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航天观后感优选14篇

字典 |

2023-07-30 15:52

|

推荐访问

航天观后感

【 liuxue86.com - 观后感 】

  想要更好地掌握这个话题,不妨阅读一下“航天观后感”,这是一篇很棒的作品。对于如何撰写一篇优秀的观后感,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优秀的影视作品往往能够深深触动我们的内心。一篇出色的观后感应该具备独立思考和独特见解。建议您将本文认真收藏起来,以供参考!

航天观后感(篇1)

  神十的太空之旅,三位航天员任务分工有差异,聂海胜是指令长,他和张晓光两名男航天员互为备份,他们都具有飞船驾驶、组合体管理、手动交会对接、以及应急情况下的处置能力。而王亚平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担任这堂太空物理课的主讲。其实,这堂课不是光有主讲就能完成的,三位航天员都得参与。

  这次太空授课的分工,是结合他们每个人在此次飞行中所承担的角色,以及个人的性格特点,作出的决定。聂海胜作为这次飞行任务的指令长,他在整个过程中一方面要配合王亚平做一些演示,更重要是天地之间要有一个始终畅通的联系通道,就是说,一旦有问题的时候,如果指令长发现了问题,要给地面通报;地面发现问题,必要时也要给他通报。那么他在这个过程中是一个关键性的角色。

  二号航行员张晓光在此次授课过程中,他主要负责摄像,这堂课大家能看到的图像清不清楚,主要取决于张晓光的水平发挥。张晓光他对摄像本身在地面就比较感兴趣,拍照,摄像,他有这方面的特长。另外,这40分钟的摄像工作,主要是靠手持摄像机来完成的,而且他是处在失重的情况下。可以想象,这是一个非常累的工作。为什么不找一个固定机位来演示呢?这在实际上是不现实的。在舱内的展示平台的选择,不是想选哪块就能选的,而要根据舱内的布局和现有的条件,来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但舱内的空间又非常有限。所以,这堂课,对担任摄像的航天员,提出了非常高的体力和技术要求,而这些,正是张晓光所擅长的。

  最后来说为什么说王亚平是最适合的主讲人?王亚平属于比较随和的人。而且,相对而言,女性更耐心、更细致一些。王亚平是作为一个女航天员,从形象到她的表述,都比较适合作主讲。

航天观后感(篇2)

  最近,我喜欢上一本书:《军事航天的秘密》。这本书不但对火箭、卫星、航天飞机等航天设备做了详细的介绍,也对航天员的训练及太空生活进行了精彩的描述。读完这本书,可以让你对军事航天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此书中,让我记忆犹新的一章是《我是航天员》。它的描述让我知道了航天人员在太空中的生活十分艰苦,睡觉容易失眠,工作十分辛苦,吃饭没有味道……

  航天员在太空中生活十分艰难,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所以挑选也可谓是万里挑一,训练更是痛苦无比。据说,有一项耐力训练要每天背80千克石块在炎热的沙漠中州30千米。海上生存训练更是要航天员在暴雨天气进行训练,持续6个小时。这要多么坚强的毅力啊!读完这章,我想起了我国乘“神舟5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他说:“航天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同时也是让我们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的工作。”航天员在地面离心机的训练中,身体要承受相当于自身体重8倍的重力。每次训练后,航天员的面部会扭曲变形,眼泪会不由自主夺眶而出。正是航天员艰苦的训练,确保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任务圆满完成。他们值得我们钦佩。

  读完这本书,我认识到:航天飞机的结构精巧,宇宙空间站的宏伟壮观和航天员的艰苦训练……令我十分震撼。当你仰望太空的时候,你一定会对太空迷人的景色产生深深向往!那么了解军事航天的秘密也一定是你的最爱,让我们重视航天、了解航天、热爱航天!

