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小谈散文中的美学

字典 |

2014-10-19 13:47

|

【 liuxue86.com - 经典散文 】

  我感觉现代散文中的美学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先秦文学、唐诗宋词;另一个则是借鉴西方的散文作品。先秦文学和唐诗宋词简练,注重于作品的深意;而外国文学的散文语言注重于直观,散而不乱。

  举例说明,李清照本人就传承了“诗言志,词言情”的思想。如《乌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在李清照看来诗就应该这样写,此篇也是她的代表作。

  相反,词则要言情,把写实与情结合起来写。如《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她通过一位少女的举止,写尽了这位少女的羞涩之态,固千百年来这首词依然耐人回味。

  从第一篇的诗来看,李清照直抒胸臆,几乎看不到任何写实的手法,仅仅是引用了一个故事;而下一篇词却是通过人物动作、形态,巧妙的刻画了人物的形态,如“慵整、纤手、透、和、嗅”几个词运用得相当传神。

  说到这里江淹的《恨赋》、《别赋》在文字上也是相当考究的,往往四个字为一组,第三个字必为动词,这就使整篇赋的语言凝炼,富于动感和张力。

  像朱自清、徐志摩、季羡林以及余光中的散文深受西方散文的影响,季羡林和徐志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散文里,几乎看不到当时社会的痕迹。朱自清的散文也是通过借景抒情来渲泻内心的苦闷。西方散文注重于美学,更注重于个人内心的感受,对社会时事具有排斥性,但这样的散文往往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美学观点,读这样的散文往往给人以享受。难怪金庸在评论余光中时曾说他错生了年代,如果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必与前三位大师齐名。

  这类散文注重虚实结合,看似散漫、随意,实则极好的表现了大师的文学素养。据说朱自清描写的《荷塘月色》就是一个不起眼的水塘,但并不碍作者的抒情笔调。真要什么真?虚要什么虚?为了跳出这个“实”这个圈子,他引经据典,让人感觉文字的魅力。没有虚,散文的美,在表现了受到一定的限制。

  我个人认为,围绕主题如果能够很好的将文字组合在一起,就是一篇好文章。散文贵在形散神聚,但散而不聚,散而不收,那就走题了。如果围绕主题,加以深化,虽不言题,但字里行间全是表现一个中心思想。关于散文未必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像张晓风的《梅妃》仅仅引用了历史典故的几个片段,便发生开去,以抒情的笔调,描绘梅妃的心态,她在介绍年代里运用了一个“锈”字,特别令人叫绝!这类诗化的语言,让通篇文字更加传情,且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谋篇布局,有些文字点到为止,有些需要大写特写,如何取舍,这就要看作者的功力了。

  以上就是出国留学网作文栏目为您带来的《》,希望对您有帮助。

  如果你有好的作品,也可以点击下方“我要投稿”把作品发给我们,届时将会让更多的读者欣赏到您的大作!

  想了解更多经典散文网的资讯,请访问: 经典散文

本文来源:https://zw.liuxue86.com/z/2321993.html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