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2023巨流河读后感

字典 |

2023-09-13 14:01

|

推荐访问

巨流河读后感

【 liuxue86.com - 读后感 】

读后感大全为你精心推荐:
读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生读后感 | 高中生读后感 | 观后感

  书籍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读完一本作品后,仿佛身临其境,就像看一幅优雅的画作,它用洒脱的笔触渲染出淋漓尽致的墨色。那么,对于读后感,我们是否要强调体现自己的感受呢?小编认为,探讨“巨流河读后感”这个话题是非常值得的。

巨流河读后感 篇1

  郑雪健(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上海200092)

  齐邦媛女士根据自已回忆所写的《巨流河》讲述了自己和家庭八十年来的历程,这本书讲述抗战期间逃难、读书,以及解放后自己在台湾从事文学、教育工作。我认为这本书以解放战争胜利、国民党**败退台湾为分界,这是中国命运的转折,也是当时很多知识分子们包括作者命运的转折。从那时起,他们只能隔海相望。

  听老师说,巨流河是辽河的别称,位于中国东北的南部,由此可以看出,齐邦媛女士对于大陆的思念之深,对东北故乡的思念之深。

  读完整本书,我摘录了一些我认为很感人的作品,并写下了自己的感受。网上对《巨流河》的评价似乎并不太高,也许是由于政治、文化上的原因,或者甚至是由于对作者处世态度的分歧。我不这么认为。至少这本书客观地介绍了当时的中国情况,描写了中国的深度。

  下面为一些片段。

  “九一八”事变后,作者全家从北京逃往南京。我第一次见到哥哥的同学,后来的张大飞:

  我永远记得那个寒冷的晚上,我看到他用一个十八岁男子的一切自尊忍住号啕,在我家温暖的火炉前,叙述家破人亡的故事。窗外,妈妈种了几棵小树,在风雪中摇摇晃晃,弯腰差点折断。自此,我深深地记住了他的名字——逃到营口后,他把原来父母取的吉祥名字“张乃昌”改为“张大非”。

  从那时起,每个星期六下午,我都会期待着他在我哥哥吵闹的同学中间那忧郁而温柔的微笑。

  和哥哥的同学爬山是作者对小大飞最早的记忆之一

  下午四点,当我开始下山时,突然刮起了风。我走得比他们慢,渐渐地一个人落后了。哥哥和那些大男生已跑下山,我仍在半山抱着一块小岩顶,进退两难。随着山风的尖锐哨声,我开始在寒风和恐惧中哭泣。

  这时,我看见张大非在山口回头看着我。

  天已渐渐暗了,他竟然走回头,往山上攀登,把我牵下山。到了隘口,他用学生的棉大衣裹住我三十多公斤的身躯,说:“别哭,别哭,到了大路就好了。

  ”他眼中的同情与关怀,是我这个经常转学的十二岁边缘人很少看到的。

  以上为齐女士刚认识张大飞时候的场景,在读以上第一段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那个水深火热的时代,就像文章中所说:窗外,妈妈种的几棵树在风雪中摇晃,弯的近于折断。张大飞就像这些小树中的一颗。他的家庭被毁了,他在童年时逃走了。

  这正好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写照。之后的支个片段也算是细节描写了,对于读书时的我们可能没什么大不了,但是你要换位思考,当时作者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面对哥哥和其他男孩都跑下山,面对凛冽的山风,面对时间越来越接近黑夜,再加上当时的中国并不太平,这对于一个小女孩来说是极其可怕的。就在这个时候,张大飞回头把作者带下了山,这虽然是很小的一个片段,但却在作者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总是记忆犹新的。

  这也为后来的一些事做了铺垫。在这个片段中可以看出张大飞的善良,首先张大飞与自己的哥哥和其他的男孩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次从张大飞将棉大衣裹在我身,以及对我的安慰,更加突出了张大飞的善良。可以说,张大飞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从此就被确定了。

  也为后来二人的长期通信做了铺垫。

  在沙坪坝南开中学学习期间,我在轰炸间隙学习:

  一天,日本飞机轰炸了沙坪坝,摧毁了文化中心的精神堡垒;我家的屋顶被摇晃了一半,隔壁的农夫被杀,他的母亲坐在山脊上哭了三天三夜。... 那天晚上,雨下得很大。我们家一半坐一半躺在有一半屋顶的房间里。那阵子妈妈又在生病,必须躺在自己床上,全床铺了一块大油布遮雨,爸爸坐在床头,一手撑着一把大油伞遮着他和妈妈的头,就这样等着天亮......

  那是我最早的青年时期的场景。死亡可以日夜由天而降,但幸存者的生命力却愈磨愈强,即使只有十七八岁,也磨出强烈的不服输精神,也要发出怒吼。

  重庆大轰炸后的合唱会:

  1941年的寒假是在轰炸中度过的。开学后,南开合唱团每天抽一小时勤练由李抱忱老师指挥的“千人大合唱”歌曲。三月十二日先在大礼堂唱,后又加一场在重庆市中心被炸毁的废墟上搭棚架(后为精神堡垒广场),全城二十多个合唱团齐聚,同声唱爱国歌曲,希望让全城困顿的同胞听到,让全世界的人听到,让地下的亡魂也听到。

  我们唱着: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

  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

  当晚,歌声震撼了天空,大家热血沸腾,眼泪还没干,大声唱出了积怨在心底深处的国家。***多年后回忆当时情况:“我上台指挥时,看见团员们后面是日机轰炸后燃烧倒塌的楼房,听见一千人雄壮的大汉天声。

