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甘棠遗爱是什么意思?甘棠遗爱成语造句和典故

字典 |

2013-02-08 20:40

|

推荐访问

成语

【 liuxue86.com - 成语大全 】

成语名称:甘棠遗爱 gān táng yí ài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甘棠遗爱】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甘棠遗爱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甘棠遗爱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甘棠:木名,即棠梨;遗:留;爱:恩惠恩泽。旧时颂扬离去的地方官。

[成语出处]  唐·刘禹锡《答衢州徐使君》诗:“闻道天台有遗爱,人将琪树比甘棠。”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用于称颂官员的政绩

百科解释如下:

目录
  • • 甘棠遗爱 gān táng yí ài

  • • 成语故事

  • • 召公与甘棠遗爱

  • • 相关地名

英汉词典解释

>>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甘棠遗爱 gān táng yí ài[回目录]

释义

  甘棠:木名,即棠梨;遗:留;爱:恩惠恩泽。旧时颂扬离去的地方官。

出处

  《诗经·周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事例

  这个异种,大约就是武则天留下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回

成语故事[回目录]

  出自《诗经·周南》

  周武王灭了殷商,建立了周朝。他死后,把江山传给了儿子周成王。周成王即位的时候年幼,幸好有两个贤臣辅佐他。这两个贤臣,一个是周公,一个是召公。召公配合周公做工作,他为辅佐周朝呕心沥血,政绩也非常显赫,因此大家又尊称召公为召伯。

  召公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到基层去,深入各地方去办公。有一次,召公到他的分地召地(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城西南)去办公。当时天气炎热,召公就不在屋里待着,而是每天在一棵甘棠树(在今岐山县刘家塬村学校内)下办公。召公在当地待了不少天,处理民间事务;他办事非常认真公正,给老百姓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具体难题。他走了之后,老百姓十分怀念他,说:"这样的好官太少了。不仅到我们百姓中来,而且就在一棵甘棠树下办公。办完了公,也不吃我们老百姓的东西,也不喝我们老百姓的东西。如果天下的官员都像他这样的话,不就太好了吗?"

  由于百姓非常怀念他,所以不许任何人动他曾经办公过的那棵甘棠树。《诗经》里有一段描述这件事情:"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什么意思呢?"蔽芾甘棠"是说甘棠树刚刚长出小树苗。由于召公是在一棵甘棠树下办公的,"召伯所茇",所以,在这些甘棠树还没长成大树的时候,不要把它伐了,也不要伤了它的树枝,这就是"勿剪勿伐"。第二句"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就是说要把甘棠树好好养着,别让它枯死了。为什么?因为"召伯所憩",就是召公曾经在这个地方休息过。第三句,说"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就是说一定要好好地侍弄这树,因为"召伯所说","说"在古时就是住宿,就是说召公曾经在这里住宿过。从《诗经》这几句诗,我们可以看出,召伯作为一个国家官员,在基层百姓中享有多么高的威望。召公通过认真替百姓做事,换来了百姓对他的爱戴,也留下了这条成语。

  "甘棠遗爱",指的就是对离去之人的怀念,或赞颂离去官员的政绩。

召公与甘棠遗爱[回目录]

  召公,姓姬,名奭(shì),西周名臣。在周王朝兴盛过程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从《尚书·召诰》以及司马迁《史记》的个别篇章我们可以知道:召公奭乃文王之庶子。在兴周灭商的斗争中,他是积极的参与者和主要人物。他循行南国,布文王之化;结交盟国,争取人心,为伐纣灭商奠定了一定的群众基础。武王即位后,召公与姜尚、周公旦等一起帮助武王完成了讨伐殷纣的大业,建立起强大的周王朝。之后,他奉命释放了被囚禁的殷商逸民箕子,受封于燕。成王年幼即位,周公旦代行政事,召公为太保,治理自陕(今河南陕县)以西的广大区域。周公归政后召公奉成王之命营建东都洛邑。洛邑建成,召公在洛河岸边作《召诰》昭示天下。适淮夷和奄国发动叛乱,周公、召公带兵讨伐,消灭了奄国,稳定了东方。成王临终前托付召公、毕公辅佐太子钊。成王死后,召公在先王庙中告诫太子钊要“务在节俭,毋多欲,以笃信临之”,作《顾命》,立钊为康王。

  可见,召公是周朝初年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德高望重的股竑重臣,为建立、稳定、巩固西周政权做出了重要贡献。因为他的采邑在召(今陕西省岐山县西南部),位列三公,故称召公;又因他曾与周公旦辅佐成王,“作上公,为二伯”,故又称召伯。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又有人称之为燕召公。

  召公以德治国,为完善和发展周礼做了大量工作,历史上有名的“甘棠遗爱”就是召公德治思想的最有力见证。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朱熹《诗集传》云:“召伯循行南国以布文王之政,或舍甘棠之下。后人思其德,故爱其树。”

