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话剧观后感怎么写集锦13篇

字典 |

2023-08-15 19:23

|

推荐访问

话剧观后感

【 liuxue86.com - 观后感 】

  你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观后感吗?那些经典的影视片段往往让人难以忘怀,其中的情节更是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因此,我们可以借助这些情节来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从作品中所领悟到的道理和思想。写观后感的过程可以让我们不断反思和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找到的关于“话剧观后感怎么写”的相关资料,希望您能够尽情品味这篇令人震撼的文章!

话剧观后感怎么写 篇1

  《我们的小镇》是美国作家桑顿怀尔德的作品,据称是张爱玲最推崇的剧作之一。没想到的是:此剧竟是采用实验戏剧的风格,它完全不同于大家熟悉的演员台上表演,观众台下观看的传统演绎方式。而是有一个全知的人物作为视角,不断提醒你站在舞台之外,拷问剧中人的生活,剧中情节的进行由全知视角带领观众不断提出问题,所以会有让现场观众参与其中的环节,然后通过一段情节试图解答。频繁的让局外人打断显然不符一般观众的审美习惯,结果130分钟的话剧只有一半的人坚持看完。但我反而有点喜欢,原因大致如下:

  1、全知视角的出现不断提醒我们正在进行的是戏剧演出,是审美鉴赏,注意到剧中的对话、人物表情、性格等。

  2、话剧或其他舞台艺术同样是一种思想的表达,不仅仅是娱乐之用。他提出问题引导观众对生活、生命思索,完成了艺术的形而上功能,虽过于直白但强于“神马都是浮云”。

  3、话剧的情节根据全知视角的提示,抢先于观众的思考,攫取生活片段集中展示对问题的解答。生活的平凡琐碎顿时有了意义的承托,与自己生活亦如是。

话剧观后感怎么写 篇2

  《立秋》观后感:商业诚信

  《立秋》去年就火了,但是由于是话剧,也由于工作忙,再加上报纸上大规模的**和炒作,并没有引起我的兴趣。今年10月份,**台《面对面》栏目请国内几个大企业的老总谈商业的诚信,《立秋》里的两个主要演员也参加,看了几个片段,感动得竟然掉了泪。说句实在话,目前能让我掉泪的作品极少。

  所以专门去音像商店**买了一套正版的碟,前天中午用两个多小时看了一遍,泪水止不住地流啊!的确是一部难得的艺术作品,所以建议更多的人看一看,将会学到更多做人的道理!

  《立秋》观后感:一人一业

  看完这部话剧,一只回响在耳边的是“天地一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勤奋,敬业,谨慎,诚信”。这句话,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是有相当大的教育意义的,我觉得起码对我身边的人是这样的。

  有的人,上了大学,便不知何为勤奋,忽然想起初中老师的一句话“高中牛,大学猪”,没有了老师家长的管制,已成年的我们却没有丝毫的自觉,逃课,迟到,不胜枚举。敬业?我们目前的业是什么,学习,还是部门工作?

  学生干部,学生干部,总是学生在前,干部在后,但很多学生都把中小学颠倒了,他可以熬夜甚至通宵系班,然后经常睡在教室里。

  《立秋》观后感:错过

  如果你后来知道你因为拒绝而错过了精彩的演出:立秋,我不知道我有多抱歉。幸运的是,我后来从一个姐姐那里买了两张票。非常感谢你,

  到场后已经演到第二场,但立秋给我的感动和震撼丝毫不减,眼泪几欲夺眶而出。那么多的是是非非,感情曲折,很难想象在2个小时内表现的那么细致,舞台布置也不错,几乎以假乱真,至少乱了我的眼睛,平生第一次看话剧氛围传统、严肃,故事节奏紧张有序,像过电影一样,一幕幕,全剧2条线索交叉而行,一方面曾经辉煌一时的丰德票号,在**初年时局动荡、国运衰微的形势下,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最终由盛而衰,另一方面就是瑶琴的婚事,在立秋这天,指腹为婚的男子出口留学之后要跳出旧时代的爱情,在绣楼苦等了六年的瑶琴下了绣楼后走向新的开始。

话剧观后感怎么写 篇3

  去南京期间,在朋友的热情邀请下,瞻仰了雨花台烈士陵园,实在是很受教育,不虚此行。

  南京雨花台原本是江南著名的风景区,明清时代被列入“金陵十八景”。然而从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这里成为国民党屠杀共产党人及爱国志士的主刑场。这二十二年中,约有近十万的共产党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革命的志士、爱国人士在此被杀害,壮烈牺牲,这里撒满了烈士们的鲜血。1949年12月12日,南京市第一届第二次人民代表会议作出建设雨花台烈士陵园的决议。雨花台开始全面绿化造林、修建道路的工作。1950年建起了奠基纪念碑,在烈士殉难处建立了纪念性标志。1984年4月破土兴建雨花台烈士纪念馆,1988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据说以前雨花台烈士陵园也是收门票的,但现在已经免费开放,供群众缅怀为国捐躯的烈士们。雨花台的建筑古朴典雅,简洁庄重,具有民族风格,

  走进白色花岗岩墙面的雨花台纪念馆,展厅陈列的烈士大多非常年轻,牺牲时平均年龄不足30岁,有些还没有结婚甚至没有恋爱过,年龄最小的烈士是年仅16岁的袁咨桐,他在临刑前一天,在一张自己的照片背面写下了“永别人世”的绝笔,这张斑驳的相片如今陈列在展馆里。170位烈士中,约有60%受过良好教育,从介绍和留下来的照片看家境优越,很多都是名牌大学毕业:著名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许包野烈士曾留德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施滉烈士当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硕士学位。英名榜上有2401位烈士,还有许许多多不知名的烈士们长眠在这里 。

话剧观后感怎么写 篇4

  曹禺的剧作《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中极为成功的著作之一。作者以其卓越的艺术表现力,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前景,并对没落和死亡的阶级进行了强烈的阶露和批判。《雷雨》是一部艺术结构精巧的作品,它的戏剧冲突非常集中,在该剧的第二幕中,有充分的体现。

  在《雷雨》第二幕中,鲁周两家三十年的新仇旧恨得到集中的反映。第二幕的前半部分,是周朴园和侍萍之间的“相认”。她一上台就认出了周朴园,但周朴园不认她。

  于是,这种一明一暗的关系,一下子就扣住了读者的心,从周朴园那些发号施令、居高临下的语言以及当他怀念起侍萍时的“沉吟”、“苦痛”的表情中,不难看出他是个地位高、权势大的“尊者”,而且似乎是个多情的人物,在侍萍的话里,也可以发现,她虽然看透了周朴园,却因为本性的正直善良,仍希望周朴园能认出她。看来,好像两方面冲突不起来了。然而,周朴园的情感毕竟是虚伪的。

  当他发现侍萍还活着,很可能会影响他的名誉、地位时,他始则厉声斥问侍萍“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继则用巨额支票收买侍萍,企图以他认为是万能的金钱打动侍萍,周朴园虚伪、冷酷的面貌至此暴露无遗。

  可是,侍萍是有骨气的。她看也没看,就将支票撕得粉碎,说:“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

  明告周朴园:金钱弥补不了罪过!表现出对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蔑视。

  四平与周朴园的冲突,反映了被侮辱、被破坏的下层人民与剥削阶级势力的斗争。下半场,鲁大海的出现引发了工人阶级与封建资产阶级的冲突。

  鲁大海站在周朴园面前,父子不相认。因为鲁大海直接威胁到周朴园的切身利益和封建资产阶级代表的根本利益。周朴园对鲁大海没有也不可能有父子之情,只有压迫的欲望和阶级的仇恨。

  欺诈,行不通,只好撕下伪善的面目,恶狠狠地训斥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和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鲁大海则是满怀阶级仇恨,单刀直入地揭露周朴园:

  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人!”“你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两百个小工!