  ”这两个片段写的是全面抗日战争时候的事情。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战争运动在全国兴起。虽然作者没有写正面战场的激烈程度,但有写东西可以反映在后方。

  第一个片段是关于被日本飞机轰炸后的场景。面对自己家的屋顶被震落一半,自己的邻居被炸死,母亲生病卧床,父亲彻夜未眠…读完这个片段之后我不禁感慨如今的生活与抗战时候的生活千差万别。对于青年时候的作者经历的这些事是毕生难忘的,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越磨越强,即使年龄再小,也要磨出不服输的精神。

  对于后面的这个片段是抗战大轰炸之后的演唱会,在读完这个片段之后,我竟有些泪目了,看到书中所写的人民的团结,中国一定不会灭亡的。正如文中所说:歌声震撼云霄,所有人热血沸腾,眼泪没有干过,高声唱出积压在内心深处国仇家恨的悲愤。

  中国一定能取得胜利!

  抗战胜利前夕,张大飞战死。死前给同学、齐邦媛的哥哥齐振一留下绝笔信。

  这是一封诀别的信,是一个二十六岁年轻人与他有限的往事告别的信。我虽未能保留至今,但他写的字字句句都烙印我心。他说:

  振一:你收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死了。八年前,和我一起参加航空学校入学考试的七个人离开了。

  三天前,最后的好友晚上也没有回航,我知道下一个就轮到我了。我祷告,我沉思,内心觉得平静。感谢你这些年来给我的友谊。

  感谢妈妈这些年对我的慈爱关怀,使我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全然的漂泊中有一个可以思念的家。我也请你原谅我对邦媛的感情。我拿不住,也不能尽快放下。

  我让地勤的周先生把我死后这些年邦媛写的信寄回去。请原谅我以这种方式使她难过。自从我找到你们在湖南的地址,她代妈妈回我的信,这八年来,我写的信时唯一可以寄的家书,她的信时我最大的安慰。

  我似乎看得见她由瘦小女孩长成少女,那天看到她由南开的操场走来,我竟然在惊讶中脱口而出说出心意,我怎么会终于说我爱她呢?这些年来,我一直告诉自己,只能是兄妹,否则,我死了就杀她,活着就杀她。这几年我们走了一条多么不同的路啊。我只会在空中战斗,专注于天地的生死;她每天都在诗书之间向我祝福的光明之路走来。

  以我这必死之身,怎能对她说“我爱你”呢?

  ......

  请温柔地劝邦媛忘记我。我只希望我死后她会幸福。

  .......

  这两大包信,放在一起。这一年夏天,我没有力量重看。他的死讯虽在意料中,但来时仍感意外,因而难于印证现实。

  四个月内,罗斯福去世,陈纳德辞退,张大飞战死沙场。这一场战争带着无数人的憾恨落幕,惠特曼《啊,船长!我的船长!》,那强而有力的诗句,隔着太平洋呼应所有人对战争的悲悼。

  这是张大飞战死后留下的最后一封信。这几个月也是非常动荡的几个月,紧接着日本投降。对于张大菲与齐邦媛的恋情,只有数百封信可供见证。对于张大飞来说,他一直不敢承认的便是他们之间的爱情,对于张大飞来说,自己为了祖国的解放飞翔于祖国的领空上,每一趟的飞行是生是死自己都不清楚,他怕自己耽误了邦媛,这在之前的文章就体现了出来,当作者想要转到云南的时候,张大飞是极力反对的。

  2001年,“九一八”七十周年纪念,回到东北,回到由父亲创立的国立中山中学。

  ......接着是老校友的合唱,他们唱的歌唤醒深埋的记忆,那是我生命初醒之歌,曾经伴着我从南京到湖南,从湘桂路到川黔路,是八千里路云和月,在逃难人潮中长大**的歌啊!初秋的晨风里,站在故乡的土地上,这些曾经以校为家、生死与共的白发老人,白发飒飒,歌声中全是眼泪,松花江的水中,仍有嘉陵江的呜咽,但是呜咽中有坚持的刚强。

  唯楚有士,虽三户兮,秦以亡!

  我来自北兮,回北方。

  我到大连去是要由故乡的海岸,看流往台湾的大海。连续两天,我一个人去海边公园的石阶上坐着,望着渤海流入黄海,再流进东海,融入浩瀚的太平洋,两千多公里航行到台湾。环到南端的鹅銮鼻,灯塔下几英里就是哑口海,海湾蔚蓝,宁静而美丽,据说风浪之声不绝于耳。

  一切归于永恒的平静。

  最后的总算是把全书读完了。读到这里有一种“大业已成”的感觉。作者于01年再次回到大陆,回到自己的家乡东北,回到这个阔别半个世纪的家乡,回到这个日思夜想的东北故乡。

  回顾作者的一生,青壮年时漂泊大陆各处,之后虽然安定了下来,但却远离自己的故乡,着实令人心痛。

  最后的最后对于书中抨击共产党的言论。谎言不会伤人,真相才是快刀。不管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其实我看来应该都挺正常的。大势所趋,借用一句l:世界既不是白色也不是黑色,而是一种微妙的灰色。

