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港囧影评

字典 |

2015-10-14 11:32

|

【 liuxue86.com - 评论 】

  我第一次去看港囧是因为被里面的粤语歌所吸引,那些粤语歌代表着香港电影的一个时代。其次是希望港囧能超越泰囧的巅峰。事实上他让大多数观众失望了。港囧没能超越泰囧,无论是动作还是场景都不如泰囧的精彩。笑点也一般,唯一赶上潮流的就是青春校园爱情。出国留学网作文栏目为您准备了一篇《港囧影评》作文,希望对您会有所帮助。


  【篇一:港囧影评】

  其实我在看《泰囧》的时候,我前前后后看了大概四遍吧,看到最后的时候我都会有想哭的感觉,从来没有一种爆笑的感觉,真的是无奈,被命运捉弄的感觉当然不是每个人的感受都那么深,但是我也会听到我的妹妹说这个不好看,一点都好笑,我不要看,好惨啊。这个世界都是悲喜剧,没有绝对喜剧,没有绝对悲剧。然后到了这么一部《港囧》,宣传做的足够好,铺天盖地都是,影片在香港,看点也很足,无非就是为了票房吗,但是它的故事绝对不是无厘头,就是真实的生活,徐峥说来源于他一个大学同学,所有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有人说这其实就是一个讲中年危机的故事,对啊,就是啊,导演人在中年,拍了一个关于自己以及同龄受众层的电影,用喜剧外表包装起来的一个故事片。这就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啊!

  关于赵薇的演技,可能大家身边没有这样的人,就是那种很逗的人,率性,自然开心果,阳光灿烂的人,所以她在玻璃板上也可能会有那种情况,我觉得演的不算最好,但是这也可能是其中一种演法。

  过气的演员,虽然我不是演员,但是我觉得这个对演员是一种莫大的侮辱,一个演员能够演戏他就是演员,怎么也不会过气,过气的叫明星,明星才是一阵一阵的,港囧里面的那个客串,他们何时红过,但他们一直在演,他们就是演员,没有过气!

  【篇二:港囧影评】

  看完徐峥的《港囧》,我还是忍不住想给他多点几个赞,虽然像他电影里说的“我辛辛苦苦忙碌一整天半夜三点多回来还要在朋友圈给你们挨个点赞”是一种很苦逼的生活,我却很想套用他的这句经典台词:

  我辛辛苦苦忙碌一整天晚上连饭都没吃就跑去电影院看你的《港囧》,笑中带泪地看完还真心觉得徐峥你就是个人才!圈里要发长文给你点赞!

  在我的心目中,真正称得上喜剧导演的只有四位:许冠文、周星驰、王晶、徐峥。前三位都是香港导演,只有徐峥是大陆的。许冠文和周星驰的风格属一脉相承,作 品都着重描述香港底层社会小人物的命运,周星驰后期的作品则拓宽了题材和展现出更多不同的风格,包括古装、黑帮、穿越、校园电影等,王晶的喜剧片主要以黑 帮、都市情感为题材,后期作品显得有些青黄不接,至于徐峥,虽然导演作品不多,但却一再刷新我们的喜剧观感,况且他本身的表演也可圈可点,绝对是中国大陆 不得多得的喜剧天才。

  当初很多人称香港喜剧导演许冠文为“冷面笑匠”,意思就是他自己不笑,却能把很多人逗笑,我觉得这个称号用在徐峥身上也不为过,在表演中,徐峥总是一副置 身事外的样子,就如他自己所说:“这本来是我表演的一个毛病,容易过于地理性,我去参加那种综艺节目,我和王宝强、黄渤在一起,其实他们表现得比我更投 入,我尽管也是笑,但是你总感觉我其实是站在旁边看的那个人。”而许冠文也曾在媒体面前公开表示很欣赏徐峥,认为他是中国大陆非常不错的喜剧演员,正可谓 英雄惜英雄。

