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七步诗课件收藏13篇

字典 |

2023-09-03 08:29

|

推荐访问

七步课件

【 liuxue86.com - 诗词 】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因此就需要老师自己花点时间去写。教案的具体实施是体现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标志。出国留学网小编精选了一些跟“七步诗课件”相关的资料供您参考,以下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施建议您咨询专业人士!

七步诗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七步诗》,了解这首诗的创作经过。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课前准备:

  1、完整的豆秧一棵;

  2、收集关于曹植和《七步诗》的资料;

  3、了解做豆腐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交流各自收集的资料:

  教师: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三国时期著名诗人曹植所作的那首家喻户晓的《七步诗》。(教师板书:七步诗)

  1、关于曹植,你知道多少呢?(学生介绍关于曹植的资料)

  2、课前,我们搜集并阅读了一些相关的信息,谁能简单地说说,曹植为什么作这首诗吗?

  生1:因为曹植和曹丕本是同根兄弟,但是曹丕却为了保护自己的皇位而迫害自己的弟弟,曹植非常地伤心,所以作下了这首诗。

  生2:曹植是曹操的儿子,很有才华,曹操去世后,曹植的哥哥曹丕继位,很忌恨曹植。相传有一次,曹丕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就将其处死,曹植真的在七步之内作出了七步诗。

  3、老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做适当补充,(介绍《七步诗》的创作经过)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想要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

  在这生死攸关的一刻,他到底作了一首怎样的诗呢?(小黑板出示《七步诗》)

  二、读诗班:

  自由试读(师: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师范读→再自由练读→点名读

  三、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所表达的感情:

  师:很流利,下面同学们自己再把这首诗读一读,并试着来理解一下这首诗的意思。在理解之前,咱们先交流交流,以前,我们都用过哪些方法来理解诗的意思呀?

  交流学习方法:

  生1:了解每个词的意思,然后把词的意思串成一句话就是这首诗的意思。

  生2:先理解个别关键词的意思。

  师:理解个别关键词语的时候,是怎么理解的,用什么方法?如:查资料、查字典、上网查、查字词句篇、课本上查

  师与生呼应:平时我们在找不到这些资料的'时候,你还可以问问同学,还可以问问父母,还可以问问老师,有了这么多的好方法,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这首诗读懂。

  请同学们自由读诗,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诗句的意思。(师巡视)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你的理解,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说一下。

  学生发言。

  (前两句:用豆子在锅里慢慢地煮,然后把煮熟的豆子的残渣过滤掉,留下豆汁作羹,豆秸在锅下燃烧着,豆子在锅里一边煮,一边哭泣,后两句的意思是,我们本是同一条根长出来的,你为什么要紧紧相逼。流露出曹植当时那种心情。)

  师:“我们”指谁?

  生:“我们”指的是曹植和他的哥哥曹丕。

  师:你们能读懂文字背后的东西,很了不起。“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能再讲讲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吗?

  生:字面意思是豆子和豆秸本是同一条根上生出来的,为什么要这样紧紧相逼?

  师:(板书:豆萁)同学们,你们看见过“萁”吗?(教师出示豆秧实物,介绍豆子和豆萁)

  师:豆和萁什么关系?

  生:是一条根生出来的

  师:用诗中的句子来说,那就是“同根生”啊(板书:同根生)作者在这里就是用“燃萁煮豆”(板书“燃”和“煮”)这种现象来比喻兄对弟的逼迫

  四、体悟诗情。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诗的意思,这还不够,因为读诗不仅要弄懂意思,还要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去。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请你边默读边思考,也可以与小组同学讨论。

  (生默读思考,讨论)

  师:我们共同来交流一下你的理解。

  生1:从“豆在釜中泣”,我体会到作者悲伤的感情。

  生2:不仅仅诗悲伤,还有愤慨,我认为应该是“悲愤”。

  师:全诗在表达上很有特点:

  《七步诗》全诗用比喻的手法,用同根生长的豆和豆秸,比喻同胞兄弟。锅下燃烧的豆秸,比喻诗人的哥哥魏文帝;锅里的豆比喻受害的诗人自己。这首诗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相互排挤斗争的残酷现实。)

  2、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全诗,展开想象:如果你是曹丕,看了这首诗你会怎样想,又会怎样做?

  生发言。

  (教师补充相关历史知识。曹丕难不倒他的弟弟,反而暴露了自己的险恶居心,弄得下不了台,以致“深有愧色”。以后,他打消了杀害曹植的想法,但是又嫉妒他的才能,将曹植终身软禁)

  4、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样的体会?或者说,你认为兄弟手足之间应该怎样相处?

