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随笔1500字精选

字典 |

2023-05-06 16:43

|

【 liuxue86.com - 散文随笔 】

  见字如面,所有情感都能在作文里体现,作文的内容来源于我们对生活的观察。要想写好一篇优秀的作文一定要多花一些心思,作文大致层面上要怎样写、如何写?经过收集并整理,小编为你呈上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随笔,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随笔 篇1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由叙事到说理的自然过渡。

  2、分析评价本文的哲理。

  3、揣摩欣赏文章精彩的语言片断。

  二、教学重点

  1.分析评价本文的哲理。

  2.揣摩欣赏文章精彩的语言片断。

   三、教学过程

  (一)第一步:初读——感知哲理

  诵读文章,初步明白作者意图揭示的哲理是什么,体会由抒情到说理的自然过渡。

  (二)第二步:再读——理解哲理形成的基础

  穿插诵读文章几次写到黄鹂的片断。

  学生讨论,发言,点评这几次描写。

  (三)第三步:三读——评价拓展哲理

  教师学生朗读末几段,学生再次体会哲理,并思考——你怎样评价这一哲理,由这一哲理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可顺向,可逆向——但必须在理解作者的前提下,发表有理有据的见解。

  (四)第四步:四读——揣摩精彩语段

  教师选取精彩的文段或者让学生自己选取精彩的文段诵读,揣摩语言。教师不要下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分析评价,教师做适当的总结即可。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随笔 篇2

  案例

  (一)一位教师讲授《后赤壁赋》,为了把文章讲得透彻,从字音字义、虚词实词讲到语句翻译、篇章结构,再到两篇《赤壁赋》的比较阅读、苏轼前后期思想的对照,最后告诉学生全文的感情线索:乐叹空。整整一堂课,老师讲得口干舌燥,主宰了绝大部分时间;课堂内容充实得让人应接不暇,学生则被灌得云里雾里。此番情景好比一名尽职的导游在给游客滔滔不绝地讲解风景名胜的来历和典故,至于游客能否参透其间的文化内涵,就与导游无关了,哪怕其中有添油加醋之嫌,谁也不会较真(比如本课中苏轼在文末表露出的思想可以这么简单地理解成佛家的空吗)。

  【点评】语文课这么上是要累死人的,因为任何一篇课文,只要我们愿意讲下去,就总是讲不完,而让学生读懂一篇叙事写景抒怀、情理趣俱佳的美文根本无需老师越俎代庖。多年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课堂不是老师为了展示自己博学而大开讲界的地方,老师灌得越多,学生被榨得越彻底。

  (二)上课,今天我们来学习《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这位老师把我带进了雨果《巴黎圣母院》的选文教学。整节课老师一直试图让学生沉浸在思考当中,所以不断地发问:课前同学们预习文章了吗?我们来看看全文哪一句最感人?同学们思考好了吗?哪一段话写得最好?同学们思考得差不多了吗?为什么这段话好呢?换一个词语行不行呢?这个问题很难吗?老师打机关枪似的抛出一个个问题,有的问题甚至还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便开始另外一个,或者自问自答,赶场子一样。再看问题本身,解读这样一篇外国经典名著,教师根本就没有抓住重点和核心,只是按照传统的教汉语现代文和文言文的方法,便显得过于牵强和生硬。

  【点评】为了问题而设置问题是源于教师的功利心,想把一节课上得有深度决不等于问题满天飞;教师自己尚且没有掌握外国经典文学著作的解读途径,就试图强加给学生许多问题,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三)前不久,受邀听了一节观摩课《史记淮阴侯列传》。上课伊始,老师先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关于韩信的视频短片,紧接着让学生对照PPT投影(老师已经把全文下载到课件中)诵读相关段落,然后是虚实词、语句翻译、事件梳理、人物形象概括,最后是借古人评古人,展示了大段的语言摘录,并留下两分钟让学生抢答投影的古文练习。一节课下来,学生几乎没有看过书本,除了看老师就是看PPT,铃声响起,不少学生或揉搓眼睛,或擦拭眼镜。课后我了解到,这所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中就有教师必须在每一节课上使用多媒体这一规定。

  【点评】学校的规定让人费解,语文教学什么时候同多媒体攀上亲戚了?尽管如此,这也不应该成为教师滥用的借口,试问:当语文课成为一场场视觉盛宴时,我们是该庆幸还是悲哀?另外,多媒体对学生视力的伤害又该让谁来买单?

