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为窗作文 篇1
流浪心
这,是一颗孤独的心,它总是飘啊飘,始终找不到归宿,它去过世界的各个角落,它倾听过树叶飘落的声音,花瓣凋零的声音,雨水散开打在泥土上的声音,以及星星划过天空的声音,甚至时间流过的声音,都能清清楚楚地刻在它那无比柔嫩的身上。
这是一个无比静谧的夏夜,这颗心飞到了万花丛中,与萤火虫嬉戏,与夜莺对歌,远处传来一阵阵吉他声,它急忙飞过去聆听,这量一个二十多岁的大学生弹奏的,心飞进这个大学生的脑袋,它知道了大学生的梦想是当一名音乐家,可是家里人都总是反对,所以夜晚出来弹唱散心,顿时,这颗心悄悄地和星星说:给他一个希望吧!。
它又飞呀飞,撞到了一位流浪汉的身上,原来,他是被家里人赶出去的,因为他总是捣鼓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搞的家里总是乌烟瘴气,他的家人受不了了,就把他赶了出去,心又悄悄地和星星说:给他一盏温暖的灯吧,哪怕昏黄幽暗
看到一只折了翼的鹰,心飞到鹰的身体里,给予了鹰力量和勇气,最终展翅翱翔,看到了一片掉落的叶子,努力托起叶子送向更远更高的地方,看到无数颗陨落的流星,它才放轻松,靠着石头旁,看着一片又一片的梦想。
心觉得自己不再孤独了,因为还有这么多世间万物的梦想需要自己去支撑。
这一晚,它飘过,飞过走过许多地方,广到方圆几千里,高到高空上万里,深到海底几千米,世间万物的声音都被它听了个遍,即使是角落里的那一只弱小的蚂蚁,也拥有着一个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的梦,想走遍世界各地,吃遍所有种类的糖。
这颗心觉得自己瞬间不孤独了,因为在自己的周围,有这么多的梦想,它认为,帮助别人实现梦想很开心。
它不再流浪,不再难过,不再堕落,它总是积极地思考世间万物,不去消极对待,虽说心还仍在流浪,可是心早已有了归宿,很温暖,很和谐,很融洽。
在夕阳的暖阳的照耀下,心劳累了一天后,终于睡着了,它睡得很香甜,就好似实现梦想的人露出笑脸那般甜。
以心为窗作文 篇2
又是班会。铃声响后,班主任笑盈盈地走进教室。她环视了一下全班同学,说:我们今天召开一个以心换心的主题班会!我心里想:唉,现在又不是50年代,还换心呢!现在社会上这班会能成功吗?
教室内静悄悄的,谁会第一个发言呢?教室的角落里突然发出挪凳子的响声,是她班上最沉默寡言的人陆芳!同学们的目光刷地集中在她的身上。她的头几乎垂到了胸前,紧张得声音有些发颤:我学习成绩一直不好。以前,我的考试分数总是倒数,成了我的思想包揪。在我消极的时候,是同学们伸出温暖的手帮助了我。记得那次,我遇到了难题,同桌一次又一次地给我讲解。不怕同学们笑话,她给我重复了5遍,5遍啊!感谢同学们她激动得一个字也说不下去了。她终于微微抬起头,眼中分明闪动着泪光。在静得怕人的气氛中突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是同学们在鼓励她。是啊!在同学有困难的时候,难道我们没有责任去帮助她吗?
一位男同学慢慢地站起来,嘴角抽动了一下,不好意思地说;我是那种喜欢搞恶作剧的人。以前曾伤害了不少同学,真对不起大家。请同学们原谅我。班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他的脸微微泛红,眼眶溢满泪水。
又有一位男同学走上讲台。咦,这位调皮大王难道也有苦衷吗?同学们静听他的诉说。他一反常态,严肃地说:虽然我妈妈是学校领导,但我不应该有任何特殊。我也是班集体中的普通一员,希望大家不要像以前那样另眼看待我了。当然,以前的一些所作所为我至今想起来仍然觉得过意不去。感谢大家,要不是大家真心地劝解,让我改正以前的缺点,也许今天我还不会登台与大家共谈心声呢!是啊,他也是我们家庭中的一员,我们怎么能不帮助他呢!在热烈的掌声中,他感受到了一种被人接受、被人理解的幸福同学们纷纷走上讲台倾诉心声,班会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似乎都意犹未尽。不知什么时候起,教室外挤满了旁听的外班同学。是啊,谁不渴望诉说压在心底的苦衷呢?谁不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呢?谁不渴望甩下心里的包楸、获得新的动力呢?这些愿望在我们班一定会实现的,这次班会太成功了!