  不论如何社会总是进步的。说白了,在那个时候,我宁愿犯错也不愿无所事事。

  至少在今天,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会变得越来越强大和繁荣。

巨流河读后感 篇2

  【文北卡罗利尘缘】

  前不久,读了齐邦媛的长篇自传**《巨流河》。仍记得读完书的那个夜晚,窗外是一片皎洁的月光,一片宁静,安详。妻已熟睡。

  客厅里的电视是处于静声状态的**n新闻,不时闪过大批叙利亚难民逃离战火纷飞的故乡,九死一生向欧洲流亡的悲伤镜头。面对窗外那照着我们,也照着他们的同一轮月光,想着同样的月光也曾照在我们父辈的父辈身上,我的思绪在过去与现在徘徊,陷在'巨流河'与'哑口海'之间久久不能出来。

  “儒流”是清代辽河的名称。她是中国七大河流之一,辽宁人的母亲河。“哑口海”位于台湾南端。这是二环鼻灯塔下的湾流。

  据说汹涌海浪冲击到此,声消音灭。这本书讲的是一个不远的是代。是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落到'哑口海'的》故事。

  二十世纪是一个悲伤的世代。二战后,欧洲犹太人写了无数悲惨的故事。日本人因为侵略而制造了两枚原子弹,他们继续写作。

  中国人自二十世纪初开始即苦难交缠。十四年抗战,数百万人殉国,数千万**离失所。殉国者的鲜血,流亡者的热泪,渐渐将会被湮没与遗忘了。

  我是在那场战争中长大的,心里有弹痕。六十年来何曾为自己生身的故乡和为他奋战的人写过一篇血泪记录。

  于是,八十一岁的台大外文系教授-齐邦媛在二零零五年拿起笔,用四年时间从改写到重写,将那无数心中的刻痕,变成了这本二十五万字的传记。这本书叙述了她父母的生活,回顾了她自己的大起大落。从东北到关内,从北平,南京到西南,从大陆到台湾。

  她个人的成长和失去家庭就像阴影。十四年抗战,作者笔下有国都化为鬼域的悲痛,更有宁死不投降的中**人,民众的慷慨激昂。作者告诉我们一个悲伤的时代,一个弱小的民族,但它也是中国最脊梁的。

  在书的后半部分,她在台湾60多年的经历也见证了一代“大陆人”如何漂流到最后的根。

  作者1924年出生于中国东北铁岭。六岁时入关内,去北平。七岁那年,1931年9月18日,日本占领了东北。齐邦媛失去了家乡,开始了流亡生活。

  “我20年前长大,从辽河到长江,从the江到大渡河。抗日战争八年后,我的家乡还在歌唱。从东、西、南、北三省,人们涌向战时的首都重庆。

  颠沛流离在泥泞道上,炮火炸弹之下。他们都在唱“长城有几千英里长”。长城外是故乡。家乡是什么样的?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唱的时候每个人心中想的都是自己家乡的永定河,黄河,汉水,淮河,赣江,湘江,桂江,宜江,说不尽的美好江河。江水每夜呜咽地流过,都好像留在我的心上。

  作者的父母出生在中国东北辽河地区20里外的一个村庄。那本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豪迈牧者的原乡。清末民初,富饶的土地成为日本列强觊觎的地方。

  书中**上的父亲-齐世英,二十年代初,带着国外的民主革新思想,刚从德,日留学回来。那个目光熠熠的热血青年,满怀激情,为建设积弱的中国成为现代化的国家有满腔的热血与知见。不满军阀混战,参加郭松龄反张作霖兵变,失败,加入国民党流亡。

  从一九三一年日本入侵东北始即开始参与领导国民**东北抗日地下武装,并兴办教育,创办东北中山中学,招收流落关内的东北流亡学生两千多人。撤退到重庆后,创办了《时代与潮流》杂志,解释外界的信息传到了抗日战争孤岛重庆。为中国不亡,东北光复呕心沥血。

  历经千辛万苦,抗战胜利,国共内战再次打响。兄弟相争,仍然杀得你死我活,惨烈无比。乡关何在?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底,我父亲由重庆乘最后一班飞机来到台湾的情景令我惊骇莫名。一直相信“有中国,就有我”的人是沮丧和憔悴的。住在我们那用甘蔗板隔间的铁路宿舍一言不发。

  不久即因肺炎送往医院。在家人,师生眼中他一直是稳若泰山的岩石,而如今巨岩崩塌,堕落,漂流。我五十一岁的父亲从大河被冲到哑海里

  齐世英从来没有机会踏足东北——他深爱并为之奋斗的家乡。而更令人唏嘘的是,这个从年轻起就为国家奋斗的人,国民党东北第一个党员,在六十年代,不屈从领袖意志,被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国民党开除党籍。他的命运和结局证实了作者对他父亲的印象,即他一生都是一位温雅的绅士

  真正的君子无不有一身傲骨。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

  作者的母亲,那个曾在东北牧草中哭泣,在日本人炮火下,大逃难的武汉痛失幼女,那个曾给成百上千东北流亡学生一个家的母亲,是那个时代所有坚忍,淳朴,善良的母亲的代表。'我出身在多难的年代,终身在漂流中度过,没有可归的田园,只有歌声中的故乡。幼年听母亲幽怨的唱'苏武牧羊'.

  二十年后,到了万里外,没有雪地冰天的**带台湾,在距北回归线只有百里的台中,妈妈在我儿子摇篮旁唱'苏武牧羊北海边'.我说:妈,你可不可以唱点别的?

