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创造学生教育读书笔记系列(7篇)

【 liuxue86.com - 读书笔记 】

  我们考虑到您的需求精心为您制作了这份“创造学生教育读书笔记”,作品令许多人心中五味杂陈。 踏实看书,认真写感,感思结蕴,方成一派好文,这篇文章将会让你有所发现!

创造学生教育读书笔记【篇1】

  在寒假里,当我再次翻开我国著名教育专家冯恩洪的著作《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这本书,我就爱不释手地读完剩下的部分。结合自己的教育生活,我又了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作为班主任,我对于当时上海市“模范班主任” 冯恩洪的成功之路和探索之路非常感兴趣。他适应时代的变化,把握新时期青年学生的特点,不断提高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做出了一些新的尝试。比如,当要求学生写《手表的回忆》,但学生写得文不对题,“回忆对比”方法不怎么灵了,冯恩洪展开思索,于是他马上意识到只有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实际,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才能收到实际效果。

  他意外发现一个学生津津有味地写些祝贺她过生日的事情。又马上想到没有父母照顾的小罗也快要过生日,他就考虑能不能在班上也搞个生日祝贺,以此改变青年抱怨“人都是自私的”。借助于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我们可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培养学生相互关爱的精神和情感。

  他顶住了很多反对的声音,让“过生日”的活动胜利进行,还收到了意外的效果。就这样,把一次平常的“过生日”活动,变成了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主题班会。因此,冯恩洪受到了启发“一种情感的培养必须依赖具体的事情才能激发,当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富有生活气息的时候,就会受到学生欢迎。

  ”确实,这种启发不当对于当时适用,对我们现在的教育也非常有意义。顺应时代的变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盲目灌输,而要让学生享受学习合学习的乐趣,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一切都是以学生为本的,这并不是为学生创造一个合适的教育。冯恩洪先生不仅有远见卓识,还是“艺高人胆大”的教育实践家。

  他致力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注重研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育的不同要求,主张人的社会化和人的个性化和谐发展,在实践中探索了建平模式,首创并践行“合格+特长”的办学理念。当然,每个学校都有自身的特点,我们不一定要效仿,而是从中取得启发,以此生发顺应我校发展的成功的办学理念。

  作为21世纪的班主任,我们将肩负起更加贴近时代、更加负责的任务,培养独立、自强、创新、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社会主义**人才。与国际相比,每年的奥林匹克数学大赛,中国人屡获殊荣,中国人的计算能力是国际上数一数二的,外国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然而我们会发现时下我国很多“高分低能”之人,动手操作能力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这必然关乎国家的未来和国家的希望。

  从现在起,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明确自己的教学理念,审视现实,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而奋斗。也就是说,在每一个教育活动和环节中,都要牢记并树立良好的目标。不能造就高分低能的人才,不能搞应试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成为新时期的班主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班主任的教育工作要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时代性和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有序推进班级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现在面对的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年幼娇生惯养。他们并不缺乏爱,很多都是“小霸王”、“小公主”,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尊重人,因而班上不文明、不团结的现象较多。

  我认为关爱孩子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教孩子尊重他人是关键。

  六、七岁的孩子,好比一张白纸,自我约束不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低,冲动,不懂事等,教会他们尊重别人,似乎是痴人说梦话,或者是一件遥远的事,但确实,孩子们的进步见证了:教师尊重学生,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梯度式的、多渠道的方法引领;家校教育的统一,孩子慢慢地学会尊重别人,班级管理有成效,班风、学风良好。

  一、言传身教,注重细节,领悟尊重的体验

  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爱模仿,教师的身教重于言传。教师尊重学生,成为孩子学会尊重别人的关键。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教育学生的全部秘密就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也是班级管理的基础。这种对学生的尊重应该是不分对象的,不分性别、国籍、户籍、人格、年龄、表现、过去等等,每个学生都应该享受民主、平等、受人尊重的教育。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

  “尊重别人,团结友爱”这成为我们班规中的头等大事。“你要别人尊重你,首先你要学会尊重别人。”这成了我教育孩子的口头禅。

  我与学生平等、朋友式交往,室外说悄悄话,拉钩达成协议等,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比如:在课堂上,我突然收到家长的电话,我会先通过学生的允许“这是家长的一个电话,我可以接一下吗?