  别看徐峥现在总是一副光头佬的样子,其实以前的他就像《港囧》里的徐来一样,是一个十足的文艺青年。

  【篇三:港囧影评】

  一、《港囧》最大的问题是:不好笑

  从影片前期口碑来看,从业内到观众就一句话:不好笑。

  从《港囧》现有剧情看,就是一部传统错摸喜剧,而之类高度剧情化的喜剧,最依赖的显然是演员表演,也就是说,情节好不好笑,要看演员能不能把它演好笑。

  实事求是的说,《泰囧》最大的笑点和看点,依次来自王宝强、黄渤、人妖姐姐和范爷,大家都看到了,上述强援这次一个都没有。

  不能说徐峥不是好演员,也不是包贝尔不够分量,而是以现在的能量,是撑不起一部现象级大片的。

  当然,好笑并不是衡量影片卖座的唯一标准,可是《泰囧》毕竟是部喜剧片,一部不好笑的喜剧用什么证明自己是喜剧呢。当然有人说,《心花怒放》也不够好笑,照样热卖,可是《心花怒放》没有遇到下面的问题。

  二、 更倒霉的是,还遇到神一样的“对手”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失利电影大多有个“神”一样的对手做映衬。

  在厮杀激励的国庆档期,本就底气不足的《港囧》在《鬼吹灯之九层妖塔》和《夏洛特烦恼》这两部年底票房冠军种子选手和年度超级黑马的包围中,介么好的运气只能让人说一句:请多保重。

  照理说,国庆期间观众是有看喜剧的刚需的,可是这样的刚需被口碑更赞的《夏洛特烦恼》满足了,观众也有看大片的需求,那么请看《鬼吹灯之九层妖塔》。等等,好像还有一部徐峥的喜剧叫什么来着?

  三、“徐布斯”这个梗,肯定一点也不好笑

  没有人怀疑,《港囧》是一部极度互联网的电影。

  从先导预告片通过互联网首发,到定档发布会的网络直播介入,互联网贯穿并主宰所有影片话题的逐步传播与发酵。最后网络售票介入线下实体院线,网络院线的出现直接将影片送达用户。

  可是光线忘记了一件事情,互联网只是工具。

  互联网本身是不会创造票房的,电影才能创造票房。互联网能做的,只是聚合平台,对于电影营销来说,任何手段和工具都只是在做一件事——聚集人气。可是当电影本身有问题的时候,互联网就从聚合人气变成了散人气。

  因为在互联网上,任何好笑的梗都是放大的。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如果一个人在街上摔倒,满大街的人都在笑,你即使觉得不好笑,也可能忍不住笑起来;反之,如果大家都不笑,即使你觉得好笑也会忍住。

  《泰囧》是前一种。《港囧》是后一种。

  四、虐哭宣传太low

  能把一部喜剧电影男主角当场虐哭的发布会,也只有《港囧》了。

  7月27日《港囧》第二场发布会,包贝尔作为男主角正式亮相。片方特意收集网友吐槽内容,并让包贝尔自己现场朗读。结果读到第9条,包贝尔当场洒泪,“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选我,就是一个大馅饼掉到我脸上。”

  有媒体评论,“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宣传效果出来了”。这个笑话很好笑。

  问题是:《港囧》需要这样的宣传吗?电影宣传的目的说到底跟卖白菜没什么不同:一是我这里有一堆白菜要卖,二是我这白菜比别家都好,你赶紧买我家的。《港囧》应该做的是后一种,可是他们把重点放在了前一种,于是囧掉了。

  如果虐哭包贝尔真的是片方宣传方法的话,那么也用错了方向,因为他们选择的是前一种。

  最大的问题是:让所有网友都知道所有网友都不喜欢男二号,这样真的好吗?这个点子是谁想出来的?卧底吗?

  五、《港囧》已经失去了它的观众

  最后我要说的是,《港囧》其实已经失去了自己的观众。

  光线影业今年以来的电影运一直都不大好,观众看到赵薇很容易想起同样大制作的喜剧《横冲直转好莱坞》,看到包贝尔不是想起电影哪里好笑,而是他在发布会上的眼泪,看到徐峥想起的是他在各大互联网发布会上的发言,仿佛看到某一位互联网大佬。

  最大的问题还是那句:看过电影预告片和花絮的观众多数粉转黑,这对一部电影来说实在不能再糟糕了。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碎片化口碑传播几乎改写了中国电影的版图,《老男孩》《分手大师》《泰囧》这些小成本喜剧是怎样赢的,《太平轮》、《一步之遥》等大片就是怎么输的,当《泰囧》还是一部站在观众一边的高口碑小片的时候,观众已经用脚为它投过票。

  但当《港囧》以喜剧大片——它曾经的挑战者形象归来的时候,观众还会选择它吗?