  ”“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在激烈紧张的戏剧冲突中,人物短短的对话,就使我们看到了周朴园镇-压工人罢工手段的毒辣,发家史的罪恶;看到了他狡诈、残忍的嘴脸;也使我们看到了鲁大海坚定的立场,不屈的斗争精神。

  在这一幕戏中,充满了人物间不可避免的冲突,在特定的环境中,过去和现在的矛盾交汇、连贯在一起。这样,使得人物的形象“立”了起来,并紧凑地写出了三十多年来的变迁,展现了两代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

  从根本上说,它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上层社会的腐败和罪恶。《雷雨》这部不朽的现实主义名著,在过去,控诉、揭露出资产阶级的罪恶本质;现在,仍起着教育青年后代认识黑暗制度的作用。其优美的艺境也被许多戏剧创作者借鉴。

话剧观后感怎么写 篇5

  也许正是因为太符合预期了,第一幕给人的感觉平平淡淡,幕间休息时我脑海里甚至出现了“不过如此”几个字,什么吓破胆的说法应该只是噱头吧,我暗自揣测。

  现在,我坐在电脑前写评论,回想当时的这些想法。我禁不住怀疑导演打算把第一幕设计得如此平淡,因为我在第一幕完全不害怕,在第二幕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第二幕的开头依然是符合预期的,每当有人落单,或者许久没有动弹,就是已经惨遭杀害,直到那个点着蜡烛的夜晚。

  这个夜晚的营造,首先要给灯光点赞,微弱的烛光,晃动的人影,本来就让人感到无比压抑,而所有角色面对面坐在一起,每个人都十分警惕,似乎也让**钻不了空子。按照其他侦探**里俗套的情节,总会有一个人因为种种原因离开其他人,随后立刻遇难,然而这一次,剧情没有按照我的预期来发展,中途离开众人的人无一受害,看起来,似乎**陷入了窘境。

  实际上,**并未陷入窘境,是我们这些观众陷入了迷惑,就在我们不解的时候,一声凄厉的惨叫划破了天际,它是如此突然,简直叫人魂飞魄散,我觉得那一刻我的心脏似乎有几秒都停止了跳动,等我回过神了,才发现我的双手正紧紧地捂着自己的耳朵,舞台上此时也一片漆黑,观众席里也是一阵骚动,显然大家都吓得不轻。不同的是这次,导演没有给我们反应的时间,就在我们还惊魂未定,甚至观众席都还没有安静下来的时候,随着一声惊雷,闪电照亮了舞台——那个让我们等待、猜测了许久的受害人已经变成了一具尸体。

  经历了这一吓,我的神经在后面的演出中一直绷得紧紧的,而剧中的角色也都濒临崩溃,仅存的三个人互相猜忌着、争吵着,他们死死地盯着仅存的三个印第安小男孩塑像,生怕其中哪一个会突然破碎,自己的生命也会随之消逝。然而恐惧阻挡不了死神的脚步,没过多久,舞台上就剩下了最后两个人。

  阿加莎不愧为大师级的**家,将一对情愫暗生的准情侣留作最后的两个受害者,这实在是太精彩了,两个人谁都以为对方是那个幕后**,却又不敢相信这一判断,而观众也在此刻再度陷入了迷茫,到底谁是**?谁又将最后一个死去?

  >故事向前发展,仅剩的两个角色开始厮杀,剧情似乎又开始进入了既定的轨道:**肯定藏在二人之外,在前面的死者中,通过装死掩藏自己,等只剩最后一人时,他便会现身杀害最后一个人。任何一个读过足够多侦探**的人都可以在这个时候把这些情节写在脑海里,但一部受欢迎的戏剧就不会那么平庸了。

  我的猜测只对了一半,**的确是在二人之外,也的确是通过装死让自己隐藏在前八位受害者中,但我没想到的是,当只剩一人时,这位**却没有立刻献身,取而代之的是舞台**猛然垂下的绳索,和阴森森的诵读声——“一个印地安小男孩,归去来兮只一人;悬梁自尽了此生,一个也不剩”——这副图景是如此的恐怖,诺大的舞台**,一条孤零零的绳索,阴森的童谣,还有神经错乱,自己爬向套索的受害人,这画面实在让人脊背发凉,汗毛直立。说实话,最后**得意忘形地现身时,我反倒是松了一口气,因为**的杀人犯,比起套索和童谣,实在是有血有肉得多了,他再怎么残暴凶恶,起码气氛不再压抑了。

  当谢幕的**响起时,我还摸得到自己身上的鸡皮疙瘩,听得到自己砰砰的心跳,一个人看这样的戏码,实在是有着不小的压力,所幸,剧组非常地周到,连谢幕也经过了精心的设计,诙谐活泼的谢幕让我的神经迅速地恢复了过来,从戏里回到了现实,这安全、温馨、和谐的现实。

话剧观后感怎么写 篇6

  淑宁白花镇,四川省宜宾市的一个小乡镇,如同中国的其它小镇一样,她只是一个传统而普通的乡镇,这里有纯朴的乡民,有幽静的小山,有潺潺的溪水,还有那悠悠飘香的竹林。

  这个镇上有一个地主家庭。房东李鸿绪是一位自学成才的中医。他的妻子是个贤惠的女人。自从他们结婚以来,这对夫妇的爱与日俱增。他们生了六个孩子。所以,1905年,他们的第七个孩子出生了,一个女孩,我的主人。她是受尽家人宠爱的小女儿,父母兄妹亲切的唤她为“幺妹”,而我更喜欢她字,“淑宁”。

  主人就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有着还不错的家底,有着对她无尽宠爱的家人,我很开心也很庆幸,我多么希望日子能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下去。

  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心爱的**长大了,但她似乎变得越来越调皮,而恶作剧的源头来自于她的大嫂。大姐夫郑祐之是一个革命者,他常常教给主人他的革命理念,送了主人去念书,甚至推荐她入黄埔军校。我很高兴因为他,大师可以学习知识,变得更加优雅美丽,但我不喜欢他。

  所以一个活泼可爱的女人,那些革命的艰辛不应该由她来承担,一个有爱心的丈夫,孝顺的孩子,完整的家庭和平静的生活,这些都是她最好的归属。可她却挑起重担,而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去不断的反抗家人、反抗习俗、反抗她眼中的封建势力,然后被家人关禁闭,被学校开除,被乡绅们排挤,我什么也做不了,只能跟着她的脚步。可我不明白,她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1928年,主人和达邦在莫斯科结婚了。我知道,主人和他在一起很幸福,他们常常一起在图书馆学习,一起在莫斯科的夜晚散步,一起看莫斯科的星空,我想,这可能是她最美好的时光,美好的让我以为这就是她最想要的生活,这就是她最后的追求。可就在这年的冬天,她要离开她心爱的达邦,独自带着肚子里的孩子回国去执行组织给她的秘密任务。

  “淑宁,你如果告诉组织你怀着孩子,他们就不会让你现在回国去执行任务的。或者,回避,让我们先生孩子回中国。这不是两全其美。”我看见了达邦脸上的担忧和不舍,可最后达邦还是尊重主人的选择。

  那一瞬间,我开始不喜欢达邦了,他为什么不拦住主人,让主人怀着孩子独自去面对国内的豺狼虎豹,我不明白。

  主人的孩子生下来了,是个男孩儿,他叫“宁儿”,圆圆胖胖的很是招人喜爱。“宁儿”可能是“淑宁”的宁,也可能是“安宁”的宁。可不管是哪个“宁”,他从一生下来就跟着主人日夜奔波,连一顶亲娘绣的虎头帽都没有,可怜我的宁儿。

  1931年,主人再次为了组织任务抛下宁儿去了东北,可我知道,主人的心中是爱极了她的宁儿的。晚上睡觉前,主人会拿出她和宁儿仅有的一张**,在微弱的灯光下仔细地看着,一遍又一遍地抚摸**号上的小男人,看着眼泪流下来。他睡着时时在梦里念着“宁儿”,一声声,有爱怜,有自责,折磨着我,也折磨着她自己。

  我问她为什么不带宁儿去达邦,但她听不见。

  1935年11月,在东北,主人受重伤。我亲眼看到子弹穿过主人的大腿,溅了一点血,我的眼睛有点迷茫。日本人将她带走了,她在刑室里受尽折磨,那些日本人为了套取信息,威胁主人如果她不说,就将竹签钉进她的指甲,可主人的手指不能毁,那双手是她的最爱,那双手写过字,翻过书,为达邦做过饭,还有哥哥的竹叶图,宁儿的虎头帽等着她去绣。

