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太上皇是什么意思?太上皇成语造句和典故

字典 |

2013-02-13 04:43

|

推荐访问

成语

【 liuxue86.com - 成语大全 】

成语名称:太上皇 tài shàng huáng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太上皇】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太上皇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太上皇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百科解释如下:

太上皇

太上皇,简称上皇,是东亚国家于实行君主制时期,一种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通常给予的对象是在世但已内禅的皇帝,且退位皇帝和现任皇帝系同一政权的元首。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是秦始皇嬴政的父亲——秦庄襄王异人,第二位太上皇是汉高帝刘邦之父刘太公,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未曾为帝王,而被尊为太上皇的人。最后一位太上皇是乾隆帝。除了部分被以武力逐离帝位的皇帝以外,一般内禅皇帝大都能得到太上皇之号。  

目录
  • • 简介

  • • 著名的太上皇

  • • 词语解释

  • • 中国史上的太上皇

  • • 越南陈朝的太上皇制度

[显示部分][显示全部]

英汉词典解释

>>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简介[回目录]

  

最高龄的太上皇-乾隆皇帝

最高龄的太上皇-乾隆皇帝

1.皇帝父亲的尊号。

  2.特指把皇位让给太子而自己退位的皇帝。

  3.比喻在幕后操纵、掌握实权的人物。

  4.道教称远古时朞的帝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追尊其父庄襄王为太上皇,但这不过是有太上皇称号的开始;真正做了太上皇的,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位。

  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败项羽,建立汉朝,做了皇帝。每当朝会,皇帝一到,百官山呼,依次奉贺。在起兵前只做过亭长(管理十里地方的小官)的刘邦,此时也摆起了天下至尊的架子。不过,有一件事却有损他的皇帝尊严。那就是碍于封建的孝道,刘邦在家中对自己的父亲刘太公,“五日一朝(看望)”,而且要拜见,“如家人父子礼”。太公的管家觉得不妥,对太公说:现在皇帝虽然是您的儿子,但却是天下万民之主;您尽管是皇帝的父亲,可也还是个臣子,怎么能让皇帝拜见臣子呢?这样下去,皇帝就失去了权威。太公认为这话不错,等到刘邦再来看望时,就恭敬地拿着扫帚站到门口,又向后倒退,好像奴仆迎接主人。刘邦见状吃了一惊,急忙搀扶太公。太公于是把管家讲的道理说了一遍。刘邦听了自然高兴,便重赏管家,尊太公为太上皇。

  后代的太上皇,倒不一定都是做皇帝的儿子尊奉的。有的是主动传位于太子;有的是在形势逼迫下,不得不给儿子让位。他们的境遇也很不一样,有的仍牢握权柄,操纵朝政;有的颐养天年,悠哉游哉;还有的被软禁起来,与囚徒无异。

  ②(见《红楼梦》第十六回)当今皇上之父。与皇太后一起特下旨意,不仅允许嫔妃眷属入宫请侯看视,并允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之处,亦可由妃嫔入私第省亲。此旨一下,引出元春归省一大章节。

著名的太上皇[回目录]

  公元626年,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伏兵玄武门,把入朝途中的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一齐杀掉。这时的李渊正在皇宫的内湖上泛舟嬉戏,突然一群兵士拥至跟前,声称奉秦王之命为皇父护驾。李渊得知两子被杀,惊慌莫名。刚刚坐了九年皇位,皇帝瘾还没有过够,但他深知朝廷局势已为次子控制,迫不得已,只好下诏退位,宣布由李世民承继大统。李世民既想做皇帝,又不愿背上逼宫篡位的千古恶 名,于是他的谋士们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尊奉皇父为“太上皇”,以保全皇父的体面。

唐高祖李渊

唐高祖李渊

公元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杀掉毒死唐中宗李显的韦后,拥立父亲李旦即位,是为唐睿宗。睿宗知道自己的皇位是儿子为自己争得的,三年后便知趣地传位于儿子李隆基,是为唐玄宗。李旦做了5年太上皇,在孤寂中死去。