以心为窗作文 篇3
爱孩子,就如读一首诗,品一阕词,便仿佛有一朵花袅娜地在心底盛开,优雅地膨胀出醉人的芬芳。
五月,一个梦想盛开的季节,孩子们笑靥如花,每个孩子都像长足了劲,在春天里尽情地快乐着。
午饭后,我和孩子们在十几个花盆里种花,有芦荟、君子兰、月季、香豌豆......突然,琳琳小朋友问道:“老师,这盆花什么时候开啊?”“额?”我一看,原来是盆白金葛,我就笑了,“宝贝,这盆是不开花的花,怎么会开花呢?”“既然是花,肯定会开花了,不然怎么会叫它花呢?”琳琳撅着小嘴“抗议”道。我看着孩子“较真”的模样,心里乐了:“宝贝,这是室内盆栽植物,是不会开花的啊......”“可是,它既然是载在盆里了,我想它会开花的'......至少,在我心里是这么想的......”
看着琳琳一边认真地填土、按实、浇水,一边“执拗”地说着自己心里的想法,我不禁停下了自己手中的活,心中顿生慨叹:“孩子的心中真是四季常青、一片花海啊!一棵草在他们心里或许就是一个春天!任何一株有生命的绿色都会在他们心里‘心花盛放'、花香四溢啊!
我不便说什么,不想把他们心中那株“盛开的花”连根拔起!就让这份美丽的“花开”陪他们快乐成长吧!
我小心地呵护着孩子内心的那份美好,情潮起伏间,我的内心也绿意融融起来,既然如此,为何不让自己在心底盛开一朵花呢?这眼前的孩子们,哪一个不是一朵花呢?
此时,我知道在我心里已种下了一株花,一株爱之花,在我的心里开花,结果,芬芳成长,像是一缕阳光照亮一片黑暗,像是一滴清泪,晕开一片冰心,就像是一壶浊酒,照亮一抹芳华。我心中的那朵花,已悄然盛开。
冰心老人曾说:“爱在左,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迷漫。使得穿枝拂叶的行人,虽踏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挥,但不是悲凉!”
教育者也是这样,行走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对哪个孩子不是左手施爱,右手倾情?在教育的道路上也是尽情播撒爱的种子,让每个孩子都像花儿一样盛开在教育的春天里!倾洒心血、精心呵护、爱心培育,一路走来,悲喜酸甜尽品,只为心中能有一朵盛开的花儿!
爱的教育,一个教育永恒的话题,有多少教师因爱而创造奇迹;又有多少孩子因爱而获得重生。一名教师只有在心底盛开爱的花朵,才能由内而外地散发芬芳。
在五月里,把孩子们“种成”自己喜欢的花,在心中,让这些“花”活色生香。“种”一朵花便是种下一段爱的故事,一段永不凋零的记忆。在心里种一朵花,愿它在心中静静地开放,所有的欲望与骄燥,都会被一朵花的宁静沉淀成心底的一枚印记。
五月,我在心底盛开着一朵花......
以心为窗作文 篇4
常常忙着赶路,却忘了奔波的方向是何方;常常汗流浃背,却不知追求的星光离自己有多远。
——题记
期中考试的失利,理科成绩的连连告急,排名的大幅落后,老师的声声斥责,这一切都如针刺在我心上,如铁锤般将我最后的丁点信心击碎……
回到家,不敢看父母失望的眼神。躲回自己的房间,任泪水肆意流淌。脑海中那一幅幅挑灯夜读的画面竟觉得如此讽刺。“为什么我明明付出了却总得不到回报!”我痛苦,埋怨老天的不公。
“今天天气不错,我们去爬山好吗?”爸爸在门口询问。
我望向窗外,的确,阳光明媚,与我的心情形成强烈的反差。
“呵,原来连老天都在看我的笑话!”我苦笑。
“走嘛,开心点,出去玩放松放松!”
