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鸿门宴》读后感1000字模板

字典 |

2023-05-29 15:57

|

【 liuxue86.com - 读后感 】

  您也在学习如何写好读后感吗?阅读作品后,我们可能会对作品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写好读后感的关键要分辨出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出国留学网小编特意为你呈上“《鸿门宴》读后感”。

《鸿门宴》读后感(篇1)

  年后无聊,看一下电影吧。

  为了看张涵予和我喜欢的秦汉时期的历史,抱着历史又一次被电影篡改的心态,看了鸿门宴。

  虽然剧情改的和历史有点大了,但是这部电影在讲完排场、看完大牌的同时还是能给我带来震撼和思考的。该电影似乎有些偏袒项羽,剧终以霸王和虞姬在幻境中的美好而结束,对于刘邦称帝后,酷杀功臣和晚年郁郁而终。两者形成对比,引发思考,成败不能单一的判断。

  既然剧情和历史有出入,那我们就先从剧情入手,看看其中的哲思吧。

  刘邦依旧没有主见,幸而身边有仗义的好弟兄和睿智的张良。

  樊哙的这一角色有着重刻画,为取得棋局的先机,咬断自己手指的举动令人震撼。有时候这种不思前想后的真诚,遵从本性的率真更令人感动,他们常常提醒自己是在真真切切的活着,而不是苟苟且且的经营着。

  韩信啊,片中把它塑造的太功利了,失去了威风凛然的大英雄本色。每次做出保证前都要说一句:我要得到我应得的。——感觉像是为展示自己武艺的江湖游子,这个角色安放在这部电影里那是相当狗血啊!

  至于萧何,我无话可说。

  轮到项羽了,我个人认为要让胡军演,应该更有味道。可是导演考虑到票房人气,让冯绍峰来饰演(其实也没什么,不过是一场电影而已)。感觉项羽的柔情多了一点,呵呵,战场失意,情场得意嘛。从来就没有绝对的输赢。霸王无论何时都带有一种浓烈的悲凉气息。

  虞姬,我拒绝评价,历史上的女人大多都被“传诵”的失去了原貌,没什么可说的。

  嗯,到刘邦出场的时候了,黎明的演技还真很棒,很符合剧中的意思。看刘邦更多的是感慨,一将功成万骨枯,历史的沧桑之处啊!林语堂曾写过:自古以来似乎是这样,杀一个人的是凶手;杀三个,杀六七个的,那他生来就是罪犯;若是组织完善的机构杀几百个人,那他就是头脑清晰的真正的罪魁祸首;倘若他杀了千万百万,他就为历史上的英雄,想要谦谢这个头衔,也终归无用了。

  哈哈,张良。是我喜欢的历史人物。电影把张良和范增讲成势均力敌的对手和惺惺相惜的朋友,有点意思“张良就像年轻时的范增”。用五盘棋来作为鸿门宴的“主菜”,一盘下到两败皆输的棋贯穿全片,在打打杀杀中添点睿智。

  可能一场鸿门宴下来,就无法判定谁输谁赢。因为自刘邦决定赴鸿门宴起,就注定大家都陷入了算计之中,陷入了利用之中。所以范增悲惨的死去,刘邦够狠斩功臣,纯洁的樊哙也受不了自尽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勾践,刘邦,朱元璋。

  但是张良(哈哈,这是重点)儒道权衡适当的人就像是一个传奇。乱世:学艺练功,曾组织刺杀秦王,投奔明主并辅其成大业,最终目的是百姓苍生,社稷稳定;之后功成身退,最喜欢的一种说法是骑着青牛游山,求仙问药去了。

《鸿门宴》读后感(篇2)

  看了两个老师的课堂教学录像,十分艳羡。我也希望在渴望只进行情节分析和任务性格命运解读啊!可是我们的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太差,以至于我们的老师只能在课堂上串讲。甚至我们某个老师为了让学生扎扎实实弄懂《鸿门宴》竟然花费了11个课时——你信吗?

  如何处理文言基础,阅读积累,情节与性格赏析之间的关系呢?

  我觉得这个需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兴趣来把握!

  在高一的时候,我参加了东莞中学叶健刚老师牵头进行的分课型语文阅读实验课。该实验主要把学生阅读根据终身发展的需要分成泛读课、精读课、读写课、鉴赏课、研究课五种课型,力克传统教学凡课必读、凡课必讲、凡课必练之弊端,有针对性地明确学习的目的,提高学习的效率。其中给了学生大量阅读的机会,比如速读和专题阅读!我非常乐于上这样的课,因为这也避免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强词夺理,把学生还给学生,使学生更多地能实现量的积累!

  常常感慨考试侵占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也常常感慨,教学剥夺了学生学习思考的权利。听了这两位老师的话心理稍感欣慰。学生在课外对《鸿门宴》进行了预习,这样课堂上分析情节进一步让学生关注文本,对人物性格命运的分析使学习走向深入!

  但对于我们的学生必须考虑文言基础的问题,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不能不把文言现象当成一个重点:实词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的判断,虚词用法的区别,特殊句式的处理,翻译等。这些不能只指望在课外解决,公开课也不能仅仅是分析情节,分析人物,这样文言学习与现代文学习还有什么区别?

