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上花的每一秒,都会沉淀成将来更好的你,当我们读完作者写的作品,我们的思维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对于作品的读后感你是否无从下笔?以下“帝国终结读后感”由我们为大家收集整理。
帝国终结读后感(篇1)
在这一本书的最后,作者总结说,“神看重一个人的生命过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建立”。我看到这句话时太惊诧了,我一点儿都不相信。一个人怎么可能和一个国家相提并论呢?我在这句话中不断代入我自己,还是无法令自己相信。这实在与我的价值观有激烈的冲突。
我一直认为这是一本描写人类历史的书,描写在五大帝国的更替中神如何掌权的书,这是一本很宏观的书。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随便发生一件事,只要被历史记载,我认为都比我的生命重要多了。所以,我不能相信这句话。我也实在没有想到,如此大气磅礴的一本书,在它快要结束的时候,竟然感动我开始反思自己对自己生命的看法。
在信主之前,我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是神所创造的,我认为人来到这世上走一遭,就是要受苦的。破碎的童年、繁重的学业、工作的压力、家庭的重担,让我不禁假设,如果生活就这样继续下去,那么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在圣经旧约里,我们知道,即使是义人约伯,当各样的患难临到他,当他“无语问苍天”的时候,他开始诅咒自己的生日,他说自己还不如在母胎中就死了得好。可见,无论是义人、不义的人,只要是人,人的软弱和局限就会让人轻易地否定自己的生命,轻视自己的价值。我当时也是如此。我不觉得我的生命有什么值得别人珍惜的,所以我也不懂得如何去珍惜别人的生命。
在信主之后,我知道了我的生命是神所创造的,所以我开始认真思考生老病死这几个必经过程。当我为“生”感到庆幸之后,我开始为“老”而悲伤,为“病”而忧愁,对还未到来的“死亡”感到莫名的恐惧。我觉得生命如此短暂,我要赋予我的人生以意义,我要有梦想并实现它。于是我开始更忙碌、更努力,像一直在抓的雅各一样。我标榜着“为神做工”的口号,把一个个的偶像请进了自己的心里,比如说个人的自我实现、成就感、家族的影响力,等等。因着以上的情绪和行为,我丧失了很多在主里本来应该有的喜乐和安息。我没有时间打开神所赐的永生的礼物,好好地细细查看里面到底是什么,如果我看懂了这恩典,我就不会为老病死而忧虑悲伤。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我转了一圈,我自己所赋予的人生的意义和梦想,到头来,还是碎了一地。像《消失的帝国》里面写的,“帝国啊,你将永存”这句口号就出现在帝国的废墟上,反讽着帝国必将灭亡的命运。而我找寻的生命的意义也像这个口号一样,成为虚无。我仿佛看到了我生命的废墟、心灵的荒场。我知道,我该回家了。
当我回到神的家,尤其当我看到这句话,我竟然发现,这句话是没有条件的。k没有说,如果你能让你的人生有意义,如果你能实现你的梦想,我就看重你的生命重于国家和民族。我又想起雅各。神厚待雅各不是因为雅各用自己的手段获得了长子的名分,乃是因为神主动爱他,定意爱他,祝福他,并借着他祝福以色列国。而在雅各一生紧紧抓住的一切中,他抓得最牢的就是神。所以,我需要抓住我的神。当我再次回到主里,我发现,我之前所赋予自己人生的意义,真是一个误会。离开神的人生根本就是没有意义的,我怎么可能找到那根本就没有的东西?我怎么可能给出我根本没有的东西呢?甚至我探索生命意义的过程都是没有意义的。但当我这葡萄枝子连接上他这棵葡萄树时,我发现,我无需再寻找生命的意义了。因为神亲自赐下了生命的意义给我。而我也确定我的人生是有意义的,我当然无需再去寻找那些我确定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所以,意义这个东西,不是你想找就能找到的,它存在与否取决于你把你的心安放在哪里。更令我惊奇的是,k不仅让我觉得此刻、在这里我的`生命是有意义的,k让我体会到自己的生命在时间和空间里都是有意义的。k让我回想起过往的经历,无论好的坏的,都有神对我人生的带领和计划、管教和鞭策。k让我注意到我的周遭,存在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包括我的环境、我的关系、我的亲朋好友、我的国家民族。
所以,当我看回这句话,我从一开始的一点儿都不相信,到现在一点都不怀疑。神的确是看重我的生命过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建立。国家和民族是神赐给我的礼物。我以前只顾着欣赏这礼物的贵重,却不能体会,这礼物的贵重实在彰显了神对我的看重呀。难道你在送别人礼物的时候不是先看重这个人,再去为ta精心准备礼物吗?礼物什么时候比人更重要?没有任何时候。
重要的事情已经说了很多遍,但还值得再说多一遍:神看重一个人的生命过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建立!k不仅创造了我们的生命,更亲自地赐下生命的意义给我们。
神就是爱!