  互联网时代,口碑就是一部电影的风水,风水坏掉了,电影的命运还能好吗?

  【篇四:港囧影评】

  现在很多人提起徐峥,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囧系”电影,尤其是2012年《泰囧》刷新多项国内票房纪录,成为年度电影界的传奇,将他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可是,还有多少人记得当初那个涂着红脸蛋、扎着麻花辫的猪八戒呢?对很多80后来说,当初是一部“毁三观”式的《春光灿烂猪八戒》让恶搞版的神墨剧火遍大 江南北,当时的它,简直就是对正版《西游记》一种颠覆式的形象重塑,从前那个肥头大耳、长相丑陋的猪八戒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操着一口娃娃腔、长相还有点萌的 青春少年,而他时人时妖的扮相也着实让我又爱又怕。就是这样一部带有无厘头意味的仙妖连续剧,让籍籍无名的徐峥一下子人尽皆知。

  只是,他自己却并不太喜欢这种成名之后带来的意外困扰。有那么几年,人们在大街上碰到他,脱口而出就是“猪八戒!”徐峥深深隐藏了他对这种称谓的反感,试图友好地面对人们的这种称谓,但是,这种反感一直都在。

  徐峥的文艺之旅开始得很早,早在他读小学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演话剧了,而且经常巡回演出。他从小地主开始演,直到他年龄大了,就开始演老地主。

  后来,他考上上戏,又投身话剧圈,是顺理成章的事。在拍《春光灿烂猪八戒》之前,他是上海著名的话剧演员,也是导演,有那么几年,他在上海的话剧圈很红 火,以至于有这么一个传说,说是去上海不看徐峥的话剧就等于白去了。只是,那个时候他走的是先锋路线,戏剧演完了,观众却抱怨看不懂,徐峥这才开始反思, 戏究竟是拍给谁看这个问题,这也是他从“高处不胜寒”开始走“亲民通俗路线”的转折点。只是从一个极端高冷的文艺青年忽然大反转演了一个浑身上下都充满傻 里傻气的“猪八戒”,这样的转型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后来,他出演的一系列电视剧包括《李卫当官》、《穿越时空的爱恋》《满汉全席》等,开始逐渐树立他带些狡黠又有些“韦小宝式”误打误撞却总是走狗屎运的 “徐氏风格”,其实徐峥是那种只要他往你眼前一站,不需要说一句话你就想笑的人,他是影视界的“宋小宝”(原谅我用了一个不太恰当的类比,但事实上效果确 实如此),我想这也许就是一个真正的笑星所应该达到的境界吧,像小品界的冯巩、宋小宝、赵本山,影视界的许冠文、黄渤等,都是本身自带笑点的人。

  后来徐峥觉得电视的路子变窄,他又琢摸着去搞电影,是2007年的一部《爱情呼叫转移》让人忽然意识到当年的萌娃已经成长为中年大叔,也是从那部电影开 始,中年家庭情感危机开始成为他电影里不可缺少的明线或者暗线,包括后来的《人在囧途》、《泰囧》以及刚刚上映的《港囧》,“七年之痒”的情感危机都成为 他想主要表达的内容,根据以前徐峥偶尔也被爆出来的绯闻,我冒昧地猜测这也许正是他自己内心一直在饱受煎熬的矛盾与问题,他既胆怯地借虚构人物之口来表达 了自己的困惑,又诚实地向观众表露了自己对爱最终的抉择。

  中国有句俗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别人都是在走上坡路,而徐峥在文艺的道路上却像是在走“下坡路”,从当年局限在自己象牙塔里的高冷先锋文艺青 年,到如今充满人情趣味无比亲民的喜剧大叔,他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使他渐渐认识到,戏是要拍给观众看的,正如他自己说的:“我想做一部主流的喜剧片,它的主 题必须够俗,够世俗,因为只有世俗,才能涵概的人群面够广,才能够给大部分的中国观众所接受,这是它电影里面的主题。”

  很多人拿社会意义、文化意义来诋毁徐峥的片子,认为其思想深度不够,其实我觉得这是某些文化人相当主观的一种偏见,因为你不能拿一部文艺片的标准来考量一部商业喜剧片,徐峥拍片的原始定位就是通俗喜剧片,你又为什么要自作多情地拿高尚的情怀主义去批判人家呢?

