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我们深入认识世界的方法,当我们读书时,可以内心感到深刻的震撼,书籍能够启迪我们的智慧和心灵。我们可以将读后感倾注到笔尖上,与读者分享自己的感悟。现在,你是否已经拥有一个写作品读后感的思路?如果是的话,我会向大家推荐一篇非常有价值的网络文章,“巨人读后感”,这篇文章从多个方面剖析了书籍的魅力,供大家参考并请您收藏!
巨人读后感(篇1)
巨人,你在自己的花园里两次对待孩子们的态度截然不同:第一次你粗暴地赶走了他们,而第二次是主动地请他们到你的花园里玩。而两次的结果也截然不同:孩子们走了,你的花园里就只会有冬天,而孩子们又来到你的花园时,你的花园里又像以前那样充满了生机活力。
巨人,我想对你说:“你知道吗?孩子是最纯洁最富有活力的,是春天的使者,是春的象征。你把他们赶走了,春天就也离开了,后来你把花园让给了他们,春天也跟着来了。其实,其中的道理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你要把自己的快乐和别人分享,关爱他人,自己就会快乐。自私的,只会独自享受快乐的人是得不到真正的快乐的。”
巨人,我想对你说:“如果你不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你就只有一时的快乐。这样会让你的朋友越来越少,自己也就逐渐丧失了快乐。而你如果和他人分享快乐,你就会更快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德国人种花时让花朝外开以便别人欣赏,双方都得到了快乐。把自己的快乐告诉别人,你会得到两个快乐。他快乐了,你也会感到快乐。就像你让孩子们到花园里玩,他们就会给你的花园带来永远的春天。”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只有将快乐与别人分享,自己才会更快乐。希望你永远记住这一点!
巨人读后感(篇2)
醒来吧!控制你的生活!
当我翻开《唤醒心中的巨人》这本巨著时,我被卷首的这句话深深地震撼了曾经,作者安东尼罗宾斯就是我极为仰慕的伟人,他不仅是美国着名心理学专家以及个人、事业和组织问题的协调人,更是公认的成功学、激励学方面顶尖的大师。毋庸置疑,他的专业能力帮助了无数个人、团体和企业转变了生存发展的轨迹。
培根曾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诚然,读一本名着,就如同与名人交流,那不再是一种普普通通的交流,而是一种精神上的观念分享,灵魂上的超然陶冶。读《唤醒心中的巨人》,在作者发自心底的励志言语的熏陶下,我已不再是以前的我,它给我的是永生受益的人生哲理。
起伏的人生我们还有梦。
人的一生似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季节轮换,然而,起伏的人生从来就因为跌宕而美丽,因为不完美而完美。或许我的言语有那么些许的矛盾,但安东尼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这样的人生,不管你现在处于何种境地、何种状况。瞬间,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句话又闪现眼前人的一生就似洪水奔流,不遇及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既然上帝给与我们那么多不一样的精彩,为什么不好好地享受呢?即使成功,请不要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即使失败,请不要垂头丧气、一蹶不振。
记得《唤醒心中的巨人》有作者这么的一段话绕着绕着我猛然憬悟,这不就是十二年前我工作的地方吗?当时我是这幢大楼的管理员,每天开着一部老爷金龟车去上工,惟恐半途抛锚而把饭碗给砸了。那段日子里我过得十分潦倒,成天浑浑噩噩度日,既没有什么朋友,又为工作担心受怕。然而就在重临旧地的那天,我不禁感叹岁月实在是多变,才十年的时间,人生就会有如此大的不同。安东尼没有因为生活中的诸多挫折和不如意而放弃人生,其实,他的心里从一开始就坚守着一个梦要做出一番能够长存的事业,也就是说这个事业不会因为我的逝去而夭折,然而,也正是他的人生之梦支撑着他不至于在受挫时迷失自我,也正是因为这一信念推动他不视挫折,勇往直前,最终抵达成功的彼岸,拥抱成功的彼岸花。
人生曲折路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像安东尼一样,坚守自己的人生之梦,因为那会是你勇敢奋斗下去的人生信条和成为不倒翁幕后坚强后盾。安东尼于书上说当没有了梦的念头,人生也就注定了永远不会成为赢家。因此,请坚守心底的梦想吧!
