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春行东山

【 liuxue86.com - 写景散文 】

  春光是在有雨水的夜里疯狂滋生的,笼着油菜花田的水雾散去后,明艳艳的色彩就哄然涌来。我寻思着,是该见识一下春天的风了,于是选择骑行踏青,再三思量后划去了“同里古镇”、“穹窿山”这些路线,定在了已去过两次的东山,算是再三重游了。

  前两次是去年初秋与仲秋,坐在汽车、大巴上沿途风景过眼即逝,太湖不论阴晴俱是烟波浩渺,途中众多卖柑橘者半路拦车,再算一个走马观花的陆巷,随意登山,穿行在窄窄小巷里,夹杂着摩登的咖啡店,并未深刻。

  而昨年的秋行西山,也是骑行,秋燥难耐,烈日恣意,环了半个岛后原途返还,景遇古樟园、明月湾,来回两次的太湖三桥犹如作战,累的精疲力竭。

  此次东山环岛骑行,旅途非常完美愉快。一来是初春极为曼妙的时刻,景致丰美、天气温宜,二来是沿途趣事多,深入了东山的内景。

  三月二十日绝对是春天里不可多得的柔情,少一分则春寒料峭,多一分则几近初夏骄阳,花儿是最烂漫时分,前几日的含苞待放已初绽,再过不得几日则凋零糜烂。早晨从学校出发,天光恰是有初阳与露珠的时候,通往取水口太湖大道方向沿途有风景地旺山,踏青的车辆颇多,然而不妨碍骑行的畅通。马路两边盛放着桃花、樱花、紫叶李,海棠犹打着朵儿,平旷地带生有大簇的鲜艳油菜花,风里含着清甜的水汽同花果香。骑行至太湖边时,公路上涌来了大批的骑行者,快速甩脱我们,而我们略怀有闲情的看着太湖水,水质清澈泛着薄绿,岸边生满了芦苇,岸上堆叠各色春日的花树。

  骑行至东山岛时,路两边依旧保持着它的特色,老妇人摆着她们漂亮的摊子,叫卖柑橘。东山是盛产水乡风物的小岛,岛上种有大量枇杷树、橘树、杨梅树,一到果实成熟季节,外地采摘游客众多,而太湖沿岸摆满了鲜丽迷人的水果,除果实,另有太湖大闸蟹、莼菜、“太湖三白”这些湖鲜,总体来说,只论美食,在岛上的日子也绝佳惬意。老妇人的摊位上,有柑橘,还有枇杷蜜、枇杷花、枇杷膏、蜂巢、鸡头米、甜瓜、碧螺春。东山枇杷是绝好的,这枇杷出产的蜜、膏,都具有止咳平息作用,只是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太容易变质了。我买了两只柑橘,对比秋日,虽价格昂贵,但异常甘甜润喉,秋天的橘子在山上是随便采摘的,我采回去一口袋,都嫌酸扔掉了。

  东山农家乐处处都有,随意选了个上去点了两道菜,对过即是太湖,能赏湖景。一道是野菜,名曰“苊馄饨”,味道很熟悉,方言命名的,百度上怎么也查不到,一道是“太湖三白”之一白鱼。岛上不缺野菜,这个季节算是时令菜,太湖莼菜我并未吃过,这野菜已足以满足我的味蕾,这农家菜让我想起小时候的味道,长大后就很少吃了,慢慢吃着,一大盘青翠的野菜拌着饭就吃完了;白鱼很新鲜,想必是早上刚捕捞起来的鱼,肉质极嫩,刺大不易卡,正合我意,我喜好的名单里除鳜鱼、鲈鱼,又多了这一味白鱼了。菜不过两道,清清淡淡,一白一青,一荤一素,没有浓烩糖醋,一顿饭吃的极惬意,很符合春日口味,应景,还可一边赏赏这太湖水,不好的就是这碧螺春过酽,喝一口涩死人。我向来不爱外出吃饭,近几年盛行的餐厅都不过是环境菜相一流,但菜味实在是绣花枕头一包草,价格昂贵,不敢轻易尝试了,这小饭店的确价格不菲,但菜品值这个价。

  时近清明,青团子也上市了,我在老城区山塘街、平江路都买过,要么个小无味,要么馅儿拌太多猪油腻的人泛恶心。东山陆巷里我买了三个竹叶蒸的青团,价格比城区的要高,团子呈麻青色,正宗艾叶染的,馅儿特别,夹芝麻碎、花生碎、枣泥,卖家是苏州本地人,做的很正宗,江南味道,馅儿格外实在,甜而不腻,有两位游客小姐说,若是夹上桂花就好了——天地良心,我初中的时候就有这个想法了。

  途中发生了三小件趣事。一是逢上“太湖放生鱼”的活动,满满都是衣香人影,有钱人家的年轻夫妻带着穿贵族幼儿园校服的孩子在岸边玩儿,也有漂亮的年轻人们穿着志愿服准备开展活动,我们没有等到放生就走了,真希望鱼的尾巴上系上红线,同小时候所知的一样;二是骑行至高架下的一个码头,对过即是私人小岛,一行人缓步走来又登上私家船呼啸而去,岛只可乘船而去,岛上风貌自然,无奈不认得岛主人,只能见船疾驰而去;三是在太湖边见一老者伐木人,树下放着他的收音机,他在树上一边哼唱一边伐木,见我拍照呆愣了,眼神古怪,细思起来原是我不礼貌。另有一件险事,在尚锦下坡的时候车轮在坡上松了,我一路“飞”下,下车才意识到,惊现一场,若它全松我大概在半坡就真的飞下去了。