  【篇五:港囧影评】

  《泰囧》之后,徐峥就站上了中国电影的神坛,现在,时候下来休息一会儿了。

  可是《泰囧》之后,如果说《催眠大师》还可以剑走偏锋成功一回,那么喜剧类作品《摩登时代》的彻底失败、《心花路放》的质量失败实际上已经为徐峥敲响了警钟——可是跑偏的其实是中国电影的投资方们,人们错误地以为《泰囧》只要徐峥出马,不管阵容这么变,都能够再造票房神话,再次给观众带来一场久违的狂欢。

  可是片方错了,观众喜欢的不是徐峥本身,而是徐峥+王宝强+黄渤的三剑客组合,只要其中两个人在,观众就能被带回到《泰囧》的记忆中。可是这一次,只剩下徐峥了。

  徐峥擅长商业电影,没有疑问,可是好莱坞也擅长商业电影,每部电影都成功了吗? 徐峥及其电影团队对于商业片规则对观众的尊重,并不必然获得观众的尊重,就像中了一次大奖,就把一切看成是必然的,可是这一切并不是必然的。

  30亿的一场豪赌注定玩砸了,徐峥没有错,信任他的光线也没有错——对徐峥的信任是在商业计算的框架内,而徐峥也确实是在设定的商业游戏里起舞,大家似乎都没有错——可是最后的结果是错的,这就是商业片。从首映开始的口碑倒挂,恐怕已经是不可挽回的即将发生的事实。

  《港囧》之后,还有《印囧》,就像姜文《一步之遥》之后,还有《侠隐》。我相信,两位电影人的下一步作品都会拿回属于他们的荣耀,只是中国电影再无票房神话,本来也似乎没有过。

  【篇六:港囧影评】

  也许徐峥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演的东西很搞笑,他也未必想过要成为一名喜剧演员,更没想过有一天会成为一名极具票房号召力的导演,对喜剧界来说,徐峥就是响当当的一块牌子。

  “囧系”电影第一部《人在囧途》并非徐峥的作品,可是他将那个刻薄自私却又怀有一丝人情味的徐朗演活了。《人在囧途》激起了徐峥的表达欲,这部电影的构思 不错,然而出国留学网剧本写得不行,该片导演叶伟民对内地又不熟悉,因此,徐峥代替了很多导演的工作。《人在囧途》之后,徐峥就有了自己拍一部电影的想法。这样,就 有了《泰囧》的问世。

  他执导的首部作品《泰囧》虽然有些借着《人在囧途》的噱头,可的确是刷新了华语影坛多项纪录,也首次让世人看到中国电影不可估量的前景。当然,《泰囧》是 明显的口碑、票房不一致的失败之作,连徐峥自己也承认《泰囧》只是他的尝试之作,并没有把他要表达的东西充分表达出来,反倒最后成了一部纯粹的商业片,所 以三年磨一剑,这一次徐峥带着他的良心作《港囧》与“囧系”电影再续前缘,也真正赢得了观众的肯定,网上评论一片飘红。

  从演员转型做导演的不在少数,做得还算成功的比如赵薇、苏有朋、徐静蕾、张艾嘉等,但是像徐峥做得这么成功的却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虽然票房不能代表一切,但票房的确有点像高考成绩一样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衡量指标。

  “我以前只是一个演员,还没有做好当职业导演的准备,但是我有自己的电影观,我就想老老实实讲一个故事,拍好一个类型片。”徐峥的定位很明确,没有在一开 始就把自己甩得很高,所以他也的确做到了自己想做的,自己本身也有多年积攒的人气,所以自拍自导自演是他喜剧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徐峥其实算一个特色很鲜明的“性格明星”,他的演绎风格、导演风格都跟他的自身形象很相符,单看他的光头形象就足以勾起人莫名的喜感,从前他的喜剧是建立 在耍小聪明式的“纯粹喜剧”形态,从《爱情呼叫转移》系列开始,他的喜剧开始带有一种越来越严重的“自黑式喜剧”形态,也许看到别人比自己过得更惨就会忍 不住愉悦感爆棚是每一个观众共有的心态吧,而这种心态却不会因时代不同产生任何代沟。当年香港许氏三兄弟的喜剧电影、周星驰的无厘头系列、黄百鸣早期的电 影,不都是以展现小人物的悲催人生来博得观众笑声的么。徐峥的喜剧角色虽然不再是社会底层小人物,但他们有着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从本质上来看,无论哪个 导演,虽然不同时期的喜剧角色的社会阶层身份略有差异,但都是与时代大潮中社会主要阶层的人物相契合的。