  ”孩子们总是笑眯眯地告诉我,“叶老师,你接吧,没关系的。”多体贴的孩子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消除师生之间的空间距离,使师生关系更加亲密,更有利于班级管理的顺利开展,并进一步使学生能够亲自反映出良好的理解和经验受到尊重。

  (二)巧用表扬的话语,尊重学生

  我们的班主任可以用表扬代替批评,也就是表扬批评和对比表扬。这种表扬结合了间接批评和直接表扬,避免了师生之间的对立。它还可以引导一些学生在不直接激发自尊的情况下理解自己的错误,帮助他们向表现出色的学生学习。比如,课堂上我们经常会发现个别学生说悄悄话或是开小差,我会及时表扬那些好的同学,“看看某某做得多好,又专注又自觉”,这时我们都容易发现刚才有违纪表现的同学立即改正,这样的做法,非常适用于低年级的班级管理和个别教育中。

  既不影响教育效果,又可以营造一种和谐的育人氛围。这样,我特别注重从言行上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的荣誉和经验。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班主任要尊重他们,抓住他们的闪光点,熟练运用表扬的话语,用尊重唤醒他们的尊严和自信。从而激发孩子相信别人,尊重别人。

  (三)善于运用细节,尊重学生

  我们常常听说,细节的运用是成败的关键。记得我那个不文明、不团结现象较多的班级,在老师的潜移默化下,班干部的带领下,班上涌现了不少的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好人好事。我正当沾沾自喜之际,一件事的发生犹如“当头棒”重重地敲醒了我。

  那天午饭后,孩子们陆陆续续去洗饭盒,我也回到办公室去,刚坐下,隔壁班的一个小女孩哭哭啼啼地走到我的身边对我说:“你班的小希不文明,他拉人家的裙子。”我一下子就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我先安抚那位女孩,并把小希找来。

  小希平时就特调皮捣蛋,喜欢搞恶作剧,这次还做这么不文明的的行为,我是挺生气的,我让他站在我的身旁,“刚才发生什么事了?你这样做对吗?”我苦口婆心地对其循循善诱。

  后来,还请来了他的父母。我把他的父母请进办公室,刚要开口,他爸爸就把我请到室外谈。这时我突然领悟过来,是呀,无论孩子多调皮,也要得到别人的尊重,我怎么忘了呢?

  来到室外,他爸爸没有高高在上,严厉地批评他,而是蹲下来,与小希同高度,面对面,朋友式交谈,还不时地握着他的手。我看到这一幕,心中顿时感动,这才是真正的尊重!我多么的自愧不如!

  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辨别是非的能力差,贪玩。这时,孩子最需要的是指导,不仅是严厉的批评,更需要更多的尊重和指导。后来,我们的老师互相交流,引导他用不同的方式思考,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小希含着泪水,真诚地向女孩道歉,向老师坦白,并下定决心要改变。一切教育从尊重开始。要从细节上尊重学生,切实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真正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二、多方渠道、梯度引领,形成尊重的行为

  对低年级的孩子进行直接说教,效果不显著。我们都知道孩子喜欢观看动画故事片,如《称赞》、《买礼貌》、《**规》等,让孩子生动地接受教育,并进行小组交流,扮演角色,从而在动画人物、动物中学会尊重别人,与伙伴互帮互助,共同提升。在班会课上,我利用名人故事、书籍、班上的好人好事等,组织“我讲书中的故事”大赛,寻找“尊重小天使”等活动,不断诱导学生逐渐学会尊重别人。

  从角色的模仿到落实于自我的行动中,进行梯度的引领,并进一步制定奖罚制度,设立“学生成长记录袋”,以日记的形式记录每个学生尊重别人的好事,定期每星期评比和展示。让学生坐言起行,在生活中处处学会和注重尊重别人,乐于学会尊重,同学间互勉互助,共同进步。2011年,我校举办的文明礼仪主题班会比赛中,我们班级以《明礼仪,做文明人》这个主题班会荣获全校唯一的一等奖。

  课上,孩子以小品演绎、讲故事、三句半等形式全面地体现出孩子们互助互爱,团结协助的精神,尊重的语言付诸行动,尊重别人,做文明人。我很高兴看到二年级的孩子们有这样的表现和进步。

  三、家校教育的统一,促使尊重的最终形成

  家庭学校合作是当代教育的必由之路,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良好支撑。家校教育的统一,促使尊重的最终形成。家校合作是基于家长会、家校沟通、班级博客等平台进行沟通和采访。

  家校合作进一步避免了学生尊重行为的重复,使之成为学生的内在行为。

  就像我班上的小希一样,后来他爸爸告诉我,他工作很忙,对小希的管教比较少,但小希不听妈妈的话。养不教,父之过。最后,我们家和学校达成了指导教育的协议,双管齐下。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小希进步很大,逐渐从喜欢恶作剧变成了帮助学生、尊重学生、关心集体改造。

  我非常的欣喜。把教育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很多家长跟我反馈:

  他家的“小霸王”、“小公主”长大了,会给家人分担家务活,体贴父母等。

  上学期结束前,很多孩子眼红红地问我:“叶老师,你还教我们三年级吗?我想您继续教我们……”打心里,我也非常舍不得这班从不文明、不团结转变为可爱的孩子们呀!