“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
帝国终结读后感(篇2)
读完《帝国的惆怅》,就顺带着看了《帝国的终结》,这两本书其实内容有部分重复,尤其是涉及到帝国制度的形成、发展以及缺陷的文字。
值得重点阅读的是最后两章,“内在矛盾”与“共和之路”。帝国的产权问题导致了固有的制度无法通过改革使之重新充满生命力。比起产权明晰的、成熟的现代共和国制度,帝国的缺点必然使它走向终结。
民主与民本,国民与臣民,法治与法制,宪政与限政等的区别是很多人不太清楚或者明明清楚,却故意装着不清楚的概念。不理清楚这些,就不会领会共和国的实质。最后一章对共和制度的基本精神阐述的很明晰:“民主关注的重点是授权,政关注的重点是限政,读后感《帝国的终结读后感》。”(第288―289页)民主授权,宪政限法,协调二者的是共和,它们必须是三位一体的关系。一个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然是民主、共和、宪政的。看完全书,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点论述。一直以来我也弄不太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直到看了此书才稍有领悟。
最后,作者认为,在这个没有丝毫共和传统的国度里,建立共和制度“必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摸着石头过河”。其实,要彻底摆脱帝国思想的影响,首先必须建立现代常识意识。国学不必全盘反对,但是应当在宏观上去掉某些有消极意义的古代社会特有等级观念(例如三纲五常、愚忠、无法治观念、官本位思想等等),只继承那些对个人修养和社会行为有实在好处的观念,并且要用符合现代世界共同价值的形式去阐释它(例如仁爱、恻隐等)。这就是易先生所说的继承传统文化的三要素:“抽象继承”(我认为也可说是”抽离继承“)、“现代阐释”和“共同价值“。
只有用传统文化结合现代共同价值,才能催生出成熟的共和国,让帝国彻底终结。
帝国终结读后感(篇3)
过去人类社会的全部政治制度史,就是人们拼接和依仗某种力量、调整支配分配方案的历史。
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造反,就因为吴王地处长江中下游,煎矿得铜,煮水为盐,熊后的财力成为他造反的后盾。任何一个集权社会,都不允许民间资本形成规模。
董仲舒告诉汉武帝,统一的帝国需要统一的思想,也就是经过改造后的儒家思想。董仲舒不愧为帝制思想家,他为帝国的长治久安找到了一个良策。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尽管王朝更替但是帝国制度却稳如泰山。这是一笔双方都很合算的买卖,儒生向帝国奉献自己的知识和忠诚,帝国向儒生开放自己的官位和俸禄。帝国把儒生中的潜在的反对派变成了国家支柱。
李世民非常得力的举措,就是继承、发展和完善了隋王朝创立的两个制度----科举制度和官制制度。科举制度,比秦汉的察举(察举征辟)和味精南北朝的荐举(九品中正),更有利于国家。科举使得帝国得到了人才,士子得到了官位。更重要的是,科举换取了几乎整个知识界对帝制意识形态的认同。
唐朝成为帝国的黄金时代,原因是多方面的。魏晋南北朝长达三百多年的动乱是一个原因,隋的统一中国是一个原因。没有魏晋南北朝369年注入的生命活力,没有隋朝的创业奠基,就不会有大唐盛世。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只是摘了个桃子,当然,能够摘桃子,而不是像隋炀帝那样把桃子丢了,应该说还得归功于隋炀帝的额雄才大略和改革开放。
明朝洪武年间,从琴行开始实行了一千六百多年的额宰相制度被废除,这是一个重大的改革。取代宰相制的是阁臣制。所谓阁臣,其实是皇帝的政治秘书。二者相差不小,首先,历代宰相都有相府(汉代的丞相府、太尉府、御史大夫府、唐代的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府中有幕僚,府下有部委。比如唐代的尚书省,明代的中书省,均统摄吏、户、礼、兵、刑六部。第二,城乡管局一品,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阁臣则品秩不一。第三,宰相有行政权和执行权,甚至可以先斩后奏,这些是阁臣望尘莫及的。虽然,明代的一些阁臣,尤其是内阁首辅,实际权力也非常大,比如严嵩,张居正,就被史家成为“有相权而无相位”。不过这两个人在后世也颇受批评,越权越位。
