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短篇散文:山村的春节

字典 |

2013-03-05 09:48

|

【 liuxue86.com - 短篇散文 】

    在不知不觉间,节越来越近了,大街的人群熙来攘往,长运站、火车站、飞机场南来北往的过客行匆匆,闹喧嚣的商场里人群摩肩擦背,平时繁杂琐碎的工作顿感松弛,人人脸笑容可掬……浓浓的过年息弥漫在东西南北的每一个角落,弥漫在冬暖暖的光里,弥漫在清新可人的空中。
    
    你生活在繁华的大都市吧,年年岁岁喜迎节,岁岁年年欢度元宵,茶座歌厅公园,绚丽多彩的生活,耀眼夺目的霓红灯,车马龙的嘈杂,漫天绽放的花,做作走秀的晚会,也许你会有了谈谈的厌烦,也许你对年年如是的节已经缺少了往的和儿时的欢欣。
    
    那就换一种新的方式过年吧,跟我走呀,到南方最偏僻的地方去,到我思想的家乡,到哪个大山环抱、青山绿的小山村去过大年。哪儿有我童年的梦想,哪儿有花醇草香的清新空,哪儿有百鸟清脆委婉的在为我们歌唱,哪儿有当地人原汁原味的过年方式,就让尽去去体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和传承多年的过年习俗。
    
    那一年我走了,带着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和向往,带着父的嘱托,带着父老乡亲的希望,我告别小山村,我走出这重重叠叠的大山。多少年了呀,时时刻刻,那小山村总是深的在对我呼唤“归来吧,迹天涯的游子……”。感的思绪总像长长的风筝线,分分秒秒,始终从小山村牵扯着我的心,于是,在这辞旧迎新万众同乐的子里,哪怕山高路遥,我要回家!路遥遥,长长,我邀你和我做伴,好吗?
    
    我们走了啊,走进小山村,走进他们奇异的过年习俗——
    
    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天然的候,进入农历的腊月,北方已经是大雪飘飘,寒风刺骨,但在这偏僻的小山村里,山还是青翠碧绿,依然潺潺流淌,人当然还是哪些人,他们脸泛起的笑容如村子前那池漾的湖,已经告诉了你他们辛苦了一年,喜滋滋的准备开始过年了。年三十除夕,他们过大年,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他们过小年,那就入乡随俗,我们去过大年。
    
    先去买套新衣服——
    
    改革开放的风,如山谷间阵阵回旋的鸟鸣和轰鸣咆哮的瀑布,在不经意间,吹到了这偏僻的山区,吹开了村里人的眉,吹甜了人们的心窝。生活渐渐好起来了,但他们的习俗依旧,在一年之中,仍然偏重于要过年的时候才买衣服,再困难的父,舍不得买自己的,也要为儿女们购置一套。于是,到了腊月间,二十多里以外的小镇人声鼎沸,闹极了,你看看卖衣服的大小商店,人来人往。在高档一些商店挑选的是发了财的小老板,在中等商店的是打工归来的游子和镇的公务员、教师之类的中等收入者(就本地的生活而言),在小商店或地摊的是大部分老百姓,熙熙攘攘,到是携妻带儿呼朋唤友逛街买新衣服的人群。
    
    新衣服买到了,就如买到了新的一年,大人小孩都乐滋滋的,但他们舍不得在年前穿,买回去后,叠得整整齐齐,好好的放在箱子里。哪些小孩子乘大人不注意,会悄悄的“”出来穿一下尝鲜,又赶紧放回去,不然要挨大人的耳光了。大人们一般是在晚,自个儿拿出来看看又小心翼翼的放回去,或者在有村里其他人来的时候,拿出来张扬张扬,一套新衣服好像就是一个什么宝贝似的,稀奇得不得了。
    
    你就买一套吧,过大年不同平常,穿着常的衣服,会被他们笑话的。
    
    再去看看“舂粑粑”——
    
    村子旁边,几棵高大茂密的榕树下,坐落着几间简陋的山茅草屋,屋顶厚厚的青苔和迎风摇曳的蒿草,显示着茅屋曾经的悠久历史。屋内,两台磨正在吱吱唱着歌,磨包谷面哩。另外两间屋里,呆笨脑、昂首挺矗立着的是“碓”。“碓”和“磨”是孪生兄弟,“磨”磨细粮食,“碓”则舂细粮食,功能大同小异,这古老的农用工具,千年以来就是村民的好帮手。在平时,碓是用来舂饲料及粮食的,过年期间,它将担负起为全村人家“舂粑粑”的重任。当有碓的茅屋里开始人声鼎沸的时候,是舂粑粑了,这舂粑粑,一年就过年的时候,平时是看不见的。
    
