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天气之子》观后感范文集锦

字典 |

2023-05-20 15:17

|

【 liuxue86.com - 观后感 】

  影视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反射,我们能从中感悟到许多心得,在观看的时候,我们心中会呈现诸多想法。不妨将从作品中受到了启发而引发的思考与联想写成观后感,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考虑写一篇作品名观后感,怎样才能更好地将自己的感受在观后感中记录下来呢?有关“《天气之子》观后感范文”的内容是出国留学网的编辑为您带来的,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天气之子》观后感范文【篇1】

  就算大雨让这座城市颠倒,我会给你怀抱

  先来说优点。最大的优点依然是新海诚一直以来的优点——画面。用知名B站up Lex的话是“啊,这光!啊,这水!”,男主在麦当劳睡着时闪现的画面我很喜欢,阳光洒在海面上,融合着典雅的配乐,庄重神圣。动画电影首先应是电影,而电影表现光的艺术是很难的,没有真人电影里的自然光源可以运用。在印度的诗电影《萤火虫》里,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微光中的女子隔纱抚摸亲吻男子,那是艺术,《天气之子》的这一幕也是艺术。

  其次是社会性的表现。15岁少年到东京艰难求生,谎报年龄的少女被店主发现后失去麦当劳的工作,少男少女相遇后互相帮助生活。友情变为爱情,还有亲情。女主弟弟的角色加入形成了经典的“三口之家”模式,在这里少男少女的父母是缺席的,他们成为了父亲母亲。好的电影是有社会展示的,开头东京百态的背景,在地铁旁边“摇晃”的家,最后那句“反正这个世界早已失控了”,调侃之余,还有作者表达。(可能是因为我正处于毕业找工作的阶段,所以更有感触吧)

  还有一点既是优点也是缺点,我想了很久认为优点大于缺点——全片充满了巧合。车上的“人生赢家”就是弟弟,突然拿到的枪,英雄救美后发现是给汉堡的女孩,男主逃跑时遇到大姐,到这里,我只能归因于“日本真小”和作者的偷懒。直到最高潮的“一人对抗全世界”的逃跑,弟弟出现扑倒了警察,我被触动了,这是作者对于“命中注定”和“全世界帮你”宿命的表达。

  新海诚没有变,他依旧偏执,偏执少男少女的爱,偏执光与水的混合,但我能赞美这种偏执。

  雨一直下,气氛不算融洽

  仅我看过的新海诚电影排序:你的名字-言叶之庭-秒速5厘米-天气之子。

  第一个缺点是偏执的度没把握好,换句话说我没有被这个爱情故事打动。松居大悟在《你因你是你》中也展示了偏执,三个男孩发疯似的爱上了一个女孩,他们把她当做公主,每天偷窥。最后女孩发现后剪了头发扔在地上让男孩吃掉,只有池松壮亮演的那个角色吃了,这一刻我认为达到了爱情的极致。你可以为一个你爱的人牺牲什么,能做到不要尊严的地步吗,能否做到你因你是你,空喊“我要救你”的口号和日剧跑是不够的,情绪传达给观众可以靠感靠音乐助力,但音乐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

  《天气之子》里有浅尝辄止的道德困境,男主在下大雨和女主之间选择了女主,这应该没人觉得有问题。但若是前面加入桥段说大雨造成交通堵塞甚至车祸呢?更严重点造成超市被淹没,多数人流离失所呢?《大鱼海棠》就涉及到这点,当时我记得许多人都在骂女主为了一条鱼牺牲全村人的性命。

  我希望看到男主在全东京所有人的生命和女主的生命中选择女主,让这座城市重回海底,两人成为亚当夏娃。

  我理解电影要想做到国民性、高票房,不可能涉及让人不痛快的点,《天气之子》可能也只想讲男孩女孩相遇相爱的过程,那这个缺点肯定在许多人眼里微不足道。小情小爱当然能赚观众眼泪,但新海诚的影响力已经很大了,“宫崎骏的接班人”这个词已经出来了,《天气之子》代表日本征战奥斯卡,上一部选送的日本动画电影还是1998年宫崎骏的《幽灵公主》,两部片在社会性和作者性上怎么比啊?