  当你摸摸头不舒服时,孩子会主动给你递上温水;课间时,孩子们会偷偷地溜进办公室,在你耳边轻轻地问,“叶老师,有什么事需要我们来帮忙吗?”……被尊重,我幸福着。这里包括了师生之爱。

  著名作家冰心说过这么一句话:“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十三年的低年级班主任生涯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

  简单的一个“尊重”培养,教师尊重学生,学生学会尊重教师和别人,却蕴涵着无穷的教育智慧,这萌生出无穷的爱,不是居高临下的关心,而是感同身受的体会和尊重;是理解和鼓励;是引领与契机……

  而另一个感触很深的就是做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教育家和教书匠,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教育家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他们以不教之本为基本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追求的是一种充满灵性与智慧的教育教学。然而,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灌输作为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和主要手段。

  接受教育的时间越长,学生的思维越单一,视野越窄,越缺乏想象力,越缺乏自信。这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吗?我们该如何保护儿童的想象力与好奇心呢?我想,或许我们会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我觉得像这样的教育才称得上是让人终身受惠的教育。其实,这种教育也在灌输,但它不同于传统的灌输。它充满灵性和智慧,能深深震撼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能为每一个孩子树立一个深远而实用的目标。“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

  ”一些教师,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教师,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教师与一个教了一年却又重复了一辈子的教师,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因此,作为一个教师,我觉得应该具有不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做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千万不要成为一个高高在上的教书匠。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到自己一下子就被唤醒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

  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这些做教师的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我深信:“教育的理想会奏响新世纪中华民族的英雄乐章,理想的教育会开创新世纪中国文明的灿烂辉煌!”

创造学生教育读书笔记【篇2】

  看到了《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这本书的简介知道了“南冯北魏”, 魏书生老师多少还有些了解,听过他的报告,看过他的一些教育理论的书籍,家庭教育的书籍,而冯恩洪老师却知之甚少。借此次读书交流之机,能够静下心来读了冯老师《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一书,感受颇深。

  全书共分9个主题,分别是探索教育的真谛、撬起教育质量、育人的第三课堂、为幸福人生奠基、特长加选择、享受讲台、自我提高、优化学校文化和来自**的声音。冯恩洪老师结合自己的教育工作实践,对中国教育的现状进行了理性思考,同时对中国教育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教学模式,并且从各个方面都详细的介绍了如何去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当然,他是校长,我们不能像他那样进行很多教育改革,但作为一名教师,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我从两个方面感受最深:

  一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部分。

  冯先生指出,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享受教育。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教育不仅要创造适合教育的学生,而且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认为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的关键是学习学生,而创造适合学生的课堂则应落实这一基本点。

  创键是合学生的教育,关键是研究学生,让教师告别书本中心,进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改革新时代。我们应该看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正确对待他们。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教好书,培养好人。孔子之所以在教育学生方面取得突出成就,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对颜回、子路等学生的特点和思想状况了如指掌。他在认识人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使人成才。

  综观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教师,教育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知人之明,能洞察学生思想深处的奥秘,能触摸到学生感情的脉搏,他们的心和被教育者相通相印,只有这样的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是一种幸福和享受。

  创建适合学生的教育,最根本的是创建适合学生的课堂。创建一个适合学生的课堂,就是要尽可能地改变填鸭式教学。学生能说的就是让学生说话。在受到启发后,学生仍有疑虑,因此教师可以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在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提供适当的教育和不同层次的任务目标,使各级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回顾自己的课堂教学,虽然也在努力开展分层教学,力求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但每个班级学生确定,教材单一,课时较紧,很多时候是在赶进度,没有办法照顾到所有学生的需求。所以,创造适合学生的课堂已经成为我当下及将来亟需研究的任务。

  第二部分是关于教师自我完善和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在这一部分,冯先生告诉我们:在三足鼎立的平台上,我们也可以品味一流的生活,创造一流的表演。我们不仅要珍惜这个讲台,热爱它,享受它,还要挑战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同时也只有做最好的自己,才能享受讲台。要发展自己只有两条路,第一条是知识的补充,第二条是经验的积累。知识的补充需要阅读和学习,经验的积累需要反思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学会合作共赢,做一名复合型教师,你就会成功。

  与冯老师的告诫相比,我在这方面反思自己的行为,觉得自己有很大的差距。

  首先,我在学习。我觉得我做的不够。一是读书少,二是只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如《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等。平时总感觉时间少,拿各种原因给自己找理由,现在想起来,如果把平时上网看新闻,唠闲嗑等的时间拿来读书,也能通读几部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著作了。

  总觉得自己现有的知识教一所小学绰绰有余,正是这种自我满足的心态,让自己变得懒惰。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挤时间来读几本教育教学学理论名著,特别是要学***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并用来指导自己的实际教学活动,争取用不长的时间,使自己的理论素质有所提高,同时学***专业知识,以便更好地教学服务。