  生:我明白了兄弟之间手足情深,不应互相猜忌、倾轧,而应互相帮助、和睦相处的道理。

  五、练习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板书设计

  七步诗

  曹植

  豆煮弟悲愤

  同根生

  萁燃兄

七步诗课件【篇2】

  爬牛牛

  ■适玩年龄:6个月-2岁

  ■玩法:把地板布置成赛道,和孩子在地上爬行比快。

  ■目的:不同质地的地板有不同硬度,会刺激孩子的触觉神经,加上爬的时候需要用力支撑身体,可加强手掌脚掌的感应和力度运用。

  百宝篮

  ■适玩年龄:1岁以上

  ■道具:藤篮+大量不同款式玩具

  ■玩法:将不同玩具放进篮内,让孩子寻找心爱的来玩,每天更换篮中玩具内容,让孩子保持兴趣。到2岁-3岁时可尝试让孩子以最快速度从篮中取出指定玩具。

  ■目的:触摸不同软硬、重量和质地的玩具,提高孩子利用触觉辨别不同物体的能力,有助刺激智能发展。

  认识爸妈和自己3岁以下的孩子对于物体存在的概念相当陌生模糊,这时可以主动带领孩子进行一些简单有趣的亲子游戏,让他们尝试接触自己和父母的身体,培养自我的概念。

  拍拍游戏

  ■适合对象:3岁以下的孩子

  ■玩法:笑眯眯地望着孩子,一边用手轻拍孩子身体,先从头部开始,逐步由肩膊到身体和腿等部位,一边做一边说拍拍头、拍拍手等来配合。

  ■作用:鼓励幼儿触摸自己身体,也有助于增强他身体敏感度。

  躲藏游戏

  ■适合对象:3岁以下的孩子

  ■玩法: 第一阶段用毛巾遮盖妈妈或孩子的头和脸,逗他来揭起毛巾。 第二阶段妈妈躲藏在孩子身后或椅后,让他爬行四周寻找。

  第三阶段妈妈用大毛巾或床单等遮盖整个身体,让孩子来寻找自己。做游戏的时候一面要叫着孩子的名字,当孩子找到后要好好地奖励他。

  ■作用:协助孩子建立和人交往的基本技巧。

  培养位置感 听声寻物

  ■适玩年龄:2个月-12个月的孩子

  ■游戏原则:妈妈利用简单的话语、声音和动作引孩子来寻找所在位置。

  ■玩法:对着孩子左右拍手吸引她的视线,然后问她手手拍哪边?要他指出位置。或者不断摇动一些发出声响的玩具,例如摇铃,问孩子哪边摇铃响?答对就要赞赏孩子。

  训练距离感眼球追看和距离感是孩子视觉潜能发展的重要方面,在这两方面打好基础,对孩子日后阅读、写字认字等各方面都有直接帮助。如果不想孩子以后抄书容易跳行错字的话,那么就多给他做些这样的游戏吧。

  拍丝巾

  ■适玩年龄:1岁-3岁的孩子

  ■玩法:妈妈从高处吊下布条或丝巾给孩子拍打。

  ■作用:让孩子体会视觉距离与真实距离间之差异,从而增强强他判断距离的能力及手眼反应。

  摸球球

  ■适玩年龄:6岁以下的孩子

  ■玩法:把球放在地上滚动。最先孩子只会凝视着球,后来,他会试着爬过去触摸球,如果孩子能够成功爬到球的近去触摸,那就表示孩子对距离的判断已相当出色了。

  ■作用:训练孩子的距离感及判断力。 训练孩子专注

  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游戏来锻练孩子的专注力和感知能力,让孩子学会清楚和正确地了解语,对日后培养表达和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揭起毛巾。

  第二阶段妈妈躲藏在孩子身后或椅后,让他爬行四周寻找。

  第三阶段妈妈用大毛巾或床单等遮盖整个身体,让孩子来寻找自己。做游戏的时候一面要叫着孩子的名字,当孩子找到后要好好地奖励他。

  ■作用:协助孩子建立和人交往的基本技巧。

  培养位置感 听声寻物。

七步诗课件【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学习课文中的葵羹煎三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激情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大家曾学过不少古诗,那就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背诵下来吧!(先自由背,再指名背。)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三首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介绍诗人

  1、三首古诗的作者分别是谁?哪个朝代的?(板书作者和朝代)

  2、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你对其中两位诗人的了解。

  三、学习《长歌行》

  1、教师导入:我们曾经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古朗月行》,哪个同学能为我们背一背呢?(指名背)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这种形式的诗《长歌行》。

  2、(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全诗)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3、学习向导:(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学习向导)

  (1)读一读《长歌行》,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

  (3)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4)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4、给足自学时间,指导学生按照学习向导进行学习。

  5、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多媒体可见全屏显示动画版的课文插图)出示《长歌行》动画插图,教师配乐朗诵,学生看、听、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按照学习向导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再次出示多媒体课件学习向导)

  (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园中的葵花绿油油的无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的期待阳光。温暖的春天雨露滋润阳光照,世上的万物欣欣向荣多辉煌。常常担心寒秋季节将要来到,到那时花卉草木都衰败枯黄。时光流逝像万条江河流东海,什么时候呀它会在向西流淌?年轻时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伤。

  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4)教师参与环节:同学们设计的汇报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出示多媒体课件练一练)

  练一练:

  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6、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长歌行》劝导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是一首传诵经久的劝诫诗)

  7、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8、教师请一名同学配乐朗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9、诗中的哪句话,对世人有规劝的含义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0、教师小结:《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还打比方,说明光阴似流水,一去不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

  11、大家把这首古诗背诵下来,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搜集有关劝诫后人勤奋好学的诗句。

  附:板书设计

  长歌行汉乐府民歌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七步诗》,了解这首诗的创作经过。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指名背诵《长歌行》。

  二、学习《七步诗》

  1、导言:同学们从《长歌行》中不仅领略了这首诗生动形象地比喻,更使我们受到了有益的启发,那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名句不时地激励我们珍惜时间,不断努力。今天我们将要赏析的这首诗的创作经过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和诗名吗?(板书题目及作者)

  2、解诗人及创作经过。

  (1)曹植(公元192232年)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子建,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沛国谯县人,有政治雄心。他的哥哥曹丕当皇帝后,他受排挤、迫害,终生遭受软禁。

  (2)请学生介绍这首诗创作的经过。

  3、(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全诗)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4、放声朗读这首诗。(自读、互读。)

  5、学习向导:(跟随学习向导自学本诗。)

  (1)读一读《七步诗》,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

  (3)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4)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6、自学,指导学生按照学习向导进行学习。

  三、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动画版的课文插图)出示《七步诗》动画插图,教师配乐朗诵,学生看、听、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按照学习向导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再次出示多媒体课件学习向导)

  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拿来豆子煮豆羹,滤掉豆渣成为了豆汁。豆秸锅下燃得旺,豆子锅里哭啼:咱们本来是同一个跟上生,你为什么迫害我这么急!