  我挣扎着,想夺过那竹签,可我无能为力,于是我喊着叫着“主人,快说!快说!你告诉他吧。

  ”主人闭着眼,一脸沉醉,轻轻呓语“竹签?我似乎闻到了家乡的竹叶香了。”回答她的,是日本人特制的刑具,而不是家乡的翠翠绿绿的竹。

  我咬碎了牙,一方面恨不得自己去代替主人受那些惨无人道的酷刑,一方面恨不得将那些日本人剥皮抽筋,可怕疼怕得紧的主人依旧咬紧牙关一声不吭。

  后来,主人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我甚至想,**,你应该这样死去。当你死后,你不会感到这些折磨工具的痛苦。天不遂人愿,日本人将她送进了医院进行**,在这里,她遇见了两个和她一样的人,于是他们决定帮助主人逃离,这让我在黑暗中看见了一丝光明,可最终他们还是被日本人抓了回去。日本人继续折磨她,看着她身上下没有好肉,我的心似乎被紧紧地抓住了。

  许是日本人,她只道自己无法从口中得到有用的信息,所以他让她在中国共产党上签字,并承诺只要她签字,她就会和家人团聚。我心里又重新燃起了希望,我不停的对主人说,主人,你快签吧,签吧,签了你就可以回家了,再也不用受这刑具的折磨,你正值青春年华,不能就这样死去,达邦和宁儿还在家里等着你呢。她听不到,她在***上写了一首诗“誓志为人不为家,跨江渡海走天涯。

  男儿若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可我不明白,主人你为什么要放弃这个活着回家和家人团聚的机会。

  1936年8月1日,**临终前给宁儿写了一封信。她说她是一个称职的革命家,但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我跟着她一步步走向刑场,快要死了,却莫名其妙地感到心平气和,我不明白。

  “砰”我看到了主人脸上的笑容,有点自豪,又有点释然,像是家乡翠翠绿绿的修竹,我突然明白了主人一直以来的执拗是为了什么,忍受和爱人、家人、骨肉的分离之痛是为了什么,受尽日本人的折磨是为了什么。因为你是一名中国人!亲爱的主人,我很欢喜能做你的影子,我果然很喜欢你的字,“淑宁”“淑宁”,你做到了自己“淑”,给了人民“宁”。

话剧观后感怎么写 篇7

  国家大剧院话剧《简·爱》是根据夏洛蒂·勃朗特同名的文学经典原著改编,在国内话剧舞台的首版演绎。以下是关于《简爱》剧集内容的读后,欢迎阅读!

  话剧《简爱》,两个半小时,袁泉的演出真的很出彩,看着以前的经典又搬上舞台,虽然很早以前看过**,知道剧情,但是还是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受。简爱的坚强、耐心、逆境依然不放弃希望,努力向上,向上生活。她的勇敢和坚定一直是读者喜爱她的原因。

  现在,带着自己的阅历重新**,有着另外的感触。

  从头到尾看下来,最让我眼泪汪汪的就是在教堂,所有真相全部别揭穿的那一幕。

  那一幕,看到了罗切斯特的绝望。他在父亲的安排下娶了妻子。不过,婚后他发现妻子是个严重的精神病患者。夫妻之间唯一亲密的拥抱是,精神病患者的妻子把他撞倒,像只野狗一样咬了他的脖子。因为同情和责任,他把他关起来,派人来照顾他。

  这是怎样难以启齿的婚姻,他对亲情失望,对爱情的绝望,甚至对自己的未来也看不到希望。除了家庭留下的巨大财富和社会地位,什么都没有。据说钱是最真实的东西,但是如果一个人的生命中只剩下钱,那是什么意思呢?精神世界的空虚和孤独是没有多少钱的。

  最后,他遇道了简爱。他知道什么是爱,开始害怕失去。他甚至愿意用这一切来交换这种感觉,只要简爱在他身边。

  那一幕,看到了简爱的无奈。她幼年父母双亡的童年,她在舅妈家寄人篱下遭受虐待的童年,她在孤儿院保守欺凌,受尽折磨的童年……终于,有一个人不歧视她,甚至深深的爱着她。终于有一次,他离自己的幸福那样的近,近的触手可及。

  她愿意跨越他们之间由财富、地位和世俗构成的鸿沟。然而当她知道罗切斯特结过婚,有一个妻子的时候,她木讷的只能呆在那里,呆呆的,沉默的,连眼泪都留的那么悄无声息。她不能让自己嫁给一个已婚男人,她不能让自己委屈自己,谦卑地爱他。

  然后她选择了离开,哪怕爱的那样的深沉。那一刻,我感到很难过,那是一种爱不能爱的无奈,那是一把叫尊严的刀刺进了一颗叫爱的心,窒息的痛苦。

话剧观后感怎么写 篇8

  我看过焦晃演的《钦差大臣》,北京人艺的《茶馆》、《蔡文姬》、《小井胡同》、《甲子园》、《窝头会馆》等,七八部吧。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怀疑》这样的剧目,让我感觉与当代对接起来了。这非常难得,尤其在这个“戏剧是自由的”只能作为目标的时代。

  坦率地说,像《甲子园》这种在最后来一番歌功颂德的剧,没的让人恶心。北京人艺要是有能耐应该给《茶馆》加个第四幕,都不用动太多脑子,前三部的套路都不用变,具体情节从《天注定》里面随便拿过来一段就可以。批判、反思、怀疑才应该是戏剧或者艺术的使命和天职(此处可以加一个“之一”)难道不是吗?

  歌功颂德算哪门子的艺术?!

  扯远了。最后,我要对”非职”的成员们致以由衷的敬佩。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我要说,“非职”成员们这种追求人生各种可能性的生活,是多麽值得过啊! 《>》

话剧观后感怎么写 篇9

  话剧指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到中国。以下是收集的话剧观后感,欢迎查看!

  学生话剧《地质师》观后感

  《地质师》是我今年看的第二部由学生主演的话剧,八月份的时候在胜利剧院看了由黄岳杰老师指导的《雷雨》,黄老师把《雷雨》中“左翼”的部分都抹去了,以感情戏为主,所以那部话剧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剧情改的特别好,情节紧凑,一气呵成。《雷雨》是部家喻户晓的作品,对故事情节我们都略知一二,可《地质师》我只知道是部正剧,对情节一无所知,看了宣传册的故事简介之后,感觉这种故事应该对我们这种年轻人没什么吸引力吧,时代也比较久远。抱着欣赏浙江传媒学院表演系学生演技的目的去看了这部话剧,看完之后,我发觉吸引我的还是剧情。

  有趣的戏剧,在某种程度上,使不流畅的表演看起来不那么尴尬。

  演出结束后,桂迎老师回应了学生们的几声笑声。她说她能理解为什么学生们对演员的对话感到好笑,因为他们肯定不相信这样的人怎么会存在。后来,她强调这个故事是根据真事是件改编的。那个时代,有一大批年轻人愿意为祖国的石油工业付出青春。桂迎老师的语气很感人,在台上我也听到了一些激动的声音,我想那个时代已经不远了。

  每个年代的年轻人都是热血澎湃,都有情怀,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已。或许时代会变化,但是“美好”——作为人类社会推崇的主流价值观会一直存在,八零九零的我们也依旧有属于我们的“骆驼”牵引着,走向阳光。

  《地质师》讲述了六十年代北京一群石油地质专业毕业生的人生故事。女一号卢敬,成绩优异,心地善良,性格温婉,一心想和昔日的同学一起奔赴一线工作,但却被安排做了一名地质专业的老师。她深受两位主演洛明和罗大生的喜爱。很明显,她更爱洛明,但洛明更爱石油工业。

