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桥遗梦读后感【篇1】
人的一生应当有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才不枉此生,看了电影《廊桥遗梦》之后,我又迫不及待看了小说。我不想以道德的标准来评判对与错,只想抒发一下自己的感受。
弗朗西丝卡少女时代的浪漫情怀与梦想一直存在于内心,婚后无激情一潭死水的现实生活让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渐渐老去,人到中年遇见与小镇里完全不同的男人,这个男人睿智、矫健、孤独且深邃;这个男人能够轻而易举到达弗朗西丝卡丈夫永远都无法到达的地方;这个男人能够轻易将弗朗西丝卡内心的欲望释放出来。很钦佩女主角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能够清楚听到自己内心深处对爱的渴望,也才有了夜晚驱车将小纸条订在罗斯曼桥头的那一幕,如果没有这张小纸条那他们也将会从此陌路。中年人的爱终究是爱得深沉而又纠结的,家庭与责任让她最终选择了留下来,雨天车上离别时内心的百转千回、痛不欲生让人不禁泪流满面,是啊这场景何曾相似?只是经年已去,昔人你在何方?
相爱的四天已将一辈子的爱都刻在彼此的生命中,罗伯特离开的时候说:“在一个充满混沌不清的宇宙中,这样明确的事只能出现一次,不论你活几生几世,以后永不会再现”。是啊,有的时候我们穷其一生也无法得到真爱,亦或真爱来临时,却不敢勇敢迈出那一步。现实生活让我们背负的太多,不敢也不能轻易的去爱。男女主人公的相爱让很多人贴上伦理、背叛和出轨的字眼,我不敢苟同亦不做评判,你我皆凡人,当真爱来临,又如何能够按耐内心的那份躁动?又怎能泰然处之云淡风轻?人终究是感情的动物,需要情感来彼此慰藉,如若没有真爱这人生也终将是不完整的。
文章的升华部分是男女主人公在离别后的十年、二十年直到去世,虽然没有再见也没有联系彼此,可是爱着对方的心却从未减少,甚至是愈久愈浓,那种留藏心底难以诉说的真爱,更是爱的真谛与升华!不是不该爱,只是在错误的时间遇到了正确的人。
第一次写感想,有些不知所云!最后,希望正沉浸亦或等待真爱出现的人们,请怀着一颗勇敢且敬畏的心去善待真爱,唯有如此才不辜负这短暂的一生!
廊桥遗梦读后感【篇2】
在《廊桥遗梦》中,作者向读者展示了罗伯特·金凯与弗朗西丝卡从相逢、相恋到相别的全过程。这是一段婚外恋情,一个被作家用“真实性”、“悲剧性”和“死亡”包装过的浪漫的婚外情故事。对于婚外恋,几乎在所有的国家都受法律限制和道德舆论的谴责,被视为情感的禁区。婚外恋向来都是非常敏感,十分引人注意的话题,文学作品中正面反映婚外恋的也不多见。沃勒以婚外恋为切入口,展示人们情感生活的深度和柔美境界,真可谓视角大胆独特。
沃勒的成功在于他没有让罗伯特·金凯与弗朗西丝卡的恋情有悖于读者的道德判断。作者让弗朗西丝卡在爱情与责任的选择中,选了后者——责任。并非常谨慎地“给相逢以情爱,给情爱以欲望,给欲望以高潮,给高潮以诗意,给离别以惆怅,给远方以思念,给丈夫以温情,给孩子以母爱,给死亡以诚挚的追悼,给往事以隆重的回忆,给先人的爱以衷心的理解”,一切都安排得那么好。作者非常聪明地只给他们四天的时间相爱,其浪漫而不失优雅,热烈而又洒脱,短暂而又漫长的恋情,非常适合现代人的欣赏口味,也暗合了那些对沉闷的婚姻有所不满的人们隐秘的心理追求,同时由于它的力趋保守、伤感和悲剧结局,让观念传统的人也会产生认同,总之,罗伯特·詹姆斯·沃勒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婚外恋的隐秘的情感天地,使人们从足以引起指责的越轨和羞耻的恋情中看到了坚贞、永恒、理智以及情感深厚的一面。
它仿佛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现代都市人的生命情怀。对于生活在现代化都市中的人们,远离自然,生命被禁锢在很小的空间里,人们的生活更加程式化,人的真正自我在哪里?信息时代的我们倒底需要的是什么?罗伯特·金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选择了走向自然。他自称是“最后的牛仔”,是一个像豹子一样敏捷、自然、本色、强有力的男人,正因如此,他打动了女主人公弗朗西丝卡,也打动了我们。他所选择的方式,亦是我们这些忙碌而无奈的现代人所向往的。
《廊桥遗梦》的确是一部令人激动也让人思考的小说,它包含着某种严肃的含义。由这部小说,我们可以将思路扩展到整个人类的婚姻状况,想到尽管被舆论和道德谴责但却事实上存在的婚外恋情,是不是不尽完美的婚姻状况下的必然产物呢?