航天观后感(篇3)

  今天,我们全家到南京国展中心看中国载人航天展。

  展厅门前的广场上是一个巨大的整流罩。我们走进展厅,哇!整个展厅都是各时期的火箭模型。有我国最早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还有“长征号”系列火箭,火箭,作为运载工具,能把像卫星这样的航天器送入太空,但仅仅只能一次性使用,费用特高。

  自古以来,人类就想在空中飞翔,载人航天飞行是最令人向往的。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一航天员。在“神舟五号”舱前,我身穿航天服,站在有宇航员提写的“神箭”二字旁留影。

  从载人航天历史图片展中,我了解到世界上第一个航天员,叫加加林,世界上第一名女航天员,叫捷列什科娃,他们都是前苏联人。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是1999年发射的,2003年,“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员踏进宇宙太空的开始,成为世界第三。今年10月,我国又将发射“神舟六号”,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正在飞速发展。

  今天的展览真是太好了,使我获得了许多关于航天的知识,同时,我也为中国的发展感到骄傲。

航天观后感(篇4)

  我时常仰望灿烂的星空,我的脑海里充满了美丽的遐想,中国登上了那些被世人所说的璀璨星空,那漫天星斗都使我们内心一震,那宇宙的神秘莫测都对它们充满了无限好奇。

  安静笼罩地球的巨大星空,温柔地无声无息,从古此今,人们都对宇宙充满了好奇,登上太空,也是世人唯一的期待,中国曾用“土火箭”的方法尝试登上天空,但失败了,宇航员为此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是,中国从不向那神秘莫测的宇宙低头!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世界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人——苏联的加加林乘坐的“东方一号”火箭,成功登上太空,实现了世人近百年来的梦想,随后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乘坐的“阿波罗11号”成功在月球上落地,成为第二个登上太空的国家,可是中国却依旧没有实现这个梦想。

  一位美国航天技术人员曾说:“以中国现有的实力,绐你们十年、二十年,甚至百年都无法达成美国现在的成就”,面对美国的冷嘲热讽,中国没有停止探索如何飞向太空的步伐。1970年4月24日,随着一声巨吼,东方雄狮发射的第一个火箭“长征一号”升空,这是由中国人自主研发的火箭,为探索太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成功了!成为了第三个飞上太空的国家!赞叹声不绝于耳,但中国对探索宇宙的进度还未完成,随着再一次巨响,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和宇航员杨利伟于xx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射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杨利伟成为了当之无愧的“航天英雄”。随后,我国发射了国内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完美地和“神舟八号”对接;xx年“神舟11号”成功发射;xx年“神舟13号”等载人飞船取得多项突破。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翱翔于星辰大海之中当属中国航天人。一代航天人,承载一代梦;一代航天梦,铸就中华魂!

  我作为21世纪的新青年,一定学习这种刻苦钻研,勇敢无畏,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我愿以梦为马,永不负韶华!长大以后也立志为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身。

航天观后感(篇5)

  我读幼儿园时,常喜欢跟着父母一齐看《西游记》,孙悟空那腾云驾雾的本领,使他在人间与仙境之间来去自如,我羡慕极了。常常幻想自我能长出一对翅膀,像小鸟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夜晚,我常梦见自我脚一蹬,就飞到仙境吃仙桃,飞到月宫去玩耍。那又香又甜的梦呀!常使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地告诉爸爸妈妈,他们总是说:“是你夜里在长高,你没有翅膀,怎样能飞上天呢?我多么想长出一对大翅膀来呀!

  我上小学了,老师跟我们讲了一些关于人类上天的故事,又勾起了我的飞天梦。从故事中明白了人类在我父母还没出生前就突现了上天的梦想,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驾驶东方1号飞船,以1小时48分的时间绕地球飞行1圈后安全回到,完成了人类首次太空飞行,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苏联和美国的宇航员不仅仅完成太空行走的任务,而且登上月球,并建立了国际空间站。这时,我的飞天梦变成了航天梦。我多么想到月球上去漫步。看看月球上是否有月宫,宫中是否有美丽的嫦娥仙子和活泼机灵的小玉兔。

  我们的国家,航天技术虽然起步晚,但进步很快,神州七号就是中国国力一个很好的体现。前几天,“神州七号”载着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叔叔绕地球46圈后,于9月28日安全回到,实现了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独立以本国研制的太空飞行器把本国宇航员成功送入太空的国家,我看到那激动人心的出舱镜头,心里是多么自豪。我多想成为一名宇航员,坐着自制的飞船去探索宇宙的奥秘。想着想着,我迷迷糊糊地入睡了,在梦里,我乘着“勇敢飞天号”在星际间穿梭,我看见了美丽的地球表面上那蓝色的海洋,绿色的大地,也看到了寸草不生的沙漠。飞船到月球30分钟后,我就接到了指挥部的出舱命令,我穿上航天服,怀着激动的情绪走出的舱外,去完成这次登月的任务,任务有两项,一是带着两类种子到月球上培育,一类是植物种子,另一类是粮食种子。如果培育成功,它们将使地球上茫茫的沙漠变成绿洲,荒凉的戈壁变成良田,处于饥饿的人们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第二项任务是:在月球上发射一颗能预报地球上自然灾害的卫星,使可怕的海啸不在吞食人类的生命,使四川省汶川县的地震惨景不在重演。我在月球上工作了半年多,成功地完成了任务后,总部命令我回到地球,着陆时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小朋友送我鲜