  在命运的安排下,罗大生利用洛明的学术成就,调回北京,在那里他很愿意得到美,但20多年来他一直被美折磨着。回京后的工作也做的不是很开心,终日如陀螺般忙碌,却毫无建树。洛明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热爱石油工业甚至一生,最终成为中国著名的石油地质学家,但他的婚姻生活却相对平淡。用他自己的话说:

  结婚嘛,不就找个人过日子。同学刘仁命运颇为坎坷甚至是凄惨,不幸因伤残疾,但幸运的是妻子曲丹对他不离不弃,俩人相依为命,谱写真挚的爱情。

  除了这些主要演员以外,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有那位邮递员,她是个勤恳踏实的好工人,工作态度热情饱满,退休时依然对这份工作充满了依依不舍之情。我觉得她才是最能代表那个年代的普通人。她反映了某种阶层的固化,她是接了妈妈的班成了邮递员,她的孩子又接了她的班,在这个岗位上重复着生活。

  我想那个时代的人就是这样。她们生活在制度中,有报酬,她们真诚而热情。处在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浪潮之下,那一代工人身上更多的都是“集体”的痕迹。

  既然我想看他们一开始的表演,让我谈谈我对演员表演的感受。

  总体来说,我觉得人物特点表现的都有,但是不够精彩,台词功底没看出来是专业的,男生演的比女生好。在老年人物的扮演上,除了罗大生和洛明,我觉得只有他俩演出了老年人的气质和人物该有的内心戏,其余诸位感觉变化不大。比如,铁英的年龄跨度是从二十多岁到五十多岁,可我在那个姑娘笑靥如花的脸庞上,没看出太多的差异。

  人物特点鲜明的刘仁,他是很爱耍宝的人,但是演员似乎耍的不够贫,台词讲的也不顺溜,没有把刘仁的特点表现出来。刘仁的性格是属于比较倔强的,又面临了人生的巨变,从一个活泼好动的青年变成了一个终日与轮椅为伴的人,他老年时的状态其实是该有些落魄和无奈的,但是我只看到演员抖动的“帕金森”手,在眼神里未捕捉到那种该有的情绪。还有洛明,中老年时期的演绎比青年时期更出彩一些,可能是宽大的军大衣把男主角有些发胖的体型遮掩了。

  舞台布置,基本还是还原了那个时代。道具、**和灯光,我觉得都还不错,毕竟是毕业大戏,四年的学***这一出戏展示,学生们都很用心。军绿色的球鞋、肥硕的棉裤、水瓶茶缸,满满的八十年代风貌。

  贯穿整个话剧的**也很流畅,为幕后人员点赞。悠扬的长笛恰当的舒缓了剧情的节奏。灯光的调度我也没看出什么缺点。

  毕竟,我看的话剧也不多,懂得也不多。

  《地质师》,我感受最深的是命运的无常。面对不断变化的命运,我们每个人都像蜉蝣一样渺小,时间总是在我们身上留下印记。剧目开始前那个扎着两个麻花辫子青春俏丽的姑娘,恍惚间,岁月就给了她满头白发,容颜不再。

  三十年的人生故事集中在一部短剧里,让人不禁感到些许凄凉。同样的学***,有人安安稳稳当了一辈子教师,生活无忧无虑,但还是留下了遗憾;有人成了残疾,却收获了真挚的爱情;有人看似得到了爱情和事业,但内心却饱受折磨;有的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么多故事交织在一起,很有趣,值得回忆。

  上帝对每个人都公平,生活中没有所谓的赢家,因为你永远无法赢得命运。

  话剧《活着》观后感

  天雷阵雨下,脚下涉水,但这并没有冲淡我们的兴奋和向往的心情。我很少欣赏这出戏剧。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这部明星剧。黄渤和袁泉都是我最喜欢的演员,但是**演员的现场表演还是令人兴奋和期待的。

  进入剧场,不得不说现在我国的演出市场真是红红火火,不仅很多消费者都有很高的需求,而且演艺市场的品牌意识和市场营销意识也很值得赞叹,仅从娱乐衍生产品的销售可见一斑。

  《活着》是一部很经典的**,也广受导演们的青睐。光是我就看过两个改变的版本。与电影不同,话剧的舞台形式对**的展现存在局限,但是对这种局限的解释和处理恰恰成为话剧的可看之点。

  观众甚至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判断导演的意图、布景的用意、演员动作的内涵,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话剧广受大家喜爱的原因之一吧。

  看过电影《活着》之后,我曾经感触良多。因此话剧《活着》并没有让我太过激动和感伤。可以说,导演和编剧的更迭,使该剧在苦难中快乐,在苦难中快乐。

  正像明信片上所写:“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有所感触。而未经历过战争、革命和运动的我们这一代,只有靠艺术家的诠释来感受。

  我从《活着》中看到了珍惜:当人们富贵时不会在意钱财的增多,因为这对于富人来说,边际效用已经递减,钱财不会给富人带来更多的快乐,因为快乐也开始边际效用递减。而当富人成为穷人,巨大落差带来的挫折历练了原本不能理解穷人的富人,这时一分一厘的钱财也会带来快乐,甚至精神的满足、亲人的团聚等非物质的财富会带来更多富人以前不屑一顾的快乐,这份快乐叫做“珍惜”。

  我从《活着》中看到了坚持:剧中主人公福贵借用战友的话说,“如果你不想死,你就死不了”。是啊,很多的事情,坚持坚持再坚持,时间会解决一切问题,她会让你忘掉忧伤、度过恐慌,所以一定要坚持,因为只有坚持的活着,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希望。

  我从《活着》中看到了人生命之常态,那就是乐极生悲、否极泰来:生命中波峰和波谷是交替存在的,每个生命都会经历各样的快乐与痛苦,快乐不会一直乐,痛苦也不会一直苦,它们就像过山车一样交替上升和下降,交替主宰生命中某段时光,所以当快乐来临时你不要乐极生悲,当痛苦将至时要想到否极泰来,人生经历的越多,你就越坚强越成熟越淡然越潇洒,你的人生也就越丰富越饱满。

  尽管这是我事先看到的情节,我还是流下了眼泪。毕竟人的一生世事难料,太多痛苦和挫折集中于主角身上,让人从中体味生命之不易、生活之艰难、命运之多舛、幸福之难得。所以什么是幸福?

  虽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触,但幸福一定与奋斗之后的、患难之后的珍惜相关。

  让我们好好活着吧!不仅要好好活着,还要活得充实和无悔!

话剧观后感怎么写 篇10

  为了得到最好的座位,学校礼堂在6:30检查,我在5:30在前门第一位,。怪学校大礼堂的票上没有印座位号,怪这个戏是免费的,也怪我对这出戏非常的好奇,还怪yfdaisy向我的推荐,她推荐的东西十之八九都是不着四六的,但也许会对上一回。《哥本哈根》在演出前,导演做了简短的介绍,在清华的演出是第99场。

  差不多该是场场爆满——若是免费。这个题材足够吸引人,

  1941年,二战爆发后,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来到丹麦哥本哈根,看望他的精神导师波尔。两人在几分钟内就分开了。他们在说什么?熟悉物理学的人都知道海森堡和波尔是分别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理论物理学家,熟悉历史的人应该更清楚,

  海森堡做为纳粹德国物理学家的代表,负责德国原子弹研究计划,而波尔则很快逃到美国,参与曼哈顿计划。物理学家们为了学术观点而翻脸的故事并不少见,师徒成仇,同门相斗的故事也常有发生,但是海森堡与波尔的翻脸特别引人瞩目,因为:在话剧中使用了三次的特效,突然雷声震动,天地轰鸣,接着黑白色的影像出现在舞台的背景里,这是原子弹爆炸的场景,巨大的蘑菇云在升起,建筑在辐射波的冲击里化做尘埃,城市变成废墟,用佛的话说,这是劫。

  两个徒弟愤怒的眼神背后是抢劫,几十万人猝死的阴影,以及对人类无尽的恐惧。这出戏的背景很简单。三个场景中的白色大墙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中间的墙偶尔用来写公式。墙的两边各有一扇门,一扇是外面的世界,一扇是里面的家,封闭的空间是他们的接待室。这不是讲历史的话剧,而更像是一个人内心的独白,独白者是海森堡,他已经死去,而是依旧徘徊在这个世界,因为他得不到原谅和安宁,他要找到波尔和他的夫人玛格丽特的鬼魂,重新演绎那次会面,如同哈姆雷特要找到父王死去的秘密,他也要找到自己当初为什么要去哥本哈根,冒着危险进行一场失败的对话。

