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作文投资读后感”为你推荐以下内容。
感谢查阅小编为你推荐作文投资读后感,本文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写一篇作文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常见的,通过写作文可以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力,丰富情感世界。想要写好作文除了天赋之外多看多练才是关键。
作文投资读后感(篇1)
谈及投资理念和投资哲学,尤如金庸先生笔下的武侠江湖。西有查理.芒格—《穷查理宝典》,索罗斯—《金融炼金术》等投资先驱;东有邱国鹭—《投资中最简单的事儿》,周金涛—《涛动周期轮》等后起之秀。亦有投机天才利弗莫尔旷古绝今,财报高手老唐会当凌绝顶。读一本书最终还是得落地到实践中去的,如果没有实践,那最终只是纸上谈兵。
投资理念和投资哲学都是简单的,但是实践中的情形却是千变万化的,充满各种噪音和干扰。简单的是理念本身,不简单的是如何在荆棘密布、陷阱重生的市场中执着地坚守、灵活地运用——《投资中不简单的事儿》。
投资框架:自上而下思考,从宏观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角度来圈定行业范围;自下而上选择,从人和机制的角度挑选标的。
选股方法:有未来,有成长性,否则容易有价值陷阱;行业格局清晰,赢家先发优势明显,后来者无法追赶;估值合理。
调研方法:调研之前,跟公司的研究员讨论,与调研过或买过公司股票的基金经理讨论,与最了解公司的卖方研究员讨论,读一篇深度报告,读一篇近期报告。调研中,问高管几个问题,怎么看竞争对手?最近竞争对手有没有什么做法让你特别难受?你最近有没有什么做法让竞争对手感到难受?调研后,深度分析和讨论,对管理层的素质和道德水平定性分析。
判断管理层的方法:一看个人能力——战略是否清晰,是否聚焦,转型的公司从来不碰。战术执行力,中小公司看老板的能力和魅力,大公司看中层干部KpI。二看管理层的诚信度。
跟踪公司的方法:看到好的行业、好的公司,记录下来,每隔一段时间拿出来看一下。如果真的找到产业方向有巨大空间,并且行业内优秀的公司已经跑出来,就不要轻易放弃对这些公司的跟踪和研究。
大势判断方法:看当时起作用的主线是什么,顺着市场的角度思考:是流动性,还是经济本身的结构转化,还是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当逻辑不断得到市场验证的时候,就可以坚持。如果市场发生变化,就要重新梳理,看看主线是否动摇。
抄底方法:站在最强者的逻辑上,把最悲观的逻辑列出来,当觉得最悲观的逻辑成立也不怕时,才可以去抄。千万不能在下跌时用上涨的逻辑来证明跌不动。
最后个人再加一条:仓位管理和止损控制。(不二)
作文投资读后感(篇2)
《指数基金投资指南》读后感800字:
感谢雷先生的再三推荐和督促,使我终于在端午假期的最后一个晚上看完了这本“银行螺丝钉”写的《指数基金投资指南》。全书共363页,我是将电子版打印出来了,很厚的一摞。真正集中用心看大概不过四五天的时间就读完了,平均每天三小时左右,基本是逐字逐句读完的。
有的地方通俗易懂,很快读过,有的地方略显艰涩,似懂非懂的啃完,没有消化好。作者就像一个和我差不多同龄,但明显很有投资经验但又不摆谱的朋友,坐在我对面,一点点由浅入深的讲给我听。
以下是读完之后的几点感受。最直接的感受:这部分我想说的是有点感性,但对具体操作也许没什么用的感受。
也就是,说了大概也没什么用,但是,不吐不快。
1.这本书读完之后,总是感觉是比较明朗的,基本掌握了指数基金的概念和分类,了解了定投和复利的魅力,学习了基本的定投方法,坚定了我的定投决心,初步建设了心理防线。
2.有一些经典语句,还是想记录下来。
“高筑墙(价格大大低于价值时买入),广积粮(在低估值区域不断定投积累股份),缓称王(定投时间越长,积累股票资产越多,到牛市收益也就越高)。”
“我相信,我终将富有。”
这两句话有点打鸡血的意思,其实不是我的本意,其他很多句子太长,有的比较专业,所以选择这两个有代表性的。一个代表方法,一个代表恒心。