  李隆基让父亲做了太上皇,他儿子李亨如法炮制,也让他做了6年太上皇。公元755年,安史之乱暴发,次年叛军逼近唐都长安,已做了45年皇帝的71岁高龄的李隆基在仓惶之中西逃成都。但他仍舍不得放弃帝位。当时承担抗击叛军重任的太子李亨在距长安千里之外的肃州灵武宣布即位,同时根据祖宗先例,遥尊远在成都的李隆基为太上皇。安史之乱平定后,李隆基回到长安,不得不承认这个既成事实。

  在两宋300余年的历史中,也出现过四位太上皇。

  第一位是宋徽宗赵佶。公元1125年,金兵借口宋朝君臣背盟毁约大举南下,对北宋都城 汴京形成合围之势。兵临城下,朝内一些当权大臣以非帝退休不足以平金人之怒为由,逼迫徽宗传位于太子赵桓,是为钦宗。但金朝并不因此罢兵,公元1127年,太上皇赵佶与钦宗赵 桓双双被金兵俘虏,史称“靖康之耻”。父子二人被掳至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先后 客死他乡。

宋徽宗

宋徽宗

第二位是南宋时期的宋高宗赵构。赵构没有亲生儿子,立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昚为太子。由于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将位传给弟弟赵光义,因此开国200余年他的嫡系子孙一直没有人做过皇帝,为此朝野中常常有各种议论。尤其是金兵压境、局势危急之时,满朝文武大臣越来越倾向于尽快让赵匡胤的后裔担负护国重任,坐了35年皇位的赵构在各方压力下不得已宣布禅位于太子赵昚,是为孝宗。孝宗做了27年皇帝后,在内忧外患中将位传于赵惇(宋光宗),自己也做起了太上皇。孝宗成为宋朝历史上第三位太上皇。孝宗做了6年太上皇,而高宗做了26年太上皇,是在此位上坐得最长的太上皇。

明英宗

明英宗

明朝唯一的太上皇是明英宗朱祁镇。公元1449年,蒙古族瓦剌部进犯明朝北部边疆,前锋很快逼近大同。在宦官王振的鼓动下,明英宗率50万大军亲征瓦剌。明军由于指挥不灵,行动迟缓,在土木堡(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被瓦剌军包围,明英宗被俘。留在都城的兵部 尚书于谦等拥立·王朱祁钰为帝(明代宗),遥尊英宗为太上皇。一年后双方议和,明英宗被送还北京。明英宗做了7年太上皇,于公元1457年在“夺门之变”中复辟,重登大宝。

  清高宗弘历(即乾隆)。弘历25岁登基时,曾经烧香祷告上天,自己如果能做60年皇帝,就把皇位自动禅让给儿子。但这并不说明他不想做终身皇帝,而是他没有想到自己会如此长寿。他于公元1735年登基,到1796年已坐够了61年皇位,与康熙做皇帝一样长了,再不兑现诺言,实在无法向上天和臣民交待。于是他宣布禅位给太子·琰( 即嘉庆),但他同时又宣布自己身体康健、精力充沛,仍要过问军国大事,指导新皇施政。其时,嘉庆已人到中年(37岁),根本不需要这样一个顶头上司。但皇父执意如此,他也无可奈何。乾隆做了4年名副其实的太上皇,嘉庆也只得伴随皇父当了4年实习皇帝。

词语解释[回目录]

  【名称】太上皇

  【拼音】tài shàng huáng

  【解释】皇帝之父。比喻实际上掌握权力、自己不出面而操纵别人进行活动的人。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92回:“自今章奏,俱改称太上皇。军国重事,先请皇帝旨,仍奏闻朕。”

  【事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2章:“那位穿黑棉袄的‘~’如入无人之境般挖了一大碗肉片子,又抓了三个白蒸馍。”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太上皇,倒不一定都是做皇帝的儿子尊奉的。有的是主动传位于太子;有的是在形势逼迫下,不得不给儿子让位。他们的境遇也很不一样,有的仍牢握权柄,操纵朝政;有的颐养天年,悠哉游哉;还有的被软禁起来,与囚徒无异。总观上述太上皇,极大多数都是被迫而不是自愿当太上皇的。做了太上皇之后,除了刘太公,一般的日子都要比以前难过。在这些太上皇当中,朱祁镇搞政变复辟,从新当上了皇帝,而乾隆继续掌握着朝政大权。就是这两个最后的太上皇,一个是屠杀民族精英的刽子手,一个是大贪官的保护神。