三级地方制度一直延续多年。唐朝,是道、府、县;宋朝,是路、府、县;元明清,是省、府、县。
帝国终结读后感(篇4)
读完《帝国的惆怅》,就顺带着看了《帝国的终结》,这两本书其实内容有部分重复,尤其是涉及到帝国制度的形成、发展以及缺陷的文字。
值得重点阅读的是最后两章,“内在矛盾”与“共和之路”。帝国的产权问题导致了固有的制度无法通过改革使之重新充满生命力。比起产权明晰的、成熟的现代共和国制度,帝国的缺点必然使它走向终结。
民主与民本,国民与臣民,法治与法制,宪政与限政等的区别是很多人不太清楚或者明明清楚,却故意装着不清楚的概念。不理清楚这些,就不会领会共和国的实质。最后一章对共和制度的基本精神阐述的很明晰:“民主关注的重点是授权,政关注的重点是限政。”民主授权,宪政限法,协调二者的是共和,它们必须是三位一体的关系。一个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然是民主、共和、宪政的。看完全书,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点论述。一直以来我也弄不太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直到看了此书才稍有领悟。
最后,作者认为,在这个没有丝毫共和传统的国度里,建立共和制度“必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摸着石头过河”。其实,要彻底摆脱帝国思想的影响,首先必须建立现代常识意识。国学不必全盘反对,但是应当在宏观上去掉某些有消极意义的古代社会特有等级观念(例如三纲五常、愚忠、无法治观念、官本位思想等等),只继承那些对个人修养和社会行为有实在好处的观念,并且要用符合现代世界共同价值的形式去阐释它(例如仁爱、恻隐等)。这就是易先生所说的继承传统文化的三要素:“抽象继承”、“现代阐释”和“共同价值“。
只有用传统文化结合现代共同价值,才能催生出成熟的共和国,让帝国彻底终结。
帝国终结读后感(篇5)
《帝国的终结》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作者意在揭露和批判中国古代帝制的乖舛和荒谬。透过若干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细节,作者对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帝国体制,给予抽丝剥茧式的剖析。《帝国的终结》承续了作者易中天生动、风趣、见解独到的一贯风格,讨论的是帝国体制命运这样的问题。
秦最终夺取了天下,只能归结为秦国有当时最管用的制度,或者说,他们把这个新制度建设得最彻底。这就是初具规模的中央集权制。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的午餐。伦理治国或者说独尊儒术的原则维护了帝国制度,却让我们民族付出了巨大的代。皇帝对官员常有一种复杂的心理。一方面,他离不开官员;另一方面,他又近乎本能地认为帝国的事情会坏在这帮家伙手里。奇怪,帝国的产权怎么会成为问题呢?“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不是很清楚吗?公元1911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大清,在内外交困中灭亡了。随同它一起被埋葬的,还有整个帝国制度。
我认为这本书就是对于中国历史的一种解读方式,或者说是对于帝国从形成、发展到终结的历史的一种独特理解。我们如果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便不难发现,“封建”的本意,是对于“天下为公”的'“公天下”的理解。
以“历史为鉴”,我们可以更透彻清楚的理解现在的治国方略。通过读这本书,我对国家和政党体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当今的政治政策有了更加明了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