  花,老师和同学向我招手,爸爸、妈妈也高兴地站在我身旁,我沉浸在无比自豪和幸福中。突然,妈妈把我叫醒了,人虽然醒了,但脑子里全是那充满神奇的航天梦,我把梦告诉了妈妈,还跟妈妈说:“这梦是真的,那该多好呀!”,妈妈说:“孩子,只要你有决心,从此刻开始准备,你的梦才会成真,中国的航天技术在不断发展,不是为了和他人竞争,而是在一步步地进行自我的宇宙探索,更好地为人类作贡献,接下来还要实现登月和建立空间站等目标呢!”,我好奇地问妈妈:“建立空间站有什么作用呢?”“让科学家、宇航员做科学试验的,此刻人类已登上月球,正瞄准火星呢!”妈妈说。我想妈妈说的对,从此刻起,我要坚持锻炼身体,努力学习,为长大后成为一名中国航天员作准备,我要与同行一齐在空间站里共同合作,探索宇宙奥秘,飞到更遥远的星球,实现我的航天梦。

航天观后感(篇6)

  还记得小时候坐飞机时,总会望着机窗外的蓝天白云,内心充满了自豪,因为我终于飞上天了!长大以后才明白,这根本不算什么,宇宙飞船能带我们飞到浩瀚的宇宙,宇航员还能去月球玩呢!从此我便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一名宇航员。

  虽然成为一名宇航员对我来说,还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但是有一天,我却梦到我变成了一名帅气的宇航员,与杨利伟叔叔一同登上了月球。那天我来到了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领取了小号宇航服后,便在杨利伟叔叔的带领下登上了飞船。飞船上应有尽有,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挂在壁上的睡袋。因为空中没有重力,一躺就会漂起来,宇航员只能钻到睡袋里面挂着睡。很快倒数声响起,“10、9、8、7、6……”,只听“轰”的一声,飞船在火箭的推送下升空了!我瞧着窗外那一闪一闪的星星,心情无比激动。总觉得广袤的太空美得惊心动魄,让人无法形容。经过两天的漫长旅行,我们终于到达了月球。我怀揣着兴奋的心情跑出了飞船。谁知月球的引力很小,我只是轻轻一跳,就已经打破了跳高的世界纪录。可是,还没玩多久,我就感觉到四肢无力。杨利伟叔叔告诉我:“这是受太空中压力影响,很正常的,习惯就好了。”我从来没想过,原来成为一名宇航员还要克服身体的各种不适,要习惯种种压力,还真是不容易啊!就在我大发感慨时,陨石探测仪忽然发出了“嘀——嘀——”的声音。杨利伟叔叔大喊道:“一颗陨石正向我们飞来,赶快进入月登车!”我们一上车,叔叔便以最快的速度发动了月登车。车子子弹似地刚冲出去,便听“轰”的一声,陨石砸落在刚才停车的位置。这时,我终于从梦中惊醒,吓出了一身冷汗。

  从梦中醒来,心头沉甸甸的。我忽然明白,作为一名宇航员还要时刻面对各种不可知的危险。于我而言,成为一名宇航员不再仅仅是帅气和好玩,更是意味着伟大和牺牲。此时,我对宇航员的敬意和成为一名宇航员的自豪感更是油然升起,我更加坚定地想成为一名宇航员。今后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带着成为一名航天员的梦想,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插到月球上。

航天观后感(篇7)