廊桥遗梦读后感【篇3】
罗伯特也许是一个无拘无束、脾气古怪、甚至有点放荡不羁的老牛仔,但是在弗朗西斯卡眼中他动作敏捷、思想深邃、气质高雅、善解人意,总之就是她一见倾心的对象。弗朗西斯卡是一个美丽、勤劳、善良、有品味的女子,闲暇之际,能够翻阅叶芝的诗集,足以说明一切。两个人的相遇是毫无征兆的,当然这也许是上天安排的,缘,委实妙不可言。
弗朗西斯卡心中渴望着少女时梦想的东西,如今的生活不是梦想中的情景。罗伯特的出现,让她看到了光亮,点燃了生活的激情。原以为爱上一个人需要很长时间,恐怕世间的爱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也许是那么一瞬间,一个举手投足,一个温柔的笑容,一个委婉的声音……她把女为悦己者容表达的淋漓尽致,而罗伯特也尽其所能。他们为自己活了一回,给爱一个交代和见证的机会,他们徜徉在爱的世界里,仿佛人世间只有他们两人存在,若是如此终老,必将是人间美事。
这样的四天,如此短暂,看似不能被人理解,但别人终生不能享受到的幸福他们得到了,尽管太短太短,但此生无悔无憾。有多少人能做到真正为自己活一次?当爱来临的时候,又有多少人那么确定执着地追求?罗伯特转身走前说的这句话:这样确切的爱,一生只有一次。“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各自的过去中,人们用一分钟时间去认识一个人,用一小时去喜欢一个人,用一天去爱一个人,而最后却要用一生去忘记一个人,而这就是所谓的爱情。”
四天过后,趋于平静,但是两个人内心深处对彼此的爱恋却从未停止,罗伯特再也没有找过其他女人,因为弗朗西斯卡是他一生挚爱,项链上镌刻着她的名字是最好的解释,但是他没有再来打扰她,是对她的尊重,也是对她的爱,死后留给弗朗西斯卡的遗产,让她陷入无限的怀念之中。弗朗西斯卡因为受到家庭和责任的束缚,一直将这个秘密埋藏在心底,写在自己的笔记本里,生怕遗忘每一个细节,直到理查德去世,她满世界找罗伯特,却等来的是他的死讯。他们的子女能够说出来,也是被妈妈的爱恋所感动,而不是去唾弃。
弗朗西斯卡是一个出轨的女人,但是她和别的出轨女人相比,有两个最大的不同:她的婚外恋仅仅是为了心中的梦想,激情燃烧的爱情;她在处理婚外恋这个问题时,她压制了自己内心烈火般的情感,为了家庭责任,理智地选择了留下。虽然她的出轨是不道德的,但是她的留下却是最具道德美感的。“发乎情止乎礼”,由此可见,弗朗西斯卡是一个真实而高尚的女子。不排除一些人说现实中这样的人不要脸,但是我们从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她,的确是高尚的。
“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北岛在《回答》中说道“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其实,在每个人心底,都有一个道德标准,只是大多数人面对情感,不想表现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我们看到的都是虚伪的高尚。
廊桥遗梦读后感【篇4】
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在小说《廊桥遗梦》中,向读者讲诉了农夫之妻弗朗西丝卡和中年摄影家罗伯特金凯之间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故事的开始,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出现在自己写作的文本当中,声称一对兄妹在整理母亲的遗物时翻出了一段尘封往事,并且委托他完成这一段故事,那一对兄妹是否存在不得而知,不过这也是一种虚实结合的叙事手法,给这个故事带上了几分现实感。
在故事前期短暂的沉闷过后,进入到故事后期时,我逐渐被他们之间深刻的恋情而感到震撼。故事的情节并不算复杂,已经成家生育的中年女性弗朗西斯卡偶遇摄影师罗伯特金凯,他们的相处只有短短的几天,但或许对于灵魂契合的人来说,这短暂的时间足以让他们燃烧尽一生当中所有的爱情。面对迟来的爱情,弗朗西斯卡选择了承担之间的家庭责任,而金凯则成全了她的决定,选择离开。