  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4、教师参与环节:同学们设计的汇报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出示多媒体课件练一练)

  练一练:

  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5、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七步诗》全诗用比喻的手法,用同根生长的豆和豆秸,比喻同胞兄弟。锅下燃烧的豆秸,比喻诗人的哥哥魏文帝;锅里的豆比喻受害的诗人自己。这首诗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相互排挤斗争的残酷现实。)

  6、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四、拓展创新训练。

  1、教师导语;这首诗中蕴含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是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为曹氏兄弟为了争夺王位而不顾及兄弟情谊的做法而惋惜,更使我们深深地同情曹植的不幸处境。今天让我们运用我们的智慧与才能重新演绎这个故事吧!

  2、学生分头准备。

  3、进行汇报表演,考查学生对这首诗思想内涵的理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预习《出塞》一首诗。

七步诗课件【篇4】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注释】

  萁:豆秸。此句一作煮豆持作羹。

  漉:过滤。

  豉:豆豉,一种把大豆加盐磨碎后做成的干酱。

  本是:一作本自。

  这首诗在有些书中没有第一、二句或二、三句,全诗由四句组成。

  【鉴赏】

  曹丕和曹植都是曹操之子,且都为卞太后所生,是真正的同胞手足。曹操曾一度想立曹植为嗣,因其才智高于其兄曹丕。后曹丕登基(始称魏文帝)仍忌曹植之能,加以迫害,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豆,豆萁,豆豉,都是豆这种植物的各种形态,可以说本是同根生。首句为我们描绘了煮豆的场景,以豆萁为燃料制作豆汁。第三、四句进一步揭示这两者间的关系。豆在锅中忍受豆萁的煎熬,咕嘟的声音仿佛在哭泣。这暗指兄长对自己的迫害以及自己悲愤的心情。末两句卒章显志,既是控拆,也是反抗。

  整首诗据说在七步之内完成,诗人的情感也经历了一个由平缓到迸发的过程。名为吟物,实则是一首带有讥讽的寓言诗。然而由于诗人与其谴责对象的特殊关系,因而诗人的口吻是委婉又深沉的,讥讽之中有提醒和规劝。这一方面反映了曹植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衬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残忍。

  曹植才高八斗,文风俊逸刚健。这首诗在情感上层层推进,且运用了比兴手法,从中也可发现乐府诗歌的影响。有的选本没有二、三句,但这种风格仍是显而易见的。

七步诗课件【篇5】

  教学目的

  1、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学会3个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并默写《出塞》。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七步诗》

  1、范读课文。

  2、解题。

  3、自学这首诗。

  1)自读课文。

  2)看注释理解诗的意思。

  3)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4、指导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长歌行》

  1、用上面方法,学习这首古诗。

  2、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要说明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以上两首诗。

  2、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学习《出塞》

  1、用上面的学习方法,先进行自学。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你还读过哪些描述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

  二、指导朗读

  要根据每首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本课生字

  1、借助字典自学生字。

  2、检查自学效果。

  四、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背诵三首古诗。

  板书设计:

  长歌行七步诗出塞

  季节变换少年宝贵豆子曹植物是人非

  时光流逝珍惜时光豆箕曹丕渴望良将

七步诗课件【篇6】

  一、课题:

  散步

  二、教材分析: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体验”,课文莫怀戚的《散步》是第五本单元中的一篇文字浅显、内容亦不庞杂,但是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的文章在600余字的短小篇幅内,情节简单而不乏起伏,人物着墨不多而风貌毕现自有其摇曳的韵致看似一泓清浅可人的涓涓细流却有那悠悠不尽的人生哲理静静地闪着粼光

  文章通过描写一家三代四口人一次平常的散步经历,展现了一家人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关系,礼赞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可以说,这是一曲用文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全文语言平易朴实,内涵丰富,耐人寻味,既有意在言外的大词小用也有散发着清新淡雅芬芳的精美对称句

  读这篇文章的历程,是人的心灵随着作者优美的文字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美的旅行

  三、设计思路: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尊老爱幼的人性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美

  3. 诵读品味课文,领悟文章生机蓬勃的意境美

  4. 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本环节设计意图:在纯自然状态的阅读中,学生喜欢《散步》是很自然的,想要真正理解就不容易,欲求将其中蕴涵的爱、责任感和对家庭对社会的使命感真正吸纳进自己的灵魂深处,并在以后的岁月里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个性气质,影响自己的人生取舍,则殊为难得而我的教学目标设想是希望通过教学中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全面感受文本,感悟作品的语言美、人性美,并勾连生活,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最终将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步》真正镌刻在学生的心里

  导语设计:有一种最为简易而又永远时尚、永远流行的健身运动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是散步散步是件挺不错的事儿——消化食物、锻炼身体、延年益寿,还能减肥如果是一家人在一起散步,那意义就不仅是上面所说的这些了——散步,还能增进家人之间的了解与和睦

  不过,如果散步中有了分歧,又没有得到合理解决,不但不能增进和睦,还会伤感情呢!今天我们学习《散步》这篇文章,看看作者遇到了什么情况,是怎么解决的

  本环节设计意图:自然亲切,又非常浅显的问题式的导入,能够激发同学带着问题进入阅读状态

  预习检查:词语积累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嫩芽(nèn) 霎时(shà)水波lín lín(粼粼)分qí(歧)

  【自主学习】

  1.听课文配乐朗诵,思考:①散步的人有哪些?②散步的季节呢?③在哪散步?④散步途中发生了什么事?⑤事情的结果如何? ⑥从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2.下面就让我们把自己也融入这样一个“和美”的家庭,去感悟他们美丽的心灵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

  ①在整个散步过程中,你最欣赏谁的表现?理由是?

  ②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到底谁说了算?

  3.从课文中你读到了课文表现的是什么主题?

  ( (1)一家人的互敬互爱 (2)中年人对生活的使命感(3)尊老爱幼的颂歌 )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听读、自读,简单的问题设计,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文章内容,理清了文章脉络,感知人物形象,对文章的主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合作交流】

  学生再读课文,品评课文美点

  1.品内容将文中最能体现亲情的词语或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你能读出其中浓浓的亲情吗?