  2003年10月15日,我乘坐“神舟5号”飞船开始了中国人征服太空的飞行。

  飞船进入了预计的轨道,我的身体飘飘欲仙,感到十分的不适。过了一会儿,飞船便载着我,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太空。我稍作调整,便立即向九泉发射中心作出报道:“身体状况一切良好,请放心。”接着,我便开始工作了。通过航窗,我看到人类的母亲——地球。那是一个蓝色的球体。它像一个美丽、可爱的少女,身穿着水蓝色的纱衣。地球上的山脉、航道清晰可辨。我再换了一个方向看了天空,我看到了热情奔放的太阳。“哇,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美丽的太阳。”太阳的表面是一片火海,泛着火红的微波,放射着强烈的光芒,仿佛要把人烤焦了似的。飞船快速地飞行着,地球边缘仿佛镶了一道漂亮的金边,景色分外迷人。我还看到了神秘莫测的黑洞,金光灿灿的银河,皎洁明亮的月球……总之,在船舱里我可以大饱眼福了一番。宇宙的美景令我应接不暇,叹为观止。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与激动,拿出微型摄影机,拍下了这些美丽景致。

  此刻,我思绪万千: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也给我的梦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想到这儿,我不禁提起笔,记下了我所有的感受。我把中国和联合国的国旗升起来了,它代表了我们13亿中国人的美好希冀。我想,这次飞行,是一次给我国争气的飞行,无论如何我都要完成好这项神圣的使命,因为它可以拉短了我们和美国之间的距离。这次飞行一旦成功。那么中国在世界可以出人头地了……

  不知不觉,飞船返航了,走出船航的那一刻,我笑了。

航天观后感(篇8)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科学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06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普工作的要求和指示精神,组建科普队伍工作,打造科普传播阵地,完善科普服务体系,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普工作的扎实开展。

  公式少一点,趣味多一点

  一朵颜色鲜艳的花朵在雪白色的“隔热板”上显得可怜娇羞,当306所科研人员举起喷枪在白板底部加热,大家的心被揪起。丁烷火焰高达1200℃,而鲜花却出奇得安然无恙,科普小分队成员介绍,这块耐温隔热性极佳的白色隔热板正是306所制备的气凝胶隔热板。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上一共应用了两种气凝胶材料,分别用来应对极热和极寒环境。”科研人员介绍,“306所研发的气凝胶在密度、耐温性能和隔热性能等方面有先天优势,在火星探测、探月工程、空间站建设等重大工程中都有应用”。

  同样是刚才这朵有惊无险的花朵,成了另一个让人惊叹的实验的主角担当,用她轻如蝉翼的花蕊托起一块如果冻状的气凝胶,花蕊托着气凝胶可随风摇曳,花瓣纤毫未损。据306所科研人员介绍,“气凝胶内部的空气含量可达99%以上,因此气凝胶也是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最轻的固体”,这是气凝胶的又一个特性。

  如何针对气凝胶“轻”的特性进行展示呢?“科普小分队”成员们讨论,可以借用“达摩一苇渡江”的故事,一苇渡江本意是指人的水平境界高,小小芦苇也能用得出神入化,但在这里用气凝胶代指达摩,以花瓣代替芦苇,以此展现气凝胶材料“极致的轻”。

  “航天科普要结合航天工作特点,在严谨的科学表达与受众的理解习惯间找到契合点,尽力避免科普宣传中“公式多、观众少”的尴尬,要做既有热闹也有门道的航天科普,想要做好科普工作,内心要秉持‘一苇渡江’追求。”这是科普小分队成员们心中不约而同的奋斗目标。

  科普,点燃创新的火种

  在航天领域,306所是中国航天科工重点发展的材料研究所,长期走在国家新材料研制的最前沿。

  在306所党委的筑巢引凤、广纳贤才和正确引领,一支富有思想火花和激情的“科普小分队”应运而生。团队成员们多为中国各大名校硕士、博士毕业生,其中,年轻党员占了大多数,他们身上不仅有年轻人拼搏和坚韧,更有新时代年轻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圆满完成本职工作之余,他们腾出时间精力把专业领域的科学知识以一种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方式传播给更多的人,成为了推动306所科普工作的“桥头堡”,同时也为中国航天点燃了一抹“科普亮色”。

  在各类科普活动中,306所的年轻党员热情洋溢,航天科工材料领域的老党员更是游刃有余。中国航天科工材料领域首席专家裴雨辰受北京广播电视台邀请,录制节目《航天器的蝉衣》,现场解说细致、演示生动,视频在各平台浏览量破百万。