  思考

  第一,语文的本质是什么?语文是以言语为载体的思想、文化和精神的结合体,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的博大精深决定了课程的开放性和丰富的人文内涵。也就是说,语文应该是提升学生素养的一门重要课程,而素养的提升又必须以课堂教学为立足点,并要求教师尽可能做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当代教育史上,我国语文教学走过了曲折坎坷的历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语文重在思想,政治宣介的意味很重,凡事必与意识形态挂钩;八九十年代,语文教学重在知识,受工具论思想主导,语文一度走向了语言教学的死胡同。按理说,21世纪的语文应该令人走出过往的偏执,去更加关注教育的对象人,但令人痛心疾首的是,这样一群群生龙活虎的孩子仍然不是老师心目中真正意义上的大写的人,学习主体的说法也仅仅是口号罢了。语文教学本该伴有强烈的意向运动,渗透着强烈的生命意识,然而在现实的语文课堂上,这样的有着大爱情怀的教师实在是凤毛麟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xx年)》指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语文教学如何落实这一理念和要求,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确实是重大而深刻的课题。

  第二,回望上述语文教学的三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这就是典型的三满课堂,即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看。抽取其中的关键就是:学生眼里只有老师,老师眼里只有自己。很多时候,语文老师的课是上给听课老师看的,学生被绑架来完成规定的动作以配合老师。课堂节奏太快,师生们总是一路狂奔,根本来不及欣赏沿途的风景。当一节课被演绎成了教师大秀个人才华的舞台时,学生便成了附属物,语文就会因此变得面目可憎。实际上,老师越是试图把学生牢牢抓在手心,什么都不敢放,就越是在戕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托马斯阿奎纳就说过:教学是教师试图借以尽快摆脱学生的一个过程。这句话实在精辟,据此,可以引申出: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质应当是教会学生尽可能地摆脱教师的牵引,学会自主地学。教师不再去为如何教而苦恼时,便是教学成功之时,便是教师职业的最高境界。用我国语文教育的一代宗师叶圣陶先生的话说:教是为了达到不教。反观当下,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而语文课堂也以纷繁复杂的姿态呈现在我们眼前,诸如创新课、表演课、绘画课、煽情课等等不一而足,语文课成了追求热闹的代名词,或者说是其他学科知识的拼盘,浮躁与虚无充斥着我们的课堂。看来,远离一切的伪课堂,让语文回归语文,已是刻不容缓。

  策略

  一、大力提升一线教师的语文修养

  大家都知道文以载道,但往往忽视了以人言道,这个人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一线教师,这里说的传道绝不是仅仅完成规定的教学流程。我以为能够传道者首先要立道。为什么心里没有学生?因为不懂语文之道,因为缺少语文教师特有的书卷气。《中国教育报》曾对全国不同地区中小学教师进行过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教师阅读的书籍中高居榜首的是教学参考类书籍,远远超出教育教学理论、文史哲、社会科技类书籍。对照现实,我发现身边就有许多语文教师甚至一年也不能读完一本有价值的书籍。缺乏文学视野和鉴赏眼光已成为当下语文教师身上的顽疾。记得每届的高三教学,都有语文老师(多为年轻教师)问我一些诸如四大名著等国内外经典书籍中的经典情节,我不是不乐于告诉他们,而是为我们的语文现状感到些许悲凉。可以设想,如果连课堂教学的主导者都不学无术将是多么可怕的事。表面上看是在整日地忙于教,辛苦异常,实质上是为工作中的蝇头微利所驱动。教育是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的,尤其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有着太多的个性、不确定性和灵动性,作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则必须努力学习,具备一定的哲学素养、较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睿智机敏、博学仁爱的人格魅力,并能将其思想、精神、灵魂以及人生感悟、知识架构、文学理念等等浑然天成地融入每一节的课堂教学中,进而影响到孩子的性格、态度、情感和价值观。陶行知先生说过:为了创造教育的有效实施,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才能有教师之乐而无教师之苦。对语文教师而言,唯有在学习中培养真性情,在学习中培育大修养,方为一分心境,更是一种德行。