    先告诉你舂粑粑的原料好了。那是在种稻谷时就想好过年的用量的,一般平时吃的稻谷,我们“泛谷”,专门有一种稻子,碾出来的米是香的,“粑粑谷”(事实是香稻),还有就是糯谷了,粑粑谷和糯谷,虽然好吃,但产量低,当地人说的“不经吃”,所以一家人种够过年舂粑粑的量就够了,大部分还是种“泛谷”。能舂粑粑的,只是顾名思义的粑粑米和糯米。舂粑粑之前,先把粑粑米和糯米用清淘洗,再泡二三个时辰,捞出来过滤干份后用当地的木甑子在烧柴的锅蒸熟,原料就好了。
    
    那用山里流淌下来的做动力,自己舂的碓,由四部分构,长约十米左右、直径在四十公分的圆木碓,碓稍大的部分,凿出直进去的圆石条,碓,碓下面,用整块石凿出一个窝的碓窝,再就是碓后半部分,凿出尽量宽和深的沟槽,碓槽,从山流下来的就灌进碓槽里,满了碓那一边就会翘起来,翘起来后碓槽里的就流出,如此循环复,就自然的舂碓了。
    
    把蒸熟的原料分别放到碓窝里,碓自己不辞辛劳无休无止的舂着,除非把断了,否则它不停息。舂粑粑的时候,必须有人在碓“拨粑粑”,就是蹲在碓窝旁,用手鼓捣原料,直到舂细后的粑粑黏黏的粘合在一起,这是个相当讲究技术的活计,不小心就会被碓伤到。然后把团的粑粑拿到木制的桌子,用少许猪油作润滑,搓揉团,再放到刻好的模子里,压鱼、花草图案等形状。等冷却后用山的松树针叶捂起来,吃的时候拿出来,烧、煎、煮、蒸都行,各具特。
    
    开始杀年猪了——
    
    要过年的时候,离村子还有几公里路,就能听见猪声。再穷的人家,每年大小不管,一定是要杀一个年猪的。我们这山区地方养的猪是真正的“生态猪”,那猪平时是像放羊一样的放在山,要过年杀吃的,就提前半年左右圈养。喂猪的原料是自己种的一部分青料,大部分是山或田里采来的生饲料,加稻谷糠、包谷面,混在一起煮熟喂,“催胖猪”。
    
    杀年猪一般是在腊月二十左右,前一天,就邀好三亲六戚,狐朋狗友。当天,早早的就起,在家门的院子里用三块大些的石支大铁锅,用柴把烧开。几个大人就把肥猪按到,抬到有坎的石,一把锋利的长刀从猪的脖子通进去,猪的嚎响彻整个寨子,宣布这家人杀猪了。之后,就炒的炒,煮的煮,到山撤来松树针叶,洒在院子里或者平坦的土掌房顶,几十桌人围拢,像梁山好汉一样,大块吃,大碗喝酒,一个寨子里那家先杀猪,一个猪的差不多被吃得所剩无几了,但主人还是乐呵呵的,他们总说,山朝朝不如人来朝(“朝”是当地方言,参加之意)。
    
    挂新画,贴联——
    
    差不多到年三十了,于是,家家户户到山的箐沟里砍来小刺竹,扎把,对家里面所有的房屋进行打扫,包括猪牛羊住的地方,里里外外打扫干净。
    
    贴联的时候,家里有几道门,一道不拉都要贴得红红的。在正堂屋正中,很多人都是用大红纸,写“天地亲师”几个大字,旁边另两张小一点的红纸,写本家族三代祖宗之类张贴。大门一般是两开门的,在门中间,还要贴秦琼、罗之类怒目瞪眼的武将,说是门神,守护着全家一年平安的。
    
    卫生打扫了,联贴,整个家到充满红,意示红红火火。下一步就该是过年的重戏吃年饭了。
    
    年三十除夕——
    
    腊月二十八九的子,大人们天蒙蒙亮就起,背背箩,走很远的山路,到小镇去采购年货,主要是家里没有的酒、干鲜食品、鞭炮等东西。如果买年货的钱不够,就把家里自己养的或其他山货带,到镇出售,凑够买年货的钱。小孩子按照吩咐,到自家菜地里摘新鲜蔬菜。
    
    然后开始做年饭,猪已经有了,首先要杀个,他们说“过年不杀,一年被人欺”,还能举出很多例子,事实过个年,连都没得杀,这家人的生活就很困苦了,不是懒人就是不会盘算过子的人。杀的时候,还要念诀“天杀地杀,不是我杀,是过路的老官杀”(“老官”指年纪大的人)。做菜也很有讲究,首先是小菜,各种菜代表着不同的意思:青菜白菜是不可少的,而且煮的时候不用刀切断,大叶的和一起煮,吃了青白菜,一年到清清白白,和邻居村里其他人不发生角,吃了芹菜,一年之中才会勤快,不懒。
    