  在今年中央美院与伦敦设计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万物生息——后石油时代的材料与设计”展中,306所的作品《凝固的蓝烟》受邀参展,完成了一次航天科技与展览艺术的跨界合作。

  “我们的稿件《高模量碳纤维的“铮铮铁骨”》在新华网的科普频道刊发了!”“能上央媒真是意外的惊喜啊”“转发、点赞、点在看,一键三联动起来”,306所通讯员群里因为一篇被新华网科普频道青睐的稿件欢呼雀跃起来,能把更多航天领域的科普知识写出来、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们感受到“材料改变生活”“航天保家卫国”的魅力,是这支科普小分队最朴实也最华丽的梦想。

  直播授课、制作音频栏目、参加展览、央媒宣传……慢慢地,科研人员普及科学知识,航天知识不再高居神坛、遥不可攀而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科普知识在一场场实验中不在高深莫测,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航天科技形象更加丰富立体。

  “科普工作不只是饱含科学小实验、科学现象和原理、以及知识的传播,它更重大的意义应该是向人们传递一种科学逻辑、科学思维和科学理念,让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更加理性、客观、尊重原理和规律,保持相对独立又严谨的态度和思想,从而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306所党委书记王贵海对科普小分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希望通过306所的科普工作将大科普的理念不断的传播给更多人。

  “中国科技强国的道路,不能指望国外的普罗米修斯为我们带来火种,它注定是一条自主自强的道路。”如果科普是一颗会发芽的种子,那么中国航天科工306所党委正在默默地用实际行动“悉心育苗、厚植沃土、孕育火种”,我们相信在中国,会有很多像航天科工306所这样的“中国土壤”,会给中国科普这颗“火种”提供更多成长的空间和条件。未来,我们有信心看到更多的国人将被科普之光照亮。

航天观后感(篇9)

  鸟的梦想是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翱翔,马的梦想是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自由奔跑,鱼的梦想是在广阔无垠的大海中尽情游荡……我抬头望着深蓝色的天空,思索起自己的梦想——当上一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展望航天历史,万户用椅子和烟花做了一个火箭,虽然失败了,但也打开了航天探索宇宙的新世界。

  20xx年,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着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在太空中首次留下了中国人的身影。20xx年10月16日0时23分,也就是在前三四个月;翟志刚、叶光富、王亚平三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约五百八十二秒脱离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进入预定轨道,入轨六点五小时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三名航天员进入舱内生活。还开展了“天宫课堂”,为我们介绍了舱内的各种神奇现象。他们这种大无畏精神值得我学习,也激发了我探索宇宙的热情。

  有的时候我也常常在想:如果哪一天,我也能飞上太空,探索宇宙那该多好呀。

  探索宇宙,不仅是我的梦想,更是我们国家十几亿人共同的梦想。但每一次成功的航天历史的背后,都是地面上无数的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调试和无数火箭建造者的一丝不苟而造就的,也是我们的航天员每天不停的训练,和对建造火箭的人的信心而造就的。

  少年的航天梦和航天事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为了实现我当航天员的梦想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上课积极发言,多看书,不仅要学习航天员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长大后还要向着航天事业努力进发,为中国的航天事业继续添枝加叶。

  梦想是一块磁铁,吸引我们的好奇心向目标出发;梦想是一座灯塔,让迷路在大海中的船只找到大陆的方向;梦想是一只小船,载着我们向着成功的彼岸进发;梦想也是……我收回了我那想象的思路,看着我书柜上摆着的一艘小火箭,深知我此时还需要多多学习。当然,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难免也有崎岖和坎坷,但我相信,只要自己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前行,就会距离实现我的航天梦越来越近!

航天观后感(篇10)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4年间,全国上百家科研院所的数万名工程技术人员,献身这一规模宏大的载人航天工程,以赤诚之心和顽强拼搏精神共铸中华“神舟”。“神舟”飞天证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神舟精神”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的延续,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生动写照。“神舟精神”堪称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新时代再现,“神舟精神”将伴随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神舟飞天展现蓬勃中国的姿态。“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未来的世界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科技无疑是赢得竞争的关键一环。对于科技的追求,我们从未停下脚步。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今天的航天工程,我们执着于创新发明,尤其是现代中国,更是展现出百花齐放的科技能量,这是蓬勃生命力的体现,是对世界文明进步的巨大贡献。