3.作为一个本硕均为经济类学科的学生,很奇怪我对炒股以及理财一直以来并不感兴趣,大概内心对钱没有深刻的认识和渴望,一直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看看书,发发呆。
这次是真的触动了我,让我想去试试,主要是为了证明自己可以赚钱。
具体的落实:这本书里谈到的最关键的一个步骤,我认为也是最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当然不是写读后感。而是把具体操作步骤落实到纸面上,这一步真的至关重要。
一来,避免自己只是三分钟热度,然后过几天就把书忘光光,当初的豪情壮志付诸东流。二来,对抗自己的惰性和心理波动,也就是做到,反人性。读后感·根据书中的方法,我会制定《定投计划表》和《定投记录表》,这个写完文章就去做。明天发到公号里,以示决心,也欢迎监督。然后参照公众号的估值表,每周二固定定投一定金额。
下一步计划:
1.按照纸面计划执行。
2.关注“银行螺丝钉”的公号,研读分析文章。
3.对该书进行二次阅读,尤其针对价值分析和计算指标部分,力求掌握。
作文投资读后感(篇3)
《投资中不简单的事》读后感800字:
今天继续打卡,聊聊投资中不简单的事情。首先是关于“取舍”问题,在投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公司,打出不同的噱头,来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很多不明就里的投资者觉得赚钱,就盲目的投资。这种做法明显是错误的,举个例子,让研究科技公司的投资经理去投资养殖行业,他未必做的比农民好;同理,在一个制造业呆过很长时间工作者,对制造业的理解度不一定比大牌的投资经理的理解度差。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投资,巴菲特作为世界公认的投资大师,虽然错过了科技股的浪潮,但并不影响他对传统消费行业的投资。虽然他与比尔盖茨是很好的朋友,对微软公司的评价也是非常肯定,但却就仅仅买了100股,而且是看在和比尔盖茨的交情下才买的。他在致股东的信中写到:“即使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微软)提供的产品与服务能够改变整个社会,但我们没有能力分辨出在众多的高科技公司中,哪一些公司拥有长远的竞争优势。举个例子,IBM一定没有想到中途辍学的比尔盖茨会把自己推翻,比尔盖茨也没有预见苹果的产品会火遍全球,也许过两年,又会有新的品牌崛起呢?”
书中有句话写的很好:不熟不做是“舍”,在自己的熟悉领域出重资投资是“取“。做投资,不一定要每个领域都擅长,但一定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出成绩。这个市场并不缺全能型选手。
接下来,皮蛋君再聊一下如何面对变化,要搞明白是周期性变化还是结构性变化。比如中国的市场变化是非常快的。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行业的巨头也由基建类、贸易类公司向银行和互联网行业过度。这也是因为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与变化所导致的。中国所有行业都曾经是成长性行业,在很短的时间内走完了发达国家一百多年走过的路。但所有行业都会成为成熟行业,这个时候竞争结构和市场占有率就会成为一个行业的主导因素。这个时候需要投资者判断市场环境的变化是否会影响一个公司的发展以及竞争。比如在房地产市场目前过剩的情况下,我们是不是该及时撤出地产股,转向更具有适应当下发展的公司?
今天的最后,再聊一下新技术的产生。比尔盖茨曾说过:“人们总是高估新技术出现的第一个五年,但会低估第二个五年。”在之前的文章中也聊到过创新的概念。新技术刚出现的时候,并不一定要急于看好。因为这个市场并不需要跑的最快的,而是需要能够跑的最久的。新技术的产生是要经过市场验证和考查的,最终留下的也许才是值得去投资的。比如vr、ar,人工智能这些新技术,被市场喊了几年,但是也没出现几家知名的独角兽公司。这也说明新技术刚刚产生,到市场普及需要一个较长到时间去检验。投资者完全可以等待赛道清晰后再去选择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