  (先读句子,然后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体会同组同学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为该同学的体会是否合理,有没有读出感情

  每个小组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或派代表或全员参与)把找到的句子或词语与全班同学共享先读后谈体会其余学生准备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可让学生多读学生可能找到的句子与词语: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2.品语言 文中有不少语句是大致对称的,请你为它们划分节奏读读看.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2)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3)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4)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提示:以优美整齐的形式强化了和谐美满的亲情,且富于趣味

  除了以上找的句子外,文中还有让你感动或你特别喜欢的语句吗?为什么?

  3.品写法

  本文叙述的是初春一家三代在田野上散步的事,景物描写着墨不多,却充满了诗情画意,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有何作用?

  (学生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讨论交流)

  明确:第一处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是对生命力的礼赞第二处描写的是母亲所望见的小路远处景物,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

  热爱,对生命的珍惜

  本环节设计意图:由学生个体学习探究到小组全员参与,既让每个人都活动起来,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及竞争意识尊重学生的个性,肯定学生的新的见解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体验,进一步感受亲情,领悟本文语言的美

  【点拨拓展】

  1.本文叙述的是初春一家三代在田野上散步的事,却表现了重大的主题这种写法叫”以小见大”

  学习本文后要引导学生学会从家庭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提高作文时的选材能力

  2.联系生活,真情告白,珍爱亲情、珍爱生命

  读了本文之后,你想对你的父母说些什么呢?

  口语表达训练,训练内容:

  爸爸,妈妈,那次是我错了……

  老爸,您辛苦了……

  妈妈,我想对你说……

  爸、妈,你们怀里撒娇的孩子长大了……

  请学生任意选择其一进行口头训练

  教师小结:

  亲情不单单是寒冷时父亲为你披上的一件外套它也不单单是深夜里母亲亲手为你冲的一杯牛奶;亲情应该是孩子稚嫩的小手为父亲擦去额上的汗珠,它应该是母亲疲惫时孩子倒杯水的体贴亲情不单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它也是妈妈的唠叨、爸爸的责备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的片刻时间的领会,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和践行亲情不能只是父母的殷切期望,它更应是儿女深情的回报

  同学们回家以后,请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捶捶背、洗洗脚、揉揉肩、陪父母散散步……

  播放《让爱天天住我家》

  本环节设计意图:感受了祖孙三代的亲情后,让学生试着运用与自己的父母展开一段真情告白,以此拉近学生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再次感悟本文所表达的感情,揭示其深意联系生活实际,获取体验读了课文,对照本文的做法,学生会有一种趋向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自觉落实到行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

  欣赏歌曲,升华情感【音乐欣赏】再次感受美满家庭生活的温馨,增强亲情体验,升华灵魂

  【达标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áo夜 áo游 分qí 分外 水波lín lín lín 次栉比

  2.文章写祖孙三代散步时发生了什么事?

  3.说说下面两个句子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2)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4. 仿写句子,抒写亲情

  以“亲情是……”的形式,用比喻的修辞写一组排比句

  示例:亲情是杯清冽的酒,因岁月的历练而醇香;亲情又像一杯氤氲的茶,因心香的呵护而沁人心脾;亲情也像一棵高大而茂盛的树,因雨露的滋润而枝繁叶茂;亲情更像宽广无边的大海,因广阔的胸怀而横无际涯……

  本环节设计意图:巩固双基,以练促理解,把握主要内容

  【课外延伸】

  1.课外阅读并收集“古今孝道”故事

  2.两周后召开“我最孝”班会

  3.阅读课外书:读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冰心的《繁星》《春水》

  本环节设计意图:希望学生通过阅读,为促进学生自己的领悟开路发自内心地有所领悟,没有任何教师强加的概念;在45分钟之后的无边的时空里,我希望以“作业”的形式让这一点领悟开始向行动延伸愿这一课在学生心中余韵悠长

  板书设计:

  散 步 莫怀戚

  爱 疼

  尊 老 爱 幼

  孝 护

  互敬互爱 中年人使命感

  以小见大

七步诗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通读三首古诗,学会三个生字。

  2.了解《长歌行》大意,感受诗人的真挚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演示《古诗三首》诵读动画,导入新课。

  二、学生初读课文

  1.读通三首古诗,学会三个生字。

  2.对照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标出不懂的地方。

  3.小组内简单交流。

  三、学习《长歌行》

  1.导入新课。

  行是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我们曾经学过哪首诗?(背诵《古朗月行》)今天,我们学一篇这样的诗歌叫《长歌行》。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

  2.交流自学结果。

  (l)你理解了哪些词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2)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相机点拨,指导学生解决。

  重点解决: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写景色,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什么?这首诗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4)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背诵《长歌行》。

  附板书:

  长歌行

  葵露待日

  百川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七步诗》和《出塞》,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的真挚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默写《出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背诵《长歌行》。

  2.三国以后,魏国的第一个皇帝是曹丕,他有个弟弟叫曹植,十分有才干,曹丕十分妒忌,所以总想加害他。有一次,曹丕叫人把曹植叫到官中,命令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的话就杀他的头。曹植又气又恨,轻踱七步,吟出一首千古绝唱,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诗《七步诗》。

  3.教师演示诵读动画。

  二、交流自学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

  1.你理解了哪些词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2.试着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

  3.你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三、归纳学生问题,集体讨论

  曹植写这首诗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教师引导: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曹植的这首诗是否另有所指,指的又是什么,从而体会这首诗的比喻意义。比如,同根生指什么,相煎何太急又指什么,联系前边想一想,豆和箕又指什么从而体会这首诗的真正含义,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反复朗读,体会感情

  1.录音范读。

  2.学生练习朗读。

  五、练习背诵

  六、学习《出塞》

  1.读课文,解题。

  塞:关塞,边塞。你怎么理解题目?