  徐峥的作品之所以能博得这么多的关注与认可,除了他身上那股与生俱来的喜剧天分之外,他对自己电影的准确定位以及他对观众心理的精确把握也是他成功的重要 因素。当然,说到这里,可能又会有人批判他“过于恶俗”,或者“盲目迎合大众”,或者“降低了中国人的文化品位”,但是还是那句话,文艺片有文艺片的典 范,历史片有历史片的规则,喜剧片就要做得像喜剧片,而不是一个“四不像”的大杂烩,笑才是喜剧片的重点所在。

  【篇七:港囧影评】

  30亿的豪言当然不是为了取悦下光线和观众——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这都不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任务,中国电影市场热得像今年的天气,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可是《港囧》上映的时候,已经是秋天了。

  从片方谋划看,国庆前提前上映的目的很明显,尽可能拉长票房战线,囊括整个国庆档,这当然是王者的战法,也让人联想起动物界的划定地盘——国庆档是我的了,这是《港囧》的地盘。

  徐峥似乎有能力做到。在《泰囧》中,徐峥已经证明了他是中国最好的制片人式导演,能够完全按照类型片的法则去让一部电影皆可能“平易近人”,这将是中国电影新的江湖规矩,而徐峥为代表的一代电影人,是重新订立规矩的一代。

  从任何角度来看,《泰囧》能做到的事情,《港囧》都没有可能做不到,况且《泰囧》是多么好的一部先导集。

  可是,《港囧》确实玩砸了。

  无论做何种维度的评价,《港囧》都必须是一部标准商业片,片方对30亿的目标锚定,意味着需要5000万以上的观影人次才能撑起这个票房(以60元票价计),到哪里去找5000万的长尾市场呢?电商促销、《泰囧》助推、高期待度可以保证前三天的票房,但后续来看,票房续航能力才是关键。

  从这个意义上说,影片质量成为票房成败的关键,如果影片质量不高,那么现有的布局就是最差的布局——国庆前就将票房潜力用尽,国庆《鬼吹灯之九层妖塔》不是省油灯、《夏洛特烦恼》有够烦,《港囧》就等于提前做死了自己。

  当然,如果《港囧》还像《泰囧》一样成功,那么一切都不是问题。

  很遗憾,《港囧》不是《泰囧》。

  【篇八:港囧影评】

  徐峥对自己有很清醒的认知,他知道自己不适合去演黑帮大佬或者高冷男神,所以他从来不去碰触这类题材,他想做的类型片就是那种通俗喜剧,所以他的《泰囧》 刚完,他就开始筹办《港囧》,《港囧》刚刚上映,他的《印囧》已经做出了计划。我们没必要对他的“囧系”电影有审美疲劳的担忧,当年香港嘉禾映像不是一样 因为《最佳拍档》的火爆而连拍五部么,且每部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佳绩,说点近的,《小时代》连出4部,也一样吊足了观众的胃口,虽然口碑不太好,但这也许 就是现今许多电影制作的路子和未来趋势。

  我想,现在的徐峥还处在他的喜剧高峰期,所以他完全可以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继续完善并不断发展他的喜剧风格,并带给我们更多值得期待的作品。

  然而,任何一个喜剧导演都有过气的时候,能像周星驰这样长盛不衰的的确在少数,上世纪70年代的许冠文虽然开创了无厘头喜剧的先河,却在90年代被周星驰 更加极端与个性化的喜剧风格所取代,无厘头从此成为周星驰的招牌,而许冠文却不得不在才思枯竭的状况下悄然隐退(当然最近听说他即将带新喜剧作品回归荧 幕,我本人还是相当期待他隐退这么久的回归之作的)。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大陆导演冯小刚的喜剧电影风靡一时,他那种带有乡土意味的灰色幽默感染了一代 人,2009年和2010年的《非诚勿扰》系列是冯小刚喜剧电影的弱势回归,颇有回光返照之势,后来的《私人订制》则彰显出冯氏喜剧的日薄西山。

