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熟悉的人是我的表妹,她才5岁,我的小妹妹大名叫娄思雨。她有一双乌黑的大眼睛和一个瘦瘦的脸蛋,非常惹人喜爱, 她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如果你带她出去,她会手足舞蹈,脸笑成一朵花。如果你不带她出去,光自己一个人出去的话,她会哭的像下雨似的。
她还是个“贪吃鬼”。有一次奶奶叫她给我拿南瓜子,可是这个“贪吃鬼”把南瓜子全都吃了,我一粒都没有吃到。可她还是挺聪明的,你只要对他说四个字以下的话,他就会重复的。假如你对他说:“啊弥陀佛”,那他就会含糊不清地说。
这就是我的表妹,我很喜欢她。
专家点评:
这是一篇写人叙事的文章,作者开篇点出“我的表妹”的外貌、爱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而总领全文。叙事条理,人物描写生动,人物形象突出,活灵活现。过渡自然,先后有序。
我熟悉的人有很多,但我最熟悉的人是我的爷爷。
我的爷爷今年60岁。头戴鸭舌帽,上身穿着皮茄克,下身穿着棕色裤,脚穿黑手皮鞋。身子又高又大,虎背熊腰。爷爷长着粗眉手,眯着眼睛,高鼻梁,大耳朵,阔嘴巴。
我的爷爷性格开朗,和别人说话时总是摆出一副和蔼可亲的面孔,大家都喜欢和爷爷说话。
爷爷喜欢散步、看书、看报纸,还喜欢养小动物。
爷爷的优点是爱劳动,只要爷爷在家里,家务活他就包干。爷爷的缺点就是爱抽烟,每次爷爷抽烟时都把我们给呛坏了。我也多次劝爷爷以后不要再抽烟了,可爷爷就是改不了这个坏毛病。
虽然他有缺点,但我还是很喜欢我的爷爷的
专家点评:
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全文寓情于事,通过对生活琐事与细节的叙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并传达对“我的爷爷”的拳拳真情。主题鲜明,立意向上,层次分明。语言朴实平易,但极富感染力。
一个人,最熟悉的就是父母了,我也不例外,可我今天想写的是我妈妈。
在杭州动力营的五天四晚,和妈妈都接受了特别。与众不同的训练。回来后,在我的角度看来,我妈妈好像变了一个人。
不如,在以前的日子里,我洗好了澡,没穿鞋子,在客厅里。沙发上,床上来来去去,上上下下,正在做家务的妈妈把身子一转过来,就冲着我骂。而现在,妈妈完全不一样了。
记得那一次,我也是洗了澡,没穿鞋子,在地板上踩了几下,感觉困了,就跳到床上准备睡觉。我的举动都被在洗衣服的妈妈发觉了,跑过来一看,证实床边没有我的鞋子。此时我已做好被骂的准备了,没想到妈妈的表情并没严肃起来,而是和善地。语重心长地说:“王亮棋,你是不是没穿鞋子啊?我吞吞吐吐地说:”我刚才忘了。“妈妈又说,”怪不得床边没你的鞋子。我也不想起来再去洗脚了,乞求妈妈,“能不去重洗吗?”以前我这么一说,妈妈会更加严肃地责备我,然后越骂越厉害,把我在他心目中看不顺的一股脑儿全抖出来,结果不堪设想。这次,妈妈却温柔地对我说:“不要这么懒哦,去洗洗,不然睡觉要痒的,会不舒服的,我们要学会勤劳。”我一听会影响睡觉,就立刻去洗了。这时,妈妈又细心叮咛:“以后要记得穿鞋哦!”我一听妈妈善意的劝说,心里想:妈妈对我真好。
妈妈现在温柔了许多,语气也轻了许多,对我越来越好了。不过,听爸爸说我也懂事了。
专家点评:
本文是一篇写人的佳作。文章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写出了“一个熟悉的人——妈妈”的形象,也描写了妈妈对“我”的关爱,结尾“听爸爸说我也懂事了”,引起读者的思考。
熟悉的人有很多,但我最熟悉的是我的姥姥。花白的头发,额头,眼角,脸上,都布满了深深的皱纹,就像一根根琴弦。牙齿已经快掉光了。
姥姥很少买馒头吃,他说:“一元钱的馒头还不够两个人吃,要是一元钱的面蒸成馒头,三个人也吃不完。”所以,姥姥都是亲自在家蒸馒头。姥姥大约三四天蒸一次馒头,每次和面,只要我在家,都要站在她旁边看。姥姥先在盆里放一些水,又舀了一些面,然后便用右手去搅拌。一会儿,她的手上都沾满了面。心想:“看你怎样才能把手弄干净?”姥姥不时的往面盆里廖水,几分钟后,便把面盆,面,手都弄得光溜溜的,这就是姥姥说的“三光”。
“ 姥姥,是不是该蒸了? ”
“ 现在可不能蒸,还得让面团在盆里睡上半天才能蒸。”
终于等到姥姥蒸馒头的时间了,我打开面盆的盖子一看,“哇”我惊叫到:原来的半盆面现在足足有一盆。就问:“这面怎么变多了?”