  她有时唱“孟姜女”。她说,自从她19岁结婚后,丈夫一个月后出去读书,暑假只回家几次。后来,丈夫回国后参加革命,流亡国外,无法回国。

  她守护着年幼的孩子,苏武希望小羊长大再生,支撑着几乎无望的等待。直到三十岁,她才出了山海关。坐了三天两夜的火车,终得一家团聚。

  从此随夫越走越远,远离家乡。除了苏武牧羊人,她从来没有唱过真正的摇篮曲

  另一个重要的人物,张大飞,贯穿了作者对12到20岁少女最珍贵的记忆。同为东北流亡子弟,张大飞父亲因协助抗日被害,家破人亡。孤身一**落关内。

  进入齐世英后,创办了东北流亡学生国立中山中学。齐家的客厅成为无数流亡学生在漫漫长夜中唯一能感受到家的温暖的地方。张大飞也一直视齐家所有人为自己的亲人。

  七七事变,日本进攻北平。十八岁的张大飞与许多学生一道投笔从戎,舍命报国。他考入了国民党空军官校,然后加入陈纳德的飞虎队,与日本人一起在空中争夺刺刀。

  自此,来自云端的信不断飞到齐家,飞到邦媛妹妹手中。

  “我们真诚而纯粹地分享成长经验,就像两条永远无法跨越的平行线。他在云端长大,在机关枪和高射网中为生与死而战。但我只能逃离地面上的警报,为灾难哭泣,或唱出“中国不会死”的大合唱。

  我们可能只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应该尽全力赶走日本人

  八年,一百多封通信。他对邦媛妹妹的的细心呵护,他的英姿飒飒,他虔诚的宗教信仰,一次次平静的去面对死亡的诀别,那是一种怎样的充满悲壮色彩的青春浪漫。所有这些都深深地烙印在这个女孩的心里。

  而齐邦媛在后来重申,她所想讲的与张大飞的因缘,不是只想讲一段简单的男,女情爱。她想讲的是一种包含了友情,亲情,爱情的一种两个灵魂之间的信托。她想讲的是一个悲剧英雄的故事,一场战争带来的痛苦,以及对战争摧毁所有美好事物的指责。

  隔了半个世纪回望,她仍无比痛惜,一个立志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的男子,以血肉之身殉国。往日那个曾拥她入怀的英俊青年,只化为了黑色大理石碑上的一个名字。那时候,张大飞只是无数战死人员的代表。

  如作者所言'张大飞的一生短暂如昙花,在最黑暗的夜里绽放,迅速阖上,落地' 却是 '那般无以言说的高贵'.

  作者又是何其幸也,虽生于战乱年代,一生流亡,仍得以接受战时中国最好的教育,得以亲耳呤听中国近代最优秀的一批知识分子的教侮。在抗日战争的困难中,有这样一批学者向国家申请学术服务,保持了学者的学术水准和尊严,使知识得以传承。他们的才学,品格,对文学,文化,艺术及美好的坚持,不仅为这一批学生打下了文化的底子,使这批年轻人体会到知识,教育的重要,更重要的是言传身教,让这些学生体会到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对一个知识分子的必须。

  齐邦媛后来成为白先??蒋勋、简帧等文坛眼中的“台湾文学守护天使”,也得益于当时那些优秀的绅士。

  这些先生中有邦媛所上中学-南开中学的校长,张伯苓。南开中学1904年由张学良在天津创办,抗日战争时期迁往重庆。张先生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先驱。他的“中国永不言败,我要救国”的思想已经成为作者一生的记忆。

  作者大学入武汉大学。武大是华中地区重要的学术重镇。1928年成为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抗日战争时期迁到四川乐山。作者在中国现代美学大师、翻译家朱光潜的英语系学习。

  战争年代,在岷江边,在白塔街昏暗的油灯下,朱先生带她们去读莎士比亚和红墩。从雪莱的'云雀之歌'的欢愉到济慈的'夜莺颂'的沉郁中去体会人生,命运,去体会生死与灵魂。文学的殿堂由此打开,并为作者提供了今后一生与暴虐无常的命运及诡异多变的政治相对抗的力量。

  作者于一九四七年,因缘巧合,去应聘台大外文系职位。爸爸买了一张往返票,但谁能想到,60年的教书育人、编撰、扎根宝岛、成为台湾人。故乡真正变成了歌声中的故乡。

  原本以为短暂的分离,变成了一辈子的流放。

  通过齐邦媛的笔,我们得以一睹她的天空,并与齐先生一道记住 '那立志将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国家的父亲,牧草中哭泣的母亲,公而忘私的先生,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学生,初尝文学滋味的南开少女,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那盛开铁石芍药的故乡,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那深邃无尽的哑口海,当然还有那暮色山风里,隘口边频频回头探望的少年张大飞……'

  齐邦媛的笔下有那个时代无限的伤悲,可书中最令人感动的却是那枪炮声中云雀的鸣啭,那无边的黑暗里夜莺的啼唱,那苦难人生中永不消失的爱,崇高,正义,善良这些美好的东西。幸运的是,在今天的中国,从“儒略河”流亡到“哑口海”已经成为过去的风格。可是,看看电视中,仍然战火纷飞的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看看土耳其海滩上躺着的三岁男孩令人心碎的小小身体,看看那成千上万逃离故乡的难民眼中的伤心,不安与惊恐,七十年前,中国人曾经历的那个悲惨时代并未远去。

  什么时候,那久远劫来,潜藏于人性中的贪婪,暴戾,偏执,仇恨才能被那同样遥远,无始劫来就深植于人们内心的知足,悲悯,包容,关爱完全取代?当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们凝视这颗美丽的蓝色星球——人类共同的家园,会是怎样的感叹!