  神舟飞天表达中国进步的诉求。“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有过惨痛的过往。我们曾经走在世界的前列,曾经是东方的霸主,但我们被封闭愚昧暂时遮住了眼睛,成为世界列强们“待宰的羔羊”。那一段历史刻骨铭心,那一段往事不堪回首;但我们没有因此而沉沦,而是不忘历史,追求进步,负重前行。神舟系列是表达中国追求进步的最有力见证。

  “神舟梦”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航天人的奉献与拼搏,为青年人书写了生动的励志故事,在浩瀚太空熠熠生辉。这才是当代青年的精神图腾,这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所在。每一个青年人都应当感知这种精神,拒绝躺平,积极向上,追逐梦想,奔向梦想中的“星辰大海”。

航天观后感(篇11)

  北京时间__年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__正式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全国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讲课者“神采”飞扬,听课者“梦想”飞扬,“天宫课堂”受到全国大中小学师生和广大收看者的高度赞扬。

  “天宫课堂”,激发起中国人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美妙的声音伴着星光从太空传来,奇妙的画面拥着神秘从天宫走来。“天宫课堂”成功开讲,彰显了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伟大成就,令每个中国人感到骄傲与自豪。目前世界上只有美俄等六家西方航天机构共同建设的国际空间站和中国自主建造的天宫系列空间站两个空间站在运行。而前者日益老化且超期服役,中国空间站则后来居上、全新起步,给全世界带来更多惊喜和赞叹。“天宫课堂”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引导更多人走入科学殿堂。我们感受到科技进步、国家富强所带来的美好和喜悦,最终将沉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从神舟十号到神舟十三号,从天宫一号到天和核心舱,见证了中国航天科技水平的进步与飞跃。这是科技硬实力的展示,也是技术能力成熟的标志。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正是一代代航天人瞄准核心技术领域持续攻关,才有了太空授课的惊喜与精彩。

  “天宫课堂”,激发起中国人民科学精神和爱国热情。中国空间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也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对于激发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弘扬科学精神、热爱航天事业具有特殊意义。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一个接一个的实验项目精彩纷呈,使所有受众人群开阔了眼界,极大地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对未知世界的激情与兴趣,对于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起到了一个引领的作用,在一代人心中播下追逐航天梦想的种子。这次“天宫课堂”通过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展示、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太空转身、浮力消失实验、水膜张力实验、水球光学实验、泡腾片实验,还有天地互动交流,让广大青少年感知到了宇宙的奥秘、体验到了探索的乐趣,增强了他们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中国航天事业的信心与力量,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公开课。

  “天宫课堂”,为教育教学提供鲜活案例和创新借鉴。知物由学。“天宫课堂”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每一个实验都是神秘传奇,每一个解释都是美妙故事。科幻照进现实,浪漫抒写梦想。科学实验展示,让探索梦想飞扬;视频互动交流,让思维梦想飞扬;教室创新拓展,让教育梦想飞扬,天宫课堂本身就是一种教学创新。“太空课堂”虽然只有短短40分钟,但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历史印记,对人生的影响深远持久。通过这堂课,孩子们看到的是人类对未知的求索、科学的力量与魅力,以及星辰大海的壮阔与浪漫。“双减”下如何让课堂教学质量“增”上来,“天宫课堂”开启了中国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曙光,必将迎来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我们的日常教学要努力提高质量,用新颖激励创新,用兴趣增殖志向,激励青年一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刻苦读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梦想无垠,步履不停。让我们站在新的时空坐标上开启新的航程,奔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拥抱更加美好的未来。

航天观后感(篇12)

  在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有着无数颗充满了雄心壮志的中国心。而我也有那么一颗壮志凌云的心。

  每当我有烦恼的时候,我就会安静地欣赏天空,这样,我就会感到空前的平静,忘乎所以,融入这美好而又静谧的天空,而它呢,总能平复我内心起伏的情感波澜,让我重新振作起来,为了明天,为了未来,为了梦想而努力奋斗。因此,我对天空有着一种独特的感觉和幻想。

  仰望星空,一颗颗美丽的星球挂在蓝莹莹的夜空中,闪耀着迷人的光芒,天真无邪地眨着眼睛,似乎能把人的心灵变得空明、纯洁。天空,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似乎那里才是我真正的归宿,是我能够吐露真心的天地,更是我美好的愿望和幻想。我相信你们已经猜出来了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宇航员。