  二、一定要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

  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越来越技术化和程式化。浮华之后,有人质疑:这样的语文课还姓语吗?还有语文味吗?那么,到底什么是语文味?程少堂先生在《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一文中有独到的见解:所谓语文味,是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可见,语文味应该是一种生命活力,一种平淡和自然美,应该有着特有的情趣、意趣、理趣,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则应该体现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生态和谐,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特色和谐。苏州中学特级教师黄厚江先生在阐述自己的语文教学观时就指出:语文课应遵循三语特征:以语文为核心,以语文素养训练为主线,以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的。这就是说,有些课尽管秀得是很好,但它不是一堂语文课,至于课堂上常运用的各类绘画、表演、课件等也只能作为辅助手段,绝对不能替代对文本的解读、品析、想象和感悟,为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违背语文学科的、脱离教学过程的教学行为。语文教育学家李维鼎教授也特别提到了当前教学中存在五个太快现象:诵读不足,分析介入太快;咀嚼不足,结论得出太快;讨论不足,分歧消解太快;欣赏不足,理性说明太快;整合不足,阅读结束太快。(《语文言意论》)这句话实在是振聋发聩。其实,我们的语文教学原本就应该是慢的艺术,潜移默化是需要用生命来浸染的,快的途径和手段往往是非语文的。

  三、积极转变语文课堂评价观念

  其一,正如叶澜教授所言: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那么课堂教学评价也应该自始至终渗透生命意识,一节好的语文课必然是师生生命价值的完美体现。语文课不同于任何其他学科,她是有生命特质的,她的每一次过程都应该是一次无比美妙的生命旅行和生命实践。语文课要站在学生立场进行教学,这是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实在太难的事,学生在课堂上的缺位或失学状态是如此普遍,简直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所以,我们务必从根本上转变以往的课堂评价观念,即只要本节课尊重了学科规律,关注了师生的生命质量与和谐发展,有效地促进了课堂的交往认识与动态生成,这就是一节优质课;而以追求内容充实、时间紧凑、形式花哨、功利私心为目的的课堂都必须严肃而审慎地看待。其二,因势利导,对公开课资源的价值运用实现最优化,因材施教,不偏信,不惟权威是从。现在的各级各类公开课往往是热闹多了,冷静不足;活动多了,审美不足;拓展多了,品读不足。虽说有其示范性,一旦运用不当,就很容易带来广泛而长久的负面影响。比如说当下鉴别语文课优良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课堂的气氛活跃与否,眼花缭乱、轰轰烈烈,总比静思默想来得热闹和生动,这就是受当前不良的公开课评价机制的误导而产生的错误认识。具体到每个语文教师,则要研究学情,实事求是,可以借鉴的就大胆化用,最大可能地服务于学生,以期做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再联系到很多语文教育教学专家的点评,同样的课型,A说: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形式多了,教师的示范、指导少了;表扬多了,建设性的意见少了。B说:本节课老师给予了学生很大的鼓励,充分调动了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了潜能,非常好。此时此刻,一线老师就会很迷惑,我们怎么办?其实潜心静气地想想,专家的评点都很有道理,但照抄照搬未必管用,关键是我们能否做到以生命的情怀来对待语文,把学生当做优质之材,让课堂充满语文的味道,上出有本校、本班特色的适合身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语文课。

  语文课要远离技术,远离速度,远离浮躁,语文的大智慧应该孕育在平淡之中,生成与和谐才是我们所追求的自然之境。阿尔卑斯山的山谷入口处,竖立着一个标语牌,上面写着:慢慢走,欣赏啊!美丽而有生命质感的语文如果可以比作阿尔卑斯山山脉的话,广大教师何不放缓脚步,引领着我们的孩子在风景如画的语文谷中慢慢地欣赏呢?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随笔 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文章叙述、议论、抒情与描写有机融合的表现手法。

  (2) 了解中国人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的不懈努力。

  (3) 学会找关键词关键句子和段落抓有效信息。

  2、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文章叙述、议论、抒情与描写有机融合的表现手法。

  2、学会找关键词关键句子和段落抓有效信息。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提问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图片提问,神州六号的情况(学生自己介绍)。

  (二)字词闯关(给加横线的字词注音)。

  (三)自读课文,分析课文

  1、结构分析:

  导语:(1~3)中国发射载人飞船成功。

  主体:(4~26)飞天航程。

  结语:(27~30)迎来了飞天梦圆的时刻。

  2、怎样理解标题的含义?

