮衣的大将冒着热汗躺在那里,我小心翼翼揭开那层绿皮大衣,里面棕米晶莹透亮,红豆的身影总是若隐若现,诱人的粽子入口就软化在嘴里,甜在心里,让人犹如吃了蜜糖的孩子一样,心满意足。这就是外婆留给我幼年时舌蕾的味道,香甜而不腻。
端午后过些日子,父母就下乡来接我和外婆回城,可外婆不愿意回去,她说:在这里也很快乐,而且人老了,不想走远,我还要守护门前的粽叶,等明年我小孙女回来吃呢。
那日分离后,我已许久未吃到外婆包的粽子了。城里的节日再热闹,也不及年幼时那个端午难忘,回去陪外婆过年,也成为心心念念的想法。
有次回去过年,我满心期待地与外婆说:外婆,我们一起包粽子吧?可外婆却出乎意料答道:粽叶是夏天成熟的,你要想吃粽子,明年的端午回来便有,冬天的粽叶还只是幼叶。明年的端午已不知道是第几个端午节了,舌蕾上的味道也被时间逐渐冲淡吧。
软在口里、甜在心里的粽子滋味早已逐渐淡去,外婆的脊背也逐渐弯下,可粽叶褪了又生,外婆却慢慢等不起我们的明年的端午
关于粽子作文(篇6)
“五月五,过端午,粽叶青,糯米香;挂菖蒲,戴香包……”端午的童谣是清晨布谷鸟起得调,飘荡着粽子的清香。
每年五月五,是我们吃粽子的时节,也是我家乡习俗的时期。家家户户、大街小巷到处飘散着端午粽子的香味。
在这粽子飘香的一天,却有一个悲痛的故事。在两千多年前,楚国的屈原非常爱围,起初他颇受楚王的信任。但是到了后来,楚王不再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疏远了屈原。屈原不断受到迫害,并一再遭到放逐。最后秦国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对前途感到绝望,就在五月五那天投江自杀了。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粽了丢到江里纪念屈原。
端午节这天的习俗有各种各样:赛龙舟、佩香囊、包粽子、饮雄黄酒、挂钟馗像……其中,我最着迷的还是奶奶包的粽子。奶奶拿出三层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一撮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颗红枣点在米中,塞上一小块鲜嫩的猪肉,再盖上一层糯米,红枣的汁液不会流出,全都浸在米里。偶尔,几粒糯米如同淘气的孩子不听使唤,从粽叶里探出脑袋。奶奶小心翼翼地把跳出来的糯米粒去除掉。紧紧捏着盛满馅的粽子,一根线绳绕过,缠两圈,系住,便成了一个精巧的四个角的粽子,宛如一只小猪,胖胖的,圆鼓鼓的,真可爱!
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是端午的歌谣最贴切的唱腔。香气从锅里溢出,氤氲在整个屋子里,馋着我垂诞三尺。很快,粽子已煮好,我捧起一只粽子,撕开粽叶,一阵清香扑鼻而来,我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每年的五日五,奶奶的粽子在这一天,飘着清香,温柔敲打着我回忆的味蕾。端午节是我家乡的习俗。
关于粽子作文(篇7)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关于端午节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呢。相传,我国春秋时期,楚国有位爱国诗人名叫屈原,他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一心想振兴楚国。可是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谗言,疏远屈原。屈原悲愤欲绝,于是,万般无奈之下,投汨罗江而亡,想以此唤醒昏庸的楚王。楚国人们便划着小船带着食物,寻找这位伟大诗人的遗体。久而久之,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便流传至今。
端午节是家乡三大节日之一,在我的家乡,每当农历五月到来,家家户户便忙碌起来。老人们开始准备包粽子了,他们从江边采来粽叶后,将碧绿的粽叶放入开水中烫一下,再捞出来剪好放在冷水中待用。扎粽子用的不是细绳子,也不是包装带,而是一种绿绿的挺结实的水草,家乡人管它叫“蓑衣草”,我觉得用它来扎粽子真是绝配。糯米是做粽子的主要原料,如果想吃甜的话,包上红枣或是桂圆;如果想吃咸的话,放进一些切碎的火腿肉;还有的老人心灵手巧,放上什锦菜,百味俱全,无论是视觉还是味觉上都是一种美的享受。
我的外婆是个包粽子的能手,每年的端午节,她都会大显身手,包出各式各样、各种口味的粽子。经外婆的手包出的粽子不仅个个有棱有角,形状各异,而且结结实实、久煮不破。左邻右舍请她帮忙,她都乐呵呵地答应着。看着乡亲们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时,外婆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该煮粽子了,外公把包好的粽子轻轻地放到大锅里,加上满满一锅水,就开始生火了。我不停地跑进厨房里问外公粽子熟了没有,外公笑着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呀!粽子是需要小火慢慢地煮的呀!”我极不情愿地又走开了。终于我的鼻子里钻进了阵阵清香味,我迫不及待地跑过去嚷着要吃粽子,外公这才打开锅盖,拿出一个粽子笑着说:“小馋猫,快吃吧,别噎着。”我也顾不上烫了,剥开粽子,咬了一口,顿时一股更加浓郁的香味在嘴里弥漫开来,那热气腾腾的松软的粽子令我爱不释手,一口气吃下好几个,把肚子撑得滚圆滚圆的。
除了吃粽子,我的家乡还有吃“五黄”的说法。所谓“五黄”是指黄鳝、龙虾、烤鸭、咸鸭蛋黄、苋菜。据说,这些食物具有驱邪、正气、保健的作用。每到端午节,这些食物在市场上总是供不应求。
很快,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来到了,我不禁又想起家乡那诱人的粽子了,更思念我那擅长包粽子的外婆了。
