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键 词: 一经
散文分类: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sanwen
????中国人是最注重家教的。??古往今来,有《三字经》、《小儿语》、《弟子规》等圣经典籍。先圣古贤如:孔子、孟子、老子等等,帝王将相如:唐太宗、朱元璋、司马光等等,近现代如毛泽东、朱德、邓小平等伟人,宋庆龄、鲁迅、郭沫若等名流大师;更有陶行知、杨贤江、魏书生等教育大家,论家教的著书哲言,可谓车载斗量,汗牛充栋。??中国人对教育子女,充满十足的信心,他们望子成龙,深信“人之初,如玉璞”。他们重视“家教”,深恐“若不教,行乃偏”。他们也抓住了家教的关键,“教之道,德为先”。他们还有似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家教模式:“严父慈母”。??然而中国人又过分溺爱孩子,特别是祖父母疼孙子,外祖父母疼外孙,有句老话专讲中国人群中这类占很大比例的人,说他们疼孩子“棒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口中怕化了”。很多中国孩子就是被家长疼坏的。??有做家长的遵循先圣古训,照搬治家格言,却教养出无用的书虫、奴才。??有做家长的不知书,不识理,养子不教,应了一句民谣“养子不教如养驴”,孩子长大后成了社会蛀虫。??然而中国优秀家长的典范,诸如断织择邻的孟母、刺字教子的岳母、送子下乡的毛泽东,他们的圣贤风范、明智之举,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望子成龙的家长,精雕细刻、琢玉成器。??遗憾的是,成功的家长,煞费心血的一篇“教子经”,往往随着子女的成人而散失。更有许多成功者,往往又在隔代教育中丢掉了正确的教育观点,走向溺爱孙辈的泥淖。??一母九子,贤愚各异,况且生长在不同家庭中的孩子。因而家教最注重的是因材施教,因时、因事施教。教育子女可套用一句学校教育格言:“家庭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家长无小节,言行皆楷模。”做家长难,想做一个教子有方、育子成才的家长就更难,中国的家长善于自责:“养不教,父之过”,我们也不要袒护不接受教育的孩子,“教不学”乃是“儿之错”。我们听成功的家长讲教子经验,无不心中怦然而动:他们有幸有一套教子良方,也都有幸有一个听话懂事,即使有错也必改的乖孩子。如若心动而后深思,就会想到:成功的家教经验是教子后所得,而非教子前之良方;家长不是有幸有此良方,而是有幸有教育子女的动机,抓住了教育子女的良机,使用了正确恰当的教育方法。也会想到,乖孩子是教育的成果,而不是孩子生来就乖巧。贪玩、顽皮、耍赖,这才似是孩子的天性,成功的家长先承认了这一点,平心静气,从细微处着手,治贪、治顽、治赖,“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成才的孩子是父母调教出来的。“荷花鲜是烂泥巴里长的,孩子娇是懒婆娘养的”。这句话从反面也论证了这一点。??家庭教育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在中国就有中华全国家庭教育学会、全国儿童少年工作协调委员会、中国儿童少年活动中心、中国儿童发展中心、家庭教育研究会等全国性家庭教育研究组织,全国各县市也相继开办有家长学校,各地幼儿园、中小学校又有家长委员会,全国出版的家教期刊、报纸、著书更难以数计。家庭教育理论,就其中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特殊教育,外国家庭教育、家庭误区探索中的任何一个分目,就够一个人终生习研,也难穷其详。家庭保健知识、家庭游戏活动,我们做家长的能了解、能掌握的,也是日常生活中习得的一少部分。中国的、外国的家教故事、家庭格言也许我们还没有读完,孩子就长大了。尽管如此,我们做家长的也不能坐等成了教育专家,才去教育孩子。??我们必须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是我们的天职,责无旁贷。??达尔文主张从婴儿诞生之日起就进行教育。孩子一生下来,就开始了人生第一堂课。家长在养孩子,也在教育孩子。??当你用笑脸、用悦耳的铃声、精巧的玩具、滑稽的动作逗引孩子发笑,这是引导孩子喜欢美、欣赏美,这是最简单的家庭美育。??教孩子学说各种称呼,拍着小手说“欢迎”,摆着小手说“再见”,这是最初的家庭礼仪教育。??教孩子认识一草一木、一事一物,这就是家庭智育。??教孩子用勺喝水吃饭,洗手洗碗,这就是家庭劳动教育。??……??家庭教育伴随着孩子成长,至于学校教育,那应该是孩子最初家庭教育后的集中的继续教育。孩子在小的时候,教育相当容易,你教他什么,他就学会什么。但这时的教育又是最要紧的,如果你施加给孩子的教育是不自觉的、无计划的,那么你随随便便、盲目的教育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每一个家长教育孩子,都是从家庭实际、孩子实际出发的具体的、负有教子成才责任的、一旦失败无可补救、后悔都来不及的教育。因而我们必须多接触一些家教理论,从成功的教子经验中汲取有益的东西,从沉痛的失败家教中吸取教训,正确恰当地选取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因为在今天的中国对绝大多数年轻的家长来说:孩子只有一个!??“黄金满籝富有余,一经教子金不如”,古人教子重一“经”,今天的家长若能得“教子”一经,那就是家长之大幸,孩子之大幸,家庭之大幸,社会之大幸!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