有梦的人生我们要为梦奋斗。
巨人读后感(篇3)
书的名气很大,1168页的篇幅,却号称着平均每位读者耗时三个通宵读完,可以想象到读者对这本书的喜爱。而作者肯·福莱特更是一个在老外眼中可以和金庸在国人眼中地位比肩的人。
《巨人的陨落》是本很不错的历史小说,通常的历史类读物总是摆脱不了枯燥、乏味。过于严谨会使小说失去可读性,无法吸引读者;而如果当成野史来写又总是存在着不够严谨,误导读者的嫌疑,但是肯·福莱特不愧是顶级的畅销作家,能够在小说不失趣味的情况下保障小说背后历史的真实性。
作者采用历史巨变下个人和家族命运改变这一经典手法,展现了一副一战、二战(第二部)波澜壮阔的画卷,书中人物繁多,几个主角设定具有比较强的代表性,如英国德哥的老牌贵族,俄国的底层人民,美国的暴发户,这些典型形象折射出那个时代各自国家的命运。
正如广告宣传的那样,全书最大的卖点在于历史事件的真实、确凿,除了虚构的主角,很多真实的历史人物也有出场并和虚构的人物产生互动,而且作者在后记中提到,这些互动中真实历史人物的言论都是有凭有据,绝非杜撰,这就使得本书更可作为了解那段历史的窗口。高度尊重历史,绝不戏说误导后世,这是国内作品最为缺乏的精神。
同时本书对于时代背景的还原也是巨细无遗,丝丝入扣,读来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个人感觉第二部比第一部更好看,第一部还有点生硬,人物形象较为单薄,第二部更为成熟和流畅,人物形象也更加丰满。
战争是明线,而民主的实现则是贯穿全书的暗线。作者在书中对于民主意义,通过不同国家,不同人物的故事做了深度探讨。读完全书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英美式的渐进的民主是持赞扬态度的。
小说中的一大亮点在于,作者不但处理好了虚与实的关系,而且做到了宏观世界和微观个体“大”与“小”的关系。通常的小说一旦涉及了历史的宏大背景,小说中对人物的情感把控和细节的描写就不再细腻,甚至说会逐渐忽略个体的情感,而无论是威尔士的矿工少年,穷困潦倒的俄国兄弟,出身显贵、为爱敢于放手、敢于放下身段的茉黛,做过仆人、当过小三、终而事业爱情双丰收的艾瑟儿,身世凄惨、受尽欺凌、紧紧抓住救命稻草、终而获得幸福的卡捷琳娜……,每一个都有血有肉。肯·福莱特却做到了两者兼顾。
而读完小说后,再细想小说为何以“巨人的陨落”为名,那“巨人”究竟是什么?其实巨人的陨落,含义就是贵族阶级的衰落,民主的实现和普通阶层的崛起。当然巨人也是那些在反抗世界、追求平等的平民英雄,或许小说中不只是有巨人的陨落,还有巨人的崛起。
巨人读后感(篇4)
《巨人的陨落》精彩不精彩?精彩。1100多页的历史小说,宏观大背景下有国与国之间的博弈,微观小人物下有从底层到高官数十个精彩的灵魂,能粗能细,能收能放,确实波澜壮阔,值得一看。但是看完《巨人的陨落》之后,我默默删除了购物车里的《世界的凛冬》和《永恒的边缘》,因为我失望了。
为什么会失望?不是因为小说本身,是因为那个卖书的熊猫。在还没有拆封的时候,你就能看到包装上大大的几句话:“全球读者平均3个通宵读完的超级巨著。10周全球销量破200万册的畅销神话。美国、英国、加拿大、巴西、丹麦、荷兰、意大利、法国、德国、匈牙利、挪威、波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士、保加利亚16国争相出版!首次登陆中国!”还有各种的排行榜第一。翻过来一看书脊,好了,又是读客那只熊猫。
读客的书读了不少,也发现了一个特点:每一本书封面上,都有一系列的关于此书的超级荣誉,给人一种你不去读会错过一辈子的感觉。读客自己也说,他们做的就是畅销书生意。出于销售考虑,如此做无可厚非,但作为一名读者,我必须说很讨厌这种方式。
我姑且说自己相信《巨人的陨落》取得的荣誉都是真的,也相信你统计出来的那平均3个通宵是科学的。但你真的没有必要把这些话都用最大的字体写在映入眼帘的位置。现在好了,你成功地吊起了我的胃口,让我感觉自己在读一本世界文学史上的扛鼎之作,可是读完我发现,它还没有优秀到那种程度,你说我能不失望吗?
