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熔古铸今,推陈出新

字典 |

2012-08-25 18:38

|

推荐访问

推陈出新

【 liuxue86.com - 散文吧 】

散文标题: 熔古铸今,推陈出新
关 键 词: 推陈出新
散文分类: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sanwen

认识乔振霞老师之前,不知多少次听朋友讲到她为文化事业操劳、奉献的事迹,让人敬重。从那时起,就萌生了采访乔振霞老师的心愿。深秋的一天,天高气爽,如约来到县文化馆,轻轻叩开乔振霞老师的家门,在清茶飘香的温馨中,谦虚、和蔼、沉静的乔振霞老师娓娓讲述着自己在艺苑里体验到的乐趣,她睿智的思想、独特的风格、高贵的品质,从她的言谈中淙淙流出,恬淡而清新。

1955年乔振霞生于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乡——阳谷,自幼酷爱绘画,并受其父影响逐步走上了艺术之路。1975年,她考入山东省艺术学院国画系,先后得到于希宁、王企华、段谷风等著名画家的悉心指导,系统地学习了绘画技法和艺术理论、美学、哲学等知识,为以后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作观念也有了根本的改变,并积极投入到书画创作之中,对人物、山水、花鸟多有涉猎,唯对牡丹情有独钟。但她深知,这香染千古的“花中之王”,曾有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心挥毫,泼墨抒情,佳作也层出不穷。然而,如何在众多牡丹画中闯出新天地,画出自己的风格呢?

乔振霞认为,要在牡丹创作中独树一帜,就必须尊重传统,推陈出新。她主张:师大家、师造化、得心源。多年来,她不避严寒酷暑,摹尽古今名家画谱,细心研究领悟,深得个中三味。历史上善画牡丹的高手,如陈博阳的生动活泼、徐青藤的奇肆狂放、八大山人的筒笔变形、吴昌硕的气度非凡、齐白石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王雪涛的中西结合等,都不同程度地给她以艺术熏陶,熔铸了她厚实的传统功底。然而她师古不泥古,更多地是师法自然,独向天地寻灵感,搜尽奇葩打草稿。

为把牡丹绘画推向更高境界,她多次赴牡丹之乡,吃住在花农家中,与牡丹朝夕相处,在牡丹园里,踏晨露、披余辉,经年徜徉,观其形、摹其态、思其意、品其德,逐渐领悟到了牡丹的神韵和风骨。同时,在潜移默化之间,

已经将自身的文化内涵渗透进她的血液,使她成为下意识的艺术代言者,佳作屡屡问世。

1995年在济南中日水墨画展交流会上,乔振霞大学时期的几位同学和老师也到了。其间,乔振霞乘兴挥毫,一幅“牡丹图”一气呵成,博得大家的喝彩。画中的牡丹给人以强劲的动势,犹如关不住的春风扑面而来,给人以春意盎然之感。她从各个不同方位,有机组合,错落有致,变化多端,有着丰富的表现力,而且大小、聚散、主次都结合的比较巧妙。在用墨用色上,浓淡干湿,冷暖虚实、明暗关系也都非常考究。艳丽的花朵配以墨叶,暗些的花朵配以明快的绿叶,这样便使有红有绿,有浓有淡的主体花朵,娇而不媚,艳而不俗,艺术地反映出牡丹的本质属性。同学看后也都赞不绝口,有的说技法象陈博阳,有的说象吴昌硕,还有的说象王雪涛。这时,84岁高龄的老恩师王企华教授来到面前,仔细端详后说"谁都不象,就象她自己,"并欣然在她刚画完的牡丹画上题名《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当同学请教授为乔振霞即将举办的个人画展题字时,他却陷入沉思,并未立即答应。第二天,他将得意弟子叫到跟前,指着桌上的字说“我昨晚经过慎重考虑,感觉‘熔古铸今,推陈出新'这8个字很适合你,希望你以后有更多的佳作问世”。乔振霞手捧恩师的题字,心里沉甸甸的,她知道,这即是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更是对自己的要求和希望。

她常想,要想画面先做人,必须加强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修养。她对文学、艺术、哲学等各类书籍无所不读,有道是胸有诗书气自华,画外之功尤为重要。诚如吴昌硕所说"作画要凭一股气"。生长在武松打虎故乡