或许这就是他们对爱情最大的成全,喜欢是放肆,爱是克制,他们控制着自己的欲望,只是为了让对方能够在往后余生里获得一点微不足道的平静幸福,只是为了不去毁灭彼此的世界。是什么样的爱,怎么样的平静伟大让他们能够压制住自己内心的欲望,在后半生里靠着回忆度过。
他们之间的爱情并不因为弗朗西丝卡是有夫之妇的身份而褪色。婚外恋向来是非常敏感的话题,《廊桥遗梦》则以此为切口,表达了对灵魂深处热烈爱恋的赞许以及对一种逝去时代的挽歌,展示了人类情感与精神世界的深度。爱情本身就应该无关身份和地位,我们所谓的文档互怼也只是那些身份经历相近的人之间,更容易彼此吸引,擦出爱情的火花而已。如今我们谴责、否认古代的包办婚姻,无非是因为那样让人失去了自主选择爱情的权利,但是为什么在面对结婚之后发生恋情的人们,我们要立刻话锋一转,认为他们一定要忠于原来的婚姻与家庭呢?正如《紫贝壳》和《浪花》当中讲述了精神高度的一致性对于一段关系的重要意义,《廊桥遗梦》则更加深入探讨了什么是爱情,即使两个人仅仅在一生当中度过了短短的四天,但他们爱情的深度却绝对不亚于那些长相厮守的人。
伟大的激情和肉麻的温情之间的分限线究竟在哪里,我无法确定。但是我们往往倾向于对前者的可能性嗤之以鼻,给真挚的深情贴上故作多情的标签。其实一段感情无论在旁观者看来如何荒谬可笑,甚至为世俗所不容,但在当事人心中,那感情是真的,是刻骨铭心,永生难忘是即使只有一转身的时间,也要用一辈子去念念不忘,甚至不敢想起,因为每次想起都会掀起心中的惊涛骇浪。
这本小说讲了爱情,却又不只是讲述爱情。借罗伯特金凯之口,作者表达了对组织化现代社会价值观念的否认,在逐渐走向制度化的社会当中,人们被管理和权力支配,个体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逐渐变得机械而生硬,当社会作为一个共同体而存在的时候,一个人内心固有的情感体系,便很难在此找到认同感。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下,有越来越多敏感的人感到疏离和无助,而作者正是将这种感受投射到了两个人的情感之中,启示人们思考存在的意义。
漫长岁月里,总有什么值得回念。他们的相遇太容易,别离之苦却长得浸透了后半生的沧桑,一转身离开用一辈子都无法忘记。
廊桥遗梦读后感【篇5】
很早就听说过这样一部老电影,今天终于看完,它之所以著名,正是因为它触碰了人们心里的那个禁区——情感和道德,究竟选择哪个的问题。这是一份经典的爱情,也是一份典型的婚外情的案例
他们只相守了四天,在短促的四天里经历了爱情的整个过程:最初的吸引,交谈的愉悦,身心的激荡,选择的苦闷与分离的伤痛。他开着卡车扬起了乡村小路的尘雾无约而来,四天后他又在尘雾中碎心离去。他继续旅行,而她继续生活,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而回忆啊,却一遍遍浸润了他们的心灵深处。
他们的整个生命似乎可以归结为等待,相遇和回味,四天就决定了一生的眷恋,让人惆怅。平凡的夫妻取代了不平凡的恋人。这是人性的弱点:终成眷属也许因终日相守而耗尽了爱情,而相望分离却因绵长的回忆留住了爱情。这完美时候的缺憾,和缺憾之中的完美,只留下遍寻和品味。
可见,维系女主人公婚姻生活的,是“家庭责任”,换句话说,是她对农夫理查德的人身依附。尽管生活已经没有了激情,夫妻之间已经失去爱情,但她仍然离不开理查德,因为她害怕于“小镇上的流言、抚养孩子的义务”——因此,尽管农场主丈夫是忠于婚姻的(没有婚外情),但这并不能消除妻子所感到的婚姻的束缚感。作为一个家庭主妇,她丝毫没有选择的自由,尽管罗伯特·金给了她一次选择爱情的机会,她也只能驯服于现实,将后半生奉献给这一小资产阶级家庭。她寂寞,她思念,却始终无可奈何。
这种爱情的确一生只有一次,可是在一起的话,那也便不算是一生只有一次的爱情了,女主角在电影里也说过类似意思的话,她想的很明白,她是明白事理的,理性善良的女人,她的确伟大,这没错。我不知道是否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幸运,在生活中遇见真正与自己灵肉相属的唯一的那个人?