  过了尚锦还未至陆巷时,误打误撞进了一个村落,十六图。村口古树,很类似西山东村的一棵,蜿蜒进去,极静谧的石墙小径,午后的暖阳从树的枝桠处四面八方折射下来,石墙上是丛丛茶树——绿茶碧螺春。此地的碧螺春同洞庭湖如出一辙,低矮的茶树中夹杂种植枇杷树、梨树、橘树之类果树,所以此类绿茶出茶青的时还混杂着花果香,品质价格都较为昂贵。一路推车而上,安静的只听到树叶枝干咔擦——想必一只猫跑过去了,这种村落猫儿格外多,春阳里晒着,抬着深邃冷静的眼神同人对视,我也同猫干瞪着眼,把它吓退了,猫多贪食琵琶树下腐烂的橘糜、主人家倒掉的小鱼儿。此地梨花繁茂,梨花花期极为短暂,还未至“开到蔷薇,落尽梨花”的地步,但阵阵梨雪飘风而过,铺满了小径,只恨得这纯白瓣儿堆在水泥上,好歹也得是乌泥啊,即使要归根,还是黑映白还个美丽洁净。我偏爱梨花,梨花枝干愈苍老,愈映得梨花似雪光闪,无辜的绿伴着初生的雪,横斜可怜,需得依着白墙黑瓦而载,站得十米开外对着农家春景可赏玩一刻钟而不嫌疲惫,以我见过的梨花来看,最美的当属几年前婺源山间所见,一院一墙一支梨花,第二是这东山,十六图的山上植被繁盛,层层茶树与枇杷树的绿中偶瞥见一株青白可爱的梨树,映衬效果下美得盈盈,陡然人就心生柔情,为怜着这易逝的梨花儿即将摇尽在暮春里。从前我总是感叹未赏花,花就落了,赶不上时机,这赶上了,一颗心是提着的,站在无穷尽的花里只恨春短日长,人该何去何从呢,那些诗词人的怜悯啊,是深深理解了。

  站在山腰石子台阶上,俯瞰山下粉墙黛瓦,梨花盈盈,山外太湖气蒸云敛,湿气清润,山间大片绿林间间杂一株明艳桃红、一缕雪色翠叶,日融风轻,昼暖宜景,花气袭人,怎教人不给这古朴的山野夺取片刻的灵魂呢?此间俗世已一忘,偷得浮生半日闲。采茶妇背着茶篓晃上山,隐进幽静的茶林,昆曲评弹忽从茶林里传来,姑苏女子细嫩的喉腔抓的心尖儿都酥了——是采茶妇在播放她的录音机。苏州人真是过日子的好手,还有比这样一个春日下午更为沉醉的时刻了么?这昆曲真动人,这苏州真动人。

  一路退回山下,推着车返还。山下的茶林里传来阵阵昆曲声细细,团团绿中一位老妇人着蓝底白花的包衣佝偻身躯在采茶,这色调配合的适宜让一个老妇人在春天里不经意流露出了别样的美丽。窄路上,背着农具的老人穿行而过,毫不在意我打量的目光,自顾自行去,这步伐只有惯常悠闲的人才有。村落里的小门小户极为精致,庭院半掩,花自墙内径伸而出,院外的枇杷树下堆着整整齐齐的柴禾,是橘树冬日砍去的枝干,小窗半合,吊兰垂下,一把大扫帚靠在墙上,似乎刚刚才被户中人使用过,但梨花已经飘落到院门口了。那些开着门的小院,天井里种着棵极大的槐树或者银杏,大树下几棵低矮的枇杷树,树下堆着糜烂的橘子给树木提供养分——村里还有烂橘子的化粪池,茶花在前头提供一抹亮色的红,两根绳搭在树上、墙上,晾晒着白底黄花的棉被,一丝声响也无。

  在一片古朴中行出了十六图,我恍恍惚惚,这就是我寻觅已久的生活,在凡俗庸常里,却又并非凡俗。幸而这岛上就只一班公车,也幸而人们懒于蜿蜒进山中,否则这一份美丽无论如何也不能长久啊。半年前我写过一篇《过桥》的小说,当时只东山一行,许多元素多靠想象,没想着自己竟真掉入了想象中,一阵浪漫突袭了我。

  而后重新上路,沿着公路骑了十公里,见许多水路上小船穿行,岸上有农人在洗刷雪白的莲藕,路过杨梅基地、莼菜基地、枇杷基地,多是农人们维持生计的地方,全然一派醉人的水乡劳作图,风从胸口灌入衣襟,我觉察到了自己在春风里苏醒,冬天腐烂的躯壳被风带走了,年轻的生命依旧活力,我是这样真实的存活着。到了初夏的季节,定要来东山摘杨梅啊,春天年轻的山成熟后定又是另一个样子了。

  又骑行了十几公里离开了小岛,眼前是开阔的平原,油菜花片片开在河的两岸,草莓大棚遍布两端,这就是我最熟悉的乡村了,很放松。暮色四合的时候终于接近了学校,双腿累的打颤,春风沉醉的夜晚里清冽的湿气与甜熟的花果香飘来。

  【作者:邹倩】

  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及出国留学网所有,未经授权杜绝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如果你有好的文章,可以点击【投稿】,让大家看到你的作品,同时也有稿费可以拿,快来投稿吧!

更多写景散文推荐
记忆中的老槐树 雪落无痕
风过留痕 烟雨人家

  想了解更多写景散文网的资讯,请访问: 写景散文

本文来源:https://zw.liuxue86.com/z/2739194.html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