  假如我成为了一名宇航员,我就能在宇宙中尽情地遨游,飞过一颗颗美丽的星球,飞过一片片漂亮的星云,尽情地去领略那洋溢着神秘气息的宇宙的无限风采。我就能为祖国完成一些伟大的科学天文实验,去探索宇宙无穷的奥秘。我还能去探索一些至今都没能解开的谜团:宇宙真的没尽头吗?外星人真的存在吗?黑洞里存在着另一个世界吗?这些都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去探索,去更深入地了解宇宙。

  在举行升旗仪式时,每每听到国歌在我耳边缓缓地响起,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同学们肃立在操场上,对着国旗致敬,我的心就像那红五星的熊熊烈火,燃起那颗充满雄心壮志的报国之心。我就会付出比上次更多的努力,向梦想迈出坚定的一步,为了梦想,勇往直前。

  其实我们都是那茫茫宇宙中小小的星辰,虽然渺小,但是经过不懈努力,终究能散发出绚丽的光彩。

  宇宙,星空,等着我,总有一天我会来见你,实现我的中国航天梦!

  航天精神给我们的感悟2

  小时候,听妈妈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让我感觉太空是那么神奇!晚上,我仰望天空,看着那一闪一闪的小星星,多想自己也能像宇航员那样,驾驶着宇宙飞船,去探索太空的奥秘。我在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断努力着。

  “5、4、3、2、1,点火发射!”“轰”的一声巨响,“宇宙七号”带着我儿时的梦想,像闪电一般划破苍穹,飞向茫茫的宇宙。

  啊,多么神秘而美丽的宇宙啊!土星身上缠绕着一圈一圈的光环五彩缤纷;哈雷彗星晶莹透亮,拖曳着长长的尾巴像一只小蝌蚪在浩瀚的太空中游弋;而我们的地球母亲身着水蓝色纱衣,围绕着太阳公转,与我照面时,我感到它是那么那么慈祥美丽、和蔼可亲。

  经过漫长的太空之旅,“宇宙七号”在月球上缓缓着陆。我打开舱门,激动万分地下了飞船,感觉身体轻飘飘的,仿佛脚下踩着一朵云,似乎微微一用力身子就会飞起来似的。月球表面散发着柔和的银白色的光芒,而天空却黑漆漆的一片,跟在地球上景象实在大不相同。我抬头遥望太空,期待能看到38万公里以外的蓝色“水晶球”。终于,我看到了生命的摇篮地球。那隐隐约约、蜿蜒曲折的纹痕,难道就是我国的宏伟建筑万里长城吗?顿时,一种亲切感甜甜地涌上了心头。

  我来到月球实验基地,取出从地球上带回来的各种种子,希望在月球上特殊条件的影响下,它们的基因发生一些改变,品质变得更加优良,更好地为人类造福。我这次登月的任务之一就是进行太空育种实验。

  “滴滴”一阵急促的闹铃声把我惊醒了。我睁开眼睛,原来是一场梦啊!不过,虽然是一场梦,但我相信在我不懈的努力之下,梦想也并非那么遥不可及!

航天观后感(篇13)

  今天我看了一个关于航天的记录片,让我初步了解了我国的航天发展史。

  20xx年10月16日,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降落在内蒙古空旷的大草原上,听到杨利伟叔叔讲述穿越大气层时,返回舱的舷窗出现裂纹时,我真是既紧张又害怕。

  20xx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载着景海鹏叔叔和陈冬叔叔顺利返回地球。两位航天员出舱之后身体情况良好,这还得多亏了黄伟芬总教头的训练方法。

  20xx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完成了第二步,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完成了第三次交会对接。中国载人航天迈入了第三步,建造空间站,空间站取名天宫

  20xx年4月29日,神舟十二号发射升空。两个月后,三名航天员搭载神舟十二号进入太空,开启了他们为期三个月的太空之旅。

  其实,影片里除了航天员,也有很多的工作人员,光辉背后是很多人的努力。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三号,中国的航天事业是一个质的飞跃,中国航天事来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让我们仰望星空,为中国航天祝福吧!