最令我感动的,他对她说“这么肯定的事,一生只有一次”
廊桥遗梦读后感【篇6】
看了《廊桥遗梦》的电影,感动之余深感艺术魅力的强大,同时也感慨现实与意愿,生活与梦想,世俗与追求,伦理与艺术的无法对接,无法兼容。
这也许正是给各类艺术家留下用镜头,笔墨,颜料肆意挥洒的空间,让人们有发挥的所在。沉浸到电影的艺术里,就会体察出生活海洋的波涛里,主配角就宛如一只船……也就是女主角说的:“情感的磨砺一旦没有责任便会因之失色……”
我想那责任,伦理,传统便是锚与港湾了!不羁的行者还得服从世俗,回归理性。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生活。因遗憾而美好,情感的震颤,无药可愈的痛。因为有文化基因的积淀,使留白补白都有色彩,依托,不至清冷到寻寻觅觅。这类的挣扎,痛苦,意外是全人类的共鸣,再缀上政治因素和浮躁的提速便是中国特色的悲哀。
还好我善借助艺术的空气,展开想象的翅膀,好好地飞翔。把丰富的情感分解成无数碎片,装在各色作品里……因为三原色可调配成千万情感的颜色,不是吗?艺术是什么?是星霞,是云彩,是日月,是彩虹……可视、可感、却不可触及!因为四天的永恒才值得玩味半生。如果四十年呢?百年一瞬,因浓缩而漫长,琐碎则会厌烦。做到平衡是很难的,所以我认为,生活磨掉了、锯到了我们很多很多;生活欠我们太多的债。唯有艺术可以为我们补偿。于是我们消费别人,别人消费我们。
在神秘的心灵花园里,有多少不舍再见的永恒!人性复杂不亚于宇宙,绝不是二元三元那么简单。《红楼梦》之所以高于《三国演义》是对人物内心刻画跃升到丰富,不那么高大全,才生动真实感人。曹翁已懂得不可能有人在独自面对喜怒哀乐悲恐惊时,不乱方寸。不能独立打理好‘情到深处任孤独’的情绪……所以艺术家才有存在的合理性,那么生命是不是因为遗憾缺失而溢彩纷呈?我不知道,但我相信这样的遗憾缺失,痛断肝肠,绝对不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于是,又留给大家去创新颠覆……
感谢仓颉造字使我们得以排遣心事,直抒胸臆。将流动的瞬间能化作永恒美叹的艺术,以至使人性共鸣的轨迹永无休止地重现。
廊桥遗梦读后感【篇7】
要塑造一个“浪子”、“最后的牛仔”的青少年时期以至于第一章太装了。读下来真是一个非常感人的关于爱情和责任的故事。
Francesca,一个浪漫的意大利姑娘,嫁给美国大兵来到美国乡下。Robert,一个文雅的,有力量的,周游世界的素食主义摄影师。他只是来问路,见到对方的那一瞬,一切都不一样了。
他们跳慢舞、吃素食、去大桥拍照,做爱,Robert还会采野花送给Francesca。四天过去,他问她,你要跟我走吗?和他走,去冰川、去温泉,去各种意想不到的地方。但Francesca拒绝了,她的丈夫是个好人,爱看体育节目、爱小酒馆、爱吃肉,对孩子好。要是她走了,丈夫会陷入小镇的风言风语,孩子会被人看不起。看着Robert的车渐渐远去,模糊的车尾灯也模糊了她的视线。Francesca的丈夫临死前对她说,我知道你有很多梦想,很抱歉不能帮你实现。后来,Robert死了。再后来,Francesca也死了。他们的故事才公诸于众。很容易理解Francesca不跟Robert走的原因:当了母亲是有家庭责任的。
为什么Francesca会喜欢Robert,在我看来Robert就是那种口花花的男人:星辰大海、甜言蜜语、跳舞送花、自由和远方。但是反观Francesca的丈夫,他连这样的“小花招”都不愿意。Francesca是浪漫的人,丈夫只要一个持家的女人。