  其次,积累经验、学会反思是不够的。教学结束后,没有思考,也没有总结经验教训,所以几乎没有教学**。对照冯老师的告诫,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要要学会反思,经常性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找到更好的处理方式方法,勤反思,勤总结,总结成功的部分,反思失败的教训,一步步的完善自己,并超越自己。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像冯老师说的那样,真心关注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创造适合学生的课堂,努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也多读书多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更好地从事教育事业。

创造学生教育读书笔记【篇3】

  现在的教育是什么?我们不禁扪心自问,是做一双适合学生教育的舒适“鞋子”,还是挑选一批适合我们“鞋子”的学生?似乎是后者更为多些。

  那么,该去哪里寻找如此众多合适的“脚”呢?似乎没有那么多,于是,我们的教育进入了一个瓶颈,让莘莘学子在这可怜的夹缝中学习生活,久而久之,产生了厌恶的情绪,没有了情绪,哪里来学习的动力?我们是否应该反思自己,作为教育的领导者,我们是否应该创造一种让学生享受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被它感动,并与学生合作,实现双赢。

  冯恩洪教授从九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办好学校、开展教育。在实践中,他从四个方面努力:一是教育环境,二是课程与课堂,三是教师,四是学校文化。对我自己来说,主要是从课程和课堂上突破自我,让自己从书本上洗澡,提高自己,创造一种适合学生的教育。

  经常听那些老爷爷老奶奶称赞:“谁谁毕竟读过书呀,你看多有素质和修养,说话

  做事得体又大方”。是呀,芸芸众生中,每个人的气质修养都不同,由骨子而外的一种慑人气势,我想这些都是教育的结晶在每个人身上的体现。回想自己的成长历程:

  当我们呀呀学语,懵懂无知的时候,就被父母送进了幼儿园,学会了和小朋友的相处,懂得了谦让和纪律。当我们懂得了自律的时候,就顺利的进入了小学,开始接触浩瀚浅显的知识,让我们懂得了基本礼仪和简单运算与表达,当我们知识欲望增强时,随之我们进入了初中,接受了更高一等的教育,于是我们知道了竞争,生存,学习的拼搏,为了下一次能进入高中而开始奋斗的旅程。当我们在战场上顺利进入大学的垫脚石高中时,我们日夜在浩瀚的知识中辛勤耕耘,学到了巅峰的知识和高超的解决问题的技巧。

  养成了优质的思维习惯,“鲤鱼”一跃,进入了我们梦寐的天堂——大学,在那里,我们接触到最尖端的知识,参加各种精彩的社团活动,学会了与人之道,为我们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人才打下了最后夯实的基础,于是,我们走出校门,进入社会,成为了一个积极的社会人。我想这都是因为我们年轻时陪伴的教室,我们从一个无知的自然人变成了优秀的社会人。

  我们的学生也和我们一样走在成长的道路上,所以我们应该抓住建设课堂的最佳途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地融入社会。

  1、要教什么

  面对差异的学生,我们用着同一套教材,同一套训练题目,而每个同学对之的承受力却有着极大的差异。能力强的学生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能力差的学生觉得这个问题还是太难,那我们怎么考虑呢?换句话说:

  是书上讲什么,我就讲什么能够出质量,还是依托学生的学情,参考教材,来决定我教什么,怎么教能出质量呢?答案是显然的 。所以我平时上课时,针对我所教学生基础比较差,我一般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例如数学的定义,公式的简单运算,情景分析,紧抓基础题目的训练,而不是训练他们能力难以达到的题目,第一这会让他们出现害怕的心理,第二如此训练没有明显的效果,所以我紧抓每个学生的基础巩固,这样,我们的班级总能取得显著的成绩。

  2、要怎么教

  从讲授到合作。茫茫知识,依靠自己的两瓣嘴巴,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该如何充分讲完,这个任务艰难到无法达成,而且就算自己完成了讲授的任务,接受者又能得到多少?我们是不是应该向学生传授一些知识,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调动各种机关,掌握知识的技能和精髓。

  只有你嚼的东西在你的口袋里。你老师嚼的东西不是你自己的,或者你吃得很少。此外,依靠合作学习,我们可以弥补学生之间的差异。这不是一个全面的报道。有些人吸收的营养太多,有些人吸收的营养太少。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吸收我们需要的营养。

  这样的课堂变革,能够释放学生生命潜能。

  3、第三课堂——积极的教育环境

  一个积极的教育环境可以使人们享受自我,诱发积极的情绪,使人们进入其中,得到暗示和启迪。第三课堂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课堂,而是对学生的行为和情感施加情感,并对学生的一生产生积极影响的课堂。