  我觉得教师也不必在一节课内解决所有问题,我们教师要明确自己学生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目的!我觉得我们一方面要适当地传授给学生一些文言语法知识,也要让学生多自己阅读文本,然后交流对文本的理解。有能力的学生鼓励他大量阅读文化典籍,基础差的学生,教师也要帮助他安排好适宜的学习计划,并辅助学生把文本读懂!

《鸿门宴》读后感(篇3)

  在所学的《鸿门宴》一课中,作者笔下着重描写了项羽和刘邦的博弈,然而,在这场决定生死命运的斗争中,樊哙在其中起了大作用。

  樊哙是一个临危不惧,沉着冷静的人。鸿门宴上,刘邦处于危险境地,险些被项庄所杀。樊哙得知情况后,他并不是等待时机,并不是在犹豫,也不是在寻求他人帮助,而是立即带剑拥盾入军门,将卫士撞倒在地,披帷而入。他迅速地作出判断并用一连串连贯的动作为救刘邦赢得了时间。

  樊哙是一个忠君的勇士。他临危赴命,为了保护刘邦,他不顾个人安危直接冲上军门。在敌人的军营做这样的事是需要勇气的。他在项羽面前毫无惧色,为刘邦说情,从中他对刘邦的忠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正因为他是个忠君的勇士,才有了鸿门宴上这一幕,刘邦才能活下来,在日后打败项羽。

  樊哙是一个粗中有细,能说会道而又讲理的人。他在项王赐酒中,拜谢项王,吃掉赐的生猪肉等行为都表明了他是个讲理的人。他更是个粗中有细,口才极佳的人。他劝诫项王,不亢不卑,一气呵成,层次井然,逻辑严密。而是用秦灭亡的原因类比于项王现在的做法,既使项王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又不伤项王的自尊。这样的说法更能使他人接受,不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樊哙是一个有勇而又有谋,明白事理的人。刘邦借“如厕”这一借口趁机逃出来,却又要回去告辞,怕丢了礼节。樊哙却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他拉着刘邦便轻装回营。如果他不这么说,刘邦回去告辞,指不定就没有“汉”这个王朝了。正因为刘邦身边有樊哙这样通晓事理,有勇有谋的人,他才能成就霸业。

  樊哙这个在鸿门宴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人着实令我们佩服。他不仅是位勇士,更是位难得的智士。

《鸿门宴》读后感(篇4)

  在这个寒假里,我读了三本新书,有:《冒险小虎队》,《百科全书》,《鸿门宴》。我最喜欢的是《鸿门宴》。下面我给大家讲一讲吧!

  秦朝末年刘邦攻进了咸阳城,大军进驻在咸阳城外的一个叫霸上的地方。而此时,项羽也率大军赶来,很快就打到离霸上不远的新丰鸿门。可是刘邦一进皇宫,宫中没有一点金银财宝,张良说:“秦宫早在我们打进之前就被人洗劫而空,现在只是一座空城而已。”“哦”刘邦说。因为刘邦霸占咸阳城以后,项羽一直不服,就下令攻打咸阳城,刘邦得知后非常害怕,所以特去鸿门给项羽说几句好话。到了鸿门,刘邦说了几句好话又把咸阳城让给了项羽。这时刘邦找了个借口逃跑了。项羽占领咸阳城以后,到了皇宫一看,里面什么也没有,原来这是刘邦设的计。

  刘邦是一个很会用计策的人,但是他只为自己想,不以大局为重,最后还是会吃亏的。

《鸿门宴》读后感(篇5)

  写了一篇《枉为小人》,主要是针对学生不会写读后感,有意强化感与引与述与评与析相关,但不同,从所感的内容上看,部分也是阅历性的话,学生写不出很自然。文章似乎别有怀抱,可以一读,但整体没有深度。还不是天天新的水平。

  于是再读,三读。觉得读书不仅用眼,更要用心。可以说要用所有的感官。比如朱自清写《荷塘月色》那淡淡的幽香,需要我们用嗅觉去体味。其中作为《史记》中名篇的《鸿门宴》,也可以用嗅觉去读。

  驻扎军队就驻扎军队吧,古书上常常说军。说:您这样做不好吧,如果是我,我是不这样做的。偏偏说窃为大王不取也。一嗅就是老古老古的事儿,所以用嗅觉最适合读不寻常的文字,像古文,像外文,一个古里古气,一个洋里洋气,古色古香,需要用嗅觉去嗅。

  一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因为古,所以还能感觉到暗。长夜的味道也能嗅。夜里能生鬼,所以说鬼见生人要躲避,因为有生人气。现在叫活力。这篇文章因为古,也有此地鬼气。刘邦呀,项羽呀,现在不都成了鬼了吗,广义地说,《史记》也是《录鬼簿》,里面的所有人都成了鬼。曹无伤使人给项羽传话,想必是暗中行事,暗之暗者也,就像今天的爆炸事件当事人一定不想让你我知道他们的行事。范增给项羽示意,没有直接说话,而是用所佩玉向人示意,也是明中之暗。现在叫暗号。项伯夜驰之沛公军,一个夜字出这是黑暗中的勾当,一派夜幕遮掩了一切丑陋与背叛。人为什么为有胜有败,原来其中有阴谋诡计呵。阴谋之所以成功就在于阴。阴就是暗,所以鬼气冲天,阴气腾腾。中国历史原来就是阴谋的历史呵。