  “甘棠遗爱”这一千古佳话,在周王朝发祥地岐山境内得到许多实物的佐证。今岐山县城西南十里许的刘家塬村有召公祠,祠内有甘棠树及慈禧太后题、光绪皇帝御赐“甘棠遗爱”匾额一块。乡老皆言祠内之古甘棠乃《诗经·甘棠》一诗所咏之树。周公庙内尚存一高230厘米、宽74厘米、厚15厘米的石碑。该碑是清道光25年春岐山县令李文瀚在召公祠观赏甘棠开花绘成一幅图后经邑人武澄勒石而成,上刻有甘棠图案、“召伯甘棠图”五个篆字及《甘棠图记》草书。“甘棠远荫”为岐山八景之一。另外翻阅历史、地理典籍《括地志》、《水经注》、《史记索隐》、《诗集传》及《岐山县志》,均有这方面的记载。几千年来,文人墨客也写下了大量歌咏召公及“甘棠遗爱”的诗文,其中尤以薛成兑的七绝《召伯甘棠》流传甚广,诗云:“蔽芾诗章留古今,召公仁政得民心。甘棠剪伐犹知护,足见当年遗爱深。”

  (原载1996年第3期《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相关地名[回目录]

  如果你翻开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查找“绵诸”这个词条,你不难会发现“绵诸戎”这个词条。原来“绵诸”是我国古代的一个民族。绵诸大约是西周末年由西东迁而进入甘肃,最后定居秦地天水的。《括地志》记载:"绵诸城,秦州秦岭县北五十六里,汉绵诸道,属天水郡。"其绵诸故城,在今天水东50里之邽山下,至今仍保留有古城遗址。天水市北道区社棠镇有绵诸村。绵诸是与秦早期立脚的秦邑及犬丘距离最近的一部,因与秦国相邻,开始与秦保持着友好关系,后臣服于秦,最后为秦所灭。当时,西戎诸部落中较强的是绵诸(在今甘肃天水市东)、义渠(在今甘肃宁县北)和大荔(今陕西大荔东)。其中,绵诸有王,住地在秦的故土附近,与秦疆土相接。正好,绵诸王听说秦穆公贤能,派了由余出使秦国。秦穆公隆重接待由余,向他展示秦国壮丽的宫室和丰裕的积储,向他了解西戎的地形、兵势。又用内史廖的策略,挽留由余在秦居住。同时,给绵诸王送去女乐二八。动听美妙的秦国音乐舞蹈,使戎王大享眼耳之福。他终日饮酒享乐,不理政事,国内大批牛马死亡,也不加过问。等到绵诸国内政事一塌糊涂,秦穆公这才让由余回国。由余的劝谏,受到戎王的拒绝。在秦人的规劝下,由余终于归向秦国。秦穆公以宾客之礼接待由余,和他讨论统一西方戎族的策略。

  穆公三十七年(前623年),秦军出征西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绵诸,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绵诸王。秦穆公乘胜前进,二十多个戎狄小国先后归服了秦国。秦国辟地千里,国界南至秦岭,西达狄道(今甘肃临洮),北至朐衍戎(今宁夏盐池),东到黄河,史称「秦穆公霸西戎」。周襄王派遣召公过带了金鼓送给秦穆公,以表示祝贺。

  前457年 周贞定王十二年秦厉共公二十年,秦厉共公率兵攻打绵诸戎。前395年周安王七年秦惠公五年,秦攻灭绵诸戎,此后,绵诸逐渐和秦人融合。西汉改称设置绵诸道。西汉有绵诸道,属天水郡。今天的社棠镇有绵诸村,应该说这里说就是绵诸城了。

  绵诸城故城在社棠绵诸村,北依硅山南临渭水,座落在北坪之上。绵诸为先秦时西戎部落秦灭其族,此地当为绵诸戎故地。史载:秦有绵诸戎,属陇西郡,汉置绵诸道,属天水郡,后魏置绵诸县属洛阳郡,西魏省去。晋大兴初年,南阳王保故将陈安曾据绵诸。

  绵诸以前也叫“杨家城子” 传为九百多年前大宋与西夏王朝征战之前沿。北宋英宗年间,西夏李谅祚南犯,兵略筚篥(今杨家城子),劫生户西徙,陇上地空百里。知秦州马仲甫奏请筑城屯兵,充军实,省粮运,以防西夏。秦凤路副都总管韩琦向朝廷奏准以杨业之孙、杨延昭之子杨文广知秦州以督其事。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七月,杨文广筑绵诸,名筚篥城。民间流传剧目中“杨家将”之六郎称杨延景,然《宋史》言“杨延昭本名延朗,后改焉。”记杨业“有子延朗、延浦、延训、延瑰、延贵、延彬,”独无延景之名。

  今绵诸村多为杨姓,村人自称为“杨家将”之后。

  明朝,天水一带道教盛行,有“陇上三观”:“崇祯观”“玉泉观”“伯阳观”,其中“崇祯观”就在社棠镇的庙山之上。有“八棵柏树九座殿”之说,山上除八棵特别粗壮的柏树之外还有无数的其它的树。称为“社树坪”“社”字在字典中为庙宇的意思。树中有庙,且在山上,所以叫“社树坪”。后人感周朝“甘棠遗爱”故事和孔子言:“我看见甘棠就像看见宗庙一样肃然起敬。”改称为社棠,天水之社棠地名由来如是。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237918.htm

SOSO百科地址:

百度搜索:《点击此处

为你精心推荐: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作文

  想了解更多成语大全网的资讯,请访问: 成语大全

本文来源:https://zw.liuxue86.com/z/815832.html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