为什么Robert这样独立自由的人走遍世界都找不到自己的伴侣,在五十多岁才钟情于这个有两个孩子的家庭主妇?因为独立女性是不会让陌生人进门给他做菜并且听那些“最后一个牛仔”的故事的。他要一个纯粹的女性,一个世外桃源,只能在闭塞的乡下小镇。
为什么Francesca的丈夫明知自己的妻子心里有人却还装作若无其事,临死才说出那句话?因为Francesca嫁给他是嫁给美国的生活,他自己是留不住这样一个浪漫的女人的,说破也就永远失去她了。这样的爱情一生只有一次,但一生太长,还有责任。
廊桥遗梦读后感【篇8】
我读《廊桥遗梦》的时候总是觉得那个结尾有些遗憾,因为两个人明明爱得刻骨铭心,那么他们为什么不能选择在一起,而一定要分离而抱憾终身呢?
后来我才渐渐明白,那种对于家庭的责任才是真正的爱,是一种成熟的表现。在年轻的时候,想必很多人都在向往一种轰轰烈烈的浪漫爱情,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奋不顾身其实只会给自己带来疲累,就像那夜晚的霓虹灯闪得人眼花缭乱一样。
可是我们要明白,我们的生活从来都不是戏剧,在戏剧里面的爱情不需要瞻前顾后,那些爱情故事里面的起起伏伏会让我们心动,但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更好的爱情还是细水长流,所以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于是我又想起前些日子看的那篇小说,那个很悲情的故事,本来是以为两个人能够互相救赎,但是实际上男孩子还是由于自己没有办法承受心理上的重担,最后就选择了离去,这也是一件非常悲伤的事情。
我们不能给很多家庭都带来那样的悲剧了。
所以《廊桥遗梦》里的人,即使是心有不甘,但是也要让自己心爱的人回归到原本的生活当中去。弗朗西丝是一个有家室的女子,他们在一起不知不觉都这么长时间了,对于感情始终不识庐山真面目。
我一直都认为选择一个人的终身伴侣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一旦选择了就不要轻易去更改,一个人要对家庭有一定的责任感。如果明明已经选择了婚姻,却还是朝三暮四、朝秦暮楚,这样就非常不负责任。
有很多人批评这本书三观不正,我并不这么认为。的确婚后再想去追求刺激,其实是一种对家庭的不负责任。但是他们懂得去悬崖勒马,懂得在短暂的悸动过后回归到原本的家庭当中,而且一生都把这一次婚外恋作为秘密,作为一份只能回忆的感情。弗朗西丝最终选择了忠于自己的家庭,履行了一个妻子的家庭责任。
其实我想文中的女主人已经结婚那么多年,有了孩子,他们之间即使没有海誓山盟的爱情,也有温暖的亲情。
珍惜身边那个陪伴你的人,如果他真的是错的人,那么可以重新开始选择,但是别忘了那种默默的陪伴反而是更加浪漫的事情,更加长情的告白。
廊桥遗梦读后感【篇9】
近日被一部老电影《廊桥遗梦》深深的迷住了,反复看了三遍。这部电影是根据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同名小说改编,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梅丽尔斯特里普、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等主演的爱情电影。
故事的情节简单、平淡,讲述了一个女人人生中的一个片断,却能深深打动人心。