来到山脚,爸爸突然提议与我进行爬山比赛。
我同意了,便奋力向上爬。低头望着脚下的层层台阶,不断向上。
不知是爸爸故意让我还是别的原因,我竟比爸爸早半个小时到达山顶。
当爸爸到达山顶是时,我兴奋地向他炫耀着,但爸爸却笑眯眯的问我在路途中看到了什么。
我一惊,刚刚为了能早点到达终点,一直注意着脚下的那石板台阶,根本没注意观赏周围的风景。
爸爸说:“山间的风景很美,有成片的野花,成群的蜜蜂,棵棵苍翠的大树,鸣叫的小鸟……这一切都比谁先到达终点有意义的多。”
我似懂非懂。
“其实学习也是一样,你如果为了争夺所谓的名次、成绩而忽略了它本身的乐趣,不就太不值得了吗?成绩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或许它很重要,但还有比它更重要的,那边是学习中不断探索的乐趣,自己的初心!”
我终于明白了爸爸此行的目的。
是啊,在人生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我们似乎离原本的纯真快乐越来越远。功名、利禄渐渐模糊了我们的双眼,我们为之不停地奔波,忙碌,却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当我们倾尽所有到达终点时,却不知早已失去了更重要更具意义的东西!
背上行囊,踏上人生的旅途,但不管走多远,都请记住,自己当初为何出发!
以心为窗作文 篇5
俞伯牙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音乐大师。有一年,他写了一首自认为非常优秀的曲目,取名为《高山流水》,可是当他弹奏给人们听以后,人们却都听不出这首曲子有什么特别之处,俞伯牙心里非常失落,就背着琴到处去游览,希望可以遇见一位能欣赏这首曲子的知音。
一次,俞伯牙走在川江峡口一带的山路上,忽然遇到了暴雨,他急忙躲到一座山崖下避雨。雨越下越大,天地间白茫茫一片。俞伯牙一时感慨,就把琴从背上取下来弹奏了起来。他正弹得高兴,突然发现就在不远处的另一个山崖下站着一个同样也在避雨的樵夫,他非常认真地看着俞伯牙,倾听着他的弹奏,俞伯牙不禁心想,在这荒山野外,这个樵夫难道还能听得懂自己弹奏的曲子?于是就停下来问道:“我看你听得很认真,你也懂音律并且也能听得懂我弹的曲子吗?”
樵夫难为情地笑笑说:“我不懂音律,但是我大致上能听明白你琴中所弹的是你的心声,你的琴音有时昂扬雄伟,就像巍峨的高山,有时浩浩荡荡,就像滔滔的流水,有时候又轻巧灵活,就像是山中的泉涧。”听了樵夫的话,俞伯牙惊呆了,他急忙站起来向樵夫施礼道:“我这首曲子在京城那个人才汇聚之地也没人能听懂,没想到在这个深山老林里居然能遇上知音,真是万幸呀,不过我很好奇,你既然不懂音律,又怎么能听懂呢?”
樵夫笑笑说:“京城的人听不懂,或许是因为他们只是用耳朵在听吧。”
“难道你不是用耳朵听的吗?”俞伯牙好奇地问。
“如果我用耳朵来听,我应该更加听不懂,因为我不懂音律,所以我是用心听的,或许只有以心听曲才能聆听到弹奏者的心情吧!”樵夫说。
俞伯牙听后非常兴奋,亲热地和樵夫攀谈了起来,两人还结拜成好兄弟,并去到樵夫家中做客,最后二人约好第二年的这个时候再相聚,然后俞伯牙就告辞离开了。第二年这个时候,俞伯牙又来到了这里找樵夫,可是那个樵夫却因为生病已经离世了,俞伯牙来到樵夫的坟前热泪长流,他取出琴对着坟墓再弹起了那首《高山流水》,弹完后,俞伯牙举琴说了一句:“以心听曲者走矣,从此知音绝矣。”然后就把琴摔碎了。从此以后,俞伯牙不再弹琴,但这曲《高山流水》作为二人友谊的见证,却一直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