  第二个缺点是旁白开场,新海诚电影的画面那么精美却依然靠着粗糙的旁白叙事,这简直太浪费了。第三点是最后“致敬”的《千与千寻》空中段落。我不太喜欢致敬梗,还有自我致敬梗。我理解片中出现的《你的名字》男女主是给粉丝的彩蛋,我看的时候也惊了一下,但那时观众的注意力都会落在这种与主线没有关系的人物身上,我希望更多时间去展示男女主间的感情细节。

  女孩和水的联系,我从初中喜欢到现在。《红楼梦》里“女儿是水做的骨肉”一句太美了,《佩小姐的奇幻城堡》里女孩进入海底世界的桥段具有想象力,《水形物语》里的水下一吻。雨的意象我也很喜欢,《言叶之庭》里“隐约雷鸣阴霾天空但盼风雨来能留你在此”,《海贼王》阿拉巴斯坦篇最后带来胜利喜悦的雨水。但有着女孩与雨的《天气之子》,却没有打动我。

  《天气之子》一度让我误入下雨的马孔多,却只是冷漠的旁观者。

《天气之子》观后感范文【篇2】

  《天气之子》的第一个画面,雨滴撞在玻璃窗上,反射着城市夜晚蓝绿靛紫的灯光,跳跃着溅开化成小水珠。撞在窗上雨声、落在水潭中的雨声、从地面反弹的雨声,呈现出不同的音质。影像的表情、声效的节奏感,致密而立体的场景描绘,充满现实感又仿佛穿越异世界,将人瞬间带入暴雨倾盆的东京。剧情展开之前,《天气之子》首先展示的是动画电影声画表现力的进化形态。

  新海诚能否在新作中完成自我超越?《你的名字。》三年之后,每个人都带着同样的疑问去看《天气之子》。期待值与评价基准被无限抬高,人们屏息凝神,希望看到一部既深刻又精致,既娱乐通俗又具风格的电影。

  面对十全十美的期待,新海诚的方向明确——《天气之子》无疑是一部精致而具娱乐性的电影。在继承以往的影像风格的基础上,将视听感官体验推上了新台阶。雨和夜景两个元素的大量出现,为《天气之子》中实现的技术革新提供了展示台。《言叶之庭》的雨、《秒速五厘米》的坡道、《你的名字。》的神社,过去作品中的元素以更壮丽细致的样貌出现。

  雨滴的下落速度,水的质感、街道上的每一块看板、霓虹灯的明暗;大厦缝隙中的电线,树木间隙落下的阳光——对东京这座城市的细节捕捉,让人双眼无暇追逐。“壁纸狂魔”、“新海诚滤镜”这些称呼多少带着揶揄,而新海诚的过人之处在于他并不惧怕“看腻了”的评论者,把细腻的画面发挥到极致,并尝试了更大胆的剪辑。长达数秒的黑屏,强化不安的情绪;近于航拍俯视东京的宏大视角表现整个城市的沉没,这是此前作品中没有的。

《天气之子》观后感范文【篇3】

  写在前头的半点闲聊

  赶着第一天上映去看了电影,和电影非常契合的雨天,今年日本的雨季特别的长又是几年以来7月温度最低的夏季。可能正是非常写实,在看到熟悉的事物不由得跟小伙伴相视一笑,池袋北口的塔,歌舞伎町路过的求人广告车,桌子上的伊右尉门,抽屉里的DHC,无一不是生活的点点滴滴。在看到陽菜做饭时,豆苗和葱只剪最上面一层,留着长长再噶,还有原本在山手线游荡的主角越住越远,入大学时租房租到了国分寺,真实到穷人落泪。