  学生还处在一个青春成长期,不光知识在成长,他的情感和生活也在成长。他们会感到困惑和烦恼。如果他们不知道该对谁说,没有地方说,或者说得一无是处,这样的环境会有利于他们的成功吗?进而影响知识的学习。

  请不要过分强调每次考试的分数,试着了解学生的想法,解决他们的情绪问题,让他们接近你,喜欢你,那么他们自然会喜欢你教的课程,喜欢你的课堂,掌握你想教的知识。老师不可能像老师一样。老师不可能像老师一样。最好的老师是介于喜欢和不喜欢之间。这才是教师的真正魅力所在。像老师是良师,不像老师是学生的益友。

  这点我经常要求自己。因为我再上学的时候就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不喜欢的老师甚至讨厌听到他的声音,更不用说听课了,但是我喜欢的老师会记住每一个字,所以我也努力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该怎么做?将心比心,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让他们觉得你是和他们一条战线的,那么你就是他们的“同类人”。

  教育的出发点是把自然人建设成为社会人,这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的差异,学习和尊重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对学生的不同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我们要创造的教育,就是尊重学生的感受,倾听学生的声音,实现和谐发展,提供适当的教育标准,让师生在校园中享受。

  释放学生的潜能,不是控制学生,而是调动学生,让他们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是一种教育的和谐发展

  中学郭江平

创造学生教育读书笔记【篇4】

  冯先生认为,老师三尺讲台上的事情是平凡的、具体的、琐碎的,但具体的平凡的、琐碎的日常事务,关系到国家的兴衰。他举的几个例子让人心里颇不是滋味。 “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仅一字之差,境遇却有天壤之别。

  如何培养出能够进行“中国创造”的头脑?——这是中国当代教师不可推卸的神圣使命。冯先生得出的结论是: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就需要教师队伍想大道理,做小事情。我想他所说的“大道理”便是一个伟大的教育理想,而“小事情”就是我们每天平凡却实在的点滴工作吧。能从平凡中寻找机会,培养伟大,这不是老师的幸福吗?

  热爱讲台,享受讲台,关键是端正我们的位置。找准位置,自觉到位,主动补位,不越位,不错位。到位时你就享受讲台,不到位时你就会埋怨讲台,缺位会给你的工作带来烦恼,到位会给你的工作带来享受。

  这点相信每位老师都感同深受。当班主任的最高追求是,让我的学生快乐地成长。当任何一个孩子走进教室,没有任何笑容,我们就知道我们的工作是缺席的,教育是无效的;要使教育有效,教室就必须有能力把握学生思想的变化,有能力进入学生的思想世界。

  当一堂课下来,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是反应积极,而且情绪愉快,并且作业巩固表现良好,相信我们都是愉快地走下讲堂,并且觉得刚才的时间是自己的一种成功享受,心情也会随之愉悦。假使一堂课,学生是漫不经心,甚至没有把你当回事,自顾自的在做着自己的事情,而且作业反应情况糟糕,那么我们就会非常沮丧地走下舞台,备受挫败感。

  学生快乐了,教师才能快乐,只有快乐了,才能享受工作的乐趣。我常与学生说的一句说是:老师每天的快乐与痛苦都是您们赋予的。

  如果我们只是把教书当作一份职业,那我们每天的工作就很可能演变成谋生的必需,我们无可奈何地做着份内之事,听天由命地循着日常之轨,这种情况下奢谈“享受讲台”恐怕只能是个笑话。

  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应该珍惜这三尺讲台。让我们把每一次登上领讲台作为人生最重要的演出,倾注热情,不遗余力。当你的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们最深切的期盼时,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光荣和幸福。。

创造学生教育读书笔记【篇5】

  偶然的机会,将这本《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收纳到书橱里,如获至宝,爱不释手。这本教育类读本,不像其他著作曲高和寡,咬文嚼字,而是用大量的事例、典故、寓言等带领我们探寻教育的真谛。

  作者冯恩洪先生,曾经是上海建平中学校长,他不仅具有远见卓识,还是“艺高人胆大”的教育实践家。他在建平中学推行“走班制”,首创并践行“合格 特长”的办学理念。他著作的这本书深入浅出的向我们讲述了教育的真谛,提倡学校积极开展课程建设,努力实施实效德育,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优化学校文化内涵等,每一个章节都有他亲自开展的教育实践,读罢,让人对这位著名的教育家仰慕万分!

