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斗粟尺布是什么意思?斗粟尺布成语造句和典故

字典 |

2013-02-07 16:21

|

推荐访问

成语

【 liuxue86.com - 成语大全 】

成语名称:斗粟尺布 dǒu sù chǐ bù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斗粟尺布】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斗粟尺布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斗粟尺布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

[成语出处]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兼容。”

[成语故事]
  西汉时,高祖刘邦的六子刘长少年丧母。吕后遵照刘邦的旨意,收养了刘长。淮南王英布因举兵叛乱,兵败被杀以后,刘长被封为淮南王。

  刘长依仗自己皇子的地位,异常骄横。孝文帝即位以后,他更是有恃无恐,骄蹇数不奉法。做为兄长的孝文帝对他也十分放纵。因为他和辟阳侯审食其有宿怨,以铁椎杀之,孝文帝宽赦不予治罪,使其更加骄横不法。刘长不遵守朝廷的法令,在淮南为所欲为。他乱杀无辜,乱送爵位,把自己的车马装饰得跟皇帝的一样。后来,竟派人南约闽越,北结匈奴,准备起兵谋反。

  刘长谋反的事败露以后,帮着他谋反的人,杀头的杀头,被捕的被捕,刘长也被带到了长安。孝文帝免了他的死罪,废除了他的王号,遣往蜀地。在遣送途中,刘长绝食自杀。当时,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孝文帝逼死了自己的亲弟弟,便编了一首歌谣说:一尺布,还可以缝,一斗粟,还可以舂,兄弟二人竟不能相容。
 
  根据这首民谣,后人引伸出“斗粟尺布”这句成语,常用来比喻兄弟不和。

百科解释如下:

目录
  • • 成语资料

  • • 成语出处

  • • 成语故事

  • • 成语示例

英汉词典解释

>>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成语资料[回目录]

  【成语】斗粟尺布

  【注音】dǒu sù chǐ bù

  【解释】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兄弟不和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近义词】尺布斗粟

  【同韵词】得道多助、膏梁纨袴、倚门傍户、风云月露、豁然省悟、手追心慕、全力以赴、满床叠笏、远近兼顾、宽仁大度

成语出处[回目录]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相容。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成语故事[回目录]

  西汉时期,汉文帝的弟弟淮南厉王刘长因为谋反事败后,被汉文帝贬放蜀郡,他在路上绝食而死。人们对此大发感慨,流传一首民谣:“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来讽刺兄弟不合。

成语示例[回目录]

  煮豆燃箕,谓其相害;斗粟尺布,讥其不容。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74223.htm

SOSO百科地址:baike.soso.com/v94498.htm

百度搜索:《点击此处

为你精心推荐: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作文

  想了解更多成语大全网的资讯,请访问: 成语大全

本文来源:https://zw.liuxue86.com/z/778111.html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