书和其他的商品不一样,它应该以其内容吸引人,而不是华丽的装潢和天花乱坠的描述。所谓的畅销书,不一定有与之名气和销量相称的质量。看看读客的畅销书出版榜单,其中也不乏平庸之作。那些历经时间沉淀的经典著作也许小众,但却应该成为最应该阅读的作品。看看现在吧,所谓的畅销书文化,带来的是一种快餐式的阅读体验。追求新奇、古怪、刺激成为阅读的动力,而无人再去关心考究的遣词造句和回味无穷的话外音。这不是阅读该有的样子。
所以我说读客选熊猫当做标志还真是贴切得很。把书当商品卖的畅销书策略,如同熊猫一般兼顾黑白两面性。好的一面是,那上百本书唤起了不少人读书的热情,其中也有许多近年来涌现的佳作;不好的一面是,那种堪称“残暴”的宣传方式,模糊了许多人心目中好书与坏书的界限,也让这些书籍本身之外的东西成为了关注焦点。所以,我希望畅销书的出版商们,能把焦点回归到书籍本身。卖书和卖其他东西应该是不一样的,赚钱是交易的目的,但不应该是唯一的目的,在更高的层面,还会有更深远的意义存在,因为书是这个世界上最神奇的东西,它永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更深邃更有魅力。
巨人读后感(篇5)
历史洪流裹挟着个人命运。
相同的时代赋予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以相同的基本含义。所有人在挣扎求生的同时,也在奋力实现人格理想。这种过程呈现不同的方式,于是我们可以一窥不同的生命形式,如菲茨般固执,如列夫般苟且,如茉黛般勇敢,如格雷戈里般执着。这种过程也有犹豫,有怯懦,但总有某个脆弱的时刻或者某个闪光的时刻让他们的形象更为具体,让我们能够清晰地看清,甚至和自己比对。
剧变的社会没有给人留下太多偏安一隅的精神世界。有时候甚至来不及思考,时代已经帮人们做出了选择。即使是如威尔逊般拥有超越时代视界的智慧,终究还是如孤胆英雄,纵使燃尽自我,也无法发出唤醒世人的光芒。或许我们只能叹息,然后细细品味理想主义破碎后浓烈的悲情。
当然,我们更倾向于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这一切。或者更愿意揣测泰格温清晨阳光的角度,栀子花套房咸湿的一吻。这更像我们的日常生活错落的情节。淡然一想总会释怀。时代永远滚滚向前。历史总归是历史,故事总归是故事。有人追求在世间自由翱翔,有人追求死后被人们挂在墙上。
巨人读后感(篇6)
宣传好像说三个昼夜读完,我用一周的时间断断续续看完了。不知如何总结。
故事以一战为背景,重点描述了英德俄美当时的国家状况和社会变迁。代表英国工人利益的工党通过斗争走上的政治舞台。以德国为主的协约国因美国参战打破力量平衡而战败,德皇退位。俄国在沙皇摇摇欲坠的统治下任性参战,终于土崩瓦解,布尔什维克生机勃勃。战争破坏经济,终结帝国,改变欧洲格局,美国人占了便宜。
作者笔下的英国勋爵兄妹、威尔士工人家庭,德国外交官家庭,俄国工人兄弟,美国外交官这些人物个性鲜明,演绎出了传统贵族的傲娇、家族内部的矛盾、跨国爱情的辛酸、不同阶级的对立、政治观念的碰撞。
如果可以的话,读的时候可以百度下一战时期的欧洲地图,能更好的了解战争概貌。读之前先大致了解下历史,虽然我是读了才知道这历史,感觉有点窃喜。
马上开始下一本了。感觉视力下降。。。
巨人读后感(篇7)
看完了世界潜能开发大师安东尼罗宾的《唤醒心中的巨人》后,终于明白了人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无外乎两个目的:逃避痛苦和追求快乐。而逃避痛苦的力量往往比追求快乐的力量更大,比如说人在什么时候跑的是最快的?如果给你一百万让你跑得话,我想你一定会竭尽全力,但是你仍然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潜力,然而如果你身后有一只老虎在追你的话,我想你一定会跑得比世界上最棒的运动员都要快!这就是逃避痛苦的力量,这种力量比追求快乐的力量大几千几万倍!
在这本书中与这位大师共享那独到而又强大的课程,用来唤醒心中蛰伏的巨人。安东尼罗宾是公认的控制心理变化的专家,在本书中,他提供了一个基础的循序渐进的课程,通过富于灵感和乐趣的轶事、例子和一步步扎实的策略,组成一个控制情绪并获得巨人般灿烂生活的程序,用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真实目的,并控制自己的生活,激发自己控制命运的能力。事实上,它根本不能当成一个课程来看,而是一门学问,一门攸关我们人生成败至巨的学科。
人为什么会成功?乃是因为他学会运用快乐和痛苦的力量,而不被它们所反制。安东尼罗宾说过,无论男人女人,都是被心而非脑指挥。不必羡慕别人的成功,从深层次去思考他能够成功的原因,每个人身上具备成为一切人的特质,记住,命运把握在你的行动之中!