  刚看完出电影院我心里就只剩一句话可以概括这个电影了

  画面音乐精良上至业界一流,剧情台词尬比大鱼海棠

  首先例行夸奖诚哥的作画质量,住在东京的人会很有感概,对于我来说也算梦回东京之旅。不得不说诚哥是真的很有美的眼光,这次的主题从樱花散落换到了朦胧雨季,整片几乎都在下雨的场景中度过,无论是天台的雨中对话,高楼丛立的都市中投下的阳光一束还是雨停破晴,俯瞰东京的花火大会,无一不表达了诚哥的美学功底,精美的作画把天气演绎的淋漓尽致。单是为了作画,我觉得都值得进电影院一看。唯二要吹的就是这次的原声,作为RADWIMPS十年老粉,在你的名字之前,完全不知道他们居然能配原声,观影中觉得配音非常出众,观影结尾的音乐猛的发现又是RADWIMPS有点出乎意料。请吃我这一发宝藏乐队安利。

  接下来就是批评部分,非常主观,完全臆断,请小心食用。

  总的来说天子的剧情真的是一言难尽,可以说是你的名字的缺陷放大版,任何你能在前作感受到的尬点,在这作都可以加倍体验。以至于看到最后10分钟,我简直是坐立不安,观影完毕后和小伙伴无言走出电影院。天气的巫女的故事来看,整体上故事构架还是boy meets gril。都市传说民间故事,云层里的平原,大气里游动的鱼,这些提前设定好的背景可以看出是有一定的诉述野心的,应该好好利用才是,结果全部成为了恋爱的配菜。诚哥在表达上淡化了主角的生活有多么糟糕,让两个人都互相扶持着,周围的鼎力相助,到了后来为了惨而惨,让人觉得实在是太强行。生硬的恋爱戏,尴尬的台词,不敢说诚哥老了不懂恋爱的故事了,但是对比秒五那种含蓄而真诚的情感叙述,这次的层次实在是低太多。尽管放下了脑子观影,也觉得帆高的前后转变太不合理。当帆高喊出“我只是想再见她一次而已”的时候,我回想起了几年前在电影院里初闻那句“你以为你接受的是谁的爱”。心里由衷的期愿下一作再不要写这种低魔世界的恋爱故事了。我爱诚哥我爱秒五,在原创动画电影式微的今天,希望诚哥加油。

《天气之子》观后感范文【篇4】

  总的来说,《天气之子》是一部观看体验极佳的电影。

  首先,延续了新海诚一贯精良的作画风格,画面中的色彩与造型极其精致,以至于出电影院后很长时间我都感觉眼前的景象灰暗单调。而且这部作品对光影变换的安排十分自然,减少了之前作品中常见的特写与人物的心情描述,故事的情节融合很巧妙,再加上广角和环绕镜头,营造出了与传统好莱坞大片完全不同的美感,《你的名字》《言叶之庭》中部分光影变换和写景镜头与之相比就显得有些僵硬,我认为《天气之子》的画面处理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其次,这是一个典型的少男少女相遇相爱,最后冲破一切阻碍在一起的故事。故事围绕女主的“晴女”能力展开,在女主为了挽救异常天气牺牲自己后,迎来了男主不顾一切拯救女主的情节高潮。在“救世还是救人”抉择中,诚哥借男主之口喊出了“不管怎么样,只要和你在一起就够了”这句颇富爱情浪漫主义色彩的话。我本来按照新海诚一贯的风格猜测,最后女主会永远消失,成为男主美好的回忆,但诚哥却来了个反套路,最后让东京大雨三年,我认为这步操作是引向主题的关键线索。

  男主女主生活困难,两人萍水相逢后经历了一段幸福生活,却在难以挣钱生存、怪异的天气、不近人情的警察、莫名卷入的案件的四重压力下面临了巨大的危机,再结合男主“你们为什么要阻止我”的呐喊,作品主题指向就很明确了——世界很大,社会很残酷,自然的力量难以违抗,个人的幸福在这些庞然大物面前显得如此渺小,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男主要不顾一切的挽回女主,追求自己的幸福,这也是这部作品借奇幻元素表达浪漫主义的关键所在。

