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1000字模板

字典 |

2023-02-05 17:51

|

【 liuxue86.com - 读书笔记 】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篇1

  《全球通史》这本书的难度和厚度让我伤透了脑筋,但也让我受益匪浅。懂得了读书真正的奥秘所在。

  全球通史分为上下两册,两册共110多万字,刚开始看的时候因难度不由得一目十行。一心想着快快的读完,但越往后读我就越觉得读好书不应该是这样的,我要从这本书中得到知识和感悟,之后重读这本书时,态度便有了变化。为了能留下自身的感悟和思考,我也不能被动式的读书,只是在意语言的有趣,对感兴趣的部分就认真读,陌生的、难理解的就一目十行,必须得在仔细的思考中完成阅读。

  在这种有思考的读书中,我的读书速度虽然变慢了,但是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量变转为质变,我也定下了目标,在看完这本书之后一定要写感想。

  全球通史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声称,要“站在月球上来审视人类史“这在我理解便是,用更广阔的视角来审查历史,这种大格局的观念可以令你的眼界开阔,更可以比他人更深一层。

  “社会变革滞后于技术变革一直是人类许多灾难的根源“这是作者全书都在声明的观点,那是因为一但人类有了超越伦理道德的武器,便会将伦理道德置之一旁,从而发生暴力冲突等问题。作者的观点是两者的不匹配才是导致人类灾难的原因,这不也正说明了从技术大爆炸开始几百年的时间,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文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有着全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样灾难性的事件。而在人类的文明史之中,这反而是技术人文大爆发的时代。

  其次作者认为,“蛮族入侵的毁灭性冲击是形成东西方差异的原因,蛮族入侵一直是各个文明挥之不去的梦魇,蛮族与文明种族实际上便是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两者互相斗争,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断斗争融合,最终塑造了帝国文明的气质。举个例子就像是中国,中国各个帝国走到了末期的时候,不是农民起义将帝国搞得千疮百孔,最终由游牧民族将帝国摧毁,就是游牧民族以绝对的优势将帝国摧毁。随后当游牧民族堕落时,农业文明便会来一次漂亮的反击,重新统一中原,因此会在竞争之中不断进步,但是西方却不堪满族进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失去了传统文化,成为导致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之一。

  对于中国肯定不少人想要了解,全球通史作者提到:“中国文明具有独特的现世主义,这一点可以从中国文明是世界文明中唯一的在所有历史阶段都未产生过祭司阶级的伟大文明。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因为地理位置较为封闭,文化更是统一。且具有早熟的特性,要知道中国在秦朝时就实现了文字的统一,而印度文明的文字统一则是英国人入侵后才逐渐开始的,虽然是一个极端但中国文字的同意是十分早的。但早熟便会早衰,因此才导致了清朝的屈辱史。接着中国的结构是中央集权,自然导致了一个统一的政体,使得文明以一个相同的姿态连续不断。

  这就是我对全球通史的一些体会。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篇2

  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尽管《史记》具有不可替代的史学价值,文学价值,但是它也只记载了一国之史。纵观我国的史学著作,超出一国范围面向世界的无不受西方思维的影响,这不但体现在思想上而且体现在著作的布局上。在我国史学界急功近利者居大半,正如钱茂伟所批评的(1)‘在《传统史学史研究的若干反思》一文中,我对以前人结论代替自己研究的恶劣学风进行了批评,明确指出“前人所得出的每一个结论,都是特定时代、阶级、学识的产物。在引用前人结论时,一定要先作具体分析,切忌断章取义地搬用前人现成的结论,来代替自己的具体研究”。’他们丢弃了史家珍贵的灵魂,这灵魂是史家之所以成为史家最重要的东西,丢失了它也就丢失了成为史家的理由。一位史家所写的并不只是一本介绍过去的书,而是一个高尚的灵魂。