中国史上的太上皇[回目录]

  秦朝 秦庄襄王赵楚

  秦始皇赵政

  父

  ↓

  子

  前221年追尊 秦灭六国后,秦王赵政自称皇帝,废除谥号,尊其父庄襄王为太上皇。

  追尊。

  汉朝 刘执嘉(刘太公)

  汉高帝刘邦

  父

  ↓

  子

  前201年-前197年

  共4年

  有人告太公以“天无二日”,太公不能给皇帝朝拜,高帝因此特别尊其为太上皇。

  前197年在栎阳宫去世。

  晋朝 晋惠帝司马衷

  司马伦

  侄孙

  ↓

  叔祖

  301年

  共3月

  八王之乱起,赵王司马伦控制政府后更篡位自立,惠帝被尊为太上皇,时年43岁。实际上司马伦为惠帝的叔祖父。

  同年,司马伦败死,惠帝复位。

后凉

  后凉 后凉太祖吕光

  后凉隐王吕绍

  父

  ↓

  子

  399年

  共数日

  后凉王吕光病重后,似为避免诸子争位,故先传位予嫡子吕绍,时年63岁。

  传位后同年不久即去世,后来吕绍庶兄吕纂仍反,吕绍因此自杀。

北魏

  北魏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

  北魏孝文帝元宏(拓跋宏)

