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修齐治平是什么意思?修齐治平成语造句和典故

字典 |

2013-02-14 14:47

|

推荐访问

成语

【 liuxue86.com - 成语大全 】

成语名称:修齐治平 xiū qí zhì píng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修齐治平】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修齐治平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修齐治平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

百科解释如下:

目录
  • • 成语

  • • 解释、出处

  • • 用法

  • • 原文与翻译

  • • 礼记

[显示部分][显示全部]

英汉词典解释

>>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成语[回目录]

  

成语 修齐治平

  发音 xiū qí zhì píng

解释、出处[回目录]

  解释 精炼意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

  出处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又称儒家用语。“修”,指修身;“齐”,指齐家,“治”,治国,“平”,平天下。他们以“修身”为中心,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的一致性,主张由近及远,由己及人,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形成封建伦理政治哲学的整个体系。这样,儒家的道德论便更加系统化、理论化,更能适应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统治的需要。

用法[回目录]

  用 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

  示 例 廖仲恺《孙文主义丛刊序》:“先生倡行易知难之说及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建国大纲,于~之道。”

原文与翻译[回目录]

  《修齐治平》

  古之欲明①明②德于天下者。先治③其④国。欲治其国者,先齐⑤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⑥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⑦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⑧其知。致知在格物⑨。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⑩皆以修身为本。

  翻译

  注解:

  ①.明:阐明②明:光明③治:治理④其:他的⑤齐:使整治⑥修:修养⑦正:端正⑧致:这里是充实的意思⑨格物:穷究事物的原理。格:至⑩壹是:一切、一概的意思。

  《修齐治平》译文:

  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要先端正自己的思想,就要先使自己心意诚实;要先使自己心意诚实,就要先明白吉凶善恶的原理;要先明白吉凶善恶的原理,又取决于对天下事理的推究。对天下事理的推究后明白吉凶善恶的原理,明白吉凶善恶的原理后使自己心意诚实,使自己心意诚实后端正自己的思想,端正自己的思想后进行自我修养,进行自我修养后整顿好家,整顿好家后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使美德彰明于天下。从高高在上的天子一直到平民百姓,无一例外都要以修身养性作为人生的根本。

礼记[回目录]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71318.htm

SOSO百科地址:

百度搜索:《点击此处

为你精心推荐: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作文

  想了解更多成语大全网的资讯,请访问: 成语大全

本文来源:https://zw.liuxue86.com/z/912094.html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