  冯恩洪先生开篇一个生动的寓言故事《老虎办学》在有趣、诙谐的语言中,仿佛又给教育了一个重重的警醒,故事讲述的是五十知天命的老虎当腻了“百兽之王”后,突然想当校长了,于是办了一所学校自封校长,要鸭子练长跑,兔子练游泳,老鹰学爬树----闹了一番笑话后,学校关门,最后老虎感叹“校长不是人当的”。这个自编寓言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们不是要培养一模一样的学生,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个个成才。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应该对于有差异的学生给予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如何能让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的课程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在基于全国统一的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我们有必要根据学校特点、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量身定做适合自己的课程,即将国家课程校本化!而第三课程也称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设置是解决学生差异教育问题的最好办法。第三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是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需、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发展自己的长处,避开自己的短处,让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逐步树立自信心,发展自己的特长,即冯恩洪先生提出的“合格 特长”的办学思想。

  很荣幸,我校正是以建设“合格 特色”的学校,培养“合格 特长”的学生为办学思想,多年来,我们努力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大社团课程,即第三课程,课程涵盖舞蹈、音乐等20多门学生喜欢的课程内容,十几年的坚持中,我们走出了一批批德才兼备的学生,再读冯先生的著作,更加坚定了我们要继续走下去的决心,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教育的战线上,我们将精益求精、砥砺前行,不忘初心!

创造学生教育读书笔记【篇6】

  我利用休息时间拜读了教育专著《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的教育专著。通过读书让我觉得,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读这些教育专著时,我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不禁有了感触,有了共鸣。这些书在教我如何当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感触之一: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者

  人没有了思想,根本就属于酒囊饭袋、行尸走肉。教师没有了思想,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者。教育需要思想。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学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更需要有成千上万有思想的教师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观念改变行动,行动改变命运”。二是用思想陶冶学生的心灵。只有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熠熠生辉,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相互碰撞,倘若有高尚、丰富、独到、深刻的思想来鼓舞人心,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们才真正无愧于上苍给予我们的不可重复,不可不可替代,无比珍贵的生命。

  感触之二:做一个宽容的智者

  在《中国教师缺什么》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很欣赏: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才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才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才拥有了未来。宽容意味着承认儿童的差异,承认儿童的未完成状态。教育应从宽容开始。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你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时,就是科学地看待教育过程。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对待工作如此,对待人生也是如此,人生在世,难免有许多不如意,同事相处、朋友相交,难免有一些误会,但如果能用宽容的心对待一切,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智者。

  感触之三:注重教师的师德修养

  师德是教师之魂,完善的思想道德修是驱使教师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教育作贡献的动力。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生式的教师”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与学生的对立关系,教师的作用不再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使用,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教师既是学生的伙伴,又是教学的组织者,诱导者,促进者;教师是“学生式的教师”,学生是“教师式的学生”,相互影响相互探究,相互学习,共同发展。课堂上,不仅仅学习书本上前人创造的知识,也学习师生共同探究,发展,创新的新知识,使学生的认知解决,实用,贴近。教师要学会合作,要善于向别人学习,要学会支持,教师要善于运用支持的策略,使儿童获得更多的探究机会。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让我们携手,更加努力,更加勤奋,充满了爱,充满了知识,充满了对工作的满腔热忱,无愧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做新时代的好教师。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到自己过去似乎都在沉睡之中,而这本书一下子就把我唤醒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这些做教师的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也许我们离人们心中的理想教师还有一段距离,但我们有决心更有信心将这段距离逐渐缩短。我深信:“教育的理想会奏响新世纪中华民族的英雄乐章,理想的教育会开创新世纪中国文明的灿烂辉煌!”

创造学生教育读书笔记【篇7】

  读《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课堂变革要由教授走进合作》有感

  长期以来,我一直认为只要我能教好我的学生,我就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其实不然读了了冯恩洪教授著的《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一书,对其中《课堂变革要由教授走进合作》一节,很有感触,越来越觉得自己落伍了,不禁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中:你是教会了学生,但你的效率又如何?

  他们又有几个能真正得知其所以然?又有几个是在爱学、乐学中学会了呢?。你的教育方法适合所有的学生吗?

  冯恩洪教授提出课堂提效必须由教授走向合作。”那什么是合作课堂呢?冯教授的定义是:

  “学生能讲的让学生讲,经过启发后,学生仍然存疑的,这个时候才让老师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一种课堂在国际上我们称为合作课堂。”

  要真正实现合作学习,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互相提问,让学生少一些模糊的讨论;让学生在过程中交流,让学生少一些事先的咨询;让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少一些统一的口径;让小组多一些竞争,让小组少回答独白;让小组多合作,让小组少坐在问题上。采用小组捆绑评价,因为这样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有同学给本组扣分了,其他同学都能积极主动回答问题,课堂气氛也就不那么死板、沉闷,而且也能让失分的同学积极改正错误,提高了班级凝聚力。

  2、让课堂真正“活动”起来。

  小组合作学习是充分发挥学生集体智慧,而不是四个人的简单表象。所讨论的问题要具有可行性,讨论时要带动其他同学共同学习,讨论后要进行每组间的组际交流。不要把一看就会,一找就到的问题拿来讨论。