  波尔是海森堡的第一个告赎者,在物理学界波尔是忠厚善良的老好人,海森堡解释他来哥本哈根的动机,他知道纳粹的原子弹计划,但是作为负责的科学家,他并不想造出原子弹,所以他来哥本哈根,想告诉波尔他想通过拖延和无限制的夸大困难,让这个计划搁浅,观后感《》。也许波尔可以在纳粹向物理学家们咨询的时候帮上忙,但是波尔被原子弹能被造出这个事实给惊呆了,以至于没有听清楚海森堡的原意。就连布尔也带着对海森堡的怀疑逃到美国,并加紧鼓动美国的原子弹建设计划,以防止纳粹带头。

  在这层意思里,海森堡是一个良心的不服从,他爱他的祖国,就没有离开德国,但是他更有他的良心,所以也就没有帮助德国造出原子弹,而倒过来,若是波尔能够理解海森堡的苦心,他去美国的时候或许能够劝说麦哈顿计划停下手来,人类的历史能改写,劫不会来临?就这样,这是一个非常轻松的故事。玛格丽特代表波尔的妻子和战争的胜利者,不希望波尔在辩论中成为真争的失败者。她毫不留情的告诉海森堡,你错了,你分析了所有的人,恰恰忘记了自己,你是一直骄傲无比的人,那次来哥本哈根,你不过是来炫耀你们德国武力的征服,从前你来到丹麦是个可怜巴巴的小助教,而如今是征服欧洲的大国的科学界明星。

  至于为什么德国没有造出原子弹,很简单,海森堡没有能力造出,他在计算的时候犯了错误,海森堡脆弱的道德感都建立在他最后的没有造出原子弹,这个原子时代最大的喜剧上,可是不幸的是,造成这个喜剧的,不是因为所谓的良心,而是海森堡的无能,纳粹德国物理学家的无能,因为有能力的科学家都被赶到美国去了。就在这结束,《哥本哈根》还是读者文摘的深入版,得出的无非是不要相信狼的故事,哪怕是只失败的狼。故事进入到第三个部分,海森堡觉得自己三十年的辩解都是多余的 ,他曾经有几次的死亡机会,但是都躲过了,若是他在德国成功实施了核裂变,那么他就会死于核辐射,他在战争末期横穿整个德国,探望自己的孩子和夫人,途中差点被党卫军给枪毙,他靠一盒香烟获得了活命的机会,但是如果他这样死了,也许就不需要战后无休止的辩解,以及去握那些造过原子弹的手,而可悲的是,那些沾满了血的手,都傲慢地缩了回去。

  他制造了原子弹吗?在长崎和广岛原子弹爆炸当晚,海森堡计算出了公式。尽管有错误,他还是在下周改正了结果。也就是说,海森堡有这种能力,那为什么不/这是一个道德问题,或者能力问题,或者量子物理学的描述,到处都有。海森堡也许面对的是用剧本里的话说,是量子伦理的困境,海森堡的测不准定理,经典描述就是粒子的速度和位置不能同时测定,那么人的心呢,是不是也永远无法考量。

  也许故事太沉重了,《哥本哈根》给了人们一个光明的结尾,波尔家门口,是一片美丽的白桦林,那里两个人尽情地谈论着物理学和附近的哈姆雷特城堡。什么伦理,当时谈了什么,也许并不重要,对世界而言,重要的是结果,无论如何,海森堡没有造出原子弹,他的灵魂救赎了。

  话剧《哥本哈根》观后感

  (2006-11-22 13:06:36)

  话剧《哥本哈根》的历史背景和在南京大学上演的经过:

  图1: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1901-1976)193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继爱因斯坦和玻尔之后,他成为世界级的伟大科学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为纳粹开发了一枚原子弹。

  图2:玻尔(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192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帮助美国制造了原子弹。

  人物三:玛格瑞特,玻尔之妻。

  1920年,理论物理研究所在哥本哈根成立,玻尔任所长。海森堡来到哥本哈根。海森堡在一次研究会议上指出了玻尔的一些错误,因而受到玻尔的认可和喜爱。玻尔和海森堡都是老师和学生,他们有着共同的父子。

  1940年春,德军占领丹麦。次年9月,海森堡作为一名德国人来到哥本哈根,与老师进行了一次交谈。谈话在郊外进行了大约十分钟,但结果两人不幸分开,此后再也没有联系。只是,谈话内容一直是个迷。

  《哥本哈根》是1998年由英国剧作家迈克·费雷恩编剧,他根据海森堡与玻尔不欢而散的会见这个迷,而展开了虚构,他让海森堡、玻尔、玛格瑞特三人死后的灵魂相聚,带着观众一起寻觅,在那短短的十几分钟里,这师生二人倒底说了什么。

  这短短的十几分钟的相聚是二战史研究中的一个盲区,他们师生二人究竟说了什么,至今无人知晓。本话剧让时空倒置,采用了颠覆话剧的一切表现形式,为他们师生的相聚设计了四种可能,在这四种可能中,包含了最大量的信息,关于物理学,关于战争,关于原子弹、核反应堆,关于科学家的良知,关于世界格局,关于祖国,关于人类进程,等等。

  《哥本哈根》剧本问世以来,欧洲许多国家以及美国很多城市、澳大利亚、日本都不断上演,受到戏剧届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受到科学界最大范围的关注。中国国家话剧院自2003年(非典)起就在全国各大高校上演,目前一共上演了九十场。南京大学因为2006年首届招收了艺术硕士生,《哥本哈根》剧组应邀为该校艺术硕士班进行教学观摩。

  考虑到该剧的历史背景和高端科学知识,导演王晓鹰在演出前作了十多分钟的介绍。对于物理学和二战历史研究以外的观众来说,这就像雪中送炭。本来是怀着惴惴不安的心理生怕自己让那些专业术语吓倒,经导演精练明晰的介绍后,就多了份信心,也更加渴望了解这段历史,从而走入居于“地球中心”的伟大科学家的内心,与他们共同挣扎在戏里戏外。

  南大的礼堂不大,我们进剧场很早,为了拍照方便,就坐到了楼上第一排,望下去,舞台布置得简洁明朗,半圆形的白色墙壁是由一个个矩形半透明的有机塑料拼接而成;在白色的墙壁二边,嵌着二扇西式大门;一棵高大得没有一片叶子的树,靠舞台右前方;舞台中心并排放着三把白色高背椅,安静又沉着。

  那三把白色的高背椅上此时空空荡荡,但我知道,在这一片素色的氛围中,即将上演一出灵魂的激烈搏杀,这不是我一个普通人可以真正洞察的痛苦与挣扎,即将出场的三个人中,有二位伟大的科学家,一个叫海森堡,一个叫玻尔,世界格局将因他们而发生变化,而他们作为参与原子弹研制和制造的具体的人,他们的肉身早已不在人世,他们的灵魂能安息么?在这出戏里,他们会告诉我什么?

  之前,我在网上搜索过很多写这出戏的文章,当面对这背后隐藏着巨大探索空间的简约、素色的舞台布置,我对能否真正看懂看这出戏的心情就更为复杂,那时,我只觉得自己的学识太浅薄了:越是简约的背景后面,越是有着无限广阔的思考空间,只看你的内心有多强大了。我在试着以最快的速度,急速地提炼并浓缩我这一生中所有可以拿来的武器,我把这些武器凝聚到一个点上,我紧紧攥住这个点,不让它有一丝空隙可以溜走。

  原子弹在日本的使用是众所皆知的,美国的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曾说过他的一大遗憾是“未能及时研制出原子弹轰炸德国。”而玻尔作为美国原子弹制造的精神领袖,他一再强调“可能是精神上的,而不是技术上”,海森堡显然不容老师为自己辩护:“那颗炸弹的引信是你研制的”,玻尔像个受伤的孩子一样无地自容地到处乱蹿,他时而躲在角落里用手捂住脸,又时而紧紧依偎在夫人玛格瑞特的怀里瑟瑟发抖:

  “提出过一个想法”。海森堡对玛格瑞特说:“没有人要求他解释或辩护。

  他是一个厚道善良的人。”玻尔赶紧接过话来:“善良是毫无疑问的!