对于书里所说的决定,我有一定的体会。在中学时候的我,成绩不理想,我期许在大学里取得优秀,并能展示自己的能力,我下了决定,并为此努力,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并在各项活动中展示了自己的才能。
对于书里所说的信念,我得到了深刻的理解与启示。信念需要事实的支撑,而自己潜在的信念,没有多少人怀疑过。比如说,有的人由于遭受多次考试失利,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被上司批为蠢才,于是认定自己天生能力差,而且无可救药。可是,你有没有怀疑过?你何不想一想你有哪些优点?你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你下次能不能做得更好?或许你可以找到更多的事实证明你之前消极的信念是多么可笑。要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象不到的巨大的潜力,只是你没有发挥出来而已。无论你目前的能力怎样,决不能把自己看得一文不值,否则,你就真的只够格作个减速路突。反之,相信自己,你会很准确的成为你所期许的人。
读完这本书后,我尝试着去运用,対着镜子,深深地吸一口气,抬起头,挺起胸,摆出一副生龙活虎的样子。情绪影响行为,反过来行为影响情绪,果然,我的行为带来了积极的情绪。
读了这本书后,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这是我人生的指南。始终按自己的价值观做事,才能追求到自己期盼的人生,发挥自己巨大的能量。
要想自己改变,可以提高自己的期许,下决心做一个决定,或者只需改变你的形气,用行为改变你的情绪,或者改变你的价值观,改变你的主宰系统,又或者去除你消极的信念,树里起你积极的信念,只要你做得够好,心中的巨人就会被你唤起。
巨人读后感(篇8)
坦白地说,读《唤醒心中的巨人》这本书开始只是为了写读后感的,我看不懂哲学,又不喜欢去看政治经济类的,觉得费劲。励志书就成了个不错的选择,后来看着这本书却不知不觉地被吸引住了。
《唤醒心中的巨人》这本书中,作者从梦想开始,逐步写到影响的力量,情绪的作用,时间的利用,健康与生命,最终向我们提问,也许这也正是作者所经历的一切。他本来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小伙子,26岁时仍然住在仅有10平方米的单身公寓里,洗碗盆也只能在浴缸里洗,生活十分糟糕,前途一片黯淡。然而,自从他发现自己内心所蕴含的巨大潜能后,生活便开始大为改观,逐渐成为一名充满自信的成功者。
人生有时就是这样的,许多的事都是在瞬间就注定的。有些本来看上去很偶然的一件小事,就可能使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发生改变。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都具有非凡的潜在能力,但这种潜能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一种酣睡的状态,它一旦被唤醒,就会做出许多令人惊奇的事情。
然而要想引爆内心潜藏的巨大威力,要靠自尊和自信。因为释放内心能量的关键要靠自尊,有了自尊才能找回自信,才能在逆境中不断调整自己,从而使心中的巨人不被逆境所击垮,使自身的潜能和力量得到充分发挥。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失去自尊和自信时,一切事情都将不再有成功的希望。
书中的作者说:“谁想到数年前所作的决定——今后要全力以赴以不负此生——竟然会带给我如此令人难以置信的结果。”“这个世界上之所以只有极少数的人能成就伟大的事业,乃是因为绝大多数的人不愿意用心,不知道把所拥有的能力好好地运用,以至于一生就此无声无息地结束。”“用心”是对拥有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最好诠释。就像我们大多数人在工作的时候一样,完成一个工作,用心去做和不用心去做那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结果。不用心去做,做事情就效率低下,甚至会出现很多错误,没有乐趣,工作枯燥乏味;用心去做,我们就会有高昂的斗志,能感受到工作的乐趣。
教师这个职业亦是如此。如果我们每天看到的都是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作业、还有手头上忙不完的资料填补;而没有看到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容,没有看到他们成长的足迹,我们就会觉得生活很枯燥,工作也没有乐趣。而这些消极情绪的产生都可能是由于我们没有用心去感受生活、努力工作而造成的。我们只是机械地在完成任务,在敷衍生活,我们蒙蔽了自己的双眼,致使自己看不到沿途那些美丽的风景。
安东尼·罗宾斯的《唤醒心中的巨人》一书,它激励着我们发掘自身的潜能,为我们带来力量,为我们更快地走向成功或者更高的领域指明了方向。
巨人读后感(篇9)
最近读了《巨人的脚步》这本书的第一部分,觉得对自己影响很大,与大家共享读后感受。第一部分讲述的内容是“命运之梦想—决策及目标的制定”,篇首语是“除非有梦想,否则什么也不会发生。”
第一小节:人人都有梦想