  如此说来,影片在男女主云上重聚后又加入三年后的情节,虽然失去了高潮后戛然而止的效果,但是强调了现实元素:男主不得不最后回家完成学业和面对警方的调查,女主和F&A一行人也得面对生活,男女主三年后在阳光下再见,则是美好的浪漫情节。现实与奇幻、美好与沉重的交织,成为《天气之子》打动我的关键。

《天气之子》观后感范文【篇5】

  业界一流的作画与分镜、RADWIMPS质量上乘的音乐、令人振奋的声优演技,我本以为新海诚能为我再现《朝花夕誓》的感动,结果他却把这一切都搞砸了。肤浅如小时代的故事注定无法支撑起那应接不暇的绝景,突兀的音乐插入总会使人游离于电影之外,单薄的人物塑造导致我走不进任何角色的内心。

  在豆瓣上,我看见不少人为《天气之子》贴上了超现实、青春与叛逆及个人的弱伦理等等抽象、高大上的标签,然而这样的解读无疑是在哗众取宠。与其说《天气之子》是超现实,倒不如说是新海诚控制不住剧中的现实,导致一部写实的半成品电影不得已地成为了童话故事,哪怕它是为了艺术性舍弃逻辑也在我的接受能力之下,可事实上整个故事的逻辑缺失竟然单单是为了那一文不值的戏剧性。

  另一方面,新海诚对于青春与叛逆的理解让我一度觉得是郭敬明在编导,年轻成为了青春的唯一主人,成长后背负的责任反而成了无聊的代名词,这样的刻板印象让每个在生活中挣扎的成人感到心寒。让我们回忆一下,为什么太宰治的文学被称为青春文学吧,因为叛逆始终是青春唯一的特性。青春不是某个年龄段专属的所有物,而是叛逆的人所具有的独特魅力。那么叛逆的又应该通往哪里?我想,那一定不是免责的贪欲,更不是踩在无数个现实尸体上的只有自己能够幸福的布尔乔亚式嘴脸,这仿佛在嘲弄每个曾经热爱新海诚的观众,这是在开倒车的肤浅青春。青春与叛逆不是疯狂的代言人,更不是一则童话故事的主题,真正的青春是在叛逆中痛苦地成长,并在失去中得到尤物,在责任与尊严中徘徊的物语。新海诚竟然什么都没有触碰到,他对于青春的理解从《秒速五厘米》一直在走下坡路,而爱情是他青春里唯一美好的制服,可是爱情根本不是青春的特征,爱情甚至可能成为落俗的罪魁祸首。

  那些强社会与弱伦理的解读更是滑天下之大稽,仿佛在告诉我希特勒也是光明正道。说到底,新海诚的野心继《云之彼端》又一次失败了,而这一次所构建的日本并不是架空式的历史,而是在写实世界展开的童话。但是,你不能把你控制不住的东西说成是艺术,你也不能把你自己的贪欲说成是世界的疯狂,你更不能玷污青春与叛逆把它们说成是抛弃责任的免罪金牌。帆高和阳莱在叛逆中没有得到任何的成长,也没有改变世界,他们只不过是在肤浅的青春下做着黄粱一梦,并在责任与生活面前落俗下坠。

  如果不是新海诚,我也不会为了一部垃圾的作品说这么多,就到这里吧,点到为止,冷静,再冷静。之所以选择这一点着重说明,是因为新海诚一天不明白这一点,他就一天也不能创作出好的动画作品,他会一直退步下去。

