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我们为您编辑的"论信陵君作文"文本,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练习,我们才能够提高写作的能力。写作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发现周围世界的奥妙之处。优秀的作文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和修改的结果。同时,通过阅读您的知识储备也将得到补充!
论信陵君作文 篇1
教学过程分三步走:首先让学生了解历史上对信陵君的评价,除了褒扬还有贬论;然后看看今人对信陵君人物形象的分析,大胆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然后运用这种创新思维分析评论古今人事,并连缀成文。
1、 如何认识“信陵君窃符救赵”这一事件?
唐赵蕤 《长短经》(《反经》):
义者,所以立节行,亦所以成华伪。--[反义也。议曰:忘身殉国,临大节而不可夺,此正义也。若赵之虞卿,弃相捐君,以周魏齐之危。信陵无忌,窃符矫命,以赴平原之急。背公死党之义成,守职奉上之节废,故毛公数无忌曰:“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得。”凡此之类,皆华伪者。]
【译文】
节义这种品操的提出,本意是要建立一个德行的标准,结果成了某些人哗众取宠、背弃大节的借名走向了节义的反面。[牺牲性命以殉国难,面对国之存亡与生死抉择而志不可夺,这才是真正的大义。假如象赵国宰相虞卿那样,宰相不做,偷偷逃离赵王,来帮贫贱时的朋友魏齐逃难;或者象魏公子信陵君无忌那样,偷了国家的兵符,假借国王的命令出动三军,帮助赵国的平原君打退了敌人,为平原君救了急,然而他们却都背弃了国家利益。朋友之间的情义是成全了,但是忠于职守、克己奉公的大节却废弃了,所以赵国隐士毛公责备魏元忌说:“这样做,对赵国虽然有功,对魏国却有害无益。”
举凡这一类事情,都不过是为了私人情义给自己贴金罢了。]
2.“窃符救赵”虚夸了信陵君
《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成就了信陵君礼贤下士的形象,但从《史记》的描写来看,他其实是一个深谙厚黑学的伪君子。
信陵君的礼贤下士主要表现在他招纳了三千食客,但须知在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战国时代,一个贵族不被他人取而代之的出路就是比别人更强大。信陵君是聪明人中的佼佼者,他具有超于常人的忧患意识,人才难得。对待人才“谦而礼交之”才是上上之策,于是人才尽归其帐下,所以才有“(诸侯)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的局面出现。所以,所谓的礼贤下士只不过是“斯世有斯人”,随行就市罢了。
《史记》选取了他与侯生的相遇相交作为礼贤下士的注解。与“士”阶层打了多年交道,信陵君深知自诩清高的人往往胸怀大才,所以越是被侯生贽礼相拒,他越要作秀大摆宴席,亲自驾车去请。信陵君带着车马,空着上位迎接,侯生直接就坐于上位,毫不谦让。《史记》记载此刻信陵君“执辔愈恭”,这说明信陵君已经察觉到侯生在观察他,作为一个工于心计的政客,他已经明白侯生的用意,于是侯生越观察他,他就越表现得谦卑。接着侯生提出要信陵君载他去见朋友朱亥,见到之后,他故意拖延时间,“微察”信陵君,此时信陵君“颜色愈和”。恰“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为了保证在广大市民心中的光辉形象屹立不倒,信陵君更是要把戏给演下去。侯生见信陵君神情态度始终没有动怒或不悦,认为自己的目的已然达到,于是欣然赴宴,殊不知信陵君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信陵君赖以成名的“窃符救赵”事件也是玄机重重。得不到魏王的帮助后,信陵君声言要赶赴前线“与赵俱死”,经过侯生所守的`城门时,“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既然知道邯郸旦暮且下,此去九死一生,一定大义凛然才对,哪有时间将全部情况告诉一个人微言轻的侯生呢?这说明信陵君知道侯生必有以策万全的良谋妙计,于是以此做最后一搏,果然引出侯生说出窃符的奇策,让信陵君如愿以偿地“北救赵而西却秦”。当侯生提出杀晋鄙时,信陵君“泣”,因为他知道晋鄙是“嚄唶宿将”,正好做自己救赵的左膀右臂,杀之可惜,于是以哭的方式暗示侯生是否还有更好的计策,但侯生却以为他是贪生怕死。而当七十高龄的侯生提出自己要“北乡自刭”时,一向以“仁”标榜的他居然无一言挽留,而是“遂行”。因为他清楚,到时魏王怪罪下来,自己只要说是侯生一手策划、唆使的,便可逍遥法外。前者的“妇人”之“泣”和如今的毅然“遂行”两者相较,这就不难理解他是一个伪君子、真小人了。