巨流河读后感 篇3

  写给脚下美丽的南开

  ——读齐邦媛《 巨流河》有感

  近日拜读了齐邦媛先生的自传《巨流河》,收获颇多,不只是其非凡的文学素养与潇洒的文笔,更为其一生中不凡的命运,以及命运中所折射出的人格所打动。齐邦媛先生,早年出生于南开中学,与我们居住的这个地方有很多渊源。她在南开中学的生活也写在书中。作为今日的南开学子,在与这位敬爱的校友在书中交流之时,不免有了几分对于我们校园的思考与感慨,接下来想**一二。

  先生那时所在的南开,作为中国第一所被日军炸毁的高校,在抗战乱世中依旧坚持治学,与清华、北大千里迁徙,在云南组成举世闻名的“西南联合大学”。南开精神一脉相承,无论是南开大学,还是南开中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始终是南开学子牢记在心,身体力行的宗旨。据齐先生在书中回忆,当时的南开中学,教学条件极其艰苦,宿舍也很简陋,十八人一间的宿舍,终夜与臭虫作战,但越是艰苦,南开越是发愤图强,南开的教育无论是文学、理学、商学等主流学科还是体育、艺术、话剧等辅助学科,在当时都是首屈一指的。

  南开学子勤学好问,爱国爱民。他们组成一个童子军每天做好事。当祖国处于最危险的境地时,他们不会退缩。南开的老师,以任何时代标准来看,都是注重灵性启发的有识之士,尽其所能教育学生,倾囊相授之余,与学生同甘共苦,奋发向上,令一届又一届的南开人成为国之栋梁。自第一届的梅贻琦和喻传鉴,以及后期的周恩来、吴大猷、曹禺、陈省身、温家宝等,名单可以达“一里路长”。

  那时的南开,一片辉煌。

  时光飞逝,“南开为国牺牲,有中国就有南开”。尽管已经过去了一百年,南开仍然屹立在中国的土地上。在人事变动方面,我们今天看南开,总觉得和过去的南开有点不同。

  今日的南开,依旧是全国一流大学,南开的老师依旧很优秀,南开的学子依旧质朴,“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仍是我们南开人一声践行的校训,做人的宗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事代的变迁,南开的人和事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学生宿舍由过去的十八人一间变成现在很人性化的四到六人一间,教学设备,学习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可学生手上捧着的书变成了笔记本电脑,笔记本上显示的是**网,人人网,**,龙之谷等各种华丽、娱乐的画面。

  课余听的更多是流行歌曲而不是讲座,看的更多是好莱坞大片而不是国家时政,读的更多是武侠、言情而不是名著、科学。大学生不想学知识,他们想获得学分和高分。宿舍里的宅男、宅女数量与日俱增,体育锻炼缺乏,意志不强,前不久响应国家号召举行的“阳光长跑”活动,弄虚作假者有之,置之不顾者有之,身体力行者鲜矣。

  大学课堂教育的学习效率也不如从前,老师台上讲,学生低头听,讲完,听完,下课两不顾,真成了梅贻琦先生所言“表演者与看客耳”了。

  公平地说,今天的南开确实不如战时的南开。各种原因都值得深思。我想其中一个原因是南开由私立大学变成了公立大学,“公立”就意味着教学、治校的方针策略要受**约束。陈寅恪先生言“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大学应该是个自由的学术天地,如果过多的加入**干预,只会使得教学质量与教学目标背道而驰。

  很久以来就有一个鲜明而经典的例子:老外问中国学生问什么一见面就说“how are you?”,而学生的回答是“因为我们使用的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统一英语教材。

  ”事实证明,教育管制的确是影响教育发展、培养人才建设的重要因素。另一个原因是南开学子“允公允能”的精神仍在,可“日新月异”则没有很好的发扬下去。只要国家哪出了一点事,南开人总能佷快付出自己的一份力,为国家排忧解难,四川**,西部大开发,南开学子捐衣捐物捐志愿者,心系百姓,胸怀天下。

  但在发扬“日新月异”方面做得不够,南开是培养出了很多著名校友,国家栋梁,但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往者已逝,来者犹须追。我们不能一味的沉溺在过去的荣誉或成就中,而忽视或者忘记了现在肩上的重担,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就该为中华之复兴而奋斗,将南开“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精神保质保量、生生不息的诠释下去、传承下去、发扬下去。

  南开与新中国一起成长。她们手牵手走过最黑暗的时光。而正如齐邦媛先生在《巨流河》的序言中解释她写此书的初衷,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犹太人写他们悲伤的故事,日本人侵略惹来两颗原子弹也写个不休,而中国人自20世纪开始即苦难交缠,却渐渐被湮没与遗忘。而在那场战争中长大**的她,心灵上刻满弹痕,“六十年来,何曾为自己生身的故乡和为她奋斗的人写过一篇血泪记录?

  ”先生为祖国黑暗的六十年写下了一首挽歌,那我们呢?面对我们曾经辉煌、目前光环已经日趋暗淡的母校,或许我们没有齐先生的能力写一段能让无数人记住的纪念,但我们能做的是发扬“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这质朴却又踏实的校训,做好自己,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母校走向璀璨的辉煌贡献自己的力量!