  我与决策无关。”海森堡泪流满面:“是的,而我却不行。

  我在不断解释中度过了我生命的后三十年。1949年我去美国时,许多物理学家不屑与我握手。那些造过原子弹的手不愿碰我的手。

  ”德国最终没有研制出原子弹,在这出话剧里,告诉我们的是由于海森堡的计算错误,他的灵魂到现在还在为自己不是技术上的弱智而辩护,而实际上,这个低级错误是纯属偶然的意外,还是海森堡故意而为之,只有他自己知道了。我看到的是,作为德国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有自己的祖国,他的敌对面是一个强大的国家,这个强大的国家正在情同父子的老师的帮助下研制原子弹,纳粹的非正义正在受到战争中正义一方的强大威胁,而身为物理学家的海森堡,在二战期间原子弹研制的微妙时刻,他将何去何从?海森堡的灵魂和老师说:

  “我在1941年告诉过你的!选择在我们手中。”

  他们能选择么?人人都有祖国,祖国的人民在战争状态下只与自己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而科学家,在那个紧要关头,这师生二人就是掌握全世界人民命运的至关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们是站在人类的角度还是站在国家的角度,无论站在哪个角度,无论战争中的角色是正义的或非正义的,科学家作为一个个体的人,他的内心要面对多么深刻而巨大的道德、良知的拷问。

  此时,舞台上的白色大墙已被用作幻灯片放映的背景道具。原子弹在我们头上爆炸了。在这个分辩率极低的场景中,我只感觉到浓烟弥漫,鲜血散发着腐臭的气息。我的心在这一声声巨大的轰响中急速地跳动,剧场的每一寸空间被原子弹惊骇成一片片无以归家的废墟。我用拳头攥着的那个点,我是试图以这个点为武器来理解《哥本哈根》的,到这时,手心里的汗已经让这个点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这个点也像原子弹一样在我的手心、在我的身体内炸开。

  我抹了下眼睛,手心里的汗与眼泪混在一起。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的承受力已经到了极限,我用自己那可怜的知识去理解伟大科学家的内心,真是一种徒劳。战争是什么,血腥的味道我根本没闻过,我有什么资格、有什么能力去靠近“地球中心”的灵魂?我想离开剧场了,我负载不了舞台上三个灵魂的对话,我只看到他们的嘴在动,他们没有太多的肢体语言,但他们的台词一次次撕裂着我。

  海森堡在说话,他任由泪水四溢:“我必须作出决定!如果盟国在制造原子弹,我应该为我们的国家做些什么?

  你说过,人们容易以为弱小国家的国民的爱国心会少些。是的,然而人们更容易错误地认为刚巧处在非正义一方的国家的百姓们会不那么热爱他们的国家。我出生在德国,德国养育了我。

  德国是我孩提时代的一张张脸,是我摔倒时扶起我的一双双手,是鼓励我引导我上路的一个个声音,是紧贴着与我交谈的一颗颗心。德国是我寡居的母亲和难处的兄弟;德国是我的妻子;德国是我的孩子。我该知道我为他们选择什么!

  再战败一次吗?再让伴随我长大的恶梦重现吗?”

  写到这里,我想所有的知识可能都是无用的,知识们在推进世界文明进程的同时,又可能致人类以万劫不覆。我不懂物理学,原子弹的制造原理也是这次的《哥根哈根》才有一点浅显的了解,我知道了只有在“铀”里才能提炼出235,用它才可用来制造原子弹,而提炼一克235需要二万多年(但愿我没记错台词,要不就贻笑大方了),但是原子弹的制造,对于235的需求又是以“吨”来讲算的(再次“但愿”),海森堡在核反应堆里发现了“钚”,他对老师说这个可以替代235,而提炼起来并不困难和复杂,但是由于他数学的计算错误相差了二十倍,最终导致西特勒没有制造出原子弹。此时,舞台上的白色背景墙面,已经写上了制造原子弹的几个关键字——铀、u,238,235,钚、pu。

  以这些物理参数为依据来写,显然不是我的强项,而这个剧所要表现的,也根本不是复杂的高端科学的普及教育,当我看到玻尔作为一个世界级伟大科学家内心的脆弱时,就觉得他的天真无邪与他的渊博学识是两个极端的极端体现。玻尔在玛格瑞特怀里瑟瑟发抖的神情,仿佛全世界只有夫人是他的唯一依靠,他像个童真未褪的孩子子,又像个垂暮的老人,他的腰始终挺不直,他走路时双腿揣揣不安地下意识疲软,我真怕他一不小心摔倒,但是我又希望他能歇斯底里一番,人不能这样活着,活得那么辛苦,活得那么负重——玻尔生命原初的本真,根本经受不起核武器这种毁灭人类的道德拷问。

  所以,剧中的三个人有时是语无伦次的,舞台上,在第四次的假想可能中,这样的语无伦次达到顶点。在这些语无伦次的台词中,我感受到作为个体的人的渺小、卑微、无望、挣扎。人的心灵是有限的,人的心灵就这么大,有谁说过,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可是,现在我看到的人的心灵就那么大,它能盛放多少东西呢?

  它又能被多少重量双面挤压呢?他们肉身都不在人世了,他们的灵魂似乎也无处归依。搅和了多少年啊,到现在没有谁能搅和清那十来分钟的对话,对人类所产生的意义是什么。

  南大的吕教授写了篇文章,题目是《〈哥本哈根〉之迷》,文中把这出戏上升到了哲学高度和诗意范畴,细想想也是对的,哈姆雷特的生与死的拷问以及卡夫卡式的荒诞在这出戏里都能看见,清晰而漫长,自始至终都没绕过去这个坎儿。而人间有谁能绕过这个坎儿呢?即便是如此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生前对自我的认知是有限的,他们死后的灵魂也依然也没能绕得过去。

  生生死死的纠缠,如果只限于个人情感倒也罢了,微不足道,但不幸的是,我看了《哥本哈根》,这个题材宏大的话剧,被国家话剧院的几位优秀演员们一层层剥离又再一层层合上,那个十几分钟的哥本哈根对话盲区困扰着所有的人,所有的假想只在舞台上表演,而真实却早已进入天国或地狱。我在兴奋、狂想中无以为眠已经几天了,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这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的可笑的矫情——我们没有机会直面那些伟大的灵魂。

话剧观后感怎么写 篇11

  未踏入美丽的三明学院之前,就从老乡学长的口中听闻三院新生的传统之一,观看三院学长学姐们自导自演的校园剧《上大学》,在他们眼中,这是大学的第一课,看完这场话剧,才能发现自己已经很幸福了,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利用大学四年的时光,更应该多做一些公益活动帮助他人。在我上大学之前,我对大学的概念很模糊。我对大学的憧憬和向往,还有一些我发誓要形容的词“大学”。毕竟,这是12年努力学习的结果。我或多或少会喜欢的。进入大学以后,观看了学长学姐们的《上大学》,让我对大学、对人生有了新认识和新方向,让我对人生价值观有了更准确的定位,深深地震撼了我。

  据学长介绍和自己网上查阅的相关资料,我知道了该剧讲述了贫困大学生杨羽飞背父看病上大学得到社会各界关心,却在纷至沓来的关爱与荣誉面前陷入心灵的困扰,最后在导师陆教授的感召下觉醒奋起的感人故事,传递了大学生在困难面前应当勇于担当、永不言弃的精神。

  烧开水、做早饭、测体温、喂药、收拾大小便……天还没亮,就起床照料生病的父亲,安顿好父亲后,他又匆匆赶到学校上课。他叫曹阳飞宇,是福建省光泽县人也就是剧中的羽飞,自父亲生病以来,这位21岁大学生都是这样开始每一天的生活。剧中的主角羽飞正直、善良、质朴、孝顺……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要想成功,想要实现理想、想要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首先就要学会孝顺,因为只有孝顺的人才懂得感恩,懂得艰辛付出,懂得坚持不懈。