每个人在青春年少时都曾经有过很多的梦想,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梦想实现了,但是大部分的梦想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淡忘或放弃了。有时候想想,如果当初这样做,我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可是,回想只是徒劳的,不能带来任何改变,重要的是现在和以后。我希望自己能平安快乐地度过一生,能有一些令自己满意的成绩,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
第二小节:决策决定命运
人生的命运是在一个个决策中塑造出来的,有的时候决策是正确的,有的时候是错误的,即使是错误的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做决策,只是随波逐流。决策的开始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决定,比如:我决定从今天起,每天下班后花半小时总结今天的工作,制定明天的计划,要解决的问题。这样一个决定,当能够持之以恒的坚持,养成习惯,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们的.命运。这样的决策做多了,人生的命运就会不同。
第三小节:信仰的力量让你坚定不移
信仰是一种精神力量,它对我们的行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当你坚信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会朝着实现这件事情的目标去努力、去奋斗,并且是充满激-情的、有斗志的,那这件事情就更加容易实现,相反,如果你对做成一件事不抱希望,或者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那这种思想就会反映在你的行动上,间接影响事情的结果。所以,在对待我们的事业上,如果要取得成功,我们需要树立一种信仰,并为这种信仰付出实际行动,那我们就可以预期自己能够取得的成就。
第四小节:每天做一个改善生活品质的决定
一个改善生活品质的决定,可能很小,比如,我决定今天晚上早睡1个小时,今天我要给我一个很长时间没有联系的高中同学打一通电话。如果真的能够每天做一个这样的决定,那我们的生活也能改变很多。这样的决定,也给我们带来了快乐、朋友、成功。
第七小节:决定做得越多,决策力就越优秀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就拿一件事情来说吧,每次收到部门邮件时,只要是没有明确指定给自己的事,一般就是看过就算了,没有认真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是深入了解一些知识,结果错过了很多有用的东西。从不做决定,以至于自己失去了很多的机会。发现这个问题后,尝试去做一些决定,发现能够很好地锻炼自己的能力,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关注更多事务,拓宽自己的视野。
第八小节:生活中没有失败,只有结果
经验通常是错误判断的结果,这样的说法挺让人意外的,因为我们找工作的时候,用人单位通常比较看重工作经验,我一直以为经验是取得好的成绩的方面,原来竟然是这样的含义。想想也对,从错误中总结经验,才能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我觉得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上也有不少经验,比如:做事情要用心,重视亲情、友情、爱情,用心经营自己的情感世界;以平和的心态、积极的态度面对改变。
第十小节:坚持
这几年的工作中也深深体会到了,不管什么好的想法,最重要的不是开始,而是坚持。而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有一些好的想法,好的决定,都没有坚持下去,如果坚持了,可能今天的我们又会有所不同。坚持的力量是巨大的,滴水穿石,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中国自古以来有不少的励志故事和谚语,都能说明坚持的重要性。在我们的工作中,坚持的结果也是很显而易见的。比如,我们的一个同事,在3年的时间里,每天都坚持在下班后学习专业技术,每天都有一点收获,3年的时间,足以使其领先其他同龄人。认识到这一点,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将更加注意提醒自己,好的想法和决定,贵在坚持。
巨人读后感(篇10)
寒假期间,我读了一本童话,名字叫——《巨人的花园》。阅读完后,使我受益匪浅。
这篇童话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巍峨的巨人有一个美丽的花园,他外出旅行的时候,孩子们就在他的花园里玩,那时花园里到处都是明媚的春色。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是花园显得生机勃勃,鸟语花香。巨人回来后,见到这一场景,大发雷霆,愤怒地将孩子们赶了出去,并在花园周围砌起了围墙,还竖起了“禁止入内”的告示牌。结果,寒冷的冬天降临,北风“呼—呼"地叫着,花园就再也没有往日的辉煌。最后,一个有趣的小男孩让冷酷无情的巨人明白了,唤来寒冬的是巨人那颗冷酷的心。