  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在回答出版新版本的理由时说到:“(2)新世界需要新史学。”。回答尽管简单,但是把一个史家的责任感完整的展现在人们面前。二十世纪是一个发展的世纪,人们在短短的一百年中的发展超过了以前的总和。但这也是一个让人类悲痛的世纪,在短短的一百年中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人类在发展中也被一些问题所困扰,如: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水资源短缺,资源枯竭,恐怖主义,宗教矛盾这些让在发展中的人类陷入了迷茫,正如在一战结束后为指引人们走出迷茫韦尔斯写成《世界史纲》一样,斯塔夫里阿诺斯为在迷茫中的人们写成了《全球通史》。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在《致读者》中写道,“这种多样性显示出,21世纪在拥有巨大潜力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危险。虽然历史学家没有魔法师的水晶球,不能够准确的预知将来,但是他们能够基本确定地预测到,21世纪既不是乌托邦,也不是地狱,而是一个拥有各种可能性的世纪。至于这些可能性中的那些能够实现则取决于这本书的读者,你们在未来几十年中的所作所为将是有决定意义的。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现在既不能做自我欺骗式的乌托邦幻想,也不能做杞人忧天式的悲观预言,现在到了对现存的实践和机制做一个冷静的再评价的时候了,我们应当保留那些性质有效的,

  抛弃那些不合适宜的——这正是当前全世界正在努力做的。也是本着这样一种精神,本书才有了这个新版本,希望它能有助于这一在评价的过程,从而实现培根所提倡的”改善生活“,抛弃他所反对的”卑微目的“。从上面这段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这段话中,我们所能感到的并不是简单偏见的对一国的情感,而是对人类发展的深深的忧虑,这也是本书所凸现的”全球史观“的精髓。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篇3

  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一直都有历史课。学过中国古代史、近代史、政治思想史、文化史、法制史,世界史的课程从小学到大学似乎也没有间断过。但一直以来都未能形成一个人类历史的全景图。中国史里无世界,世界史里无中国。不知道秦皇汉武与何人欧洲何人并立于世,不知道中国与世界何时开始的。最近阅读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所着《全球通史》算是稍稍弥补了以往的疑惑。

  该书把世界历史分为

  随着欧洲人发现新大陆,世界才开始成为“一个世界”。人类诸种族的混合必然伴随着动植物的相应混合,“今天,全球范围内人类之间,动物之间和植物之间的混合仍在继续”。可以想象,地球上的人种终将混同。不同人种之间的精子与卵子并不拒绝合作,正如酒精与水倒在一起变成你仲有无我中有你的混合物,所差的只是时间问题。

  最初国际性的竞争舞台是现在的中东地区,四大文明中的埃及印度巴比伦,兴衰轮替是历史的必然,人无百日旺花无百日红,还没有那个王朝能够维持百年霸权。现在的老大美国1914年也才刚刚有力量趁着欧洲内讧,扎紧自己的篱笆。亡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是他后来居上,其中有没有规律?

  从发现新大陆开始,人类历史开始进入世界史。最初的引领者是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与葡萄牙。他们通过对美洲大陆的掠夺和通过新航路与东方的贸易中得到大量财富,由于长期的宗教战争,国立衰败。由于大量财富流入,导致国内物价大涨,产品没有竞争力,所以工业得不到发展。最终被西北欧的荷兰、英国控制了经济命脉。并在其国力衰败之后,取代了其对海上航线的垄断。

  趁着欧洲大陆之间的攻伐不断,闷声大发财的英国后来居上。一方面内部工业革命提供了工业基础,另一方面,海外殖民的竞争中取得较大优势,成为日不落帝国,也把英语这个岛国方言推上世界第一语言的宝座。当时世界发展的发动机无疑是欧洲,欧洲对待世界其他地区的手段是赤裸裸的掠夺。

  面对欧洲的霸权,正如作者总结的那样,有两种反应:第一种割裂同入侵势力的一切联系,撤回到与世隔绝的境地中,在传统的信念和习惯中寻找安慰,“回到美好的从前”。第二种力图采纳外国社会的东西,“向西方学习,与西方战斗”。恰好是清王朝与日本的写照。