  简介作者王昌龄,唐代著名的诗人。字少伯,很有才华,曾中进士,擅长七绝,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今天学的是他最著名的一首诗。

  2.范读课文。

  3.交流自学体会。

  4.提出问题,教师归纳,集体解决。

  5.体会诗的意境。

  (l)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古代战乱不断发生,百姓苦不堪言;盼望能有飞将军重出,救百姓于水火;这首诗意境深远,言少意多。)

  (2)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体会作者渴望出现英勇善战,体恤士卒的将帅,巩固边防的心情。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默写《出塞》。

  2.向别人讲述《七步诗》的有关故事。

  附:板书设计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以景抒情)

  教案点评:

  教师从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理解。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学古诗,并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七步诗课件【篇8】

  教材分析:

  《七步诗》作者曹植。七步诗指走七步时间内做成的诗。曹植的兄长曹丕,取代东汉称帝后,忌妒弟弟的才学。有一次,曹丕命令曹植在七步的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出就杀头。曹植聪明过人,在七步内做了这首诗,曹丕没能得逞。

  《长歌行》出自汉乐府,长歌行的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这首诗用季节的变换作比喻,说明一年里哺育万物生长的最好季节是春天,而人的一生当中最宝贵的时光是年轻力壮的时候。用江河不能西流作比喻,说明时间一去不复返,劝导人们从小要努力学习,不要虚度年华。

  《出塞》作者王昌龄。唐朝初期,在阴山南面的地区,民族之间的战争不断。这首诗歌颂汉将李广,叹息朝廷用人不当,驻守将领无能。诗中的景物描写寄托了诗人深厚的思想感情,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

  教学目的:

  1、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熟练背诵,默写《出塞》。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七步诗》

  1、范读课文。

  2、解题:七步诗是在走七步路时间以内做成的诗,曹丕命令兄弟曹植在这个很短的时间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就杀头,于是,曹植就作出了这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

  3、自学这首诗。

  (1)自读课文。

  (2)看注释理解诗的意思。

  (3)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4、指导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1)煮豆持作羹:煮豆用来作羹。

  (2)漉菽以为汁: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3)萁在釜下燃:豆秸在锅下燃烧。

  (4)豆在釜中泣:豆子在锅中哭泣。

  (5)本是同根生:豆子和豆秸生在同一条根上。

  (6)相煎何太急:你为什么烧起猛火来煎熬我?你这么急迫地残害我是为什么呀?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用豆子比自己,豆秸比兄长曹丕,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对曹丕兄弟残杀的不满,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本质。

  二、学习《长歌行》

  1、用上面的方法,学习这首古诗。

  (1)青青园中葵:园子里绿绿的蒲葵树。

  (2)朝露待日唏:早晨沾上了露水,等到太阳出来时就晒干了。

  (3)阳春布德泽:温暖的阳光为大地送来恩泽。

  (4)万物生光辉:花草树木都打起了精神。

  (5)常恐秋节至:就怕秋天快要到来。

  (6)昆黄华叶衰:密密的树叶会变得枯黄,花儿会凋谢。

  (7)百川东到海:众多河流向东流入大海。

  (8)何时复西归:它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西边去呢?

  (9)少壮不努力:年轻时不抓紧时间努力学习。

  (10)老大徒伤悲:老了只能白白地伤心。

  2、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要说明什么问题?

  (1)用季节的变换作比喻说明一年里哺育万物生长的最好季节是春天;人的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在年轻力壮的时候。

  (2)用江河不能向西流作比喻,说明时间一去不再复返,劝导人们要珍惜时间,趁着年轻努力学习。

  三、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

  2、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学习《出塞》

  1、用上堂课的学习方法,先进行自学。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秦时明月汉时关:明月和关塞与秦汉时没有什么不同。

  (2)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征的将士们没有回来。

  (3)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连年战争的痛恨和不满,对出征的将士们的同情、怀念。)

  (4)但使龙城飞将在:假如现在飞将军李广还在世。

  (5)不教胡马度阴山:绝不会让敌人的兵马越过阴山。

  (6)这两句诗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飞将军李广的赞颂和对朝廷用人不当、驻守将领无能的叹息。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对人民的关心。)

  3、你还读过哪些描述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

  凉州词(王翰)从军行(王昌龄)军行(李白)

  葡萄美酒夜光杯,青海长云暗雪山,骝马新跨白玉鞍,

  欲饮琵琶马上催。孤城遥望玉门关。战罢沙场月色寒。

  醉卧沙场君莫笑,黄沙百战穿金甲,城头铁鼓声犹震,

  古来征战几人回。不破楼兰终不还。匣里金刀血未干。

  二、指导朗读

  ☆朗读要根据每首诗所表达的意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七步诗》暗喻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兄弟相残的腐朽本质。要读出作者的无奈与不满。

  2、《长歌行》前面的写景是为了抒发后面奉劝人们珍惜大好时光有所作为的思想感情。前四句写出春天的美好,五六句笔锋一转,写出秋天的凄凉。后四句借前边的比喻让人们认识到时间的可贵,年少努力的重要。

  3、《出塞》这首诗的景物描写,寄托了诗人深厚的思想感情。从诗人的赞颂与叹息中,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和人民的关心。

  三、学习本课生字

  1、学生自学。

  2、检查自学效果。

  四、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背诵三首古诗。

七步诗课件【篇9】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读三首古诗,学会三个生字。

  2.了解《长歌行》大意,感受诗人的真挚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演示《古诗三首》诵读动画,导入新课。

  二、学生初读课文

  1.读通三首古诗,学会三个生字。

  2.对照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标出不懂的地方。

  3.小组内简单交流。

  三、学习《长歌行》

  1.导入新课。

  行是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我们曾经学过哪首诗?(背诵《古朗月行》)今天,我们学一篇这样的诗歌叫《长歌行》。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