  从徐峥自己这曲折的“文艺囧路”来看,他不可能也不应该一直走这种通俗喜剧路线,因为时代在发展,观众也在不断变化,他能否一直像现在这样精准地抓住观众心理的确是一个谜。

  虽然在演绎方面,徐峥并没有将自己局限在喜剧这一个情境里,像他与莫文蔚合作的心理剧《催眠大师》,与高圆圆合作的悬疑剧《第三个人》,都是他的突破之作,只是徐峥拥有那种即使演正剧也让人觉得他在演喜剧的感觉,实在是因为他的喜剧表演太深入人心。

  徐峥以前有搞话剧的文艺底子在,而他自己也在不断寻求突破,所以相信凭着他对社会的人文关怀,未来的他应该可以拍出更多拥有社会责任感的情怀电影。这倒不 是逼着他去做一个电影界的大师,也不是想拿社会和文化去束缚他的发展,更不是他在《港囧》里叫嚣的“爱心绑架”,只是谁都明白,他不可能一辈子都拍“囧 系”电影(不过如果他真的把这个题材拍一辈子,也可算是中国电影界乃至世界电影界的一朵奇葩了,全世界那么多国家,也许他真可以这么干),总有一天他还会 面临新的转型。

  喜欢徐峥的喜剧片,不代表就是庸俗,而是因为他的喜剧片除了笑点丰富,传递出来的也是满满的正能量,做一个好的喜剧片,其实比做一个好的正剧难很多,从始 至终,喜剧片就比其他类型的片子更容易遭到批判,因为它很容易陷入“恶俗”的泥沼,像徐峥、黄渤这种,很多时候就是在以正剧的姿态演喜剧,所以反而更让人 感到好笑。而对于搞笑,套用波波大叔的一句话:我相信他们都是认真的!

  【篇九:港囧影评】

  10.1假期唯一的放松活动可能就是去电影院看了港囧。

  对于看港囧我是百般抵触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我不喜欢赵薇,人丑,演技差,所以我暗下决心,赵薇演的电影,我不花钱去电影院看;第二个,从名字来看,就是狗尾续貂,可能是泰囧的延续吧。

  结果大出所料。片子竟然还不错,当然,很重要的一条原因是,号称主演的赵薇,其实并没有多少镜头。否则光看她就能吐了。我评价片子的好坏有个最简单朴素的标准,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有没有睡着,一般去看电影的时候,都可累可累了,可困可困了,如果电影不好看的话,真是能睡着啊。

  从影片的内容来讲,这不是一部单纯的搞笑片,包含着对于青春对于初恋的无线怀念和不甘,所以有点青春偶像片的风格,但是要是从偶像片的角度来看,徐峥差点事,赵薇差点事,其他人更不用说了……

  爱情是美好的,很多人都坚信爱情的存在,但是很少有人能和初恋的情人修成正果,而初恋是在最美的年华,而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所以初恋永远被人怀念。

  爱情为什么那么美好呢?因为爱情是一种奢侈品。不是谁想有,就能有的。只有物质条件极大丰富了,或者说你还对于物质不在乎,才能去追求爱情。

  影片的音乐采用的是香港的各种旧的金曲,为影片填色不少。但是有个问题,别人的歌,你就这样拿来用合适吗,还有,大家都是拿来主义,那音乐如何进步?还有,音乐用的太频繁了,最多的地方,是3首还是4首歌一起放,连着放,有点过了。

  总之这是一部披着喜剧片外衣的青春剧,让每个人不禁想起我们曾经的青春,那无畏的岁月,那难忘的初恋。

  片子值得一看。


 更多关于评论作文推荐
《解忧杂货店》书评 他只是一只孤独的猴子_《大圣归来》影评
《道士下山》影评精选7篇 影评:人性与良知的《熔炉》
《穹顶之下》评论 百团大战影评
建党伟业影评 请不要让“家长送礼”
《太平轮·彼岸》影评 《罪恶之城》中的暴力美学

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
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 | 影评 | 读后感

  想了解更多评论网的资讯,请访问: 评论

本文来源:https://zw.liuxue86.com/z/2586326.html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