  恰如英国趁着欧洲大陆忙于战争,发展壮大。美国趁着英国陷入欧洲大陆的战火,取得独立,获得壮大。美国何以取得世界霸权?不是这只瞎猫碰到了欧洲内战的死耗子这么简单。美国在欧洲革命的基础上,建立了全新的政治制度,在新教基础上形成以个体自由为中心的社会伦理。他脱胎于欧洲,并战胜了欧洲。

  今天的世界,远未到达大同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中国目前远难谈得上乐观。是躲在传统的幻想中寻找安慰,还是“向西方学习,与西方战斗”,答案似乎不难理解,实施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篇4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我们之于历史,如沧海一粟;历史之于我们,如南柯一梦。”无端想起高中作文常用的一句话,当时只是充数,几个词拿起来一凑,也还觉华丽,却并不觉意义、也无甚感怀。然则数十载转眼过隙,当年无心说的话、撒下的种子,终是在不曾过问贫瘠的心灵之土中发了芽、长了藤;而我终究开始循着这驳杂藤蔓的踪迹,开始去寻那不曾见过面貌的历史结出的果。

  历史二字,听闻之感觉便是“久远”与“落后”。

  说其久远,系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跨度往往以“一纪”“一世”“一甲子”“一百年”为记;而人们对于去年发生的事有时回想起来都会“恍若隔世”,若以此为记再反复叠加几次,更不消说,只道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比如,谈上几个有名的历史事件,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或者公元1543年“日心说”公布天下,只消见得“公元”二字,人们便急忙摆摆手:怎么扯那么久远的事情!或者有的人虽认为久远,但也还是觉其重要性,他晓得始皇帝统一六国终结了长达百年的战国历史,与民休息,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他也晓得哥白尼、伽利略不畏教廷残害,坚持“日心说”,还了恒星太阳一个公道,也为人类开启探索宇宙之旅埋下了希望的种子;等等。但他仅在浩瀚如烟的历史中节选了零碎事件的片段,不知晓其历史背景、更不知晓其历史因果,也仅仅使他在脑海里浅浅留下“重要”两个字的痕迹概念而已,认为历史大事件就等同于历史了,再无其他想法。

  譬如盲人摸象,摸到鼻子,却认为这是大象的本体,这是得不偿失的。说其落后,那就更不消说了,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甚至衣不蔽体,在丛林里攀爬着发出“嗷、嗷”的叫声,这是我们对人类祖先不堪的“第一印象”;而对稍微近点年代的人,我们甚至疑惑着没有手机、电视、冰箱、酒吧等等这些,他们的生活是怎样过来的,这日子叫我们去过那还是真的过不下去的,所以也活脱脱地把近代人统归为“原始人”的类别了。终归,人类是健忘的生物,这一切历史在人们脑海里是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他们无暇顾及、也无心关怀;历史,被我们故意推远了、忽视了、省略了。

  那么,让我们顺着藤蔓的脉络,顺游而下,看看历史的真实跨度和面貌吧。原生之初,原人大约400万年前就已经开始活跃在行星地球上了,佐证的便是“南方古猿”的化石。在距今300万年至1万年这个期间,是人类的旧石器时代,说落后只是相对现在而言的,因为这个时候人类已经拥有了改变环境以适应自身的“三大武器”了,即:说话交流、使用器具、利用火种。在这些“法宝”的帮助下,我们惊奇的发现,人类竟然已经开始使用泥灶烹饪,运用绷带技术止血,利用放血技术治病,把兽皮缝制成衣服,以及在夜间召开盛大的篝火晚会了,甚至在宗教方面,他们已经有了陶制的宗教塑像,逐渐开始有了“不脱产”的“巫医”了,也就是说,那时他们的生活已经和失去现代科技的我们相差无几了!