    菜做好了,就全部端到正堂屋中间,桌子是不用的,用松树针叶子铺好,菜齐了,就“献饭”,一家人先长后幼,跪在地,向着贴在墙的“天地亲师”磕,边磕边念“太老君,土地公公,孔老圣人,历代祖宗,我们今天过年了,吃的穿的,都是拜您们所赐”等等,磕完了,就放鞭炮开始吃饭,一家人围着散发着松树叶子香,按照长幼秩序坐,老人一般都坐在正堂屋中间。年三十的吃得越晚越好,说明这家人生活好,菜做的多,才吃的晚。一家人其乐融融,边吃边聊,大人会讲一些过年的典故给小孩子听。到要睡觉的时候,要用两棵粗壮的带叶子甘蔗,倒过来顶门。
    
    大年一——

    年饭吃得越晚越好,年一就起得越,说明这家人勤快。一凌晨,家里的孩子必须早早起来做事,天亮前点火把,挑木桶,先去“买”, 开大门的时候,先要把甘蔗倒过来,双手一起把大门打开,里还要念着“翻梢()了,翻梢()了”(甘蔗梢翻过来,意思是翻),“财门大大开,金银财宝涌进来,灾难病痛滚出去”等诀,念毕,再点燃三炷香,拿几个分币,到村子后面的井里“买”(挑山泉),到了井边,把香,向井磕,里还要念,希望一年的生活像这潺潺流淌的山泉。
    
    挑回来后,孩子开始煮“素饭”,大人说,一的观音菩萨要吃素饭,所说的素饭,就是不带任何油腥味的食品。先把灶里的火烧,然后把木甑子擦干净,放入糯米,糯米饭煮熟后,熬些红糖,再烧涨白开,端到正堂屋磕敬献。所有活计,都是孩子一个人做完。如果这家人没有孩子,就只有劳累父亲了。
    
    天亮后,一家人都起来了,吃过“素饭”,把买来的新衣服换,高高兴兴的准备去拜年和游玩了。孩子可以去任何一家人家拜年找朋友玩,女孩子必须要等到有其他人家的人来拜年后,才能出门。三亲六戚,新朋老友相互拜年,小辈和长辈拜年,一定是给压岁钱的。
    
    从一开始,活动就丰富多彩了。
    
    小镇和村子之间,组织耍狮子、耍龙灯,各村之间相互拜年;组织打陀螺,村子之间比赛,有集体比赛,个人比赛,输了的要请客吃饭;在村子后面比较平坦的草地,架起了秋千。秋千有多种,有多人玩的车秋、两人玩的磨单秋、一人玩的秋等等,看各人所好的胆子大小自由选择。
    
    在各种秋千里,最讲究配合的车秋,用两根粗大的圆木,树着栽到土里,两圆木之间一根穿着,在,在直穿两对横木,横木顶,用藤子穿一块木板,人坐面,稍稍用力,车秋自己就下团团转了,一般的车秋坐四人,也有树的高大,坐八人的。最晕的是磨单秋,在中央订一根粗大的木柱,再用一块厚厚的木板,从中间凿出圆,套木桩凿好的损,两人一人坐木板的一边,稍稍用力,就沿地面团团转动起来,坐在面,周围的山山都跟着转。再就是秋了,栽两根高高的木桩在地,木桩顶一横木,在横木结藤子,藤子朝地面的一边,结一块木板,一个人坐去,来回,胆大的人,能够起二三十米高,一切女孩子,坐在秋,长长的秀发随着秋的起落来回飘飞,煞是飘逸潇洒。
    
    再看看他们的民族舞吧。当地唱“小乖乐”,这小乖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集体式的,众人手挽手,围一大个圈子,的弹三弦(自制的一中土乐器),女的齐声高唱“拨开青苔吃凉,今天语过年来耶,哎乖乐——打开天窗说亮话,想你小歌()很多下耶,哎诉喏——”(“哎乖乐哎诉喏”是声调,应该是语助词,没有真实含义),现编现唱,像诗歌一样押韵含蓄,委婉动人。另一种是就是歌,先是少少女站在山顶的两边,各有一人领唱,孩子脸皮厚(“脸皮厚”方言,意为胆大不害羞)先唱“小哥出门好几年,没和阿过过年,哎乖乐——今有缘见小,歌的心里比蜜甜,哎诉喏——”,女孩子脸皮薄(“脸皮薄”方言,意为不好意思害羞),你推我让,领的才珊珊出来接唱“小长了十八岁,岁岁想哥思念,哎乖乐——如今我们过大年,愿哥常留小间,哎诉喏——”。集体唱着,唱着,人越来越少了,原来是各人找到知己,相约到丛林深不为人知的地方去了。
    
    耍狮子、耍龙灯、打陀螺就不消说了,那闹的场景,比你想象的还要夸张。
    
    这闹的年时间还长着呢,一直要到过小年……
    
    过小年的时候,你还去吗?

  想了解更多短篇散文网的资讯,请访问: 短篇散文

本文来源:https://zw.liuxue86.com/z/967833.html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