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真相》是由黄晓明监制,李太阁执导,黄晓明、闫妮、涂们、阚清子等领衔主演的悬疑片,电影聚焦于社会现实问题,让人看后引发思考。出国留学网为大家整理了“电影《最后的真相》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电影《最后的真相》观后感 篇一
这是一部悬疑类的影片,作为新人导演所指导的电影,已经超过了预期,有反转,虽然些许生硬,电影上映院线应该是有部分删减的。
影片前半段节奏是很慢的,本来以为结尾会平淡潦草的结束,没想到后半部分才是多次反转的高光时刻。闫妮和涂们的感情线我可真是太磕了!
影片的最后“当真相无法辨别的时候,我选择相信我的良知。”什么是真相呢?大概就是当我们无法确定事件的真相时,我们要坚定不移的选择良知的真相。
电影《最后的真相》观后感 篇二
丁义峰最初接这个案子是想一雪前耻,包括金喜梅翻供后助理问丁是怎么做到的,原话不记得了,但大意就是为了真相是可以适当的采取一些手段。
其实这个时候丁不是那么在意真正的真相,他只是为达成自己的目的,构造出了一个真相。
丁也的确达到了他的目的,金当堂翻供后,丁丁名声大噪,有大客户上门高价请求辩护,然后镜头给到颁奖大会,表彰,表扬之类的场景,这个时候很明显就暗示着事情一定会有反转。
果然,丁久违地收到追捧,心里好像还是有落差,他拿出录音笔反复听之前和案件相关人的对话,又想到了金的儿子之前非常有把握的说金是冤枉的,并且校友找丁谈话,金在监狱求死,种种种种,让丁开始追求其他的真相。
其实我觉得,金的儿子口中的真相和金最后的版本都不见得是事情的真相。电影最开始在法庭上辩护的时候,丁有说过,判案依据不应该是被告人或者相关证人的一面之词,应该有确凿的证据。但是案件的每一次反转恰恰都是因为发言人的呈词,并没有其它的客观存在作为依据,说服力不够,不能真正结束这个案子。如果剧情需要,可以再出现新的证人,再次反转。如果这个剧情的bug,把法庭辩护的过程拍成了大型辩论会,我倒还能理解..
丁义峰这个“义”也许是正义,有一句话,胜利即正义。结局选择双杀,还是符合主旋律的:不要骗保,远离赌博;关爱父母,亲情至上。今年好几部影片都涉及到单身老人晚年问题以及子女争夺家产,看来某些现实问题不容小觑。
电影《最后的真相》观后感 篇三
首先,黄晓明在影片中饰演的角色展现了出色的表演能力。他饰演的男主角是一个精明能干的警察,他身上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坚定的信念,他的形象深入人心。黄晓明通过精湛的演技,将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完美地展现出来,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触动。
其次,剧情紧凑且引人入胜。整个故事情节设计得恰到好处,一步步揭示真相的过程令人紧张刺激。影片的开头就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吸引力,通过一系列的线索和反转,不断激发观众的猜测和思考。每个场景都紧扣着故事的核心,不仅没有冷场,还让观众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度。
同时,《最后的真相》也提出了一些深刻的思考。影片中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伦理的边界,引发了对法律正义与个人道德的思考。这种深入思考的元素使得影片不仅仅是一部普通的悬疑犯罪片,而是具有一定哲学意味的作品。
然而,尽管影片有许多亮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有些情节的安排显得过于矫情,有点过于刻意追求观众的感官刺激。这种刻意的安排可能会让一些观众感到不舒服,影响了影片的整体观感。其次,一些角色的塑造和情节的铺垫显得有些粗糙,没有给观众足够的信息和线索,导致观众对故事的理解有所困难。
总的来说,《最后的真相》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黄晓明出色的表演和剧情的吸引力使得观众对影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整体而言,这部电影的制作水平还是很高的。
电影《最后的真相》观后感 篇四
这部剧叙事完整,通过不断的反转达到戏剧性的冲击,我给7分。
给我感触最深的影片展现的老年人的情感,涂们老师饰演的老马,临近暮年,遇到做灰色行业的按摩女金喜妹,刻板印象是老色鬼和按摩女的各取所需,但后面两人的感情描写和为子女的苦心经营都是剧情的高光。涂们老师的表演太好了,很遗憾以后再也看不到了。晓明这部剧一点也不油腻,闫妮的那种绝望一心求死的情绪也很感染人。
