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烟云过眼是什么意思?烟云过眼成语造句和典故

字典 |

2013-02-15 21:07

|

推荐访问

成语

【 liuxue86.com - 成语大全 】

成语名称:烟云过眼 yān yún guò yǎn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烟云过眼】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烟云过眼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烟云过眼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象烟云在眼前一晃而过。比喻事物很快就成为过去。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

[成语出处]  宋·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近义]   过眼烟云

[用法]  主谓式;作宾语;比喻事物很快就成为过去

[例句]   余于器玩不甚留意,后为人取去,~矣。(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七)

百科解释如下:

烟云过眼

  yān yún guò yǎn

  【解释】:象烟云在眼前一晃而过。比喻事物很快就成为过去。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

  【出处】:宋·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示例】:余于器玩不甚留意,后为人取去,~矣。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七

  【近义词】:过眼烟云

  【语法】:主谓式;作宾语;比喻事物很快就成为过去

  语出宋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 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后用以比喻身外之物,不加重视。亦比喻事物转瞬即逝,不留痕迹。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200053.htm

SOSO百科地址:

百度搜索:《点击此处

为你精心推荐: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作文

  想了解更多成语大全网的资讯,请访问: 成语大全

本文来源:https://zw.liuxue86.com/z/929132.html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