  可以认为是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国的航天梦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也喻指这一航程。

  3、自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

  自豪、赞美。

  4、本文导语部分有什么特色?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是描述,也是评论。既有对飞船升空的情景精细描绘,又有对这壮举的评论。生动感人,有情感。

  5、中国实现飞天梦的历程中,有哪几个关键性的事件?

  (1)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指示。

  (2)1960年中国第一枚火箭成功发射。

  (3)1970年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天空。

  (4)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5)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

  (6)“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

  6、中国人飞天航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7、“要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把航天员送入天空,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主要有哪些困难?

  (1)首先要有可靠性高,大推力的运载火箭。

  (2)安全返回技术。

  (3)研究出具有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为太空中的航天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四)理文章线索

  文章用倒叙手法写出了“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然后按照是时间的顺序回顾了中国飞向太空的历程,最后落笔到“神舟”五号的研制、发射上,首尾照应,重点突出。

  (五)写作特点

  1、以倒叙为主要叙事结构。以时间为顺序,脉络清晰,首尾呼应,这是本文写法上最显著的特点。

  2、语言凝练,具体生动。

  (六)作业布置

  编写中国航天大事纪(世界航天大事纪做参考)。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随笔 篇4

  一、教学目的

  体会诗歌创造的朦胧迷离,低回动人的意境。

  二、教学设想

  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歌情感。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今年夏天有一个很明显的天气特征,是什么?

  生答:“多雨!”

  一到阴雨的天气,天是湿漉漉的,地是湿漉漉的,让我们的心情不由得也有几分湿漉漉的。雨总是带给我们一些莫名的忧郁、无可名状的哀伤,但这种微妙的情绪又很难准确把握,用语言传神地表达,“雨巷诗人”戴望舒非常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雨巷》。

  (二)作者简介

  “雨巷诗人”的大名我们早已听过,有谁知道作者的基本情况?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戴望舒生于杭州,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又潇洒。

  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象学的说法,属于双鱼座。双鱼座的人浪漫柔情,以爱情为生命的养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现实,优柔寡断。戴望舒就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

  (三)诗歌赏析

  1、有这样温柔多情的笔名,又有这样浪漫柔和的性情,戴望舒笔下流淌出来的诗句也必然是细腻多情的,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首《雨巷》。

  2、欣赏完了这首诗,我们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雨巷》的魅力,那麽,你们觉得这首诗美在何处?

  有好几个男生脱口而出”丁香一样的姑娘美!”(生笑)

  这个姑娘美在何处?她长什麽模样,穿什麽衣服?(生安静)

  无从知道,那何以见得这姑娘的美?

  3、从文本中,我们只知道她是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板书:丁香)丁香是什麽样的呢,有同学见过吗(展示丁香图片)?

  丁香,又名紫丁香。春季开花,花紫色,密集成圆锥花序。有淡雅细沉的香气。因为它的高洁与冷艳,文人墨客把它作为哀婉、愁怨、惆怅的象征反复吟咏,古来已久。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曰:“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唐中主李璟词曰:“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可见,丁香在古典文学当中是个“愁品”,是柔弱和哀愁的象征物。那麽,丁香一样的姑娘会是个什麽样子的姑娘呢?

  生1:应该是一个纤弱的、优雅的、楚楚动人的、惹人爱怜的小家碧玉。

  生2:应该是忧郁的,你只要多看一眼就忍不住被吸引的姑娘。

  同学的描述很形象生动,这样一个动人的姑娘,我们忍不住都想看一看她那俏丽的脸庞,看一看她到底长什麽模样呢?

  我们看不到,就连诗中的我也看不到。因为,姑娘打着一把油纸伞。我想请同学们注意这把油纸伞。(板书:油纸伞)大家最早听说油纸伞是在哪个故事里?

  生齐答:《白蛇传》。

  油纸伞出现在白娘子初遇许仙的旖旎传说里,出现在丹青绘就的江南烟雨中,出现在少女玲珑的舞蹈中,也出现在歌曲动听的旋律中,不知不觉当中,油纸伞已经定格为美的背景、美的点缀。现在,这把油纸伞出现在丁香姑娘的肩头,我们单只看到伞,已经觉得它很美,那麽它点缀的姑娘呢?

  生:肯定更美!

  油纸伞的出现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雨——春雨。大家熟悉的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是怎样描绘春雨的?