故事讲述的是洛琳、迈克姐弟两人都面临着家庭离异的危机。这时母亲弗朗西斯卡去世的消息让他们回到了童年生活的乡村。令人意外的是母亲在遗嘱中要求将她的骨灰撒在曼迪逊桥畔,也是因为这份遗嘱揭开了母亲的一段过往。
1965年的一天,40多岁的家庭主妇弗朗西斯卡独自留在家中,她的丈夫子女外出了。摄影记者罗伯特金凯停车向她打听曼迪逊桥的所在,弗朗西斯卡亲自带他去了桥边。罗伯特采了一把野菊花送给弗朗西斯卡以表谢意,镜头细腻的演绎了佛朗西斯卡看到那束花后像个淘气而又可爱的少女般说:那花有毒,花掉到地上两个人一起蹲在地上捡花束时爽朗开怀的笑声纯真、毫不做作,那是发自心底的快乐,是那么动人。
佛朗西丝卡邀请罗伯特到家里喝冰茶。两人互讲自己的婚姻家庭:罗伯特与前妻离异,而弗朗西斯卡陪丈夫和一儿一女过着单调清寂的乡村生活,而且可以看得出这样的生活让她觉得乏味、无趣。这个乡村小镇有很多美好的东西,不会担心小孩走丢,人们勤劳朴实,但是这里并不是她从意大利出发时所向往的地方。佛朗西斯卡认为丈夫是一个好父亲,干净、厚道、善良、勤劳等等却没有评价他作为一个丈夫是怎样的,这足以说明,他不是她曾经幻想中的那个完美男人。无论是住的地方,还是陪伴左右的人都跟她少女时的梦相距甚远。这个情节也是为后期故事发展做了一个铺垫吧!
而罗伯特的那句:也许我能理解让佛朗西斯卡的内心产生了悸动跟别样的情愫。丈夫无法理解的心境,竟与一个初次相识的人产生共鸣,此时佛朗西丝卡对于罗伯特的感情应该属于遇到知音的惺惺相惜还夹杂着一丝倾慕。两个人一起做晚餐、吃晚餐是对普通生活场景的一个描述,而两个人默契的干活聊天,还有那发自心底,像孩子般的笑声,让人感觉到温馨美满跟幸福。也从另一个层面表述了,这是两个对的人,却相遇在了错的时间。
佛朗西丝卡是一个善良、单纯、可爱、对浪漫充满幻想的女人,而罗伯特看似放荡不羁、无拘无束,却又善解人意,富有情趣。他的出现给她波澜不惊的生活投进一块石子,激起了一圈圈涟漪。
爱情是非常奇怪的事情,有时候爱上一人需要一生,有时只需一刻钟一个人就可以走进另一个人的心里然后深深的扎根。
夜幕低垂,有一种感觉在弗朗西斯卡的心里萌动滋生。她将一张邀请他共进晚餐的纸条订在了桥头。
第二天,罗伯特发现了纸条,接受了弗朗西斯卡的邀请。在接到他愿意赴约并且邀请她一起去拍照的电话后,佛朗西丝卡把那种溢于言表的激动喜悦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女为己悦者容这句话也在她逛商店时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她像一个春心萌动的少女为见喜欢的人慌乱而又期盼。
夜幕降临,共进晚餐后的两个人在轻柔的乐曲中相拥共舞。以后的.两天时间里两人徜徉在属于他们的爱河里,似乎世界上只剩下了他们。然而,很快就到了她丈夫孩子们的归期,彼此陪伴的美好戛然而止,用欢笑开始的不该开始的故事,注定要用眼泪结束。
故事最后那个雨中告别的场景让我不止一次的流泪。不得不夸赞男女主演的高超演技。没有一句台词仅仅用眼神、表情和细微的动作,就将两个人的不舍、无奈、艰难抉择、压抑的感情演绎得深入人心。
佛朗西丝卡最终选择了家庭与责任,她把那份爱放在了心底,然后用一生的时间怀念。
影片最后算得上圆满,读了母亲的故事姐弟两深受触动,重新审视自己的婚姻问题。尊重母亲的遗愿,将骨灰洒在了曼迪逊桥上。那些随风扬洒的骨灰似乎在诉说她一生的眷恋。
这部电影上映后引起了人们的争议,争议的焦点就是该不该拿道德的标尺来衡量这样的爱情。
我的一个朋友问我:如果你是佛朗西丝卡你会选择爱情还是家庭跟责任?