  甚至他们运用丰富的狩猎技术,可能会比现代生活中地处偏僻、遇上大荒年的农民过得更有滋有味!而在距今1万年至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我们口中的“原始人”开始掌握了炼制铁器、瓷器、玉器的技术,甚至已经开始“农业革命”,他们已经吃上了种植的玉米、大豆、水稻、南瓜、小麦、红薯。这境况是不是和想象中的“茹毛饮血”相去甚远?人类祖先也只是在逼不得已的时候才喝喝血、吃吃生肉,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对精心烹制过的食物情有独钟的。新石器时代之后,便是紧接的有史料记载的时期,最早见于中国的“殷商”时期(传说中的“夏”朝目前尚无史料可考),那时的人们生活更是丰富,从“酒池肉林”四字便可见一斑。到此,我想请诸位揣摩一下“公元”二字:现在是公元20xx年,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谓新时代的计时才仅仅过去2000年而已。我们再做个算法,看看人们“新生活”的现代科技才经历多么短暂的时间:公元1500年左右,人类才刚刚兴起探索自然的思潮,距今仅520年。

  公元1785年左右,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距今仅235年;公元1866年左右,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距今仅154年;公元1977年,旅行者一号发射,人类进入宇宙探索时期,距今仅43年而已。作文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历史上有个人叫“周有光”(1906年-20xx年),他活了111岁,假设每个人的寿命可达完整的百年,那第一次工业革命距现在也才仅仅过去2个“周有光”而已!而我们,却认为这些已经是过去了很久很久的事情!人类种族被强盛的科技彻底蒙蔽住了大脑!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再者,从人类有迹可循的400万年时间里,纵使5000年、2000年的时间又算些什么,不过是“昨天”刚刚发生而已!人类真是健忘的种族!

  一路追寻到此,我已是冷汗直冒、浑身颤抖。我已差点忘了历史的重要性,竟然现在才开始去追寻它的藤蔓;我不应该这样,人类更不应该这样,仅仅因为一时的兴盛就忘了数百万年的沉寂和探索。

  在人类生存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周期性的震荡与崩溃,致使人类种族抛弃对文明的追寻,而去争斗、厮杀乃至于互相倾覆,这里大都埋藏着忘记前人历史教训的隐忧。人类,不应该遗忘历史。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篇5

  整本书内容比较多,毕竟是讲历史的书籍,但是书中穿插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以及作者对那些伟人的溢于言表的赞美辞藻,都能深深的吸引读者。

  其实科技的发展总是围绕着两个方向:能源和通信。能源从最早石器时代的火,到农业时代的太阳(光合作用),再到工业革命时期的煤、电、石油、最后是现代的新能源(太阳能、核裂变、核聚变等);通信从石器时代的人类语言、文字发明,到农业时代的造纸术、印刷术,再到工业革命时代的印刷厂、电报机、有线电话、无线电话,最后是现代的计算机、互联网、量子通信等。每次能源或者是通信技术的新发现,都宣布着新时代的到来。

  火的发现使人类能够吃上熟的食物,提高了平均年龄;农耕的到来,造成人口的大幅增加;蒸汽机的发明宣布机械时代的到来,人类第一次创造出几倍与人体所所需的能量,有更多的人不必担忧粮食的问题,也就有更多的人能够从事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新能源的时代如果人类能够控制核聚变所产生的能量,星际旅行不再是梦想。语言的`出现,使人类第一次能够相互组织成为一个巨大的团体,更有利于大规模运动;文字及印刷术的发明,使人类的知识能够传承和可复制可叠加;电报、电话的发明使千里之外的人们可以及时沟通,远程协作;互联网的到来宣布着信息大爆炸,大数据由此而来。

  人类无法想象超过xx年以后的时代,因为从石器时代到近代,人类的进步都在以几何数字的方式提高。未来人类将有更多更伟大的发明,21世纪能否再创造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呢?我们拭目以待。