童话中的巨人是冷酷的,是自私的。这使我想起了一件事。那是一天下午,我正在津津有味地阅读一本书,我的好朋友小美来到我家,见我的书很好看,便对我说:“可以借这本书给我看看吗?”我故意说:“不可以,我没看完呢!”小美低着头失望地回家了。其实,我是已经看完的了,只是舍不得将这么好看的书借给她。当我看完这篇童话之后,我突然明白了做人不能这么自私,比起知错能改的巨人我真是渺小很多。
这篇童话使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只要有爱心,与别人分享快乐,自己才能获得更多的快乐。从此,这本书的内容,就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了。
巨人读后感(篇11)
安东尼·罗宾斯,本书的作者。他是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以及个人、事业和组织问题的协调人,公认的成功学、激励学方面顶尖的大师。接受他咨询和激励的包括美国总统克林顿、南非领导人曼德拉、网坛巨星阿加西、拳王泰森等。他还为美国陆军“激励训练”服务,担任两位英国王室成员的私人顾问和英国谢菲尔德市的首席咨询专家。安东尼、罗宾所说: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有如一位熟睡的巨人,就等我们去唤醒他。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有责任去开发大自然的潜能,只有这样才能拓展我们精彩的人生。
第一:“死脑筋的人相信命运,活脑筋的人则相信机会。”--迪斯雷利
这句话是在书中第一章开篇就被引用的话,看到这句话我们不禁要思考一下我们自己到底是“死脑筋”还是“活脑筋”。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我们还是单纯地在等待命运的安排,包括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生活。
俗话说的好,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把脑筋“活”起来。最令我感同身受的是咱们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以及咱们局“走出去”战略方针。我认为活脑筋就是解放思想的意思,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没做到的,积极学习,充实自己,为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而努力奋斗。
第二:“人生就注定于你作决定的那一刻。”--安东尼·罗宾斯
有了“活脑筋”,我们就有了广阔的思路,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个决定作为成功的指向标。在任何时刻里,都有三个必须作决定的要素主宰着我们的人生,它决定了日后我们的成就,这三个要素分别是:
1、你要决定怎么看。
2、你要决定怎么想。
3、你要决定怎么做。
在这三个主宰人生的要素里并不包括你现在及过去的遭遇,而取决于你对于自己的一切是采取什么样的看法、想法及做法。
但是人生并不是每一个决定都是正确的,我们人生中没有哪个人能免去不做错决定,然而我们并不要因此就不再做决定,而是要不管做了什么样的决定都要保持弹性的心态,看看它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然后从中吸取经验,作为日后做出更佳决定的参考。成功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源自于经验,而经验又源自错误的判断。人生中那些看似错误或痛苦的经验有时候却是最宝贵的,一个人当他成功就容易自得意满,但一个人当他失败时就会戒慎恐惧,从而会好好决定出一条更成功的人生道路。我们必须用心地从所犯的错误中学习,而不是一味自责,否则日后依然会重蹈覆辙。
第三:“人乃为活而生,非为生而生。”--帕斯特纳克
人不是为了生存而活着,而是为了更好地活着而活着。
引用安东尼的话:“请你此刻认真地问问自己:我要怎样过未来的岁月?如果我想过着所企望的明天,那么今天我得怎么做?什么是我长远的目标?我得马上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也许和大多数一样,现在的我们都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着我们的工作,领取每月的薪水,过着每天平淡的生活。但是我觉得人生在世,不应该轻易的满足于现状,应该为了我们更美好的生活去拼搏。但是我们怎么才能有更美好的生活呢?赫胥黎说:“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行”乃是扭转人生最有力的武器。不同的行动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从结果中又可带出新的行动,把我们带向特定的方向,最后就决定了我们的人生。所以我们应该主动地行动起来,主动地去工作,从而努力的去迈向我们自己想要的生活。现在就是要认真做每件事,没做过的是要尝试。想增长经验,锻炼能力不能害怕失败。如果做好了以前没接触过的事并且做得很成功,那会提高自信,涨士气,激励人生不断进取。我们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提高自己:
1、提高期许:改变自我要求,在纸上写下一切不愿接受的事情、一切不愿再忍受的事情,以及一切希望改变的事情。
2、祛除消极信念:人是为了内心感受而活,不是为了寻找快乐就是逃避痛苦,很多时候,我们消极是感觉现在做某件需要付出的辛苦的事情觉得很痛苦,却不想想做成之后那件事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3、改变自己的策略:找一位曾经在自己所希望的方面成功的人士去模仿。
第四:“不是环境创造人,乃是人创造环境。”--迪斯雷利
我一直坚信,决定我们人生的关键不在于所遭逢的环境,而在于我们决定要如何去面对。每个人所处的环境都不一样,如个人的出生家庭,所在的城市,工作的岗位,工作的性质等,这就看我们在各自的环境下做出的努力。自古就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雅之士,所以说环境是不能改变一个有志之人的。我认为人创造环境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如果在一个单位里面,每个人整天想的是勾心斗角,耍小聪明,苦活累活让给别人,那么这个单位工作环境一定是乌烟瘴气,气氛压抑,相信任何一个人在这种工作环境下都不会有好心情。相反,如果每个人都积极工作,积极配合,和睦相处,相互帮助,我相信我们工作的工作环境一定其乐融融,每个人都会心情愉快,工作起来也会事半功倍。
第五:“一切开创性或先发性的行动都蕴含一基本真理,当真心去做之时!上天的祝福也就随之而到。”--哥德
安东尼说:“谁想到数年前所作的决定--今后要全力以赴以不负此生--竟然会带给我如此令人难以置信的结果。”“这个世界上之所以只有极少数的人能成就伟大的事业,乃是因为绝大多数的人不愿意用心,不知道把所拥有的能力好好地运用,以至于一生就此无声无息地结束。”
对,是“用心”,“用心”如一束激光,能够排除一切横亘在面前的障碍。如果你能保不断改进的心,对生活的每一个层面严加要求,就必能开创出不寻常的人生。就像我们大多数人在工作的时候一样,完成一个工作,用心去做和不用心去做那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结果。不用心去做,做事情就效率低下,甚至会出现很多错误,没有乐趣,工作枯燥乏味;用心去做,我们就会有高昂的斗志,能感受到工作的乐趣。
第六:“没有人事先了解自己到底有多大的力量,直到他试过以后才知道。”--哥德
这就是潜能。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但是很多潜能如睡美人般沉睡已久,必须用魔力唤醒他,这种魔力和法宝就是积极心态,就是执着、挑战、热情、奉献、爱心、激情、信赖。
书中讲到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特蕾莎修女给我留下很深印象,她关心贫苦大众,对于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她无能为力,不过她发现,只要对那些穷苦之人伸出援手,他们的痛苦就能减轻,而她自己似乎也获得了救赎。在特蕾莎修女心中,快乐就是涉过烂泥和污水,走进那些肮脏简陋的小屋,拥抱那些身患疟疾和痢疾的瘦弱孩童们。对她来说,奉献就是最高尚的情操,也是人生真正意义所在。拥有积极的心态,唤醒心中沉睡的巨人,就能在最短的时间激发个人无限的潜能,释放能量,改变命运,创造一个全新的未来!
俗话说:“响鼓也要重锤敲。”人生也是如此,总是变幻莫测,付出了不一定都能取得成功,但每个成功者的背后都能看到奋斗者的足迹。人的一生都要经过幼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尽管人们不知道内在的能量何时才能释放出来,但对处在每个年龄段的人来说,惟有珍惜生命,把握好每一天,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从容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就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随时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心中的巨人才能早日被唤醒,我们才能早日走向成功!
巨人读后感(篇12)
接连五天,看完了这本书。虽不至于花三个通宵就看完,倒是有几个晚上看到凌晨一点。不是看困了,而是必须得让自己休息了。我倒是很喜欢这本书的行文节奏的。
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稍微详细一点的印象几乎都已经随着初中的历史课一去不复返了,看书的时候才发觉的——尽管我认为当时的我是很喜欢历史课的,而且那时学得也不算差。时间有时候真的可怕。也可能是因为这本书的节奏甚合我意,这些天一直克制着自己不在中途去额外补习历史知识,随着书里的节奏走。直到看完了,才重新去比较详细地查阅了一战的的历史。
