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散文随笔:大明湖畔稼轩祠

字典 |

2017-07-13 17:48

|

推荐访问

稼轩祠散文随笔

【 liuxue86.com - 散文随笔 】

大明湖畔稼轩祠

文/泉琴

  大明湖南岸有一静肃小院。小院周围,绿树红花,参差披拂,如诗如画。

  踏着一条青石板路缓步来到小院正门,举目望时,只见门框上方高悬一匾额,上书“辛稼轩纪念祠”。原来,这一片就是大明湖公园新八景之一的“稼轩悠韵”。辛弃疾和李清照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词人,并称为“二安”。巧的是,他们都是济南人。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济南人对“二安”热爱有加,他们在趵突泉公园建立了李清照纪念祠,又在大明湖景区改建了稼轩祠(稼轩祠的前身是李鸿章纪念祠)。 只有生态文明和人文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体现园林的静雅之美。试想,如果没有这纪念祠,何来四周之余韵悠悠?如果没有四周之美景烘托,那么,这纪念祠也会略显单薄吧?

  置身祠堂之外已觉心旷神怡,想必稼轩祠内的风景也不逊色。侧着脑袋,向院子里窥探了半天,庭院深深,不能尽意,只能窥得花木扶疏下的边边角角。

  酷爱辛词的我早就熟知辛弃疾是战场上骁勇善战的大英雄。22岁时,他就拉起了义军队伍,跃马横刀,勇闯敌营,活捉叛将。这时,耳畔似乎响起了哒哒的马蹄声。这马蹄声是从辛词里跑来的吧?亦或是从古代宝剑的寒光里迸射而来?受了这朦胧的诱惑,我便掏钱买了门票,匆匆走进了这古典素雅的三进院落。 一进院里,墨香阵阵的东西厢房首先吸引了我。墙壁上挂着的都是一些与辛词有关的名人字画。辛词的名头大,有些警句早已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加之,他的词风粗犷豪放,具有浓浓的爱国情操。后世之人,皆喜欢临摹他的名词佳句来陶冶情操。 展柜里陈列的是各种版本的辛词以及研究成果。这些著作或新或旧、或横或竖、或开或合,都静静流淌着珍贵的历史讯息,令诗词爱好者见之欣喜。我拿起手机拍了几张照片,既然带不走这些古籍 ,带走某些文字的片段,回去赏读一番,也会别有情趣。

  第二进院落的过厅里,居中兀立一块造型优美别致的太湖石。这是一道障景。一览无遗的风景总是令人觉得肤浅宽泛,推花扶柳,绕石穿山,才是增添自然界悬念的不二法门。有名望人物的祠堂庙宇,伴有古木参天,好像是法定俗成以直冲霄汉之姿态来代表伟人不屈的脊梁骨。果然,太湖石旁有一棵古槐,绿叶幽幽,遮天蔽日。这一石一树,一动一静,倒也充溢着和谐之道。

  绕过太湖石,出现了祠堂的第三进院落,这就是主体建筑辛公的纪念堂。文 能惊天,武能动地,这种卓越的才能奠定了辛公在历史上独特的地位。 我端正了下帽子,面部的崇敬之情陡然升起。抬腿迈进纪念堂的大门,迎面就是一手握书,一手持剑的辛公铜塑雕像。辛公的眼睛炯炯有神,直视前方。这凛凛风姿大概就是当年征战沙场时的真实写照吧!

  辛公的背后,悬挂一大型匾额。书写龙飞凤舞,气势磅礴。我一时竟认不出内容。好在自己背诵过不少辛词,根据几个容易辨识的字体,倒也顺理成章连成了稼轩长短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是辛词中脍炙人口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作者写壮词以寄陈同甫,是因为他和陈同甫有着同样的遭遇,同病相怜,产生了感情上的共鸣。

  在南宋王朝萎靡不振的大背景下,辛公落魄失意。他只有在醉酒之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梦想骑上飞快的“的卢”马,再次征战沙场,为祖国收复失地。然而,这一切都是空想罢了,报国无门,不能够替君王了却天下事,也未能赢得君主的褒奖和同僚的赞誉,辛公只有龟缩在穷乡僻壤,任凭宝剑匣中鸣,骏马卧槽枥。一身武功无处施展,一生壮志未能凌云,悲哀的辛公,可怜白发生,垂垂成老翁。

  站在塑像面前,我暗自嗟叹,也暗自庆幸。嗟叹辛公作为男儿,骨子里的那种固有的忠君爱民思想,却不为所用,以致壮志难酬,郁郁而终。庆幸辛公在逆境中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化悲痛为诗词,为后世留下了无数辉煌壮丽的篇章。

  走出正殿,转弯抹角处,忽而看到一条通道。这是一处优雅的二层居所,名为“集山楼”。悄悄登上木质的楼梯,楼上竟有几位雅客在临风北望。我凑了过去,放眼一看,这集山楼真是个好所在,它和明湖水只有一丈之隔。坐在楼窗边的桌凳上,不但可以临窗观瞻近湖的娇荷吐蕊,秀色无边,也可饱览对岸的烟柳依依,染尽心田。

  湖内不远处,又有一石桥曲里拐弯,号称“九曲桥”。桥尽头是一精致的小亭子。小亭子飞檐翘角,古色古香,因为附近的藕花而得名为“藕亭”。记得不久前曾经去藕亭逗留过片刻,今日忽然换个角度,人在高处,更觉此亭翼然,有凌云欲飞之势。

  看罢明湖美景,原路返回。经过第二进院落的时候,才发现刚才急忙忙去拜谒辛公,竟然没注意到此处有个西跨院。西跨院有一间大厅堂,名为“停云堂”。堂前两棵石榴树硕果累累,长势喜人,一派欣欣之意。小院四周有花坛,坛内修竹千杆,翠色凝碧。月季花开得正欢实,各种色彩的花朵儿,把个小院装点得美轮美奂。

  堂内挂了一些名人书法,皆是金钩银划、美不胜收的辛词精品。恰好有一对年轻人在内参观,只见他们冲着某幅字画朗吟道: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这一曲《水龙吟》是辛公血和泪的心声。他登临高处,不是为了游赏美景,而是为了叩问苍天,发出心底的声声怒吼。可是,就算辛公把栏杆拍遍,拍得手心冒汗,也无人懂得他那忧国忧民之情思啊!我肃立着沉浸在辛词的恢宏意境里,和辛公的思想碰撞,进而交织,让蒙尘的心灵进行一次彻底的荡涤。

  来祠堂参观的人不多,来来往往,屈指可数。但是看得出,辛公的诗词是那么的深入人心,他的人格魅力更是令后人拜服不已。能够在这文化的景观里拜谒一下辛公,感受辛公的大美风范,体味那些诗词的雄浑力量。今天,总算是不虚此行。

  离开祠堂时,恰是夕阳西下。回望“稼轩悠韵”,祠堂周围此时蒙上了一层缥缈的云纱。那是历史的尘烟吗?真希望有那么一匹悍马,自遥远的古代穿越到这人间盛境,背上驮载着持剑的辛公,马蹄声声,由远而近,响彻寰宇……



  想了解更多散文随笔网的资讯,请访问: 散文随笔

本文来源:https://zw.liuxue86.com/z/3317655.html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