  题外话,关于新能源和新通信相关的技术成果,可能在股市方面有所表现。例如巴菲特新进美国生物科技公司:生物基因(生物基因也是20世纪最新的发现,人类正在尝试使用基因技术治疗癌症、实现长寿、治疗基因疾病等)、大幅加仓能源股:西方石油公司、森科能源(人类对能源追逐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加仓美国通用汽车:看好未来AI汽车与智慧交通。还有特斯拉公司股价大涨,国内锂电池(移动新型能源)股票一飞冲天,都表现出资本对能源、科技的追逐。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篇6

  在《全球通史》一书的卷首,作者向读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需要一部21世纪的全球通史?”原因就是:每个时代都需要编写新的历史,这不是说前人所编写的史书是不正确的,而是因为每一个时代都会产生新的问题,进而就需要探索新的答案。人们都说,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之一,因为每个人、每件事都处在时间的慢慢长河之中,过去了的自然就变为了历史,所以,历史其实无处不在。

  在我心中,历史本身是有神圣感的,手上拿着史书,就好像能抓住过去时光留下的痕迹。阅读通史类的书籍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它其中包含的内容太过于庞杂,但是读通史会十分有利于读者形成一种全球的视角。在《全球通史》一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作者摒弃了西方传统的史学家通常使用的三分法,而是采用了将整个人类历史的演进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的方法:分别是一千五百年以前各地区处于孤立时期的世界和一千五百年以后西方国家的兴起并占优势的世界。

  这种划分方法十分有利于我们读者消除自己头脑中有关于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种时间差和空间差,我现在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就经常会把同一时期中国和外国的历史进程进行一个联系和比较。因为我们从小生长在中国,一直受到身边文化的熏陶,就好像在还没有系统接触历史这门学科以前,在脑海里就已经潜移默化的了解很多历史故事,对中国历史也大致有了分期,但这样就形成了很多固有思维。书中的这种划分法可能一开始会让我们觉得读起来有些不习惯,但是它很有利于我们把对中国历史的学习真正融入到对整个世界历史的学习中去,让我们对历史产生新的理解。

  除此之外,在阅读《全球通史》的过程中,我能从字里行间能够体会到一种现代感,历史从来就不是一门孤立的学问,更不是一些人口中背背就可以的学科,我很喜欢学历史,因为历史告诉我每一件事情都有其产生的原因和对应的结果,而历史上所发生的重大变故与当今世界的`现状也都是有一定程度上的联系的。历史学这门学科在我看来是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的,就比如说:过去的王朝更迭告诉我们关注民生造福百姓的重要性;几次蔓延全球的战火硝烟让世界人民懂得和平的可贵,每一次的历史现象必然会反应历史道理,我们只有不断的吸取经验教训才能不断进步。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与本国的历史都是有联系的,就比如说一个国家现有国体的形成、现有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它的社会文化底蕴,这些东西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只有了解了其产生与形成的过程,才能找到切合实际的发展方向。

  作为一名历史学的学生,我们一定要在专业学习上下功夫,不仅要记住史实,还要学会分析史实,学会举一反三,将历史融入现实,发挥它所独有的价值。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篇7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生产工具的发展,使人变得膨胀,人类为了领地,为了更多的物质资料,互相斗争,乐此不疲。

  在世界上,在国际社会中,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有可能我们曾经是仇人,但是因为利益我们又可以成为同盟。

  从全球通史当中,我同历史课本有了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历史。马克思曾经说过“恶”的工具有时会成为历史前进的工具。以欧洲那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它们进行的殖民统治从道义上是残暴的,但从客观方面确实促进了当地的社会变革。这让我回忆起祖国的历史,西方列强与日本都对中国进行了侵略,这种侵略是非正义的,同时让我们试想如果不是它们对我们国家一而再再而三的侵略,把我们国家逼到绝境,可能封建王朝还盲目自大,还以为自己是天朝上国。这种侵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使中华民族觉醒了。虽然历史成为过去,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祖国的历史,忘记历史就是背叛祖国。古语云“知耻而后勇”,我们要记住中华民族的屈辱史,牢记落后就要挨打这样的硬道理。