巨流河读后感 篇4

  由《巨流河》说开去

  本人素爱读书,得知某知名**评选出了所谓的2011年度十佳好书,就根据获奖名单购买了前三名,其中高居榜首的就是由齐邦媛女士所撰写的文学体自传《巨流河》。

  齐女士生于1924年,辽宁铁岭人。其父齐世英曾任国民党政委,主持东北党务。作者以年逾八十高龄历时四年完成此书,从大陆巨流河写到台湾哑口海,以一个奇女子的际遇见证了纵贯百年、横跨两岸的大时代的变迁。

  本书大体有两条主线:一是借着父亲齐世英的经历,串联起一代铮铮铁汉们在侵略者炮火下头可抛、血可洒的气概与尊严;一是从自己诞生、童年写起,战火中逃离至重庆,八年间受南开中学与武汉大学教育,受业于名师朱光潜,得文学启蒙,大学毕业后落脚台湾展开学术事业,成为台湾文学推手。

  一气呵成地读完此书,内心的血液就如涛涛江水,从巨流河一路奔腾至哑口海,最终戛然而止,令人荡气回肠,近百年的沧海桑田在白驹过隙间已恍如隔世。年度钜作绝非浪得虚名,这一方面得益于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使得无论是烽火狼烟的战争年代而或是艰苦卓绝的求索岁月,都能让人身临其境,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作者在台湾文学界、教育界德高望重的地位,使得此书深孚众望,一面世便大受追捧,以致洛阳纸贵。一大主流**如是介绍及评价该书:

  “一部反映中国近代苦难的家族记忆史;一部过渡新旧时代冲突的女性奋斗史;一部台湾文学走入西方世界的大事纪;一部用生命书写壮阔幽微的天籁诗篇!”

  对于此书的溢美之词无以言表也无需赘述,各大**及书城一时间铺天盖地。我仅以此书作为出发点,谈一些题外话,以作引玉之砖吧。

  很多读者都把此书当成了了解**政治历史的报告文学,欲通过作者的描述去感受那番可歌可泣的民族大义,不免有失偏颇。因为这本书的两条主线(齐世英和齐邦媛)有着明显的主次差异,所以前者于后者相比是如此的薄弱。一方面是由于前者**于作者的见闻,而后者则是亲历;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作者的根本立场,而这才是最值得发人深省的地方。

  尽管作者身逢乱世,但其殷实的家境使得她从不间断地受到了当时最好的教育,不仅贵为名媛,而且师从名家,这是普罗大众即便在今时今日都难以奢望的。在举国上下危难之际,大多数热血青年都曾参与过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等政治问题的辩论,笔者更多地想到了莎士比亚、拜伦和歌德。作者赴台后,一直致力于台湾文学教育的纯洁性。

  因此,作者的自我定位其实非常明确——“小布尔乔亚”——即小资产阶级或具有小资情调的人。个人认为作者暗含的根本立场其实就是“去意识形态,去政治化”,它不仅贯穿了作者的一生,也是本书的主旨。

  读完此书,最让我动容的人物,一是作者的父亲齐世英,早年留学德国,学习政治哲学,抱着一腔热血投身爱国事业,换来的却是被蒋介石开除出党,晚年少言寡语;二是广大和作者同时代的热血青年们,无论是去是留,用作者的话来说,他们的热情都成为了那个时代政治的牺牲品。

  个人利义和正义的选择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民族仇恨也承载着个人的荣辱。在五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中,传统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并不能成为亘古不变的处世金针。回首一个特殊的时期,就是要审视一些事物的本质,以体验生命的本质。

  对于政治,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看来是多么简单,因为政治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本身就是政治。由于其社会属性,人们必须在广泛的公共生活中塑造自己,而政治本身就是公共生活的实践。马克思的观点略有不同,但他的辩证唯物主义也强调人的主体是以是建为基础的。人的社会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经济行为,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因此,如果我们在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谈***,并将政治与社会生活而非阶级斗争等量齐观,那么对政治讳莫如深或者谈虎色变就大可不必,所谓的“去政治化”也就无从谈起。

  封建主义两千年,政治堕落为阴谋;1840年,政治徘徊在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之间,不经意间成为意识形态的代名词。今天,我们对待政治的态度是如此极端:一方面,我们对政治斗争极为热衷;另一方面,我们对公共生活极为漠不关心。

  当生活不再具有理想,那对于生活的热爱也仅只剩下对物质品质索然无味的追求;当生活脱离了时代,那拟古主义的审美情趣也足以唤醒尘封的消费符号,在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中大行其道。因此,不能通过停止对政治的理解来解决对政治错误的理解。一种高度“去政治化”的生活姿态,不仅无助于理解生活的真谛,也注定成为不了联系诸多社会生产要素的普世方案。

  在一个消费比生产更重要、符号消费比功能消费更重要的时代,历史、政治、艺术乃至生活都有被异化的危险。正如古希伯来先知写《圣经申命记》让世人重新认识上帝的旨意一样,我们现在也需要重新审视那些自以为是的理解。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个人的主观见解可能略显不合时宜,还望诸位有识之士交流指正。

巨流河读后感 篇5

  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

  数度哽咽,数度流泪,数度澎湃,然后归于平静。读这本书时,很多**都印在脑海中,这给了我前所未有的震撼和触动。

  《巨流河》与其说是一部个人回忆录,不如说是一部记录中国二十世纪的大事记。一位经历了大半个世纪人生,承受着巨大悲伤,心灵上刻满弹痕的八旬老者,深沉如大河般和缓而有力量的述说家国的命运,即使在生离死别至痛时刻,也显示极大的谦抑和低回。也许这正是此书的魅力所在。

  齐邦媛,1924年出生于辽宁铁岭,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外语系。巨流河就是现在辽宁百姓的母亲河——辽河,她的父亲齐世英,是当时东北革命军的辽字一号,深入参与了抗日战争和内战过程,亲身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精通德日英三国语言,还只是个少年时,便深感那时的北方乡村,国民知识闭塞,对国家和自己的命运几乎全然无知,在淳朴美德后面常常是冷漠愚昧。