的乔振霞,其牡丹画也颇有古代英雄的几分豪气,用笔大胆、泼辣、气度非凡。她的近作牡丹四叶屏,采用四尺长条布局,大跨度造形,设色各异,笔墨酣畅,一气呵成,充分体现了牡丹的大度品格和作者的深厚内蕴。

“路浸浸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多年来,乔振霞始终勤勉苦学,画笔不辍,迄今已有二百余幅作品见诸于省及全国报刊、画册,多幅作品参加省及全国美术展览。卓越的艺术成就在国内外同行中引起广泛关注,1998年她的巨幅牡丹《东风浩荡春如海》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同年8月,她的《国艳飘香》被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收藏;2000年她另两幅佳作分别被毛主席纪念堂和人民大会堂珍藏。她的《牡丹》在“全国‘芦湖杯'书画大奖赛”中获二等奖,《紫腾》入选《中国美术家书法家作品大汇》并获铜奖。其部分作品被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外友人珍藏。她也因此被国家授予“中国书画艺术家名人”称号。

乔振霞现为阳谷县文化馆馆长,副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中国翰墨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特聘创作研究员,齐鲁书画家协会会员,聊城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阳谷县美术家协会主席,乔振霞不仅美术创作硕果累累,而且对民间艺术的挖掘、收集、整理、研究也卓有贡献。她不避寒暑地遍阳谷的乡镇、村庄,整理挖掘了130幅民间艺术品,在山东省文化厅赴上海美术馆民间美术展中特设一个展厅,受到国内外爱好者的青睐,省厅给其以嘉奖。

1997年,日中艺术研究会事务局长三山陵女士来到他们家,探讨中国民间艺术,并观赏了乔振霞收集的张秋木板年画,对此赞不绝口。后来她将张秋的木板年画《月光神祃》刊登在日本的一家著名民俗杂志上,以实际行动推动了中日文化艺术交流。

有人说,知妻莫如夫。杨凤存先生坦言,他是妻子的“新闻发言人”,的确,乔振霞的许多报道都出自杨先生之手,并且有多篇被《中国书画报》、《光明日报》等全国报刊采用。由于受其妻的影响,在完成公务之外,他对书画艺术也是执着的追求,事业有成。去年9月份,他的120幅书法作品作为县政府的珍贵礼物赠送给韩国30位领导和企业家。受到高度赞扬。他还经常在其妻的画作上签字题诗,夫题妻绘,珠联璧合,被传为佳话。2003年3月,兰州大学中文系王传明教授在收藏了一幅水墨牡丹后,曾填词《一丛花。牡丹》致谢:“天香国色斗轻寒,怒放露娇妍。姚黄魏紫盈园圃,更村陌、叶碧苍丹。群卉渐凋,首魁独占,引得客流连。为留春色驻人间,特地拟芳颜。工笔重彩都尝试,复濡笔、意写神传。遥寄一帧,夫题妻绘,壁合又珠联。”

说起这些,健谈的杨凤存先生也无以为表,走进墨香浓郁的画室,站在妻子的画案前,取笔题字:“翰墨情”三个字跃然纸上,一气呵成,行笔委婉流畅,势如行云,意畅神怡,点画洒脱,不拘一格,字里行间透着对妻子的爱、关心和支持。

谈起相濡以沫的爱人,乔振霞充满了感激之情。她称自己是个幸福的人,事业上遇到了知音,生活中找到了温馨的伴侣,还有一个美满的家庭。这些都是她事业成功的基础。

和乔振霞老师夫妇握手道别时,已是华灯初放,夜色下的古城更加迷人,采访虽然短暂,但乔老师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使我更加仰慕和钦佩,我在心中默默祝愿乔老师和她的家人幸福安康,祝愿这位德艺双馨的书画艺术家的艺术之花更加璀琛夺目。

喜欢

  想了解更多散文吧网的资讯,请访问: 散文吧

本文来源:https://zw.liuxue86.com/z/562211.html
延伸阅读
许多小伙伴想自己尝试着写散文,但是刚开始有些迷茫,不知道散文怎么写才能写好。小编从出国留学网给大家找到了很多网友的意见写在下文,以供大家参考,快一起接着往下看吧!散文怎么写才能写好
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