  2.交流自学结果。

  (l)你理解了哪些词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2)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相机点拨,指导学生解决。

  重点解决: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写景色,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什么?这首诗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4)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背诵《长歌行》。

  附 板书:

  长歌行

  葵露待日

  百川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七步诗》和《出塞》,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的真挚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默写《出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背诵《长歌行》。

  2.三国以后,魏国的第一个皇帝是曹丕,他有个弟弟叫曹植,十分有才干,曹丕十分妒忌,所以总想加害他。有一次,曹丕叫人把曹植叫到官中,命令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的话就杀他的头。曹植又气又恨,轻踱七步,吟出一首千古绝唱,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诗《七步诗》。

  3. 教师演示诵读动画。

  二、交流自学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

  1.你理解了哪些词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2.试着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

  3.你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三、归纳学生问题,集体讨论

  曹植写这首诗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 教师引导: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曹植的这首诗是否另有所指,指的又是什么,从而体会这首诗的比喻意义。比如,同根生指什么,相煎何太急又指什么,联系前边想一想,豆和箕又指什么从而体会这首诗的真正含义,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反复朗读,体会感情

  1.录音范读。

  2.学生练习朗读。

  五、练习背诵

  六、学习《出塞》

  1.读课文,解题。

  塞:关塞,边塞。你怎么理解题目?

  简介作者王昌龄,唐代著名的诗人。字少伯,很有才华,曾中进士,擅长七绝,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今天学的是他最著名的一首诗。

  2.范读课文。

  3.交流自学体会。

  4.提出问题, 教师归纳,集体解决。

  5.体会诗的意境。

  (l)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古代战乱不断发生,百姓苦不堪言;盼望能有飞将军重出,救百姓于水火;这首诗意境深远,言少意多。)

  (2)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体会作者渴望出现英勇善战,体恤士卒的将帅,巩固边防的心情。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默写《出塞》。

  2.向别人讲述《七步诗》的有关故事。

  附: 板书设计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以景抒情)

  教案点评:

  教师从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理解。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学古诗,并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探究活动

  【边塞诗派】

  唐朝的诗歌流派之一,代表作家有高适、王之涣、王昌龄等。他们的诗大多描写边塞奇异风光和将士征戍生活,风格豪放,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青海湖。

  长云:连绵不断的浮云。

  穿:磨破

  金甲:金属制的战服。

  破:打破。

  终:始终。

  还:回家。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孤城:这里指玉门关。

  何须:何必要。

  怨:吹奏哀怨的乐曲。

  杨柳:《折杨柳》古代一种歌曲名称。

  度:越过。

  请你自己再找一些描述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与大家交流一下,背一背。

七步诗课件【篇10】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3课《散步》。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等方面说一下我的讲课思路。

  一、说教材

  《散步》选自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所选文章以家庭亲情为主题,浓浓亲情动人心弦。《散步》是一篇文字浅显,情感温暖的美文,作者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娓娓道来,情真意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亲人的关爱,对家庭的责任,对亲情的赞美,是一篇从平凡小事中写亲情的典范作品,题材极其平凡,意蕴却十分丰富。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用心发现亲情、感受亲情并珍爱亲情。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我准备用一个课时完成教学的.主要内容。

  二、说学情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本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但对生活的观察不够细致,缺乏生活体验,又由于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误导,许多学生尊老爱幼的观念比较淡薄,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伦理观,因此正确的引导尤为重要,我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三、说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品味课文清新质朴的语言。

  3、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知文中蕴含的家人之间深沉的爱,培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四、说重难点

  根据《语文课和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要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我将本课的重点定为:朗读品味积累语言。本课是一篇精美散文,需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揣摩、积累语言,以增强语感,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本课的难点是: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七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和知识储备的限制,对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容易浮于表面,因此把这个定为难点。

  五、说教法

  运用情景导入、朗读品析、研讨点拨、多媒体课件辅助等多种教法相结合。首先以情景、导入法营造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浓浓的亲情氛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将朗读贯穿于整个课堂中,让学生在朗读品味中去感受亲情美。本文主要写“我”这个成年人的感受,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因此,必要的点拨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几种教法与多媒体课件的结合,让学生更好的领悟课文。

  六、说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所以先让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找出含义深刻的字词句或细节动人的句子品析,最后抓关键语句再读课文,深入思考,领会课文深长的意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尊老爱幼的情感,在学习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七、说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

  看公益短片《妈妈洗脚》学生谈感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短片中温馨的画面和质朴的语言,让学生快速的进入情境中,也为学生感知课文内容作了准备。

  (二)出示学习目标

  设计这一板块是因为学习目标对教与学起统帅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有明确的方向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齐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旨在让学生对文本整体感知)

  2、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事情?结果如何?

  设计意图:此环节要求学生齐读课文后自主学习,培养从文章获取信息及概括事件的能力,在第二个问题中要引导学生思考:在面对分歧时,“我”为什么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儿子,从而得出结论:在两头不能兼顾时,照顾长辈,因此得知“我”的处事原则是“孝”,初步感知了作者的情感。

  (四)品读课文赏析语言

  1、找出文中含义深刻的字词句或能打动你的句子品析。

  学法指导:

  示例:“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1)学生在课本上用圈点勾画法作批注。

  提示:写景美的句子、细节动人的句子

  (2)请学生将他们找出的词句读出来并赏析,教师适当指导。

  2、感悟语言的对称美

  预先出示一个句子: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让学生说说这个句子的特点,最后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这样的对称的句子齐读。

  设计意图:品味积累语言是本课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先让学生在圈点勾画中品读思考,在朗读品味中感悟,教师作必要的补充和归纳。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学会在以后的阅读、作文中运用学到的方法去赏析语言,运用语言。