航天观后感(篇14)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有了梦想才有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也不例外,我有一个航天梦。

  每次听到关于航天的消息,我都会竖起耳朵仔细听。从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卫星的发射成功,到20xx年10月15日杨利伟叔叔在太空飞行,再到20xx年底中国从月球带回了超过2千克的月壤和月岩样本,都是那么的激动人心。听着那一件件了不起的事件我不禁暗暗下定决心,要当宇航员和杨利伟叔叔一样成为一位英雄。

  但是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宇航员呢?我听说首先要考上空军航空大学飞行学院成为飞行员,并且飞行时间超过600小时,无等级事故,在身高和体重上也有严格的要求……想着想着,我便进入了梦乡。

  在梦中,我成为了一名航天员,坐在了“神州三十号”穿着反重力宇航服,平稳地走在飞船之中。突然,我看到了一个发光的东西,后面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一闪而过那是什么呀?哦,原来是一颗彗星呀!好美啊!我又飞到了月球上,月球上到处都是环形岛,我走了下去,忽然感受到了一丝凉意,原来我忘了,太空中是很冷的呀!我又回到了飞船中,想到:不如我去土星上看看那儿是怎样的吧。说着我便开着飞船,前往土星。在土星的外面有许多光环,被称为土星环,有的厚有的薄,每环厚度为10-50米,最厚的不超过150米。我将飞船停好,可没想到的是,我刚伸出去一只脚,就被冻僵了,赶紧关上舱门,离开了这颗寒冷的星球。

  梦醒了,我发现自己躺在了床上,露出了冰冷的脚,先是一阵哈哈大笑,但随后便想到:我不能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做,我要好好学习,像万户一样勇于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像杨利伟叔叔一样勇于飞向太空,像背后默默付出的工作者一样勇于探索与发现……钱学森、邓稼先等无数科学家用了自己毕生的精力放在航天上,我也要学习他们为了梦想而奋斗的决心。

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
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 | 影评 | 读后感

  想了解更多观后感网的资讯,请访问: 观后感

本文来源:https://zw.liuxue86.com/z/5048268.html
延伸阅读
您可以阅读一下“我爸观后感”,或许能为您提供一些帮助。对于如何写作品的观后感,我可以提供一篇范文供参考。观后感可以让我们表达所有的感动和情绪。请注意,以下内容仅供参考,请自行验证其
2023-07-30
在看完一部电影之后,我们会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观看结束后,我们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观后感是对作品情感和艺术魅力的感知和领悟,写自己的观后感,就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内心所想,
2023-07-30
本文将针对“我与地坛观后感”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从不同的角度和面向进行探讨。大家读过哪些作品后的观后感范文呢?优秀的影视作品通常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观后感是对作品中性格塑造和人物
2023-07-30
呈上“戏曲的观后感”的精华读物不容错过,不过写作品名观后感时该找何种角度呢?写观后感能帮助我们回忆作品情节,保留当下感受,通过写观后感我们的文学素养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希望我的回应
2023-07-30
想要了解“流浪地球2观后感”栏目小编为您整理出详细资讯,写好作品名的观后感有哪几个步骤呢?这时我们就需要去用心写好一份观后感,电影给我带来深刻的思考,激发了深沉的思维,未来我们将不
2023-07-30
写一篇观后感,最基本的起点在哪里呢?它不仅仅是一种口号式的表达,更是对态度和思考的反映。通过表达自己的具体感受,我们才能更好地展现观后感的主旨。如果你正在苦恼该如何写观后感,那不妨
2023-06-06
感恩教育观后感篇1今天早晨,我收看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老师主讲的《中小学生感恩教育》,它令我受益匪浅,感动之余,也提升了自己的修养。节目主要讲了三个方面,一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
2023-05-19
本篇文章是由小编精心制作,观后感将会满足您的需求。我们相信您将会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优秀的电影会在我们心中长久地留下印记,因为它们往往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我们应该对电影进行理性
2023-05-14
这是一篇非常好的“恶意观后感”网络文章,值得大家一读。电影与书籍相比,有时会更加难忘,因为它们不仅可以让我们获得感悟,还可以让我们慢慢成长。观后感是一种综合性思考和表达的方式,我们
2023-06-04
征文观后感【篇1】在这个寒假中我读了不少书,其中令我感触很深的还要数《汤姆叔叔的小屋》。刚拿到手时,觉得自己已经看过了,便放到一旁。可是听老师提起这本书时,主要内容竟然与我归纳的截
2023-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