“面团只有好好睡一觉,才能变大变软,蒸出的馒头才好吃”
于是姥姥又开始在面盆和面 ,和好后,放在案板上搓成一个长条,然后用刀切成一个个小馒头的形状,放在蒸笼上,最后放入锅内。半个小时后,白白的馒头就可以出笼了。
这就是我的姥姥,一个平凡,节俭的老人。我爱我的姥姥。
专家点评:
这篇记叙文记叙了“我最熟悉的姥姥”的事情,文章运用一系列动词刻画姥姥的形象。描写细致逼真,如“花白的头发,额头,眼角,脸上,都布满了深深的皱纹,就像一根根琴弦”,使人如临其境。
她有一头乌黑的头发,喜欢扎马尾辫,有一双黑珍珠般的眼睛,戴一副近视眼镜,有一对弯弯的眉毛,鼻子高高的,嘴巴小小的,像个小樱桃,每天都笑眯眯的——-那就是我的妈妈
我的老妈是我最熟悉的人,我不会做的题目她教我,生活中她关心我,每当我生病的时候,她比谁都着急,有时我从睡梦中醒来还看见她在床边陪着我,直到我退烧。我的妈妈还每天不管天晴下雨接送我上下学,而且我妈妈还乐于助人。
有一天,我和妈妈去楼下散步,走着走着,身后跑来了一位老奶奶抱着一个小女孩,老奶奶把手机给了妈妈,妈妈一脸茫然想:发生了什么事情啊?只听老奶奶说:“快,快,我的心脏病复发了,我的孙女浑身抽搐了,麻烦你帮我把孩子送一下医院。”妈妈二话不说,抱着小女孩直往医院跑,接着妈妈拦住一辆车子说:“这小女孩快不行了,麻烦你帮忙送一下医院,”那个人和妈妈就把一起小女孩送到了医院,到来医院,妈妈抱着小女孩直跑抢救室,经过医生的抢救,小女孩终于脱离了危险,妈妈还不放心直等小女孩的妈妈来,过了一会小孩子的妈妈来了,医生告诉小女孩的妈妈:“还好能及时送到医院,不然后果会很严重的。”小女孩的妈妈很感激妈妈,一定要妈妈的电话号码,希望能好好的谢谢妈妈,妈妈却说:“只要孩子没事了,就好了,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我和妈妈离开了医院,路上,妈妈告诉我说:“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的。”
以后,我也一定要像妈妈一样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不管是熟悉的还是不熟悉的。妈妈就是我最好的榜样,我爱我的妈妈。
专家点评:
本篇文章运用了极其细致的描写,“鼻子高高的,嘴巴小小的,像个小樱桃,每天都笑眯眯的”,凸显了“我的妈妈”的特点。文章语言细腻,用词准确生动,情感真挚自然。
我最熟悉的人——他个子不高(我怀疑他俩年都没有长),有一张圆圆的番茄脸,大大的眼睛,但他的耳朵鼻子都很小,经常挂着一张笑容——他就是小李。
小李为人坦诚,虽然他那一张脸看起来还有点幼稚,但他却深受我们的喜爱。特别是他那经常挂着微笑的脸。可是小李却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在一天的英语课上,老师正在讲课,突然,老师停住了。我们都认为我们又犯什么错误了,接着全班鸦雀无声。只听老师大吼:“小李,起立!”只见小李很无辜的站了起来,小声的说:“我又怎么了。”老师道:“小李,我不管你在别的课上怎么样,但是我拜托不要在我的课上发出呆笑”紧接着,全班哄堂大笑。老师笑着说道:“呵呵,我这是苦笑,对吧?”