  (五)再读课文,感悟亲情

  1、指名读6、7段。

  2、扮演角色,心灵对话。

  学法指导:面对分歧时,“我”为什么决定走大路,妻子、儿子是怎样想的,母亲为什么改变主意走小路?分角色用话外音的形式将各人心中所想表现出来,不仅要注意文中表现出来的内涵,还要善于结合情景体悟人物心理和性格。

  3、这个家中三代四口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所以设计了“扮演角色,心灵对话”这一环节,让学生走进文本,不仅能找出文中有形的东西,还能发现文本中没有写出来的(无形)的东西,以锻炼学生的想像及创新思维能力。在谈对人物印象这一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正因为这一家人尊老爱幼,相互关爱,这个家庭才会如此和谐温暖。

  4、齐读最后一段,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学法指导:注重这句话的象征意义。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领悟作品的内涵,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中解决疑难。重点理解这个句子,不仅要理解它的表层含义,更要理解它的象征意义:中年人的责任重大,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中年人是承上启下的角色,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这样。至此学生才准确把握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六)拓展延伸

  作者抓住了生活中一个平凡的镜头。

七步诗课件【篇11】

  教学目标:

  1、学习《七步诗》,了解这首诗的创作经过。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指名背诵《长歌行》。

  二、学习《七步诗》

  1、导言:同学们从《长歌行》中不仅领略了这首诗生动形象地比喻,更使我们受到了有益的启发,那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名句不时地激励我们珍惜时间,不断努力。今天我们将要赏析的这首诗的创作经过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和诗名吗?(板书题目及作者)

  2、解诗人及创作经过。

  (1)曹植(公元192232年)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子建,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沛国谯县人,有政治雄心。他的哥哥曹丕当皇帝后,他受排挤、迫害,终生遭受软禁。

  (2)请学生介绍这首诗创作的经过。

  3、(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全诗)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4、放声朗读这首诗。(自读、互读。)

  5、学习向导:(跟随学习向导自学本诗。)

  (1)读一读《七步诗》,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

  (3)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4)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6、自学,指导学生按照学习向导进行学习。

  三、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动画版的课文插图)出示《七步诗》动画插图,教师配乐朗诵,学生看、听、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按照学习向导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再次出示多媒体课件学习向导)

  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拿来豆子煮豆羹,滤掉豆渣成为了豆汁。豆秸锅下燃得旺,豆子锅里哭啼:咱们本来是同一个跟上生,你为什么迫害我这么急!

  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4、教师参与环节:同学们设计的汇报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出示多媒体课件练一练)

  练一练:

  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5、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七步诗》全诗用比喻的手法,用同根生长的豆和豆秸,比喻同胞兄弟。锅下燃烧的豆秸,比喻诗人的哥哥魏文帝;锅里的豆比喻受害的诗人自己。这首诗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相互排挤斗争的残酷现实。)

  6、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四、拓展创新训练。

  1、教师导语;这首诗中蕴含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是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为曹氏兄弟为了争夺王位而不顾及兄弟情谊的做法而惋惜,更使我们深深地同情曹植的不幸处境。今天让我们运用我们的智慧与才能重新演绎这个故事吧!

  2、学生分头准备。

  3、进行汇报表演,考查学生对这首诗思想内涵的理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预习《出塞》一首诗。

七步诗课件【篇12】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认读本课4个生字“诗、煮、豆、何”,认识部首“四点底”。

  2.字字过目地朗读古诗,能背诵古诗。

  3.了解《七步诗》的由来,能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借助拼音认读本课4个生字“诗、煮、豆、何”,认识部首“四点底”。

  2.字字过目地朗读古诗,能背诵古诗。

  教具学具

  录音机、课文录音磁带、生字卡片、媒体

  教学过程

  一、成语引入

  1出示:才高八斗,指名读,齐读

  这个成语比喻一个人极有才华,你们知道吗,这个才高八斗的人最初指的就是曹植。

  2简介曹植和《七步诗》的由来

  曹植是三国魏杰出的诗人,是曹操第三个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他有个哥哥叫曹丕,两人是亲兄弟。因曹植有非凡的才华,曹操很疼爱他,一度想废曹丕的嫉恨。曹丕当上魏国的皇帝之后,怕曹植跟他争夺王位,就想迫害他,于是就宣他入宫,要他在七步之内做成一首诗,做不出来就把他处死。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在七步之内就作了一首诗,当场念了出来。因为这首诗要求在七步之内做成,所以叫《七步诗》。曹植也因此而保住了性命。

  3学习生字:诗

  齐读课题

  二、古诗诵读

  1、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诗,大家要仔细看图,认真听录音。

  2、学习:煮

  听录音,想象你明白了什么?

  学习“四点底”

  豆萁:豆的茎杆

  釜:相当于现代的锅

  先自己说说,再同桌交流

  三、指导朗读古诗

  1、下面我们要学会读这首古诗,在读古诗时我们还要认识今天另外要学习的三个生字。

  2、师范读,生跟读

  四、自由练习读

  1、自由练读

  2、小组交流读

  3、指名读,思考:曹丕是被哪句话打动了而最终没有杀曹植呢?

  据说当时曹丕听了以后羞愧万分,无地自容,只能收回成命。这《七步诗》成了救命诗。齐读

  4、全班交流读

  5、看图背诵古诗

  6、比赛背诵古诗

  五、复习巩固认读生字

  1、抽读生字

  2、交流记字的方法。

  3、读词:古诗、读篇、煮饭、黄豆、豆荚、何必、为何、煮豆燃萁

  煮豆燃萁是一个成语,它出自《七步诗》,比喻兄弟间的自相残杀。

  六、课外延伸

  读了《七步诗》,我们不禁为曹植的才华所折服,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吧这首诗的由来讲给家人听,也可以搜集更多他的诗读一读,背一背,然后吟诵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伊始,我先介绍了曹植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激发了学生学习这首诗的兴趣,也为学生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作了铺垫。低年级学古诗主要以读和背为主,借助有目的性的听和看,训练学生养成集中注意观察,认真听记的好习惯。

七步诗课件【篇13】

  译诗

  煮豆子燃烧的是豆秆,(过滤豆豉做成了豆浆。豆秆在灶下焚烧,)豆子在锅里哭泣。本是生在同一根上,煎熬我何必这么着急?