《天气之子》观后感范文【篇6】

  走出电影院,我不禁望了一下久违的天空,触摸了一下久违的天气,仿佛真的有不一样的感受。或许这就是一个导演和一个普通人的差别,前者从日见事物中察觉异样,赋予它们新的价值,后者欣欣然在引导下开始咀嚼这些异样与价值,并且顺随着前者的思路继续畅想、议论下去。有些时候,我甚至觉得观众在观看影片时要吃爆米花的举动,实际上根本就不是基于一种生理上咀嚼的冲动,而是基于一种精神上咀嚼的冲动。他们把咀嚼导演对世界的看法转化为用牙齿撕裂爆米花的快感上来。

  在天气之子之前,似乎还没有太知名的动画以天气为想象的对象。如果是迪士尼来做,可能会把每种天气(风雨雪雷)都变成一个卡通角色,然后在他们身上用颜色、衣着、符号来彰显这种天气的特征,再赋予其不同的个性以及超能力,就像《头脑大冒险》中他们对人的情感所做的超凡想象一样。但是本作的导演名叫新海诚,因此我们看到了天气竟然成了为年轻人爱情服务的道具。这就是新海诚对世界的想象方法,一切都是为了那纯粹的青春与恋爱而佐助。

  如果说漫威有自己的英雄宇宙的话,我看新海诚已经快有自己的青春爱情宇宙了。一对对年轻人跨越星辰,跨越时空,来到云之彼端,去到异世大陆,时而身处言叶之庭,时而融于东京闹市,都是为了彼此的邂逅、彼此的相遇、彼此的相恋。看似独立的故事,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像这部《天气之子》把《你的名字》中的人物再度引用一样。

  却也正是因为要为爱情服务,影片并没有为天气赋予什么独特的内涵。虽然影片是基于每个人每天都会接触到的天气而开展的想象,但是想象的结果依然是天气就是天气,可以受到某些特殊的人的控制,却没有自己的意识或者人性。这依然是人与人的故事,而不是人与天气的故事。或许并不是新海监督想不到这些,而是他压根就不会往这个方向上去想。

  因此你会看到影片一个最大的简化处理,就是男主人公帆高很轻易地就踏过了沟通天气之界的鸟居那个坐落在一个平凡楼顶上的神奇牌坊。他所遇到的最大困难竟然是警察对其的追击,而不是他无法像女主人公一样跨越界限。没有破釜沉舟、置之死地于后生的突破界限,就会使男女主人公在天气之界的相遇不那么感动。

  影片为人类世界与天气之界塑造了一个特别神奇的入口,恰如《千与千寻》中那个油屋前的大门一样,它的神奇就在于一个如此不凡和出世的世界的入口竟然是如此平凡和入世。但可惜,影片却给予这个神奇的入口一个与之不相匹配的无奇的门槛。难道随便一个人都可以跨过鸟居到达天气异界的彼方么?如果天气之界是这样一个旅游景区的话,那这个故事就相当的无趣了。

  因为事先对天气的期待颇高,很想知道新海诚怎样把天气主题做成动画,所以迫不及待地观看后,总还是有点小小的失望。影片太接地气,但却不是用天气来接,而是用爱情、社会这些惯常的现实题材来接,这就使影片最大的创意天气反而有点空中楼阁、不接地气的味道。女主人公的天气巫女气质,与男主人公握枪的现实意象真是格格不入。从这个意义上看,天气这个创意远没有《你的名字》中流星那个创意在影片融合表现得自然呢。

《天气之子》观后感范文【篇7】

  带妹妹一起去看了《天气之子》,主题和《少年的你》很像,少年对抗世界。没去看之前就看到听到一些声音,说中二,日版郭敬明什么的。果然,还是需要眼见为实,我并不觉得哪里中二,而且我也不觉得郭敬明有什么问题。

  这么多年了,新海诚的商业转型很成功,他用一种讲故事的模式,具有相似少年感的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动画电影的票房传奇。其实《天气之子》和《你的名字》在结构上几乎是一模一样的,但在奇情的设定上,晴女的巫术设定特别本土化,显然没有男女互换来得吸引全世界的人,所以难免会让那些抱着看第二个“你的名字”的观众失望。