还有一次,还是因为那改不掉的微笑,还被“老班”认为是废话。
小李不仅态度好。人品好,而且热爱劳动。每一次大扫除值日总是见小李忙里忙外,把班集体看成自己的家,把班集体的荣誉看成是自己的荣誉。
小李有很多优点,但是也有一点点缺点就是总是迟到,虽然因此经常被老师批评,但他却一点也悲观,每次总是难为情的低头笑笑。
专家点评:
这篇记叙文写了“我最熟悉的人——小李”的事情,表达了作者对小李的喜爱之情。文章开头先闻其声,后见其人,正文部分运用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将小李的形象刻画得感人至深。结尾呼应开头,
我家有个“抽烟虫”他的头发黑黑的偶尔露出几根银丝。“抽烟虫”的脸可帅了,长得方方正正的。他的身体有点瘦,你们可别小看我们家的“抽烟虫”,他全身都是肌肉,肌肉比石头还要刚硬。
记得有一次,“抽烟虫”的烟瘾又发作了,烟雾弥漫了整个房子,呛得我和妈妈没个喘气的地方。我越想越生气,我把餐巾纸沾了点水放在鼻孔里一鼓作气的跑上楼去。只见“抽烟虫”一只耳朵夹一根香烟,受伤拿着一根香烟,身旁还放着一包的香烟。我冲上去大声喊道:“抽烟虫,你抽的是一手烟,而我们抽的是二手烟,你如果希望我们健健康康,你就赶紧把香烟给灭了。” “抽烟虫”听了马上把香烟给灭了。
你们知道“抽烟虫”是谁吗?如果你们愿意保密的话那我就告诉你们吧!“抽烟虫”是我的爸爸!
专家点评:
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透过作者那优美的语言,我们真实感受到了“我家的抽烟虫”的可爱形象“头发黑黑的偶尔露出几根银丝”,作者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紧扣文章要表达的情感。
要说我最熟悉的人,那就数班里大名鼎鼎的许凯了。他今年11岁,调皮捣蛋,但成绩却总是顶呱呱,大家都很喜欢他。
他在他家,他做主,他在我家,还是他做主。有一次,许凯在我家玩,没事做,看电视吧,可看的节目不同,我看“少儿节目”,他要看“点歌频道”,我们闹得不可开交。于是我使出了“杀手锏”:“你要不看你就回去!”
“走就走,谁怕谁?”。
我只好依他,“好、好、好,就看你的点歌频道吧,我可去玩电脑了!”。可没等我把话说完,他就说“你看你的少儿节目吧,我去玩!”,
“我玩……”
“我玩……”
我们又闹得天翻地覆。最后实在不行了,我们决定议和:“我们还是一起玩电脑吧!”。
于是我们关了电视机,打开电脑玩起了“泡泡堂”。玩着玩着,忽然想起今天是“奇域”的最后时间呀,我就对许凯说:“我关一会泡泡堂,等会再进,好吗?”
“不行!”
“如果今天不进奇域就来不及了”
“好吧,我就大发慈悲,放你一次”。
我这才关了泡泡堂,一起玩起了“奇域”。
从那次以后,我们就约法三章,成了更贴心的死搭档!
专家点评:
本文最大的优点是脉络分明,条理清晰。作者抓住外貌、语言来写“我最熟悉的人”真挚而浓烈的情感溢于文中,虽是娓娓道来却又如在眼前,最后简约收住全文,笔淡而情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