  人为什么怕鬼,就在于鬼在暗处。读《鸿门宴》次数多了,就会感到害怕,鬼气里还有一种气,叫杀气。项羽是谁?在新安坑秦卒四十万,部队一个个都凶神恶煞的,以一当十,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主儿。他说为击破沛公军,那可不是玩笑,是要接近于伏尸百万血流成河的天子一怒。这个杀人的大计,范增在旁只是加油,古话叫:急击勿失。杀人还不能错过机会。所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既然是娱乐,也充满杀气。也是范增的阴谋诡计之一。杀人是高招。是范增作为谋士实现自己理想的必要途径,所以项羽为人不忍,让他即气冲天,拔剑无处使,就碎玉斗。汉语有个词,叫杀人不见血。《鸿门宴》就是杀人不见血的一场戏。项伯杀人,只是提到,血已经化成碧了吧,鸿门宴上,杀人不成。樊哙就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那里的人命果然就像鱼肉一样。鲁迅先生说中国历史是人吃人的历史,我都不敢细细考证,而柏杨说是杀人的历史,其实意思是一样的,鱼肉可不是杀了吃的么?刀下鬼与口中食几乎是一样的。

  这种杀气最突出的要数樊哙了。他是杀狗出身,杀人无数,也毫不畏惧。所以有闯帐一节,好像是义正辞严,其实是壮士一怒。眼看就要流血了,但项羽还很欣赏他,所以终于还是不见血。

  杀气不等于血,正如恐惧并不是死,而是死之可能正在临近。最后沛公逃了出来,回到了自己的军中,那里才真正出现杀人,不过太史公笔下也很轻松,叫立诛杀曹无伤。死即死耳,如此而已。几个小小的人物的鲜血,甚至于没有胜味,没有颜色。但用鼻子读书,还是能嗅到杀气的。

  由此再想想中国人,主体民族即是汉族。汉族之汉源于刘邦封为汉王,建立汉朝。大汉民族,哪一年没有杀人的事,哪个英雄不是杀人多才成功的。江山代有英雄出,各杀生民若干个。如此而已。

  鬼气,杀气,最后感觉钝化了,只剩下一声叹气。是为感。

读后感大全为你精心推荐:
读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生读后感 | 高中生读后感 | 观后感

  想了解更多读后感网的资讯,请访问: 读后感

本文来源:https://zw.liuxue86.com/z/4898769.html
延伸阅读
《全神贯注》读后感篇1长征精神永驻我心静静的,静静的,远处盛开的桂花飘来悠悠的香气,回忆着几十年前的传奇经历。这就是我们今天观看的电影《勃沙特的长征》中的开头。勃沙特在回到教堂时被
2023-05-29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罗马假日读后感”这部作品则是一本让人无法自拔的好书。阅读的意义在于思考,而撰写读后感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那么,针对“罗马假日读后感
2023-05-29
我发现了一篇有关“地心游记读后感”的网络文章非常值得一读。我希望本文能让您喜欢。读书不仅仅是为了汲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思想得到进化。就像第一次阅读作者的作品一样,内心的感受会
2023-05-29
它能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最近的工作与学习的状态,如何去写一篇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出国留学网的编辑花时间整理的《小妇人读后感心得》,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小妇人读后感心得篇1在今年暑
2023-05-29
通过阅读“边城读后感”或许会让您对其中的内容有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基本的人类知识总结”,因此,通过阅读作者所写的作品,我学到了很多。通过阅读,我将我的思考
2023-05-29
读后感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心得体会,记录的是自己的感觉,阅读作品这本书的时候,很多人都沉浸在他细腻的故事情节当中。我们不妨将内心的真实想法记录下来,写成读后感。最近你是不是有写读后感的
2022-12-30
出国留学网推荐更多专题:“读鸿门宴有感”。下面是出国留学网编辑为你推荐的“读鸿门宴有感”,请收藏本文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一份好的文档制作可以让人眼前一亮,所以我们可以先根据关键词
2023-05-11
不同人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多半会形成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见解。撰写读后感时,可以间接叙述原文内容,并指出个人感情产生的源头。您是否也在阅读该作品之后获益匪浅呢?为此,笔者特意整理了《读
2023-05-12
办公事务很多就是文档的撰写和处理,范文在我们学习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优秀范文的实用性非常强,能帮助我们写好文章,你收集了多少范文呢?下面是出国留学网的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为你
2023-01-04
《目送》的读后感篇1很久以前就读过《目送》,那时唯一吸引我的就是作者,第一次看到龙应台这个名字,我以为是一个男作家,完全没有女性特点,其中“龙”这个姓使名字更偏向男性化。当看完《孩
2023-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