  生: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细细的、密密的。

  宋人秦观又在词中这样描绘春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春雨也是一个惹人闲愁几许的经典意象。(板书:春雨)而《雨巷》则把文人对雨的喜爱推向了极至:象一幅微微泛黄的旧水墨画,自在飞花、无边丝雨之中,一个长发披肩的女子,从雨巷中袅袅走来,携着一缕丁香花的幽香,载着一怀嫣然极致的心事,有叹息,但不哀伤,有顾盼,但不凄然。

  4、至此,丁香姑娘已经成为抒情主人公和我们读者共同的期盼和向往,那麽,我们是不是可以说,这个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姑娘就是诗人爱情向往的象征?

  生回答,师归纳总结:既是又不是。丁香姑娘可能是诗人渴望而终未能得的爱情,可能是青年时未酬的壮志,可能是年少时青涩的一个愿望,也可能只是对曾经偶遇的少女倩影的空自怀恋,所以,丁香姑娘是一切转瞬即逝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美好回忆的寄托。

  诗人只是通过她来表达这种对于美好事物的飘忽短暂、转瞬即逝的痛惜和追忆,念念不忘却又无从把握,只剩下淅沥春雨中的深深追忆,只剩下物是人非之后的无可奈何。尽管全诗没有一句直白的情语,但情语却已洇染在委婉的景语之中了。同学们总结一下,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生回答,师归纳总结:对丁香姑娘的期盼,对眼前现状的迷茫和对往昔之美的深深追忆。

  (四)延伸拓展

  其实,对美的追忆和留恋是人类共同的情结,古今中外,概莫如此。同学们能否联系一下自己的阅读和欣赏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学生踊跃发言:

  生1:李商隐的《锦瑟》中有“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教师点拨)这段感情早已经逝去了,只剩下当事人面对着多少年后的物是人非来深深的怀恋,然而无论心里有多少痛惜,曾有的深情却也无可挽回了。当初怎麽就不知道珍惜呢?

  生2:王菲的歌曲《沧海蝴蝶》中有一句歌词特别动人,“给我一刹那,对你宠爱;给我一辈子,送你离开。”(教师点拨)两个人的交会只有一刹那,于是两个人的相互温暖也只在一刹那。短暂的宠爱过后,用漫长漫长的一生来回味这一刹那,珍藏这一刹那,于是,刹那即永恒。

  (五)布置作业

  1、熟读成诵,在反复诵读中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

  2、联系自己的情感体验,写一篇随笔,写下自己对某件往事、某人某物的回忆。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随笔 篇5

  从教十一年了,对自己所从事的语文教学,还确实没有比较系统得地做过反思。借着这个机会,我将这些年的语文教学的点滴,做一个梳理。我相信,这将对我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起到促进和引导作用。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试题的人文特征越来越突出,对学生的感悟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应地做出改变。我发现在我的课堂教学行为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忽略了学生自己的感悟动手能力

  “语文”姓“语”,“语”就是语言,学好语言,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品味和感悟。对课文中的精妙的语言,如果教师分析过多,势必限制了学生的思考空间,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去品味、去感悟。

  忽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语文是基础性的科目,是工具性学科,学好语文会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远非如此。学习语文,就是在学习表达能力,其中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长时间地在字、词、句中转悠,我们学生的表达能力会有怎样的提高呢?

  经过反思,我认为只有语文的基础夯实了,才有能力进行更高层次的追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孩子连走路都不会,就要让他学习跑步,这是不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语文教学亦然。所以,针对班级中后等学生较多基础较薄弱以及班级语文课上人文性过剩而工具性稍嫌不足的特点,我将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加强语文的工具性部分的设计,经常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对学生而言,最大的快慰莫过于解答试题时能展现出一种从容、敏捷、高效的能力,而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应试倾向最不明显,并不是讲什么考什么,试题内容和教学内容的直接联系表现得最不明显,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对本学科整体素质的考查。题海战术不适合语文学科,靠大量做题难以培养出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中学语文不在深,而在广。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决定了语文综合素质的高低,而现在高中生学习紧张,课下学习的时间主要用于数理化、英语上,根本没有时间去读一些文学作品,甚至可以说学生根本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更不会静下心来去品味欣赏文学作品,而现在社会读书风气也不乐观,学生接触的东西都很低俗,所以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的缺少也是导致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差的原因之一。鉴于此种情况,对于语文的学习,我认为关键要靠课堂教学,而语文课堂教学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观念和教学设计上。