  长大后,他坚定地意识到,只有真正的知识和合理的教育才能潜移默化地帮助弱小的旧中国。在战火中,为保中国薪火,临危受命拼力保护一千多名师生撤离南京,在防空的警报声中创建了水深火热战线后的一扇窗——《时与潮》杂志。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已经能够确立更高的价值观和知识认知与追求的方向。

  朱光潜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美学家,抗日战争时期在乐山武汉大学教授英语诗歌。在战火中一字一句吟哦着理想中的美好。我在读到第一百一十三页"某日,在先生教到长诗《玛格丽特的悲苦》中‘若有人为我叹息,他们怜悯的是我,不是我的悲苦。

  ’时,取下眼镜,眼泪流下双颊,突然把书合上,快步走出教室,留下满室愕然,却无人开口说话"时,竟发现眼泪早已霸占了自己的面颊。这何尝不是朱先生忧患家国无处呐喊的内心不经意间的决堤,让人动情,深思。正是在这样一位大师的指导下,作者才能系统地学习知识,逐步完善人格,培养高尚情操。

  这就是主人的本性,静静地站在那里,静静地站在学生的生命力之中??????

  张大飞,东北子弟。作者写了一个令人心碎的英雄。他和作者有一种超越爱情的真实而纯洁的感情。在日军的炮轰下,他们在心底一起痛哭: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中国不忘,有我!"的人。

  他在“七七”事变中加入空军,在胜利前夕死于河南省的一场空战。作为一个读者,我无法接受一个勇敢而充满热情的26岁年轻人,他在失去父母成为孤儿后,会平静而快乐地面对死亡。在抗日战争中,正是因为有无数张大飞,我们今天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张大飞的故事悲惨壮烈,他对少年齐邦媛的呵护成为两人最深刻的眷恋,当他宿命式的向死而去,却在生者心里留下了灼伤般的疼痛??????

  一九四七年,齐邦媛先生去到台湾,成为台湾大学外文教授,教学,著书,翻译,成为将台湾代表性文学英译推介至西方,引介西方文学到台湾的先行者。她庆幸自己,在战时,依旧按部就班的接受了系统的学习,更是在名师指导下专心文学。一生受用不尽,齐邦媛以亲生经历见证了知识之重要性,教育之重要性。

  所以,在大学任教期间,自编教材,训练学生敏锐思考,培养阅读能力。讲义几乎是节节课都会从新做。这不得不提醒我,在我年轻的时候,总会有“发黄的讲义”来形容老师们的辛勤工作。现在看来有点讽刺了。

  这是一本厚重的书,翻开它,你便不舍漏去一字一句。于是,任何简单,断章取义的读后感,都会是对历史得不敬重,只有亲自用心阅读,才能感受到作者那一生的情怀。

巨流河读后感 篇6

  《巨流河》是中国台湾文学家齐邦媛在80岁时花费4年时间写下的回忆录。20xx年在中国大陆以简体中文出版,三年间增刷10次。喜欢这本书的不仅是作者同年代的人,还有很多可以称作者为祖母的年轻人。

  书中讲述了齐邦媛和她的父辈两代人波澜壮阔的人生。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是国家民党元老,早年留学日本德国,回国后投身革命,追随郭松龄兵谏张作霖、战败巨流河后被迫流亡。后来受到蒋介石的重用,在国民政府内从事教育文化工作,曾创办东北中山中学。抗战爆发后,领导东北地下抗日。后来带着700多东北流亡学生从北京、南京辗转到汉口,经云南、贵州到重庆。齐邦媛六岁离开巨流河流经的辽宁铁岭故乡,曾就读于南京鼓楼小学,重庆南开中学,武汉大学,在战乱、躲避日本飞机轰炸中读书。在那场战争中长大成人的她,心灵上刻满了弹痕。同时在流亡中她师从朱光潜、吴宓等名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947年大学毕业,为躲避内战,专心致学,23岁赴中国台湾大学外文系任助教。她毕生从事教育,在中国台湾有“永远的齐老师”之称。

  读过这本书,难以忘怀的是齐邦媛与东北少年张大飞的荡气回肠的爱情。张大飞的父亲原是沈阳县县长,因掩护同胞被日本人在广场烧死。张大飞放弃学业报考空军,成为一名飞虎队员,“生命中,从此没有眼泪,只有战斗,只有保卫国家”。在整整七年的时间里,张大飞都与少女齐邦媛保持通信,直到二十六岁战死。齐邦媛说,“我十二岁认识他,看到两代东北人以身殉国的悲怆,那不是美丽的初恋,是尊敬、亏欠、患难相知的钟情”。

  读过这本书,受到触动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国家民党领导下的大批青年的爱国热情。当时重庆南开中学的口号是,“中国不亡,有我”。在齐邦媛的大学时代,很多同学响应国家民党“十万青年十万兵”的号召,主动放弃学业走上战场,甚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当时国家民党领导下的青年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青年一样,有相同的国恨家仇,有相同的赤胆忠心,只是投奔了不同的党。而在我们过去学过的历史课程中,共产党的这段历史代替了中国当时的历史。更悲惨的是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很多国家民党将士,又死于四年国共内战。作为一名共产党党员,看到这些过去没有记忆的历史,心情是复杂的。希望永远不要有战争,不要有同胞之间的相互残杀。但古往今来,似乎这种内战推动着中国历史的进程。很茫然。

