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万劫不复 wàn jié bù fù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万劫不复】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万劫不复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万劫不复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永远不能恢复。万劫:佛家称世界从生成到毁灭的过程为一劫。万劫指万世;永远。
[成语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莫将等闲空过时光;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不是小事。”
[正音] 复;不能读作“fú”。
[辨形] 劫;不能写作“结”。
[近义] 日暮途穷 山穷水尽
[反义] 百废俱兴
[用法] 用作贬义。一般做谓语、定语。
[结构] 偏正式。
[例句] 他逆来顺受;只能做~的奴才。
百科解释如下:
万劫不复 ( wàn jié bú fù )
英汉词典解释
>>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基本信息[回目录]
【解释】 万劫:万世。佛教称世界从生成到毁灭的一个过程为一劫。指永远不能恢复。
【英文解释】beyond redemption; never to be recovered or restored ,damned to perdition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莫将等闲空过时光,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不是小事。”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 鲁迅《南腔北调集·漫与》:“如果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那可简直是~的奴才了。”
【近义词】 日暮途穷、山穷水尽
【反义词】 百废俱兴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佛语解释[回目录]
劫’是梵文劫簸(kalpa)的音译,它在印度,并不是佛教创造的名词,乃是古印度用来计算时间单位的通称,可以算作长时间,也可以算作短时间,长可长到无尽长,短也可以短到一刹那。(注七)
不过,通常所称的劫,是指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长时代而言。
佛经中所说的劫,分为三等:
小劫:
依我们地球的人寿计算,从人类八万四千岁的长寿,每一百年减短一岁,减至人类的寿命仅有十岁时,称为减劫;再从十岁,每一百年增加一岁,又增加到人寿八万四千岁,称为增劫。如此一减一增的时间过程,总称为一小劫。中劫:
经过二十个小劫,称为一个中劫。因为,据佛典中说,我们所处的地球,共分‘成、住、坏、空’的四大阶段,每一阶段的时间过程,均为二十个小劫,在这四大阶段中,唯有‘住’的阶段,可以供人类生存。初‘成’的阶段是由气体而液体。再由液体而凝固,所以不堪人类的生活。到了‘坏’的阶段,正在剧烈的破坏之中,也不适合人类的生存;据说是经过四十九次大火灾,七次大水灾,一次大风灾之后,地球便归消失。坏劫终了,‘空’劫开始,在空无一物中再经过二十小劫,另一新的地球便又逐渐形成,进入另一期的‘成’的阶段。佛教把这成、住、坏、空的四大阶段,称为四个中劫,分别称为成劫、住劫、坏劫、空劫。大劫:
经过成、住、坏、空的四个中劫,便是一个大劫;换句话说,地球世界的一生一灭,便是一个大劫。然而,坏劫中的每一次大火灾,可从无间地狱,一直烧到色界的初禅天;每一次大水灾,可从无间地狱,一直淹到色界的二禅天;最后一次大风灾,可从无间地狱一直吹到色界的三禅天。也就是说,每一次大劫的范围,除了色界的第四禅天及无色界的四空天,三界之内的动植飞潜,一切万物都是在劫难逃。不过,不用悲哀,当坏劫来临,此界的众生,或者已转生他界,或者已直升第四禅天,不会有一个众生没有安身之处。1679.8万年,为一小劫。
人寿由最初的八万四千岁起,每过一百年减一岁,减至十岁止,再由十岁起每过一百年增一岁,增至原来的八万四千岁,这样一减一增,为一小劫。以数学方式来计算,一小劫等于(84000-10)x 100 x 2 即1679.8万年。
经典中常有此语,如法华经∶『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六十小劫不起于座;时会听者亦坐一处,六十小劫身心不动,听佛所说,谓如食顷。
《长阿含经》中释迦牟尼佛说:『拘楼孙佛时。人寿四万岁。拘那含佛时。人寿三万岁。迦叶佛时。人寿二万岁。我今出世。人寿百岁。……八万岁时人。女年五百岁始出行嫁。时。人当有九种病。一者寒。二者热。三者饥。四者渴。五者大便。六者小便。七者欲。八者饕餮。九者老。时。此大地坦然平整。无有沟坑.丘墟.荆棘。亦无蚊.虻.蛇.蚖.毒虫。瓦石.沙砾变成琉璃。人民炽盛。五谷平贱。丰乐无极。是时。当起八万大城。村城邻比。鸡鸣相闻。当于尔时。有佛出世。名为弥勒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
现在我们正处于减劫,虽然科技很发达,但是人们的平均寿命是递减的。佛陀出世的时候人类的平均寿命是100岁,现在人类的平均寿命是70岁左右。
一中劫
合二十个小劫为一中劫,一中劫共有3.3596亿年。佛教所说的大劫,就是80个小劫,
出处作品[回目录]
景德传灯录全书
景德传灯录全书
中国佛教禅宗史书。30卷。宋景德元年(1004)东吴道原撰。灯能照暗,禅宗祖祖相授,以法传人,犹如传灯,故名。先是有唐金陵沙门慧炬(或作智炬)、天竺三藏胜持,于贞元十七年(801)编次禅宗诸祖传记偈谶及《宗师传》。光化二年(899),又有华岳玄伟禅师,编次贞元以来禅宗宗师机缘,为《玄门圣胄集》。道原续后梁开平以来宗师机缘,统集《宝林》、《圣胄》等传,撰成此书。书成以后,诣阙进呈,宋真宗诏翰林学士杨亿等刊削裁定,历时一年,方遂终篇。本书所记禅宗世系源流,上起七佛,下止法眼注齐,五十二世,1701人。其中951人有机缘语句,其他有名无文。全书无总目,但各卷目录对“见录”与“不录”都一一注明。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82411.htm
SOSO百科地址:
百度搜索:《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