  父

  ↓

  子 471年-476年

  共5年

  献文帝喜爱黄老、玄学思想,对权力富贵非常淡泊,因此禅位于太子拓跋宏,献文帝时年18岁。

  传位当时拓跋宏只是5岁儿童,故政事仍决于献文帝和太皇太后冯氏。476年,太皇太后为报复情夫被献文帝所杀之仇,派人暗杀献文帝。

北齐

  北齐 北齐武成帝高湛

  北齐后主高纬

  父

  ↓

  子

  565年-568年

  共3年

  臣属祖珽、和士开欲施恩于太子高纬母子以求长久富贵,遂以追求尊贵为由怂恿武成帝传位给太子,武成帝时年29岁。

  传位当时太子高纬仍是9岁儿童,故政事仍决于武成帝,直到568年武成帝去世为止。

  北齐 北齐后主高纬

  北齐幼主高恒

  父

  ↓

  子

  577年

  共24日

  北周大举进攻,北齐灭亡在即,577年,后主传位予太子高恒,自任太上皇帝,时年21岁。

  传位后20日,命幼主高恒再传位予任城王高湝,后主被尊为“无上皇”;诏书尚未送达高湝,4日后,高纬已被北周军所擒,北齐亡。

北周

  北周 北周宣帝宇文赟

  北周静帝宇文阐

  父

  ↓

  子

  579年-580年

  共1年

  宣帝纵情声色,骄傲自矜,因此传位于太子宇文阐,自称“天元皇帝”,时年21岁。

  传位当时太子宇文阐尚是7岁儿童,因此大权仍在宣帝之手,但之后仍然荒淫无道,不理政事,于传位后次年去世。

  隋朝 隋炀帝杨广

  隋恭帝杨侑

  祖

  ↓

  孙

  617年-618年

  共4月

  隋末大乱,李渊攻入长安,立炀帝之孙代王杨侑为帝,遥尊远在江都的炀帝为太上皇,炀帝时年49岁。

  因天下大乱,道路阻隔,实际上炀帝很可能不知道他被尊为太上皇,所以在江都还是以皇帝身分号令;618年,在军变时被反贼宇文化及等所弑。

  唐朝 唐高祖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

  父

  ↓

  子

  626年-635年

  共9年

  玄武门之变后,高祖失势,不得已传位,时年61岁。

  传位之后即不接触政事,于635年去世。

  11武周 圣神皇帝武曌

  唐中宗李显

  母

  ↓

  子

  705年

  共10月

  神龙革命后,武则天失势,不得已传位,时年82岁,李唐王朝复辟,尊她为“则天大圣皇帝”。

  神龙革命前即疾病缠身,传位当年(705年)十一月在上阳宫仙居殿去世。

  唐朝 唐睿宗李旦

  唐玄宗李隆基

  父

  ↓

  子

  712年-716年

  共4年

  太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对立,睿宗本来也无心帝位,故传位,时年51岁。

  一开始还掌握部分决策权力,713年,玄宗在政争中铲除太平公主势力后,睿宗之权完全释出,716年在大明宫百福殿去世。

  唐朝 唐玄宗李隆基

  唐肃宗李亨

  父

  ↓

  子

  756年-762年

  共6年

  安史之乱,玄宗与皇室成员一同西逃,马嵬驿赐死杨贵妃后,玄宗逃向蜀中(今四川),太子李亨奔灵武(今宁夏灵武),并于该地即位,是为肃宗,尊玄宗为太上皇,将已失人心的玄宗权力基础架空,玄宗时年72岁。

  玄宗只能追认肃宗的即位,还都长安后,于762年在西内神龙殿去世。

  唐朝 唐顺宗李诵

  唐宪宗李纯

  父

  ↓

  子

  805年-806年

  共4月

  即位后积极改革时弊,惟因侵害宦官利益,不久又中风,因此被宦官所逼,让位于太子李纯,时年45岁。

  传位后次年(806年)病逝,一说为宦官所杀。

  唐朝 唐昭宗李晔

  李裕

  父

  ↓

  子

  900年-901年

  共2月

  李晔从流亡华州(今陕西华县)返回长安后,个性大变,喜怒无常,宦官刘季述、王仲先等为求自保,故拥立太子李裕,李晔被幽禁并尊为太上皇,时年34岁

  901年,孙德昭等人杀刘季述、王仲先等,迎昭宗复位,李裕被改封为德王。

  宋朝 宋徽宗赵佶

  宋钦宗赵桓 宋高宗赵构

  父

  ↓

  子

  1125年-1135年

  共10年

  1125年,金灭辽后南侵,徽宗为息金国之兵,下诏传位太子赵桓,被尊为教主道君皇帝,其时为十二月二十四日,已合阳历1126年,5日后再被尊为教主道君太上皇帝,徽宗时年44岁。

  传位后一度后悔,金兵第一次南下时,避往江南,谣传将复辟,后回汴京;1127年金兵二度南下攻陷汴京,徽宗被金国废为庶人并掳往北方,是为靖康之变,不过徽宗还是继续被逃亡江南的另一子高宗赵构遥尊为太上皇直到去世为止。

  宋朝 宋高宗赵构

  宋孝宗赵昚

  养父

  ↓

  养子

  1162年-1187年

  共25年

  高宗一生波折起伏,身系宋朝皇室唯一血脉30余年,在位许久已厌倦政事,收养的皇子赵眘年纪已大,故传位,时年56岁。

  高宗退位后,还是有一定的权力,加以继位的孝宗相当孝顺,高宗在世的期间二人关系和睦,1187年,高宗去世。

  宋朝 宋孝宗赵昚

  宋光宗赵惇

  父

  ↓

  子

  1189年-1194年

  共5年

  高宗去世后,孝宗亦倦于政事,故传位予太子赵惇,时年63岁。

  即位的光宗由于皇后李凤娘的挑拨与孝宗不和,一直不去探望孝宗,1194年,孝宗去世。

  宋朝 宋光宗赵惇

  宋宁宗赵扩

  父

  ↓

  子

  1194年-1200年

  共6年

  光宗与孝宗不和,又受到皇后李凤娘的影响,长期不去探望孝宗,一直到病重去世及丧礼都是这样,因此孝宗丧礼后不久,在太皇太后的授意下,赵汝愚及韩侂胄迎立光宗之子嘉王赵扩,并逼迫光宗退位,尊其为太上皇,光宗时年48岁。