  寒假前夕,杨羽飞的父亲因急性尿毒症住进了医院。日夜看护和高昂的治疗费用就像压在杨羽飞肩上的两座大山。他没有放弃,勇敢地面对,毅然卖掉了母亲的祖厝救了父亲,带着父亲上了大学。生活的压力让过去最优秀的杨羽飞放慢了脚步。系主任陆教授发现了这种异常现象。很快,全校师生采取行动,向杨羽飞伸出了援助之手。杨羽飞被爱情感动了。同时,他高尚的品质和孝爱父母的精神也感动了大家。

  以下来自社会各界的荣誉和关心,让杨羽飞感到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不敢面对,选择了放弃。深夜,在学校门口的车站,吕教授穿着病衣前来拘留,用感人的临终遗言把杨羽飞拉开。此外,单纯追求分数的家中小公主曾格格,把妈妈叫阿姨、崇尚六十分万岁虚荣的大宝等,在杨羽飞孝老爱亲事迹的感染下和陆教授面对病魔坚强毅力的感召下,顿悟警醒,决定以崭新的状态好好学习,真正的影响到了身边人的人生价值观。

  故事情节真切感人,场下观众时而开怀大笑,时而黯然流泪,剧情紧扣观众心弦,不断爆发阵阵掌声。演出结束后,我看到许多学生拿起电话给他们的父母打电话。他们说,校园剧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缩影,感受到了道德的力量和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了解了自己在大学小社会中的地位。

  后来我从网路上了解到了飞宇学长的艰辛。曹阳飞宇8岁时,母亲因患癌症去世。年幼的曹阳飞宇随父亲到厦门打工。

  和我父亲一起跑步很难。我父亲患有严重的关节炎和手脚肿胀。无论何时生病,无论多晚或多冷,曹阳都会赶去社区诊所请医生。尽管他是一名注册学生,但从小学到高中,飞宇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2008年9月,曹阳飞宇顺利考入三明大学外语系,成为一名大学生。

  进入大学后的第一个春节,曹阳飞宇61岁的父亲突然发高烧,被诊断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在住院治疗过程中,曹阳飞宇照顾着父亲,从联系医生到筹集资金,从购买食品药品到精神慰藉,从洗脸擦身到携带粪便10多天的住院治疗耗尽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为了给父亲做血透,曹阳飞宇毅然变卖了老家的房产。

  面对病重的父亲,曹阳飞宇想休学,但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在这两个困难之间,曹阳飞宇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要带生病的父亲上大学。曹阳飞在校外租了一间8平方米的房间,把父亲安置在那里。他开始了照顾重病的父亲和在大学学习的生活。

  飞宇学长的感人事迹一传出,孝心感动全校师生。三院师生积极开展帮扶,尽力帮助飞宇和儿子渡过难关。飞宇在学校、家人、朋友和社会各界的精心呵护下,度过了艰难的一段时间,迎来了温暖的一天,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创造了生命的奇迹,飞宇的父亲终于痊愈出院,等待飞宇的将是馨的天空和更美好的未来。

  陆教授真伟大,杨羽飞真不容易。百善孝为先,但我们这一代人自私,只向父母要。他们从没想过我们能给他们什么。在认识了杨羽飞之后,我们明白,我们应该深刻反思自己对父母的态度。陆教授说:

  我要看着你们跟小树一样长得更高更大,看着学院更绿更美。这句话打动了我,坚定了我作为三明科技大学学生的信念,长成参天大树,为社会做贡献!看完校园剧,我渐渐明白,人不能选择生命的长短,但可以选择生命的精神;不能选择身体的状况,但可以选择心灵的澄明;不能选择生命的丰富,但可以选择永恒的爱。

  将《上大学》中展现出来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无私奉献和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支撑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尤其需要这种精神力量。从你能做的事情开始,帮助你周围的人,给予实际行动。我要学会秉承“艰苦卓绝、厚德博学”精神,成为能让三明学院理工学院骄傲的人。

话剧观后感怎么写 篇12

  这个话剧给我的感觉是复杂的,因为直到现在我依然不能给它定义一个明确的性质。这显然是两位物理学家的故事,但它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色彩,因为它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们显然在讨论一个科学问题,但这已经成为道德的折磨,因为它关系到太多人的生死。

  然而,我认为这正是这部剧之所以能如此深入人心的原因——这是一个交织着情感、意志和理性斗争的故事,其中蕴含着无国界科学与科学家祖国之间的矛盾,。正是这种错综复杂的情感,使故事更具骨感。更何况,这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真实的历史。

  尽管这段历史早已无证、未知,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是真实而沉重的。

  这是一部长篇剧,但简单地说,它讲述了一个故事:沃纳·海森堡是德国物理学家,尼尔斯·波尔是丹麦物理学家,两人都获德国诺贝尔物理学奖。熟悉历史的人应该知道,海森堡在二战爆发后成为纳粹德国物理学家的代表。他负责德国原子弹研究计划。作为他的精神导师,波尔很快逃到了美国并参与了曼哈顿计划。

  1941年,海森堡来到丹麦哥本哈根访问布尔,两人在几分钟内就分道扬镳。他们在说什么?这个话剧以海森堡、波尔及波尔的妻子玛格丽特三个人死去的灵魂为主角针对著名的“哥本哈根会见之谜”的可能性做了种种的猜测与重演。

  这个话剧让我感触最深的部分大概可以用剧中的一句台词来概括:“作一个有良知的科学家是否有权利把核裂变应用于核爆炸的研究中?”对于这一点,我想谈的却不是整个人类的伦理道德问题,而是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同时对科学充满激情与好奇的物理学家,但又作为芸芸众生中怀着良知与道德的普通人,这样的一个人——海森堡,到底承担着怎样的责任与压力,到底面临着怎样的抉择与痛苦?

  我不得不承认,在我看过这出戏之前,我从来都不知道。事实证明,一个物理学家也许可以把他提升到更广泛的科学家层面。有时,特别是在战时,科学家扮演了多少角色?我从来也没想过,科学家对战争,这两个词汇在我的印象中相距太远,可如今我才发现,原来他们这么近,近到可以轻易地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

  关于海森堡,一直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海森堡真的不想制造原子弹,另一种是海森堡没有制造原子弹的能力。 对于第二点,我想到了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中说的一句总是让我汗颜的话:“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这句话我认为用在这里也很合适,只是对象变了而已。这大概也不是中国人的特质。就如同这个剧本中曾经提到过的一个人:

  高德斯密。他一直声称海森堡不能制造原子弹,但在海森堡逝世五周年的一次研讨会上,他改变了主意,说他认为海森堡是他们这一代人中最好的。他改变看法的原因可能是他的家人被纳粹杀害,海森堡曾为纳粹工作,所以他对海森堡的评价大不相同。

  德国战败后,被盟军俘虏的物理学家丰伟哲在听说美国用原子弹轰炸广岛后对其他人说:“我没有成功的第一个原因是我们大多数人其实并不想成功。如果我们想让德国赢,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何况,时过境迁,海森堡在二战期间究竟做了什么,真相根本无人知晓,再以这种最坏的恶意来揣测海森堡其人,我认为已经毫无意义。因为对我而言,海森堡在当时的背景下所面临的抉择才是最为让我动容的部分。尽管他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但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他热爱自己的国家,想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正如他自己说的一样:“人们容易以为弱小国家的国民们的爱国心会少些。是的,然而人们更容易错误地认为刚巧处在非正义一方的国家的百姓们会不那么热爱他们的国家。

  ”热爱自己的祖国是没有错的,永远都不会错。然而这也正是这起道德冲突的开端。海森堡爱他的祖国,而他又有能力帮助自己的祖国,可他的祖国却不是战争正义的一方,以至于他一生都处于深深地自责中,为他没能帮助自己的祖国。

  可他偏偏什么都不能做。因为他的决定,是那样的重要,重要到关系着这场战争的胜败,关系着成千上万人的生死,那些与他无冤无仇被卷入战争中的无辜的人们的生死。

  不要怪他,不能因为任何原因怪他。这反倒是我对他最深刻的同情。德国不能怪他,因为他太爱自己的国家,愿意为他背上不公正的恶名;正义的一方不能怪他,因为他什么都没做,他只是爱自己的国家。

  作为一个物理学家,研究的领域恰好可以在战争中助自己的国家一臂之力,这不是错。错误在于,无论他选择祖国还是道德,他都注定要离开。就像剧本中海森堡说:

  “1949 年,当我去美国时,许多物理学家居然都不屑与我握手。那些造过原子弹的手不愿碰我的手。”大家都认为他是纳粹,而其实他的手上并没有任何人的鲜血。

  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啊,这种关系着战争成败、数万人生死的担子就这样压在他身上,要所有人看着他,要他做出一个抉择,我觉得未免太过残忍。

  回到我之前所说的,我从来不知道科学家如此接近战争。可是这样,对科学家们到底公不公平呢?