  注释

  燃:烧。

  豆萁:大豆的豆秸,是大豆脱粒后剩下的茎,晒干后可以当柴烧。

  釜:古代用作烧煮食物的无脚锅。

  泣:哭。

  本:本来。

  同根生:豆子长在豆萁上,豆子和豆萁是一条根上出来的。

  煎:煎熬,用火烹烧,这里形容用权力逼迫。

  何:为什么。

  作者简介

  曹植(192-233)字子建。沛国谯(qi谩oǚ今安徽亳(b贸)县)人。三国时期魏国的杰出诗人。曹操第三子,封陈思王。因富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后失宠。建安十六年(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为临淄侯。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改封鄄(ju脿n)城王。曹丕称帝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屡遭贬爵和改换封地。曹丕死后,曹丕的儿子曹睿即位,曹植曾几次上书,希望能够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愿,最后忧郁而死,年四十一岁。

  曹植的生活和创作,以曹丕即帝位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有少数作品出社会动乱和自己的抱负,诗的基调开朗、豪迈。如《白马篇》、《送应氏》等。后期作品则反映其所受压迫的苦闷的心情,部分诗篇参杂较浓厚的消极思想。其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炼而词采华茂,比较全面地代表了建安诗歌的成就,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影响。也善辞赋、散文。他的《洛神赋》抒情优美,富于神话色彩,影响甚大,是建安时期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品。散文也有名篇,如《求自试表》等。

  曹植的《七步诗》情采并茂,语言精练,用语浅显。原为六句: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来《漫叟诗话》和《三国演义》把它改为四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当时曾有人称赞:天下的才共有十斗,曹植一人就占了七斗。

  相传曹植的哥哥魏文帝(曹丕),要他在七步之内作成一首诗,不然就要杀他的头,曹植愤然写了这首诗。豆和豆秸是同一个根上长出来的,好比同胞兄弟。豆秸燃烧起来把锅内的豆煮得哭泣不已。比喻兄长逼弟弟,十分贴切感人。

  赏析

  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释常谈》)刘勰的《文心雕龙。才略》中也说: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明代王世贞的《艺苑卮言》也说:子建天才流丽,虽誉冠千古,而实避父兄,何以故?才太高,辞太华。可见前人都指出了曹植才华出众,禀赋异常的特点,而最能表现其才华的例子就是这首《七步诗》。

  据《世说新语。文学》中说,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六句诗来,就是上面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据说曹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不仅因为曹植在咏诗中体现了非凡的才华,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领,使得文帝自觉不如,而且由于诗中以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为手足,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晓之以大义,自然令文帝羞愧万分,无地自容。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此诗最早就被记录在《世说新语》之中,后来流传的仅有四句,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概是因为在传播过程中为它是否真出于曹植之手尚难肯定。然《世说新语》的作者去曹魏之世未远,所述自然有一定的依据,而且据《世说新语》中引《魏志》中了也说曹植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曹操曾试之以《登铜雀台赋》,植援笔立成,而且斐然可观,所以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这样一首好诗也完全是可能的。因此,我们还是把它作为曹植的作品来介绍给读者诸君。

  当然,此诗的风格与曹植集中的其他诗作不尽一致,因是急就而成,所以谈不上语言的锤炼和意象的精巧,只是以其贴切而生动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千百年来的读者的称赏。

  想了解更多诗词网的资讯,请访问: 诗词

本文来源:https://zw.liuxue86.com/z/5126313.html
延伸阅读
他借此机会,向各位老领导和同志们表达两点真诚祝愿,一是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心情愉快,时刻保持良好状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类学习工作和生活,成为精神上的富有者和生活中的有心人;二是祝愿大
2023-09-03
你知道范文文章的写作方法吗?文档写作是职场竞争的必要技能之一,写不出来的时候,那就应该看一看优秀的范文,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中秋节祝福语诗句”。中秋节祝福语诗句篇1
2023-09-02
白露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当白露节气到来时,天气已经渐渐地转凉,对此,我们总是有许多思考,而古人也是这样,那么你知道哪些关于白露节气的古诗呢?根据大家的需求,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
2023-09-02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又将迎来中秋佳节,对此我们时常会有许多感触,而古人亦是如此,那么你知道中秋节的古诗有哪些吗?根据大家的需求,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中秋节经典古诗10首”,可供大
2023-09-02
这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挑选的一篇“古诗词三首读后感”文章。读书而不回想,犹如食物而不消化,读作者写的作品之后我们收获到许多。为了加深印象,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心中感受写出
2023-09-02
你是否对评语评价的撰写方式还不太了解呢?实际上,在企业文化建设和价值观传递中,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评语评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举足轻重。我们非常关注您的需求,并根据此编辑了“
2023-06-27
每个教师在授课前都需要制定详细的教案和课件,因此在编写这些资料时,老师们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教案是教育教学管理的必备工具,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如果您需要了解关于“诗经的课件”的相
2023-06-21
诗五首课件(篇1)学习目标:1、理解诗意,品味语言2、感受意境,体会情感教学步骤一、导入苏轼曾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优秀的诗歌同样如此,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诵读杜甫的《
2023-06-05
老师上课前有教案课件是工作负责的一种表现,但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教案是课程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好的教案课件怎么写?以下是我们为您整理的现代诗课件经验分享,为避免遗忘,还
2023-04-28
我们的编辑团队为您打造了一篇精美的“木兰诗课件”文章。每位老师不可或缺的课件是教案课件,相信老师对要写的教案课件不会陌生。设计教案需要注意教学步骤的合理衔接。感谢您的浏览!木兰诗课
202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