  当然,语文教学的精华全在课堂上。一节课仅有45分钟,如何调控和把握这个时间,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学以致用,这就需要老师作为引导者应该懂得调控艺术,做到收放自如,开阖有度,寻找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的教学行为,不断学习新课程理论,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使教学行为上升到理论高度。教师要把课堂45分钟用足用好,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是老师的本分,老师要对学生负责。

  总之,教学问题多多,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水平,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都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认识,及时总结反思,再到实践中去完善提高。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随笔 篇6

  这次远程继续教育培训的学习,使我对高中语文新课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每天的网络学习及交流使我受益匪浅。以下浅谈我对这次培训的一点心得体会。

  首先,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我积极投身到网络研修的学习当中,认真按时观看老师授课视频,本着共同进步的学习态度,主动参加课题的讨论,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通过研修,让一个刚刚进入高中阶段教学的我,学到了高中语文教学必备的业务知识。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明确了新课改下高中教学对于教师提出了什么样的素质要求。我通过深入学习,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否则就要被时代所淘汰,从而增强了我自身学习的紧迫性,危机感和责任感,我认为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牢固树立为教育事业奉献毕生的信念。教师要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形势,不断进行教学观念的更新,让自己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进行根本性的改变。

  其次、对高中语文个专题知识点有了充分的认知,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夯实了基础。特别是阅读教学这一块,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我学习到了应如何因材施教?尽可能地以简练的方式授予其完整的学科知识。在培训过程中我一直不断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真正领略到了培训的精彩,既有理论的高屋建瓴,也有实践的品鉴入微,既有专家的专业引领,也有同伴的经验互助在学习中激发了自己的兴趣,扩宽了自己的视野,在教学中激活了自己的思维,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我相信我的每一次学习都能使自己更进一步。

  想了解更多散文随笔网的资讯,请访问: 散文随笔

本文来源:https://zw.liuxue86.com/z/4834539.html
延伸阅读
易遥再次遭受集体霸凌,学校不闻不顾,最终跳河。我们会有郁闷的时候,也会有开心的时候,伤感会降低我们的工作效率。我们可以通过发布不同的文案来缓解我们的情绪,在这里栏目小编为大家搜集到
2023-05-03
初中数学教师简短随笔篇11.有决心,有信心,有恒心,有耐心,愿这四颗心,永远伴随着你的人生!2.有了百折不挠的精神,有了勇往直前的拼搏,你就能够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游,并
2023-05-01
写作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写作文可以更好地表达一些东西。写好一篇优秀的作文一定要主动背诵一些素材,写作时为什么无话可说,无物可写?小编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记录生活的随笔作文,欢迎
2023-04-30
一个好老师不会因为学生的人数而降低上课质量,每位老师应该设计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手写教案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思考。经过搜索和整理,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呈上初三英语教学反思随笔,在阅读后
2023-04-26
高中教师感悟随笔(篇1)一直以来,我认为,只要我们有爱心,肯奉献,就无愧教师的光荣称号。此次学习,彻底颠覆了我的这个观念,我深刻地认识到,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
2023-04-22
小学语文老师工作随笔简短(篇1)紧张而又繁忙的一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了,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班级的数学教学工作。根据上学期学校统测情况来看,成绩一般。本学期为了让同学们能适应我的教学,
2023-02-21
小学语文老师课堂随笔【篇1】最近,笔者带小课题听了一堂语文阅读课。听课主题是:教师有哪些无效教学语言?执教老师上的是景山教材第五册《五花山》,我事先没有告知她我的听课意图。因为,我
2023-04-25
出国留学网主题阅读推荐:“小班教师”。《小班教师随笔简短》是由小编特意为您提供的内容,敬请您阅读并收藏本文。想说的,不敢表达的,都在作文里了,写作文可以提高我们自己的表达能力。欣赏
2023-03-20
许多的在校学生应该都被要求写过作文,写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好的作文行云流水,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一篇作文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幼儿教师教学随笔”,有需要的朋友就来
2023-01-04
工作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就是撰写文档,每当不知道怎么去写时范文就像一位人生导师。一篇好的范文可以让你的写作变得更加轻松,你拟写过多少次关于范文的文档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出国留学网为大
2023-03-28