  剧本中玛格丽特反复对波尔说,只谈物理,不谈政治。可最后他们也痛苦的发现,这两者很难分开。剧中说:

  “奥托·汉想要自杀,因为是他发现了裂变,他能看到自己的双手沾满了鲜血。格拉克,我们的纳粹协调员,也想死,因为他的手是如此可耻和干净。”我深深地觉得,让这样一群对科学充满热情的单纯的科学家们担负起一场战争,牵扯进政治中,这羁绊太过沉重。

  否则,也不会有海森堡与波尔这对亦师亦友、亲若父子一起合作过那么多研究项目的两人,最后不得不因为立场与政治的原因而决裂。

  科学是无国界的。可惜,科学家是有祖国的。

  剧中的波尔像个童真未泯的孩子,可他又像个垂暮的老人,他的腰始终挺不直,他时常颤抖着双腿,他活得那么负重,他根本经受不起核武器这种毁灭人类的道德拷问。他总是小心翼翼的辩解:“ 无论从哪方面而言,我的作用都是很小的。

  ”“我只提供了一个想法。”在物理学界,波尔是忠厚善良的老好人,海森堡向他解释他来哥本哈根的动机,作为负责的科学家,他并不想造出原子弹,他想通过拖延和夸大困难让这个计划搁浅,他希望大家联手使这个计划一起停下来。但是波尔被原子弹能被造出的事实给惊呆了,以至于没有听完海森堡的话,甚至还带着对海森堡的怀疑,逃到了美国,促进了美国的原子弹制造计划。

  以至于总是有人假设如果当初波尔肯听完海森堡的话,而不是出于被占领国的义愤,今天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美国还能不能造出原子弹?还会不会有日本广岛和长崎的悲剧发生?

  这大概就是历史的可爱与无奈之处,他永远不给你假设。

  资料中记载,1945 年7 月16 日5 时30 分,美国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高多沙漠试验场成功地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奥本海默望着原子弹爆炸这一壮观但很残酷的景象,心中忽然想起一首古印度圣诗中的诗句:“漫天奇光异彩,有如圣灵逞威;只有一千个太阳,才能与其争辉。

  ”这大概就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单纯的从科学的角度看待一个新生事物的眼光,他那样开心、那样惊异、那样欣喜,即使它能于一个瞬间毁掉整个国家。

  所以,我大概只是希望科学家就保持着对科学的真诚与执着就好,永远不要牵扯进政治。对他们来说,在科学与政治面前、在祖国与道德面前做出一个抉择,对他们来说太沉重了。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就让科学永远单纯着科学,政治永远复杂着政治。

话剧观后感怎么写 篇13

  2012年1月9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电视记录片《红旗渠精神》,收看后,我被林县人民坚强不屈的精神深深地震撼和折服。河南省林县地处太行山区,过去是一个土薄石厚水源奇缺、资源匮乏的贫困县,“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是解放前林县的真实写照。为了改变林县的困境,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县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决心,全县人民历时10年,硬是靠一双手,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起了157个渡槽,打通了211个隧道,修筑了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把位于山西的漳河水引到了林县,使50多万亩旱地变成了良田。为此,周恩来总理曾经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不同的是,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是举全国之力,而红旗渠是英雄的林县人民用两只手修成的”!的确,红旗渠不仅是建国初期共和国艰苦创业的一个历史缩影,更是改天换地的中国人奋发图强的一种时代象征。

  在辉煌的壮举背后,隐藏着多少辛酸的故事,看着记录片上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画面,真是令人心有余悸。头上是巨石连连,脚下是万丈深渊,面对艰难的施工处境,革命先辈们不畏艰险,奋勇当先,早将生死置之度外,排除千难万阻,终于创造了奇迹。今天,当我看到温柔的水脉沿着陡峭的山脉绕行时,不由得想起那些为此而献身的革命先烈们,这一渠清水好似他们的满腔热血在沸腾;不由得想起那些为此而奋斗的建设者们,这一渠清水就是他们辛勤的汗水在流淌;不由得想起那些为此而紧衣缩食的老百姓,这一渠清水就是他们满怀期盼的泪水。林县人民前仆后继,众志诚诚,攻艰克难,用生命浇筑了一条红旗渠,用精神铸造了一座不朽丰碑。

  红旗渠精神不仅是林洲人民的精神宝库,更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红旗渠就是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民战胜恶劣环境的代表和象征。新时期只要干群一心,团结一致,没有实现不了的事,党员、干部、群众要学习红旗渠精神,要将红旗渠精神发扬光大,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添砖加瓦,无私奉献!

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
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 | 影评 | 读后感

  想了解更多观后感网的资讯,请访问: 观后感

本文来源:https://zw.liuxue86.com/z/5090345.html
延伸阅读
在欣赏完一部电影后,我们心中通常会涌起各种感悟,这要归功于我们在观看过程中所产生的思考。写下观后感可以更系统地总结和回顾作品中的重要元素和情节,这对于巩固我们得到的新知识非常有帮助
2023-08-15
或许下面的内容“长征纪录片观后感”适合你的需求。那么,如何才能写出出色的观后感呢?这次观看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启示呢?观后感就是在观看一部影片后,将具体的感受和所得的启示写成文章的过程
2023-08-15
我们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后天观后感”,怎样记录自己对这部作品的观后感才更加恰当呢?不仅如此,观看后我们也会产生许多想法。撰写作品的观后感是提高文学修养的良好方法,而写观后感的过程也
2023-08-15
我经过网上搜索后整理了这些关于“夺冠观后感”的知识。当我们观看电影时,需要全情投入,而优秀的作品能在心灵上引发更多共鸣。真诚地表达观影感受是写观后感的首要原则,而写观后感的过程能不
2023-08-15
董存瑞炸碉堡观后感篇11、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能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课文第三段的段落大意。2、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33个新词语。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战斗英雄董
2023-08-15
出国留学网的编辑为您精选了一些与“话剧观后感怎么写”相关的资料供您参考,如何规范写作品名观后感的格式,这是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如果您想写一篇优秀的作品名观后感,我们的网站会有更多的
2023-05-20
出国留学网的编辑为大家带来了关于“观后感怎么写”的内容梳理。当我们聚精会神的观赏某段电影时,在观看电影的同时,我们的脑中会多了许多自己的想法。观后感需要具有合理的结论和思想内涵同时
2023-05-08
观后感怎么写(篇1)什么是好电影?我想应该是像一道好菜或者一口极品的甜点,打开你的味蕾,各种滋味交相汇融却不突兀。吃完意犹未尽,其中体验却无法被简单描绘。《烈日灼心》就是这样,刚刚
2023-06-22
好的影片可以促进人们成长。在观看的同时总会因一些优秀作品产生一些想法,这时可以用观后感记录观赏时的心路历程,观后感可以更好地加深我们对剧中人物,情节的认知程度。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
2022-12-17
出国留学网内容专辑推荐:“《手套》观后感”,敬请浏览。栏目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手套》观后感怎么写,作品名的观后感如何写才算全面呢?好的影片对我们成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许多人看完
2023-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