  如果我们讨论能真正表达学生不同意见的问题,学生们讨论后的回答将是各抒己见,百花齐放。这样的讨论才真正有意义,才能使学生有所收获。但这种讨论需要教师认真备课,深入学习教材,了解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才能完成。不能敷衍了事,只能流于形式。

  3、让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机会。

  在课堂上,对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讲解和提问,必须考虑学生的不同层次和不同的实际情况。对于疑难问题,只找举手同学答对就完事是不行的。还要考虑到其他层次的学生,给中等或低层次的学生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选一些简单的、基础的题目给他们。

  如果回答不上来就立刻了解他们的问题所在,让大家帮助分析、解决。这样,才能是真正面向全体;这样,才能不仅全体都学习,而且力求做到全部都学会,对于这些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尽量多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

  5、让每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如果只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想法作出预先确定的答案,不足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只局限于课本中的知识,很难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所说的创造性学习应该是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提问和表达不同观点的结果。学生的想象力是相当丰富的。

  有可能一些老师解答不上来的问题学生就能把它解决了。就看我们的老师能否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启发学生,并创造条件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机会,谁做到了这一点,谁的课堂就将是学生展示才华的天地。那么,他培养的学生不仅是知识的大师,更是一代具有独立见解和创造力的优秀人才。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要努力实教学面向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的积极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即实现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教学的主体。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那种无视教学规律的“一言堂”、“满堂灌”式的作法必须改变。

  把学生从“应试教育”、“淘汰教育”中解放出来。真正做到面向全体,生动活泼地发展。

  教学要做到不教,就要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胸怀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

  几乎我们每个人的头20年都是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度过的。学校教育对生活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我们是否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包括幼儿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光,学校教育的学生不应该像工厂流水线上生产的产品。

  冯恩洪先生认为,不是让学生适应教育,而是主动创设适合学生的教育;是使有效德道的教育,为幸福生活打下基础。同时,他揭示了一个被片面追求入学率所掩盖的普遍真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得社会事业和专业成就,因此他尝试实践“合格+专业”的培养模式。

  学者余秋雨深刻指出,中华民族有四大损失:公德却失、法制却失、诚心却失、感恩却失。

  无容置疑,社会的却失折射的是教育的却失,先有教育的却失后反映为社会的却失。今天,中国的国力是世界第二,但是中国的国民素质是世界第二吗?

  去年国人上演的抢购盐的那一幕是多么另人遗憾的不该发生的社会现象。当前,我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国民素质要随着国力的提高而提高。基于这一现实,我们的道德教育需要改进和加强。

  学校应该给学生什么样的德育教育?冯恩洪先生认为,是规范和负责。

  在他看来,规范是人类文明延续的宝贵财富。行为要规范,规范要内化。规范什么呢?第一对己讲仪表,第二对人讲礼貌,第三学习讲勤奋,第四回家讲孝顺,第五社会讲公德。

  对己讲仪表。我们需要帮助我们的学生掌握着装的得体性,让学生知道怎么样塑造最佳的自我形象。有的学生扎耳钉、带彩色的隐形眼镜、高中一毕业就迫不及待地染彩色的头发(在学校里可能是有那个心没那个胆吧),这些对健康有害的东西,他们却称之为时尚、酷。

  对人讲礼貌。见人问候。作为老师,为什么偏要等着学生先来问候自己呢?

  老师也应主动跟学生打招呼,以身作则才是最好的教育呀!主动问候,微笑问候,有目的的问候,即使个人心情不舒畅,我们也能够抑制不愉快,把不愉快埋藏在内心深处,微笑礼貌,有目的的问候,这是对人礼貌的最高境界。

  社会讲公德。我不禁想起发生在我的小区里的事情。我的房子在二楼,一楼住着一对外国夫妇,他们的花园里经常落下纸片、饮料瓶、食品袋,有一天我碰巧发现纸屑从天空飘落,赶紧探头观察,原来是四楼的女孩正倚在阳台上像天女散花一样向下抛垃圾!

  这对外国夫妇可能经常捡垃圾捡得不耐烦了,或无法忍受这种缺乏公德的行为,只好在防盗门上贴出用中英两种文字写的便条,告知楼上住户不要再向楼下花园里丢垃圾!