  作者是一个美国人,不乏带有主观色彩,这是不可避免的,大多数的人的心是向自己国家的。全球通史以欧洲为世界中心谈论整个历史,像近东,远东这类词。

  从本书中,我还了解到一些战争的原因是由少部分阴谋家引起的。工业革命并非像历史课全是优点,它也损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

  人类在这个社会上存在着,利用人类的智慧创造着日新月异的世界,可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战争与和平,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样的纷争,除了带去文明与冲突,真正的意义在哪呢?

  历史具有前进性,不论是战争的形式,还是和平的形式,都给人类带去了社会的变革;历史具有反复性,自由平等主义思想盛行后,封建王朝也有复辟的危险。

  当大势所趋时,与趋势相悖的人注定要被历史淘汰。

  人类的期盼是相同的,人性的深处也同样是善。违背了这些,必然受到恶果。

  每个国家带来变革的人,为世界起到决定意义的人,他是历史书上的一个名字,但是仔细想想,就知道在当时的条件下,有那样的成就多么伟大。

  书的结尾肯定了自人类发展以来的成就以及在开发世界的过程中产生的消极影响,触发了人类对目前以及之后的存在的世界的思考,作者的话语中既有悲观的看法,又有乐观的看法;对世界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类为了更好的活着,主流思想应该要敢于直面真实的现状,为现状提出解决的措施,利用先进的科技,改善现有的环境,实行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的明天,更好的未来,为了千千万万的子孙后代。

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
书信 | 日记 | 通知 | 读后感

  想了解更多读书笔记网的资讯,请访问: 读书笔记

本文来源:https://zw.liuxue86.com/z/4616269.html
延伸阅读
施耐庵《水浒传》读书笔记篇1读了《水浒传》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书中的英雄们的豪情壮义,仗义疏财。先说智取生辰纲的七条好汉。智取生辰纲,是梁山好汉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的发端。这一段好汉壮
2023-02-05
赫尔岑说:“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我们平时也需要多阅读一些书籍书籍,对于推荐阅读作品,相信您在阅读之后会有专属自己的收获,这些瞬间即逝的收获,就是我
2023-02-05
出国留学网栏目精选:“骆驼祥子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古语有云:一日无书,百事荒芜,纵观世界上的伟大人物,他们无不是书籍的爱好者。而阅读了作品之后,我们一般对于这个作品都会有自己的感
2023-02-05
稻盛和夫自传读书笔记篇1《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1500字!向创立两家世界500强公司的稻盛和夫学习创业必备的品质。稻盛和夫,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对于他传奇的人生更是
2023-02-05
以下内容是出国留学网小编整理,主题为“《史记》的读书笔记”。书中的知识如黄金般宝贵,读完作品,我们也会被作者的感慨所惊叹。读了作品以后,光有零星的思索还不够,这时需要认真地写一篇读
2023-02-05
读书而不回想,犹如食物而不消化,在通读作者写的作品之后,难免会对内容产生一些看法。写读后感不是复述作品的内容,一定要简洁明了。栏目特意为你整理《诗经》读书笔记,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
2023-02-05
普希金说:“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书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它们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对于推荐阅读作品,相信您在阅读之后会有专属自己的收获,这时候
2023-01-01
古语有云: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读书对我们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有很多人就很喜欢看各种的书籍,而阅读了作品之后,我们一般对于这个作品都会有自己的感悟,那么,就让我们静下心来
2023-01-09
古语言: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读书有助于我们成长,而读经典书籍作品对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就有很大的帮助。而阅读了作品之后,我们一般对于这个作品都会有自己的感悟,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将
2022-12-20
读后感不是一种流水账,应该是结合原文写出心得体会,作品是一部优秀的由作者写的作品。这时我们可以用读后感的方式回味这个作品,怎么才能防止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以下“《茶花女》名
2023-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