说下不太好的感受吧。影片对公诉人的刻画非常糟糕,一起故意杀人案,公诉不做完整调查,庭上检控没有关系链、证据链支持,强词夺理,就我去看都漏洞百出,弄的丁律师诱供,小律师诱惑,为了主线的剧情,但又不能让公检法形象反面,从头到尾表达了不忘初心的坚持,啥事也不干,最后还有段唤醒丁律良知的戏,合理性跟开玩笑似的。
还有就是演技,年轻演员们多少有点出戏,道路且长,加油吧。
电影《最后的真相》观后感 篇五
作为国产悬疑片整体感觉还不错,个人给7-7.5吧。导演通过几次庭审将案件本来的真相分幕揭开,演技在线,人物行为合理,编排层层推进。编剧在写剧本之前怕是看了好多剧本杀的本子吧,每个人有自己要隐瞒的支线任务,导致真相被掩盖起来。看下来感觉像代入主角视角玩一场剧本杀,比如要推时间线啊、每人都动手了但谁是真正杀死被害人的凶手啊等套路跟剧本杀简直不要太像,所以剧本杀玩多了的朋友还是一下就能猜到后续的
前期庭审略显冗长,对没有耐心的人可能看到一半就腻了。公诉人的人物刻画略显生硬,主角母亲的故事在整体故事里略显割裂、无用。
大家总说穷是原罪,但是我觉得对穷的刻板印象才是原罪。因为有太多的刻板印象,所以认为色情交易怎么算qj、为了嫖资杀人合理、老头不给钱她一定是老头骗她等等,局中人的动机是刻板印象,我们被故事反转也是因为刻板印象
电影《最后的真相》观后感 篇六
有幸参与到了电影的超前点映。
这种庭审反转戏让我想起几年前的《全民目击》,但相比起来这部电影显然想讲的东西更多。关于正义、关于良知,最后的真相也许是残酷的,却在另一面印证了爱。
黄晓明、闫妮、涂们三位老师都演得很好,但是几位配角都看着挺尴尬的…
总体来说是不错的电影,值得去电影院一看!
电影《最后的真相》观后感 篇七
其实在观影之前,我的预期是一部探案悬疑片;但是正式开始后,剧情走向更类似于《毒舌律师》这样的法庭类型片。不过他和毒舌律师一样,太不像正式法庭了,律师的表演成分过重,公诉人的工具人本色太浓。
不过,摒除掉对于真实法庭的还原不足,整部片子在剧情编排和角色表演上还是可圈可点的。在剧情编排上,制作者将完整的剧情和人物打碎,然后再重新将不同的部分拼合,并且像洋葱一样一层层包裹起来。虽说剧情拆得很散,但是每一段剧情都是成块的,前后逻辑串联合理不混乱;而且导演在不同的段落中大量使用了重复片段进行延续性的解释(观感上类似于先放一点,揭露部分真相后再放一点,依次不停揭开),这样的处理让观众能够不需要很费脑筋就把故事理解透彻,而且跟着主视角一起抽丝剥茧的感觉真的很痛快。
当然,过多使用重复镜头容易让人觉得无聊冗杂,本片却鲜少有这种感觉,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演员的演技,他们做到了一种“递进式情绪”的表演。举个栗子,我认为最精彩的一段,是黄晓明诱供闫妮的那一段,闫妮从木然、迷惑到悲伤、愤怒,虽然是同一个片段重复,但是随着真相的剥开,演员的情绪也一点点地揭开给观众看,虽然片段重复但情绪却更深入。而且,藉由重复片段,角色原来的表现,又递进出更多的意义:在诱供一段前,闫妮的说出口供更像是一种木然;在情绪爆发过后,再回想那一种木然,竟衍生出几分心死的感觉。涂们的演技也非常到位,他的角色就突出一个入戏:你会感觉,他演的事情,就是真实发生在他本人身上的事情,他确实动情了,愤怒了,看淡了,决意了——而这都是演出来的。虽然黄晓明演得也不错,但是MVP绝对是闫妮和涂们的。
当然,这也并非一部尽善尽美的片子,在剧情衔接上还有许多槽点。譬如,助理小律师为何前十分钟抱怨不断,结果转个眼就和大律师配合无间?检察官和律师俩人根本不熟,上了两次庭就到了电话私约出来谈心的地步?凡此种种,毫无衔接,顿生违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前文说到的法庭过于戏剧化,检察官沦为推动剧情的工具,而律师仿佛把法庭当做在公众面前表演的戏台。我承认,将冗长无趣的法庭流程整个搬上银幕也不合适,戏剧化处理是必须的;但是过于戏剧化的处理,只能体现出制作者们对基本法律场景欠缺认识和尊重,又或者不具备将他拍得真实且有趣的能力。
最后,说回本剧的主题,剧中所有人,律师、检察官、被告、死者、家属们,都在试图制造一个真相,而当最后的真相被彻底揭晓时,很难称得上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结局——被告和死者营造的局被破,毛卫卫没有得到手术费,律师也重新失去了他所得的一切名利,这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人得利的结局。如此安排,当然也可以说是为了过审(毕竟犯罪了就得抓),但是我认为,这个结局是最顺理成章且切题的,因为真相得利了。不畏义死,不荣幸生,看及此才惊觉真相分量之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