我回答她:我会选择家庭跟责任,不是因为爱的不深,也不是爱情不重要,而是人生中有许多事,不能进行选择,那就是责任。我是一个母亲,我有义务跟责任爱护家庭跟孩子周全。
廊桥遗梦读后感【篇10】
《廊桥遗梦》这本书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没有结果的事情有什么意义?
书的原名叫麦迪逊桥,仿佛暗示着我们,人类的生命是短暂的,情感是容易逝去的,而沉默的桥见证着悲欢离合,始终不言不语。
小说由子女的来访展开了一段备受争议的传奇。故事里面一位摄影爱好者无意间遇到了自己的灵魂伴侣,可此时两人都已不再年轻,女子已经有了家庭。最终,女子垂垂老矣,他们也没再见上一面。子女从遗物当中知道了这旷世绝恋。
我想到有一位女歌手曾经在自己事业的上升期间遇到了情感的难题,先是她的所谓前任出来爆料,涉及到了一些不太雅观的话题,后来她重新又找到了一次爱情,可是那个男人似乎是个水性杨花的人。众说纷纭,我们今天也不知道事实的真相到底是怎样,但大家知道的是那个男人和两个不同的女子分分合合。于是那位男人的所谓原配站出来指责女歌手伤了自己的心。女歌手因此被骂成小三,骂成破坏别人爱情的卑鄙者,尽管女歌手心里非常委屈,她认为自己没有破坏别人的爱情,都是在那个男人和自己的女朋友分手的期间才谈恋爱,复合以后就退出了。可即使如此,女歌手仍旧被人唾骂,事业一落千丈。在多年以后,那位女歌手再次走红,于自己的演唱会上谈起了曾经的那一段恋爱。在她看来,尽管结果一无所有还很累,可还是不后悔,如果一切能重来,还是会重新爱一次。
我明白女歌手的话,其实曾有那样的一个人存在,就是无可取代的财富。爱情里的幸福可能是稍纵即逝,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所谓的爱情已经成了鸡肋,已经再也没有任何值得品味的甜,只是漫长日子里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一种名义罢了。但是,人就生活在滚滚红尘之中,这世界上还有惊天动地的爱,有感人至深的情。
而我努力的方向是让每一天都值得铭记,或者即使不能让我深深地把每分每秒刻写在记忆里,也能让我在细水长流和风景看透里,最终牵住他的手一直往前走。
曾有斯人,足够追忆。倘若牵手,便不离弃。即使没有结果,被玫瑰扎了满身的伤痕,至少给了生活一些可以回忆的美好,这就是《廊桥遗梦》想要告诉我们的内容。
廊桥遗梦读后感【篇11】
廊桥遗梦是我在一个网评里面看见的,于是百度。几天之前就在看小说,故事的情节以及对男女主人公的面貌想迫不及待的知道于是今晚狠下心来看完小说和电影。
对于好的`影片我有关个习惯喜欢先看书后看电影,我始终坚信书里对人的心里描写及情感电影是拍不出来的。罗伯特和弗朗西斯卡四天的爱情,起初我以为是年轻人的爱情故事无非就是悲欢离合看了简介才知道是中年人的故事,也许是年龄不到有也许是同是作为已婚并有孩子的女人,我被他们的爱情打动了。弗朗西斯卡说过女人一旦结了婚成了家她的人生便是只有起点与终点。责任感会驱使着我们沿着轨道走。罗伯特也说人生有梦想便是美好的,哪怕他没实现至少他是个梦。
小说到快结尾我看的都很平静直到弗朗西斯卡收到罗伯特的遗物时流泪了,甚至觉得该写让他们见上一面,这样才不会有终生遗憾,或许这样写了我又会感觉不到罗伯特的郁郁而终,弗朗西斯卡那种钻心的思恋。活着属于家人,死后属于罗伯特,一生有一种感情他只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