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小学四年级
本文适合: 小学四年级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
本日记是关于小学四年级的日记,题目为:《“福”到了》,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 日》 王安石(宋)
“福”到了
2012.1.21 星期六 晴
吃过早饭,我拿着春联和“福”字跟爸爸妈妈到门口贴。先把去年的春联撕下来,够不着的横批让爸爸负责。
我最喜欢“福”字,就先贴。妈妈说:“琪琪,福字怎么贴呀?”“我知道,福字要倒着贴,表示福到了,妈妈,我说的对吗?”“对,琪琪说的真好,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我把“福”字放好位置,在爸爸的帮助下将四个角粘好。
接着开始贴新春联,妈妈告诉我贴春联是有讲究的,不能乱贴。“妈妈,贴对联有什么讲究呀,给我说说呗。”“春联分上联、下联和横批,如果横批是从右到左写的,贴的时候上联应该在大门的右边,下联在左边;如果横批是从左到右写的,那贴的时候……”“妈妈,我知道了,就是上联在左边,下联在右边”,“琪琪真棒!你看看咱们的横批是怎么写的”,我拿起横批一看,写着“岁贺龙祥”就对妈妈说:“妈妈,你看是从右向左写的,上联贴右边,开始贴吧”,把横批递给爸爸,爸爸站到椅子上用透明胶粘好。然后爸爸下来找出上联“虎啸无弦惊海宇”在门的右边比好位置,我剪下一段胶带,先把下面贴牢,又剪下好几条胶带递给站在椅子上的爸爸,爸爸分别粘到上联的上方和左右侧,上联贴好后,接着贴下联“龙吟有意动河山”。
我和爸爸妈妈又去地下室,把春联贴好,开开心心迎新年!
妈妈的话:说实话每年贴春联都是由琪爸和我配合完成,今年琪宝贝也积极参与,从揭旧春联开始一直忙到贴完,把自己家的贴完还不过瘾,又去帮爷爷家粘贴。还不停的问这问那、手忙嘴忙。幸好对联的知识还懂一点点,否则就“跌份”咧。为了让琪琪更了解这一习俗,摘抄资料如下:
春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相传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山海经》里,有一个鬼域的世界,中间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良好心愿。]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和“春联”。
世界纪录协会收录的世界最早的春联是:“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这幅春联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卷号为斯坦因0610)上,该遗书记录十二副在岁日、立春日所写的春联。该联为排列序位中的第一副,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年),较后蜀主孟昶的题联早240年。“三阳始布;四序初开”打破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世界纪录,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早的春联。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