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键 词: 高中高三 2700字
字 数: 2700字作文
本文适合: 高中高三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
作文网(zw.liuxue86.com)提示:我们欢迎所有使用和拷贝我们的作文,只需在页面保留我们的版权信息即可。
本作文是关于高中高三2700字的作文,题目为:《孩子笑了,农民乐了!》,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高中
孩子笑了,农民乐了!—— 记四川省什邡市师古镇践行“十七大”精神
历史又一次在这里聚焦――
2007年10月15日,举国关注、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来源:作文网
主席台上,中国共产党党徽熠熠生辉;会场之中,2200多名代表心潮澎湃。
在一阵热烈的掌声过后,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中那些温暖人心的话语,就这样从会场传向中国的每一座城市,传向中国的每一个乡村,传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党的十七大报告高屋建瓴,凝聚了党心民心,它像一支铿锵有力的交响乐,震撼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
和着这有力地节奏,我可爱的家乡——作为胡锦涛“三讲”联系点的师古镇也正迈步走在希望的田野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风亲抚着这片希望的田野。孩子笑了,农民们也乐了!
师古镇位于四川省什邡市西北部,距什邡市区12公里,省道彭什路和县道永马路纵横交错。全镇幅员48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3个社区,总人口4.4万人。
在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过程中,我们师古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反映的突出问题,努力拓宽致富增收之路,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据统计,2007年,全镇地方生产总值11.68亿元,财政收入1914.3万元,人均纯收入5038元。这些丰硕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我镇良好的发展基础,离不开政府实施的富民、惠农政策,更离不开政府对民生工作的改善。我想,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我镇这列经济火车会在稳固的轨道上“又好又快”的奔跑着……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在这一点上,我镇做得最成功的应首推“晒烟生产”了。以前,烟的品质下滑,市场狭小,晒烟种植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后来,镇党委政府认真分析了本镇晒烟生产产量低的原因,找到了本镇发展晒烟生产的独特优势,继而从本镇实际出发,加快了晒烟生产的节奏。其中,省烟草公司在我镇建立了雪茄烟种植基地,并与我镇5120户农户签定了1.1万亩雪茄烟种植基地项目的合同。仅这一项目,我镇就争取到了3000万元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惠农资金。当然,在食用菌、果业协会、养殖业等产业方面我镇也有所发展,并且预计今年全年农业总产值将达到3.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4800元,农民人均增收400元。这些关于“三农”方面的进步,正是我镇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道路上迈出的实质性的步伐啊!
收获着这些丰硕的果实,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巩固了,师古农村的经济发展了,师古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感受着城乡差距的日益缩小,我们也似乎看到了那属于“共同富裕”,属于“小康师古”的和谐曙光,它们照亮了农民们的心,给孩子带来了希望,我们也能真切地感受到:孩子笑了,农民们也乐了!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基本要求为: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镇。我镇集中力量办好教育,培养人才,凸显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据统计,一方面,师古镇增加20%的财力用于教育,并将教育经费列入镇财政开支的重要部分,支持学校建设。镇党委政府也认真落实科教兴镇战略,切实做好“两免一补”的工作,落实好免费教科书的发放,并对低保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学生实施了每生每期150元的生活费补助,使全镇5千多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都免费地享受到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另一方面,积极争创“教育示范镇”,从2006年底至今已经投入20多万元用于各学校教室、实验室、学生食堂等方面的建设,并于2007年6月成功创建为德阳市首批“教育示范镇”,什邡市唯一的一个“教育示范镇”。
除了对学校的支持外,师古镇党委政府也积极的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经过党委政府的反复研究,认为农民的职业技能直接影响着劳动生产率,所以大力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显得至关重要。因此为了鼓励农民参加技术培训,党委政府出台了对我镇农民取得“钳、车、焊工”职业资格证书的奖励政策,即凡师古镇籍的农民,只要取得钳、车、焊技术的职业资格证书,就可享受220元、300元、400元的补贴。农民得知这一政策后,心里非常高兴,笑着说:“这一政策好啊!
真正地解决到关键问题了,我们一定会积极地参与技术培训的!
”有了农民自己对提高素质的渴望,我镇农村也逐渐有了新一代的致富能手。据统计,从2006下半年至今,全镇共有210人通过培训取得了国家认可的“钳、车、焊工”职业资格证书。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镇这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会日益壮大!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的“稳定器”和“安全网”,为了加大对特殊弱势群体的关爱帮扶力度,我镇党委政府就加快了对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据统计,“2007年1—9月我镇用于城乡的低保经费共76万元,用于对群众临时生病或受灾的困难救济费用达到16万元,这一救济措施解决了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而在对贫困残疾人的救助方面,我镇党委政府为550名残疾人免费参加了“新农合”,为24名农村贫困的白内障患者免费进行了“复明手术”, 为农村重度肢残人员捐赠了轮椅5辆,为农村8户贫困残疾儿童提供了扶残助学金2400元。写到这里,我也不由地感到欣慰,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真好!
贫穷的或残疾的人们也不再会带着痛苦面对每天的朝阳和落日了,他们会笑,会真心地感到生活的美好!
在同一片蓝天下的我们,也会一起歌颂这幸福生活的美妙!
有了幸福生活的保障,我们也要靠劳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打拼一片天地,为幸福生活提供源源不断地能量,不过,常言道“安居才能乐业”,我镇党委政府针对“住有所居”这一问题,迈开了新农村建设的脚步。在宏达集团的支持下,我镇从2006年4月份开始,拉开了“宏达新村”的建设帷幕,这一工程涉及到农户多,土地调整难度大,工程量大,农民利益的合理分配等方面的问题。有了困难,就要想办法解决,经过规划,我镇从实际出发,采取了有效措施。到目前为止,共修建了共和、慈山、思源等“宏达新村”,入住农民达到734户,建成小区道路6公里,修建了牌坊、人工湖、超市等配套设施。这样,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而且让他们在“安居”中体会到了“乐业”,“乐业”后懂得了如何让自己的家园变得更美,那儿的村容变整洁了,那儿的乡风变文明了,在今天看来,这“宏达新村”已成为全省最闪亮的、最有影响力的新农村试点之一。
我们相信师古镇党委政府在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过程中,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会立足长远,把富农惠农 、改善民生作为他们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为团结带领全镇人民走向富裕而努力奋斗,为把我们师古镇 打造成为全国重点镇而努力奋斗,为建设好和谐、平安师古而努力奋斗。
孩子笑了,农民们也乐了!
四川省什邡市云西中学高2008级1班 朱泓玗 (指导老师:黄超、刘衍兵、唐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