  有人说,齐邦媛是中国台湾乡愁文学最后的守夜人。从6岁起她就永远地成为了外省人,辽宁铁岭只是纸上的故乡。齐邦媛非常坦率地讲与大陆作家的交往,“虽然彼此认识一些可以交谈的朋友,但是‘他们’和‘我们’内心都明白,路是不同的了。诚如佛斯特《印度之旅》结尾所说 : 全忘记创伤,‘还不是此时。也不是此地。’(not now,not here。)”这种强烈的历史隔膜如冰难融,与亲切的乡愁形成强烈的反差。

  《巨流河》让我深思。什么时候去南京,很想去看看在紫荆山上的航空公墓,为张大飞献上一束花。

巨流河读后感 篇7

  读《巨流河》,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战火纷乱的年代;读《巨流河》,我仿佛也置身于动荡而激烈的社会,为自己将来何去何从而感到忧愁;读《巨流河》,我仿佛听到了一声声遥远壮阔的呼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数百万中国人死亡,数千万中国人死亡。生者不言,死者默默。齐邦媛在那场战争中长大**,亲眼看见“挂在城墙上的人头”“洒满石灰的房间”幼年曾独自在西山疗养院,目睹了一条条生命走到尽头。

  后来,齐邦媛上了中学,更加努力。日本轰炸机忙忙碌碌,中国大地上投下一颗颗炸弹,连有月亮的夜晚都不会间歇,学生们一路向南方撤退,路上**之人不计其数。读到这里,我心中涌起了浓浓的悲哀,为祖国所受的屈辱,也可怜当时的学生,他们与我们都一样,都是普通的中学生,但抗战时期,学生们“不知明天是否还活着”的感觉是当今我们无法体会到的。

  除了敌机轰炸,学校自身条件也是非常艰苦的,学生们男女分开住一间大宿舍,冬天水是结冰的,气温很低,他们用厚厚的棉被裹住自己;夏天,蚊子,臭虫,跳蚤满地都是,他们只能一边躲避虫子的袭击,一边学习,仰头便能看到从灯绳上顺势而下的臭虫。在这样的条件下,几乎每个人都很努力地学习。和今天的我们相比,他们是不是太难了?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学习,因为如果我们浪费时间,我们应该辜负如此良好的条件。

  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曾评价《大河》:如此悲伤,如此快乐,如此独特。在书中,齐邦媛从小就经历了各种挫折,但在书中,她的语气平缓而温和,却流露出对生活的希望。

  她那胸有大志的父亲,牧草中哭泣的母亲,公而忘私的先生,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那盛开铁石芍药的故乡,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都给人带来一种壮阔波澜的感情,如此沉重的史诗,她却能写得如此云淡风轻,展现文学的惊人之美。

  如今社会的发展是我们渐渐遗忘了昔日的鲜血,重读这份历史,不是生气,不是哭泣,应该从这之中吸取教训,为中国的不断壮大提供帮助。

  如此悲伤,如此快乐,如此独特。

  想了解更多读后感网的资讯,请访问: 读后感

本文来源:https://zw.liuxue86.com/z/5147134.html
延伸阅读
本文聚焦于与“最新繁星春水读后感”相关的主题,在读了作品后,我们常常会产生触动。阅读后的思考,是写出读后感的源泉,从哪个角度去写作品的读后感呢?请您在安静的环境中认真思考本页内容!
2023-09-13
阅读书籍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他们的观点,重新审视先前的偏见。这本作品使用真实故事让读者了解更多信息。读完一本书后,仅仅思索还不够,我们需要认真地将所学知识写下来。为了满足您的需求,我整
2023-09-13
长津湖读后感(篇1)雪,飘落在战士们的帽子上,可他们却毫无知觉。为了不暴露自己和部队,他们,仅穿了一件薄棉衣,却在零下40℃的气温下,一动不动,等待着美国军队的到来。可是,还没看到
2023-09-13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的相关内容。在阅读了这篇作品后,作者的文思敏捷和写作技巧让我深感佩服。而撰写读后感则是对原文再次思考的过程,想要快速写好一
2023-09-13
书籍可以带给我们更丰富的思维模式,而阅读了作品之后,我被其恢弘的剧情深深吸引住了。我们可以将所思所感记录下来,读后感怎么写更精彩?以下的“名利场读后感”主题相关内容,是编辑特意整理
2023-09-13
今日出国留学网的编辑为大家带来了一篇与本站主题相关的精彩文章,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大家对于作品都有自己的看法
2023-05-11
读书可以启发心灵,就如同运动有助身体健康一样,阅读作品后,不仅涨了知识,还怡情修身。你知道写作品读后感有什么关键之处吗?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河童读后感”的详细介绍。河
2023-06-01
在阅读完一本书后,尝试写下一篇读后感,这对我们帮助是很大的。比如在阅读作者的作品时,您一定感受到一些作者希望传达的精神,为了是自己更加了解这个作品,应该好好写一下感受了。写作品的读
2022-12-14
读后感,有时候叫做读书笔记,通常是我们边阅读边记录的感悟,在读了作品后,我们常常会产生触动。作品中哪些情节让您印象最为深刻呢?以下由我们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额尔古纳河的读后感”。额尔
2023-07-01
鼹鼠月亮河读后感(篇1)故事讲鼹鼠一家住在月亮河边,鼹鼠妈妈生了九个儿子。第九个儿子和他的哥哥们与众不同,他的名字是米加,我们的主人公便是他。米加的毛色是黑色的,而他的哥哥们的毛色
2023-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