信,诚信,引申为道德;陵,坟墓。信陵即道德的坟墓,信陵君自己都不会想到,他的封号也许就是他本性的最好概括。《史记》没有错,历史更没有错,只不过我们都读错了。
【《百家讲坛》(红版)2009年第六期】
3、作文:
1、写一篇记叙文。对历史人物用新的构思,写一两个细节,表现一个人物的精神境界。
2写一篇议论文。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或者现实中的人物。做到有观点,有材料论据;观点要有新意。
论信陵君作文 篇2
侠义公子信陵君
战国四公子中,我最欣赏信陵君,何也?以其侠义兼备,胸襟豁达也。
四公子养士,千秋传为佳话,但四人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春申君格局较小,孟尝君堪称奸雄,而平原君总露着几分富贵气。举例说.孟尝君养士最多,但可用者无几。当孟尝君受困之时,尚需借鸡鸣狗盗之徒脱身;冯援为其买人心烧毁债券时,其尚且颇为不乐。孟尝君之为人,当此可见一斑矣!平原君的为人
从一件事上最能反映,一次他的爱妾嘲笑了一个跋子,那跋子觉得很受辱,逼平原君杀了那个妾。平原君笑诺了,而并不真当回事儿。他门下士人心寒了,纷纷走了一大半。平原君这才担心了,杀了美人以谢跋子,士人才稍稍回复。这种事简直堪为笑谈!
信陵君是怎样的呢?战国公子养士,一般是为了获取政治资本,四人皆不例外。但信陵君与三公子之不同在于,他养士是出于天性的豪侠,喜欢结交江湖异人,故绝无一丝权贵气,例如公子交侯袱一段,这种谦和的胸襟绝非其余三公子有意能做得出来的。更为典型的是当信陵君不能说服魏王,决心孤身入赵,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一段。赵国与信陵君并非有恩,只是他姐姐嫁给了赵国的公子罢了。为此而赴死,方才称得上侠肝义胆。后来引车还问侯生,是因为想我岂有所失哉。意识到今吾且死而不能带着过失去死,维持人格上的纯洁,这样高尚的情怀也只有用光风翼月来形容了。
信陵君用士,眼光很高。侯赢、朱亥,都是由于其人格的感召而为之所用的。朱亥说: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君子之交,正是如此。这与孟尝之流用重币厚赂以交鸡鸣狗盗之徒,安得相提而并论?
在信陵君的侠义精神面前,平原君也不得不自愧不如。这种不如是出于天性的。例如信陵君留在赵国后,日与市井侠士交游,平原君暗地里笑之。信陵君乃叹平原君器量之小。不抱任何政治目的的交往,自然要为平原君、孟尝君之流所笑,而对信陵君来说,这就是他生活的方式。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而信陵君与侠义之士称兄道弟,其天性之纯良豪侠可见矣!
战国时代已经成为了历史。我们也许不再需要四公子这样招贤上的英主,但我们的确还需要信陵君这种赴义蹈死的精神。
论信陵君作文 篇3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对信陵君有过评述,赞日: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十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名冠诸侯不虚耳。对此找不敢苟同,略作小议。
我以为信陵君不耻下交之意在于名冠诸侯,有其私心。
当信陵君闻有隐士日侯旅,自迎侯燕之时,公子执髻愈恭、公子颜色愈和之状甚为做作,而为迎侯生让满堂魏将相宗室宾客坐待久等,实为就其本身之喜士之名,而做出愈礼之举,造成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
当秦军于长平一战大败赵军,危逼邯郸之时,平原君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之时,信陵君并未急人之困,起而往救之,但当平原君使人让曰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信陵君自忖:不救赵不义,尚关系其姊生死,恐为外人耻笑,毁其名声,才有数请魏工不成而矫夺兵符的行为。
信陵君欲以客往赴秦军之前,见侯生时,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心不快,日:我岂有所失哉!觉得侯生负他,恨之复返也。由此可见信陵君结交士人的目的是为利用其智其忠为自己服务,并非无偿。
对于信陵君其后利用自己曾有恩于姬,请如姬盗兵符,为矫夺晋鄙军,而斩杀魏国唯暗宿将晋鄙,不仅背弃本国,而且破坏魏国军事力址,采用的手段更体现其为人排患,实为有所取的处事原则。他所做的这一切仅仅是为了维护其高义。
曾闻: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而信陵君之所为,其所谓的礼贤下士的谦逊作风和急人所困的义勇精神皆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