关于粽子作文(篇8)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每当我唱起这首民谣,便想起即将到来的端午节。每年端午节,当然少不了粽子。
为了迎接端午节的到来,奶奶早早准备好了包粽子的各种材料。只见奶奶把泡好的糯米洗干净,从盆里拿出两片泡好的`深绿色芦苇叶,卷成一个上宽下窄的圆锥形,再把雪白的糯米放在里面,放上几个红彤彤的小枣,上面又盖上些糯米,又用芦苇叶把糯米裹起来,用绳子扎紧。就这样,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心想:原来包粽子就这么容易呀,真想试一试。奶奶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眯眯地说:“你想学包粽子吗?那就动手试试呗!”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先卷芦苇叶,再放糯米、红枣,接着包起芦苇叶,用绳子一系,谁知米都从旁边漏出来了。唉!原来包粽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奶奶微笑着说:“别太着急了,先掌握方法。”
奶奶告诉我:“芦苇叶要折紧,糯米不要放太多。”我按奶奶教的方法试着去包,果真包出来的粽子有点儿像样了,可还是有米漏出来。我没有泄气,继续找方法,一个接一个地包,终于包出漂亮完美的粽子了。我发现包粽子时,圆锥形要卷的小一点儿,芦苇叶两头要压得多一点儿,糯米压紧,绳子扎得要快,这样就能包出漂亮的粽子了。我摸索到包粽子的窍门,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包好的粽子放在高压锅里,不到一个小时就出锅了,打开泛黄的芦苇叶,白里透黄,红红的大枣随着喷香的味儿露了出来。“真好吃!”我品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那感觉真是不一般的甜蜜!
关于粽子作文(篇9)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就跟奶奶学包粽子。奶奶拿了一张粽叶,用手一卷,粽叶便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了一张粽叶,想把它卷成圆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奶奶见了,就在旁边指点:“左手捏紧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奶奶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
接着,奶奶在空心圆锥形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调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紧紧的。我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摇动筷子时,不是把粽叶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紧。奶奶说:“摇动筷子时要轻一些,把粽叶包紧些。你看……”奶奶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哈哈!我包的粽子像点样子了。
然后是捆绳。只见奶奶两手捏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个粽子。随之,第二个,第三个……我一连包了好几个。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绑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锅里,然后放入冷水满过粽子1厘米左右,点火……水开15分钟后把锅里上下粽子换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时即可。
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关于粽子作文(篇10)
临近端午,家家户户都忙着包粽子。今天中午,厨房里传来了粽子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
妈妈向我递了一个板栗粽,说:作业写好了吗?来吃饭了。我摇摇头,皱着眉头:还没呢!我被一题难住了。妈妈不紧不慢地坐下,瞟了一眼:哟!什么题把你给难了?说来听听!
题目说:王明在100m赛跑冲到终点时领先刘铭10m,领先李亮15m。如果刘铭和李亮按原来速度继续冲向终点,那么当刘铭到达终点时,李亮还差多少米?
这题我一筹莫展,一点思路也没有!我嘟囔道。
妈妈放下一碟粽子,苦思冥想了一会儿,忽然眉塞顿开,嫣然一笑道:这题其实很简单,用比例解题就容易多了我一头雾水,比例?这和这题有关系吗?我小声嘀咕道。
妈妈一边拨弄粽子,一边启发我:这题就和吃粽子一个道理!每人五个粽子,你爸爸率先吃完,他领先我2个粽子,领先你3个粽子,但我们总数都相同。我们所吃的粽子比不就是5-2/5-3吗?就算我吃完了,我们吃粽子的比仍是不变,还是5-2/5-3吗?你的那题也是这个道理,要找出刘铭和李亮在相同时间内的路程比解答此题。
我听后幡然醒悟,囫囵吞下一个粽子后,便赶忙来到书桌前:参加赛跑的三人速度一定,在相同的时间内,三人所跑路程都是100m。当王明到达终点时,刘明与李亮所跑路程比100-10/100-15;当刘铭到达终点时,刘铭和李亮所跑路程也仍然100-10/100-15。我抓住了题目中的不变量,答案也就很快浮出水面了。
自己百思不得其解,没想到被妈妈三言两语给道破了,当然,还得多亏这粽子的点津哟!数学从来都不是死板的,灵活的思维远比死抱公式重要,题目中的变量与不变量仿佛是一把金钥匙,有了它,你就定能发现数学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