  我想提一个概念,什么是一个作者的创作风格呢?实际上作者风格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表达中形成的,研究一个导演,研究的不是他每一部新电影出现了什么新东西,而是要看他的新电影还保留了什么旧东西。比如是枝裕和电影里的创伤症候群,邮筒,孩童视角;宁浩电影里中年危机的男人;陈凯歌电影里的京戏与奋不顾身的诗意;岩井俊二电影里的书信。新海诚也是一样,火车,雨天,离家出走的少年,神明的旨意和少女的胸部。苛求一个创作者在这上面创新是不公平的,我看到一个被顶的很高的影评说要泼冷水,批评《天气之子》浪费了一个应该做成大格局的设定。新海诚所有电影的落脚点几乎都是早熟少男少女的爱情故事,怎么可能大格局呢?而且难道不是大格局的电影就不好么?

  生活太苦了,有时我们就是需要这么一个甜美的小品文调剂味道。就如同电影里的警察告诉男主帆高,女主阳菜只有15岁,男主泣不成声时,警察来了一句“好烦啊”一样,在成年人的话语体系里,这种少年的大悲大痛根本入不了他们的法眼,对于成年人来说,利益,秩序,法律,规则才是牵动自己喜怒哀乐的东西。用艺术片的标准衡量《天气之子》是不公平的,艺术片要前卫、先锋、崇高、有深度、有大量的符号隐喻,这不是一部类型化的商业动画电影应该做的。那些口诛笔伐这部电影的人们自己难道每天都活在水深火热的先锋艺术追求中么?如果不是为什么还要要求别人呢?强硬的艺术话语体系埋葬了很多这样的好作品,这种人就像是电影里的警察,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颐指气使,欲加之罪。

  成年人的世界很残忍,少年人的世界很美好。这就是新海诚所有电影的表达,就是这么浅显,可那又怎么样呢?这就是少年啊,禁忌的爱,不可能的爱,早开的爱,对抗全世界的爱,这些少年的爱横眉冷对千夫指,宁可大雨倾盆千年不止也要和心爱的人在一起,这是多么任性又多么浪漫的抉择啊。看完新海诚的电影总有一种,做个少年真好的感觉,如果可以,真希望一辈子不要长大,在一个孩童般稚嫩的脸面对自己声泪俱下的时候,我可以抱住他安慰他和他一起暴风哭泣,而不是像个老成的中年人一样说一句:“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

  当帆高带着铁丝网在脸上留下的划痕,戴着象征成年人世界规则的手铐,扔掉象征成年人世界话语权的枪去神社找女主的时候,音乐响了起来,第一句就是“一无所有降生于世界的我啊”,我彻彻底底被这个画面感动了,与全世界为敌也好,放弃长大成人的权力也好,我没有一丝犹豫,也不会有一丝胆怯,我就是要救回你,就算是人间变成炼狱,就算是三年四年一百年的等待,我也不管不顾。扪心自问,你们这些看着这部电影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理解,能做到呢?做不到也别嫉妒呀,不理解就急着否定贴标签说“中二”?

  对比来看,《少年的你》和《天气之子》在同一主题下运用了大相径庭的表达形式。它们都是创作者感知到的世界,也是他们内心创造出来的世界。前者带着对现实世界的使命感,用冷峻又暧昧的镜头语言诉说着少年人的苦难与美好;后者没有丝毫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我自横刀,守着自己的爱情小美好,表达成年人早已丢失的少年不顾一切的倔强。在集体主义和民族大义面前,后者是多么的卑微,甚至卑鄙,它的价值观多么不符合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啊。但难道这就是错的么?不同人有不同的回答,当然,在政治正确大于一切的今天,懦弱的社会大多数一定不敢赞美这种价值观吧。甚至会有人狗急跳墙的奋起谩骂。也许新海诚要讽刺的正是这些人吧。《天气之子》不同于新海诚商业尝试的第一作《你的名字》,很罕见地把前期的节奏放得奇慢无比,用来刻画男主来到东京之后,成人世界的众生相。人们把这种忙碌的白道社会与阴暗面的成人交易用一个词加以粉饰,叫“脚踏实地”或者“务实”。