我喜欢这种谈历史的方式。也很喜欢作者虚构出的一些人物。比利、艾瑟尔、茉黛、格雷戈里、沃尔特……尽管,无可厚非,战争是残酷的、人心有时候也很难料,但……
觉得自己不具备深入思考历史与战争的能力。
看完书给自己做晚餐,油、米、鸡蛋、蔬菜……一应俱全,食物充足。这种感激之心——只有鼻塞后才会感激那些呼吸顺畅的时候,只有停水停电时才体会得到水电正常也可成为莫大的幸福。想到卡捷琳娜在那段时间半夜就得出门排队只为一块面包……那只是个缩影。
但每个人都在努力生活。
巨人读后感(篇13)
终于在晨间跑步,做饭开车,甚至呼呼睡觉的碎片时间读完,历时2个月。这部书讲述了一战前后英国,俄国,德国,美国的包括皇室,贵族,工人,政客,如何参与到战争和革命中的经历。同时还有对6个家族,至少几对年轻人婚姻家庭跌宕沉浮的描摹。作者对小细节和大格局的掌控,虚实融合的高超技巧实在令我大为过瘾。
我这个对历史的记忆只保留到历史考试结束,对经济,政治,军事很多问题一直懵懵懂懂的人终于有了一点鲜活的了解,尤其对一战的起因和发展颠覆了我以前的认知,对前苏联列宁时期的专政和大清洗的残酷非常震惊,不过作者似乎对布尔什维克有点偏激。
几对情侣(茉黛和沃尔特,比利和米尔德里德,艾瑟尔和伯尼,杜瓦和罗莎,格雷格利和卡捷琳娜,列夫和奥尔加,菲茨和碧),前5对的组合非常迷人,后2对很灰冷。
书中对大量情节的繁简取舍很有意思,比如对德俄圣诞期间的休战讲了很久,然而再开战后双方士兵的态度没有触及,对德国的战壕详细描述,而对英国重型坦克的应用仅仅一笔带过。交战几方中,奥地利和法国也举足轻重,但是对政府和人民生活没有任何具体阐述。不知是不是原书曾有很多情节,作者最后决定删除了呢?当然少了一两根骨头并不影响故事整体的立体,丰腴,动人
巨人读后感(篇14)
首先被吸引的是本书大局面的掌控的写法,由于本书涉及国家范围较广,作者能有条不紊的即没有漏掉也没有忽略,并且做到对每个地域的描写都那么生动使我非常感动,对一个国家一个时期的描述精简且充分,使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其次,本书对英、法、德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描述,对沙皇俄国的封建帝国主义的描述都非常的详细生动,对于一个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来讲,通过一本书了解资本主义的政府形式,选举方式,人民生活,土地所有权,工厂及工人的社会力量和社会地位,通过通读全文读者能在心里形成一个基本概念,对各同一时期的不同社会形态有一个横向的认识。
另外,本书对一战的从起因到发生到过程及结束的描述能使读者能更全面的认识到一战的本质,通过描述从战争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各个国家从贵族到普通市民的生活状况和意识的变化更形象贴切的分析了战争。
最后,在本文中从沙皇俄国由布尔什维克代替,英国的工党执政的社会变化中读者可以体会到改革与革命的不同,特别是沙皇俄国的工人由底层人民革命后变成无冕的贵族给人的启示,值得我们深深思考。
最最后,本书与我常看的书的特别之处在于作者的角度不是那么强硬,他只是一个如同上帝一般的旁观者,对没种社会形态持相同的态度,即不故意损毁某一政党也不故意歌颂某一组织,也许这正是我们需要的寻求真理的道路!
非常荣幸能读到如此美妙的书,也非常遗憾读到的这么晚
巨人读后感(篇15)
号称是平均三天读完的书,而且受到读者强烈欢迎,评分在9分以上。
我读了两周。。第一周我被那些繁琐的人名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政治关系弄得头晕脑胀,不得不借助思维导图建立架构,并拿出了二战地图。。还重温了历史,所以我认定,一本好书可以让人乐意去温故而知新。
这是一本真实和虚幻重组以后的书,有真实的事件和人物,又有虚构的人物穿插其中。以几个国家的主要人物为主线,以二战为背景,勾勒出在政治利益下,在信仰下,在理想下,几个家族和几个平民的起起伏伏。有强烈的讽刺在里面,比如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建立与堕落,宣扬着自由平等的口号,却把所谓贵族的风气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比如合约国打着打倒侵略者的口号大发战争财,口号的宣传只是愚弄大众的,政府的更迭也只是少部分人的政治游戏,而游戏的资本就是普通人的生命。
战争就是政治游戏,总有清醒者明白其中道理并与之作对,比如艾瑟尔和比利,他们为了理想经历了苦难,最终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世界的改变总需要这些敢于付出的人充当先锋,但也有无奈,比如列夫的哥哥。
人物描写传神,粗鲁的高贵的轻轻几笔淋漓尽致,那个时代很多在现在看来奇葩的思维也传神的表达出来,让人感觉又不可思议又搞笑,但这种思维的变革我想一定付出了很多生命。就好像古希腊提出日心说而上火刑架一样,主导者总是以僵化的思维残酷的镇压新的声音,古代如此,而现在只不过换了一件外套。
总体来说,讽刺政治,但又满怀变革的希望。最后比利的演讲也许就是作者想要传达的精神。
读完有种悲观,好像起起伏伏的人生不过经历了一场‘大人物们’主导的游戏,但也有bug,那就是不服输并为之努力奋斗的精神,也许我们就是下一个比利和艾瑟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