  1200年,光宗去世。

西辽

  西辽 西辽帝耶律直鲁古

  西辽帝屈出律

  岳父

  ↓

  女婿

  1211年-1213年

  共2年

  屈出律是乃蛮大阳汗之子,乃蛮为成吉思汗所灭,屈出律逃至西辽,西辽帝耶律直鲁古将公主嫁给他,但屈出律却叛直鲁古,发兵擒之,奉其为太上皇。

  屈出律奉直鲁古为太上皇,直到直鲁古1213年去世。

西夏

  西夏 西夏神宗李遵顼

  西夏献宗李德旺

  父

  ↓

  子

  1224年-1226年

  共2年

  神宗自号上皇,传子李德旺,时年62岁。

  1226年,神宗去世。

  明朝 明英宗朱祁镇

  明代宗朱祁钰

  兄

  ↓

  弟 1449年-1457年

  共8年

  1449年土木堡之变,英宗为瓦剌所俘,同年郕王朱祁钰即帝位,是为代宗(景帝),英宗被遥尊为太上皇帝,时年23岁。

  1450年,英宗为瓦剌送回,被代宗幽禁于南宫;1457年,代宗病重之际,被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拥护复辟,史称夺门之变。

  清朝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

  父

  ↓

  子

  1795年-1799年

  共4年

  为了不超过祖父圣祖康熙帝在位61年的纪录故传位予太子颙琰,时年85岁。

  传位后仍掌握实权,直到1799年去世。

越南陈朝的太上皇制度[回目录]

  陈朝 越南语:Nhà Tr?n 越南13世纪至14世纪期间所建立的皇朝,首都位于升龙,即今日的河内。

  陈朝吸取前代吴、丁、黎、李诸氏皆被权臣篡夺的教训,同时也为了避免争夺皇位发生内讧,实行太上皇与皇帝二主共治的制度,并做为有陈一代的定制。即帝有子既长,即使之继承正位当皇帝,而父则退居北宫是为“太上皇”,但国家大事,则多由“太上皇”决定。大体上皇帝居于首都升龙城,太上皇居于南方天长府,“盖内以防篡弑,外以策国防”。中国古代的编年史家由于对越南陈朝的“上皇制”不了解,对陈朝的世系和帝王名字经常搞成一团乱麻。

  越南封建时代史家吴士连对这项影响陈朝政局的习惯,则有以下一段论述:“ 自夏禹传子之后,父子继,兄殁弟承,永为常法。陈氏家法,乃异于是,子既长,即使承正位,而父退居圣慈官,以上皇称,同听政,其实但传大器,以定后事,备仓卒尔,事皆取决于上皇,嗣主无异于皇太子也。”

  陈朝第一位太上皇是未曾为帝的陈太祖陈承,这是因为其子陈太宗在陈朝成立时才8岁,所以陈承权摄国政为上皇至1234年去世。后来陈太宗也在1258年禅位于以抵抗蒙古军队闻名的陈圣宗,成为太上皇,尊号显尧圣寿太上皇帝,与儿子陈圣宗一起共理国政。

  1278年,圣宗仿照其父,让位予陈仁宗,并在1282年指挥抵抗元军入侵,直至1291年驾崩。

  自此,陈仁宗、陈英宗、陈明宗、陈艺宗亦曾当太上皇,其中陈明宗是两朝(陈宪宗、陈裕宗)太上皇,陈艺宗更是三朝(陈睿宗、陈废帝、陈顺宗)太上皇,是东亚国家鲜有的例子。

  陈朝后期朝政日益衰败,外戚胡季犛专权,陈顺宗被逼让位给其子陈朝少帝去当太上皇,及后顺宗被弑,胡季犛篡位得国,少帝被废为保宁大王,陈朝遂亡。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28410.htm

SOSO百科地址:baike.soso.com/v42840.htm

百度搜索:《点击此处

为你精心推荐: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作文

  想了解更多成语大全网的资讯,请访问: 成语大全

本文来源:https://zw.liuxue86.com/z/888288.html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