  看完电影的那一刻,我跟妹妹说:“很开心”。我是真的好开心,无论从视觉体验上还是故事结局,都给我一种美满的感觉,我可以暂时放下时刻保持理智观察镜头语言和符号隐喻的脑子,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沉浸在一个美丽而圆满的故事里,真好啊,我相信只要这世界还有人在诉说着这样的故事,就说明这世上还有这样的少年人在拼命与世界对抗,为心中所爱奋不顾身,那还要啥自行车啊,开心就完事了。开心过后也不影响你们这些精英们和我这种小笨蛋追求崇高的艺术不是?别骂了,有这时间多去看两部安东尼奥尼、法斯宾德、维姆文德斯、安哲罗普洛斯、让吕克戈达尔、贝拉塔尔、塔可夫斯基吧,你们要的高级都在里面。

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
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 | 影评 | 读后感

  想了解更多观后感网的资讯,请访问: 观后感

本文来源:https://zw.liuxue86.com/z/4873741.html
延伸阅读
希望观后感【篇1】(一)推荐书名:《播种希望的日子》(二)精彩词语:佝偻留连忘返慈爱滚圆滚圆等待真真实实英俊兴致勃勃(三)精彩句段:(1)我记忆中的爷爷是佝偻着身子,瘸了腿的。听爸
2023-05-20
心灵影片观后感(篇1)《美丽心灵》是一部以博弈论的创始人约翰-纳什为主人公的传记片。该片通过对纳什传奇的一生进行独特的叙述,在罗素-克劳和詹妮弗-康纳利的精彩诠释下,把原本已经传奇
2023-05-20
进入电子信息时代,大家能很轻松地在线上观影,写观后感时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作品,观后感结合自身的真情实感可以增强我们对电影本身的记忆,你会写作品名观后感吗?感谢查阅编辑为你推荐
2023-05-20
本文将全面深入地剖析和分析“鸦片战争观后感”的诸多方面,那么怎样才能让这篇观后感显得与众不同呢?真实的评价能够赋予观后感更多正式和权威感,而写观后感则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作品,供
2023-05-20
我们可以将内心真实想法写下来,形成一篇精彩的观后感。为了提高自身的专业性和品质,观后感需要真实评价。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出一篇独具特色的观后感呢?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推荐了一些关于“
2023-05-20
看完一部电影后,我们会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在观看的同时,我们自身会有许多感悟,为了记录看过作品之后的感想,好好写一篇观后感是相当值得的,我们在写观后感的过程中,可以将别人的知识,消
2023-01-15
《天气之子》观后感【篇1】三年前,新海诚导演代表作《你的名字。》一举斩获5.75亿元票房,登顶中国影史日本引进电影第一。昨天,他又带着新片《天气之子》来到北京。电影《天气之子》将于
2023-04-26
电影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观看过后,我们通常会有在思想上有新的收获,当我们想让他人感受到观影之后的心情时,我们可以写一篇观后感。观后感是可以感受一个影片或者一篇文章的精
2023-04-30
出国留学网专题“画皮2观后感”推荐内容。画皮2观后感范文篇1电影《画皮2》这天上映,我下午下班后,我和我的婆娘一齐去电影院看了一场。来电影厅看这部电影的大部分观众是90后的小帅哥小
2023-01-10
本文为出国留学网推荐专题“电影《天气之子》观后感”相关内容。经典的影视片段,往往过了多年依旧记忆清晰,好的电影能给观众强烈的代入感。对于观后感,并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老师都提倡用写
2023-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