  事实上,只要你留心,类似缺乏社会公德的事情随处可见:从行驶的私家车内抛出零食袋、在医院病区抽烟……那些素质低下的国人甚至把中国人的脸丢到了国外!提高公民素质,人人讲公德,当然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但学校的规范教育尤为重要,毕竟,良好的素养、文明的行为习惯都是从小渐渐地培养起来的。

  冯先生认为,学校德育工作除了实施规范教育、养成教育外,还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负责。学会对自己、对亲人、对集体、对环境、对生命、对祖国负责。我认为,这样的德育的确可称为实效德育。

  想想看,有谁愿意排斥一个有教养、有担当、勤奋上进、富有责任心的人呢?这样的学生走向社会肯定会大受欢迎,拥有幸福的人生的。

  作为教育家,冯先生心系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兴衰。 他认为,我们要培养的接班人是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有个性,有特长的建设者,今天的教育承担的责任是培育能够出现中国创造而不是中国制造的头脑,以提高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我个人认为,作为人口大国,中国要想拥有世界一流的竞争力,就必须要有世界一流的教育。我们能否给学生更多自主?寒暑假去学习各种技能、发展各自的特长及参加户外活动等。

  为幸福人生奠基,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读后感

  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冯恩洪教授就如何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在课堂上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要努力实教学面向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的积极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即实现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教学的主体。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那种无视教学规律的“一言堂”、“满堂灌”式的作法必须改变。把学生从“应试教育”、“淘汰教育”中解放出来。真正做到面向全体,生动活泼地发展。

  2、让学生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

  一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首先是看教师能否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所以,教师在课堂上,首要的任务就是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积极主动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才能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让课堂真正“活动”起来。

  合作性学习是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而不是四个人简单的作样子。所讨论的问题要具有思辩性,讨论时要带动其他同学共同学习,讨论后要进行每组间的组际交流。不要把一看就会,一找就到的问题拿来讨论。

  如果我们讨论能真正表达学生不同意见的问题,学生们讨论后的回答将是各抒己见,百花齐放。这样,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统一认识,这样的讨论才真正有意义。但这样的讨论需要教师认真的备课,了解学生实际,精心的设计才能够完成。

  4、让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机会。

  在课堂上,对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讲解和提问,必须考虑学生的不同层次和不同的实际情况。对于疑难问题,只找举手同学答对就完事是不行的。还要考虑到其他层次的学生,给中等或低层次的学生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

  了解他们的问题所在,让大家帮助分析、解决。这样,才能是真正面向全体;这样,才能不仅全体都学习,而且力求做到全部都学会。

  5、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一名天才的想象家。

  所说的创造性学习,应该是在课堂上,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发表不同见解的结果。如果只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想法作出预先确定的答案,不足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只局限于课本中的知识,很难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的想象力是相当丰富的。

  每一名学生都是一名作家,每一名学生都是一名天才的想象家。就看我们的老师能否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启发学生,并创造条件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机会;就看教师能否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谁做到了这一点,谁的课堂就将是学生展示才华的天地。

  那么,他培养的学生不仅是知识的大师,更是一代具有独立见解和创造力的优秀人才。

  教学要做到不教,就要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胸怀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

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
书信 | 日记 | 通知 | 读后感

  想了解更多读书笔记网的资讯,请访问: 读书笔记

本文来源:https://zw.liuxue86.com/z/5128049.html
延伸阅读
当我们在某些比较重要的时刻的时候。感言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学会表达内心真实感受,我们应该怎样去写好一篇经典的感言呢?在这篇“责任读书笔记及感悟”中栏目小编看到了很多有用的提示和建议,
2023-09-03
作品这部作品,是作者的一种感情抒发。要想写好读后感就必须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这篇有关“斑羚飞渡读书笔记”的文章,欢迎您收藏我们的网站获取真实优质
2023-09-03
编辑为您整理了一些有用的信息:“浮躁读书笔记”,我们在阅读作者的作品的时候,就能在文字中体会到作者的智慧。你可你可以认真书写一份作品的读后感,再次回味一下书中深刻的内涵,希望本文内
2023-09-02
深入了解“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读书笔记”并理解它的背景接下来请阅读,在阅读了由{作者人名}写的读后感书名后,我们感受到了读书的快乐。撰写读后感时最好直接将观点写在篇首,并以此来进一步引
2023-09-01
静下心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就好像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阅读作品后,我内心的感受很多,为作品所感动。写一篇读后感来表达自己的震撼就再好不过了。值得分享的“我很重要读书笔记”出国留学网
2023-09-01
教育类读书笔记【篇1】爱可以创造新的生命,爱能创造新的奇迹!爱能创造教育的辉煌!近日读了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之梦》,我想,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
2023-03-13
想要了解“爱的教育读书笔记教师读书笔记”的原理或者相关技巧考虑看看这篇文章。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在读完作品后,心中常常有所幻想。此时就可以通过写读后感来分享我们的想法。如果我的经
2023-09-01
出于您的需要,编辑为您提供《爱的教育》的读书笔记,我一口气读完了作品这本书,总是忍不住回想书里的许多场景。大家写读后感时,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请收藏本文并分享
2023-02-04
出国留学网精选栏目推选:“草船借箭读书笔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平时也需要多阅读一些书籍书籍,阅读相关作品后,心中会有莫名的感触,有很多的想法,那些收获瞬时涌现,需要即时把
2023-01-07
古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它们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而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时,脑中不停的会有新的想法,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为自己感
2023-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